钢筋、混凝土各参数指标
钢筋 混凝土各参数指标

11.9 14.3 16.7 19.1 21.1 23.1 25.3 27.5 29.7 31.8 33.8 35.9 钢砼轴心抗压强度设计值
1.27 1.43 1.57 1.71 1.80 1.89 1.96 2.04 2.09 2.14 2.18 2.22 钢砼轴心抗拉强度设计值
10.15 12.18 14.21 16.24 17.98 19.64 21.52 23.38 25.21 27.00 28.77 30.49 素砼轴心抗压强度设计值
强度等级 C15
cu,k ck tk c t cc ct Ec Ec
15 10.0 1.27 7.2 0.91 6.09 0.50 2.20
-
混凝土各项指标参数
C20 20 13.4 1.54 9.6 1.10 8.12 0.61 2.55 -
C25 C30 C35 C40 C45 C50 C55 C60 C65 C70 C75 C80
牌号 符号 d(mm) yk stk
y y‘ Es
HPB300 A
6~14 300 420 270 270 2.10
HRB335 B
6~14 335 445 300 300 2.00
HRB400 C
6~50 400 540 360 360 2.00
钢筋各项指标参数
HRBF400 CF
6~50 400 540 360 360 2.00
RRB400 CR
6~50 400 540 360 360 2.00
HRB500 D
6~50 500 630 435 435 2.00
HRBF500 DF
6~50 500 630 435 435 2.00
备注
公称直径 屈服强度标准值 极限强度标准值 抗拉强度设计值 抗压强度设计值 钢筋的弹性模量(×105)
钢筋、混凝土、钢绞线参数

4.1.3混凝土轴心抗压、轴心抗拉强度标准值f ck、f tk应按表4.1.3采用。
表4.1.3 混凝土强度标准值(N/ mm2)4.1.4混凝土轴心抗压、轴心抗拉强度设计值f c、f t应按表4.1.4采用。
表4.1.4 混凝土强度设计值(N/ mm2)4.1.5混凝土受压或受拉的弹性模量E c应按表4.1.5采用。
表4.1.5 混凝土弹性模量(X104N/ mm2)表4.2.2-1 普通钢筋强度标准值(N/ mm2)注:1热轧钢筋直径d系指公称直径;2当采用直径大于40mm的钢筋时,应有可靠的工程经验。
预应力钢筋强度标准值(N/ mm2)注:1钢绞线直径d系指钢绞线外接圆直径,即现行国家标准《预应力混凝土用钢丝》GB/T5223中的公称直径D g,钢丝和热处理钢筋的直径d均指公称直径;2消除应力光面钢丝直径d为4〜9mm,消除应力螺旋肋钢丝直径d为4〜8mm。
附录B钢筋的公称截面面积、计算截面面积及理论重量表B.1 钢筋计算截面面积及理论重量表B.24.2.3 普通钢筋的抗拉强度设计值f y及抗压强度设计值f y'应按表4.2.3 - 1采用,预应力钢筋的抗拉强度设计值f py及抗压强度设计值f py,应按表4.2.3 - 2采用。
当构件中配有不同种类的钢筋时,每种钢筋应采用各自的强度设计值。
表4.2.3-1 普通钢筋强度设计值(N / mm2)注:在钢筋混凝土结构中,轴心受拉和小偏心受拉构件的钢筋抗拉强度设计值大于300 N / mm2时,仍应按300 N / mm 2取用。
表4.2.3-2 预应力钢筋强度设计值(N / mm2)4.2.4钢筋弹性模量应按表4.2.4采用。
表4.2.4 钢筋弹性模量(X105 N / mm2)。
混凝土配筋规格参数

混凝土配筋规格参数一、引言混凝土是一种常用的建筑材料,它具有压缩强度高、耐久性好等优点,但由于其抗张强度较低,需要配以钢筋来增强其抗张性能。
因此,混凝土配筋规格参数的制定对于混凝土结构的安全、稳定和可靠性都至关重要。
本文将对混凝土配筋规格参数进行全面的研究和分析,以期为混凝土结构设计提供可靠的依据。
二、混凝土配筋的概念及作用1. 混凝土配筋的概念混凝土配筋是指在混凝土中加入钢筋,以增强混凝土的抗张能力,使其在受力时不易发生破坏或变形。
混凝土配筋是混凝土结构设计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它可以有效地提高混凝土结构的承载能力和稳定性,保证混凝土结构的安全性。
2. 混凝土配筋的作用混凝土配筋的主要作用是增强混凝土的抗张性能,使其在受力时不易发生破坏或变形。
同时,混凝土配筋还可以有效地提高混凝土结构的承载能力和稳定性,保证混凝土结构的安全性。
此外,混凝土配筋还可以增强混凝土结构的抗震能力,提高结构的耐久性和使用寿命。
三、混凝土配筋的分类根据混凝土结构的受力特点和钢筋的布置方式,混凝土配筋可以分为以下几类:1. 普通配筋普通配筋是指钢筋在混凝土中的布置方式,钢筋的布置密度较低,仅用于一般的建筑结构中。
普通配筋的主要作用是增强混凝土的抗张性能,使其在受力时不易发生破坏或变形。
2. 压力配筋压力配筋是指钢筋在混凝土中的布置方式,钢筋的布置密度较高,主要用于承受压力的结构中。
压力配筋的主要作用是增强混凝土的抗压性能,提高结构的承载能力。
3. 弯曲配筋弯曲配筋是指钢筋在混凝土中的布置方式,钢筋的布置密度较低,主要用于承受弯曲力的结构中。
弯曲配筋的主要作用是增强混凝土的抗弯性能,提高结构的承载能力。
四、混凝土配筋的规格参数混凝土配筋的规格参数包括钢筋直径、钢筋间距、钢筋数量、混凝土保护层厚度等。
下面将分别对每个参数进行详细的介绍。
1. 钢筋直径钢筋直径是指钢筋的直径大小,一般以毫米为单位表示。
钢筋直径的大小决定了钢筋的强度和刚度,直径越大,强度和刚度越高。
各种结构钢筋、砼含量指标

一个土建工程师应掌握的数据阅读(5994)评论(283)风浪发表于2009年08月14日23:39权限: 完全公开一、普通住宅建筑混凝土用量和用钢量:1、多层砌体住宅:钢筋30KG/m2砼0.3—0.33m3/m22、多层框架钢筋38—42KG/m2砼0.33—0.35m3/m23、小高层11—12层钢筋50—52KG/m2砼0.35m3/m24、高层17—18层钢筋54—60KG/m2砼0.36m3/m25、高层30层H=94米钢筋65—75KG/m2砼0.42—0.47m3/m26、高层酒店式公寓28层H=90米钢筋65—70KG/m2砼0.38—0.42m3/m27、别墅混凝土用量和用钢量介于多层砌体住宅和高层11—12层之间以上数据按抗震7度区规则结构设计二、普通多层住宅楼施工预算经济指标1、室外门窗(不包括单元门、防盗门)面积占建筑面积0.20—0.242、模版面积占建筑面积2.2左右3、室外抹灰面积占建筑面积0.4左右4、室内抹灰面积占建筑面积3.8三、施工功效1、一个抹灰工一天抹灰在35平米2、一个砖工一天砌红砖1000—1800块3、一个砖工一天砌空心砖800—1000块4、瓷砖15平米5、刮大白第一遍300平米/天,第二遍180平米/天,第三遍压光90平米/天四、基础数据1、混凝土重量2500KG/m32、钢筋每延米重量0.00617*d*d3、干砂子重量1500KG/m3,湿砂重量1700KG/m34、石子重量2200KG/m35、一立方米红砖525块左右(分墙厚)6、一立方米空心砖175块左右7、筛一方干净砂需1.3方普通砂五、同行们好象对这个数据很感兴趣,我来补充一下:这里的用钢量及砼用量应该不含地下车库及人防工程的量。
人防工程的用钢量应该在200KG/m2 左右,砼为0.65~0.7m3/m2。
地下室工程的用钢量应该在130~140KG/m2 左右。
钢筋和混凝土的力学性能

Remained heat
treatment
屈服强度 fyk(标准值=钢材废品限值,保证率95%)
HPB235级: fyk = 235 N/mm2
HRB335级: fyk = 335 N/mm2
HRB400级、RRB400级: .fyk = 400 N/mm2
2.1 钢 筋
第二章 钢筋和混凝土的力学性能
HPB235级(Ⅰ级) 为热轧光面钢筋(Plain Bar),符号 ,多 作为现浇楼板的受力钢筋和箍筋。
HRB335级(Ⅱ级)和 HRB400级(Ⅲ级)为热轧带肋钢筋 (Ribbed Bar),符号 。钢筋强度较高,多作为钢筋混凝土构 件的受力钢筋,尺寸较大的构件,也有用Ⅱ级钢筋作箍筋的。 为增强与混凝土的粘结(Bond),外形制作成月牙肋或等高肋 的变形钢筋(Deformed Bar)。
消除应力钢丝、螺旋肋钢丝、刻痕钢丝
钢绞线
.
Es 2.1×105
2.0×105
2.05×105 1.95×105
2.1 钢筋
第二章 钢筋和混凝土的力学性能
◆无明显屈服点的钢筋(Steel bar without yield point)
fu
s0.2
a
0.2%
a点:比例极限,约为0.65fu a点前:应力-应变关系为线弹性 a点后:应力-应变关系为非线性, 有一定塑性变形,且没有明显的屈 服点 强度设计指标——条件屈服点 残余应变为0.2%所对应的应力
有物理屈服点的钢筋,如热轧钢筋、冷拉钢筋;
无物理屈服点的钢筋,如钢丝、钢绞线及热处理钢筋。
. 2.1 钢筋
第二章 钢筋和混凝土的力学性能
二、钢筋的形式
▪ 普通钢筋(柔性钢筋)
钢筋混凝土管规格,外压荷载和内水压力检验指标

钢筋混凝土管规格,外压荷载和内水压力检验指标钢筋混凝土管是现代建筑中常用的一种管材,其规格、外压荷载和内水压力检验指标十分重要,下面就钢筋混凝土管规格、外压荷载和内水压力检验指标进行详细的介绍。
一、钢筋混凝土管规格钢筋混凝土管的规格根据其不同的用途、形状、直径及壁厚等因素进行分类。
通常,按直径和壁厚分类,钢筋混凝土管规格包括DN300至DN3000,其中DN表示公称直径,单位为毫米。
壁厚一般为DN/25mm。
钢筋混凝土管按形状分为圆形、矩形和椭圆形等多种,常用的是圆形和矩形。
二、外压荷载钢筋混凝土管在实际使用过程中,会受到来自地面和交通等方面的压力,因此外压荷载是评估钢筋混凝土管质量的重要指标。
根据相关国家标准要求,钢筋混凝土管的承载能力应该在其允许弯曲应力的范围内,满足其内外压力的要求。
外压荷载其大小与钢筋混凝土管直径、壁厚和工作性质等有关,一般应按照相关国家标准进行考虑。
三、内水压力检验指标钢筋混凝土管在输送或贮存各种介质时,其内部将会受到较高的水压力。
因此,内水压力检验指标也成为了钢筋混凝土管质量评估中的重要指标之一。
国家标准GB50268-2008《市政公用工程钢筋混凝土管道施工规范》对钢筋混凝土管内水压力检验指标进行了规范。
具体来说,钢筋混凝土管在内水压试验时,应按照其设计压力的1.5倍进行水压试验。
在试验中,钢筋混凝土管应无渗漏、无变形、无裂缝等现象。
综上,钢筋混凝土管规格、外压荷载和内水压力检验指标是评价钢筋混凝土管质量的重要指标,对于钢筋混凝土管在运输、贮存和使用过程中的性能与安全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各种结构钢筋砼含量指标

各种结构钢筋砼含量指标结构钢筋砼是指通过在混凝土中添加钢筋来增强其抗拉、抗弯和抗剪强度的建筑材料。
钢筋砼的含量指标主要有配筋率、配箍率和配骨率。
下面将详细介绍各种结构钢筋砼含量指标。
1.配筋率配筋率是指混凝土中钢筋的质量与混凝土体积的比值,通常以百分比表示。
配筋率的大小直接影响到结构的抗弯、抗剪和抗震性能。
一般来说,大型跨度或对抗震要求高的结构,配筋率较高可以增强其承载能力和抗震性能。
而配筋率过低则容易导致结构刚度不足,影响结构的安全性能。
2.配箍率配箍率是指混凝土中环绕在主筋周围的箍筋的质量与混凝土体积的比值,通常以百分比表示。
主要目的是提高混凝土受压区的承载能力和抗剪能力,增强结构的整体受力性能。
配箍率的选择应根据不同结构的荷载、受力形式和使用条件来确定,一般在1%~2%之间。
3.配骨率配骨率是指混凝土中金属钢筋和钢筋网的总质量与混凝土体积的比值,通常以百分比表示。
配骨率是通过加设钢筋来预防和延缓混凝土表面龟裂、增强结构的抗裂性能。
一般情况下,配骨率会根据结构的受力性能、构件的尺寸和工程要求来确定。
除了上述的指标,还有一些其他的结构钢筋砼含量指标也需要考虑,如最小配筋率、最大配筋率、最大配箍率、最小配箍率等。
这些指标一般由设计规范或相关标准规定,需要根据具体的工程要求和结构设计进行选择和确定。
需要注意的是,在选择结构钢筋砼含量指标时,应综合考虑结构的安全性、经济性和施工可行性等因素。
各种指标的选取应根据结构形式、受力特点、使用条件和设计要求进行科学合理的调整与优化,以确保结构的安全可靠性和经济实用性。
另外,在进行施工时,也需要根据具体的情况进行配筋、配箍和配骨工作,并严格按照设计要求和相关施工规范进行操作,以保证结构的质量和使用寿命。
钢筋单方含量指标

钢筋单方含量指标摘要:一、引言二、钢筋单方含量指标的概念与意义三、钢筋单方含量指标的计算方法四、钢筋单方含量指标的应用领域五、钢筋单方含量指标在我国的标准规定六、结论正文:一、引言随着我国建筑行业的迅速发展,对于建筑材料性能的要求越来越高。
钢筋单方含量指标作为衡量钢筋混凝土结构性能的重要参数,对于保证建筑物的安全性、耐久性和经济性具有重要作用。
本文将对钢筋单方含量指标进行详细介绍。
二、钢筋单方含量指标的概念与意义钢筋单方含量指标是指单位体积混凝土中所含钢筋的质量,通常以kg/m 表示。
它是反映混凝土结构中钢筋所占比例的重要参数,对于评估钢筋混凝土结构的承载能力、抗裂性能及抗震性能具有重要指导意义。
三、钢筋单方含量指标的计算方法钢筋单方含量指标的计算方法为:钢筋单方含量指标=钢筋总质量/混凝土总体积。
其中,钢筋总质量是指混凝土结构中所有钢筋的质量之和,混凝土总体积是指混凝土结构的总体积。
四、钢筋单方含量指标的应用领域钢筋单方含量指标广泛应用于建筑结构设计、施工及验收等领域。
在设计阶段,根据建筑物的使用要求和受力特性,合理确定钢筋单方含量指标,可以保证结构的安全性、耐久性和经济性。
在施工和验收阶段,通过对钢筋单方含量指标的检测,可以判断施工质量是否符合设计要求。
五、钢筋单方含量指标在我国的标准规定我国《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对钢筋单方含量指标有明确的规定。
根据建筑物类型、抗震设防烈度和钢筋等级,规定了钢筋单方含量指标的取值范围。
设计人员应严格按照标准规定,合理确定钢筋单方含量指标,确保建筑物的结构性能。
六、结论钢筋单方含量指标是评估钢筋混凝土结构性能的重要参数,对于保证建筑物的安全性、耐久性和经济性具有重要意义。
设计人员应根据我国标准规定,结合建筑物的实际受力特性,合理确定钢筋单方含量指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