脑室系统和脑脊液循环培训课件
脑室系统和脑脊液循环课件

急性脑脊液循环梗阻
是由先天性因素,如导水管狭窄或隔膜闭锁,或 后天性(继发性)因素,如炎症、出血、肿瘤 等引起的脑脊液循环通路阻塞。
文档仅供参考,不能作为科学依据,请勿模仿;如有不当之处,请联系网站或本人删除。
什么是脑脊液?
• 1.全身血压的变化如在脑及脉络从血流的自动调节范 围,即平均动脉压在6.7-8.0kPa时,脑脊液分泌基本不 受影响。
• 2.颅内压在0-2.1kPa范围内,脑脊液分泌量无影响;若 超过2.2kPa时,脑脊液分泌量明显减少。
• 3.代谢性及呼吸性碱中毒时,脑脊液的分泌量减少 23%-46%。
• 4.直肠温度每增加1°C时,脑脊液的分泌量增加11%。
文档仅供参考,不能作为科学依据,请勿模仿;如有不当之处,请联系网站或本人删除。
何为脉络丛?
在脑室的一定部位,软脑膜及其上的血管与室管膜 上皮共同构成脉络组织,其中有些部位血管反复分 支成丛,连同其表面的软脑膜和室管膜上皮一起突 入脑室形成脉络丛,为产生脑脊液的主要结构 。
文档仅供参考,不能作为科学依据,请勿模仿;如有不当之处,请联系网站或本人删除。
中脑水管
第四脑室 第四脑室脉络丛产生的脑脊液
正中孔、外侧孔
easy 蛛网膜下腔 大脑背面 hard
蛛网膜颗粒
硬脑膜窦(主要是上矢状窦)
血液
文档仅供参考,不能作为科学依据,请勿模仿;如有不当之处,请联系网站或本人删除。
文档仅供参考,不能作为科学依据,请勿模仿;如有不当之处,请联系网站或本人删除。
影响脑脊液分泌的因素
☻侧脑室的脉络丛在侧脑 室的中央部、三角部、下 角部
☻第三脑室的脉络丛在第 三脑室的上壁,通过室间 孔与侧脑室脉络丛相连
脑室系统及脑脊液循环ppt课件

什么是脑脊液?
脑脊液保持这种特殊性质是由于脑内存在血-脑脊液屏障 ,它可阻止血液中的大分子成分进入脑脊液中。脑脊液 的成分与血浆成分有较大的差异,蛋白质含量极微。脑 脊液并不是血浆的简单过滤液。
脑脊液的作用是什么?
其功能相当于外周组织中的淋 巴,对中枢神经系统起缓冲、保护、 营养、运输代谢产物以及维持正常 颅内压的作用。 脑脊液总量在成人120-180ml,平均约150ml,它 处于不断地产生、循 环和回流的平衡状态,其途径 如下:
• 2、前囟扩大、张力增高 如抱患儿为立位且安静时,囟门仍呈膨隆状而不凹陷,也看不到正常搏动时则表示颅内压 增高,婴幼儿脑积水时十分典型。
• 3、破罐音 脑积水患儿在额颞顶交接处头部扣诊时,其声如同扣破罐或成熟了的西瓜。
• 4、落日现象 患儿眼球呈下转位状,大部分虹膜为下眼睑所遮盖,只有少部分外露,如同夕阳落到地平线下。
梗阻性脑积水的急诊处理
• 急救手术方法:
• 脑室穿刺术
• 持续性脑室外引流术
梗阻性脑积水的急诊处理
并发症及其防治:
•脑室内出血 •硬膜下和硬膜外血肿或梗阻性脑积水使脑室显著扩大 •脑室感染
脑脊液循环路径怎样?
脑脊液由侧脑室脉络丛产生,经室间孔流至第三脑室,与第三脑室脉络丛产生的
脑脊液一道,经中脑水管流入第四脑室,再汇合第四脑室脉络丛产生的脑脊液经第 四脑室正中孔和外侧孔流入蛛网膜下隙,使脑、脊髓和脑神经、脊神经很均被脑脊 液浸泡。然后,脑脊液再沿蛛网膜下隙流向大脑背面,经蛛网膜颗粒渗透到硬脑膜 窦(主要是上矢状窦)内,回流入血液(颈内静脉)中。如在脑脊液循环途径中发 生阻塞,可导致脑积水和颅内压升高,进而使脑组织受压移位,甚至形成脑疝。
3.各种病因或先天性因素可引起脑脊液循环通道的机械性阻塞,使 脑脊液循环的生理流向受阻。
脑脊液PPT课件最新

CATALOG
DATE
ANALYSIS
SUMMARY
脑脊液ppt课件最新
目录
CONTENTS
• 脑脊液概述 • 脑脊液的生理功能 • 脑脊液的病理变化 • 脑脊液检查的临床应用 • 脑脊液治疗的新进展
REPORT
CATALOG
DATE
ANALYSIS
SUMMAR Y
01
脑脊液概述
脑脊液的定义与作用
REPORT
CATALOG
DATE
ANALYSIS
SUMMAR Y
02
脑脊液的生理功能
脑脊液对大脑的保护作用
缓冲作用
维持颅内压
脑脊液可以缓冲外界对大脑的冲击, 减少脑部损伤。
脑脊液可以维持颅内压的稳定,防止 颅内压过高或过低。
减震作用
脑脊液可以吸收脑部震动,减少脑部 受到的震动。
脑脊液对压升高,引起头痛、恶心、呕 吐等症状,严重时可能导致脑积水。
脑脊液漏
脑脊液漏可能导致头痛、眩晕、恶心等症状,严重时可能导 致颅内感染。
REPORT
CATALOG
DATE
ANALYSIS
SUMMAR Y
04
脑脊液检查的临床应用
诊断中枢神经系统感染
脑膜炎
通过脑脊液检查,可以检测到脑脊液中的细菌、病毒等病原体,有助于诊断脑膜 炎。
脑脊液细胞学检查对于脑膜癌、 神经鞘瘤等肿瘤的诊断有一定的
帮助,但阳性率较低。
脑脊液细胞学检查需要注意排除 其他非肿瘤性疾病的干扰,同时 需要结合其他检查结果和临床资
料进行综合分析。
REPORT
THANKS
感谢观看
CATALOG
脑和脊髓的被膜和血管、脑室和脑脊液PPT课件

成和功能意义。
32
恭喜!答对了!
33
很遗憾,答错了,要加油哦!
34
结束语
当你尽了自己的最大努力时,失败也是伟大的, 所以不要放弃,坚持就是正确的。
When You Do Your Best, Failure Is Great, So Don'T Give Up, Stick To The End
上矢状窦 下矢状窦 直窦 窦汇 横窦 乙状窦 海绵窦
12
硬 脑 膜 窦 的 血 液 流 向
上矢状窦
下矢状窦→直窦→窦汇→横窦→乙状窦→颈内静脉
海绵窦 岩上窦
岩下窦
13
海绵窦与颅外静脉的交通
海绵窦
眼上静脉
破裂孔 卵圆孔 眼下静脉 导血管 静脉丛
内眦静脉
翼丛
面深静脉
面静脉
颈内静脉
14
㈡脑蛛网膜(cerebral part of arachnoid)
蛛网膜粒 上矢状窦
蛛网膜粒
颈内静脉
功能:缓冲、保护、营养、运输代谢产
物、维持颅内压。
上矢状窦
21
脑和脊髓的血管
22
一、脑血管
脑血液供应的特点:
⑴脑(占体重的2~3%)的血流量占心输出量的20% ⑵大脑比其他部位丰富; ⑶皮质比髓质丰富; ⑷突触多的部位比突触少的部位丰富; ⑸静脉不与动脉伴行,有特殊的静脉窦。
神经系统
nervous system
1
复习
1.交感神经的低级中枢位于脊髓T1~L1节段的侧角。 √ × 2.白交通支见于全部脊神经与全部交感干神经节之间。 √ × 3.副交感神经低级中枢仅位于脊髓骶副交感核。 √ ×
脑室系统和脑脊液循环共30页文档

31、只有永远躺在泥坑里的人,才不会再掉进坑里。——黑格尔 32、希望的灯一旦熄灭,生活刹那间变成了一片黑暗。——普列姆昌德 33、希望是人生的乳母。——科策布 34、形成天才的决定因素应该是勤奋。——郭沫若 35、学到很多东西的诀窍,就是一下子不要学很多。——洛克
脑室系统和脑脊液循环
•
6、黄金时代是在我们的前面,而不在 我们的
•
8、你可以很有个性,但某些时候请收 敛。
•
9、只为成功找方法,不为失败找借口 (蹩脚 的工人 总是说 工具不 好)。
•
10、只要下定决心克服恐惧,便几乎 能克服 任何恐 惧。因 为,请 记住, 除了在 脑海中 ,恐惧 无处藏 身。-- 戴尔. 卡耐基 。
脑脊液及其循环、脑屏障(正常人体结构课件)

脑屏障
脑脊液
保证中枢神经系统相对稳定的微环境 保障神经细胞的正常功能
目录
CATALOG
01
02
脑脊液及其循环
脑屏障
脑脊液及其循环
脑脊液循环和脑屏障 脑脊液及其循环
脑脊液
脑脊液
定义
是充满脑室系统、蛛网膜下隙 和脊髓中央管内的无色透明液体
成分
无机离子、葡萄糖、微量蛋白 少量淋巴细胞 pH7.4
室间孔 第三脑室 中脑水管
中脑水管 正中孔
脑脊液循环和脑屏障 脑脊液及其循环
侧脑室
室间孔
第三脑室
中脑水管
第四脑室
正中孔 外侧孔
颈内静脉
蛛网膜下隙
上矢状窦
蛛网膜粒
蛛网膜粒 上矢状窦 蛛网膜下隙Biblioteka 屏障脑脊液循环和脑屏障 脑屏障
脑屏障
定义: 中枢神经统内对物质在毛细血管
或脑脊液与脑组织间转运过程中 起一定限制或选择的结构
血—脑脊液屏障 血液与脑脊液间 上皮细胞及闭锁小带 毛细血管内皮细胞
内皮细胞有窗孔
有一定通透性
脑脊液—脑屏障 脑脊液与神经元间
室管膜上皮 软脑膜 胶质膜
上皮间缝隙连接
通透性大
脑脊液循环和脑屏障 课后思考
习 题 01
脑脊液由何结构产生? 经何途径循环?
组成: 血——脑屏障
血——脑脊液屏障 脑脊液——脑屏障
脑脊液 毛细血管
脑脊液循环和脑屏障 脑屏障 血—脑屏障
01 血一脑屏障
位置:血液与脑、脊髓的神经细胞之间
③
结构:①连续型毛细血管内皮细胞
②完整连续毛细血管基膜
①
③星形胶质细胞突起形成的胶质膜
脑室和脑脊液循环

脑室和脑脊液循环一.脑脊液产生部位:脑脊液存在于脑室系统、脑周围的脑池和蛛网膜下腔内,可被视为脑和脊髓的组织液和淋巴。
脑脊液是透明而稍带黄色的液体,它在婴儿期约有40一60毫升,在幼儿期约有60-100毫升,在少年期约有80-120毫升,到了成年,则在150-200毫升之间。
正常的脑脊液舒张压CSF介于150-180mm水柱,脑脊液的总体积为125-150ml。
二.脑脊液的生成:1.脑脊液主要由脑室的脉络丛分泌。
2.脑室的组成:(1)脑室系统 Ventricular system[前角frontal horn][室间孔foramen of Monro][下角temporal horn][脉络从choroid plexus][前房atrium][后角occipital horn][透明隔septum pellucidum][三脑室3rd][中脑导水管aquaduct of Sylvius][4脑室4th](2)侧脑室、第三脑室和第四脑室1)侧脑室:位置:大脑的每一侧半球,包括额叶、顶叶、颞叶及枕叶,在大脑外侧裂深部还藏有岛盖及岛叶(或称脑岛),每侧半球内都有一个腔,叫侧脑室,内部充满脑脊液。
2)第三脑室位置:是位于间脑正中的矢状位的裂隙。
沟通:借室间孔与侧脑室相通,借中脑水管与第四脑室相通。
3)第四脑室位置:是位于延髓、脑桥、和小脑之间的腔隙。
底为菱形窝,顶伸入小脑内。
沟通:下通脊髓中央管,上通中脑水管,借第四脑室正中孔和外侧孔与蛛网膜下腔相通。
(3)脉络丛脉络丛(choroid plexus)见于第Ⅲ、Ⅳ脑室顶和部分侧脑室壁,它是由富含血管的软膜与室管膜直接相贴并突入脑室而成的皱襞状结构,室管膜则成为有分泌功能的脉络丛上皮。
脉络丛上皮由一层立方形或矮柱形细胞组成,细胞表面有许多微绒毛,细胞核大而圆,胞质内线粒体很多。
细胞侧面之间靠近游离面处有连接复合体。
上皮下是基膜,基膜深部是结缔组织。
结缔组织内含丰富血管和巨噬细胞。
2022年医学专题—脑室系统和脑脊液循环

第四脑室
第三页,共二十一页。
第四页,共二十一页。
第五页,共二十一页。
侧脑室
中央 部 (zhōngyāng) 前角
后角 下角
第六页,共二十一页。
侧脑室
第三 脑室 (dì sān)
八页,共二十一页。
脑室侧面(cèmiàn)投影
第二十一页,共二十一页。
脑脊液循环
(xúnhuán)
第十七页,共二十一页。
脑脊液循环
(xúnhuán)
左、右侧(yòu cè) 室 脑室脉络丛 间 产生的脑脊 孔
液
第三脑室脉 第
络丛产生的 + 脑脊液
三 脑 室
中脑水管
第十八页,共二十一页。
脑脊液循环
(xúnhuán)
第四脑室 正中孔
+
外侧孔
第四脑室脉 络丛产生的 蛛网膜下隙
三、脑脊液循环(xúnhuán)
脑脊液:充满脑室系统、蛛网膜下隙和脊髓中央管 内的无色透明液体,内含多种无机离子、葡萄糖、
微量蛋白(dànbái)、少量淋巴细胞,成人150ml左右。
脑脊液功能:对中枢神经系统起缓冲、保护、运输 代谢产物和维持正常颅内压作用。相当于外周组织 中的淋巴。
第十六页,共二十一页。
脉络丛
脉络组织:
脑室的某些部位,软脑 膜及其血管与该部位的 室管膜上皮共同(gòngtóng)构 成脉络组织。
脉络丛:
脉络组织的血管反复分 支成丛,连同其表面的 软脑膜和室管膜上皮一 起突入脑室而形成,是 产生脑脊液的结构。
第十三页,共二十一页。
侧脑室
第十四页,共二十一页。
侧脑室
第十五页,共二十一页。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0
正中孔
脑室系统和脑脊液循环
外侧孔 11
脑室系统和脑脊液循环
12
脑室系统和脑脊液循环
13
脑室系统和脑脊液循环
14
脑脊液的作用是什么?
其功能相当于外周组织中的淋 巴,对中枢神经系统起缓冲、保护、 营养、运输代谢产物以及维持正常 颅内压的作用。
脑脊液总量在成人约150ml,它处于不断地产生、 循 环和回流的平衡状态,其途径如下:
脑室系统和脑脊液循环
17
何为脉络丛?
在脑室的一定部位,软脑膜及其上的血管与室 管膜上皮共同构成脉络组织,其中有些部位血 管反复分支成丛,连同其表面的软脑膜和室管 膜上皮一起突入脑室形成脉络丛,为产生脑脊 液的主要结构 。
脑室系统和脑脊液循环
18
☻侧脑室的脉络丛在侧脑 室的中央部、三角部、下 角部
脑室系统和脑脊液循环
脑室共四个,第一第二脑室位最大,左右 各一,对称,统称为侧脑室,第三第四脑 室位于中线。
脑室系统和脑脊液循环
2
脑室的构成
脑室
侧脑室 第三脑室
第四脑室
脑室系统和脑脊液循环
3
侧脑室
位于大脑半球内,左右各一,延伸至 半球的各个叶内,分为四部分:
前角伸入枕叶
视交叉构成。
脑室系统和脑脊液循环
8
☻第三脑室位于左 右间脑之间
☻是左右方向狭小 的小腔隙
☻上下前后范围较宽
☻后下方细长的通道 为中脑水管
脑室系统和脑脊液循环
9
第四脑室
位于延髓、脑桥和 小脑间的室腔。室 腔内有脉络丛。第 四脑室向后与延髓 池相通,向上通中 脑水管,向下通延 髓中央管。
脑室系统和脑脊液循环
大脑背面 easy
蛛网膜颗粒
硬脑膜窦(主要是上矢状窦)
血液 脑室系统和脑脊液循环
27
脑室系统和脑脊液循环
28
Thanks!
谢谢!
脑室系统和脑脊液循环
29
脑
室
下角伸至颞叶内
三角部
室间孔
室腔内有脉络丛,侧脑室经左右室间孔与第三脑室相通。
脑室系统和脑脊液循环
4
脑室系统和脑脊液循环
5
脑室系统和脑脊液循环
6
脑室系统和脑脊液循环
7
第三脑室
位于两侧背侧丘脑,和下 丘脑间的狭窄腔隙。
前方与侧脑室相通, 后方与中脑水管相通。 室顶为脉络组织, 室底由乳头体、灰结节和
脑室系统和脑脊液循环
16
脑脊液循环路径怎样?
脑脊液由侧脑室脉络丛产生,经室间孔流至第三脑室,与第三脑 室脉络丛产生的脑脊液一道,经中脑水管流入第四脑室,再汇合 第四脑室脉络丛产生的脑脊液经第四脑室正中孔和外侧孔流入蛛 网膜下隙,使脑、脊髓和脑神经、脊神经很均被脑脊液浸泡。然 后,脑脊液再沿蛛网膜下隙流向大脑背面,经蛛网膜颗粒渗透到 硬脑膜窦(主要是上矢状窦)内,回流入血液中。如在脑脊液循 环途径中发生阻塞,可导致脑积水和颅内压升高,进而使脑组织 受压移位,甚至形成脑疝。
easy 蛛网膜下腔
大脑背面 hard
蛛网膜颗粒
硬脑膜窦(主要是上矢状窦)
血液 脑室系统和脑脊液循环
22
脑室系统和脑脊液循环
23
大脑半球的上缘附近、蛛网膜 形成许多绒毛状的凸起,为蛛 网膜颗粒。它们都突入上矢状 窦内
上矢状窦位于大脑顶部,硬脑膜 中线,是硬脑膜内外两层形成的 管道
一方面接受大脑半球浅部的经脉血回流 一方面又吸收蛛网膜下腔的脑脊液
脑室系统和脑脊液循环
24
脑室系统和脑脊液循环
25
蛛网膜颗粒在脑脊液循环中的特殊作用?
阀门的作用
原因:上矢状窦内的压力<蛛网膜颗粒内的压力
脑室系统和脑脊液循环
26
侧脑室脉络丛产生的脑脊液
左右室间孔
第三脑室 第三脑室脉络丛产的脑脊液
中脑水管
第四脑室 第四脑室脉络丛产生的脑脊液
正中孔、外侧孔
easy 蛛网膜下腔
☻第三脑室的脉络丛在第 三脑室的上壁,通过室间 孔与侧脑室脉络丛相连
☻第四脑室顶的后壁下面 为第四脑室脉络丛
脑室系统和脑脊液循环
19
脑室系统和脑脊液循环
20
脑室系统和脑脊液循环
21
侧脑室脉络丛产生的脑脊液
左右室间孔
第三脑室 第三脑室脉络丛产的脑脊液
中脑水管
第四脑室 第四脑室脉络丛产生的脑脊液
正中孔、外侧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