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式方程(第2课时)

合集下载

八年级-人教版-数学-上册-第2课时-实际问题与分式方程

八年级-人教版-数学-上册-第2课时-实际问题与分式方程

直线论 波浪式
循环论
3.关于事物发展趋势的原理的方法论意义
事物发展
方向:是前进的、上升的。
方法论意义:
对未来充满信心,支持新事物成长。
道路:是曲折的、迂回的。
方法论意义:
做好充分思想准备,克服前进 道路上的困难。
材料一 ①小树一天天长高
②头发一根根脱落 ③河堤有了蚁穴和鼠洞
材料二
①大树被砍伐,成为 木材 ②满头黑发变秃头
探究:LED灯是不是照明灯发展 历史的终结?为什么?
量变
质变
……
新的量变
新的质变
量变与质变相互转化示意图:
新质产生
新质产生 量变
新质产生 量变

旧质灭亡

旧质灭亡
事物的发展是连续性与阶段性的统一
2.量变和质变的辩证关系
事物的发展是量变 和质变的统一
(1)事物的发展总是从量变开始的,量变是质变的 必要准备,量变达到一定程度必然引起质变,质变是 量变的必然结果。
只有实现质变,事物才能发展; 因此,质变的完成是不是表明事物 变化发展的终结?
事物发展:量变 质变 量变(新) 质变(新)---
【课堂提升】
用发展 的观点 看问题
事物发展 是前进性 和曲折性 的统一。
量变与质 变相互区 别,相互制 约,相互转 化。
既要对前途 充满信心,又 要准备走曲 折的路。
重视量的积累; 把握适度原 则 ;促进事物 的质变;重视 结构的作用。
量变是质变的必要准备
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 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
水滴石穿,绳锯木断。 一趾之疾,丧七尺之躯; 蝼蚁之穴,溃千里之堤。
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 一口吃不成胖子,一锹挖不出井来。

北师大版八年级数学下册同步精品5.4.2 分式方程(第2课时)(课件)

北师大版八年级数学下册同步精品5.4.2 分式方程(第2课时)(课件)

你认为x=2是原方程的根吗?为什么? 与同伴交流你的看法或做法.?
探究新知
增根与验根 在上面的方程中,x=2不是原方程的根,因为它使得原分式 方程的分母为零,我们你它为原方程的增根. 产生增根的原因,是我们在方程的两边同乘了一个可能使 分母为零的整式. 因此解分式方程可能产生增根,所以解分式方程必须检验. 验根方法,把求得的根代入最简公分母,若不为0,则是方 程的根.若为0则是增根,原方程无解.
整式方程
x =a
x =a时 最简公分母是
否为零?
去分母 解整式方程 检验
x =a不是分式 方程的解
谢谢~
随堂练习
2. 解分式方程 x-1 1-2=1-3 x ,去分母得( A ) A.1-2(x-1)=-3 B.1-2(x-1)=3 C.1-2x-2=-3 D.1-2x+2=3
随堂练习
3. 关于x的分式方程
5= a x x-2
有解,则字母a的取
值范围是( D )
A.a=5或a=0
B.a≠0
C.a≠5
探究新知
例3:解方程 480 600 45. x 2x
解:方法一: 方程两边都乘2x,得
960-600=90x. 解这个方程,得x=4. 经检验x=4是原方程的根.
探究新知
归纳总结 解分式方程容易犯的错误有: (1)去分母时,原方程的整式部分漏乘. (2)去分母后,分子是多项式时, 没有注意添括号. (因分数线有括号的作用) (3)没有检验,增根不舍掉。
探究新知
例2:解分式方程
1 x 1 2. x2 2x
解:方程两边都乘x-2,得 1-x=-1-2(x-2).
解这个方程,得x=2.
检验:当 x=2时,x-2=0, x=2是原方程的增根, 所以,原方程无解。

人教版八年级数学上册课件:15.3 分式方程(第二课时)

人教版八年级数学上册课件:15.3 分式方程(第二课时)
设,注意单位要统一,选择一个未知量用未知数表示, 并用含未知数的代数式表示相关量. (3)列:即列方程,根据等量关系列出分式方程. (4)解:即解所列的分式方程,求出未知数的值. (5)验:即验根,要检验所求的未知数的值是否适合分式 方程,还要检验此解是否符合实际意义. (6)答:即写出答案,注意单位和答案完整.
3.(2019新疆)两个小组同时从甲地出发,匀速步行到乙 地,甲乙两地相距7500米,第一组的步行速度是第二 组的1.2倍,并且比第二组早15分钟到达乙地.设第 二组的步行速度为x千米/小时,根据题意可列方程是 (D)
4.某学校食堂需采购部分餐桌,现有A、B两个商家,A
商家每张餐桌的售价比B商家的优惠13元.若该校花 费2万元采购款在B商家购买餐桌的张数等于花费1.8 万元采购款在A商家购买餐桌的张数,则A商家每张餐
(1)这两次各购进这种衬衫多少件?
(2)若第一批衬衫的售价是200元/件,老板想让这两批衬 衫售完后的总利润不低于1950元,则第二批衬衫每件 至少要售多少元? (2)设第二批衬衫每件售价y元.根据题意,得 30×(200-150)+15(y-140)≥1950, 解得y≥170. 答:第二批衬衫每件至少要售170元.
桌的售价为( A )
A.117元
B.118元
C.119元
D.120元
5.某园林队计划由6名工人对180平方米的区域进行绿 化,由于施工时增加了2名工人,结果比计划提前3小 时完成任务,若每人每小时绿化面积相同,求每人每 小时的绿化面积.设每人每小时的绿化面积为x平方
米,请列出满足题意的方程是

6.某校学生捐款支援地震灾区,第一次捐款总额为 6600元,第二次捐款的总额为7260元,第二次捐款的 总人数比第一次多30人,而且两次人均捐款额恰好相 等,则第一次捐款的总人数为 300 人.

八年级数学北师大版初二下册--第五单元5.4《分式方程:第二课时--解分式方程》课件

八年级数学北师大版初二下册--第五单元5.4《分式方程:第二课时--解分式方程》课件
分式方程 去分母 整式方程
知1-讲
解分式方程的一般步骤:
1、 在方程的两边都乘以最简公分母,约去分母, 化成整式方程. (转化思想)
2、解这个整式方程. 3、检验 . 4、写出原方程的根.
例1 解方程
1 = 3. x- 2 x
解:方程两边都乘x(x-2),得x=3(x-2).
解这个方程,得x=3.
解得x=2.
检验:当x=2时,( x+2)( x-2)=0,
所以x=2是原方程的增根,即原方程无解.
易错总结:
分式方程转化为整式方程后,由于去分母使未 知数的取值范围发生了变化,有可能产生增根, 因此在解分式方程时一定要验根,如果不验根, 有可能误将x=2当成原分式方程的根.
2 易错小结
2.当k为何值时,关于x的方程
综上可知,当k<3且k≠-12时,原分式方程的
解为负数.
易错总结:
在解分式方程时,要注意出现未知数的取值使 原分式方程中的分式的分母为零,即产生增根 的情况.因此本题中要使方程的解为负数,除 了k<3外,还必须考虑原分式方程的分母不等 于0.
请完成《典中点》 Ⅱ 、 Ⅲ板块 对应习题!
2+ x-1
a 1-x
=4
的解为正数,且使关于y的不等式组
ìïïïíïïïî
y+2- y 32
2( y-a) £
> 0
1,
的解集为y<-2,则符合条件的所有整数a的和为
( A) A.10
B.12
C.14
D.16
知识点 3 分式方程的增根
议一议
在解方程
1x-
x= 2
12- x
2 时,小亮的解法如下:
方程两边都乘 x-2,得 1-x=-1-2(x-2 ).

15.3+分式方程第2课时+列分式方程解决实际问题课件2024-2025学年人教版八年级数学上册++

15.3+分式方程第2课时+列分式方程解决实际问题课件2024-2025学年人教版八年级数学上册++
解: 设实际用了 天,则原计划用 天,改建的自行车道距离: , ,解得 ,经检验, 是原分式方程的解, 付给工程队的费用: (万元)答:付给工程队的费用为 万元.
能力提升
7.某工厂急需生产一批健身器械共500台,送往销售点出售.当生产150台后,接到通知,要求提前完成任务,因而接下来的时间里每天生产的台数提高到原来的1.4倍,一共用8天刚好完成任务.
4.解题方法:可概括为“321”,即3指该类问题中三量关系,如工程问题有工作效率,工作时间,工作量;2指该类问题中的“两个主人公”如甲队和乙队,或“甲单独和两队合作”;1指该问题中的一个等量关系.如工程问题中等量关系是:两个主人公工作总量之和=全部工作总量.
3.弄清基本的数量关系.如本题中的“合作的工效=甲乙两队工作效率的和”.
解:设运输公司用大货车 辆,小货车 辆,依题意 由②得 ,把④代入③得 解得 .方案一:当 时, ,费用为 元;方案二:当 时, ,费用为 元, 方案二费用最低,最低运输费用是15 900元.
中考链接
8.(2022·北部湾经济区)《千里江山图》是宋代王希孟的作品,它的局部画面装裱前是一个长为 ,宽为 的矩形,装裱后,整幅画宽与长的比是 ,且四周边衬宽度相等,则边衬的宽度应是多少米?设边衬的宽度为 ,根据题意可列方程( ) .
5.某瓶装饮料每箱价格是26元,某商店对该饮料进行“买一送三”的促销活动,即买一箱送三瓶,这相当于每瓶比原价便宜了0.6元,该品牌饮料每瓶多少元?设该品牌饮料每瓶是 元,则可列方程为_ _____________.
6.自行车运动深受市民的喜爱.A地、B地间有一条自行车道.小明从A地出发骑行去B地,小军从B地出发骑行去A地.
(1)小明和小军相约上午8时同时从各自出发地出发,匀速骑行,到上午10时,他们相距 ,到中午12时,两人又相距 .求A,B两地间的自行车道的距离.

北师大版八年级数学下册 第五章 5.4 分式方程 第2课时 分式方程的解法【名师教案+集体备课】

北师大版八年级数学下册 第五章 5.4 分式方程 第2课时 分式方程的解法【名师教案+集体备课】

4 分式方程第2课时分式方程的解法【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理解分式方程的概念;2.会通过设适当的未知数并根据等量关系列出分式方程;3.学生掌握解分式方程的基本方法和步骤.【过程与方法】通过列出的方程归纳出它们的共同特点,得出分式方程的概念.了解分式的概念,明确分式和整式的区别;经历和体会解分式方程的必要步骤;使学生进一步了解数学思想中的“转化”思想.【情感态度】在建立分式方程的数学模型的过程中培养能力和克服困难的勇气,并从中获得成就感,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教学重点】1、掌握分式方程的解法、解,分式方程要验根.2、在进一步理解分式方程意义的基础上,掌握分式方程的一般解法;【教学难点】1、掌握分式方程的解法、解,分式方程要验根.2、了解解分式方程可能会产生增根,掌握解分式方程一定要验根及验根方法.【教学过程】一、情境导入问题1:填空:(1)分母中不含未知数的方程叫做整式方程;(2)分母中含有未知数的方程叫做分式方程.问题2:判断下列说法是否正确: ①2x +32=5是分式方程; ②34-4x =4x +3是分式方程; ③x 2x =1是分式方程; ④1x +1=1y -1是分式方程. 解:①不是分式方程,因为分母中不含有未知数.②是分式方程.因为分母中含有未知数.③是分式方程.因为分母中含有未知数.④是分式方程.因为分母中含有未知数.问题3:方程5x -2=3x与以前学习的方程有什么不同?怎样解这样的方程? 二、合作探究探究点一:分式方程的解法【类型一】 解分式方程解方程:(1)5x =7x -2;(2)1x -2=1-x 2-x-3. 解析:分式方程两边同乘以最简公分母,把分式方程转化为整式方程求解,注意验根.解:(1)方程两边同乘x (x -2),得5(x -2)=7x ,5x -10=7x ,2x =-10,解得x =-5,检验:把x =-5代入最简公分母,得x (x -2)≠0,∴x =-5是原方程的解;(2)方程两边同乘最简公分母(x -2),得1=x -1-3(x -2),解得x =2,检验:把x =2代入最简公分母,得x -2=0,∴原方程无解.方法总结:解分式方程的步骤:①去分母;②解整式方程;③检验;④写出方程的解.注意检验有两种方法,一是代入原方程,二是代入去分母时乘的最简公分母,一般是代入公分母检验.【类型二】由分式方程的解确定字母的取值范围关于x的方程2x+ax-1=1的解是正数,则a的取值范围是____________.解析:去分母得2x+a=x-1,解得x=-a-1,∵关于x的方程2x+ax-1=1的解是正数,∴x>0且x≠1,∴-a-1>0且-a-1≠1,解得a<-1且a≠-2,∴a的取值范围是a<-1且a≠-2.方法总结:求出方程的解(用未知字母表示),然后根据解的正负性,列关于未知字母的不等式求解,特别注意分母不能为0.探究点二:分式方程的增根【类型一】求分式方程的增根若方程3x-2=ax+4x(x-2)有增根,则增根为( )A.0 B.2 C.0或2 D.1解析:∵最简公分母是x(x-2),方程有增根,则x(x-2)=0,∴x=0或x=2.去分母得3x=a(x -2)+4,当x=0时,2a=4,a=2;当x=2时,6=4不成立,∴增根只能为x=0,故选A.方法总结:增根是使分式方程的分母为0的根,所以判断增根只需让分式方程的最简公分母为0,注意应舍去不合题意的解.【类型二】分式方程有增根,求字母的值如果关于x的分式方程2x-3=1-mx-3有增根,则m的值为( )A.-3 B.-2C.-1 D.3解析:方程两边同乘以x-3,得2=x-3-m①.∵原方程有增根,∴x-3=0,即x=3.把x=3代入①,得m=-2.故选B.方法总结:增根问题可按如下步骤进行:①让最简公分母为0确定增根;②化分式方程为整式方程;③把增根代入整式方程即可求得相关字母的值.【类型三】分式方程无解,求字母的值若关于x的分式方程2x-2+mxx2-4=3x+2无解,求m的值.解析:先把分式方程化为整式方程,再分两种情况讨论求解:一元一次方程无解与分式方程有增根.解:方程两边都乘以(x+2)(x-2),得2(x+2)+mx=3(x-2),即(m-1)x=-10.①当m-1=0时,此方程无解,此时m=1;②方程有增根,则x=2或x=-2,当x=2时,代入(m-1)x=-10得(m-1)×2=-10,m=-4;当x=-2时,代入(m-1)x=-10得(m-1)×(-2)=-10,解得m=6,∴m的值是1,-4或6.方法总结:分式方程无解与分式方程有增根所表达的意义是不一样的.分式方程有增根仅仅针对使最简公分母为0的数,分式方程无解不但包括使最简公分母为0的数,而且还包括分式方程化为整式方程后,使整式方程无解的数.三、板书设计1.分式方程的解法方程两边同乘以最简公分母,化为整式方程求解,再检验.2.分式方程的增根(1)解分式方程为什么会产生增根;(2)分式方程检验的方法.四、教学反思这节课主要是通过对比有分数系数的整式方程的解法来学习分式方程的解法,从而归纳出分式方程的基本解题步骤.在教学过程中要着重讲解分式方程为什么要检验,要让学生理解增根的由来,从而牢记分式方程在解题后要进行检验,避免解题出错.在完成解题步骤归纳之后,通过例题与练习让学生在出错中找到正确的解法,让学生自己归纳理解解题时容易出错的地方,防止犯错.。

15.3分式方程第2课时课件

15.3分式方程第2课时课件
我们所列的是一
90 60 , x x6
个分式方程,这
是分式方程的应 用
解得 x 18. 由x=18得x-6=12 答:甲每小时做18个,乙每小时做12个.
经检验x=18是原分式方程的解,且符合题意.
列分式方程解应用题的一般步骤
1.审:分析题意,找出数量关系和相等关系. 2.设:选择恰当的未知数,注意单位和语言完整. 3.列:根据数量和相等关系,正确列出方程.
3
a )天,可以完成此项 3
答:甲工程队至少要单独做36天后,再由甲、乙两队合作完成剩
下的工程,才能使施工费不超过64万元.
通过本课时的学习,需要我们 1.会列出分式方程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并能根据实际问题的
意义检验所得的结果是否合理.
2.掌握列分式方程解应用题的一般步骤: (1)审:分析题意,找出数量关系和相等关系; (2)设:直接设法与间接设法; (3)列:根据等量关系,列出方程; (4)解:解方程,得未知数的值; (5)检:有两次检验.①是否是所列方程的解;②是否满足实际意义 . (6)答:注意单位和答案完整.
15.3 分式方程
第2课时
1.会列出分式方程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2.能根据实际问题的意义检验所得的结果是否合理.
甲、乙两人做某种机器零件,已知甲每小时比乙多 做6个,甲做90个零件所用的时间和乙做60个零件所用的 时间相等,求甲、乙每小时各做多少个零件?
请审题分 析题意设元
解:设甲每小时做x个零件,则乙每小时做(x-6)个零件, 依题意得:
解得 x=1.
检验:x=1时6x≠0,x=1是原分式方程的解 答:由上可知,若乙队单独施工1个月可以完成全部任务, 而甲队1个月完成总工程的 1 ,可知乙队施工速度快.

人教版八年级数学上册15.3.2《分式方程(第2课时)》

人教版八年级数学上册15.3.2《分式方程(第2课时)》

人教版义务教育教科书八年级数学上册
15.3 《分式方程(二)》第2课时教学设计
一、教材分析
1、地位作用:
本节“分式方程”是继一元一次方程,二元一次方程组之后,初中阶段所讲授的又能一种方程的解法。

本节课是在继分式的内容及分式的四则混合运算之后所讲述的一个内容,其实际上就是分式与方程的综合。

因此本节课可以看作是一个综合课,同时分式方程的解法也是初中阶段的一个重点内容,要求学生必须掌握。

2、教学目标:
(1)、了解解分式方程的基本思路和解法;理解解分式方程产生增根的原因,并掌握分式方程的验根方法。

(2)、经历“实际问题——分式方程——整式方程”的过程,发展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渗透数学的转化思想,培养学生的应用意识。

3、教学重、难点
重点:解分式方程的基本思路和解法。

难点:理解解分式方程产生增根的原因。

突破难点的方法:以典型例子为范,说明通过去分母得到的解必须经过验根.,当这个解使得分式方程分母不为0时,才是分式方程的解。

二、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导学案
三、教学过程
- 4 -。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徐闻县和安中学 数学教研组 ◆八年级数学导学案 ◆◆我们的约定:我的课堂 我作主! 执笔:林朝清 第 周 星期 第 节 本学期学案累计: 15 课时 姓名:________
课题:16.3 分式方程(第2课时)
学习目标 我的目标 我实现
1.会分析题意找出等量关系.
2.会列出可化为一元一次方程的分式方程解决实际问题.
学习过程 我的学习 我作主
导学活动1:知识回顾
解下列方程1.01522=--+x x x x 2.x
x x -=+--23123
解分式方程的步骤: 。

导学活动2:知识引入 1.引导说出列方程解应用题的步骤 .
2.相关背景:工作量=工作效率⨯时间;时间
工作量工作效率=;工作效率工作量时间=. 一般把工作量看成1
3.针对性练习:一项工程甲工程队单独做需要a 天完成,则甲工程队的工作效率为 ;乙工程队单独做需要b 天完成,则乙工程队的工作效率为 ;甲、乙合作的工作效率为 ;
导学活动3:知识转化
例3:两个工程队共同参与一项筑路工程,甲队单独做需要3个月完成,当甲队单独施工1个月后,乙队加入共同施工,又工作了半个月,总工程全部完成,求乙队单独施工需要多少个月能完成全部工程?
练习:1.甲做180个零件与乙做240个零件所用的时间相同,已知两人每小时共做140个零件,求甲、乙两人每小时各做多少个零件?
徐闻县和安中学 数学教研组 ◆八年级数学导学案 ◆◆我们的约定:我的课堂 我作主!
学习评价 我的评价 我自信
当堂检测(限时:12分钟 )我自信 我进取
1、解方程: 1
625222-=-++x x x x x
2.A 、B 两种机器人都被用来搬运化工原料,A 型机器人比B 型机器人每小时多搬运30千克. A 型机器人搬运900千克所用时间与B 型机器人搬运600千克所用时间相等,求两种机器人每小时分别搬运多少化工原料?
3.甲、乙两个工程队合作一项工程,10天可以完成,如果单独做甲队需要的天数是乙队的一半,求两队单独做各需多少天完成?
自我小结:列方程解应用题的步骤 自我评价:我完成本节导学案的情况为( ). A. 很好 B. 较好 C. 一般 D. 较差
课后作业 我的作业 我承担
课本(P32)习题16.3 第3、4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