承压类特种设备事故安全分析

合集下载

5.承压类特种设备事故案例分析

5.承压类特种设备事故案例分析



3.10锅炉爆炸事故 “7.30”锅炉爆炸事故 “2.3”锅炉爆炸事故 液化石油气球罐爆炸事故 4.27蒸压釜爆炸事故 4.15压力容器爆炸事故 10.9气瓶爆炸事故 4.14压力管道爆燃事故 工业管道爆炸事故 燃气管道爆炸事故
3.10北仑港发电厂锅炉爆炸事故


事故概况 1993年3月10日14时7分,宁波北仑港发电厂与1号 机组配套的锅炉发生了炉膛爆炸,造成死亡23人, 重伤8人,轻伤16人,停炉抢修132天,少发电14 亿度,造成杭州、宁波地区限电供应,对浙江省工 农业生产造成一定影响。损失780万元。 原因分析 主要原因——运行指导失当、锅炉炉膛结构设计、 受热面布置不完善 直接原因——锅炉严重结渣,致使冷灰斗局部失稳, 使侧墙与冷灰斗连接处的水冷壁管撕裂;裂口向炉 内喷出的水、汽工质与落渣入水产生的水汽升温膨 胀,使炉内压力大增,并使冷灰斗塌陷扩展
• 1979年12月18日14时7分,吉林市煤气公司液化气站 102号 400m3 液化石油气球罐发生破裂,大量液化石油气喷出, 顺风向北扩散,遇明火发生燃烧,引起球罐爆炸。 • 由于该球罐爆炸燃烧,大火烧了19个小时,致使5个400m3 的球罐,4个450m3卧罐和8000多只液化石油气钢瓶(其中 空瓶3000多只)爆炸或烧毁,罐区相邻的厂房、建筑物、 机动车及设备等被烧毁或受到不同程度的损坏, 400 米远
相邻的苗圃、住宅建筑及拖拉机、车辆也受到损坏,直接
经济损失约627万元,死亡36人,重伤50人。
吉林市煤气公司液化石油气球罐爆炸事故
1979年 12月18 日事故 后的现 场惨状
吉林市煤气公司液化石油气球罐 爆 炸 事 故
直接原因
安装、焊接质量差,焊缝存在焊接缺陷(如咬

承压类特种设备事故案例分析共75页

承压类特种设备事故案例分析共75页

END
承压类特种设备事故案例分பைடு நூலகம்析
41、实际上,我们想要的不是针对犯 罪的法 律,而 是针对 疯狂的 法律。 ——马 克·吐温 42、法律的力量应当跟随着公民,就 像影子 跟随着 身体一 样。— —贝卡 利亚 43、法律和制度必须跟上人类思想进 步。— —杰弗 逊 44、人类受制于法律,法律受制于情 理。— —托·富 勒
45、法律的制定是为了保证每一个人 自由发 挥自己 的才能 ,而不 是为了 束缚他 的才能 。—— 罗伯斯 庇尔
16、业余生活要有意义,不要越轨。——华盛顿 17、一个人即使已登上顶峰,也仍要自强不息。——罗素·贝克 18、最大的挑战和突破在于用人,而用人最大的突破在于信任人。——马云 19、自己活着,就是为了使别人过得更美好。——雷锋 20、要掌握书,莫被书掌握;要为生而读,莫为读而生。——布尔沃

承压类特种设备风险隐患分析指南-2023最新

承压类特种设备风险隐患分析指南-2023最新

目次1 范围 (1)2 规范性引用文件 (1)3 术语和定义 (1)4 分析数据来源 (2)5 风险隐患分析 (2)6 汇总分析 (6)承压类特种设备风险隐患分析指南1 范围本文件提供了承压类特种设备中的锅炉、固定式压力容器和压力管道风险隐患分析指南的术语和定义、分析数据来源、风险隐患分析和汇总分析等内容。

本文件适用于河南省承压类特种设备使用单位和特种设备安全监察机构、检验机构、检测机构对影响承压类特种设备本体安全的风险隐患进行分析。

2 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

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SY/T 0087.1 钢质管道及储罐腐蚀评价标准第1部分:埋地钢质管道外腐蚀直接评价TSG 11 锅炉安全技术规程TSG 21 固定式压力容器安全技术监察规程TSG 91 锅炉节能环保技术规程TSG D0001 压力管道安全技术监察规程--工业管道TSG D7003 压力管道定期检验规则--长输(油气)管道TSG D7004 压力管道定期检验规则--公用管道TSG D7005 压力管道定期检验规则--工业管道TSG Z7001 特种设备检验机构核准规则TSG Z7002 特种设备检测机构核准规则TSG Z8001 特种设备无损检测人员考核规则TSG Z8002 特种设备检验人员考核规则3 术语和定义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特种设备对人身和财产安全有较大危险性的锅炉、压力容器(含气瓶)、压力管道、电梯、起重机械、客运索道、大型游乐设施、场(厂)内专用机动车辆。

3.2承压类特种设备承载一定压力的特种设备,包括锅炉、压力容器(含气瓶)和压力管道。

3.3特种设备检验机构按照TSG Z7001取得核准并从事核准范围内特种设备监督检验、定期检验和设计文件鉴定的特种设备检验机构。

承压类特种设备安全管理

承压类特种设备安全管理

03
加强员工培训,提高 安全意识和操作技能
04
建立应急处理机制, 提高事故处理能力
05
定期总结事故教训,持 续改进安全管理体系
谢谢
培训和演练: 定期组织员 工进行应急 预案的培训 和演练,提 高应急处置 能力
建立应急救 援队伍:组 建专业的应 急救援队伍, 确保在发生 事故时能够 及时响应
定期检查和 维护:定期 对设备进行 检查和维护, 确保设备安 全运行
01
02
03
04
及时报告和处理事故
01 发现事故后,立即向相关部门报告,并采 取紧急措施防止事故扩大
01
设计不合理:可能导致设备性能
不稳定,存在安全隐患
02
制造工艺缺陷:可能导致设备质
量不达标,存在安全隐患
03
材料选择不当:可能导致设备强
度不足,存在安全隐患
04
焊接质量缺陷:可能导致设备连
接部位不牢固,存在安全隐患
操作不当
● 未按照操作规程进行操作 ● 操作人员未接受专业培训 ● 操作过程中未注意安全事项 ● 操作人员未遵守安全规定 ● 未定期进行设备检查和维护 ● 设备故障未及时处理 ● 设备操作环境不安全 ● 设备操作人员未进行安全培训 ● 设备操作人员未遵守操作规程 ● 设备操作人员未进行安全检查
维护保养不足
设备老化:设备长期使用,缺乏定期维护保
01
养,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致设备性能下降,存在安全隐患。
操作不当:操作人员未按照规定进行操作,
02
导致设备损坏,存在安全隐患。
维修不及时:设备出现故障时,未及时进行维
03
修,导致设备性能下降,存在安全隐患。
备件不足:设备备件不足,导致设备故障时

锅炉压力容器压力管道检验工作中常见的事故类型及预防事故策略

锅炉压力容器压力管道检验工作中常见的事故类型及预防事故策略
5、人为因素易产生的事故类型
该类危险因素主要有以下方面:检验人员体力、听力、视力不足;检验人员有高血压、心脏病、晕高症等健康疾病;检验人员有冒险、情绪异常等心理异常现象;现场指挥错误,违规指挥;检验人员酒后作业;检验人员技术水平不高,工作责任心不强,探伤操作,耐压试验,泄漏试验等违规误操作。这些危险因素造成的主要事故类型有人体伤害、坠落、爆炸等。
锅炉压力容器压力管道检验工作中常见的事故类型及预防事故策略
摘要:锅炉、压力容器、压力管道等承压类特种设备对人身和财产安全有较大危险性。锅炉、压力容器、压力管道检验工作能有效地发现设备缺陷,保障设备安全运行,防止事故的发生,但是检验工作中存在诸多不安全的危险因素,严重危及检验员人身安全。本文分析了锅炉、压力容器、压力管道检验工作中常见的事故类型并提出了预防事故策略,对检验工作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关键词:锅炉压力容器压力管道;检验工作;预防事故策略
锅炉、压力容器、压力管道属于《特种设备安全法》、《特种设备安全监察条例》范围内的特种设备,具有爆炸性危险,一旦发生事故,将危及人民生命财产安全。我国从上世纪八十年代以来对锅炉、压力容器、压力管道实行强制性检验,在检验中发现缺陷,及时采取预防措施,保障了设备安全运行。检验员在付出辛勤劳动,保障设备安全运行的同时,检验工作中由于安全预防措施不到位,检验人员伤亡事故时有发生,检验安全问题不容忽视。
5、人为不利因素下,预防事故策略
检验人员应加强业务学习,不断提高技术水平,身心健康,精力充沛,牢固树立“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思想;检验前根据被检设备的实际情况制订可行的工作方案,检验时严格遵守操作规程和技术标准,不违规指挥,不违章作业。
三、结束语
本文阐述了检验人员在锅炉、压力容器、压力管道检验中常见的危险因素,危险因素下易产生的事故类型,提出了预防事故策略。检验人员在检验中应牢固树立“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方针,严格遵守安全技术操作规程,不违规指挥不违章作业,才能有效地避免发生检验安全事故。

承压类特种设备定期检验时的安全保护

承压类特种设备定期检验时的安全保护

承压类特种设备定期检验时的安全保护1. 引言1.1 承压类特种设备定期检验时的安全保护承压类特种设备是一类在工业生产中广泛应用的设备,其安全性直接关系到生产工艺的稳定性和人员的安全。

为了确保承压类特种设备的正常运行和安全使用,定期检验是必不可少的环节。

在进行承压类特种设备的定期检验时,安全保护显得尤为重要。

对于承压类特种设备定期检验时的安全保护,首先要做好检验前的准备工作。

这包括确定检验的时间计划、选择专业的检验人员、准备必要的检验工具和设备,确保检验环境的安全等。

只有充分准备,才能确保检验过程的顺利进行。

在检验过程中,必须严格遵守安全措施。

检验人员要穿着符合要求的工作服和安全防护用具,遵守操作规程,禁止私自改动设备,并注意维护检验现场的清洁和整洁,确保检验过程安全可控。

在承压类特种设备定期检验过程中,可能会出现各种风险,例如设备漏压、泄露、爆炸等。

针对这些风险,需要及时采取应对措施,如停止检验工作、疏散现场人员、通知相关部门等,以避免事故发生。

检验结束后,也要做好相应的安全保护措施。

对于存在问题的设备,要及时修理或更换;对于检验合格的设备,要及时记录和存档相关信息,保证设备的安全运行。

建立完善的设备检验的安全管理制度,定期进行安全培训和演练,提高检验人员的安全意识和应急处理能力,从源头上保障承压类特种设备的安全。

承压类特种设备定期检验时的安全保护不仅是一项重要的工作,更是保障生产安全和人员健康的重要举措。

只有做好安全保护工作,才能有效预防事故发生,确保设备的安全运行和人员的安全。

对于这一问题,我们绝对不能忽视。

2. 正文2.1 检验前的准备工作承压类特种设备定期检验时的安全保护至关重要,而检验前的准备工作是确保检验过程顺利进行的关键步骤。

在进行承压类特种设备的定期检验之前,必须做好以下准备工作:需要对检验设备进行全面的检查和维护。

确保设备没有损坏或漏洞,各部件正常运转,以确保检验过程的安全进行。

特种设备安全管理问题及事故预防措施

特种设备安全管理问题及事故预防措施

特种设备安全管理问题及事故预防措施摘要:特种设备安全管理在现代企业生产发展中占据十分重要的地位,当前,在企业生产中常用的特种设备包含锅炉、压力容器、压力管道、电梯、起重设备和场(厂)内机动车辆等。

从实际应用情况来看,特种设备具有危险系数高、零部件内容多、使用范围广泛的特点,在企业生产管理中如果对特种设备使用管理不恰当,会诱发一系列的安全事故。

为了能够减少特种设备使用隐患,企业使用者为特种设备制定出了一系列的规范标准,并按照规范化的标准加强了对特种设备管理的重视。

关键词:特种设备;安全管理;问题1 我国特种设备事故现状特种设备主要分为:承压类特种设备(压力容器、压力管道、锅炉)及机电类特种设备(电梯、大型游乐设施、客运索道、场(厂)内专用机动车辆、起重机械)。

根据《市场监管总局通告2020年全国特种设备安全状况》可知,目前,全国登记在册的特种设备数量共计1648.41万台。

特种设备事故主要集中发生在制造业、服务业、建筑业等使用环节。

近一年来,全国共发生特种设备事故和相关事故107起,死亡106人,其中起重机械事故27起、死亡31人,锅炉事故4起、死亡4人,客运索道事故1起,大型游乐设施事故3起、死亡1人,压力容器事故7起、死亡14人,气瓶事故3起、死亡4人,压力管道事故4起、死亡5人场(厂)内专用机动车辆事故33起、死亡28人,电梯事故25起、死亡19人。

其中,场(厂)内专用机动车辆、起重机械和电梯事故占比较大,约占事故总起数的79.4%、死亡总人数的73.6%。

2特种设备安全管理问题第一,管理层面存在的问题。

从特种设备的使用情况来安,违章作业操作是导致设备应用事故的主要原因,这种原因在整个设备使用全过程中占据73%的比例。

特种设备使用过程中存在的违章问题表现为操作不当、无证作业、维护缺失、管理不完善等。

第二,技术层面存在的问题。

锅炉运行缺水、超压、快开门压力容器安全连锁装置使用不当会诱发锅炉设备的安全问题。

承压类特种设备安全管理

承压类特种设备安全管理
养等环节进行规范
02
承压类特种设备安全技 术规范:对承压类特种 设备的设计、制造、安 装、使用、检验、维修
等环节进行技术规范
03
承压类特种设备安全管 理制度:对承压类特种 设备的安全管理机构、 人员、职责、培训、检 查、事故处理等环节进
行规范
05
承压类特种设备检验检 测标准:对承压类特种 设备的检验、检测、试
培训教育:加强员工培训和教育,提高员工安全 意识和操作技能,减少事故发生率
谢谢
承压类特种设备具有较高的危险性,需要严格管理和 控制。
承压类特种设备的分类包括锅炉、压力容器、压力管 道等,每种设备都有其特定的技术要求和安全标准。
承压类特种设备的安全管理需要遵循相关的法律法规 和技术标准,确保设备的安全运行。
承压类特种设备的分类
按用途分类:如 锅炉、压力容器、
压力管道等
按压力等级分类: 如低压、中压、 高压、超高压等
查和处理
3
承压类特种设备 的检查和维护
定期检查和维护的重要性
确保设备安全运行:定期检
01 查和维护可以及时发现设备
隐患,避免事故发生。
降低维修成本:定期检查和
03 维护可以及时发现并解决设
备问题,降低维修成本。
延长设备使用寿命:定期
02 检查和维护可以减少设备
磨损,延长使用寿命。
提高生产效率:定期检查
按介质分类:如 气体、液体、蒸
汽等
按制造方法分类: 如焊接、锻造、
铸造等
按使用环境分类: 如室内、室外、
高温、低温等
按安全要求分类: 如防爆、防火、
防泄漏等
承压类特种设备的特点
承受压力:设备内部或外部承受压力,如锅 炉、压力容器等。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5
宁波市大自然新型墙材有限公司 蒸压釜爆炸事故
无操 证作 上不 岗当 太酿 盲后 目果
直接原因 快开门的安全连锁装置失效,法兰啮合齿未到位
即开始升压,造成在升压过程中法兰齿被压溃滑 脱,啮合失效,导致釜盖飞出;筒体则由于气体 反推力的作用,拉脱固定支座,向后移动,致墙 倒人亡。 主要原因 1、操作工在操作时对齿面是否完全啮合的情况, 未经有效确认即开始升压,导致啮合齿局部受力 过大,被压溃滑脱,引起事故,属于典型的操作 不当。 2、操作人员未取得特种设备操作人员资格证, 属无证上岗,不具备相应的专业知识。
直接原因——锅炉严重结渣,致使冷灰斗局部失稳,使 侧墙与冷灰斗连接处的水冷壁管撕裂;裂口向炉内喷出的 水、汽工质与落渣入水产生的水汽升温膨胀,使炉内压力 大增,并使冷灰斗塌陷扩展
5
温州市鹿城泰豪皮 革厂“7.30”锅炉 爆炸事故
救援现场
6
温州市鹿城泰豪皮革厂“7.30”锅炉 爆炸事故
转轱
事故概况 2006年7月30日,温州市鹿城区仰仪乡前京制革区制革西路的
⑹ 今年六月该厂曾发生因关闭出汽阀造成锅炉破裂 的事故,工厂请厂外无证人员非法修理锅炉,且未 从中吸取教训,致使极为类似的事故再次发生,酿 成惨剧。
⑺ 企业主对锅炉安全管理几乎不闻不问、一无所知,
也未对职工进行必要的安全教育和培训。
9
温州市鹿城泰豪皮革厂“7.30”锅炉 爆炸事故
处理结果:温州市鹿城区人民法院于2007年1月31日 对该企业主要负责人吴育第、林晓东分别判处有期 徒刑三年,缓刑三年,企业生产主管人员有期徒刑 三年六个月。该厂法定代表人向死者亲属和伤者共 计赔付200余万元。
分析:这是一起典型的企业负责人不遵守《特种设 备安全监察条例》各项规定造成的事故。若在特种 设备使用的每一个环节都按照法律法规的规定去执 行,就能有效的预防事故的发生。
10
吉林市煤气公司液化石油气球罐爆炸事故
79.12.18 事故后的 现场惨状
1979/12/18年吉林市煤气公司液化气储罐泄漏爆炸,死亡36人,伤50人。11
泰豪皮革厂。当晚8:30左右,工人程祖兴给锅炉加水、加煤, 锅炉处于正常运行。此后不久,工人吴义和发现圆形水箱中水 温达80℃左右(正常工作温度为50℃左右),担心过高的水温 进入转轱后会把皮料烫坏,于是将分汽缸上的通往圆形水箱的 出汽阀关闭,而此时通往方形水箱的出汽阀已处于基本关闭状 态,锅炉内压力因无法有效释放而急剧上升,约半小时后锅炉 发生超压爆炸。造成5人死亡,9人受伤。
承压类特种设备 事故案例
宁波市特种设备检验检测中心 陈定岳
1
共同努力, 建设平安宁波!
2
安全生产、人人有责
为了您和家人的幸福, 请照章使用特种设备!
3


3.10锅炉爆炸事故 “7.30”锅炉爆炸事故 液化石油气球罐爆炸事故 4.27蒸压釜爆炸事故 4.15压力容器爆炸事故 10.9气瓶爆炸事故 4.14压力管道爆燃事故 工业管道爆炸事故 燃气管道爆炸事故
⑵工厂未按要求配备专职或兼职安全管理人员,虽有两名工人 领取了具有锅炉操作项目的《特种设备作业人员证》,但事故 发生前实际为无证人员操作锅炉。
8
温州市鹿城泰豪皮革厂“7.30”锅炉 爆炸事故
⑶ 分汽缸上的锅炉出汽阀无专人负责;
⑷ 锅炉运行没有交接班、巡回检查等任何记录;
⑸ 未按检验报告要求将安全阀及时送检而是自行修 理;
吉林市煤气公司液化石油气球罐
• 事故概况
爆炸事故
• 1979年12月18日14时7分,吉林市煤气公司液化气站102号 400m3液化石油气球罐发生破裂,大量液化石油气喷出, 顺风向北扩散,遇明火发生燃烧,引起球罐爆炸。
• 由于该球罐爆炸燃烧,大火烧了19个小时,致使5个400m3 的球罐,4个450m3卧罐和8000多只液化石油气钢瓶(其中 空瓶3000多只)爆炸或烧毁,罐区相邻的厂房、建筑物、 机动车及设备等被烧毁或受到不同程度的损坏,400米远
7
温州市鹿城泰豪皮革厂“7.30”锅炉 爆炸事故
直接原因:在锅炉正常燃烧运行时,两只出汽阀一只被关闭, 另一只被基本关闭,而锅炉超压时安全阀未正常启跳,导致锅 炉发生爆炸。
间接原因:泰豪皮革厂企业负责人安全意识淡薄、管理混乱, 规章制度、操作规程残缺不全且形同虚设。具体表现为:
⑴工厂未按《特种设备安全监察条例》的要求建立健全的锅炉 使用规章制度,现有规章制度、操作规程残缺不全;
▪ 直接原因 ▪ 现场更换承载1.2Mpa压力阀门时,脱脂不净,
氧气试漏。 ▪ 间接原因 ▪ 设备存在缺陷未及时发现或消除; ▪ 管理不严,缺乏安全教育,违章操作。
19
付驰食品冷库泄漏事故
20
工业管道爆炸事故
▪ 2000年浙江省建德市某化工有限责任公司,
因管道阀门爆裂,死亡4人,受伤12人。
▪ 2003年12月27日,重庆江北区董家溪的嘉
13
宁波大自然 公司4.27事 故现场
法兰啮合齿
14
筒体部分
宁波市大自然新型墙材有限公司 蒸压釜爆炸事故
2007年4月27日凌晨3时,宁波市大自然新 型墙材有限公司1#蒸压釜发生爆炸事故。 爆炸时蒸压釜的一个端盖飞出30余米,将 电动葫芦的一个支架撞断后落地。筒体部 分由于气体轴向力的作用,整体向后移动 约40米,撞塌两堵墙,致使1名工人被倒塌 的墙砸死。
漆色不清、无警示标志、超期未检的气瓶; ⑵气瓶充装单位未严格执行有关规定,充装非自有气瓶、超期未检的
气瓶、漆色不清气瓶,而且未按有关规定在充装前进行检查和记录; ⑶爆炸气瓶是氮气瓶改装,导致气体混装。
18
安徽铜陵市金港钢铁有限公司 制氧车间压力管道爆燃事故
▪ 2005年4月14日10时40分左右,安徽铜陵市金港 钢铁有限公司制氧车间调压站发生一起压力管 道爆燃重大事故,造成3人死亡,4人重伤。
2003年11月17日清晨5点50分,杭州市凤起路东 段的地下管道煤气突然爆燃。强大的气浪损毁了 两辆车辆,使一人受伤,1600余户居民家中停气 9个多小时。据初步调查,事故是由于煤气管道 中的空混气(即液化石油气掺混空气)泄漏,沉积 到下水道,遇到明火发生爆燃。
23
谢 谢
24
16
4.15重庆天原化工压力容器爆炸事故
• 2004年4月15日19时,重庆市天原化工总厂二分厂发生1起 压力容器爆炸重大事故,造成9人死亡,3人重伤,直接经 济损失227万元。
• 直接原因 • 该设备因腐蚀穿孔导致盐水泄漏,造成三氯化氮形成和富
集;三氯化氮富集达到爆炸浓度和启动事故氯处理装置造 成振动,引起三氯化氮爆炸。 • 间接原因 • ⑴、压力容器日常管理差; ⑵、安全隐患整改不力,责 任制不落实; ⑶、对三氯化氮爆炸的机理研究不成熟; ⑷、相关安全技术规定不完善。
陵化工厂氯气管道发生爆裂。 这次爆裂的 氯气管道直径约10厘米,因严重老化不能 承受氯气输送过程中产生的压力,导致爆 裂。管道开了约10厘米长的口子,少量氯 气泄漏。
21
花都煤气管道泄漏引发车辆连环爆炸
06/12/24
22
燃气管道爆炸事故
1995年1月1日17时50分,山东济南市内街道上, 发生由于煤气管道破裂,煤气进入地下电缆沟的 爆炸事故,约2.2公里长的路面遭到不同程度的 破坏,12人死亡,49人受伤,直接经济损失约 200万元。
4
3.10北仑港发电厂锅炉爆炸事故
事故概况 1993年3月10日14时7分,宁波北仑港发电厂与1号机组
配套的锅炉发生了炉膛爆炸,造成死亡23人,重伤8人, 轻伤16人,停炉抢修132天,少发电14亿度,造成杭州、 宁波地区限电供应,对浙江省工农业生产造成一定影响。 损失780万元。 原因分析
主要原因——运行指导失当、锅炉炉膛结构设计、受热 面布置不完善
相邻的苗圃、住宅建筑及拖拉机、车辆也受到损坏,直接
经济损失约627万元,死亡36人,重伤50人。
12
吉林市煤气公司液化石油气球罐 爆炸事故
▪ 直接原因 ▪ 安装、焊接质量差,焊缝存在焊接缺陷(如咬
边),长期使用造成焊缝开裂、爆炸。
▪ 间接原因 ▪ 使用管理混乱,领导干部不重视安全生产,不认
真执行安全规章制度,不懂业务,不注意技术管 理以及对长期005年10月9日14时30分左右,山西太原药业有限公司发生一起氧气 瓶爆炸重大事故,造成1人轻伤,直接经济损失200万元。
直接原因 根据现场调查和残存物分析结果,该爆炸气瓶内残存物含有一定数量
的C、H,即瓶内有油脂存在。 间接原因 ⑴使用单位管理不善,使用人员缺乏气瓶管理和安全知识,购买使用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