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学门类植物生理与生物化学考纲
植物生理与生物化学

《植物生理生化》考试大纲一、考试大纲说明植物生理生化考试包含植物生理学与生物化学课程内容,植物生理学与生物化学的内容各占50%。
植物生理学是研究植物生命活动规律及其与环境相互关系的科学。
以高等植物为主要研究对象,揭示自养生物的生命现象本质及其与外界条件的相互关系。
研究内容主要有植物细胞生理,包括细胞的结构、功能及全能性等;植物代谢生理,包括水分生理、矿质营养、光合作用、呼吸作用及有机物代谢与运输等;植物生长发育生理,包括植物细胞的分裂、伸长、分化,直至形态发生等方面:种子的休眠与萌发、营养生长以及开花、结实、衰老和死亡等过程;植物逆境生理,主要研究植物在干旱、水涝、寒冷、冰冻、高温、盐渍、病虫害、环境污染等不良环境条件胁迫下的生命活动规律及其适应和抵抗逆境胁迫的生理机制。
反应当代植物生理学发展的新理论与新技术。
生物化学是运用化学的理论和方法研究生命物质的边缘学科。
其任务主要是了解生物的化学组成、结构及生命过程中各种化学变化。
包括重要的生物大分子(如蛋白质、核酸、糖、脂类等)的结构和功能分析,揭示这些生物大分子的多种多样的功能与它们特定的结构关系。
是植物生理学的重要基础课程。
二、考试内容植物生理学部分1.绪论认识植物生理学的全貌,了解植物生理学的特点、应用、发展及在植物科学中的地位。
2. 植物细胞生理与信号转导了解细胞概念,细胞类型,高等植物细胞特点。
掌握细胞壁,胞间连丝,生物膜的结构和功能。
熟练掌握植物细胞的超微结构和功能,包括细胞内膜系统(内质网,高尔基体,溶酶体,液泡等),细胞核,质体,线粒体,其他细胞器,细胞骨架,细胞质基质。
了解植物细胞信号转导的特点,包括环境刺激和胞外信号,受体和跨膜信号转换,胞内信号分子和第二信使系统,信号转导中的蛋白质可逆磷酸化等内容。
3. 植物的呼吸作用了解呼吸作用的概念和意义,呼吸作用的测定方法及指标。
掌握植物呼吸代谢的途径,包括糖酵解,三羧酸循环(柠檬酸或Krebs循环),戊糖磷酸途径,乙醛酸循环,底物氧化途径的多样性。
2021年农学统考考试大纲分析之植物生理学篇

2021年农学统考考试大纲分析之植物生理学篇2021年农学统考植物生产类学科专业的专业课考试之一为植物生理生化,包含植物生理学与生物化学两个部分,此门课程所占分值为150分,考试时间为180分钟,二者在试卷比例各半。
生理生化试卷的题型结构与09年没有变化,题型有单选题、简答题、实验题和分析论述题,其中单选为30题,每小题1分,共30分;简答题为6小题,每小题8分,共48分;实验题为2题,每小题10分,共20分;分析论述题为4小题,每小题13分,共52分。
植物生理学一门是研究植物生命活动规律的科学,研究范畴包括整个植物界的各种类型植物的生命活动,但由于和人类关系最密切的植物(含农作物、林木、园艺作物和资源植物等)大多数是高等植物,因此植物生理学研究的对象往往着重于高等植物。
在复习中要重点掌握或了解“植物生理学”中各类植物生命活动过程的机理,从物质合成和光能利用入手,进一步讨论它们的转变,最终表现于生长发育。
考生在复习过程中应如何把握植物生理学这门科目的考试重点和主要内容。
现针对今年考试大纲的内容对化学学科进行详解分析。
1、考查内容植物生理学从物质合成和光能利用入手,从宏观和微观两个方向,研究和了解植物在各种环境条件下的生命活动规律和代谢机理。
考试要求考生了解植物生理学的研究内容和发展简史,认识植物生命活动的基本规律,理解和掌握植物生理学的基本概念、基础理论知识和主要实验的原理与方法。
能够运用植物生理学的基本原理和方法综合分析、判断、解决有关理论和实际问题。
今年大纲的考试重点有植物的水分生理,矿质营养,光合作用,呼吸作用及生长,生殖生长(生长调节物质)和植物的逆境生理等,其他考试内容还有植物的水分代谢,矿质营养,植物的光合作用,呼吸作用,植物体内有机物质的代谢、运输,植物体内的细胞信号转导,植物的生长物质,光形态建成、植物的生长生理、生殖生理,植物的成熟、衰老生理和植物的抗性生理等内容。
2、考查知识点内容及考试要求详解具体考查的知识点包括十二个章节内容,将其总结归纳分析如下:1)植物生理学概述此部分内容要求较低,只需了解植物生理学的对象、内容,了解植物生理学的发展趋势。
2020农学门类414植物生理与生物化学考纲

2018农学门类414植物生理学与考纲I.考试性质农学门类联考植物生理学与生物化学是为高等院校和科研院所招收农学门类的而设置的具有选拔性质的全国联考科目。
其目的是科学、公平、有效地测试考生是否具备继续攻读农学门类各专业学位所需要的知识和能力要求,评价的标准是高等学校农学学科优秀本科毕业生所能达到的及格或及格以上水平,以利于各高等院校和科研院所择优选拔,确保硕士研究生的质量。
II.考查目标植物生理学1.了解植物生理学的研究内容和发展简史,认识植物生命活动的基本规律,理解和掌握植物生理学的基本概念、基础理论知识和主要实验的原理与方法。
2.能够运用植物生理学的基本原理和方法综合分析、判断、解决有关理论和实际问题。
生物化学1.了解生物化学研究的基本内容及发展简史,理解和掌握生物化学有关的基本概念、理论以及实验原理和方法。
2.能够运用辩证的观点正确认识生命现象的生物化学本质和规律,具备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III.考试形式和试卷结构一、试卷满分及考试时间本试卷满分为150分,考试时间为180分钟。
二、答题方式答题方式为闭卷、笔试。
三、试卷内容结构植物生理学50%50%四、试卷题型结构单项选择题30小题,每小题1分,共30分简答题6小题,每小题8分,共48分实验题2小题,每小题10分,共20分分析论述题4小题,每小题13分,共52分IV.考查范围植物生理学一、植物生理学概述(一)植物生理学的研究内容(二)植物生理学的发展简史二、植物细胞生理(一)植物细胞概述1.细胞的共性2.高等植物细胞特点(二)植物细胞的亚显微结构与功能1.植物细胞壁的组成、结构和生理功能2.植物细胞膜系统3.细胞骨架4.胞间连丝(三)植物细胞信号转导1.细胞信号转导概述2.植物细胞信号转导途径3.胞间信号4.跨膜信号转导5.胞内信号转导钙信号系统,肌醇信号系统,环核苷酸信号系统。
三、植物水分生理(一)水分在植物生命活动中的意义1.植物含水量及水在植物体内的存在形式2.水分在植物生命活动中的生理作用(二)植物细胞的水分关系1.水势的基本概念2.水分的运动方式:扩散、渗透、集流3.植物细胞的水势4.植物细胞的吸水5.植物水势的测定方法(三)植物根系对水分的吸收1.土壤的水分状态2.根系吸水的部位与途径3.根系吸收水分的机制:被动吸水、主动吸水4.影响根系吸收水分的土壤因素(四)植物蒸腾作用1.蒸腾作用的概念与方式2.气孔蒸腾气孔的形态结构与生理特点,气孔运动的调节机制,影响气孔运动的外界因素。
农学门类植物生理与生物化学考纲

2018农学门类414植物生理学与生物化学考纲I、考试性质农学门类联考植物生理学与生物化学就是为高等院校与科研院所招收农学门类得硕士研究生而设置得具有选拔性质得全国联考科目。
其目得就是科学、公平、有效地测试考生就是否具备继续攻读农学门类各专业硕士学位所需要得知识与能力要求,评价得标准就是高等学校农学学科优秀本科毕业生所能达到得及格或及格以上水平,以利于各高等院校与科研院所择优选拔,确保硕士研究生得招生质量。
II、考查目标植物生理学1、了解植物生理学得研究内容与发展简史,认识植物生命活动得基本规律,理解与掌握植物生理学得基本概念、基础理论知识与主要实验得原理与方法。
2、能够运用植物生理学得基本原理与方法综合分析、判断、解决有关理论与实际问题。
生物化学1、了解生物化学研究得基本内容及发展简史,理解与掌握生物化学有关得基本概念、理论以及实验原理与方法。
2、能够运用辩证得观点正确认识生命现象得生物化学本质与规律,具备分析问题与解决问题得能力。
III、考试形式与试卷结构一、试卷满分及考试时间本试卷满分为150分,考试时间为180分钟。
二、答题方式答题方式为闭卷、笔试。
三、试卷内容结构植物生理学50%生物化学 50%四、试卷题型结构单项选择题30小题,每小题1分,共30分简答题6小题,每小题8分,共48分实验题2小题,每小题10分,共20分分析论述题4小题,每小题13分,共52分IV、考查范围植物生理学一、植物生理学概述(一)植物生理学得研究内容(二)植物生理学得发展简史二、植物细胞生理(一)植物细胞概述1、细胞得共性2、高等植物细胞特点(二)植物细胞得亚显微结构与功能1、植物细胞壁得组成、结构与生理功能2、植物细胞膜系统3、细胞骨架4、胞间连丝(三)植物细胞信号转导1、细胞信号转导概述2、植物细胞信号转导途径3、胞间信号4、跨膜信号转导5、胞内信号转导钙信号系统,磷酸肌醇信号系统,环核苷酸信号系统。
三、植物水分生理(一)水分在植物生命活动中得意义1、植物含水量及水在植物体内得存在形式2、水分在植物生命活动中得生理作用(二)植物细胞得水分关系1、水势得基本概念2、水分得运动方式:扩散、渗透、集流3、植物细胞得水势4、植物细胞得吸水5、植物水势得测定方法(三)植物根系对水分得吸收1、土壤得水分状态2、根系吸水得部位与途径3、根系吸收水分得机制:被动吸水、主动吸水4、影响根系吸收水分得土壤因素(四)植物蒸腾作用1、蒸腾作用得概念与方式2、气孔蒸腾气孔得形态结构与生理特点,气孔运动得调节机制,影响气孔运动得外界因素。
2024农学统考大纲

2024农学统考大纲引言农学作为农业科学的重要分支,致力于研究农业生物学、农艺学、农业生态学等方面的知识与技术,在保障粮食安全、推动农业可持续发展方面起着关键作用。
为了进一步维护和提高农学专业的教育质量,2024年的农学统考大纲颁布,旨在明确学科范围、制定考核要求,为学生备考提供参考。
考试结构第一部分:基础知识第一部分着重考察学生对农学基础知识的掌握情况,主要包括以下内容:1.农业生物学:从植物生理学、植物病理学、昆虫学等角度,考察学生对农作物生命周期、生理特点、病虫害防治等方面的理解。
2.农艺学:主要考核学生对农作物培育、种植与管理、收割与储存等方面知识的掌握情况。
3.土壤学:考察学生对土壤形成与发展、土壤理化性质、土壤肥力管理等方面的了解程度。
4.农业生态学:从农田生态系统、农作物与生态环境相互关系等角度,考核学生对农业生态系统稳定性和可持续发展的认识。
第二部分:专业知识第二部分主要考察学生对农学专业相关知识的理解和运用能力,内容涵盖但不限于以下方面:1.农作物品种与改良:考察学生对主要农作物的品种特性、遗传改良技术等方面的了解。
2.农作物栽培与管理:主要包括种植技术、田间管理、农药与肥料的使用等内容。
3.农业机械与自动化:考核学生对农业机械设备的运用和农业自动化技术的掌握。
4.农产品质量与安全:主要包括农产品质量检测、农药残留和重金属污染等方面的知识。
第三部分:综合应用第三部分主要考察学生对农学知识的综合应用能力,要求学生能够解决实际问题并给出可行的解决方案。
题目形式多样,可能涉及虚拟案例分析、实地调查、科研项目设计等,要求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进行分析、判断和解决问题。
考试要求1.掌握基础知识:考生需要深入理解农学基础知识,如农业生物学、农艺学、土壤学和农业生态学等方面的内容。
2.学习教材和参考书:建议学生按照教材和参考书的内容进行系统的学习和复习,确保对每个知识点的掌握。
3.注重实践操作:农学专业注重实践操作能力,建议学生通过实验、观测、田间实习等方式,积累实际操作经验,提高操作技能。
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农学门类联考植物生理学与生物化学-考点归纳+典型题(植物生理学概述)

第1章植物生理学概述1.1 考点归纳一、植物生理学的研究内容1.植物生理学的概念植物生理学是研究植物生命活动规律及其与外界环境相互关系的科学。
2.植物生理学的内容植物的生命活动是十分复杂的,它的内容大致可分为生长发育与形态建成、物质与能量代谢、信息传递与信号转导3个大方面。
(1)生长发育与形态建成①生长发育是植物生命活动的外在表现。
②生长是指增加细胞数目和扩大细胞体积而导致植物体积和质量的增加。
③发育是指细胞不断分化,形成新组织、新器官,即形态建设。
(2)物质与能量代谢①植物的物质与能量代谢过程是植物生长发育的基础。
②植物代谢包括对水分和养分的吸收和利用,糖类(碳水化合物)的合成和代谢等。
(3)信息传递与信号转导①信息传递和信号转导是植物适应环境的重要环节。
②植物生长在复杂多变的环境中,必须适应环境有规律的变化或抵抗逆境的变化,要完成这些任务,植物必须对环境的变化作出响应(“感知”)。
③植物对环境因素变化的感知到植物响应环境信号发生特定生理效应的过程中存在信息传递,植物体通过复杂的信息传递过程调控多种代谢过程。
④在单个细胞水平上的信息传递过程就是信号转导。
二、植物生理学的发展简史植物生理学的发展可分为3个时期:1.植物生理学的孕育时期科学家开始用实验方法观察和验证生命过程:(1)荷兰的van Helmont进行柳条试验,探索植物生长的物质来源;(2)英国的S.Hales从理论上解释水分吸收与运转的现象;(3)荷兰的J.Ingenhousz初步建立起空气营养的观念。
2.植物生理学的奠基与成长时期(1)法国的G.Boussingault建立砂培试验法,开始以植物为对象进行研究工作;(2)德国的J.von Liebig提出化学肥料理论;(3)德国的J.von Sachs通过对植物生长、光合作用等方面的重要实验,促使植物生理学形成一个完整的体系;(4)W.Pfeffer出版了《植物生理学》,标志着植物生理学作为一门学科的诞生。
植物生理学考试大纲

《植物生理学》考试大纲
(50分)
整体考核目标:
1.了解植物生理学的研究内容,熟悉植物生命活动的大体规律,明白得和把握植物生理学的大体概念、基础理论知识和要紧实验的原理和方式;
2.能够运用植物生理学的大体原理和方式综合分析、判定、解决有关理论和实际问题。
一、植物的水分代谢
一、学习目的与要求
了解植物组织水势的测定方式;把握水在植物体内代谢的规律。
二、考核知识点
(1)识记:水势、溶质势、衬质势、压力势、蒸腾效率、蒸腾系数的概念;蒸腾作用的生理意义;降低蒸腾速度的途径。
(2)领会:植物根系对水分吸收的部位、途径、吸水的机理和阻碍根系吸水的土壤条件;植物体内水分沿导管上升的机制。
(3)综合应用:合理浇灌的生理基础。
二、植物的矿质与氮素营养
一、学习目的与要求
了解必需元素的种类及其在植物体内的生理作用,能识别植物缺素病症;把握营养离子跨膜运输的机理;了解植物根系吸收养分的进程;了解氮素在植物体内的同化进程;把握阻碍植物吸收矿质养分的环境因素。
二、考核知识点
(1)识记:高等植物必需元素的种类及其在植物体内的生理作用;植物缺乏必需元素所显现的特有病症;
(2)领会:营养离子跨膜运输的机理;植物根系吸收养分的进程和特点;氮素在植物体内的同化进程;阻碍植物吸收矿质养分的环境因素。
(3)综合应用:合理施肥的生理基础
三、植物的光合作用
一、学习目的与要求
了解光合作用的概念、意义和光合作用总反映式;把握叶绿体的结构和光合色素的种类;把握光合作用进程;把握光合碳同化的大体生化途径;明白得光呼吸的含义、大体生化途径;把握光合作用的测定方式。
农学门类联考414考试大纲

农学门类联考414考试大纲
农学门类联考414是指全国硕士研究生统一招生考试中农学门类专业的联考科目,包括植物生理学与生物化学。
以下是农学门类联考414的考试大纲:
一、考试性质
农学门类联考414是为高等院校和科研院所招收农学门类的硕士研究生而设置的具有选拔性质的全国联考科目。
其目的是科学、公平、有效地测试考生是否具备继续攻读农学门类各专业硕士学位所需要的知识和才能要求。
评价的标准是高等学校农学学科优秀本科毕业生所能到达的及格或及格以上程度。
二、考试形式
考试形式为闭卷、笔试,考试时间为180分钟,满分150分。
试题难度以中等难度为主,适当安排少量容易和较难的题目。
三、考试内容
1. 植物生理学部分:主要测试考生对植物生理学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和实验技能的理解和掌握程度。
考试内容涵盖植物生理学的各个领域,包括光合作用、呼吸作用、水分代谢、营养物质的运输和分配、植物激素的作用机制等。
2. 生物化学部分:主要测试考生对生物化学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和实验方法的掌握程度。
考试内容涵盖有机化学、无机化学、生物化学等多个领域,包括蛋白质化学、酶化学、生物氧化、物质代谢等。
四、考试要求
1. 考生应掌握植物生理学和生物化学的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和实验方法,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2. 考生应具备基本的实验操作技能,能够独立完成实验,并对实验结果进行分析和解释。
3. 考生应具备综合运用所学知识的能力,能够对相关问题进行分析和论述。
以上是大纲的内容,如需了解更具体的信息,可以到相关网站查询或咨询专业人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8农学门类414植物生理学与生物化学考纲I.考试性质农学门类联考植物生理学与生物化学是为高等院校和科研院所招收农学门类的硕士研究生而设置的具有选拔性质的全国联考科目。
其目的是科学、公平、有效地测试考生是否具备继续攻读农学门类各专业硕士学位所需要的知识和能力要求,评价的标准是高等学校农学学科优秀本科毕业生所能达到的及格或及格以上水平,以利于各高等院校和科研院所择优选拔,确保硕士研究生的招生质量。
II.考查目标植物生理学1.了解植物生理学的研究内容和发展简史,认识植物生命活动的基本规律,理解和掌握植物生理学的基本概念、基础理论知识和主要实验的原理与方法。
2.能够运用植物生理学的基本原理和方法综合分析、判断、解决有关理论和实际问题。
生物化学1.了解生物化学研究的基本内容及发展简史,理解和掌握生物化学有关的基本概念、理论以及实验原理和方法。
2.能够运用辩证的观点正确认识生命现象的生物化学本质和规律,具备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III.考试形式和试卷结构一、试卷满分及考试时间本试卷满分为150分,考试时间为180分钟。
二、答题方式答题方式为闭卷、笔试。
三、试卷内容结构植物生理学 50%生物化学?50%四、试卷题型结构单项选择题 30小题,每小题1分,共30分简答题 6小题,每小题8分,共48分实验题 2小题,每小题10分,共20分分析论述题 4小题,每小题13分,共52分IV.考查范围植物生理学一、植物生理学概述(一)植物生理学的研究内容(二)植物生理学的发展简史二、植物细胞生理(一)植物细胞概述1.细胞的共性2.高等植物细胞特点(二)植物细胞的亚显微结构与功能1.植物细胞壁的组成、结构和生理功能2.植物细胞膜系统3.细胞骨架4.胞间连丝(三)植物细胞信号转导1.细胞信号转导概述2.植物细胞信号转导途径3.胞间信号4.跨膜信号转导5.胞内信号转导钙信号系统,磷酸肌醇信号系统,环核苷酸信号系统。
三、植物水分生理(一)水分在植物生命活动中的意义1.植物含水量及水在植物体内的存在形式2.水分在植物生命活动中的生理作用(二)植物细胞的水分关系1.水势的基本概念2.水分的运动方式:扩散、渗透、集流3.植物细胞的水势4.植物细胞的吸水5.植物水势的测定方法(三)植物根系对水分的吸收1.土壤的水分状态2.根系吸水的部位与途径3.根系吸收水分的机制:被动吸水、主动吸水4.影响根系吸收水分的土壤因素(四)植物蒸腾作用1.蒸腾作用的概念与方式2.气孔蒸腾气孔的形态结构与生理特点,气孔运动的调节机制,影响气孔运动的外界因素。
3.蒸腾作用的指标及测定方法4.影响蒸腾作用的外界因素(五)植物体内水分的运输1.水分运输途径及运输速度2.水分运输的机制(六)合理灌溉的生理基础1.植物的需水规律2.灌溉的指标四、植物的矿质营养(一)植物体内的必需元素1.植物必需元素及确定方法2.植物必需元素的主要生理功能及缺素症(二)植物对矿质元素的吸收与运输1.植物细胞跨膜吸收离子的机制2.植物根系对矿质元素的吸收3.影响根系吸收矿质元素的因素4.地上部分对矿质元素的吸收5.矿质元素在体内的运输和利用(三)植物对氮、磷、硫的同化(四)合理施肥的生理基础1.植物需肥特点2.施肥的指标五、光合作用(一)光合作用的概念及其重要性(二)叶绿体及光合色素1.叶绿体的超微结构及功能2.叶绿体的化学组成与光合色素3.影响叶绿素代谢的因素(三)光合作用光反应的机制1.光能吸收与传递2.光合电子传递链3.光合磷酸化4.光能的分配调节与光保护(四)光合碳同化1.光合还原磷酸戊糖途径(C3途径)2.光呼吸3.光合作用的C4二羧酸途径(C4途径)4.景天植物型酸代谢途径(CAM途径)5.光合作用的产物1.光合速率及测定方法2.影响光合速率的因素(六)提高植物光能利用率的途径六、植物的呼吸作用(一)呼吸作用的概念和生理意义1.呼吸作用的概念2.呼吸作用的生理意义3.线粒体结构与功能(二)植物呼吸代谢途径1.植物呼吸代谢类型: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2.植物呼吸代谢途径的特点(三)植物体内呼吸电子传递途径的多样性1.细胞色素电子传递途径2.交替氧化酶途径及意义3.其他末端氧化途径及意义(四)植物呼吸作用的调节(五)影响呼吸作用的因素1.呼吸速率与呼吸商2.呼吸速率的测定3.影响呼吸作用的内外因素(六)呼吸作用的实践应用1.呼吸作用与植物栽培2.呼吸作用与种子贮藏3.呼吸作用与果蔬保鲜七、植物体内有机物质运输与分配(一)同化物运输1.运输途径、方向、速度2.运输物质的形式3.运输途径的研究方法(二)韧皮部运输机制压力流动学说及其实验证据,胞问连络束与胞质泵动假说,P蛋白收缩推动假说。
(三)同化物的装载与卸出(四)同化物的配置与分配八、植物生长物质(一)植物生长物质的概念和种类(二)植物激素的发现、化学结构生长素、细胞分裂素、赤霉素、脱落酸、乙烯、油菜素内酯。
(三)植物激素的代谢和运输1.生长素代谢和极性运输2.细胞分裂素代谢途径3.赤霉素代谢途径4.脱落酸代谢途径5.乙烯的代谢及其调控(四)植物激素的生理作用1.生长素、细胞分裂素、赤霉素、脱落酸、乙烯和油菜素内酯的生理作用2.植物激素的协同和颉颃作用(五)植物激素的作用机制1.植物激素作用模式2.植物激素结合蛋白和受体蛋白3.植物激素对基因表达的调控(六)植物生长调节剂(七)植物激素的常用测定方法九、植物生长生理(一)植物生长和形态发生的细胞基础1.植物细胞生长分化的规律2.细胞分化的条件及调控3.细胞全能性与组织培养技术(二)植物的生长1.生长的基本规律2.生长分析的指标及应用(三)生长的相关性(四)环境因子对生长的影响(五)植物生长的调控1.基因的调控作用2.植物激素的调控作用3.环境的调控作用环境刺激和胞外信号,信号传递过程。
4.光对生长的调控作用与光受体光敏素及其作用,光敏素的作用机制,蓝光受体及其作用。
(六)植物的运动1.植物运动种类2.向光性运动及其机制3.向地性运动及其机制4.膨压运动及其机制十、植物生殖生理(一)幼年期与花熟状态(二)成花诱导生理1.光周期现象及光周期反应的类型2.光周期诱导及感受部位3.光敏素在光周期反应中的作用4.光周期诱导的机制5.光周期理论的实践应用(三)春化作用1.植物感受低温的部位2.春化作用的机制(四)植物激素及营养物质对植物成花的影响(五)花器官的形成1.花器官形成的生理生化变化2.花器官形成的条件3.植物的性别分化4.花器官发育的基因调控(六)受精生理1.花粉和柱头的活力2.花粉和柱头的识别作用3.受精过程中雌蕊的生理生化变化十一、植物的休眠、成熟和衰老生理(一)种子的休眠和萌发1.种子休眠的原因2.种子休眠与植物激素的关系3.种子休眠解除及萌发4.环境条件对种子萌发的影响5.种子生活力的测定方法(二)芽的休眠和萌发1.芽的休眠和萌发过程2.芽的休眠和萌发与环境条件的关系3.芽的休眠和萌发与激素的关系(三)种子的发育和成熟生理1.种子发育及基因表达2.种子发育过程中的物质变化3.种子成熟过程中的生理变化4.影响种子成熟的外界因素(四)果实的生长和成熟生理1.果实成熟时的生理生化变化2.呼吸跃变期3.果实成熟的机制(五)植物的衰老生理和器官脱落1.植物衰老的表现形式与意义2.衰老的生理生化变化3.衰老的机制4.环境条件对植物衰老的影响5.叶的脱落与机制6.果实的脱落(一)逆境和抗逆性1.逆境的概念及种类2.植物抵抗逆境的方式3.植物对逆境适应的生理机制生物膜与抗逆性,逆境蛋白与相关基因,渗透调节与抗逆性,脱落酸与抗逆性,植物的抗氧化系统。
(二)水分逆境对植物的影响1.干旱的类型和植物体内水分亏缺的度量2.植物对水分胁迫的生理反应3.严重干旱对植物的危害4.植物的抗旱性与提高植物抗旱性的途径5.水涝对植物的危害和植物的抗涝性(三)温度逆境对植物的影响1.冷害和抗冷性2.冻害和抗冻性3.提高植物抗寒性的途径4.热害和抗热性(四)盐害生理与植物的抗盐性1.植物抵抗盐害的机制2.盐分胁迫对植物的危害3.提高抗盐性的途径(五)植物抗逆性的研究方法1.渗透调节物质的测定2.膜透性的测定3.抗氧化酶活性的测定生物化学一、生物化学概述(一)生物化学研究的基本内容(二)生物化学的发展简史二、蛋白质化学(一)蛋白质的概念与生物学意义(二)氨基酸1.氨基酸的基本结构和性质2、根据R基团极性对构成蛋白质的20种氨基酸进行分类3、构成蛋白质的20种氨基酸的三字符(三)蛋白质的结构与功能1.肽的概念及理化性质2.蛋白质的初级结构3.蛋白质的高级结构(二级结构、超二级结构和结构域、三级结构、四级结构)4.蛋白质的结构与功能的关系(四)蛋白质的理化性质1.蛋白质的相对分子质量2.蛋白质的两性电离及等电点3.蛋白质的胶体性质4.蛋白质的紫外吸收特征5.蛋白质的变性及复性(五)蛋白质的分离与纯化1.蛋白质的抽提原理及方法2.蛋白质分离与纯化的主要方法:电泳、层析和离心3.蛋白质的定量方法三、核酸化学(一)核酸的种类和组成单位(二)核酸的分子结构1.DNA的分子结构:DNA的一级结构、二级结构、三级结构2.RNA的分子结构:tRNA的结构、mRNA的结构、rRNA的结构(三)核酸的理化性质1.核酸的一般性质2.核酸的紫外吸收特征3.核酸的变性及复性(四)核酸的分离纯化四、酶(一)酶的基本概念和作用特点(二)酶的国际分类和命名(三)酶的作用机制1.酶的活性中心2.酶的专一性和高效性机制(四)影响酶促反应速度的主要因素(五)别构酶和共价修饰酶(六)同工酶(七)维生素和辅酶(八)酶的分离纯化五、糖类代谢(一)生物体内的糖类(二)单糖的分解作用1.糖酵解2.三羧酸循环3.磷酸戊糖途径(三)糖异生六、生物氧化(一)生物氧化的基本概念(二)电子传递链1.电子传递链的组成2.电子传递的抑制剂(三)氧化磷酸化1.氧化磷酸化的类型2.氧化磷酸化的机制3.线粒体穿梭系统七、脂质代谢(一)生物体内的脂质(二)脂肪的分解代谢1.脂肪的酶促水解2.甘油的降解和转化3.脂肪酸的β-氧化分解(三)脂肪的生物合成1.甘油的生物合成2.饱和脂肪酸的从头合成3.三酰甘油的生物合成(四)甘油磷脂代谢(五)固醇的生物合成八、氨基酸和核苷酸的代谢(一)氨基酸的代谢1.氨基酸的分解代谢2.氨基酸的合成代谢(二)核苷酸的代谢1.核苷酸的分解代谢2.核苷酸的合成代谢九、核酸的生物合成(一)中心法则(二)DNA的生物合成1.原核生物DNA的复制2.原核与真核生物DNA复制的差异3.逆转录4.DNA的损伤与修复5.DNA一级结构分析与PCR技术(三)RNA的生物合成1.RNA的转录及加工2.RNA的复制3.RNA的转录调控十、蛋白质的生物合成(一)遗传密码(二)多肽链的合成体系(三)原核生物多肽链生物合成的过程(四)原核与真核生物多肽链合成的差异(五)肽链合成后的折叠、加工与转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