植物生理学跟生物化学国家重点实验室
农业部重点实验室名单

“开放、流动、联合、竞争”的国家及农业部重点实验室【来源】农业部科技教育司【作者】【发布日期】2009-06-30 15:26到2008年底,经批准,农业领域有14个国家重点实验室;132个农业部重点开放实验室。
主要涉及植物、动物、微生物、资源与环境、水产养殖、农产品加工、农业工程、信息技术等领域。
详见重点实验室名单。
附件:1、农业领域国家重点实验室2、第五轮农业部重点开放实验室建设名单附件一:农业领域国家重点实验室序号实验室名称依托单位主管部门1 水稻生物学国家重点实验室中国水稻所、浙江大学农业部2 作物遗传改良国家重点实验室华中农业大学教育部作物遗传与种质创新国家重点实南京农业大学教育部3验室4 作物生物学国家重点实验室山东农业大学山东科技厅中国农科院畜牧所5 动物营养学国家重点实验室农业部中国农业大学中国农科院哈尔滨兽医农业部6 兽医生物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所家畜疫病病原生物学国家重点实7中国农科院兰州兽医所农业部验室植物病虫害生物学国家重点实验中国农科院植保所农业部8室农业虫害鼠害综合治理研究国家9中国科学院动物研究所中国科学院重点实验室10 食品科学与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江南大学、南昌大学教育部11 农业生物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中国农业大学教育部12 农业微生物学国家重点实验室华中农业大学教育部13淡水生态与生物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中国科学院水生所中国科学院14植物生理学与生物化学国家重点实验室中国农业大学浙江大学教育部附件二:第五轮农业部重点开放实验室建设名单序号实验室名称依托单位第一类:作物种质资源(7个)1农业部作物种质资源利用重点开放实验室中国农业科学院作物科学研究所2农业部热带作物种质资源利用重点开放实验室中国热带农业科学院热带作物品种资源研究所3农业部华南农作物种质资源利用重点开放实验室广东省农业科学院4农业部西南作物种质资源利用重点开放实验室四川农业大学5农业部闽台农作物种质资源利用重点开放实验室福建省农业科学院6农业部果树种质资源利用重点开放实验室中国农业科学院果树研究所7农业部西北园艺植物种质资源利用重点开放实验室西北农林科技大学第二类:作物生物技术与遗传改良(22个)8 农业部作物基因组学与遗传改良重点中国农业大学序号实验室名称依托单位开放实验室9 农业部作物生物技术重点开放实验室中国农业科学院生物技术研究所10农业部热带作物生物技术重点开放实验室中国热带农业科学院热带生物技术研究所11农业部作物遗传改良与育种重点开放实验室中国农业科学院作物科学研究所12农业部作物杂种优势利用重点开放实验室湖南省农业科学院13农业部东北作物遗传改良与育种重点开放实验室吉林省农业科学院14农业部黄淮海作物遗传改良与生物技术重点开放实验室山东省农业科学院山东大学青岛市农业科学院15农业部华东作物遗传改良与育种重点开放实验室江苏省农业科学院16农业部西南作物遗传改良与育种重点开放实验室西南大学17农业部寒地园艺作物遗传改良重点开放实验室东北农业大学18 农业部油料作物生物学重点开放实验中国农业科学院油料作物研究所序号实验室名称依托单位室19农业部园艺作物生物学重点开放实验室山东农业大学20 农业部橡胶树生物学重点开放实验室中国热带农业科学院橡胶研究所21 农业部果树遗传改良重点开放实验室北京市农林科学院22 农业部棉花遗传改良重点开放实验室中国农业科学院棉花研究所23 农业部蚕桑遗传改良重点开放实验室中国农业科学院蚕业研究所24农业部蚕桑功能基因组与生物技术重点开放实验室西南大学25 农业部甘蔗遗传改良重点开放实验室福建农林大学26农业部园艺作物遗传改良重点开放实验室中国农业科学院蔬菜花卉研究所27农业部南方蔬菜遗传改良重点开放实验室南京农业大学28 农业部牧草遗传改良重点开放实验室中国农业大学29农业部小浆果遗传改良及高效栽培重点开放实验室辽宁省农业科学院果树科学研究所第三类:作物生理生态与栽培耕作(15个)30 农业部作物生理生态与栽培重点开放中国农业科学院作物科学研究所序号实验室名称依托单位实验室31农业部作物生理生态与栽培重点开放实验室山东农业大学32农业部北方作物生理生态重点开放实验室沈阳农业大学33农业部南方作物生理生态重点开放实验室南京农业大学34农业部华中作物生理生态与栽培重点开放实验室华中农业大学35农业部长江中下游作物生理生态与栽培重点开放实验室扬州大学36农业部寒地作物生理生态重点开放实验室东北农业大学37农业部双季稻生理生态与栽培重点开放实验室江西农业大学江西省农业科学院38农业部园艺植物生长发育与品质调控重点开放实验室浙江大学39 农业部农作制度重点开放实验室中国农业大学40农业部多熟制作物栽培与耕作重点开放实验室湖南农业大学序号实验室名称依托单位41农业部绿洲作物高产生理与高效栽培重点开放实验室石河子大学42农业部西北作物抗旱栽培与耕作重点开放实验室甘肃省农业科学院43农业部旱地作物生产与生态重点开放实验室西北农林科技大学44农业部茶及药用植物安全生产重点开放实验室安徽农业大学第四类:作物营养与施肥和节水(8个)45 农业部植物营养学重点开放实验室中国农业大学46农业部作物营养与施肥重点开放实验室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资源与农业区划研究所47农业部南方土壤与植物营养学重点开放实验室华南农业大学48 农业部新型肥料创制重点开放实验室山东省农业科学院49 农业部土壤和水重点开放实验室中国农业大学50农业部作物需水与调控重点开放实验室中国农业科学院农田灌溉研究所51 农业部旱作节水农业重点开放实验室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环境与可持序号实验室名称依托单位续发展研究所52农业部西部旱区节水工程重点开放实验室西北农林科技大学第五类:有害生物防控(10个)53 农业部昆虫学重点开放实验室华南农业大学54 农业部植物病理学重点开放实验室中国农业大学55 农业部植物病毒学重点开放实验室浙江省农业科学院56农业部作物病虫分子生物学重点开放实验室浙江大学57农业部作物病虫害检测与防控重点开放实验室南京农业大学58农业部作物病虫综合治理与系统学重点开放实验室西北农林科技大学59农业部亚热带农业生物灾害治理重点开放实验室福建农林大学60 农业部生物防治重点开放实验室中国农业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中国农业大学61农业部热带农林有害生物入侵监测与控制重点开放实验室中国热带农业科学院环境与植物保护研究所62 农业部农药化学与应用重点开放实验中国农业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序号实验室名称依托单位室中国农业大学第六类:动物生物技术与遗传育种(6个)63农业部畜禽遗传资源与利用重点开放实验室中国农业科学院北京畜牧兽医研究所64 农业部动物生物技术重点开放实验室江西农业大学65农业部动物遗传育种与繁殖重点开放实验室中国农业大学66农业部草食家畜繁育生物技术重点开放实验室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畜牧科学院67 农业部猪遗传育种重点开放实验室华中农业大学68农业部动物生殖生理和胚胎工程重点开放实验室西北农林科技大学第七类:动物生理与营养和饲料(6个)69 农业部动物生理生化重点开放实验室南京农业大学70农业部动物生长发育调控重点开放实验室河南农业大学71农业部动物营养与饲料(华东)重点开放实验室浙江大学序实验室名称依托单位号农业部动物营养与饲料(华南)重点72广东省农业科学院开放实验室73 农业部饲料生物技术重点开放实验室中国农业科学院饲料研究所农业部授粉昆虫生物学重点开放实验中国农业科学院蜜蜂研究所74室第八类:动物疾病(13个)75 农业部畜禽传染病学重点开放实验室扬州大学76 农业部动物疫病防控重点开放实验室华南农业大学77 农业部草食动物疫病重点开放实验室中国农业科学院兰州兽医研究所中国农业科学院哈尔滨兽医研究78 农业部动物流感重点开放实验室所农业部动物疫病与人畜共患传染病重79华中农业大学点开放实验室农业部动物疫病诊断与免疫重点开放南京农业大学80实验室农业部动物疫病病原学与免疫控制重81浙江大学点开放实验室82 农业部动物寄生虫学重点开放实验室中国农业科学院上海兽医研究所83 农业部动物免疫学重点开放实验室河南省农业科学院84 农业部兽医公共卫生重点开放实验室中国农业科学院哈尔滨兽医研究序号实验室名称依托单位所中国农业科学院兰州兽医研究所85 农业部人畜共患病重点开放实验室中国农业大学86农业部兽用化药和中草药创制与评价重点开放实验室中国农业大学87农业部兽用生物制品创制与评价重点开放实验室中国兽医药品监察所第九类:水产与海洋资源(8个)88农业部水产种质资源与利用重点开放实验室上海水产大学89 农业部水产生物技术重点开放实验室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黑龙江水产研究所90农业部淡水鱼类遗传育种与养殖生物学重点开放实验室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淡水渔业研究中心91农业部淡水生物多样性保护与利用重点开放实验室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长江水产研究所华中农业大学92农业部海洋渔业可持续发展重点开放实验室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黄海水产研究所93 农业部海洋与河口渔业资源及生态重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东海水产研序号实验室名称依托单位点开放实验室究所华东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94农业部海水养殖生态与质量控制重点开放实验室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南海水产研究所95农业部海洋水产增养殖学重点开放实验室大连水产学院第十类:农业微生物(5个)96农业部农业微生物资源与利用重点开放实验室中国农业大学97农业部应用真菌资源与利用重点开放实验室上海市农业科学院98农业部能源微生物与利用重点开放实验室中国农业科学院沼气科学研究所99农业部茎纤维生物质与工程微生物重点开放实验室中国农业科学院麻类研究所100农业部农业环境微生物工程重点开放实验室南京农业大学第十一类:农产品质量安全与加工(11个)101 农业部农产品加工与质量控制重点开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产品加工研究序号实验室名称依托单位放实验室所102农业部农畜产品加工与质量控制重点开放实验室南京农业大学103 农业部功能食品重点开放实验室广东省农业科学院104农业部热带作物产品加工重点开放实验室中国热带农业科学院农产品加工研究所105农业部农产品采后生理与贮藏保鲜重点开放实验室天津市农业科学院106 农业部果蔬加工重点开放实验室中国农业大学107农业部茶及饮料植物产品加工与质量控制重点开放实验室中国农业科学院茶叶研究所108 农业部食品安全评价重点开放实验室华中农业大学109 农业部食品安全监控重点开放实验室江苏省农业科学院南京农业大学扬州大学110农业部园艺产品质量安全标准化技术重点开放实验室河北农业大学111农业部烟草类作物质量控制重点开放实验室中国农业科学院烟草研究所第十二类:农业资源与环境(10个)序号实验室名称依托单位112农业部农业环境与气候变化重点开放实验室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环境与可持续发展研究所113 农业部生态农业重点开放实验室华南农业大学114农业部东北土壤与环境重点开放实验室沈阳农业大学115农业部黄土高原农业资源与环境修复重点开放实验室西北农林科技大学116农业部亚热带农业资源与环境重点开放实验室华中农业大学117农业部草地农业生态系统学重点开放实验室兰州大学118农业部草原资源与生态重点开放实验室中国农业科学院草原研究所119农业部产地环境与农产品安全重点开放实验室中国农业科学院环境保护科研监测所120 农业部面源污染控制重点开放实验室浙江大学121农业部农村可再生能源重点开放实验室河南农业大学第十三类:农业装备与信息技术(8个)序号实验室名称依托单位122 农业部农业机械重点开放实验室中国农业科学院南京农业机械化研究所123 农业部设施农业工程重点开放实验室中国农业大学124农业部南方农业机械与装备重点开放实验室华南农业大学125农业部渔业装备与工程重点开放实验室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渔业机械仪器研究所126 农业部农业信息技术重点开放实验室北京市农林科学院127农业部资源遥感与数字农业重点开放实验室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资源与农业区划研究所128农业部智能化农业预警技术重点开放实验室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信息研究所中国农业科学院北京畜牧兽医研究所129农业部农业环境工程与智能化设备重点开放实验室浙江大学第十四类:其他(3个)130 农业部核农学重点开放实验室浙江大学131农业部都市农业(北方)重点开放实验室北京农学院中国农业大学北京市农林科学院序实验室名称依托单位号农业部都市农业(南方)重点开放实上海交通大学132验室。
植物生理学与生物化学实验课程

植物生理学与生物化学实验课程植物生理学与生物化学实验是大学生命科学类专业必修的一门实验课程。
通过这门课程的学习和实践,学生将深入了解植物的生理特征和生物化学过程。
本文将从实验内容、实验方法和实验意义三个方面,阐述植物生理学与生物化学实验课程的重要性。
一、实验内容1. 光合作用实验光合作用是指绿色植物能够将光能转化为化学能的过程。
通过观察水蕨植物光合作用的速率和光强之间的关系,学生能够了解到光合作用过程中光能的转化效率。
2. 呼吸作用实验呼吸作用是指植物将有机物转化为能量的过程。
通过实验观察不同环境条件下植物呼吸速率的变化,学生可以了解到温度、氧气浓度等因素对植物呼吸作用的影响。
3. 叶绿素含量测定实验叶绿素是植物进行光合作用的关键物质。
通过测定不同植物叶片中的叶绿素含量,学生可以了解不同物种和生长环境下植物的光合作用能力和适应性。
4. 酶活性测定实验酶是生物体内调控生物化学反应速率的关键因素。
通过实验测定不同温度和pH值下酶的活性变化,学生可以了解到酶的反应特性及其在植物生理过程中的重要作用。
二、实验方法在进行植物生理学与生物化学实验课程时,需要遵循科学的实验方法,确保实验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以下是一些通用的实验方法:1. 实验前准备包括仪器仪表的检查、试剂的准备和实验操作的演示等。
学生需要熟悉实验流程和操作步骤,以确保实验能够顺利进行。
2. 数据采集在实验过程中,学生需要记录实验现象和数据,如光合作用速率、呼吸速率、酶活性数值等。
注意实验数据的准确性和可比性。
3. 数据处理学生需要对采集到的实验数据进行统计和分析,比较不同组之间的差异,以得出准确的实验结论。
三、实验意义植物生理学与生物化学实验课程对于学生的专业成长具有重要意义:1. 培养科学精神和实验技能通过实际操作,学生能够培养科学精神,提高实验设计、操作和数据分析的能力,培养科学研究和实验工作的态度。
2. 加深对植物生理过程的理解通过实验的观察和实践,学生能够深入了解植物的生理过程、代谢特征和适应性,为进一步的研究和应用提供基础。
科技部关于发布2016年生物和医学领域国家重点实验室评估结果的通知

科技部关于发布2016年生物和医学领域国家重点实验室评估结果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科学技术部•【公布日期】2017.06.26•【文号】国科发基〔2017〕183号•【施行日期】2017.06.26•【效力等级】部门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科研机构与科技人员正文科技部关于发布2016年生物和医学领域国家重点实验室评估结果的通知国科发基〔2017〕183号江苏省、山东省、河南省、湖南省、广东省、广西壮族自治区科技厅,教育部、农业部、卫生计生委、国家林业局、中国科学院,中央军委后勤保障部、训练管理部:根据《国家重点实验室建设与运行管理办法》和《国家重点实验室评估规则》,2016年,科技部委托中国生物技术发展中心会同中国科协生命科学学会联合体,对生物和医学领域共75个国家重点实验室进行了独立评估。
根据评估情况,经科技部部务会会议审定,现将评估结果予以发布。
一、生物和医学领域国家重点实验室五年整体发展情况从评估情况来看,通过5年的发展,生物和医学领域国家重点实验室总体水平上升很快,已经成为各学科领域的领先团队,部分成果较为突出,影响力不断扩大。
实验室集中了国内最优秀的团队和优势资源,各实验室围绕各自定位和5年目标,面向学科发展、科学前沿以及国家重大战略需求,开展基础研究工作。
实验室成为本领域承担国家重大任务的骨干基地。
在本评估期内,75个实验室实到总经费208亿元,其中国家科技任务经费155亿元,占实验室实到总经费的74%,平均达到2.78亿元以上。
实验室的科研条件和基础设施得到极大改善。
实验室凝聚、吸引并培养了一批优秀科技人才,造就了一批科学前沿的领军人才。
在本评估期内,75个实验室共新增中国科学院院士15人,占评估期内生命科学和医学学部新增院士人数一半;新增中国工程院院士14人。
新增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创新研究群体和重点领域创新团队64个;新增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973计划)、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863计划)和重大科学研究计划首席科学家193人;新增“千人计划”(含“青年千人计划”)274人。
浙江大学重点实验室一览表

浙江大学重点实验室一览表国家重点实验室序号实验室名称负责人批准日期学院01 硅材料国家重点实验室叶志镇1985年8月材化学院02 计算机辅助设计与图形学国家重点实验室鲍虎军1989年2月计算机学院03 流体传动及控制国家重点实验室傅新1989年6月机能学院04 工业控制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褚健1989年6月信息学院05 现代光学仪器国家重点实验室刘旭1989年6月信息学院06 能源清洁利用国家重点实验室骆仲泱2005年3月机能学院07 传染病诊治国家重点实验室李兰娟2007年10月医学院08 化学工程联合国家重点实验室聚合反应分室(联合)李伯耿1987年6月材化学院09 植物生理学与生物化学国家重点实验室(联合)吴平2002年1月生科学院10 水稻生物学国家重点实验室(联合)周雪平2003年12月农学院国家工程实验室序号实验室名称负责人批准日期学院01 生物饲料安全与污染防控国家工程实验室刘建新2008年7月动科学院国家专业实验室序号实验室名称负责人批准日期学院01 二次资源化工国家专业实验室姚善泾1989年6月材化学院02 电力电子技术国家专业实验室吕征宇1989年6月电气学院03 生物传感器技术国家专业实验室陈裕泉1989年6月生仪学院04 工业心理学国家专业实验室沈模卫1989年6月理学院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序号实验室名称负责人批准日期学院01 生物医学工程教育部重点实验室郑筱祥2000年8月生仪学院02 濒危野生动物保护遗传与繁殖教育部重点实验室方盛国2000年8月生科学院03 动物分子营养学教育部重点实验室许梓荣2000年8月动科学院04 污染环境修复与生态健康教育部重点实验室杨肖娥2003年11月环资学院05 高分子合成与功能构造教育部重点实验室郑强2005年12月材化学院06 软弱土与环境土工教育部重点实验室陈云敏2007年2月建工学院07 恶性肿瘤预警与干预教育部重点实验室胡汛2007年12月医学院08 视觉感知教育部-微软重点实验室庄越挺2005年2月计算机学院农业部、卫生部重点实验室序号实验室名称负责人批准日期学院01 农业部核农学重点开放实验室华跃进1993年1月农学院02 农业部动物营养与饲料(华东)重点开放实验室刘建新1996年11月动科学院03 农业部农业环境工程与智能化设备重点开放实验室何勇1996年11月生工食品学院04 农业部园艺植物生长发育与品质喻景权2002年11农学院调控重点开放实验室月05 农业部动物疫病病原学与免疫控制重点开放实验室周继勇2008年7月动科学院06 农业部面源污染控制重点开放实验室陈英旭2008年7月环资学院07 农业部作物病虫分子生物学重点开放实验室陈学新2008年7月农学院08 卫生部多器官联合移植研究重点实验室郑树森2000年12月医学院09 卫生部医学神经生物学重点实验室罗建红2007年4月医学院10 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药品评价中心浙江呼吸药物研究重点实验室卞如濂1997年9月医学院。
研究生物化学和植物生理学

研究生物化学和植物生理学生物化学和植物生理学是生命科学中重要的分支领域之一。
生物化学研究生命机制的分子基础,研究分子结构与功能之间的关系,了解生物大分子的天然结构和反应途径,从而探索生命现象的本质。
而植物生理学则是研究植物的生长、发育、代谢和适应环境的生理过程以及生理生化机制。
生物化学的研究领域很广泛,涉及生物大分子如蛋白质、核酸、糖类等的结构和功能的研究。
这方面的研究重点是研究基本分子的形成和相互作用,揭示生命现象背后的化学机制。
例如,研究蛋白质的结构与功能关系对于全面了解许多生物过程非常重要,例如在研究蛋白质折叠失控和蛋白质聚集病方面,生物化学学家为寻找治疗Alzheimer病和帕金森病的新途径提供了很多思路。
此外,生物化学也能帮助我们理解光合作用、呼吸作用和代谢反应等关键生物过程的本质。
植物生理学是研究植物的生理生化机制,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了解植物的生长、发育、代谢和适应环境的机理。
研究植物生理学有助于揭示植物的响应机制的内在机理,例如植物对环境变化的适应性,叶片晒伤等植物生理问题,通过研究植物生理生化机制,我们可以为减轻这类问题的影响提供更好的方案。
另外,植物生理生化研究还能开发出新的植物育种和保护方法,提高生产效率和环境质量,以满足日益增长的人类需求。
生物化学和植物生理学研究是一项复杂的工作,需要多学科的合作。
生物化学和植物生理学有很多交叉的研究领域,例如研究绿色生物技术的新型理论和应用技术,利用生物化学和植物生理学知识对农村可持续发展做出贡献等等。
因此,科学家们需要跨学科合作,共同探索生物化学和植物生理学领域蕴含的可能性。
值得注意的是,如今对研究生物化学和植物生理学的需求越来越大。
例如,农业、生态学和医学等领域需要有专业的生物化学家和植物生理学家对相关问题做出深入研究。
此外,生命科学不断向前发展,新技术的发明和出现使得对生物化学和植物生理学的研究日益多样化和复杂化。
因此,对生物化学和植物生理学专业人才的需求将会在未来不断增长。
中国农业大学省部级以上科研基地清单

农业部
省部级实验室
生物学院
楼慧强
34
农业部兽药残留及违禁添加物检测重点实验室
2008.07.29
农业部
省部级实验室
动物医学院
沈建忠
35
农业部果蔬加工重点实验室
2008.07.29
农业部
省部级实验室
食品科学与营养工程学院
廖小军
36
农业部饲料安全与生物学效价重点实验室
2011.07.08
2009.12.21
教育部
省部级中心
农学与生物技术学院
李召虎
63
农业部牧草与草坪草种子质量监督检验测试中心(北京)
1998.11.16
农业部
省部级中心
动物科技学院
毛培胜
64
农业部农产品质量监督检验测试中心(北京)
1998.11.16
农业部
省部级中心
食品科学与营养工程学院
黄昆仑
65
农业部家禽品质监督检验测试中心(北京)
农业部
省部级实验室
动物科技学院
张丽英
37
农业部土壤-机器-植物系统技术重点实验室
2011.07.08
农业部
省部级实验室
工学院
张东兴
38
农业部可再生能源清洁化利用技术重点实验室
2011.07.08
农业部
省部级实验室
工学院
王涛
39
农业部园艺作物营养与生理重点实验室
2011.07.08
农业部
省部级实验室
农学与生物技术学院
现代农业装备与设施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
2006.06.28
教育部
省部级中心
植物生理学与生物化学研究项目

植物生理学与生物化学研究项目植物生理学与生物化学研究项目是一个涉及植物生理和生物化学方面的研究课题。
本项目旨在通过深入研究植物的生物化学特征和生理过程,探索植物的生长和发育机制,为植物科学领域的发展做出贡献。
一、研究背景与意义植物作为地球上的重要生命形式之一,对维持整个生态系统的平衡和人类的生存至关重要。
了解植物的生理和生物化学特征,对于解决全球粮食安全、开发新型农药与生物肥料、改良植物品质等方面具有重要意义。
二、研究内容与方法在本项目中,我们将主要关注以下几个方面的研究内容:1.植物的生长和发育调控机制我们将通过观察和实验,深入研究植物的生长和发育过程中的关键调控因素。
包括光合作用、物质代谢、激素调控等方面的研究。
我们将运用分子生物学、遗传学、生化学等多种手段来探究这些调控机制。
2.植物逆境适应机制研究植物在面对各种环境逆境时,会通过一系列的适应机制来应对。
我们将研究植物在高温、干旱、寒冷等逆境条件下的适应策略,探寻其中的相关生物化学机制,并尝试寻找针对逆境的基因工程和遗传改良策略。
3.植物药用成分与功能研究植物中存在着丰富的药用成分,具有很高的药理活性。
我们将通过深入研究植物的化学成分和作用机制,探索新的药物开发和用途。
丰富的植物资源为新药发现提供了广阔的研究空间。
三、研究预期与成果通过对植物生理学和生物化学的深入研究,我们预计可以取得以下研究成果:1.对植物生长和发育调控机制的深入认识,为植物类型转化、增产和抗逆育种提供理论和技术支持。
2.对植物逆境适应机制的阐明,为农业生产中的抗逆育种、植物保护等方面提供新的策略和方法。
3.对植物药用成分和功能的研究,为新药研发和药用植物的合理利用提供科学依据。
四、研究计划与时间安排在整个研究过程中,我们将按以下计划和时间安排进行实施:1.第一年:收集相关文献,建立实验室基础设施,并进行相关实验的初步探索。
2.第二年:通过实验室研究和野外调查,深入理解植物生理和生物化学特征,并开展植物逆境适应机制的研究。
414植物生理学和生物化学

414植物生理学和生物化学植物生理学是研究植物的生长、发育、代谢和适应环境的科学,而生物化学则是研究生命体内化学物质及其相互作用的学科。
本文将介绍植物生理学和生物化学的一些基本概念和研究方法。
一、植物生理学植物生理学是研究植物的生命活动过程的学科。
植物是通过光合作用将二氧化碳和水转化为有机物质,同时释放氧气。
光合作用是植物生理学的核心内容之一。
光合作用通过叶绿素吸收光能,将光能转化为化学能,合成有机物质。
光合作用产生的有机物质不仅为植物提供能量,也为其他生物提供食物。
植物的生长和发育是植物生理学的另一个重要研究内容。
植物的生长是指植物体积和质量的增加,而发育则是指植物从种子萌发到成熟的过程。
植物的生长和发育受到内外环境的调控,包括光、温度、水分、营养物质等因素的影响。
植物对环境的适应是植物生理学的另一个研究领域。
植物需要适应不同的生长环境,包括光照强度、温度、水分、盐分等因素的变化。
植物通过调节生理过程和形态结构来适应环境变化,保持生长和发育的正常进行。
二、生物化学生物化学是研究生命体内化学物质及其相互作用的学科。
生物化学主要关注生物分子的结构、功能和代谢过程。
生物分子包括蛋白质、核酸、碳水化合物和脂类等。
蛋白质是生物体内最重要的大分子,也是生物化学研究的重点之一。
蛋白质在生物体内具有多种功能,包括结构支持、代谢调节、信号传递等。
蛋白质的结构决定了其功能,而蛋白质的功能则由其氨基酸序列决定。
核酸是生物体内负责遗传信息传递和蛋白质合成的分子。
DNA是生物体内的遗传物质,负责存储遗传信息;RNA则参与蛋白质合成过程。
生物化学研究人员通过研究DNA和RNA的结构和功能,揭示了遗传信息传递的机制。
碳水化合物是生物体内的重要能源物质,也是细胞壁的主要组成部分。
碳水化合物通过光合作用合成,同时也是细胞呼吸的底物。
生物化学研究人员通过研究碳水化合物的合成和代谢过程,揭示了细胞能量转化的机制。
脂类是生物体内重要的储能物质和结构材料。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植物生理学与生物化学国家重点实验室中科院光合作用与环境分子生理学重点实验室
植物基因组学国家重点实验室
中科院分子发育生物学重点实验室
联合学术交流会日程
会议地点:中央民族干部学院(百望山南,见附图)一号楼三层报告厅会议时间:2005年7月5日(星期二)
时间安排:
8:50 交流会开始,简单介绍交流会的安排
(每个报告20分钟,讨论交流10分钟)
8:55 中科院院士匡廷云先生讲话
9:00 ~ 10:30 学术报告1 ~ 3(报告人员和题目见附件)
10:30 休息
10:40 ~ 12:10 学术报告4 ~ 6
12:10 中餐(一层清真自助餐厅,二层自助餐厅)
14:00 ~ 16:00 学术报告7 ~ 10
16:00 休息
16:10-17:40 学术报告11 ~ 13
17:40 自由发言、点评
18:00 晚餐(一层清真自助餐厅,二层自助餐厅)
20:00 会议结束
会议地点
学术会议报告人员及报告题目
主持人:张文正(植物生理学与生物化学国家重点实验室)
1、9:00—9:30 毛同林(植物生理学与生物化学国家重点实验室)
两种拟南芥65kDa微管结合蛋白的功能分析
2、9:30—10:00 韩广业(中科院光合作用与环境分子生理学重点实验室)
光系统II放养复合物的光组装研究
3、10:00—10:30 杨春英(中科院分子发育生物学重点实验室)
The VCO1 Gene May Encode a Eukaryotic MutH That Is Required
for Homologous Recombination and DNA Mismatch Repair in
Arabidopsis Mitochondria
休息(10:30—10:40)
主持人:(中科院光合作用与环境分子生理学重点实验室)
4、10:40—11:10 郑文光(植物基因组学国家重点实验室)
Genetics dissection of the Jasmonate-signaled defense response in
Arabidopsis
5、11:10—11:40 夏然(植物生理学与生物化学国家重点实验室)
ROR1 encoding a replication protein A2 is required for maintaining
epigenetic gene silencing and regulating the development of root and
shoot meristems in Arabidopsis
6、11:40—12:10 王晓华(中科院光合作用与环境分子生理学重点实验室)
Imaging vesicle trafficking in living pollen tube with evanescent wave
microsopy
午餐(12:10—14:00)
主持人:(中科院分子发育生物学重点实验室)
7、14:00—14:30 陈艳红(中科院分子发育生物学重点实验室)
The AtMPTG1 Gene Is Required for Micropylar pollen tube Guidance in
Arabidopsis and Encodes a Nuclear Protein
8、14:30—15:00 刘斌(植物基因组学国家重点实验室)
Loss-of-function of osDCL701abolishes the miRNA metabolism and
causes developmental defects in Oryza sativa
9、15:00—15:30 高新起(植物生理学与生物化学国家重点实验室)
保卫细胞液泡的动态变化参与了气孔的开放过程
10、15:30—16:00 张亮然(中科院光合作用与环境分子生理学重点实验室)
The rice REC8 orthologue OsRad 21-4 is essential for meiosis
休息(16:00—16:10)
主持人:(植物基因组学国家重点实验室)
11、16:10—16:40 孙文利(植物基因组学国家重点实验室)
The Transcribed 165bp CentO Satellite Is the Major Functional
Centromeric Element in the Wild Rice Species Oryza punctata
12、16:40—17:10 刘红霞(植物生理学与生物化学国家重点实验室)
乙烯和过氧化氢参与了由拟南芥AtMEK5介导的细胞死亡.
13、17:10—17:40 迟峰(中科院光合作用与环境分子生理学重点实验室)
Ascending migration of endophytic Rhizobia from roots to leaves
inside rice plants and assessment of their benefits to the
growth physiology of rice
自由发言点评(17:40—18:00)
晚餐(18:00)
会议结束(2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