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近地铁的深基坑围护结构换撑技术研究

合集下载

临近地铁的深基坑围护结构换撑技术研究

临近地铁的深基坑围护结构换撑技术研究
临近地铁 的深基坑 围护结构换撑技术研究
贺先德
上海明鹏建设集团有限公司 上海 2 0 0 0 1 0
摘 要 :以上海近铁城 市广场北区工程项 目为例 ,介绍 了临近地铁 的深基坑 围护结构换撑施 工技 术。通过换 撑技术的 比 选 ,着 重介绍 了一种新 型换撑工 艺 ,较好地解 决 了基坑 围护换撑过程 中结构 的安全性 问题 ,减 少 了对 地铁隧道 的影
一 雎8 0 0 地下连续墙
与: t B - 区交界 处 则利 用北 二 区 的 1 1 0 0 mm@1 3 0 0 mm灌
图 3 传 统 换 撑 剖 面
注 桩排 桩 、三轴 搅 拌桩 止 水 帷幕 ,形成 封 闭 的支 护 结构 。 为确 保 基坑 结构安 全 ,在靠 近地铁 的一边 ,再设 置 宽6 m、 深5 m的旋 喷桩 作满 堂坑 底加 固 ,对 东端 隧道 盾构 入 口处在 基 坑全 范 围 内进行 坑底 加 固。 基坑 采用4道 支 撑 ,第 1 道为 钢 筋混凝 土 支撑 ,第2 、3 、4 道 支撑 为钢 支撑 。支撑 形 式 为
4 . 2 北一 区基坑 围护体 系
作者简介 :贺先德 ( 1 9 6 3 一 ),男 ,大专 ,工程师。 通讯地址 :上海市河南南路3 0 0 号4 0 5 室 ( 2 0 0 0 1 0 )。 收稿 日期 :2 0 1 4 一 O 1 — 21
北 一 区基 坑 南侧 围 护 利 用 地 铁 车 站 地 下 连 续 墙 ,见
St u d y o n T e c h n o l o g y f o r Ch a n g e o f E x c a v a t i on Su p p o r t St r u c t u r e s i n De e p

地铁站深基坑内支撑体系换撑优化施工

地铁站深基坑内支撑体系换撑优化施工
巩固措施
总结及今 后打算
图、文字
图、文字 雷计达划图时、间 表、文字
实际完成时间
寇鹏 现
制表人:王维琳
制表时间:王20维15琳年3月场1日
地铁6号线洞庭路站项目QC成果汇报
三、选题理由
地铁6号线洞庭路站项目QC成果汇报
工程实施难点:按照地铁集团对地铁6号线2015年建设工作 进行部署,要求本站7月初主体封顶,时间比较紧。我公司 提出取消换撑施工可以减少施工步序,加快施工进度,为盾 构机下井组装创造条件。如何在确保围护结构安全与稳定的 前提下,简化施工工艺,降低施工难度,缩短施工工期是本 工程实施的重中之重。
本工程施工难度大,工期紧,采用BIM模拟 技术,通过工程模型分析,指导工程施工 。
制图人:王维琳
制图日期:2015年3月15日 地铁6号线洞庭路站项目QC成果汇报
五、提出并确定最佳方案
地铁6号线洞庭路站项目QC成果汇报
1、方案提出的背景 本工程是我公司在地铁6号线首次进行地铁车站施工
,做为公司重点创优项目,基坑支撑施工为重中之重,换 撑优化能否实现及选择哪种替代方案,关系到整个工程的 结构安全、工程造价和整体工期,所替代支撑体系的稳定 性、可靠程度对车站主体的施工质量及外观至关重要。
成本费用情况:换撑施工工程量大且后期拆除困难。钢支撑 换撑租赁及安拆费用较高,且需在主体结构完成后进行拆除, 拆解、运输只能全部靠人工操作,拆除作业困难,施工效率 低。
在施地铁项目现状调查:我们QC小组成员实地考察了6号线 会展中心站、左江道站、徐庄子站3处车站主体结构施工工 地,通过调查发现,常规换撑施工存在工程量大、操作难度 大、模板工艺难度增加、拆除吊装困难等缺点。
7
刘骦 31

深基坑混凝土内撑梁换撑与拆除施工技术研究

深基坑混凝土内撑梁换撑与拆除施工技术研究

深基坑混凝土内撑梁换撑与拆除施工技术研究摘要:深基坑混凝土内撑梁是有效预防坍塌、沉陷事故发生的措施,能够保证施工的安全,确保施工顺利进行。

在施工过程中,内撑梁的换撑与拆除是施工重点,因此要保证施工的安全与质量。

本文首先介绍深基坑混凝土内撑梁换撑概述,其次根据实际施工经验分析深基坑混凝土内撑梁换撑与拆除要点并总结施工方案,最后重点阐述具体的施工技术。

关键词:深基坑;混凝土;内撑梁;换撑;拆撑;施工技术引言:深基坑混凝土内撑梁换撑与拆除施工是较为复杂的,对施工的质量要求较高,同时在经济快速发展下,城市建设步伐的加快,对施工提出更高要求的挑战。

为保证内撑梁换撑与拆除施工的质量与安全,要进一步强化相关施工技术,严格把握施工环节的实际施工情况。

在施工技术质量进一步提高下,有助于保证施工的安全,节约施工成本。

1 深基坑混凝土内撑梁换撑与拆除在中国基坑是从20世纪90年代开始发展的,基坑深度从1980年前的5m左右,发展到八十年代末期的10m,再到1990年往后,基坑深度已经达到了20m。

我国基坑发展到深基坑的重要因素就是市场对建筑需求越来越高,对建筑质量要求标准更高。

内撑梁作为影响基坑质量、保障安全的重要措施,其纵向支撑地下空间,支撑地下与地上的安全,因此要重点关注内撑梁的施工。

混凝土内撑梁在实际施工中,与传统内撑梁支撑方法相比有多种优势,能够提高支撑强度、提高施工速度、降低施工成本、不受外界因素影响,所以混凝土内撑梁逐渐被应用于深基坑施工中,实现保护建筑、道路的目标,保证施工的经济效益。

在实际施工过程中,内撑梁换撑与拆除技术有多种方法,针对不同施工情况需要进行合理的选择,比如在地下商场、地下展览馆等项目中,采取斜向换撑、肋板换撑等方法;在对环境以及安全要求较高的城区项目中采用绳锯切割法等。

2 深基坑混凝土内撑梁换撑与拆除要点深基坑混凝土内撑梁换撑与拆除施工技术具有一定复杂性,因此施工的相关要点也较为繁多,如果施工过程中不够严谨,难以保证施工的质量符合标准,且存在一定的安全风险。

钢支撑置换技术在南京地铁车站深基坑施工中的应用

钢支撑置换技术在南京地铁车站深基坑施工中的应用

钢支撑置换技术在南京地铁车站深基坑施工中的应用
南京地铁车站深基坑施工中采用了钢支撑置换技术。

该技术是指将原有的深基坑支撑结构(如木支撑、混凝土支撑等)逐段替换为钢支撑结构的过程。

钢支撑结构相对于传统的深基坑支撑结构具有轻量化、可调节性好、施工速度快等优点。

在南京地铁车站的深基坑施工中,采用了由多根钢支撑组成的支撑体系。

这些钢支撑通过连接器件连接,形成一个整体。

钢支撑的选择要考虑到深基坑的实际情况,如地质条件、地下水位、土壤性质等,以及施工过程中的安全性和实用性。

钢支撑置换技术的优点是可以避免传统深基坑支撑工程中可能存在的木支撑变形、断裂等问题,保证了深基坑施工过程中的安全性与前沿性。

总之,钢支撑置换技术在南京地铁车站深基坑施工中的应用,克服了传统深基坑支撑工程存在的问题。

其优点显著,未来该技术将被广泛应用于地铁、高速公路等基础设施建设领域。

深基坑内支撑换撑施工技术研究

深基坑内支撑换撑施工技术研究

深基坑内支撑换撑施工技术研究本文则基于某工程的实际情况,全方位探讨了工程基坑支撑体系中的换撑施工技术,并分析了这项施工技术的各项细节内容,最终使得深基坑工程能够达到预计的效果,提高工程项目最终的质量。

标签:基坑工程;支撑体系;换撑施工;施工技术1.工程概况某工程是一项综合性项目,主要包括两个写字楼、一个酒店和三个住宅楼。

从整体上来看,住宅楼主要为剪力墙结构,而其他建筑项目都为框架剪力墙结构。

整个建筑项目的地下室一共有五层,基坑开挖深度为25m,整体周长则为811m,开挖面积则为42000m2。

而通过分析整个项目的基本情况,再加上对项目地质现状和环境因素的分析与探讨以后,将基层侧壁安全等级确认为一级。

本次工程项目的基坑设计深度为25m,并且项目处于繁华地段,地面下也分布了较多的管道。

项目北方区域分布着一些高楼和河流,高楼离项目最近距离为3m。

项目的东部区域则为一些多层住宅建筑。

这些住宅建筑的结构强度普遍不高,需要在施工的考虑在这方面的因素。

项目额南部区域和西部区域则为城市道路,并且人流量也比较可观,在上下班时间段比较拥挤。

从这些周边环境分析也可以看出,整个工程项目的位置比较关键,必须要重视项目施工的安全,否则就会带来较多不必要的安全事故与经济损失。

而立足于项目施工来说,基坑施工安全就显得至关重要。

2 换撑工艺原理分析换撑工艺主要是指由于工程基坑项目的内支撑结构拆除以后,选择继续提供承载力构件的一种技术工艺。

这项施工工艺应用以后,就能够较好的促进整个基坑项目继续维持受力平衡,同时也能够有效的避免基层出现变形情况,使得各项应力能够在内部构件中实现较好的传递。

3 支撑体系施工方案3.1 钢腰梁施设计与安装通过对本次项目的实际情况进行分析与探讨后认为,本次项目的支护方式可以选为双拼工字钢钢腰梁+ 钢管内部支撑的整体模式。

同时此处还需要在另一侧设置挂板结构,最终能够较好的保证整个支撑体系的可靠性与稳定性。

在本环节施工的时候,需要先通过全站仪来确定支撑定位线,并进行打磨、安装、验收等各个安装活动。

复杂环境下深基坑内支撑换撑施工的研究

复杂环境下深基坑内支撑换撑施工的研究

复杂环境下深基坑内支撑换撑施工的研究摘要:深基坑施工是高层、超高层建筑的基础,其施工质量直接关系着施工安全和建筑施工质量,导致施工安全事故或建筑物坍塌的问题。

在深基坑施工中,通过支撑换撑技术,能够保障基坑内支撑拆除后基坑侧壁安全稳定,是深基坑内支撑施工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

本文重点探讨复杂环境下深基坑内支撑换撑施工工作,希望可以提高深基坑工程的建设质量。

关键词:复杂环境;深基坑;内支撑换撑;施工要点引言深基坑内支撑施工过程中,对换撑及拆撑之间的相互转换要求非常严格,必须经相关专业队伍进行计算、分解结构体系,合理的按分层分段进行换撑、拆除让基坑与外界的力稳定传递。

1深基坑换撑技术概述深基坑换撑技术的实质是把应力进行安全有序的转移,调整和再分配,在先期钢支撑工况下完成结构施工后,为避免钢支撑形式影响后续的结构施工,通过传力构件将内支撑拆除所产生的应力传递给第三者,从而保持受力平衡。

借助于换撑施工技术,充分发挥临时的支撑作用,从而进行内支撑结构体系的更换,实现临时支撑拆除后,其他工序的顺利展开。

建筑深基坑有粧锚,粧撑,地连墙+内支撑支护等支护形式。

粧错支护不妨碍基坑后期的地下室施工。

粧撑和地连墙+内支撑支护则由于原支撑妨碍地下室的施工,需要逐步拆除原有的支撑。

在土质较差,工程较复杂的情况下,建筑深基坑一般采用“两墙合一”的地下连续墙+内支撑支护方案。

此种支护方案中,地下室的内衬墙与地连墙紧密贴合。

基坑拆换撑阶段,当底层地下室达到设计强度,内衬墙和地下室楼板可以限制地连墙的侧向变形,起到支撑作用。

支护粧+支撑的建筑深基坑,支护粧与地下室外墙有一定的空隙,换撑结构在地下室侧墙和支护结构之间。

建筑深基坑的尺寸一般比较大,而且要做外防水,所以换撑结构在地下室侧墙外边。

2施工工艺流程及操作要点2.1施工工艺流程复杂环境下深基坑内支撑换撑施工具体流程见下图1。

图1 施工工艺流程2.2操作要点2.2.1施工准备(1)根据深基坑内支撑方案,编制实施可操性施工专项方案,严格控制支护每道施工工序,以保证本工程拆撑、换撑的方案有效实施。

临地铁深基坑地下室换撑施工技术

临地铁深基坑地下室换撑施工技术

形态” 思潮U] , 马克思主义研 究 2 0 1 2 ( 0 3 ) : 5 1 - 5 3 . [ 2 ] 王喜梅 , 李旭 , 于 志 红. 海 因里 希 法 则 对 浙 江特种设备事故之扩展研 究U ] , 中国公共安全: 学
术版 , 2 0 1 4 ( 0 3 ) : 1 6 - 2 0 . ( 本 文 收稿 : 2 0 1 6 - 1 0 - 2 8 )
地铁 保 护 区范 围 内不可设 置锚索 。 结合 场 地地 质情 况, 为 保 证 施 工进 度 要 求 以及 基 坑 结 构 安全 , 基 坑 支 撑体 系在 地 下 室 结 构 施 工前 的基 坑 土方 开 挖 阶 段采 用 反压 土与 支 护桩 结 合 的形 式 , 反压 土 开挖 前
工 提 高安 全 生 产 意识 ,最终 开创 新 的安 全 生 产格
局, 是每 一位 安全 员应 尽 的责任 。 参 考文 献 : [ 1 ] 王 习胜 . 思 想政 治教 育如何 应 对 “ 淡化 意识
要求 , 保 证 安 全 生 产 投入 的 同时 , 加 强 现场 安 全 管
理 的方 式要更 加 科 学 化 。只有 安 全效 益 得 到保 证 ,
【 摘 要 】中国华 商金 融 贸 易 中心项 目临近地 铁 , 且 地铁 保 护 区范 围 内不 可设 置 锚 索 , 这 给基
坑 变形 的控 制 带来 了极 大 的挑 战。本 文 结合 中国华 商金 融 贸 易 中心 实际情 况 , 通 过施 工过 程 中对
基坑 变形控 制 的摸 索与 实践 , 针 对该 类 工程基 坑 及 地 下 室结 构施 工 , 详 述 了临地铁 深 基坑 地 下 室
结构施工难 点分析 、 技术原 理 、 工艺 流程及 操作要点 、 基坑 变形监测 与分 析 、 材 料与设 备 、 质 量安 全环保 措

深基坑维护内支撑换撑设计与施工技术方案的实例研究

深基坑维护内支撑换撑设计与施工技术方案的实例研究

【 A b s t r a c t ] A t p r e s e n t , p e o p l e h a v e h i g h e r s t nd a a r d o f l i v i n g , b a s e d o n t h i s , m a n y b i g h — r i s e b u i l d i n g s a p p e r a i n t h e c i y t . T h e e x c a v a t i o n o f d e e p
1引 言
内支撑体 系具 有安全可 靠 、 受力合理 等特 点 , 目前 , 在 深 基坑施 工中得 到了合理 的运用 。内支撑在 工程施工过程 中只 是一 个过 渡性 的支撑体系 , 当工程 到一定的施工进度时 , 就要
顶标高为一 1 5 . 0 5 m。并 目在地下室中的负 3 层创建 2 个连接其他 两层的通 口, 另外 , 还与地铁连接—个通 口, 地下室负 2 层有 2个 与负 3 层和负 1 层的连通 口, 还有 2 个与地铁连接的连通 口m 。
t h e d a n g e r o f c o l l a p s e , wh i c h i s a h i d d e n d a n g e r t o p e o p l e ’ S l i f e a n d p r o p e r t y s a f e y. t S o i t i s n e c e s s a r y t o p a y a t t e n t i o n o n t h e wo r k o f c h a n g i n g
s u p p o ta r n di t s a t t e n t i o np o i n t s i nd e e pf o u nd a t i o n , f o r r e f e r e n c e .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临近地铁基坑围护工程换撑技术研究
贺先德陈忠易才学
(中天三建,上海201102)
[摘要] 以近铁城市广场北区项目为例,介绍了临近地铁车站的围护结构技术,通过换撑技术的比选,着重介绍了一种新型换撑体系,通过采用换撑技术,较好地解决了换撑过程中结构的安全性问题,减少了对地铁隧道的影响,并减少了施工工期,值得推广应用。

[关键词]基坑开挖;地铁隧道;围护结构;换撑体系;
1 工程概况
近铁城市广场位于真北路、金沙江路路口,紧邻中环线快速通道,同时拥有轨道交通13号线真北路站全部四个出入口。

其北区工程地下商场与地铁车站连接,并利用商场的下沉广场使地铁车站站厅层形成独具特色的自然采光层;另设置有3层整体地下室,主体结构基础形式为桩筏基础,工程深基坑设计等级为一级基坑,基坑总面积17400㎡,深度为16m,局部深度达到19.4m。

由于地铁车站施工和道路交通的需要,占用了北区工程南侧部分场地,因此北区工程必须一分为二,北侧的北二区基坑面积11450㎡,先行施工,南侧的北一区基坑面积5950㎡,待地铁车站结构完成,道路管线翻交之后方可进行。

2 施工难点分析
施工难点分析:轨道交通13号线作为上海市政府重大实事项目,计划并且要确保开通营运,保证计划如期落实;由于北一区部分兼做地铁车站的设备用房,为了确保轨交13号线2012年12月30日按期开通营运,致使北一区的工期十分紧迫,如何在确保地铁车站隧道安全的前提条件下加快北一区的施工进度成为施工的难点之一;13号线已经进入试运行阶段,如何按照地铁保护区域内施工有效控制地铁车站设施变形在允许范围是施工的难点之二。

3 施工部署及施工顺序
为施工方便,并减少土体开挖对地铁的影响,本工程分两个区域进行施工,先施工北二区,后施工北一区。

施工平面见图1。

图1 区域划分示意图
4 基坑围护结构
4.1 北二区基坑围护体系
围护采用Ø1000nmm@1200mm灌注桩排桩,桩长为33m。

止水帷幕为三轴水泥土搅拌桩
3Ø850mm@1200mm,整圆套打,桩长24m,水泥掺量20%。

基坑沿竖向设置3道水平混凝土支撑。

4.2 北一区基坑围护体系
北一区基坑南侧围护利用地铁车站地下连续墙,见图2。

与地铁相连的东、西两侧采用800mm 厚地下连续墙(与主体结构两墙合一),与地铁地下连续墙结构连接,在与北二区交界处为利用北二区Ø1100@1300灌注桩排桩,三轴搅拌桩止水帷幕,形成封闭的支护结构。

靠近地铁的一边,设置宽6m、深5m的旋喷桩满堂坑底加固,东端隧道盾构入口在基坑全范围进行坑底加固。

基坑采用4道
ø
ø
支撑,第一道为钢筋混凝土支撑,第二、三、四道支撑为钢支撑。

支撑形式为纵横方向上下皮对撑,在东、西两端临近隧道与车站连接口加角撑;由于基坑东西方向长达185米,基坑北侧北二区为已经完成的主体结构,基坑南侧13号线真北路车站,施工场地狭小,故设置东西向栈桥于基坑中部。

由于北一区为3层地下室,其结构与车站附属 结构连为一体,为减少对已完地铁车站的影响,在基坑内增设1排地下连续墙使基坑分成二个区域,减小一次开挖的面积。

其地下连续墙接缝处采用高压旋喷桩进行止水处理。

图2 北一区基坑围护结构平面示意图
5 换撑技术
5.1 传统的换撑形式
若采用传统的换撑技术(图3),其特点是暂时保留北一区与北二区之间的围护,北二区先行施工,完成地下结构并通过底板、楼板的传力带将坑外土压力传至围护结构上,后施工的北一随撑随挖,也将坑外土压力传至围护结构上,完成底板、楼板的同时也是将坑外土压力通过传力带传至围护结构上,随后分段、逐层凿除二个区域间的围护结构使北二区和北一区的底板与楼板分段连成整体;这种传统换撑形式虽然比较稳妥,但所占工期较长,由于工期紧迫,北一区必须采用既安全又少占或不占施工工期的换撑技术。

5.2 本工程实施的换撑形式
新型的换撑形式(图4)其特点是在完成北二区地下结构在北二区同时浇筑北一区支撑的竖向围檩,让北一区的对撑、角撑直接撑在竖向围檩上,当支撑遇分隔墙时局部予以凿除,随土方开挖到底逐层凿除分隔墙,当土方开挖到底时,分隔墙也同
步全部凿除,这样北一区和北二区的结构可以直接连成整体,省去分段分层凿除分隔墙和完成北一区、北二区二者结构连接及围檩施工或养护时间。

图3 传统换撑剖面
图4 实际施工方案换撑示意图
5.3 新型换撑方案的实施
(a )在北二区结构施工阶段同步施工供北一区的支撑用竖向围檩。

首先应该做好与结构主体同步施工的翻样,分别于地下室底板及楼板与梁柱构件同步施工,同时协调主体结构与围护结构砼强度等级,使之既能保证主体结构的强度等级要求,同时又要满足围护结构的设计强度要求,并考虑完工后方便拆除。

其二是将北一区分东、西2个施工段,东头基坑施工至底板浇筑完成时,接着进行西面基坑的土方开挖施工,灌注桩桩基与基坑围护及坑底加固各道工序均以东头基坑优先完成进行安排。

北一区的基坑围护连续墙、坑底土体加固、第1道砼支撑与栈桥+深井降水同步施
工,紧接基坑各层土方开挖及第2、3、4道钢支撑施工,最后结构回筑地下室主体结构;以及基坑与地铁施工环境监测监控的同步落实实施。

(b)北一区基坑工程实施:栈桥与第1道砼支撑施工,表土开挖至第1道支撑梁底,同时拆除北一与北二基坑围护桩冠梁围檩砼,施工栈桥梁底胎膜并做好脱模隔离措施;绑扎支撑梁钢筋及模板安装,浇砼养护,东头基坑与西面基坑的该道工序尽量紧跟完成,以达到方便施工和快速施工的目的;该道工序施工的同时同步施工深井降水。

基坑第2、3、4皮土方的开挖施工与第2、3、4道钢支撑施工,始终以开槽支撑、先撑后挖方法进行施工,严格控制开挖的深度标高;东头基坑挖土与钢支撑施工的平面流向始终是由西往东,同时调整原设计的双向支撑的上下位置,改为南北较短方向支撑在下皮,先随挖土流向进度逐步跟进钢支撑的施工并及时施加预应力,紧跟施工角撑的施工,东西长方向支撑则在随后施工;第5皮土方开挖为收底及落深坑土方,施工控制坑底300mm高度人工铲土并分多次及时浇筑垫层砼以及时全封闭地基土层。

由于场地无施工通道于第1道砼支撑设置14.5米宽栈桥,无疑对钢支撑安装带来困难,故应该在浇筑栈桥板时预留直径100mm吊装钢绳穿绳孔,以方便钢支撑及钢围檩的安装。

土方开挖与拆除北一区、北二区分区围护桩工作同步进行,首先将土方挖至支撑底,利用镐头机先行拆除会与水平支撑相碰的分区围护桩,拆除的围护灌注桩高度一般不低于土方开挖面,但在钢支撑穿越的部位必须全部拆除。

6 环境影响分析
监测报告显示:地铁车站连续墙测斜孔变形数值为 1.2mm,墙顶水平位移-2mm,其他各项变形值也均在允许范围内。

地铁车站及相关段隧道的渗漏水等情况经巡视检查正常,上下行管片水平位移4mm,变形的各项控制值均在允许范围内,确保了地铁内试运营安全及工程施工正常进行。

7 结语
在确保基坑施工及附近建筑、地铁营运安全的前提下采用竖向围檩的换撑技术,简化了施工工序,达到了按施工计划完成的目的,降低了施工成本,且能重复利用型钢材料,对绿色环保施工具有实际意义。

参考文献:
[1]张治国,张孟喜,王卫东.基坑开挖对临近地铁隧道影响的两阶段分析方法[J].岩土力学,2011(7):2085-2092.
[2]陈志军.临近地铁边深基坑开挖的施工技术[J].工程建设与设计,2012(5):182-184.
[3]张明远,杨小平,刘庭金.临近地铁隧道的基坑施工方案对比分析[J].地下空间与工程学报,2011(6):1203-1208.。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