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章情绪情感
情绪情感PPT课件

一、情绪、情感的概念
(一)概念:情绪情感是指人对客观现实是 否(二符)情合绪与自情感己的关的系 需要而产生的态度体验。
情绪
情感
生理需要 外显性 不稳定 先产生
社会需要 内隐性
稳定而持久 后产生
第1页/共15页
二、情绪的外部表现—表情
• (一)什么是表情
• 表情 — 是人处于一定情绪状态时,身体某些部位往往会出现一些相应的动作变化, 这些变化就称其为表情。
第13页/共15页
思考题
1.概念:情绪或情感、挫折 2.情绪、情感的种类有哪些? 3.以自己遇到的一次挫折为例分析挫折 产生的原因,谈一谈挫折对人生的影响是 利大于弊还是弊大于利?该如何正确对待 挫折?
第14页/共15页
谢谢大家!
第15页/共15页
的遗迹。 ❖ 发展心理学---盲婴出生早期面部表情与常婴相同,但长大淡漠是因为未得到来自成人表情的视觉强化。 ❖ 跨文化研究表明---表情具有全人类性。
第3页/共15页
三、情绪的种类
(一)心境---微弱而持久的情绪状态
(二)激情---强烈、短暂、爆发式的情绪状态
(三)应激---在突然出现的异常紧张的情况下所产生的急
目标
行为2 行为3
目标1 目标2
(三)个性的变化
第11页/共15页
四、对挫折的调控
• (一)适应挫折的方式
•
1. 文饰作用
•
2. 替代作用
•
3. 投射作用
•
4. 认同作用
•
5. 压抑作用
•
6. 否定作用
•
7. 反向作用
•
8. 幽默作用
第12页/共15页
发展心理学之情绪的发展

4、情绪反应与表达的后期发展
在生命最初几年,大多数情绪都发生了
到了儿童期,儿童情绪发展的最大变化是引发情绪的事件与情境反应之间的多样化和复杂化
从青少年早期到中期,日常情绪体验从某种程度上讲变得越来越消极,积极成分越来越少
从成年早期开始,人又逐渐变得更为积极
①深度恐惧:“视崖实验”,9个月时对深崖产生恐惧反应
②碰撞恐惧:八九个月的婴儿出现了预期的防御反应、心率加速和其他的恐惧信号;
③陌生人焦虑:4—5个月的婴儿已经有了陌生人焦虑的预兆
④分离焦虑:婴儿的分离焦虑出现在半岁以前,8—10个月时逐渐达到顶峰
3、自我意识情绪的发展
尴尬
最简单的自我意识情绪,22个月时,婴儿能够在镜像中再认自己时开始出现
5、情绪理解与调节
凯勒奈的婴儿表情知觉4阶段:
无面部表情知觉(0—2个月):婴儿对成人的表情不能辨别,婴儿自发的表情与养育者的表情没有联系
不具有情绪理解的表情知觉(2—5个月):婴儿能够知觉成人的表情,对养育者的面部表情能做出情绪反应
对表情意义的情绪反应(5—7个月):婴儿能够对成人不同的面部表情做出不同的反应,而且能够把表情识别与情境联系起来
早期孩子与父母的依恋关系是随后恋爱关系模式的原型,同时孩子与父母的依恋关系与随后的家庭组织模式是相关的,且这种关系在家庭模式的代际传递中扮演重要作用。
依恋形成的四个阶段(施卡福和埃莫森)
非社会性阶段
(0—6周)
婴儿对养育者缺乏区分反应,很少表现出抗拒行为。
在这个阶段末,婴儿表现出对社会刺激(微笑的面容等)的的偏好
未分化的依恋阶段(6周—6、7个月)
婴儿逐步能够将母亲与其他人区分开来,对母亲和陌生人的反应不同,但是婴儿不会出现反抗分离的反应
心理学基础-情绪与情感

培养孩子识别、表达和管理情绪 的能力,有助于提高其情商和社 会适应能力。
100%
激励与兴趣
通过激发积极情绪,提高孩子的 学习兴趣和动力,促进其主动学 习和探索。
80%
心理疏导
关注和解决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产 生的负面情绪,如焦虑、压力等 ,有助于减轻其心理负担。
在心理咨询中的应用
情绪调节
心理咨询师通过情绪调节技巧 帮助来访者识别、调节和管理 情绪,提高其心理健康水平。
联系
情绪和情感都是感情的体验,二者相互联系,相互依存,不可分 割。情感是在情绪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并通过情绪表达出来; 情绪的变化又受已形成的情感影响。
情绪与情感的生理基础
神经系统
情绪与情感的产生与神经系统密切相关。大脑皮层是情绪和情感的高级中枢,丘脑、下丘 脑、脑干网状结构等部位在情绪和情感的发生中起重要作用。
愤怒
愤怒是一种强烈的负面情绪,表现为不满、生气 和敌意。它通常与受到阻碍、攻击或不公有关, 如受到欺凌、侮辱或背叛。
悲伤
悲伤是一种消极的情绪,表现为沮丧、失落和悲 痛。它通常与失去或失败有关,如亲人过世、失 恋或事业失败。
恐惧
恐惧是一种逃避或防卫的情绪,表现为惊慌、不 安和紧张。它通常与危险、威胁或不确定性有关 ,如面对危险动物、自然灾害或社交场合的紧张 氛围。
内分泌系统
内分泌腺分泌的激素可以影响情绪和情感的变化。例如,肾上腺素、去甲肾上腺素、多巴 胺等激素的分泌水平与人的情绪和情感状态密切相关。
自主神经系统
自主神经系统包括交感神经和副交感神经,它们在情绪和情感的发生中起着重要作用。交 感神经的兴奋会导致一系列生理反应,如心跳加速、血压上升等,而副交感神经的兴奋则 会导致相反的反应。
普通心理学 第九章 情绪

二、情绪和需要的关系
需要是情绪产生的重要基础。依需要是否获得满足,情绪具 有肯定或否定的性质。凡是能满足已激起的需要或能促进这种需 要得到满足的事物,便引起肯定的情绪,如满意、愉快、喜爱、 赞叹等;相反,凡是不能满足这种需要或可能妨碍这种需要得到
满足的事物,便引起否定的情绪,如不满意、哀伤、苦闷、憎恨 等。 事物总是复杂的,它与人的需要的关系也是复杂的。一种事 物可能满足人的某种需要,而不能满足另一种需要,甚至和第三 种需要相抵触。因此,不少事物可能引起很复杂的甚至相矛盾的 情绪,所谓百感交集、啼笑皆非。 在日常生活中人往往有各种不同的情绪,他们并不是毫无联 系地发生,而是相互影响的。其中,有的起主导作用,有的只具 有从属的性质,有的暂时,有的持续时间很长。起主导作用的情 绪通常与人的主导需要相联系。当主导需要得到满足或没有满足 时,或产生的肯定或否定情绪往往会冲淡甚至抑制与此同时发生 的其他情绪。 事物是否符合个人的需要有赖于认知的评估作用。同一事物, 由于人们认知上的差异,对它的评估可能不同。如果把它判断为 符合于自己的需要,就产生肯定的情绪。同一个人在不同的地点 和条件下对同一事物的认知,评估可能不同,因而,产生的情绪 也不同。
二、情绪识别
当我们与他人相互交往的时候,不管是不是面对面,我们都 正在不断地表达自己的情绪,同时也正在观察并解释对方做出 的表情,在人际交往过程中,情绪的表达和识别十分及时迅速。 情绪识别并不是针对表情本身的,而是针对着它背后的意义。 例如,皱眉可能是一种情绪表现,我们见到这种面部表情就试 图解释潜在于它背后的情绪。情绪识别是借助于许多线索,特 别是借助面部那些活动性更大的肌肉群的运动而实现的。 情绪识别是一种复杂的认知过程,包括观察、分析、判断、
各种情感的复杂程度是很不一样的。爱,包括柔情和快乐的 成分。恨,包含愤怒、恐惧和厌恶的成分。有时,情感的成分 非常复杂,我们甚至很难用语言来描述它到底是一种什么样的 体验。而有的情感是很单纯的。现代心理学上,把快乐、悲哀、 恐惧、愤怒看作是单纯的情绪,成为基本情绪或原始情绪。 快乐是盼望的目的达到紧张解除后继之而来的情绪体验。 快乐的程度,取决于愿望满足的意外程度。目的无足轻重只能 引起些微的满足;目的极重要,并且意外地达到,则会引起异 常的快乐。 悲哀是失去所盼望的、所追求的东西或由价值的东西而引 起的情绪体验。悲哀的强度依存于失去事物的价值。 愤怒是由于目的和愿望不能达到或顽固地、一再地受到妨 碍,逐渐积累而成的。挫折如果是由于不合理的原因或被人恶 意造成时,最容易产生愤怒。 快乐和愤怒都是企图接近、达到引起快乐和愤怒的目标。 恐惧则相反是企图摆脱,逃避某种情境。恐惧往往是由于缺乏 处理或缺乏摆脱,逃避某种情境的力量或能力造成的。恐惧比
心理学课件情绪情感

研究情绪情感对于提高个体的心理素质、促进身心健康、改善人际关系、提高 工作和学习效率等方面具有重要的实践价值。同时,情绪情感的调节也是心理 咨询和心理治疗的重要内容和手段。
02 情绪情感种类与表现
基本情绪类型及其特征
悲伤
以哭泣、哀伤和失落感为主要 特征,常伴有皱眉、垂头丧气 等身体语言。
提供针对抑郁情绪的有效干预措施,如心理咨询、药物治疗、运动 疗法等。
愤怒情绪控制方法
愤怒情绪的表现和危害
描述愤怒情绪的表现,如情绪激动、言语攻击等,并分析其对个 人和人际关系的危害。
愤怒情绪的成因
探讨愤怒情绪的成因,包括个人性格特质、生活经历、沟通障碍等。
愤怒情绪控制技巧
提供有效的愤怒情绪控制方法,如换位思考、情绪宣泄、寻求帮助 等。
07 总结与展望
回顾本次课程重点内容
情绪与情感的定义及关系
阐述了情绪和情感的基本概念,以及 它们之间的相互关系。
情绪的分类与识别
介绍了常见的情绪分类方法,如基本 情绪和复合情绪,并提供了识别不同 情绪的技巧。
情感的作用与影响
探讨了情感在人际交往、心理健康和 认知过程中的重要作用,以及情感对 个体和社会的影响。
01
02
03
重新解释情境
从不同角度理解事件,减 少负面情绪影响。
修正不合理信念
挑战和改变不现实的、消 极的思维模式。
积极关注
将注意力集中在积极、有 益的方面,提升情绪状态。
表达抑制:控制自己外部表现来管理情绪
抑制情绪表达
通过控制面部表情、语气 和行为来隐藏情绪。
延迟情绪反应
给自己时间冷静思考,避 免冲动行为。
期望
对未来事件的预期和期望也会影响情绪。 例如,期待成功可能带来愉悦和兴奋情绪 ,而担心失败则可能引发焦虑和不安。
心理学选择题

心理学选择题第一章绪论一、单项选择题1.心理学是研究人的下列哪种选项的科学?A.心理过程 B.认识过程C.心理现象 D.心理特征2.人的个性心理特征的结构主要包括A.认识、情感和意念过程B.感知、记忆、思维、想象C.能力、气质和性格D.个性倾向性、个性心理特征和个性自我调节系统3.反映的最高形式是A.表象 B.想象C.思维 D.意识4.人的心理现象包括下列哪两部分?A.认识过程与意志过程 B.意志过程和情绪过程C.认识过程与情感过程 D.心理过程与个性心理5.心理活动又被称为A.心理现象 B.心理过程C.理性活动 D.心理状态6.把人的心理活动看作一个动态的变化过程来研究,这是遵循了心理学研究的A.客观性原则B.教育性原则C.发展性原则D.个别化原则7.在实际生活情境中,创设或改变某些条件,以引起被试某些心理活动进行研究的方法,是A.观察法B.实验室实验法C.自然实验法D.调查法8.心理学体系的三分法最早可追溯到A.苏格拉底B.柏拉图C.亚里士多德D.冯特9.心理学体系的二分法是把心理分为A.心理过程与个性B.情感与意志C.认知与意向D.内容与形式10.以刺激与反应的关系为主要研究内容的心理学流派是A.行为主义B.精神分析C.人本主义D.认知主义11.弗洛依德认为,人的一切行为的根本出发点来自人的A.本我B.自我C.超我D.无我一、单项选择题1.C2.C3.D4.D5.A6.C7.C8.B9.C 10.A 11.A第二章心理的实质一、单项选择题1.视觉中枢位于A.大脑皮层额叶 B.大脑皮层顶叶C.大脑皮层枕叶 D.大脑皮层颞叶2.下列哪种选项属于条件反射?A.眨眼反射 B.吸吮反射C.膝跳反射 D.信号反射3.传入神经元也称为A.联络神经元 B.感觉神经元C.运动神经元 D.中间神经元4.脑神经属于下列哪一类神经?A.周围神经 B.中枢神经C.交感神经 D.副交感神经5.下列哪一种属于第二信号系统的条件反射?A.见风流泪 D.乐极生悲C.谈梅生津 D.望梅止渴6.狗听到主人唤它的名字就跑过来、是下列哪种反射? A.无条件反射 B.第一信号系统的条件反C.第二信号系统的条件反射 D.本能的反射7.人的一切心理活动按其产生方式来说,都是脑的A.精神活动 B.意识活动C.反射活动 D.技能活动8.“狼孩”心理障碍的主要原因是A.遗传因素 B.缺乏营养C.狼的影响 D.缺乏社会性刺激9.下列哪种属于感应性反映水平?A.草履虫趋利避害反应 B.蜜蜂对花的反应C.鸟的条件反射 D.猩猩的条件反射一、单项选择题1.C2.D3.B4.A5.C6.B7.C8.D9.A第三章注意一、单项选择题1.注意的两个基本特点是A. 指向性与选择性 B.指向性与集中性C.紧张性与集中性 D.紧张性与选择性2.注意是下列哪一种心理现象?A.心理过程 B.个性心理持征C.组织特性 D.认识过程3.突然敲门声,打断人的思路而分散注意力,属于下列哪种选项的干扰?A.随意注意 B.不随意注意C.随意后注意 D.注意的动摇4.发现与矫正错误是法意的哪种功能?A.选择功能 B.整合功能C.维持功能 D.调节与监督5.下列哪种选项不是注意的品质持征A.注意的范围 B.注意的敏捷C.注意的稳定 D.注意的分配6.注意的稳定性是注意品质在哪方面的特征?A.广度 B.强度C.时间 D.空间7.“万绿丛中一点红”易被人注意是利用刺激物的什么特点A.强度 B.活动C.持续 D.对比8.平时人们所说的“一心二用”是A.不可能的 B.不良品质C.无条件的 D.有条件的9.“寻人启事” 写成“寻丫启事”易引起人们注意是利用刺激物的什么特点?A.强度 C.持续B.活动 D.对比10.有预定目的,不需要意志努力的注意是A.有意注意 B,无意注意C.有意后注意 D.不随意注意11.学生上课时.边吁、边看、边记笔记是注意的哪种品质特性?A.注意广度 B. 注意稳定C.注意分配 D.注意分散12.如果客体较复杂,活动任务多.则注意的范围就A.较广 B.狭窄C.不变 D.极广13.“一目十行“是注意的哪种品质特性?A.注意广度 B.注意稳定性C.注意分配 D.注意转移14.注意分配的重要条件之一,是—种活动必须达到怎样程度?A.熟练 B.迁移C.稳定 D.兴奋15.间接兴趣是引起下列哪种注意的重要原因?A.有意注意 B.无意注意C有意后注意 D.不随意注意一、单项选择题1.B2.C3.B4.D5.D6.C7.D8.D9.D 10.C 11.C 12.B 13.A 14.A 15.A第四章感觉一、单项选择题1.人脑对直接作用感官的客观事物进行综合整体的反映是A.感觉 B.知觉C.色觉 D.统觉2.当人们看见一面红旗时,立即能知道它是红色的,这是A.味觉 B.视觉C.听觉 D.知觉3.刚刚引起人的感觉的最小刺激强度,称为A.绝对感觉阈限 B.差别感觉阈限C.绝对感受性 D.差别感觉性4.感觉阈限与感受性之间是什么关系A.正比关系 B.对数关系C.反比关系 D.常数值5.“人芝兰之室,久而闻不知其香”是下列哪种心理A.知觉 B.嗅觉C.嗅觉适应 D.嗅觉感受性6.一种感觉受刺激影响,引起了另一种感觉的感受性发生变化,这是A. 感觉的对比B. 感觉的相互作用C. 感觉的适应D. 感觉的后象7.感觉主要反映A. 当前事物的个别属性B. 过去事物的个别属性C. 当前事物的整体属性D. 过去事物的整体属性8.人的视觉、听觉、味觉等都属于A. 外部感觉B. 内部感觉C. 本体感觉D. 机体感觉一、单项选择题1.B2.B3.A4.C5.C6.B7.A8.A第五章知觉一、单项选择题1.在影响深度知觉的线索中,人们看远物纹理模糊,这种影响是A.空气透视 B.物体重叠C.线条透视 D. 双眼视差2.人在看书时,用红笔划出重点以便于下次阅读,这是利用了知觉的A.选择性 B. 整体性C.理解性 D. 恒常性3.一支白粉笔,在白天看是白色的;在晚上看虽然很暗,但我们仍知道它是白色的。
心理学基础知识 情绪、情感过程(医学心理学课件)

医学心理学
医学心理学基础知识——情绪情感过程
一、情绪情感的概念
情绪情感是指人对客观事物是否符合自 身的需要产生的主观体验。
(一)客观事物是情绪产生的来源。
(二)需要是是情绪产生的基础。
(三)主观体验是情绪的心理内容。
(四)有积极和消极之分。
医学心理学
二、情绪和情感的分类
医学心理学基础知识——情绪情感过程
医学心理学
医学心理学基础知识——情绪情感过程
三、情绪和情感的区别与联系
(一)区别
1
2
3
主体不同
情绪既可以用于人类也可 用于动物,而情感只用于 人类,特别在描述人的高 级社会性情感时常用此概 念,动物一般不用。
是否情境性,深 刻、稳定和持久
情绪带有情境性和不稳定性 的特点。当某种情境消失时, 情绪立即随之而减弱或消失。 而情感则具有深刻性、稳定 性和长期性等特点。
恰当的宣泄 音乐疗法
放松疗法
医学心理学
举例
医理学
(二)情绪与情感的联系
医学心理学基础知识——情绪情感过程
情绪是情感的基础 和外部表现
情感是情绪的 感情是两者的笼统称谓 本质内容
第1站
第2站
第3站
医学心理学
四、情绪的调节
医学心理学基础知识——情绪情感过程
剧烈运动 情感的升华 微笑
自我暗示
自我调节、换角度看 问题
寻求心理医生
情绪的 调节
强度不同
情绪较为强烈,冲动性大, 具有明显的外部表现。情 感一般较微弱,较少有冲 动性,外部表现也不明显。
医学心理学
心理学基础知识——情绪情感过程 布什总统的表情
临床疾病引
心理学课件情绪情感

情绪与情感关系
联系
情绪和情感都是人对客观事物所持的态度体验,只是 情绪更倾向于个体基本需求欲望上的态度体验,而情 感则更倾向于社会需求欲望上的态度体验。
区别
情绪具有情境性和暂时性;情感则具有深刻性和稳定 性。情绪常由身旁的事物所引起,又常随着场合的改 变和人、事的转换而变化。所以,有的人情绪表现常 会喜怒无常,很难持久。情感可以说是在多次情绪体 验的基础上形成的稳定的态度体验,如对一个人的爱 和尊敬,可能是一生不变的。因为如此,情感特征常 被描述为具有较大的稳定性、深刻性和持久性。
建立联系
通过表达情感,我们可以与他人建立联系和亲密关系,如通过分享快乐和悲伤等情感来增进彼此的理解和信任。
信号功能
传递信息
情绪和情感可以通过面部表情、声音和姿势等方式传递信息,让他人了解我们的内心状态和需求。
建立联系
通过表达情感,我们可以与他人建立联系和亲密关系,如通过分享快乐和悲伤等情感来增进彼此的理解和信任。
适用范围
适用于那些因对情绪事件的错误理解或过度解读而产生的负面情绪,如 焦虑、愤怒等。
表情抑制策略
定义
表情抑制策略是指通过抑制面部 表情的表达,从而减少情绪体验 的策略。
实施步骤
适用范围
首先,个体需要识别自己的情绪 体验并意识到自己的面部表情; 其次,尝试抑制面部表情的表达, 保持面部肌肉的平静;最后,通 过反复练习,逐渐学会在特定情 境下抑制面部表情。
心理学课件情绪情感
目
CONTENCT
录
• 情绪情感概述 • 情绪类型及特点 • 情感类型及特点 • 情绪情感功能与作用 • 情绪调节策略与方法 • 情感培养途径与措施
目
CONTENCT
录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一节 概 述
一、概 念
情绪与情感是人对客观事物是否符合自 己需要而产生的的体验。
二、情绪、情感的结构
• 情绪、情感的结构由三种成分组成:主观体验、生理 唤醒、外部表现。
表情:情绪情感的外部表现通常称为表情。 面部表情:面部肌肉变化的模式。 身段表情:面部以外的身体部位动作,包括手势、
身体姿势等。是借全身姿态和四肢活动表达情感。 语调(言语联系:情绪和情感相互依赖 区别: 1.对象不同,情绪是人和动物共有,情感只有人 特有。 2. 需要不同,情绪生物性需要相联系,情感是社 会性需要。 3.特征不同,情绪带有情境性和不稳定性;情感 具有深刻性、稳定性和长期性。 4.情绪较为强烈,冲动性大,具有明显的外部特 征;情感一般较弱,较少冲动性,外部表现不明 显。
四、情绪、情感的意义
• 1.情绪情感影响人的健康 • 2.情绪情感影响人的行为 • 3.情绪情感影响人的自我意象
拓展活动
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