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整word版)实验报告内容与格式
(完整word版)电子政务实验报告-南京奥派-详细版

实验报告实验名称南京奥派电子政务课程名称电子政务院系部:专业班级:学生姓名:学号:指导教师:成绩:实验日期: 2014年08月28日—2014年11月6日华北电力大学一、实验目的及要求:奥派电子政务教学实践平台软件通过在一个完整的电子政务系统上进行模拟操作,让实验者在模拟实践中体会电子政务给政府传统办公带来的巨大变革,掌握大量电子政务系统的操作技巧。
通过实践操作体验电子政务的基本功能,将电子政务和实际教学结合起来,让实验者能够运用所学知识快速全面的理解和掌握政府机关办公单位的办公流程,并能初步掌握实施电子政务的基本方法和策略。
在实践教学中了解政府内部办公和为公众服务方面等学习,提高实际动手能力,通过模拟政府内部办公的流程和实际业务,从而真正理解和领悟电子政务实施和应用的重要性和便民性。
二、仪器用具:第一章档案管理三、实验内容与步骤:系统管理员:包括系统信息维护(档馆信息维护、档案性质定义、档案密级定义、组成形式定义、收集形式定义、馆藏地址定义和类别定义)、系统用户设置(角色管理、用户管理、权限设置)和档案日志管理。
任务一:基础信息设置1)档案馆信息维护任务二:系统配置项维护1)档案性质定义2)档案密级定义3)档案组成形式定义4)档案收集形式定义5)馆藏地址定义6)类别定义任务三:系统用户设置1)角色管理2)定义用户信息3)权限设置任务四:档案日志管理1)档案日志查询2)档案日志删除档案管理人员:主要有保管员、编研工作者、审核员、收集员、鉴定员等。
可以实现收集管理、业务处理、技术处理、编研利用、出库管理、检索与统计、预警管理等。
任务五:档案收集管理1)档案收集2)档案审核3)档案编目4)档案入库任务六:业务处理1)档案接收2)档案保管3)鉴定任务七:技术处理1)档案加密保护2)档案微缩处理3)档案数字化处理任务八:编研利用以及大厅用户注册1)档案编研2)档案发布3)档案借阅任务九:出库管理1)档案转出2)档案销毁任务十:档案检索1)档案检索2)档案统计分析任务十一:预警管理在“预警管理”下选择【数字化预警】,设置系统档案数量阈值,选择通知方式。
实验报告格式范例

引言概述:
正文内容:
一、实验目的
1.1描述实验的背景和意义
1.2定义实验的具体目标
二、实验方法
2.1材料和设备清单
2.2实验步骤和过程
2.3实验中的控制变量和操作要点
2.4测量数据的采集和处理方法
三、实验结果
3.1详细列出实验所获得的数据和结果
3.2对数据和结果进行统计和分析
3.3绘制实验结果的图表和图像
四、实验讨论
4.1对实验结果进行解释和说明
4.2分析实验过程中可能存在的误差和影响因素4.3与理论预期进行比较和讨论
4.4指出实验的局限性和改进方向
五、实验结论
5.1简明扼要地总结实验的主要发现和结论
5.2针对实验目的和方法,提出进一步的研究方向5.3对实验的意义和应用进行展望
总结:。
(完整word版)经纬仪的认识与使用实验报告

经纬仪的认识与使用实验报告篇一:实验二经纬仪的认识与使用实验二经纬仪的认识与使用1.目的(1)了解DJ6光学经纬仪的基本结构及主要部件的名称和作用。
(2)掌握经纬仪基本操作和读数方法。
2.组织每组8一10人。
每组每位同学完成经纬仪的整平、对中、瞄准、读数工作各一次。
3.学时课内2学时4.仪器及用具每组DJ6光学经纬仪1台、花杆2个。
5.实验步骤提要整平、对中经纬仪——瞄准测钎——读水平度盘。
5)学会DJ6光学经纬仪的读数方法。
读数记录于“读数记录表”中。
6)练习配置水平度盘的方法。
7.实验记录及上交资料: 每人交1份实验报告。
实验三测回观测法测水平角1.目的1)掌握水平角观测原理,经纬仪的构造及度盘读数。
2)掌握测回法测水平角的方法。
2.组织每组4-5人,每人用测回法完成一个水平角的观测任务。
3.学时课内2学时4.仪器及用具:每组DJ6光学经纬仪1台、花杆2个、记录板1个。
5.实验步骤提要1)度盘配置:设共测n(n=4或5)个测回,则第i个测回的度盘位置为略大于(i-1)×180°/n。
2)一测回观测:(1)盘左:瞄准左目标A,进行读数记a1;顺时针方向转动照准部,瞄准右目标B,进行读数记b1;计算上半测回角值β左= b1- a1。
(2)盘右:瞄准右目标B,进行读数记b2;逆时针方向转动照准部,瞄准左目标A,进行读数记a2;计算下半测回角值β右= b2- a2。
左-β右)/2。
(3)检查上、下半测回角值互差是否超限。
计算一测回角值β=(β3)测站观测完毕后,当即检查各测回角值互差是否超限,计算平均角值。
6.注意事项1) 瞄准目标时,尽可能瞄准其底部,以减少目标倾斜引起的误差。
2) 同一测回观测时,切勿转动度盘变换手轮,以免发生错误。
3)观测过程中若发现气泡偏移超过一格时,应重新整平重测该测回。
4)计算半测回角值时,当左目标读数a大于右目标读数b时,则应加360°。
5)限差要求为:对中误差小于3㎜;上、下半测回角值互差不超过±40”,超限重测该测回;各测回角值互差不超过±24”,超限重测该测站。
完整word版一元多项式求和实验报告范文_

完整word版一元多项式求和实验报告范文_实验一、线性结构综合应用一、实验题目:顺序表的应用二、实验内容:一元多项式求和。
把任意给定的两个一元多项式P(某),Q(某)输入计算机,计算它们的和并输出计算结果。
三、设计分析:实现要定义的一元多项式应采用链式存储结构。
根据一元多项式相加的运算法则,对于两个多项式中所有指数相同的项,对应系数相加,若其和不为零,则构成新多项式的一项;对于两个多项式中所有指数不同的项,分别复制到新多项式中。
新多项式不必另外生成,而是在原来的两个多项式中摘取结点即可。
采用顺序存储结构存储多项式系数A,使多项式的某些运算变得更简洁。
但在实际使用时,多项式的阶数可能很高,不同的多项式阶数可能相差很大,这使顺序存储结构的最大长度难以确定。
而且,最高次幂与最低次幂项之间缺项很多时,采用顺序存储结构显然十分浪费存储空间,因此,一般情况下多采用链式存储结构来存储高阶多项式。
在用线性链表来存储一个多项式时,多项式中的每个非零项系数对应一个结点,结点由数据元素项和指针组成。
数据元素项中包含系数和指数值,设计中先定义定义数据元素中的数据,其中有指数、系数级指针ne某t等。
并要先构造一元多项式。
在定义输出、删除、合并等模块。
假设指针qa和qb分别指向多项式A和B中当前进行操作的某个结点,比较这个结点的指数项,可能有三种情况:①指针qa->e某p<qb->e某p,则摘取qa指针所指结点插入到和多项式中;②指针qa->e某p<qb->e某p,则摘取qb指针所指结点插入到和多项式中;③指针qa->e某p=qb->e某p,则将系数相加,若和数不为零,则修改qa->coef的值,同时释放qb所指结点,反之,从多项式A的链表中删除相应的结点,并释放指针Pa和Pb所指结点;还有就是在输入是采取的降序输入,也好使两个多项式进行合并。
并输出。
在主函数中将前面也的这些功能都运用起来就可以了四、程序代码:#include<iotream>#defineNULL0uingnamepacetd;typedeftructPolynomial{floatcoef;//系数inte某p;//指数tructPolynomial某ne某t;}Polynomial;Polynomial某CreatPolyn(){//输入m项的系数和指数,建立一元多项式floatmod;intind;Polynomial某H,某p,某;H=newPolynomial;=H;潣瑵请输入多项式的系数和指数:(按0结束输入)<<endl; cin>>mod>>ind;while(mod){p=(Polynomial某)newPolynomial;p->coef=mod;p->e某p=ind;->ne某t=p;=p;cin>>mod>>ind;}->ne某t=NULL;returnH;}voidPrint(Polynomial某pa){//打印输出一元多项式pwhile(pa->ne某t!=NULL){pa=pa->ne某t;cout<<pa->coef<<某某^<<pa->e某p;if(pa->ne某t!=NULL&&pa->ne某t->coef>0) cout<<+;}}voidDelete(Polynomial某pa){//删除一元多项式Polynomial某p,某q;p=pa->ne某t;while(p){q=p;p=p->ne某t;deleteq;}pa->ne某t=NULL;}voidAddPolyn(Polynomial某pa,Polynomial某pb) {//用于链表的合并使用完成多项式的相加运算floatum;Polynomial某p,某q,某pre,某temp;p=pa->ne某t;q=pb->ne某t;pre=pa;while(p!=NULL&&q!=NULL){if(p->e某p>q->e某p){pre->ne某t=p;pre=pre->ne某t;p=p->ne某t;}eleif(p->e某p==q->e某p) {um=p->coef+q->coef;if(um!=0){p->coef=um;pre->ne某t=p;pre=pre->ne某t;p=p->ne某t;temp=q;q=q->ne某t; deletetemp;}ele{temp=p->ne某t;deletep;p=temp;temp=q->ne某t;deleteq;}}ele{pre->ne某t=q;pre=pre->ne某t;q=q->ne某t;}}if(p!=NULL)//将多项式A中剩余的结点加入到和多项式中pre->ne某t=p;elepre->ne某t=q;}intmain(){intc;intt=1;cout<<某某某某某某某某某某某某某某某某某某菜单某某某某某某某某某某某某某某某某某<<endl<<endl;cout<<.创建并显示一元多项式A和B,计算一元多项式A加B并显示和<<endl<<endl;cout<<.退出程序.<<endl;cin>>c;witch(c){cae1:Polynomial某p1,某p2;p1=CreatPolyn();潣瑵一元多项式A是:;Print(p1);cout<<endl;p2=CreatPolyn();潣瑵一元多项式B是:;Print(p2);cout<<endl;AddPolyn(p1,p2);潣瑵一元多项式A加B的和是:;Print(p1);cout<<endl;Delete(p1);break;cae2:t=0;break;}}ytem(paue);return0;}五、测试用例:六、实验总结通过这次实验,对于链表的应用知识有了更加深刻的认识,虽然中间出了很多问题,但是经过调试以后都得以解决。
(完整word版)电工电子实验报告

一、实习目的1、目的和意义电工电子实习的主要目的是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
对一些常用的电子设备有一个初步的了解,能够自己动手做出一个像样的东西来。
2、发展情况和学习要求电子技术的实习要求我们熟悉电子元器件、熟练掌握相关工具的操作以及电子设备的制作、装调的全过程,从而有助于我们对理论知识的理解,帮助我们学习专业的相关知识。
培养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提高分析解决问题能力的同时也培养同学之间的团队合作、共同探讨、共同前进的精神。
二、实验内容:实习项目一:安全用电安全用电知识是关于如何预防用电事故及保障人身、设备安全的知识。
在电子装焊调试中,要使用各种工具、电子仪器等设备,同时还要接触危险的高电压,如果不掌握必要的安全知识,操作中缺乏足够的警惕,就可能发生人身、设备事故。
因此,必须在了解触电对人体的危害和造成触电原因的基础上,掌握一些安全用电知识,做到防患于未然。
实验内容:(一)、安全用电的重要性了解用电的安全的重要性(二)、触电及相关防护措施1、触电的种类2、影响触电造成的人体伤害程度的因素3、触电的原因4、防止触电的技术措施5、触电急救与电气消防(三)、安全用电树立安全用电的观念,做足安全措施,养成安全操作的工作习惯(四)、设备用电安全设备接电前检查,并掌握设备使用常见异常情况的处理方法(五)、实验室的安全操作注意事项实习项目二:常用电子元器件的认识与检测、常用电子仪器的使用常用电子元器件的认识与检测实验内容:电子整机是由一系列电子元器件所组成。
掌握常用元器件的正确识别、选用常识、质量判别方法,这对提高电子产品的质量和可靠性将起重要的保证作用。
本项目的学习内容包含七个部分,分别是电阻、电位器、电容、电感、二极管、三极管、集成电路芯片等元器件的认识。
常用电子仪器的使用实验内容:(一)、直流稳压电源1、直流稳压电源是将交流电转变为稳定的直流电,并为各种电子电路提供其所需直流供电电源的一起设备2、初步掌握SS4323直流稳压电源的使用方法(二)、万用表1、万用表是具有用途多,量程广,使用方便等优点,是电子测量中最常用的电子工具。
word的实验报告

评语:指导教师(签名)2010年11月18日说明: 指导教师评分后, 实验报告交院(系)办公室保存。
一、实验目的综合应用Word中文版软件强大的桌面排版功能(字符排版、段落排版、页面排版、多栏编排、图文混排、艺术字等)进行实际文档的处理。
二、实验设备和软件◆硬件: Pentium 4以上的微型计算机。
◆软件: Windows XP、Excel 2003或以上版本。
◆实验用到的图片资源。
三、实验步骤将标题《自由之梦》格式设置为: 楷体, 二号字, 居中, 加粗, 字体浅绿色, 文字效果为“礼花绽放”, 段后距为0.5行。
步骤: 选中“自由之梦”, 在常用工具栏中的“格式”的下拉菜单中选择“字体”, 会出现一个对话框, 在“中文字体”的下拉列表框中选择“楷体”, 在“字号”下拉列表框中选择“二号”选项, 在“字形”的下拉表框中选择“加粗”;选择【文字效果】, 点击“动态效果”下拉框中的“礼花绽放”按【确定】。
在选中该字块前提下, 单击【居中】按钮;在【格式】下拉列表框中选择“段落”, 在段落对话框中的“段后距”选择0.5行, 按【确定】。
2.将全文的段落的首行向右缩进2个字符, 全文(除标题外)格式为:宋体, 小四, 两端对齐, 字符间距为0.8磅。
第六段的设为1.5倍行距。
步骤: 选定全文(除标题外), 在常用工具栏“格式”中选择“字体”, 出现字体对话框, 在“中文字体”的下拉列表框中选择“宋体”, 在“字号”下拉列表框中选择“小四号”选项, 在“字符间距”中的“间距”旁边的“磅值”中输入0.8, 按【确定】;在选定全文的条件下, 在常用工具栏的“格式”下拉列表框中选择“段落”, 出现段落对话框, 在对话框的“对齐方式”中选择“两端对齐”, 在对话框的“右缩进”中设置为2个字符, 在“特殊格式”中选择“首行缩进”, 按【确定】。
选择第六段, 在常用工具栏的“格式”中选择“段落”, 出现段落对话框, 在“行距”的下拉框中选择“单倍行距”, 按【确定】。
【参考文档】实验报告格式5-word范文模板 (4页)

本文部分内容来自网络整理,本司不为其真实性负责,如有异议或侵权请及时联系,本司将立即删除!== 本文为word格式,下载后可方便编辑和修改! ==实验报告格式5光信息处理技术与仿真课内实验实验报告实验名称:黑白图像假彩色处理姓名:学院:系部:光电子技术系专业:光信息科学与技术专业班级:学号:指导教师:郝爱花职称:副教授时间: 201X-5-7至201X-6-18实验五黑白图像假彩色处理一、实验目的(小四黑体)1、掌握等空间频率假色彩编码的概念和方法。
2、掌握等密度假色彩编码的概念和方法。
3、学会应用MATLAB程序进行等空间频率和等密度假色彩编码二、实验原理人眼只能辨别一幅图像中的4~5bit灰度级,却能辨别近千种的色彩。
假色彩处理是利用编码方法将黑白影像灰度转换为不同的彩色色调的过程,是一种色彩增强技术,目的在于提高影像目视判读效果。
假彩色图像处理技术不仅适用于航空摄影和遥感图片,也可用于X光片及云图的判读。
光学信息处理中加色彩编码主要有等空间频率假彩色编码,等密度假彩色编码,和相位调制假彩色编码。
等空间频率假彩色编码突出图像的结构差异,等密度假彩色编码突出图像的灰度差异,本实验将对这两种方法进行仿真模拟。
三、实验步骤及结果1、调入灰度图像,存入矩阵M,并显示原因;2、对灰度图像进行傅里叶变换,进行红色滤波处理后得到的图片存入新矩阵D1;显示红色滤波图像D1;3、将原灰度图像存入矩阵D2;4、在对M进行蓝色滤波处理,得到的图像存入另一个矩阵D3,显示蓝色滤波图像D3;5、将D1,D2,D3三个二维矩阵分别赋值给彩色矩阵G的三个矩阵G(:,:,1),G(:,:,2),G(:,:,3),显示假彩色增强图像。
6、分别对指定图像进行等空间频率和等密度假彩色编码,看滤波器大小设置不同时,实验结果有何差异。
M=imread(westconcordorthophoto.png);Subplot(221);Imshow(M);title(‘原图’);[size1_M,size2_M]=size(M);M=im2double(M);D1=M;Subplot(222);Imshow(D1),title(‘全通红度谱带图像’);FF=fft2(M);FF=fftshift(FF);。
实验报告样板

WORD实验一:编辑实验目的:1。
学会文件的新建、保存、关闭、打开、切换等操作;2.学会选择、复制、移动有剪贴板等操作;3.学会撤消、插入、删除、查找、替换等操作。
内容与步骤:一.文档操作1.新建文档:CTRL+N;“文件”→”新建”;单击常用工具栏的按钮.2.保存文档:CTRL+S;”文件”→”保存”;单击常用工具栏的按钮;(第一次保存要求给出文件名,文件类型和存储位置);按住SHIFT键可以有”文件”→”全部保存”.3.关闭文档:CTRL+F4;”文件”→”关闭”;单击文档右上角的”X”按钮;按住SHIFT键有”文件”→”全部关闭”.4.打开文档:CTRL+O;”文件”→”打开”;单击常用工具栏的按钮;单击”文件”菜单底部的文档名.5.切换文档:单击任务栏的相应按钮;单击”窗口”菜单的相应文档名.二.移动和复制1.选择文档:对选择栏(又叫选定栏)单击、双击、三击或单击加拖动,分别选择一行、一段、全文、连续多行;按住SHIFT可以选多行;按ALT可选多列;CTRL+A选全文。
(选定内容后才能复制或移动)。
2.复制:选定文档,用“编辑”→“复制”,定好位,再用“编辑”→“粘贴”;或者按住CTRL键拖动到目标位置;快捷键为CTRL+C==》CTRL+V。
3.移动:选定文档,用“编辑”→“剪切”,定好位,再用“编辑”→“粘贴”;或者直接拖动到目标位置;快捷键为CTRL+V==》CTRL+V。
4.剪贴板:有24个,可以将剪切或复制的内容放入剪贴板,然后进行粘贴;可以删除或清空剪切板内容。
三.其它编辑操作1.撤消:CTRL+Z;“编辑”→“撤消”;可以撤消到最后一次保存之后的第一个操作。
2.插入:“插入”→;可以插入字符、日期/时间、页码、文本框、文件、对象等各种内容。
3.删除:DEL;BACKSPACE;剪切。
4.查找:“编辑”→“查找”;可以带格式查找。
5.替换:“编辑”→“替换”;可以带格式替换;可以替换成空,即删除。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把实验的目的、方法、过程、结果等记录下来,经过整理,写成的书面汇报,就叫实验报告。
实验报告的种类因科学实验的对象而异。
如化学实验的报告叫化学实验报告,物理实验的报告就叫物理实验报告。
随着科学事业的日益发展,实验的种类、项目等日见繁多,但其格式大同小异,比较固定。
实验报告必须在科学实验的基础上进行。
它主要的用途在于帮助实验者不断地积累研究资料,总结研究成果。
实验报告的书写是一项重要的基本技能训练。
它不仅是对每次实验的总结,更重要的是它可以初步地培养和训练学生的逻辑归纳能力、综合分析能力和文字表达能力,是科学论文写作的基础。
因此,参加实验的每位学生,均应及时认真地书写实验报告。
要求内容实事求是,分析全面具体,文字简练通顺,誊写清楚整洁。
实验报告内容与格式
(一) 实验名称
要用最简练的语言反映实验的内容。
如验证某程序、定律、算法,可写成“验证×××”;分析×××。
(二) 所属课程名称
(三) 学生姓名、学号、及合作者
(四) 实验日期和地点(年、月、日)
(五) 实验目的
目的要明确,在理论上验证定理、公式、算法,并使实验者获得深刻和系统的理解,在实践上,掌握使用实验设备的技能技巧和程序的调试方法。
一般需说明是验证型实验还是设计型实验,是创新型实验还是综合型实验。
(六) 实验内容
这是实验报告极其重要的内容。
要抓住重点,可以从理论和实践两个方面考虑。
这部分要写明依据何种原理、定律算法、或操作方法进行实验。
详细理论计算过程。
(七) 实验环境和器材
实验用的软硬件环境(配置和器材)。
(八) 实验步骤
只写主要操作步骤,不要照抄实习指导,要简明扼要。
还应该画出实验流程图(实验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再配以相应的文字说明,这样既可以节省许多文字说明,又能使实验报告简明扼要,清楚明白。
(九) 实验结果
实验现象的描述,实验数据的处理等。
原始资料应附在本次实验主要操作者的实验报告上,同组的合作者要复制原始资料。
对于实验结果的表述,一般有三种方法:
1。
文字叙述: 根据实验目的将原始资料系统化、条理化,用准确的专业术语客观地描述实验现象和结果,要有时间顺序以及各项指标在时间上的关系。
2。
图表: 用表格或坐标图的方式使实验结果突出、清晰,便于相互比较,尤其适合于分组较多,且各组观察指标一致的实验,使组间异同一目了然。
每一图表应有表目和计量单位,应说明一定的中心问题。
3。
曲线图应用记录仪器描记出的曲线图,这些指标的变化趋势形象生动、直观明了。
在实验报告中,可任选其中一种或几种方法并用,以获得最佳效果。
(十) 讨论
根据相关的理论知识对所得到的实验结果进行解释和分析。
如果所得到的实验结果和预期的结果一致,那么它可以验证什么理论?实验结果有什么意义?说明了什么问题?这些是实验报告应该讨论的。
但是,不能用已知的理论或生活经验硬套在实验结果上;更不能由于所得到的实验结果与预期的结果或理论不符而随意取舍甚至修改实验结果,这时应该分析其异常的可能原因。
如果本次实验失败了,应找出失败的原因及以后实验应注意的事项。
不要简单地复述课本上的理论而缺乏自己主动思考的内容。
另外,也可以写一些本次实验的心得以及提出一些问题或建议等。
(十一) 结论
结论不是具体实验结果的再次罗列,也不是对今后研究的展望,而是针对这一实验所能验证的概念、原则或理论的简明总结,是从实验结果中归纳出的一般性、概括性的判断,要简练、准确、严谨、客观。
(十二) 鸣谢(可略)
在实验中受到他人的帮助,在报告中以简单语言感谢。
(十三) 参考资料
详细列举在实验中所用到的参考资料。
课题名称学校操场上的国旗杆有多高?
参与研究人员马晗迪、施超、王雅琨、赵天宇指导教师:韩丽英
操作用具卷尺、等腰直角三角尺
前期要求选择适当用具进行相关数据的测量,想办法计算出国旗杆的高度。
写出计算方法,画出示意图图。
实验过程及结论首先我们想到了本学期学的比例知识。
我们用卷尺量出三角板的直角边长度为40厘米。
它的影子长度为22厘米;在同一时间同一地点,测量出国旗
杆的影子长495厘米。
因为实在同时同地测量,所以三角板高度和影子长度
的比值与国旗杆高度与影子长度的比值相等,成正比例。
可列出方程:解:设
国旗杆高x厘米。
40:22=x:495 x≈900
由此可知,国旗杆约高9米。
我们又想到以前学过的有关等腰直角三角形的知识,它的两条直角边相等,夹角为90度,其余两角为45度。
如果把国旗杆的高作为一条直角边,
制造一个等腰直角三角形——把等腰直角三角板贴旗杆而立,让它的一条直角
边紧贴地面,另一条直角边垂直于地面,逐渐往外移,使得三角板斜边的延长
线与旗杆的最高点重合(需有测定直线的工具)。
量出图中示意部分的实际距
离,也就是国旗杆的高度。
(注:这种方法有一定的误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