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科版五年级语文上册 快乐读书屋四 淮海战役的支前大军课件(最新编辑)_16-18

合集下载

淮海战役的支前大军(教案)(2)

淮海战役的支前大军(教案)(2)

《淮海战役的支前大军》教案教学目标1.认识十个生字,读写“规模、需求、翻山越岭、泥泞、不畏艰险、不辞辛苦、保证、满怀深情”等词语。

2.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读懂课文内容,理解课文最后一句话的意思,认识人民的力量是伟大的,体会对人民群众的歌颂和赞美之情。

教学重点认识在淮海战役中人民群众所起的巨大作用。

教学难点读懂课文内容,理解课文最后一句话的意思,认识人民的力量是伟大的,体会对人民群众的歌颂和赞美之情。

教学准备收集有关淮海战役资料、图片教学流程一、导言:同学们,今天让我们共同走进快乐读书屋四《淮海战役的支前大军》,了解一下支前大军都做了哪些贡献。

(板题)二、自读自悟1.自由读文,要求读准字音,读通句子,并标出自然段序号。

2.同桌轮读课文,互相检验一下是否读准了字音,读通了句子。

3.快速浏览课文,思考:课文讲了什么事?4.指名回答思考题。

5.师:解放区人民在运物资、弹药、转运伤员时,遇到了哪些困难呢?请同学们默读课文2——9自然段,选择你印象深刻的部分读一读,并在空白处做出批注,写出你的感受。

6.指名读感受深刻的部分,并说出各自的感受,其他同学认真倾听,并想象当时的情景。

7.生评价读文情况,看是否读出了自己真实的感受。

8.这些不辞辛苦、克服重重困难大力支援前线的解放区人民,是淮海战役胜利的根本保障。

对此,陈毅曾深情地说(齐读最后一句)9.指导朗读这一句。

10.小组合作交流:为什么说淮海战役的胜利,是解放区人民用小车推出来的?请学生联系课文内容和自己收集的资料,谈体会。

11.朗读全文12.汇报课前收集到的有关三大战役的资料。

13.播放歌曲《解放区的天》三、识字教学跋、涉、输、超、昼、胶、肿、疮、拄、誉指名读字、组词、造句。

集体订正。

四、总结解放区的人民一定给你留下了难忘的印象,请你用真诚的话语去称赞一下他们。

正是这些军民团结一心,共同对敌,才会使中国军队攻无不克,战无不胜。

五、拓展阅读《狱中联欢》六、作业将此文讲或读给家长听板书:淮海战役的支前大军↓运物资运弹药↓转运伤员。

五年级语文上册 淮海战役的支前大军教案 教科版

五年级语文上册 淮海战役的支前大军教案 教科版

淮海战役的支前大军
教学目标:
1、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2、认识到10个生字,正确书写12个生字。

读记本课的一些词语。

3、读懂课文内容,理解课文最后一句话的意思,认识人民的力量是伟大的,体会对人民群众的歌颂和赞美之情
教学重点:认识在淮海战役中人民群众所起的巨大作用
教学难点:认识在淮海战役中人民群众所起的巨大作用
课时安排:一课时
教具使用:小黑板、图片
教学流程:
一、引入:情趣导入
介绍三大战役
出示目标:见教学目标
自学提示:
二、初读感知
1、读读通顺流利
2、读说说讲了哪个人的小故事
3、读说说这个故事讲了什么事?
4、读你对哪段最感兴趣,为什么?有感受情的读一读
三、学生自学:学生自学,教师巡视指导
学生汇报,检查自学效果(含讨论)。

四、理解升华
小组交流
读出你最感兴趣的场面,说说你为什么感兴趣,在故事情节和写作手法两方面加以说明。

然后有感情的进行朗读。

全班讨论
为什么说沧海战役的胜利,是解放区人民用小车推出来的?请联系课文内容和自己收集到的资料谈谈自己的体会。

在学生讨论过程中出示图片,让学生直观形象的了解历史。

五、教学字词
1、小组内自学本课词语
2、小组自学本课生字
六、积累内化:摘抄课文中出现的词语
当堂作业:汇报收集到的三大战役的资料。

进入知识补充,加强对历史的了解。

本文【教科版五年级上册快乐读书屋四《顽强的战士》教学设计】所属专题栏目是【】免费范文

本文【教科版五年级上册快乐读书屋四《顽强的战士》教学设计】所属专题栏目是【】免费范文

教学目标:
1、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2、认识到10个生字,正确书写12个生字。

读记本课的一些词语。

3、读懂课文内容,从战士杨二妮的身上感受中国人民的解放军不怕牺牲,顽强战斗的精神
教学重点难点
从战士杨二妮的身上感受中国人民的解放军为什么攻无不克,战无不胜。

教学流程:
一情趣导入
说说你知道的革命战争年代的英雄人物及他们的事迹。

你对些人物的感情是什么样的?这节课我们就学习一位抗日英雄的故事
二、初读感知
1、读读通顺流利
2、读说说讲了哪个人的小故事
3、读说说这个故事讲了什么事?
4、读你对哪段最感兴趣,为什么?有感受情的读一读
小组交流
读出你最感兴趣的场面,说说你为什么感兴趣,在故事情节和写作手法两方面加以说明。

然后有感情的进行朗读。

全班讨论
为什么中国共产党能够打败外国侵略者,中国军队胜利的原因是什么?
有感情的朗读课文最一个自然段
说说自已读后感悟,你体会到了什么。

三、教学字词
1、小组内自学本课词语
2、小组自学本课生字
积累内化:摘抄课文中出现的词语
四、拓展升华
汇报你收集到的关于这些小故事人物的其他故事或诗句。

用连环画的形式把杨二妮的故事画一画。

五年级语文上册 淮海战役的支前大军教案 教科版

五年级语文上册 淮海战役的支前大军教案 教科版

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学生能够理解课文中关于淮海战役的支前大军的描述。

(2)学生能够掌握相关的历史背景知识。

(3)学生能够通过课文学习,提高自己的阅读理解能力。

2. 过程与方法:(1)学生通过自主学习,了解淮海战役的支前大军的作用和意义。

(2)学生通过小组讨论,培养合作精神和团队意识。

(3)学生通过课堂讨论,提高自己的表达能力和思维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学生能够理解并尊重支前大军的历史贡献。

(2)学生能够培养爱国情怀,增强民族自豪感。

(3)学生能够树立正确的历史观,认识到历史的重要性。

二、教学重点:1. 课文中关于淮海战役的支前大军的描述。

2. 淮海战役的历史背景和相关知识。

三、教学难点:1. 理解支前大军在淮海战役中的作用和意义。

2. 掌握相关的历史背景知识。

四、教学准备:1. 课文文本:《淮海战役的支前大军》。

2. 相关历史资料:淮海战役的背景介绍、支前大军的相关知识等。

3. 教学多媒体设备:电脑、投影仪等。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教师通过引入问题,激发学生的兴趣:“你们知道淮海战役吗?你们知道淮海战役中的支前大军吗?”(2)学生自由发言,表达自己对淮海战役和支前大军的了解。

2. 自主学习:(1)学生自主阅读课文《淮海战役的支前大军》。

(2)学生通过课文学习,了解淮海战役的支前大军的作用和意义。

3. 课堂讨论:(1)教师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让学生分享自己的学习心得和感悟。

(2)学生通过讨论,培养合作精神和团队意识。

4. 课堂讲解:(1)教师根据学生的讨论情况,进行课堂讲解,解答学生的疑问。

(2)教师讲解淮海战役的历史背景和相关知识,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支前大军的作用和意义。

5. 课堂练习:(1)教师布置相关的练习题目,让学生进行课堂练习。

(2)学生完成练习题目,巩固所学知识。

6. 课堂小结:(2)学生通过小结,加深对相关知识的理解和记忆。

7. 课后作业:(1)教师布置课后作业,要求学生进一步深入学习和思考淮海战役的支前大军的相关知识。

淮海战役的支前大军(教案)(2)

淮海战役的支前大军(教案)(2)

《淮海战役的支前大军》教案教学目标1.认识十个生字,读写“规模、需求、翻山越岭、泥泞、不畏艰险、不辞辛苦、保证、满怀深情”等词语。

2.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读懂课文内容,理解课文最后一句话的意思,认识人民的力量是伟大的,体会对人民群众的歌颂和赞美之情。

教学重点认识在淮海战役中人民群众所起的巨大作用。

教学难点读懂课文内容,理解课文最后一句话的意思,认识人民的力量是伟大的,体会对人民群众的歌颂和赞美之情。

教学准备收集有关淮海战役资料、图片教学流程一、导言:同学们,今天让我们共同走进快乐读书屋四《淮海战役的支前大军》,了解一下支前大军都做了哪些贡献。

(板题)二、自读自悟1.自由读文,要求读准字音,读通句子,并标出自然段序号。

2.同桌轮读课文,互相检验一下是否读准了字音,读通了句子。

3.快速浏览课文,思考:课文讲了什么事?4.指名回答思考题。

5.师:解放区人民在运物资、弹药、转运伤员时,遇到了哪些困难呢?请同学们默读课文2——9自然段,选择你印象深刻的部分读一读,并在空白处做出批注,写出你的感受。

6.指名读感受深刻的部分,并说出各自的感受,其他同学认真倾听,并想象当时的情景。

7.生评价读文情况,看是否读出了自己真实的感受。

8.这些不辞辛苦、克服重重困难大力支援前线的解放区人民,是淮海战役胜利的根本保障。

对此,陈毅曾深情地说(齐读最后一句)9.指导朗读这一句。

10.小组合作交流:为什么说淮海战役的胜利,是解放区人民用小车推出来的?请学生联系课文内容和自己收集的资料,谈体会。

11.朗读全文12.汇报课前收集到的有关三大战役的资料。

13.播放歌曲《解放区的天》三、识字教学跋、涉、输、超、昼、胶、肿、疮、拄、誉指名读字、组词、造句。

集体订正。

四、总结解放区的人民一定给你留下了难忘的印象,请你用真诚的话语去称赞一下他们。

正是这些军民团结一心,共同对敌,才会使中国军队攻无不克,战无不胜。

五、拓展阅读《狱中联欢》六、作业将此文讲或读给家长听板书:淮海战役的支前大军↓运物资运弹药↓转运伤员。

教科版小学五年级语文上册淮海战役的支前大军共16页文档

教科版小学五年级语文上册淮海战役的支前大军共16页文档

21、要知道对好事的称颂过于夸大,也会招来人们的反感轻蔑和嫉妒。——培根 22、业精于勤,荒于嬉;行成于思,毁于随。省。——马克思 24、意志命运往往背道而驰,决心到最后会全部推倒。——莎士比亚
25、学习是劳动,是充满思想的劳动。——乌申斯基
谢谢!
教科版小学五年级语文上册淮海战役 的支前大军
46、法律有权打破平静。——马·格林 47、在一千磅法律里,没有一盎司仁 爱。— —英国
48、法律一多,公正就少。——托·富 勒 49、犯罪总是以惩罚相补偿;只有处 罚才能 使犯罪 得到偿 还。— —达雷 尔
50、弱者比强者更能得到法律的保护 。—— 威·厄尔

淮海战役ppt讲解学习

淮海战役ppt讲解学习
• 黄维兵团孤军被围,连续突围不成,内缺粮草,外无援兵,12万人被困在不到15华里的狭窄地
区,我中原野战军提出了“四面包围敌人,紧缩包围圈,层层剥皮”的战法,消灭黄维兵团。 纵队根据中野首长指示,采取“以地堡对地堡,以战壕对战壕”的战术,开展了工程浩大的近 迫作业。全纵完成堑壕、交通壕5万多米,地堡3000余个,为总攻创造了条件。
这次战役,我军参战部队60万人,敌军先后出动兵力80万人,历时65天,共歼敌55.5万余 人,使蒋介石在南线战场上的精锐部队被消灭干净,基本上解放了长江以北的华东和中原广 大地区,使国民党反动统治中心南京处于人民解放军的直接威胁之下。解放了长江中、下游 以北广大地区,使国民党军在华东、中原战场的主力丧失殆尽。极大地推动了全中国的解放 进程。
刘伯承(1892年12月4日—1986年10月7 日),原名刘明昭,曾用名刘伯坚, 重庆市开州人。中国共产党的优秀党 员,中华人民共和国元帅,中国人民 解放军缔造者之一,伟大的无产阶级 革命家、军事家、马克思主义军事理 论家,军事教育家。
• 1948年5月起任中原军区、中原野战军、第二野战军司令员。11月,根据中央
军委决定,与邓小平、陈毅、粟裕、谭震林组成总前委,统一指挥中原、华东 两大野战军进行淮海战役,同徐淮地区的国民党军主力进行战略决战。他战前 提出:“我们的打法是夹其额、揪其尾、断其腰,置之于死地而后已。”战役 第一阶段,在歼灭黄百韬兵团的同时,他和邓小平、陈毅根据战场实际情况, 果断地指挥部队截断徐蚌铁路,使徐州之敌完全陷入孤立。接着他和邓小平指 挥中原野战军主力在双堆集地区围歼黄维兵团,成为准海战役承前启后的关键 一仗。整个淮海战役以歼敌55万余人的巨大胜利而告终,大大地加速了全国解 放战争的胜利进程。
粟裕(1907-1984),原名粟多珍,侗族,生于湖 南会同。中国无产阶级革命家、军事家,中国人 民解放军的主要领导人,中华人民共和国十大大 将之首。1948年11月6日,粟裕率华东野战军发起 淮海战役。该战役共投入解放军66万,地方部队 40万。在战役中,粟裕指指挥华东野战军17个纵队 作战,歼灭国民党军44万余人,解放军伤亡13万余 人。战役过后,毛泽东说:“淮海战役,粟裕同 志立了第一功。”

五年级语文上册 淮海战役的支前大军教案 教科版

五年级语文上册 淮海战役的支前大军教案 教科版

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通过学习,学生能理解课文内容,了解淮海战役中支前大军的事迹。

(2)学生能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感受支前大军的伟大精神。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自主学习、合作学习的方式,引导学生深入理解课文内容。

(2)运用图片、视频等教学资源,帮助学生形象地理解课文。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热爱祖国、热爱人民、热爱中国共产党的情感,激发学生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努力奋斗的信念。

二、教学重点:1. 理解课文内容,了解淮海战役中支前大军的事迹。

2. 学会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三、教学难点:1. 理解课文中一些关键语句的含义。

2. 培养学生热爱祖国、热爱人民、热爱中国共产党的情感。

四、教学准备:1. 课文朗读录音。

2. 与课文内容相关的图片、视频等教学资源。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教师出示淮海战役的图片,引导学生回忆相关历史知识。

(2)学生自由发言,谈谈对淮海战役的了解。

(3)教师简介淮海战役及支前大军的事迹。

2. 自主学习(1)学生自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

(2)学生分小组讨论,交流对课文的理解和感受。

3. 课堂讲解(1)教师根据学生的讨论,讲解课文中的关键语句和知识点。

(2)引导学生深入理解支前大军的伟大精神。

4. 情感教育(1)教师引导学生谈论自己对支前大军的敬佩之情。

(2)学生分享自己的感受,谈谈如何学习支前大军的伟大精神。

5. 朗读练习(1)学生跟读课文朗读录音,体会语气、情感。

(2)学生自主朗读课文,教师指导并评价。

6. 课堂小结教师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强调支前大军的伟大精神。

7. 作业布置(1)学生回家后,向家人讲述淮海战役中支前大军的事迹。

(2)写一篇关于支前大军精神的感悟日记。

六、教学拓展:1. 教师出示其他历史时期的支前事迹图片或视频,让学生进一步了解不同历史时期支前大军的精神风貌。

2. 学生分组讨论,每组选择一个历史时期的支前事迹,进行简要介绍和分析。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连串的数字记录了支前大军为军 队所做的一切,为了支前,他们义无反 顾、舍生忘死。
列举的数字清楚直观、真实可信, 有非常强的说服力。
课文详解 二、课文理解
为什么说“淮海战役的胜利,是 解放区人民用小车推出来的?”
因为淮海战役中所需要的粮食、弹 药都是解放区的人民手拿肩扛用小车推 到前线的,是老百姓舍生忘死送来的。 暗示了人民的力量是伟大的。
优质课件选
儿童教育/幼教课件/家长会/ 主题班会
课文详解 二、课文理解
看着支前大军赤着脚,穿着破衣,忍 饥挨饿地将粮食运送到前线,战士们会 说些什么?
谢谢大哥,大叔,老爷爷们,要是 没有你们的辛苦,我们哪有一顿饱饭吃 啊!......
课文详解 二、课文理解
你从文中一串的数字中读懂了什么? 这样写的好处是什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