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TS8207-2014-03_冷轧低合金高强钢板及钢带技术条件_第3版_-20140526

合集下载

冷板冷轧板知识

冷板冷轧板知识

冷板、冷轧板知识是普通碳素结构钢冷轧板的简称,也称,俗称,有时会被误写成。

冷板是由普通碳素结构钢热轧钢带,经过进一步冷轧制成厚度小于4mm的钢板。

由于在常温下轧制,不产生氧化铁皮,因此,冷板表面质量好,尺寸精度高,再加之退火处理,其机械性能和工艺性能都优于热轧薄钢板,在许多领域里,特别是家电制造领域,已逐渐用它取代热轧薄钢板。

适用牌号:Q195、Q215、Q235、Q275;SPCC(日本牌号);ST12(德国牌号)符号:1、Q—普通碳素结构钢屈服点(极限)的代号,它是“屈”的第一个汉语拼音字母的大小写;195、215、235、255、275—分别表示它们屈服点(极限)的数值,单位:兆帕MPa(N/mm2);由于Q235钢的强度、塑性、韧性和焊接性等综合机械性能在普通碳素结构钢中属最了,能较好地满足一般的使用要求,所以应用范围十分广泛。

2、S-钢(Steel)、P-板(Plate)、C-冷轧(cold)、第四位C-普通级(common)。

3、ST-钢(Steel)、12-普通级冷轧薄钢板、标记:尺寸精度—尺寸—钢板品种标准冷轧钢板:钢号—技术条件标准标记示例:;钢板、标准号Q/BQB402,牌号SPCC,热处理状态退火+平整(S),表央加工状态为麻面D,表面质量为FB级的切边(切边EC,不切边EM)钢板、厚度,B级精度,宽度1000mm,A级精度,长度2000mm,A级精度,不平度精度为,则标记为:钢板ECQ/BQB 402-SPCC-SD-FB/();冷轧钢板:Q225-GB912-89 主要产地有:宝钢、鞍钢、本钢、武钢、邯钢、包钢、唐钢、涟钢、济钢等冷轧普通薄钢板:由普通碳素结构钢或低合金结构钢冷轧制成。

冷轧板表面质量较好。

具有良好的冲压性能。

对其要求要保证冷弯和杯试验合格,常用于汽车等行业和镀层板的原料。

冷轧优质薄钢板:主要包括各种优质钢冷轧薄板,最常用的是碳素结构钢板,尤其是深冲压用冷轧薄钢板,是由低碳优质钢08Al冷轧的薄板,钢板按表面质量分为三组;Ⅰ、Ⅱ、Ⅲ,分别表示特别高级、高级、较高的精整表面,按拉延级别分为ZF、HF、F级(代表用于冲制拉延最复杂、很复杂、复杂的零件),根据钢板厚度允许偏差,又分为A、B两级精度、广泛用于汽车拖拉机工业。

常用宝钢材料标准

常用宝钢材料标准

双相高强 度冷连轧 钢板及钢

B240/390DP B280/440DP B340/590DP B400/780DP
Si
结构件
≤0.15 ≤1.50 ≤0.035 ≤0.030 ≥0.020 ≤0.40 240~380 390
结构件、加强件 ≤0.15 ≤1.80 ≤0.035 ≤0.030 ≥0.020 ≤0.50 280~420 440
用途
一般用 冲压用 深冲用
化学成分 %
C
Mn
P
S
Alt
≤0.12 ≤0.10
≤0.08
≤0.50 ≤0.45
≤0.40
≤0.035 ≤0.025 ≥0.020 ≤0.035 ≤0.025 ≥0.020
≤0.025 ≤0.020 ≥0.020
机械性能
屈服强度 抗拉强度
断后伸长率 % 不小于
Ti Mpa 不 Mpa 不
0.5~1.5
0.7 0.7
0.035
0.08 0.1
0.02 0.02 0.02
0.035
0.025 0.025
Alt
- - - 0.015 0.015 0.015
0.015
0.015 0.01
机械性能
屈服强度 抗拉强度
断后伸长率 % 不小于
Ti Mpa 不 Mpa 不
公称厚度 mm
小于
小于
<0.60 0.60~<1.0 1.0~<1.6 ≥1.6
2Z),S350GD+ZF, S550GD+Z,S550GD+ZF
钢)
≤0.13 ≤0.16 ≤ 0.20 ≤0.23 ≤0.25 ≤0.25
连续热镀 锌/锌铁 合金钢板

BQB408-2014 冷成形用低碳软钢

BQB408-2014 冷成形用低碳软钢

宝山钢铁股份有限公司
2014-10-18 发布
1
2015-03-31 前实施
Q/BQB 408-2014 表3
表面结构 麻面 光亮表面 代号 D B
4 订货所需信息 4.1 订货时用户应提供如下信息: a) 产品名称(钢板或钢带) b) 本产品技术条件号 c) 牌号 d) 产品规格及尺寸、不平度精度 e) 边缘状态 f) 表面结构 g) 表面质量级别 h) 包装方式 i) 用途 j) 其他 4.2 如订货合同中未注明尺寸及不平度精度、表面结构、表面质量级别、边缘状态及包装方 式,则本技术条件产品按普通的尺寸及不平度精度、表面结构为麻面、FB 级表面质量的切 边钢带或切边钢板供货,并按供方提供的包装方式包装。 5 尺寸、外形、重量及允许偏差 钢板及钢带的尺寸、外形、重量及允许偏差应符合 Q/BQB 401 的规定,其中 SPCC 的厚度、 不平度允许偏差应符合 Q/BQB401 中规定的最小屈服强度<260MPa 时的相应规定。 6 技术要求 6.1 化学成分 6.1.1 钢的化学成分(熔炼分析)应符合表 4、表 5 和表 6 的规定。 表4
宝山钢铁股份有限公司供货技术条件
冷成形用冷轧低碳钢板及钢带
Q/BQB 408-2014
代替 Q/BQB 402-2009,Q/BQB403-2009,Q/BQB408-2009
1 范围 本技术条件规定了冷成形用冷轧低碳钢板及钢带的分类和代号、尺寸、外形、重量、技术要 求、检验和试验、包装、标志及检验文件等要求。 本技术条件适用于宝山钢铁股份有限公司生产的厚度为 0.17mm~3.5mm 的冷轧低碳钢板及 钢带(以下简称钢板及钢带)。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 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 仅所注日期的版本适用 于本文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T 222-2006 钢的成品化学成分允许偏差 GB/T 223 钢铁及合金化学分析方法 GB/T 228.1-2010 金属材料 拉伸试验 第 1 部分:室温试验方法 金属材料 洛氏硬度试验 第 1 部分:试验方法(A、B、C、D、E、F、G、 GB/T 230.1-2009 H、K、N、T 标尺) GB/T 232-2010 金属材料 弯曲试验方法 GB/T 2523-2008 冷轧金属薄板(带)表面粗糙度和峰值数的测量方法 GB/T 2975-1998 钢及钢产品力学性能试验取样位置及试样制备 GB/T 4336-2002 碳素钢和中低合金钢 火花源原子发射光谱分析方法(常规法) GB/T 4340.1-2009 金属材料 维氏硬度试验 第 1 部分:试验方法 GB/T 5027-2007 金属材料 薄板和薄带塑性应变比(r 值)的测定 GB/T 5028-2008 金属材料 薄板和薄带 拉伸应变硬化指数(n 值)的测定 GB/T 8170-2008 数值修约规则与极限数值的表示和判定 GB/T 20066-2006 钢和铁 化学成分测定用试样的取样和制样方法 GB/T 20123-2006 钢铁 总碳硫含量的测定高频感应炉燃烧后红外吸收法(常规方法) GB/T 20125-2006 低合金钢 多元素含量的测定 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原子发射光谱法 非合金钢 低碳含量的测定 第 2 部分:感应炉(经预加热)内燃烧后红外 GB/T 20126-2006 吸收法 Q/BQB 400 冷轧产品的包装、标志及检验文件 Q/BQB 401 冷轧钢板及钢带的尺寸、外形、重量及允许偏差 JIS Z2241:2011 Metallic materials--Tensile testing--Method of test at room temperature 3 分类和代号 3.1 钢板及钢带按用途区分应符合表 1 的规定。 3.2 钢板及钢带按表面质量区分应符合表 2 的规定。 3.3 钢板及钢带按表面结构区分应符合表 3 的规定。 表1

低合金超高强钢淬火与回火过程中组织与力学性能演变的研究

低合金超高强钢淬火与回火过程中组织与力学性能演变的研究

低合金超高强钢0.3C Si-Mn-Cr-Mo淬火与回火过程中组织与力学性能演变的研究Fawad Tariq , Nausheen Naz , Rasheed Ahmed Baloch , Ashraf Ali摘要研究了淬火与回火处理对低合金超高强钢0.3C Si-Mn-Cr-Mo组织与力学性能的影响。

试样首先在1123K~1323K温度区间内保温2400s,之后油淬,回火温度为473K~773K,保温2h~3h。

用热膨胀仪测量钢的相变温度,用光学显微镜和扫描电镜对钢的组织进行观测,通过SEM–EDS测定非金属夹杂物的类型与大小,由X射线衍射法测量钢中残余奥氏体体积分数。

硬度、拉压性能、冲击韧性等也由全部热处理情况所决定。

用立体显微镜和扫描电镜进行冲击试样断口组织观测。

结果显示,经过由1203K油淬并在473K~573K回火,所得的钢具有最高的硬度、屈服强度及弹性极限,分别可达600HV、1760MPa和1900MPa,同时具有足够的强度与冲击韧性。

提高回火温度,钢的硬度与强度将下降,当回火温度不高于623K时,钢的冲击韧性保持稳定;回火温度超过632K时,由于马氏体回火脆性,钢的冲击韧性也将下降。

1.简介淬火与回火处理的低合金钢已被广泛地研究与应用论。

由于高硬度的马氏体的存在,这类钢具有极高的强度与韧性,其所需硬化与强化热处理过程较为简单,且能适用于许多结构应用,特别是汽车、宇航与空间技术领域。

钢中的合金元素含量或淬火试样截面积的大小不同,淬火条件下可得到不同的组织。

增大合金含量以及减小淬火试样的截面积(即增大冷却速率)可以促进马氏体的形成,而中低冷却速率有利于贝氏体、珠光体和铁素体的形成。

在一个特定的热处理过程中,涉及的所有参数,如奥氏体化保温温度和保温时间、淬火介质和冷却速率以及回火温度和回火时间,都会影响钢最终的组织,进而决定钢的性能。

淬火与回火处理的低合金超高强钢(如AISI 4141、AISI 4330、AISI4340、300M、D6AC、AFNOR 15CDV6等等)已经有了多年的应用历史;凭借其强度高、韧性好、易于制造和焊接、,热处理工艺简单等优点,目前在飞机起落架、机身结构、压力容器、导弹装置、枪筒、齿轮、螺栓、弹簧、螺丝、机器部件、连杆、曲轴等装置上均有应用。

常用宝钢钢材标准

常用宝钢钢材标准

常用宝钢钢材标准一、无间隙原子高强度冷连轧钢板及钢带(Q/BQB 413-2009)本标准适用于宝山钢铁股份有限公司生产的厚度为0.50mm~2.50mm的无间隙原子高强度冷连轧钢板及钢带。

通过控制钢中的化学成分来改善钢的塑性应变比(r值)和应变硬化指数(n 值)。

由于钢中元素的固溶强化和无间隙原子的微观结构,这种钢既具有高强度,又具有非常好的冷成型性能,通常用来制作需要深冲压的复杂部件。

钢板及钢带按用途区分应符合下表的规定。

二、加磷高强度冷连轧钢板及钢带(Q/BQB 411-2009)本标准适用于宝山钢铁股份有限公司生产的厚度为0.50mm~2.5mm的加磷高强度冷连轧钢板及钢带(以下简称钢板及钢带)。

在低碳钢或超低碳钢中,主要通过添加最大不超过0.12%的磷等固溶强化元素来提高钢强度。

这种钢具有高强度和良好的冷成形性能,且具备良好的耐冲击和抗疲劳性能,通常用于汽车覆盖件和结构件制作。

钢板及钢带按用途区分应符合下表的规定。

三、冷连轧低碳钢板及钢带(Q/BQB 403-2009)等同于GB/T5213-20008冷轧低碳钢板及钢带本标准适用于宝山钢铁股份有限公司生产的厚度为0.17mm~3.5mm的冷连轧低碳钢板及钢带钢板及钢带按用途区分应符合下表的规定室温储存条件下,对于表面质量要求为FC和FD的钢板及钢带,拉伸应变痕应符合下表的规定。

钢板及钢带各表面质量级别的特征应符合下表的规定。

四、冷连轧碳素钢板及钢带(Q/BQB 402-2009)本标准适用于宝山钢铁股份有限公司生产的厚度为0.17mm~3.5mm的冷连轧碳素钢板及钢带钢板及钢带按用途区分应符合下表的规定室温储存条件下,对于表面质量级别为FC和FD,并以退火及平整状态交货的钢板及钢带,拉伸应变痕应符合下表的规定。

五、冲压用冷连轧钢板及钢带(Q/BQB 408-2009)本标准适用于宝山钢铁股份有限公司生产的厚度为0.30mm~3.5mm的冲压用冷连轧钢板及钢带(以下简称钢板及钢带)钢板及钢带按用途区分应符合表1的规定室温储存条件下,对于表面质量要求为FC和FD的钢板及钢带,拉伸应变痕应符合下表的规定本标准牌号与国内外标准牌号的近似对照表六、烘烤硬化高强度冷连轧钢板及钢带(Q/BQB 416-2009)本标准适用于宝山钢铁股份有限公司生产的厚度为0.50mm~2.5mm的烘烤硬化高强度冷连轧钢板及钢带(以下简称钢板及钢带)在钢中保留一定量的固溶碳、氮原子,同时可通过添加磷、锰等强化元素来提高强度。

汽车用低合金高强钢H300LAD+Z产品开发

汽车用低合金高强钢H300LAD+Z产品开发

汽车用低合金高强钢H300LAD+Z产品开发胡华东【期刊名称】《金属世界》【年(卷),期】2018(000)003【总页数】5页(P72-76)【作者】胡华东【作者单位】山东钢铁集团日照有限公司钢铁研究院,山东日照 276800【正文语种】中文汽车用热镀锌低合金高强度钢(HSLA钢)具有较高的强韧度和良好的焊接性能,是传统的优秀的汽车结构加强件用钢,广泛应用于汽车的A柱加强件、内侧B柱、左右纵梁外板、座椅滑轨件、发动机支架板、车门槛加长件、左右前翼子板内板、顶盖横梁、车窗台加强梁等。

高强度低合金钢制造的零件一般对刚度要求较高,且要求碰撞时变形尽可能小,以减少车体变形,确保人身安全,满足汽车行业高安全性、低能耗的要求[1],被广泛应用于汽车结构件上,如悬挂件、底盘和加强件[2]。

近年来,为了满足各行业加强度、减重量以及节能降耗的发展需求,高强钢的研发受到广泛关注。

大量研究和生产实践表明微合金化技术和控轧控冷工艺相结合是研发和生产低成本高强度钢的有效途径之一[3,4]。

20世纪50年代,Hall 和Petch研究了晶粒尺寸与力学性能的关系,并指出细化晶粒能同时提高强度与韧性;20世纪60年代,Davenport A T等的研究表明低合金钢在合适的工艺条件下可以析出一定体积分数的纳米粒子,产生明显的沉淀强化效果[5]。

成分设计成分设计是产品开发的前提和基础,H300LAD+Z钢成分设计依据产品组织性能特点,结合山东钢铁集团日照公司生产实际而进行,具体化学成分见表1。

采用C、Mn、P、Si固溶强化和Nb、Ti细晶强化及析出强化三种强化机制。

钢中的含碳量越低,其焊接性能越好。

C元素可以稳定奥氏体组织,可以利用固溶体硬化强化基体。

C在奥氏体中的固溶度比在铁素体中高得多,如果增加C含量就能够适当降低Mn的含量,但是碳化物沉淀可能会降低C的固溶度。

表1 H300LAD+Z钢的化学成分设计(质量分数,%)C Si Mn P S Nb Ti NAlt≤0.1 ≤0.12 ≤0.6 ≤0.020 ≤0.02 ≤0.03 ≤0.02 ≤0.01 ≤0.06Mn起固溶强化作用,过高的Mn含量会对钢的塑性和冲击性能产生严重的影响。

国外汽车用先进高强度钢板及其标准综述

国外汽车用先进高强度钢板及其标准综述

收稿日期:2007-03-21作者简介:徐宏伟,男,硕士研究生,高级工程师,目前主要从事标准和质量管理。

国外汽车用先进高强度钢板及其标准综述徐宏伟(上海交通大学机械与动力工程学院 上海 200030)摘 要:简要介绍了9种先进高强钢的特点和用途以及国外先进高强钢标准的概况,重点分析了欧洲、美国和日本先进高强钢标准的特点和标准间的异同。

针对我国的现状,提出了先进高强钢的发展设想以及先进高强钢国家标准的制定原则和实施方法。

关键词:先进高强钢;AHSS;标准中图分类号:TG 335.5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3-0514(2007)02-0008-06Summary of advanced high strength steel sheet and it ’s standards in abroadX U H ong -wei(School of Mechanical Engineering ,Shanghai Jiao T ong University ,Shanghai 200030,China)Abstract :Briefly introduce the characteristics and applications of 9advanced high strength steel (AHSS ),summary the AHSS standards in abroad ,mainly analyze the similarities and differences of AHSS standards used in Europe ,America and Japan.Aiming at Chinese current situation ,the developing prospect of AHSS ,development principle and implementing method of AHSS national standards are given.K ey w ords :advanced high strength steel ;standard0 前言随着能源和环境问题的日益突出以及人们对安全的更加关注,社会对汽车提出了低油耗、低(无)污染、高安全的要求。

武钢冷轧汽车用钢企业标准汇编

武钢冷轧汽车用钢企业标准汇编

表2 其它内包装打捆要求
钢带厚度h(mm) h<1.5
1.5≤h<2.5 ≥2.5
宽度k(mm) K<1500 K≥1500 K<1500 K≥1500
打捆方式 塑料捆带 1 根 塑料捆带 2 根 (或钢捆带 1 根) 塑料捆带 3 根 (或钢捆带 2 根)
4.1.3 托架
托架可分为整体式和骨架式两种。镀锡板包装采用整体式,如图1所示。骨架式由纵向方管和横向 带槽垫木组成,如图2所示,方管和垫木的数量分别符合下表3、4规定。
第 12 页
Q/WG(JS) 41.0—2011
冷轧、硅钢产品包装、标志规定
1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武汉钢铁股份有限公司冷轧、硅钢产品的包装、标志技术条件。 本标准适用于武汉钢铁股份有限公司的冷轧、硅钢产品的包装。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所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 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2 包装要求
冷轧钢板包装应按照下表1的规定。
表1 冷轧钢板包装的内容
包装代码
名称
技术要求
专用气相防锈纸:1层;
包装盒:1个;
底垫板:1张;
CP101 板材包装 1 铁护棱:4根;
纸护棱:4根;
托架:1副;
捆带:视托架确定捆扎道次。
专用气相防锈纸:1层;
气垫膜:1张;P102 板材包装 2 包装盒:1个;
CP209
冷轧钢带简包装 3
用户特殊要求产品
12
CP210
硅钢钢带简包装
用户特殊要求产品
注1:酸洗钢要增加外周塑料护角圈;
注2:采用CP203、CP207、CP208、CP209、CP210五种方式包装时,需通过公司包装归口管理部门予以评审。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冷轧低合金高强钢板及钢带技术条件(第三版)1 范围本技术条件规定了冷轧低合金高强度钢板及钢带的分类和代号、尺寸、外形、重量、技术要求、检验和试验、包装、标志及质量证明书等。

本技术条件适用于马鞍山钢铁股份有限公司生产的0.6mm~2.5mm冷轧退火H260LA、H300LA、H340LA、H380LA、H420LA、H460LA、H500LA、H550LA高强度钢板及钢带(以下简称钢板及钢带)。

2 引用标准下列文件所包含的条文,通过在本技术条件引用而构成本技术条件的条文。

所有标准都会被修订,使用本技术条件的各方应探讨使用下列文件最新版本的可能性。

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技术条件。

GB/T 222 钢的成品化学成分允许偏差GB/T 223 钢铁及合金化学分析方法GB/T 228 金属材料室温拉伸试验方法GB/T 230.1 金属洛氏硬度试验第1部分:试验方法(A、B、C、D、E、F、G、H、K、N、T标尺)GB/T 2523 冷轧薄钢板(带)表面粗糙度测量方法GB/T 2975 钢及钢产品力学性能试验取样位置及试样制备GB/T 4336 碳素钢和中低合金钢火花源原子发射光谱分析方法(常规法)GB/T 5028 金属材料薄板和薄带拉伸应变硬化指数(n值)的测定GB/T 8170 数值修约规则与极限数值的表示和判定GB/T 20066 钢和铁化学成分测定用试样的取样和制样方法GB/T 20123 钢铁总碳硫含量的测定高频感应炉燃烧后红外吸收法(常规方法)GB/T 20125 低合金钢多元素的测定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发射光谱法GB/T 20126 非合金钢低碳含量的测定第二部分:感应炉(经预加热)内燃烧后红外吸收法Q/MG B 458 冷轧钢板及钢带的包装、标志及质量证明书的一般规定Q/MGB 1001 冷轧和热镀锌钢板及钢带的尺寸、外形、重量及允许偏差3 牌号及用途3.1 钢带的牌号及用途按表1的规定。

表1 牌号及用途牌号用途H260LA 结构用H300LA 结构用H340LA 结构用H380LA 结构用、加强用H420LA 结构用、加强用H460LA 结构用、加强用H500LA 结构用、加强用H550LA 结构用、加强用3.2 钢板及钢带按表面质量区分如表2的规定。

合格钢板及钢带表面质量分三级。

表2 表面质量等级级别代号特征较高级的精整表面FB允许存在不影响成形性能及涂、镀附着力缺陷,如无手感少量小气泡、小划痕、小辊印、轻微的划伤、轻微氧化色及轻微乳化液斑。

高级的精整表面FC产品二个表面中较好一面比FB等级对缺陷进一步限制,即不能影响涂漆后或镀层后的外观质量。

另一面必须达到FB以上等级表面要求。

超高级的精整表面FD产品二个表面中较好一面高于FC表面要求,并经油石研磨后不存在辊印、压痕等产生的明显亮点,另一面达到FC以上等级要求。

3.3 钢板及钢带按表面结构区分如表3的规定表3 表面结构分类表面结构代号备注麻面 D 麻面由表面经过机械或化学处理的轧辊轧制而成光亮表面 B 光亮表面由表面光滑的轧辊轧制而成注:如订货时商定,也可以根据最终使用需要规定表面粗糙度。

4 订货所需信息订货时用户须提供下列信息:(1) 产品名称(钢板或钢带);(2) 本产品标准号;(3) 牌号;(4) 产品规格及尺寸、不平度精度;(5) 边缘状态;(6) 表面质量级别;(7) 表面结构;(8) 包装方式;(9) 用途;(10) 其他。

如订货合同中未注明尺寸及不平度精度、表面质量级别、边缘状态及包装方式,则本标准产品按普通的尺寸及不平度精度、FB级表面质量的切边钢带及切边钢板供货,并按供方提供的包装方式包装。

5 尺寸、外形、重量及允许偏差钢板及钢带的尺寸、外形、重量及允许偏差按Q/MGB 1001的规定。

6 技术要求6.1 化学成分6.1.1 钢的化学成分(熔炼分析)应符合表4的规定。

表4 化学成分单位:wt%牌号 C Si Mn P S Als1) Ti2) Nb2)H260LA ≤0.10 ≤0.50 ≤0.60 ≤0.025 ≤0.025 ≥0.020 ≤0.15 ≤0.09H300LA ≤0.10 ≤0.50 ≤1.00 ≤0.025 ≤0.025 ≥0.020 ≤0.15 ≤0.09H340LA ≤0.10 ≤0.50 ≤1.00 ≤0.025 ≤0.025 ≥0.020 ≤0.15 ≤0.09H380LA ≤0.10 ≤0.50 ≤1.40 ≤0.025 ≤0.025 ≥0.020 ≤0.15 ≤0.09H420LA ≤0.10 ≤0.50 ≤1.40 ≤0.025 ≤0.025 ≥0.020 ≤0.15 ≤0.09H460LA ≤0.10 ≤0.50 ≤1.80 ≤0.025 ≤0.025 ≥0.020 ≤0.15 ≤0.09H500LA ≤0.12 ≤0.60 ≤1.70 ≤0.025 ≤0.025 ≥0.020 ≤0.15 ≤0.09H550LA ≤0.12 ≤0.60 ≤1.70 ≤0.025 ≤0.025 ≥0.020 ≤0.15 ≤0.09 注:1) Als含量不作为判钢及交货条件。

2) 这些添加元素可以单独添加,也可组合添加。

也可以添加钒和硼。

这四种弥散元素的总量应不超过0.22%。

6.1.2 钢板及钢带的成品化学成分允许偏差应符合GB/T 222的规定。

6.2 冶炼方法钢板及钢带所用的钢采用氧气转炉冶炼。

6.3 交货状态6.3.1 钢板及钢带冷连轧后经退火及平整后交货。

6.3.2 钢板及钢带通常涂油供货,所涂油膜应能用碱水溶液除掉,供方保证自制造之日起在通常的非裸包包装、运输、装卸及贮存条件下三个月不生锈。

根据需方要求,经供需双方协议并在合同中注明,亦可以不涂油供货。

6.4 力学性能钢板及钢带的力学性能应符合表5的规定。

表5 力学性能要求牌号R p0.21) (MPa) R m (MPa) A802)3) (%)H260LA 260~330 350~430 ≥26H300LA 300~380 380~480 ≥23H340LA 340~420 410~510 ≥21H380LA 380~480 440~560 ≥19H420LA 420~520 470~590 ≥17H460LA 460~560 560~680 ≥15H500LA 500~600 ≥560 ≥14≥10 H550LA ≥550 600~750 注:1)无明显屈服时采用R p0.2,否则采用R eL。

2)试样为GB/T 228中的P6试样,试样方向为横向。

3)当产品公称厚度大于0.50mm,但小于等于0.70mm时,断后伸长率允许下降2%;当产品公称厚度不大于0.50mm时,断后伸长率允许下降4%。

6.5 表面质量6.5.1 钢板及钢带表面不得有结疤、裂纹、夹杂等对使用有害的缺陷,钢板及钢带不得有分层。

6.5.2在连续生产过程中,钢带表面局部缺陷不易发现和去除,因此,钢带允许带缺陷交货,但钢带单面有缺陷的部分不得超过每卷长度的6%。

6.6 表面粗糙度表面平均粗糙度Ra按0.6μm≤Ra≤1.9μm控制。

供方如能保证,可不提供平均粗糙度的数据;如用户有特殊需求,必须在合同中注明。

表面粗糙度测量按GB/T 2523执行。

7 检验和试验7.1 钢板及钢带的外观用肉眼检查。

7.2 钢板及钢带的尺寸、外形和不平度应采用合适的测量工具测量。

7.3 每批钢板及钢带的检验项目、试样数量、取样方法、试验方法及取样方向应符合表6的规定。

表6 检验和试验项目检验项目试样数量(个)取样方法试验方法化学分析 1/炉GB/T 20066GB/T 223、GB/T 4336、GB/T 20123、GB/T 20125、GB/T 20126拉伸试验 1/批GB/T 2975GB/T 228应变硬化指数(n值) 1/批GB/T 5028表面粗糙度- GB/T2523 7.4 钢板及钢带应按批验收,每个检验批应由不大于45吨的同牌号、同规格、同加工状态、同热处理制度的钢板及钢带组成,对于卷重大于30吨的钢带,可以每卷作为一个检验批。

7.5 对于拉伸、杯突和弯曲,如有某一项试验结果不符合规定要求,则可从同一批中再取双倍数量的试样进行该不合格项目的复验。

复验结果(包括该项目试验所要求的所有指标)合格,则整批合格。

复验结果(包括该项目试验所要求的所有指标)即使有一个指标不合格,则复验不合格。

如复验不合格,则已做试验且试验结果不合的单件不能验收,但该批材料中未做试验的单件可逐件重新提交试验和验收。

8 包装、标志及质量证明书钢板及钢带的包装、标志及质量证明书应符合马钢企业标准Q/MGB 458规定。

如需方对包装重量有特殊要求,应在合同中注明。

9 数值修约规则数值修约规则符合GB/T 8170的规定。

10 其它本技术条件自发布之日起至新版技术条件发布前有效。

附录A (标准的附录)理论计重时的重量计算方法A1 钢板理论计重时,其尺寸均采用公称尺寸值。

A2 钢板理论计重时的重量计算方法按表A1的规定。

表 A1计算顺序计算方法结果的位数基本重量kg/mm·m2 7.85(厚度1mm,面积1m2的重量)单位重量 kg/m2基本重量(kg/mm·m2)×厚度(mm)修约到有效数字4位钢板的面积m2宽度(m)×长度(m)修约到有效数字4位1块的重量 kg 单位重量(kg/m2)×面积(m2) 修约到有效数字3位1捆的重量 kg 1块的重量(kg)×同一尺寸1捆中块数修约到kg的整数值总重量 kg 各捆重量相加 Kg的整数值注:总重量也可以1块的重量(kg)×总块数来求得。

注A1 数值修约方法按GB/T 8170的规定执行。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