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星堆遗址发掘历程

合集下载

三星堆

三星堆
三星堆遗址被称为20世纪人类最伟大的考古发现 之一,昭示了长江流域与黄河流域一样,同属中 华文明的母体,被誉为“长江文明之源”。
三星堆遗址的发掘历程
•三星堆遗址的发现,始于当地农民于1929年淘沟 时偶然发现的一坑玉石器
1931年春,英国传教士听到这个消息后,找到当 地驻军帮忙宣传保护和调查,还将收集到的玉石 器交美国人开办的华西大学博物馆保管。华西大 学博物馆于1934年春天组成考古队,,在发现玉 石器的附近进行了为期十天的发掘。发掘收获丰 富,根据这些材料,整理出《汉州发掘简报》。 遗憾的是,三星堆遗址自1934年首次发掘以后, 发掘就长期停滞。 20世纪50年代开始,考古工作者又恢复了在三星 堆的考古工作。
青铜神树
如此巨大的青铜神树会由于重心的上移而倾斜, 现在看到的复原青铜树是由几条钢制缆绳斜拉固 定的。空心的青铜树干里面也是用钢管加固支撑 的。有学者认为这棵青铜神树如果全部按原型组 装竖立起来,原来的三足底座根本无法承受其全 部重量。由此推测这棵青铜神树应该是为一次大 型祭祀而临时铸成,而不是作为长期陈列而设置 的。用青铜铸造许多颗带有神意的树木在当时是 要下很大的决心的,因为那是一项十分庞大复杂 的制造过程。
青铜神坛共分为四层。底层兽形座,是整 个神坛的基座,其中的兽,便是著名的 “坛下神兽”。神兽的造型,具有很强的 动感,仿佛正在用尽全身力气支撑着上面 的神坛。它们的眼睛是纵目的。一说这种 神兽叫角端,跟麒麟一样,是上古时的神 兽。
青铜神坛
第二层居住着四个大立人,他们的脸,跟出土的纵目面具一样,威严 肃穆。剽悍的身体上,套着一件紧身的对襟衣;衣服背后,画着数轮 正在散发着光芒的太阳,这个太阳造型,很容易就让我们跟金沙的太 阳神鸟联系了起来。大立人戴着帽子,系着腰带,手中抓着一根藤条。 更为奇异的是,在它们的帽沿上,还有左右两张脸。模样很怪,长眉、 大眼、直鼻、阔口,活像个小丑。

三星堆遗址的发掘与研究进展

三星堆遗址的发掘与研究进展

三星堆遗址的发掘与研究进展三星堆遗址是中国四川省广汉市境内的一处古代遗址,是公认的中国迄今发现的最早、最大、保存最完整的古代遗址之一。

自上世纪80年代开始,人们对三星堆遗址进行了多次发掘和研究,取得了许多重要的成果,为我们认识中国古代文明的起源和发展提供了珍贵的资料和线索。

一、遗址概况三星堆遗址位于成都平原北部的庙仙山麓,地处沱江与岷江的交汇处,遗址面积约12万多平方米,被认为是公元前13世纪至11世纪的古代城址。

据考古学家估计,三星堆是一座古代城市,曾是巴蜀地区的政治、经济和文化中心。

二、遗址发掘自1986年以来,中国考古学家对三星堆遗址进行了一系列的发掘工作。

这些发掘工作主要集中在城市核心区域,包括宫殿、祭祀区、居住区和墓葬等。

1. 宫殿发现在遗址的核心区域,考古学家们发现了一座规模庞大的宫殿遗址。

这些宫殿遗址由坚固的夯土墙所围合,内部设有许多不同用途的房间,包括起居室、储藏室和祭祀殿堂等。

考古学家还在宫殿内部发现了大量的青铜器、玉器和陶器等文物,这些文物的出土为我们揭示了三星堆古人的生活和文化提供了重要线索。

2. 祭祀区发现在遗址的一角,考古学家们还发现了一处巨大的祭祀区。

这处祭祀区由一座高大的祭坛和周围的祭祀建筑群组成。

在发掘过程中,考古学家们在祭坛下发现了大量的刻有神秘符号的青铜祭器,这些祭器被认为是古人进行宗教仪式时使用的。

3. 居住区和墓葬发现除了宫殿和祭祀区,考古学家们还对遗址中的居住区和墓葬进行了发掘。

在居住区,他们发现了一系列由夯土墙构成的住房和蓄水池,这些住房和蓄水池被认为是古人居住和生活的场所。

在墓葬方面,考古学家们共发现了近千座墓葬,其中既包括贵族的墓葬,也包括普通百姓的墓葬。

这些墓葬中出土的陪葬品,如青铜器、玉器和金器等,对我们了解古代社会的阶层分化和文化水平提供了重要线索。

三、研究进展对三星堆遗址的研究不仅仅是对古代文物的发掘,还包括对遗址背后的历史、文化和社会制度等问题的探讨。

三星堆挖掘考古学家发现的珍贵文物

三星堆挖掘考古学家发现的珍贵文物

三星堆挖掘考古学家发现的珍贵文物三星堆是中国四川省广汉市的一个古代遗址,被认为是史前文化遗址之一。

自1929年首次发现以来,该遗址一直是考古学家们的重要研究对象。

在三星堆的挖掘过程中,考古学家发现了许多珍贵的文物,这些文物不仅有助于我们了解古代文化和历史,而且也为考古学的进一步研究提供了重要的资料。

一、古代遗址的发现与开挖三星堆的发现可以追溯到上世纪20年代末期,当时有一位名叫杨澜的中国考古学家在广汉附近一座小山上发现了一块用玉石雕刻的神秘面具。

这个发现引起了杨澜及其他考古学家的兴趣,他们开始对这个地区展开深入的考古调查。

随着挖掘的展开,考古学家们发现了越来越多的遗迹和文物。

其中最引人注目的是一座规模宏大的青铜祭坛和大量的青铜器、玉器、陶器等文物。

这些文物的数量和质量远远超过了当时已知的任何古代文化遗址,使得三星堆成为了中国考古学的一颗新星。

二、三星堆的文物特点1. 青铜祭坛三星堆的青铜祭坛是其最显著的文物之一。

这是一座四方形的祭坛,每一边都有一对龙形柱子作为支撑。

祭坛上刻有丰富细致的神话图案,包括人物、动物和神兽等。

祭坛的规模和工艺水平表明了当时古代人们高超的工艺技术和宗教信仰。

2. 青铜器除了青铜祭坛,三星堆还出土了大量的青铜器。

这些青铜器包括器皿、武器和装饰品等。

其中最著名的是一把青铜面具,这是一个精细雕刻的面具,以神秘的人脸形象为特点。

这个面具被认为是三星堆文化的代表之一。

3. 玉器在三星堆的挖掘中,考古学家们还发现了许多精美的玉器。

这些玉器以勾玉和玉璧为主,其中最引人注目的是一枚玉璧,这是一种古代玉器,通常是用作护身符或权力象征。

这个玉璧的精湛工艺和华丽装饰展示了古代人们的审美观念和技术水平。

4. 陶器在三星堆遗址中发现了大量的陶器,其中最有特点的是刻有神秘符号和图案的陶器。

这些陶器不仅显示了当时人们的生活方式和审美趣味,还提供了宝贵的文字考古资料,帮助研究人员进一步了解古代语言和文化。

三星堆发掘史

三星堆发掘史

三星堆遗址简介四川广汉三星堆遗址地处成都平原,位于四川省广汉市境内西北的鸭子河南岸和马牧河两侧的台地上,总面积约12平方千米,遗址集中分布区的面积约6平方公里,实际上是由数十个地点组成的大型遗址群,是迄今在西南地区发现的范围最大、延续时间最长、文化内涵最丰富的古城、古国、古蜀文化遗址。

出土的青铜器器形、纹饰深受殷商作风的影响,反映了巴蜀与殷商文化的密切关系,而其器形、冶炼技术、纹样风格等都具有浓厚的地方特点。

三星堆遗址被称为20世纪人类最伟大的考古发现之一,昭示了长江流域与黄河流域一样,同属中华文明的母体,被誉为“长江文明之源”。

砖厂取土堆1979年冯汉骥的遗作发表时,距离月亮湾遗址被燕道诚父子挖掘已经整整半个世纪。

除了有限的几次考古发掘,其他的出土文物大多是被燕道诚父子一样的当地农民在劳动中无意间零星挖出,被当成“意外之财”。

当地人鲜有文物价值的概念,更不会把他们祖辈生活、劳作的这片土地看成文明遗址。

今年已88岁的文物工作者敖天照对此深有体会。

他从上世纪50年代开始在广汉县文化馆工作,却对三星堆知之甚少。

直到1973年被送到湖北,参加为期一年的长江流域考古培训,这位广汉的基层文物干部才知道身边文物的重要性。

那次培训的讲师中有著名考古学家、北京大学教授严文明。

严文明听说敖天照来自广汉,当时就点着他说:“你从广汉来,你要注意哦,你们那里的三星堆很重要。

”敖天照至今依然记得当时严文明说这句话时认真的语气。

1975年,培训归来的敖天照马上去找“很重要”的三星堆。

此前,他甚至不知道三星堆究竟在哪里。

找到三星堆,敖天照更揪心了。

三星堆旁建起了一座砖厂。

被考古工作者视为重要遗迹的三星堆,却被砖厂当成了三个最便捷的天然大土堆,正源源不断地取土烧砖呢。

现在划定的三星堆遗址区,跨越广汉两个镇的七个村子。

敖天照说:“三星堆属于中兴公社范围。

公社就利用三星堆的土堆取土,办了个集体砖厂。

挖出的陶片被成堆扔在一边。

我一看,陶片年代应该是新石器时代晚期的,火候不高,手感比较软,器形也比较原始,说明时间很古老。

三星堆遗址

三星堆遗址
三星堆遗址
提纲
三星堆遗址概况

地点
时间
范围
地位
发掘及出土情况


发掘过程
三个阶段


出土器物
陶器 金器 青铜器
存在谜题

起源
金杖
古都
三星堆遗址概况

三星堆遗址是一座由众多古文化遗存分布点 所组成的一个庞大的遗址群,1988年1月被公 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是中国西南地 区重要的青铜时代遗址。
3.两坑的发掘及古城再现(1980年— 2005年)


1980~1981年四川省文物管理委员会与广汉县联合首次发掘 三星堆遗址,揭露出大面积的房屋基址。 1986年7月18日当地砖厂在第二发掘区取土时发现祭祀坑, 挖出玉石器。第六次发掘三星堆遗址。7月18日~8月14日 四 川省文物管理委员会、四川省文物考古研究所与广汉县联合 发掘祭祀坑,编号为一号祭祀坑。出土铜、金、玉、琥珀、 石、 陶等器物共420件,象牙13根。距一号祭祀坑东南约30 公尺处发现二号祭祀坑。1986年8月~9月 发掘清理二号祭祀 坑,出土铜、金、玉、石等珍贵文物1302件(包括残件和残 片中可识别出的个体),象牙67根,海贝约4600枚。 1988年10月~1989年1月四川省文物管理委员会、四川省文 物考古研究所第七次发掘三星堆遗址,对三星堆土埂进行试 掘,确定土埂为内城墙的南墙。
地点
三星堆遗址位于距中国四川广汉城西7公里,距南兴镇4公里的鸭子河畔,南距离成都约40 公里,北距德阳26公里。

三星堆遗址群规模巨大,范围广阔,古文化 遗存大多分布在鸭子河南岸的马牧河南北两 岸的高台地上,遗址群平面呈南宽北窄的不 规则梯形,沿河一带东西长5~6千米,南边 宽2~3千米,总面积约1200公顷,是四川古 代最大最重要的一处古文化遗存。现已确定 的古文化遗存分布点达30多个,其中以南部 的“三星堆”,中部的“月亮湾”、“真武 宫”,北部的“西泉坎”,东部的“狮子 堰”,西部的“横梁子”,以及向西延续的 “仁胜村”、“大堰村”等遗址最为重要。

三星堆文化传承与发展

三星堆文化传承与发展

三星堆文化传承与发展三星堆文化作为中国古代文明的瑰宝之一,以其独特的艺术风格和丰富的文化内涵而闻名于世。

它的传承与发展是我们认识和了解中国古代文化的重要途径之一。

三星堆文化的传承可以追溯到公元前约4000年至约前1200年的史前时期。

它的主要遗址位于四川省广汉市三星堆镇,因遗址内发现的三座星状土堆而得名。

三星堆遗址的发掘工作始于1986年,至今已经发现了大量的文物和遗迹,其中包括青铜器、玉器、陶器、石器等。

这些文物的研究和保护工作,为我们了解三星堆文化的起源和演变提供了重要的线索。

三星堆文化的发展可以分为不同的阶段。

在早期阶段,三星堆地区主要是一个农耕社会,人们以种植和养殖为生,过着简单的生活。

然而,随着社会的发展和人们生产技术的进步,三星堆地区逐渐出现了社会分工和贸易交流,人们开始制作和使用各种工具和器具,如石器、玉器、陶器等。

这些文物不仅体现了人们的生活方式和审美观念,还反映了他们对宇宙和神秘力量的崇拜。

在中期阶段,三星堆文化达到了巅峰。

这个时期的三星堆地区经济繁荣,社会发展迅速。

人们开始建造更加宏伟和复杂的建筑,如祭祀场所、墓葬等。

同时,青铜器的制作和使用也达到了一个新的高度,青铜器的纹饰精美,工艺精湛,象征着权力和地位的象征。

这些文物的出现,不仅丰富了人们的生活,也体现了他们对艺术和美的追求。

在晚期阶段,由于各种原因,三星堆文化逐渐衰落。

然而,它的影响却没有消失。

相反,三星堆文化对后世的影响更加深远。

许多后来的文化和艺术形式,如蜀绣、川剧等,都受到了三星堆文化的启发和影响。

同时,三星堆文化的研究和保护工作也在不断进行,让我们对这个古老的文化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总的来说,三星堆文化的传承与发展是一个非常重要的课题。

通过对它的研究和保护,我们可以更好地了解中国古代文化的多样性和独特性,也可以为当代文化的创新和发展提供借鉴和启示。

因此,我们应该加强对三星堆文化的研究和保护工作,让这个古老而神秘的文化继续发光发热。

三星堆的重要知识点

三星堆的重要知识点

三星堆的重要知识点一、三星堆的发现。

1. 发现地点与时间。

- 三星堆遗址位于中国四川省广汉市西北的鸭子河南岸。

1929年,当地农民燕道诚在淘沟时偶然发现一坑玉石器,这一发现拉开了三星堆考古的序幕。

但大规模的科学发掘始于20世纪80年代。

2. 考古发掘历程。

- 20世纪80年代以来,考古工作者对三星堆进行了多次大规模发掘。

1986年,三星堆遗址发现了两个大型祭祀坑,出土了上千件珍贵文物,这一发现震惊了世界。

此后,又陆续有新的考古发现,不断丰富人们对三星堆文明的认识。

二、三星堆的文化特征。

1. 独特的青铜器。

- 造型奇特。

- 三星堆青铜器造型独特,与中原地区青铜器有很大区别。

例如青铜立人像,人像高1.8米,加上底座通高2.62米,是迄今中国发现最早和最大的青铜立人像。

人像头戴高冠,身穿窄袖与半臂式共三层衣,衣上饰有龙纹、回纹等,双手夸张地抱握在胸前,像是持有某种器物,这种造型在其他古代文明中极为罕见。

- 青铜面具也是三星堆青铜器的典型代表。

其中最大的青铜纵目面具,宽1.38米,高0.645米,眼球极度夸张地向外凸出,耳朵也很大,被认为具有特殊的宗教或神话意义。

- 制作工艺。

- 三星堆青铜器的制作工艺高超。

采用了范铸法、分铸法等多种铸造工艺。

从青铜立人像等器物可以看出,当时的工匠能够准确地把握人体比例,在铸造过程中很好地处理了细节部分,如衣服的纹饰、人像的面部表情等。

而且在一些大型青铜器的铸造上,能够解决复杂的结构问题,显示出当时高度发达的青铜铸造技术。

2. 精美的玉器。

- 三星堆出土了大量玉器,种类丰富,有玉璋、玉琮、玉璧等。

玉璋的形制多样,有的玉璋长达1米多,上面刻有精美的纹饰。

这些玉器的制作工艺精湛,玉质温润,体现了当时对玉石加工的高超技艺。

玉琮与中原地区的玉琮在形制和纹饰上有一定的相似性,反映了三星堆文明与中原文明之间可能存在的文化交流。

3. 神秘的金器。

- 三星堆出土的金器同样令人惊叹。

其中最著名的是金杖,金杖长1.42米,直径2.3厘米,重约500克。

三星堆第一次发现是在哪一年

三星堆第一次发现是在哪一年

1、三星堆遗址是最早发现相关出土物的时间:1929年。

2、三星堆遗址的发现,始于当地农民燕道诚于1929年淘沟时偶然发现的一坑玉石器。

1931年春,在广汉县传教的英国传教士董笃宜听到这个消息后,找到当地驻军帮忙宣传保护和调查,还将收集到的玉石器交美国人开办的华西大学博物馆保管。

根据董笃宜提供的线索,华西大学博物馆馆长葛维汉和助理林名钧于1934年春天组成考古队,由广汉县县长罗雨仓主持,在燕氏发现玉石器的附近进行了为期十天的发掘。

发掘收获丰富,根据这些材料,葛维汉整理出《汉州发掘简报》。

遗憾的是,三星堆遗址自1934年首次发掘以后,发掘就长期停滞。

3、三星堆古遗址位于四川省广汉市西北的鸭子河南岸,分布面积12平方千米,距今已有5000至3000年历史,是迄今在西南地区发现的范围最大、延续时间最长、文化内涵最丰富的古城、古国、古蜀文化遗址。

现有保存最完整的东、西、南城墙和月亮湾内城墙。

三星堆遗址被称为20世纪人类最伟大的考古发现之一,昭示了长江流域与黄河流域一样,同属中华文明的母体,被誉为“长江文明之源”。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梁子遗址”和“三星堆遗址”。1963 年,由冯汉 骥领队,四川省博物馆、四川大学历史系组成的 联合考古队再次发掘了三星堆遗址的月亮湾等 地点,展现了三星堆遗址和文化的基本面貌。当 时,冯汉骥教授曾认识到,三星堆“一带遗址如 此密集,很可能就是古代蜀国的一个中心都邑”。
20 世纪八九十年代以后,三星堆遗址迎来了 大规模连续发掘时期,前后长达 20 年。1980~
我闭上眼,告诉自己这一切都是假的,聚光灯马上就关了,帷幕也要落下来了
三星堆遗址最晚期遗存相同,为三星堆文化的去 向等问题提供了重要材料。
1990 年开始,对三星堆文化和文明的探索从 成都平原延伸到了渝东地区和陕南地区。由于早 于三星堆文化的四川盆地新石器时代文化面貌 的初步揭示,并且有多处龙山时代的古城遗址和 若干处具有新石器时代文化向三星堆文化过渡 阶段遗存的发现,为三星堆文明研究的深入进行
三星堆遗址的年代从新石器时代晚期延续 到商末周初,距今 4800~2800 年。
三星堆遗址内存在三种面貌不同,但又连续 发展的三期考古学文化,即以成都平原龙山时代 至夏代遗址群为代表的一期文化,又称“宝墩文 化”;以商代三星堆规模宏大的古城和高度发达 的青铜文明为代表的二期文化;以商末至西周早 期三星堆废弃古城时期为代表的三期文化,即成
三星堆古遗址是迄今在西南地区发现的范 围最大、延续时间最长、文化内涵最丰富的古城、 古国、古蜀文化遗址,被称为 20 世纪人类最伟 大的考古发现之一,昭示了同长江流域与黄河流 域一样,同属中华文明的母体,被誉为“长江文 明之源”。
偶然发现
三星堆遗址的惊世发现,始于当地农民燕道
诚于 1929 年车水淘沟时偶然发现的一坑玉石器。 1931 年春,在广汉县传教的英国传教士董笃宜 (V·H·Donnithorne)听到这个消息后,找到 当地驻军帮忙宣传保护和调查,还将收集到的玉 石器交美国人开办的华西大学博物馆保管。根据 董笃宜提供的线索,华西大学博物馆馆长葛维汉 (DavidC·Graham)和助理林名钧于 1934 年春 天组成考古队,由广汉县县长罗雨仓主持,在燕 氏发现玉石器的附近进行了为期十天的发掘。发
掘,发现三星堆遗址最晚期的遗存。1986 年出土 了大量遗物和复杂的地层迭压关系,根据这年的 发掘材料,一些考古研究者开始了三星堆遗址分 期的尝试。也正是在 1986 年,两处埋藏有丰富 宝藏的长方形器物坑被意外揭露出来,其包含的 大量金属器的出土,引起了海内外学术界对位于 中国西南的古蜀文明的重视。在三星堆遗址大规 模发掘的同时, 1985~1987 年对成都市区的十二 桥遗址进行了发掘,该遗址最下层的文化面貌与
都“十二桥文化”。 相关 上传相关 0
0c27f6ca 易博亚洲
我闭上眼,告诉自己这一切都是假的,聚光灯马上就关了,帷幕也要落下来了
我闭上眼,告诉自己这一切都是假的,聚光灯马上就关了,帷幕也要落下来了
掘收获丰富,根据这些材料,葛维汉整理出《汉 州发掘简报》遗憾的是,三星堆遗址自 1934 年 首次发掘以后,发掘就长期停滞。
深入发掘
50 年代开始,考古者又恢复了在三星堆的考 古。当时还没有认识到三星堆遗址的巨大规模, 所以将三星堆遗址北部的月亮湾地点和南部的 三星堆地点各自当作一个遗址,分别命名为“横
我闭上眼,告诉自己这一切都是假的,聚光灯马上就关了,帷幕也要落下来了
1981 年的发掘,清理出成片的新石器时代的房址 遗迹,出土标本上万件,还发现了具有分期意义 的地层迭压关系。这次发掘的发掘报告《广汉三 星堆遗址》中指出,三星堆是“一种在四川地区 分布较广的、具有鲜明特征的,有别于其它任何 考古学文化的一种古文化”,已经具备了夏鼐提 出的命名考古学文化的三个条件,建议命名为 “三星堆文化”。1982 年和 1984 年,考古者分别 在三星堆地点西南和西泉坎地点进行了两次发
提供了更广阔的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景。
遗址面积
三星堆遗址是一个总面积超过 12 平方公里 的大型遗址群,包括大型城址、大面积居住区和 两个器物坑等重要文化遗迹,位于成都平原北部 之沱江冲积扇上,西出广汉市七里许,北临沱江 支流湔江(俗称鸭子河),悠悠五千载,胜迹昭 汗青。传说玉皇大帝在天上撒下了三把土,落在
我闭上眼,告诉自己这一切都是假的,聚光灯马上就关了,帷幕也要落下来了
广汉的湔江边,成为突兀在大平原上的三座黄土 堆,犹如一条直线上分布的三颗金星,三星堆因 此而得名。现在考古发掘确认:三堆土实际是这 个千年古都的南城墙,城墙上有两个缺口,因年 代久远,城墙坍塌剥蚀而成。三星堆的实体已在 上世纪七、八十年代烧砖瓦的热潮中夷为平地。 而仅存的半个堆也是在 1986 年砖厂取土中发现 两个祭祀坑后停止挖土才保存下来。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