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祖本纪字词整理及重点句子翻译

合集下载

《高祖本纪》翻译

《高祖本纪》翻译

《高祖本纪》翻译1.常有大度,不事家人生产作业。

2.高祖为亭长,素易诸吏,乃绐为谒曰“贺钱万”,实不持一钱。

3.公始常欲奇此女,沛令善公,求之不与,何自妄许与刘季?4.于是沛公起,摄衣谢之,延上坐。

5.益张疑兵旗帜,诸所过毋得掠卤,秦人憙,秦军解,因大破之。

6.父老苦秦苛法久矣,诽谤者族,偶语者弃市。

7.且吾所以还军霸上,待诸侯至而定约束耳。

8.今则来,沛公恐不得有此。

可急使兵守函谷关,无纳诸侯军,稍征关中兵以自益,距之。

9.会项伯欲活张良,夜往见良,因以文谕项羽,项羽乃止。

10.沛公从百余骑,驱之鸿门,见谢项羽。

11.至南郑,诸将及士卒多道亡归,士卒皆歌思东归。

12.项羽王诸将之有功者,而王独居南郑,是迁也。

13.军吏士卒皆山东之人也,日夜跂而望归,及其锋而用之,可以有大功。

14.项羽卒闻汉军之楚歌,以为汉尽得楚地,项羽乃败而走,是以兵大败。

15.诸君必以为便,便国家。

16.始大人常以臣无赖,不能治产业,不如仲力。

今某之业所就孰与仲多?17.吾特为其以雍齿故反我为魏。

18. 沛父兄固请,乃并复丰,比沛。

1、常有大度,不事家人生产作业。

他平时就有远大的抱负,不愿做一般老百姓所从事的谋生职业。

2、高祖为亭长,素易诸吏,乃绐为谒曰“贺钱万”,实不持一钱。

高祖做亭长,平素就看不起这帮官吏,于是在进见的名帖上诈称“贺钱一万”,实际上他一个钱也没带。

3、公始常欲奇此女,沛令善公,求之不与,何自妄许与刘季?你起初总是想让这个女儿出人头地,把他许配给个贵人。

沛县县令跟你要好,想娶这个女儿你不同意,今天你为什么随随便便地就把她许给刘季了呢?4、于是沛公起,摄衣谢之,延上坐。

这时候,沛公站起来,整理衣服,向他道歉,并把郦食其请到上座。

5、益张疑兵旗帜,诸所过毋得掠卤,秦人憙,秦军解,因大破之。

沛公增加悬挂疑兵旗帜,命令全军,所过之处,不得掳掠,秦地的人都很高兴,秦军松懈,于是大破秦军。

6、父老苦秦苛法久矣,诽谤者族,偶语者弃市。

《史记》之《十二本纪·高祖本纪》原文+翻译(分段)(全)

《史记》之《十二本纪·高祖本纪》原文+翻译(分段)(全)

《史记》之《十二本纪·高祖本纪》原文+翻译(分段)(全)【原文】高祖,沛丰邑中阳里人,姓刘氏,字季。

父曰太公,母曰刘媪。

其先刘媪尝息大泽之陂,梦与神遇。

是时雷电晦冥,太公往视,则见蛟龙於其上。

已而有身,遂产高祖。

【译文】高祖是沛郡丰县中阳里人,姓刘,字季。

他的父亲是太公,母亲是刘媪。

当初,刘媪曾经在大泽的岸边休息,梦中与神人相遇。

当时电闪雷鸣、天昏地暗,太公正好去看她,看到有条蛟龙在她身上。

不久,(刘媪)有了身孕,就生下了高祖。

【原文】高祖为人,隆准而龙颜,美须髯,左股有七十二黑子。

仁而爱人,喜施,意豁如也。

常有大度,不事家人生产作业。

及壮,试为吏,为泗水亭长,廷中吏无所不狎侮。

好酒及色。

常从王媪、武负贳酒,醉卧,武负、王媪见其上常有龙,怪之。

高祖每酤留饮,酒雠数倍。

及见怪,岁竟,此两家常折券弃责。

【译文】高祖这个人,高鼻梁,像龙一样的容貌,漂亮的胡须,左腿上有七十二颗黑痣。

他仁厚爱人,喜欢施舍,心胸开阔。

他平日里有干大事业的气度,不参加平常人家生产劳作的事。

到了成年,他通过考试成为官吏,当了泗水亭的亭长,对官署中的官吏,没有不捉弄的。

他喜欢喝酒,喜好女色。

常常到王大妈、武大妈那里去赊酒,喝醉了躺倒就睡,武大妈、王大妈看到他身上常有龙出现,觉得很奇怪。

高祖每次留在店中喝酒,酒就比平常多卖好几倍。

等到看见了(有龙出现的)怪现象,(到了)年终,这两家常常把记帐的简札折断,不再向高祖讨帐。

【原文】高祖常繇咸阳,纵观,观秦皇帝,喟然太息曰:“嗟乎,大丈夫当如此也!”【译文】高祖曾经到咸阳去服徭役,(有一次秦始皇出巡,)允许百姓随意观看,他看到了秦始皇(出巡的场面),长叹一声说:“唉,大丈夫就应该象这样!”【原文】单父人吕公善沛令,避仇从之客,因家沛焉。

沛中豪桀吏闻令有重客,皆往贺。

萧何为主吏,主进,令诸大夫曰:“进不满千钱,坐之堂下。

”高祖为亭长,素易诸吏,乃绐为谒曰“贺钱万”,实不持一钱。

谒入,吕公大惊,起,迎之门。

高祖本纪重点句翻译精编WORD版

高祖本纪重点句翻译精编WORD版

高祖本纪重点句翻译精编W O R D版IBM system office room 【A0816H-A0912AAAHH-GX8Q8-GNTHHJ8】1常有大度,不事家人生产作业。

他平常就有远大抱负,不从事一般老百姓所从事的谋生职业。

2高祖每酤留饮,酒雠数倍。

高祖每次去买酒畅饮,店里售出的酒是平日的几倍。

3及见怪,岁竟,此两家常折券弃责。

等到看见了(有龙出现的)怪现象,年终,这两家常常毁掉欠据,免除债务。

4单父人吕公善沛令,避仇从之客,因家沛焉。

单父县人吕公与沛县县令相交好,吕公因避仇人到沛县县令家作客,于是把家迁到沛县。

5高祖为亭长,素易诸吏,乃绐为谒曰“贺钱万”,实不持一钱。

高祖做亭长,平时就看不起各个官吏,就在进见的名帖上谎称“贺钱一万”,其实不带一个钱。

6高祖因狎侮诸客,遂坐上坐,无所诎。

高祖趁机戏弄那些宾客,就坐到上座去,一点儿也没有不安的感觉。

7酒阑,吕公因目固留高祖。

高祖竟酒,后。

酒席将散,吕公用目示意,坚持让高祖留下。

高祖喝完了酒,留下不走。

8诸将过此者多,吾视沛公大人长者。

经过此地的各将领多了,我看沛公是个德行高尚忠厚老实的人。

9于是沛公起,摄衣谢之,延上坐。

于是沛公站起来,提起衣服,向郦食其道歉,把他请到上坐。

10诸所过毋得掠卤,秦人憙,秦军解,因大破之。

全军所过之处,不得抢人抢物,秦地的人很高兴,秦军松懈,趁机大败秦军。

11秦王子婴素车白马,系颈以组,封皇帝玺符节,降轵道旁。

秦王子婴驾着白车白马,用丝带系着脖子,封好皇帝的御玺和符节,在轵道旁投降。

12父老苦秦苛法久矣,诽谤者族,偶语者弃市。

父老们受秦朝苛虐法令的苦很久了,非议国政的灭族,相聚谈话的要处死。

13且吾所以还军霸上,待诸侯至而定约束耳。

况且我把军队撤回霸上的原因,是想等着各路诸侯到来再制定规矩、制度。

/14今则来,沛公恐不得有此。

如今若他来了,沛公您恐怕就不能拥有这个地方。

15可急使兵守函谷关,无内诸侯军,稍征关中兵以自益,距之。

史记高祖本纪原文注释及翻译

史记高祖本纪原文注释及翻译

史记高祖本纪原文注视及翻译原文:高祖,沛丰邑中阳里人,姓刘氏,字季。

父曰太公,母曰刘媪。

其先刘媪尝息大泽之陂,梦与神遇。

是时雷电晦冥,太公往视,则见蛟龙於其上。

已而有身,遂产高祖。

高祖为人,隆准而龙颜,美须髯,左股有七十二黑子。

仁而爱人,喜施,意豁如也。

常有大度,不事家人生产作业。

及壮,试为吏,为泗水亭长,廷中吏无所不狎侮。

好酒及色。

常从王媪、武负贳酒,醉卧,武负、王媪见其上常有龙,怪之。

高祖每酤留饮,酒雠数倍。

及见怪,岁竟,此两家常折券弃责。

高祖常繇咸阳,纵观,观秦皇帝,喟然太息曰:“嗟乎,大丈夫当如此也!”单父人吕公善沛令,避仇从之客,因家沛焉。

沛中豪桀吏闻令有重客,皆往贺。

萧何为主吏,主进,令诸大夫曰:“进不满千钱,坐之堂下。

”高祖为亭长,素易诸吏,乃绐为谒曰“贺钱万”,实不持一钱。

谒入,吕公大惊,起,迎之门。

吕公者,好相人,见高祖状貌,因重敬之,引入坐。

萧何曰:“刘季固多大言,少成事。

”高祖因狎侮诸客,遂坐上坐,无所诎。

酒阑,吕公因目固留高祖。

高祖竟酒,後。

吕公曰:“臣少好相人,相人多矣,无如季相,原季自爱。

臣有息女,原为季箕帚妾。

”酒罢,吕媪怒吕公曰:“公始常欲奇此女,与贵人。

沛令善公,求之不与,何自妄许与刘季?”吕公曰:“此非儿女子所知也。

”卒与刘季。

吕公女乃吕后也,生孝惠帝、鲁元公主。

高祖为亭长时,常告归之田。

吕后与两子居田中耨,有一老父过请饮,吕后因哺之。

老父相吕后曰:“夫人天下贵人。

”令相两子,见孝惠,曰:“夫人所以贵者,乃此男也。

”相鲁元,亦皆贵。

老父已去,高祖适从旁舍来,吕后具言客有过,相我子母皆大贵。

高祖问,曰:“未远。

”乃追及,问老父。

老父曰:“乡者夫人婴儿皆似君,君相贵不可言。

”高祖乃谢曰:“诚如父言,不敢忘德。

”及高祖贵,遂不知老父处。

翻译:高祖,沛县丰邑中阳里人。

姓刘,字季。

父亲叫太公,母亲叫刘媪。

先前刘媪曾经休息于大湖岸边,睡梦中与神相交合。

这时雷电交作,天昏地暗。

高祖本纪》重点字词

高祖本纪》重点字词

没必要查书、问人,答案就在后边,一会儿就知道了。

《高祖本纪》重点字词句1、高祖,沛丰邑中阳里.人2、是时雷电晦冥..3、已而..有身,遂产高祖4、常从王媪、武负贳.酒5、高祖每酤.留饮,酒雠.数倍6、高祖常繇.咸阳7、乃绐.为谒.曰“贺钱万”8、遂坐上坐,无所诎.9、酒阑.,吕公因目固留高祖10、臣有息.女,愿.为季箕帚妾11、足下必.欲诛无道秦,不宜踞.见长者12、于是沛公起,摄衣谢.之,延.上坐13、二世使使者斩以徇.14、因张良遂略.韩地轘辕15、啖.以利,因.袭攻武关,破之16、益.张疑兵旗帜,诸所过毋.得掠卤.17、秦人憙.,秦军解.,因大破之18、系颈以组.,封皇帝玺符节19、乃以秦王属.吏,遂西入咸阳20、父老苦.秦苛法久矣21、诸吏人皆案堵..如故22、稍.徵关中兵以自益.,距.之23、沛公然.其计,从之24、非有功伐.,何以得主约..25、乃详.尊怀王为义帝,实不用其命26、日夜跂.而望归,及.其锋而用之,可以有大功27、四月,兵罢戏下..,诸侯各就国28、不如决策东乡.,争权天下29、汉王复入壁.,深堑..而守之30、项羽之卒可.十万。

31、示.鲁父老项羽头,鲁乃.降32、乃即皇帝位泛水之阳.33、有功者害.之,贤者疑之34、给.馈饷,不绝.粮道35、此其所以..为我禽.也36、高祖欲长都.洛阳37、始大人常以臣无赖...,不..,不能治产业如仲力.38、今某之业所就孰与..仲多39、安.得猛士兮守四方40、发.沛中儿得百二十人,教之歌41、复.其民,世世无有所与.42、吾特.为其以雍齿故反我为魏43、沛幸得复,丰未复,唯.陛下哀怜之44、沛父兄固请,乃并复丰,比.沛44、四月甲辰,高祖崩.长乐宫特殊句式:1、其先刘媪尝息大泽之陂2、高祖常繇咸阳3、此非儿女子所知也4、诸将过此者多5、啖以利6、沛公兵遂先诸侯至霸上7、系颈以组8、降轵道旁9、秦富十倍天下10、沛公欲王关中11、籍何以生此12、项羽王诸将之有功者13、大王起微细14、置酒未央前殿《高祖本纪》重点字词句1、高祖,沛丰邑中阳里.人行政区域名称2、是时雷电晦冥..阴暗3、已而..有身,遂产高祖不久4、常从王媪、武负贳.酒赊5、高祖每酤.留饮,酒雠.数倍买/售卖6、高祖常繇.咸阳同“徭”,服徭役7、乃绐.为谒.曰“贺钱万”欺骗/名帖8、遂坐上坐,无所诎.同“屈”,屈服,不安9、酒阑.,吕公因目固留高祖结束,将尽10、臣有息.女,愿.为季箕帚妾生/希望11、足下必.欲诛无道秦,不宜踞.见长者如果,假如/张开双腿坐着12、于是沛公起,摄衣谢.之,延.上坐道歉/邀请13、二世使使者斩以徇.示众14、因张良遂略.韩地轘辕攻占、攻取15、啖.以利,因.袭攻武关,破之吃,诱惑/趁机16、益.张疑兵旗帜,诸所过毋.得掠卤.多多地/无,不要/同“掳”,掠夺17、秦人憙.,秦军解.,因大破之同“喜”,高兴,喜悦/同“懈”,松懈18、系颈以组.,封皇帝玺符节绳子19、乃以秦王属.吏,遂西入咸阳托付,交付,交给20、父老苦.秦苛法久矣受苦,受……折磨21、诸吏人皆案堵..如故同“安堵”,安定,安居22、稍.征关中兵以自益.,距.之逐渐,稍微/增加/抵抗23、沛公然.其计,从之以……为然,认为……是正确的。

《高祖本纪》原文及翻译

《高祖本纪》原文及翻译

《高祖本纪》原文及翻译篇一:《高祖本纪》翻译《高祖本纪》1.高祖常繇咸阳,纵观,观秦皇帝,喟然太息曰:“嗟乎,大丈夫当如此也!”高祖曾经到咸阳去服徭役,有一次秦始皇出巡,允许人们随意观看,他看到了秦始皇,长叹一声说:“唉,大丈夫就应该像这样!”2.公始常欲奇此女,沛令善公,求之不与,何自妄许与刘季?你起初总是想使这个女儿出人头地,沛县县令跟你交好,想娶这个女儿你不同意,为什么你随随便便地就把她许给刘季了呢?3.又与秦军战于蓝田南,益张疑兵旗帜,诸所过毋得掠卤,秦人憙,秦军解,因大破之。

又在蓝田南面与秦军交战。

增设疑兵旗帜,命令全军,所过之处不得掳掠,秦地的人都很高兴,秦军松懈,于是大败秦军。

4.秦王子婴素车白马,系颈以组,封皇帝玺符节,降轵道旁。

秦王子婴驾着白车白马,用丝绳系着脖子,封好皇帝的御玺和符节,在枳道旁投降。

5.父老苦秦苛法久矣,诽谤者族,偶语者弃市。

父兄以秦苛法为苦很久了,非议国政的灭族,相聚而语的处死刑。

6.负约,更立沛公为汉王,王巴、蜀、汉中,都南郑。

又违背当初的约定,改立沛公为汉王,统治巴蜀、汉中之地,建都南郑。

7.今闻章邯降项羽,项羽乃号为雍王,王关中。

今则来,沛公恐不得有此。

可急使兵守函谷关,无内诸侯军,稍征关中兵以自益,距之。

沛公然其计,从之。

现在听说章邯投降项羽,项羽封他为雍王,在关中称王。

现在如果他来了,沛公您恐怕就不能拥有这个地方了。

可以赶快派军队守住函谷关,不要让诸侯军进来。

并且逐步征集关中的兵卒来增强自己的实力,以便抵抗他们。

沛公认为他的话有道理,就依从了他的计策。

8.项羽怨怀王不肯令与沛公俱西入关,而北救赵,后天下约。

项羽怨恨怀王当初不肯让他和沛公一起西进入关,却派他到北边去救赵,使自己在天下人的约定中落在后面。

篇二:《高祖本纪》翻译《史记》高祖本纪(刘邦传)翻译神龙之子:高祖,姓刘,字季,沛县丰邑中阳里人。

父亲叫太公,母亲叫刘媪。

一天,刘媪在湖边上休息,梦中与神相遇。

高祖本纪语法重点

高祖本纪语法重点

《高祖本纪》一、一词多义(实词)1、相xiàng①<动>仔细看;观察。

《订鬼》:“伯乐学相马。

”②<名>相貌。

《孔雀东南飞》:“儿已薄禄相,幸复得此妇。

”③<动>帮助;辅助。

《游褒禅山记》:“至于幽暗昏惑而物以相之,亦不能至也。

”④<名>帮助别人的人。

《季氏将伐歂臾》:“危而不持,颠而不扶,则将用彼相矣。

”⑤<名>辅佐君王的大臣;宰相。

《廉颇蔺相如列传》:“且庸人尚羞之,况于将相乎?”【又】<名使动>使……当宰相。

《资治通鉴•周纪一》:“魏置相,相田文。

”⑥<名>主持礼节仪式的人。

《子路、曾晳、冉有、公西华侍坐》:“宗庙之事。

如会同,端章甫,愿为小相焉。

”xiāng①<副>互相。

《陈情表》:“茕茕孑立,形影相吊。

”②<副>表示动作偏向一方。

《孔雀东南飞》:“便可白公姥,及时相遣归。

”③<副>递相;相继。

《训俭示康》:“吾本寒家,世以清白相承。

”【相与】⒈一起;共同。

⒉交往;结交;3、交好的人2、固①<形>坚固。

《赤壁之战》:“荆州与国邻接,江山险固。

”〈名〉险固的地方。

《过秦论》:“秦孝公据殽函之固,拥雍州之地。

”【又】〈形使动>使……坚固;巩固。

《得道多助,失道寡助》:“固国不以山溪之险。

”②<形>稳固;牢固。

《殽之战》:“君臣固守以窥周室。

”③<形>固执;顽固。

《愚公移山》:“汝心之固,固不可彻。

”④<副>坚决;坚持。

《廉颇蔺相如列传》:“蔺相如固止之。

”⑤<副>本来;原来。

《齐桓晋文之事》:“臣固知王之不忍也。

”⑥<副>当然。

《垓下之战》:“今日固决死,愿为诸君快战。

”⑦<连>通“故”,所以,因此。

⑧<形>鄙陋。

司马迁《报任安书》:“请略陈鄙陋。

”3、引①<动>拉开(弓)。

《高祖本纪》原文及翻译译文

《高祖本纪》原文及翻译译文

《高祖本纪》原文及翻译译文《《高祖本纪》原文及翻译译文》这是优秀的文言文翻译译文文章,希望可以对您的学习工作中带来帮助!1、《高祖本纪》原文及翻译译文《高祖本纪》原文及翻译史记原文:史记卷八·高祖本纪第八高祖,沛丰邑中阳里人,姓刘氏,字季。

父曰太公,母曰刘媪。

其先刘媪尝息大泽之陂,梦与神遇。

是时雷电晦冥,太公往视,则见蛟龙於其上。

已而有身,遂产高祖。

高祖为人,隆准而龙颜,美须髯,左股有七十二黑子。

仁而爱人,喜施,意豁如也。

常有大度,不事家人生产作业。

及壮,试为吏,为泗水亭长,廷中吏无所不狎侮,好酒及色。

常从王媪、武负贳酒,醉卧,武负、王媪见其上常有龙,怪之。

高祖每酤留饮,酒雠数倍。

及见怪,岁竟,此两家常折券弃责。

高祖常繇咸阳,纵观,观秦皇帝,喟然太息曰:“嗟乎,大丈夫当如此也!”单父人吕公善沛令,避仇从之客,因家沛焉。

沛中豪桀吏闻令有重客,皆往贺。

萧何为主吏,主进,令诸大夫曰:“进不满千钱,坐之堂下。

”高祖为亭长,素易诸吏,乃绐为谒曰“贺钱万”,实不持一钱。

谒入,吕公大惊,起,迎之门。

吕公者,好相人,见高祖状貌,因重敬之,引入坐。

萧何曰:“刘季固多大言,少成事。

”高祖因狎侮诸客,遂坐上坐,无所诎。

酒阑,吕公因目固留高祖。

高祖竟酒,後。

吕公曰:“臣少好相人,相人多矣,无如季相,愿季自爱。

臣有息女,愿为季箕帚妾。

”酒罢,吕媪怒吕公曰:“公始常欲奇此女,与贵人。

沛令善公,求之不与,何自妄许与刘季?”吕公曰:“此非儿女子所知也。

”卒与刘季。

吕公女乃吕后也,生孝惠帝、鲁元公主。

高祖为亭长时,常告归之田。

吕后与两子居田中耨,有一老父过请饮,吕后因哺之。

老父相吕后曰:“夫人天下贵人。

”令相两子,见孝惠,曰:“夫人所以贵者,乃此男也。

”相鲁元,亦皆贵。

老父已去,高祖适从旁舍来,吕后具言客有过,相我子母皆大贵。

高祖问,曰:“未远。

”乃追及,问老父。

老父曰:“乡者夫人婴儿皆似君,君相贵不可言。

”高祖乃谢曰:“诚如父言,不敢忘德。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高祖本纪字词整理及重点句子翻译
高祖本纪
司马迁西汉伟大的史学家、文学家。

字子长。

所著《史记》是中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记载了中国自上古传说中的黄帝时代起始共3000多年的历史,被鲁迅称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

【重点词解】
1.高祖为亭长,素易诸吏
2.摄衣谢之,延上坐
3.二世使使者斩以徇
4.乃以秦王属吏
5.还军霸上
6.去辄烧绝栈道
7.汉王复入壁
8.与齐王等期会而击楚军
9.诸侯及将相相与共请尊汉王为皇帝10.乃即皇帝位氾水之阳11.父兄不能给12.可四千余人13.意豁如也14.其先刘媪尝息..大泽之陂.15.是时雷电晦冥 16.已而有身17.隆准而龙颜18.常有大度19.不事家人生产作业20.廷中吏无所不狎侮21.常从王媪、武负贳酒22.高祖每酤留饮,酒雠数倍23.岁竟,此两家常折券弃债务)
24.高祖常繇咸阳,纵观,观秦皇帝观看)
25.避仇从之客26.乃绐为谒曰27.好相人28.引入坐 29.遂坐上坐,无所诎思)
30.酒阑31.吕公因目固留高祖32.高祖竟酒,
后 33.无如季相34.臣有息女35.公始常欲奇此女
(气度,抱负)
(同“座”,座位)
36.此非儿女子所知也
37.摄衣谢之,延上坐38.诸将黥布皆属
39.降章邯40.啖以利
41.益张疑兵旗帜42.诸所过毋得掠卤43.秦人憙,秦军解44.乘胜,遂破之
45.秦王子婴素车白马46.始怀王遣我,固以能宽容47.乃以秦王属吏48.欲止公休舍 49.父老苦秦苛法久矣50.诽谤者族,偶语者弃市51.先入关者王之52.伤人及盗抵罪53.诸吏人皆案堵如故54.凡吾所以来 55.待诸侯至而定约束耳56.乃使人与秦吏行县乡邑,告谕之57.无内诸侯军,稍征关中兵以自益,距之抗)
58.力不敌59.因以文谕项羽60.何以得主约61.兵罢戏下62.以备诸侯盗兵袭之,亦示项羽无东意63.诸将及士卒多道亡归64.是迁也65.日夜跂而望归66.及其锋而用之67.不如决策东乡68.项羽
解而东归69.期会而击楚军70.汉王复入壁,深堑而守之71.举九江兵而迎武王72.孔将军、费将军纵73.淮阴侯复乘之74.遂略定楚地 75.非所守也76.大王起微细 77.有功者辄裂地而封为王侯78.臣等以死守之
,接纳))
80.陛下慢而侮人81.有功者害之82.连百万之军83.高祖欲长都洛阳84.始大人常以臣无赖
85.发沛中儿得百二十人
86.安得猛士兮守四方87.游子悲故乡88.复其民
89.唯陛下哀怜之90.极不忘耳91.吾特为其以雍齿故反我为魏
92.比沛【易混淆虚词】 (1) 则
太公往视,则见蛟龙于其上今则来,沛公恐不得有此(2) 因
高祖因狎侮诸客因与俱攻秦军
因张良遂略韩地轘辕
因袭攻武关因遗策(3) 以
乃以秦王属吏二世使使者斩以徇
沛公以樊哙、张良故,得解归啖以利
可以有大功
始大人常以臣无赖 (4) 然
然恐,不敢不服耳不然,籍何以生此喟然太息曰(5) 以
乃以秦王属吏二世使使者斩以徇沛公以樊哙、张良故,得解归啖以利不然,籍何以生此始大人常以臣无赖可以有大功
【词类活用】 1.使动用法
公始常欲奇此女,与贵人降章邯 2.意动用法
父老苦秦苛法久矣 3.名词活用为动词
避仇从之客,因家沛焉秦王子婴素车白马都彭城 4.形容词活用为动词
吕媪怒吕公曰
沛公兵遂先诸侯至霸上 6.形容词活用为名词及见怪
大王起微细
【重点句子及其翻译】
1.又与秦军战于蓝田南,益张疑兵旗帜,诸所过毋得掠卤,秦人憙,秦军解,因大破之。

又在蓝田南面和秦军交战,增设疑兵旗帜,命令全军所过之处不得掠掳,秦地的人都很高兴,秦军松懈,于是大破秦军。

2.秦王子婴素车白马,系颈以组,封皇帝玺符节,降轵道旁。

秦王子婴驾着白车白马,用系带系着脖子,封好皇帝的玉玺和符节,在轵道亭旁投降。

3.且吾所以还军霸上,待诸侯至而定约束耳。

况且我把军队退回驻扎在霸上的原因,是想等着各路诸侯到后,共同制定一个规约。

4.可急使兵守函谷关,无内诸侯军,稍征关中兵以自益,距之。

沛公然其计,从之。

应该赶快派军队把守函谷关,不要让诸侯军进来,再逐步征集关中的兵来增强自己的实力,一遍抵抗他们。

沛公认为他的话有道理,就依从了他的计策。

5.丰吾所生长,极不忘耳,吾特以为其以雍齿故反我为魏。

丰县是我生长的地方,我是不能忘记的,我只是因为当初丰县人跟着雍齿反叛我帮助魏王才这样的。

【特殊句式】 1.状语后置句系颈以组 2.定语后置句楚与诸侯之慕从者数万人诸将过此者多
项羽王诸将之有功者 3.固定格式
凡吾所以来,为父老除害今某之业所就孰与仲多是以兵大败。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