布鲁氏菌病病例管理(治疗督导)指南

布鲁氏菌病病例管理(治疗督导)指南
布鲁氏菌病病例管理(治疗督导)指南

布鲁氏菌病病例管理(治疗督导)指南为指导镇(街道办)开展布鲁氏菌病病例管理工作,促进患者规范化治疗,提高患者按时服药的依从性,提高治愈率,减少慢性化,评价病例管理措施对病例早发现、规范治疗的影响,特制订本指南。

一、具体办法

(一)建立布病病例发现机制

1、培训各级医疗机构医务人员,使其掌握布病基本临床表现,并能够开展虎红试验对可疑布病病例进行初筛。初筛阳性者立即要求其到县区疾控中心进行确诊试验。

2、有村医的乡镇,要组织对村医进行宣传培训,使其掌握布病基本症状,并要求发现可疑病例后立即转至乡镇卫生院或县区疾控中心。

3、转诊病人确诊后,由县区疾控中心对转诊病例的乡镇卫生院医生或村医给予一定补助。

4、县区疾控中心定期对乡镇卫生院的虎红初筛试验进行抽样质控。

(二)建立布病病例管理体系

1、经县区疾控中心确诊为布病者,由县区疾控中心为其建立档案。并将病例信息以病例管理卡片形式反馈至村督导员(最好选择村医为督导员。若没有村医,则需指定一个专门人员)。

2、督导员要在督导日,即“逢5逢10”(每个月的5日、10日、15日、20日、25日、30日),当面(牧区可以采取电话形式)督促本村所有布病病人按规定服药,了解其在距上个督导日期间的用药情况,在病例管理卡片上作好相应记录。发现病例不按规定用药的情况,要在当天通过电话报告给县区疾控中心。如病例在此期间规范用药,需督促病例继续按照疗程用药,用够两个疗程。保证每个病例、每个疗程被督导4次及以上。

3、县区疾控中心对村医管理病例的情况进行检查。检查方法分两种:一为定期检查病例管理卡片;一为抽查,即县区疾控中心工作人员通过电话询问病例,检查村医是否按期督促其服药。对于每例病例,每个疗程县区疾控中心对其督导情况至少检查1次,并作好情况记录。

4、根据管理病例的数量,县区疾控中心对村医或村督导员给予适当补助。县区疾控中心根据督导员和患者共同签字的《急性期、亚急性期布病患者督导治疗记录卡》发放补助,并将该卡片与布病患者档案装订在一起、妥善保管。

二、相关单位职责

1、村布病专管员(村医或指定人员):发现可疑布病病例,将其转至乡镇卫生院或县区疾控中心检查。按照县区疾控中心的要求,对本村的病例进行督导治疗。

2、乡镇卫生院及县级医院:开展布病虎红试验,对可疑病例进行初筛;初筛阳性的将其转诊至县区疾控中心进行确诊试验。

3、县区疾控中心:对可疑布病病例进行检查,并对确诊的所有病例建立档案和病例管理卡片。将病例管理卡片反馈至村医或村布病督导员,并对其布病病例管理工作情况进行督导检查。培训乡镇卫生院开展虎红试验。培训村医、村布病督导员进行病例管理。

4、地市疾控中心:制定本地病例管理实施办法,对本地基层布病管理工作进行检查和指导。

5、省(自治区、直辖市)疾控中心、国家疾控中心:制定病例管理方案。对该项工作开展相应培训,提供技术支持。根据工作需要,适时推荐布病治疗方案。

三、病例管理范围

对急性期和亚急性期病例开展病例管理。对于确诊时已经慢性化(发病时间超过6个月)的病例,不纳入到本项目病例管理范围。

四、病例管理效果评价

1、评价对象:对新发病例建立档案,对建档的所有患者(包括急性期和慢性期患者)的治疗效果进行判定。

2、评价方法:要求在疗程结束时,以及结束3个月、6个月、12个月后当面对患者进行疗效判定,判定标准按照《布病病例诊疗及疗效判定方案》执行。若有个别患者无法当面判定疗效的,要电话联系患者,对其进行疗效判定,电话判定疗效的人数应控制在病例总数的20%以内。

五、附件及使用说明

附件 1:布病病例管理流程图。用于指导相关机构开展布病病例管理。

附件2:布病及可疑布病患者登记表。村医、乡镇卫生院、县医院等基层医疗机构使用此表对可疑患者进行登记。

附件3:布病患者或可疑布病患者转诊单。乡镇卫生院、县医院等基层医疗机构发现虎红筛查阳性患者时,填写此表,并交给患者持表到县区疾控机构确诊。

附件4:“急性期、亚急性期”布病患者督导治疗记录卡。县区疾控机构对确诊的“急性期、亚急性期”布病患者填写此卡,一式两份,患者和督导员各执一份,用于对患者的督导治疗。

附件5:布病病例管理表。县区疾控机构对所有的布病病例填写此表,用于布病病例管理情况的登记,便于联系督导员和患者。

附件6:布病患者档案。用于县区疾控机构对病例的治疗效果进行记录、评价。

附件1 :布病病例管理流程图

附件2 :布病及可疑布病患者登记表

注:本表格用于医疗机构登记可疑布病患者。医疗机构行虎红平板实验发现阳性者,需嘱其到县区疾控中心进行确诊。首诊直接到县区疾控中心就诊者,由县区疾控中心负责登记

附件3:布病患者或可疑布病患者转诊单

附件4:“急性期、亚急性期”布病患者督导治疗记录卡

(本卡一式两份,患者和督导员各执一份)

姓名:性别:年龄:

现住址:县(区、市)乡村

患者联系电话:

诊断:1、布病(急性期/发病3个月内) 2、布病(亚急性期/发病1~3个月) 治疗前试管凝集实验结果:

督导人员:1、乡镇卫生院医生2、村医

督导方式:1、当面督导2、电话督导

治疗用药:

1.治疗期间若出现药物不良反应,请注明具体出现的时间和主要临床表现:

2.若本病例未能按照推荐的方案进行全程治疗,请注明具体原因:

患者签名:完成治疗时督导人员签名:

填写说明:

1.对于“急性期“、“亚急性期”布病患者实施督导治疗,“慢性布病患者”(发病超过半年)不进行督导治疗。

2.患者领取药品时,由确诊的单位在确定治疗日期的格内划“×”每次服药后在×的外面加圈○,即⊕。若2月18日未服药,而在2月19日补服了一次,则应在19日的空格内划上×,20日又按原规定服药,连续的记载为:18日为×、19日为×、20日为⊕,提示18日患者漏服药1次,19日补上,20日起照常服药。

附件5 :布病病例管理表

注:本表格用于县区疾控机构登记布病确诊患者。“督导用药情况检查”用于县区疾控中心记录对病例或督导员进行督导用药情况检查,“检查结果”填写“正常”或“异常”

附件6:布病患者档案

一、患者基本情况

1.姓名:性别:年龄:

2.现住址:县(区、市)乡村3.联系电话:

二、发病情况

1.发病时间:年月日

2.确诊时间:年月日

3.主要临床表现:①发热②乏力③盗汗④关节痛

⑤其它(请注明)

4.诊断:①布病(急性期/发病3个月内)

②布病(亚急性期/发病3~6个月)

③布病(慢性期/发病6个月以上)

三、督导治疗情况

1.开始布病治疗时间:年月日

2.结束布病治疗时间:年月日

3.是否安排了督导治疗:①是②否

如果选择“①是”,督导员为:①村医②乡医③其它(请注明)

督导方式:①当面督导②电话督导

4.是否完成了两个疗程:①是②否

4.1 如果选择“②否”,其原因为:

①副作用大,难以忍受②没有钱,无法继续治疗

③症状消失,患者自己认为无需继续治疗④督导员没有进行督导

⑤其它(请注明详细情况)

4.2 如果选择“②否”,其停止用药时间为:年月日

5.治疗用药:(填写主要治疗用药名称和用药时间)

四、疗效判定记录表

填表说明:

1.“临床表现是否消失”填写“消失”、“基本消失”、“好转”或“未好转”。

2.“体力是否恢复”填写“恢复”、“基本恢复”、“有所恢复”或“未恢复”。

3.“曾出现肝脾等脏器功能异常者,临床化验检查脏器功能是否恢复正常”,只有出现过肝脾等脏器功能异常者需要填写此项目。

4.“疗效判定结果”按照疗效判定标准,填写“治愈”、“基本治愈”、“好转”或“无效”。

5.“若判定疗效时尚未治愈,主要临床表现”,若该患者在进行疗效判定当时尚未治愈,要记录下当时主要的临床症状和体征。

6.“试管凝集试验结果”不是必填项目,若进行了该项目的检查,则记录具体检测结果。

慢性疾病管理系统

慢性疾病管理系统 概述 慢性疾病管理系统是一种为综合性医院及专科医院开发设计的慢性疾病管理网络系统。它全面导入疾病管理的概念,针对常见慢性病的诊疗与科研,帮助科室快速实现慢性病病历的系统管理,辅助医生护士的日常诊疗护理工作,并为医院向患者提供多样化诊疗服务创造条件。 基本介绍 疾病管理以“改进诊疗效果、降低医疗成本”为目标,贯彻慢性病标准诊疗指南,针对慢性病治疗,提倡一体化的病程干预及管理机制。 疾病管理鼓励预防、治疗与教育环节的有效结合,引导患者强化自我管理、改善生活习惯,促进医生、患者以及第三方健康服务间的交流协作,加强病情控制,防止病情恶化,并最终控制整体医疗成本。 疾病管理涉及慢性病的预防、治疗、护理、教育、管理、服务等各个环节,需要医生、护士、患者在治疗过程中充分配合。 除医疗就外,在疾病管理中,医疗器械/药品等生产商均能发挥各自优势,通过向患者提供产品的知识,增强疗效,提升客户满意度。同时,健康服务供应商能作为医疗机构的补充,帮助患者制定健康管理个人计划,促进自我管理,提高生活质量。 主要功能 社区诊疗协作网络 “双向转诊、资源优化”是正在进行中的医疗体制改革的主旋律之一。为了进一步拓展自身优势业务,部分大型医院正在尝试与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合作,努力实现这种模式。可是,大部分综合性医院仍然缺乏能与社区医院共享诊疗记录的信息平台,无法实现患者诊疗信息的互联互通。 一般这类系统采用成熟先进的跨平台数据库技术,可帮助医院建立安全高效的诊疗数据中心。结合自身的全网络操作特性,大型医院能迅速建立辐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慢性病诊疗信息网络,实现科室间点对点的协作,为优质医疗资源实现区域共享打下基础。在此平台上,综合性医院与社区医院可以开展多种方式的交流互动和诊疗协作,方便慢性病患者就近获得良好的医疗服务和保健指导,更为医院拓展业务提升收益创造条件。 电子病历

布鲁氏杆菌病防控知识知识

布鲁氏杆菌的防控知识 一、布鲁氏杆菌病 布鲁氏杆菌病(简称布病)是一种由布鲁氏杆菌引起的人畜共患传染病。布病主要传染源是患布病的家畜及患布病的啮齿类动物,与人类有关的传染源主要是羊、牛及猪,其次是犬、鹿、马、骆驼等。染菌动物首先在同种动物间传播,造成带菌或发病,随后波及人类。 二、传播途径 1、经皮肤黏膜直接接触传染:未采取防护措施直接或间接接触病畜或其排泄物、娩出物等。如羊羔接产人员,饲养、放牧及贩运牲畜人员、兽医、皮毛加工、挤奶、屠宰及从事布病工作的医生、检验人员等。 2、经消化道感染:主要是食入被污染的水或食物,经口腔、食道黏膜进入体内,比如生拌或未煮熟的肉类,不洗手直接拿食物吃等。 3、经呼吸道传播:人吸入了被布鲁氏杆菌污染的飞沫、尘埃,比如皮毛加工、打扫畜圈卫生等。 三、临床表现 1、发热:布病患者最常出现的症状是发烧。 2、出汗:在晚上较多,出现盗汗,汗比较粘稠。 3、关节肌肉痛:主要是在大关节,慢性期疼痛也只有

大关节。 4、其他症状及体征有乏力、皮疹、睾丸肿大、关节肿大、皮下结节出现等。 四、得了布病怎么办? 多数布病患者如及时治疗,方法得当,一般预后良好,所以,为防止布病由急性转为慢性,反复发作,影响身体健康,患者应遵循以下原则: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以抗菌为主,联合、规范、全程用药治疗、注意休息、加强营养。 五、预防措施 1、注意个人卫生,饭前勤洗手,不吃生拌或未煮熟的牛、羊肉,吃涮火锅时,一定要煮熟煮透,爆炒牛羊肉时,也要炒熟才能吃。 2、在畜牧的接产、饲养、剪毛过程中做好个人防护。 3、定期对屠宰及圈养场所用漂白粉或石灰乳消毒。宰杀处理后的污水、污染物集中处理达到无害化排放,同时皮毛消毒、奶制品消毒及流产物消毒处理等。 4、检疫淘汰病畜、隔离病畜、培养健康畜以及进行畜群免疫接种。 5、一旦出现发热、乏力、多汗、关节酸痛等症状时应及时到医院就诊,以免耽误治疗。

规模化奶牛场布鲁氏菌病净化技术规范

ICS11.220 B 41 DB21 辽宁省地方标准 DB 21/T 2470—2015 规模化奶牛场布鲁氏菌病净化技术规范 The defecation technological specification of the brucellosis in large-scale dairy farm 2015-04-30发布2015-06-30实施

前言 本标准按照GB/T 1.1-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 本规范由辽宁省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提出。 本规范由辽宁省畜牧兽医局归口。 本规范起草单位:辽宁省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辽宁省动物医学研究院。 本规范主要起草人:杨国丽、谷志大、陈瑶、王军、张雅为、段亚良、何利昆、李璐、王冰、王志国、赵鹏

规模化奶牛场布鲁氏菌病净化技术规范 1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术语、规模化奶牛场布鲁氏菌病诊断、净化等技术要求。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所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文件。 GB 16548 病害动物和病害动物产品生物安全处理规程 GB/T 18646 动物布鲁氏菌病诊断技术 NY/T 1567 标准化奶牛场建设规范 《布鲁氏菌病防治技术规范》(农医发[2007]7号) 《跨省调运乳用、种用动物产地检疫规程》农医发[2010]33号 《规模化养殖场主要动物疫病净化技术指南(试行)》疫控(监)[2014]107号 《辽宁省畜禽养殖场和养殖小区备案管理办法》辽动卫发[2007]119号 3 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标准。 3.1 规模化奶牛场 large-scale dairy farms 有独立封闭的饲养管理区域,占地面积依据NY/T 1567,饲养规模50头以上,管理规范的奶牛饲养场。 3.2 布鲁氏菌病 Brucellosis 布鲁氏菌病(也称布氏杆菌病,以下简称布病)是由布鲁氏菌属细菌引起的人兽共患的常见传染病。世界动物卫生组织(OIE)将其列为必须报告的动物疫病,我国将其列为二类动物疫病。 3.3 布病监测 brucellosis monitoring 是由动物疫病预防控制机构组织实施,按照规定的方法,对布病进行检测和结果分析。 3.4 布病净化 brucellosis purify 对布病流行的特定区域采取一系列措施,达到消灭或清除传染源的目标。

慢性病管理系统建设方案

慢性病管理系统方案 一. 慢性病管理 慢性病的治疗是一项长期并随病程的进展不断调整的管理过程。行为方式的干预贯穿全程,从认知到行动;从饮食到药物;从监测到治疗;从心理到生理,都需要改变不健康的行为方式,树立科学的整体健康观,实施多因素行为干预综合治疗。 慢性病干预的五套措施 1)教育是先导; 2)饮食和运动是基础; 3)心理行为治疗是手段; 4)药物治疗是核心; 5)监测和自我管理是保证。

二. 慢性病管理优势 完善的慢性病健康档案 建立完善的慢性病健康档案,为患者长期诊疗提供详实的数据支持。方便医生和患者对某些症状、并发症、危险因素等进行早期预警、中期控制和后期治疗。慢性病健康档案包括如下内容: ?个人基本信息 ?实验室检查信息 ?体格检查信息 ?影像学检查信息 ?诊断信息 ?治疗信息 ?临床随访记录

健康评价 先进的远程诊疗、权威的专家资源、知识资源共享 将各地的多家权威医院如(301、安贞医院)等的专家、知识库等资源直接与基层医疗机构进行共享。对于重大疾病、慢性病等疑难疾病直接可以进行远程会诊和诊疗、康复指导。基层患者可以通过系统直接由上级权威医院的专家直接进行慢性病的管理。 科学的诊疗、康复、回访计划 根据患者自身的实际情况、各种检验检查结果等信息,结合慢性病专业防治方案以及专家自身的诊断和治疗方案。为慢性病患者制定出个性化、切实可行的诊疗、康复和回访计划。对患者今后一段时间内的慢性病干预进行具体的指导。定期自动提醒患者和专家,及时完成相应的工作;并可在当前方案基础上,不断优化调整,提高患者的治疗效果。

自动化短信提醒 随着患者量的增加,专家无法对每个患者进行详细、实时的提醒、干预操作。慢性病短信平台根据专家的方案定期对慢性病患者进行服药、锻炼、检查、复诊、病情等多种短信提醒。极大的提高慢性病管理的效率和治疗效果,并且给患者很好的心里感受,从而提高慢性病管理的服务质量。 详实的体检信息管理 患者根据需要,将自己的体检结果如实的在系统中进行记录,系统自动生成相关身体检查指标的曲线图。并与慢性病健康档案相结合,为慢性病的诊疗和救治提供有益的支持。

慢性病管理服务

慢性病管理服务 来源:发布时间:2009-11-16 浏览次数:8980 服务定义 疾病风险因素管理服务是针对糖尿病、高血压、高血脂和肥胖症等生活方式类慢性非传染性疾病(简称慢性病)客户及高危群体,运用科学的管理方法和干预手段,对客户膳食和运动等日常生活进行健康管理的服务,从而达到延缓疾病发展、预防并发症、提高客户生活品质的目的。 服务内容 疾病风险因素管理服务以服务合同作为产品载体,服务合同同时附带客户服务手册;产品基本内容主要包含健康档案,健康评估,运动、膳食的监测及分析,健康处方,个体健康教育、促进及督导,阶段评估等项目。 (1)个人健康信息采录 包括个人基本信息;健康状况及既往病史;家族病史;饮食习惯;运动情况;行 为习惯;体检数据。 (2)建立个人电子健康档案 (3)健康评价及疾病危险性预警分析 根据客户的健康信息及体检数据,对客户目前的健康状况作出首次评价。 (4)提供个性化健康改善总体指导计划 针对客户的健康评价结果,为客户量身定制一个健康改善总体指导计划,指导客户如何通过改变生活方式危险因素来达到维护健康的目的。 (5)提供个性化运动指导处方 监测评价客户每日的总运动量、有效运动量。 根据客户的具体情况,进一步为客户量身定制一套个性化的运动指导处方,包括:建议运动量、运动方式、运动时间、运动强度、运动频度和运动注意事项,并不 断调整改进对客户的运动指导处方。 (6)提供个性化膳食指导处方

指导客户记好膳食日记,根据客户的膳食日记作膳食评价分析。 根据客户的具体情况,进一步为客户量身定制一套个性化的膳食指导处方,包括: 一日应该摄入的总能量值、一日三餐的食物比例、三大营养素的比例,并不断调 整改进对客户的膳食指导处方。 (7)跟踪督导 对客户的健康计划执行情况进行跟踪督导,促使客户养成健康的习惯。 (8)阶段健康效果评估 分别在3个月强化期、9个月巩固期末做2次阶段健康效果评估。注:我公司现 阶段提供的仅为3个月强化期服务。 服务流程 客户提出需求→购买健康管理服务→健管人员初次拜访与客户沟通有关事项→ 服务实施。 慢病管理是社区一项普通却离不了的工作,没有干过的同行都觉得它有些“小儿科”,可是如果从头到尾彻底做一遍,你就会发现这项工作繁琐无比,而且经常遭遇居民的不理解。“有的居民直接问我,参加慢病管理有什么好处?你要是给我发鸡蛋我就去。”“有一次听说小区里有位新发的糖尿病患者,我好不容易找到他说明意图,可患者却勃然大怒,骂我是在揭他的丑,多管闲事。”不少社区医生都因此而碰壁。 我认为,要想将慢病管理做出特色和韵味,不能一味赶数量,更不能因为怕影响绩效而忽略质量,而是应该一步一个脚印地建好每一份慢病档案,管理好每一位患者。在多年的慢病管理中,我总结了几项能够提高管理效率的小技巧。 发放“体检票”,提高患者的及时复查率。按时复查,及时掌握病情变化,是提高慢病管理质量的关键。我们为每位按时复查的患者发一张“心电图票”或“血糖票”,居民可凭票在社区卫生服务站免费做心电图或检查血糖。体检票常年有效,随来随查,自己用不完可以给家人用。这一措施扭转了人们认为“复查”就是简单问诊的看法,提高了对高血压、糖尿病患者的吸引力,复查率也随之得到提高。 现身说法,提高规则服药率。开什么药是医生的权利,而吃不吃却完全掌握在患者手里。比如我们小区的个体经营户老刘,血压高压达180,他不但自己不吃药,还经常“教育”周围的病友:“人活多大岁数都是老天爷定的,该吃就吃、该喝就喝,喝酒就能治疗高血压,酒的度数越高,降压效果越好……”结果,刚刚47岁他就得了脑血栓,不但生意做不成了,生活还不能自理。开展健康教育讲座的时候,老刘主动站上讲台,痛心疾首地说:“大家千万别学我,一定要听从医生的管理,医生叫吃什么药就吃什么药,让怎么吃就怎么吃。”可见,有时候“患者说”比“医生说”更有说服力。 建立“病友俱乐部”,让患者更加遵从医嘱。随着就诊患者的增多,为了更好地把患者

布鲁氏菌病治疗指南

布鲁氏菌病诊疗指南(试行) 布鲁氏菌病(又称布鲁菌病,简称布病)是由布鲁氏菌感染引起的一种人畜共患疾病。患病的羊、牛等疫畜是布病的主要传染源,布鲁氏菌可以通过破损的皮肤黏膜、消化道和呼吸道等途径传播。急性期病例以发热、乏力、多汗、肌肉、关节疼痛和肝、脾、淋巴结肿大为主要表现。慢性期病例多表现为关节损害等。 布病是我国《传染病防治法》规定的乙类传染病。 一、临床表现及分期 潜伏期一般为l-3周,平均为2周。部分病例潜伏期更长。 (一)临床表现 1.发热:典型病例表现为波状热,常伴有寒战、头痛等症状,可见于各期患者。部分病例可表现为低热和不规则热型,且多发生在午后或夜间。 2.多汗:急性期病例出汗尤重,可湿透衣裤、被褥。 3.肌肉和关节疼痛:为全身肌肉和多发性、游走性大关节疼痛。部分慢性期病例还可有脊柱(腰椎为主)受累,表现为疼痛、畸形和功能障碍等。 4.乏力:几乎全部病例都有此表现。 5.肝、脾及淋巴结肿大:多见于急性期病例。 6.其他:男性病例可伴有睾丸炎,女性病例可见卵巢炎;少数病例可有心、肾及神经系统受累表现。 (二)临床分期

1.急性期:具有上述临床表现,病程在6个月以内。 2.慢性期:病程超过6个月仍未痊愈。 二、实验室检查 (一)一般实验室检查 1.血象:白细胞计数多正常或偏低,淋巴细胞相对增多,有时可出现异常淋巴细胞,少数病例红细胞、血小板减少。 2.血沉:急性期可出现血沉加快,慢性期多正常。 (二)免疫学检查 1.平板凝集试验:虎红平板(RBPT)或平板凝集试验(PAT)结果为阳性,用于初筛。 2.试管凝集试验(SAT):滴度为1∶l00 ++及以上或病程一年以上滴度1∶50 ++及以上;或半年内有布鲁氏菌疫苗接种史,滴度达1∶100 ++及以上者。 3.补体结合试验(CFT):滴度1∶10 ++及以上。 4.布病抗-人免疫球蛋白试验(Coomb’s):滴度l∶400 ++及以上。 (三)病原学检查 血液、骨髓、关节液、脑脊液、尿液、淋巴组织等培养分离到布鲁氏菌。急性期血液、骨髓、关节液阳性率较高,慢性期阳性率较低。 三、诊断及鉴别诊断 (一)诊断 应结合流行病学史、临床表现和实验室检查进行诊断。 1.疑似病例

慢性病管理系统建设方案详细

慢性病管理系统方案 慢性病管理 慢性病的治疗是一项长期并随病程的进展不断调整的管理过程。行为方式的干预贯穿全程,从认知到行动;从饮食到药物;从监测到治疗;从心理到生理,都需要改变不健康的行为方式,树立科学的整体健康观,实施多因素行为干预综合治疗。 II / 「備輩1 「催擾教目] 病情 J*. V 用茕 慢性病干预的五套措施 1)教育是先导; 2)饮食和运动是基础; 3)心理行为治疗是手段; 4)药物治疗是核心; 5)监测和自我管理是保证。

慢性病管理优势 完善的慢性病健康档案 建立完善的慢性病健康档案,为患者长期诊疗提供详实的数据支持。方便医生和患者对某些症状、并发症、危险因素等进行早期预警、中期控制和后期治疗。慢性病健康档案包括如下容: 工■ 卫土手势洁前“ 问问 圈12 个人基本信息 实验室检查信息 体格检查信息 影像学检查信息 诊断信息 治疗信息临床随访记录 健康评价

先进的远程诊疗、权威的专家资源、知识资源共享 将各地的多家权威医院如(301、安贞医院)等的专家、知识库等资源直接与基层医疗机构进行共享。对于重大疾病、慢性病等疑难疾病直接可以进行远程会诊和诊疗、康复指导。基层患者可以通过系统直接由上级权威医院的专家直接进行慢性病的管理。 科学的诊疗、康复、回访计划 根据患者自身的实际情况、各种检验检查结果等信息,结合慢性病专业防治方案以及专家自身的诊断和治疗方案。为慢性病患者制定出个性化、切实可行的诊疗、康复和回访计划。对患者今后一段时间的慢性病干预进行具体的指导。定期自动提醒患者和专家,及时完成相应的工作;并可在当前方案基础上,不断优化调整,提高患者的治疗效果。

公共卫生服务慢性病管理

慢性病管理内容介绍 一. 首先了解慢性病是什么,包括哪些疾病? 慢性病(简称:慢病)是指一些长期持续存在,不易治愈的疾病。包括:心脑血管疾病(高血压、冠心病、脑卒中)、糖尿病、恶性肿瘤、慢性阻塞性肺部疾病、精神异常和精神病等。慢性病服务对象主要包括:高血压、2型糖尿病、重性精神疾病的患者。 二. 为什么要重视慢病的管理? 1.慢病现状:每年我国约有600——700万人死于慢性病,其中心脑血管病者约有200万人,慢性病死亡率已占总死亡率的80%以上。 2.慢病特点:慢病患病率高,知晓率、治疗率、控制率低;并发症发病率高、致残率高、死亡率高;是终生性疾病,需要长期管理。 三.慢性病的规范管理 根据《慢病管理服务规范》,对辖区内18岁及以上高血压、糖尿病患者进行规范管理。 (1)慢病患者发现 发现途径:开展35岁及以上居民每年首诊测血压;居民诊疗过程测量血压;健康体检及高危人群筛查中测量血压、血糖;建议高危人群每年至少测量一次血压、血糖;通过宣传教育让患者主动与村卫生室联系;人群居民健康档案

建立过程中询问。 (2)对确诊的高血压患者,村医生每年要提供至少四次面对面随访,每次随访要询问病情、进行血压测量等检查和评估,对用药、饮食、运动、心理等健康指导。高血压患者每年至少进行一次健康检查,可与随访相结合,内容包括血压、体重、随机血糖测量,一般体格检查和视力、听力、活动能力的一般检查。 (3)对确诊的2型糖尿病(高危人群筛查检测血糖空腹在7.1mmol以上;餐后2小时或随机检测血糖在11.1mmol以上;正在进行药物治疗的患者,只要符合其中任一项均可诊断2型糖尿病)患者进行登记管理,村医生每年要提供至少四次面对面随访,每次随访要询问病情、进行空腹血糖和血压测量等检查和评估、对用药、饮食、运动、心理等健康指导。2型糖尿病患者每年至少进行一次健康检查,可与随访相结合,内容包括:血压、体重、空腹血糖(指血)测量,一般体格检查和视力、听力、活动能力的一般检查。 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慢性病管理流程图四.重性精神疾病患者管理 1.服务对象: 辖区内诊断明确、在家居住的重性精神疾病患者。重性精神疾病是指以精神分裂症为代表的,临床表现有幻觉、妄想、严重思维障碍、行为紊乱等精神病性症状,且患者社会生活

布鲁氏菌病防治基本知识

布鲁氏菌病防治知识 一.什么是布鲁氏菌病? 布鲁氏菌病简称布病,又称地中海弛张热,马尔他热,波浪热或波状热,是由布鲁氏菌属的细菌侵入机体,引起传染--变态反应性人兽(畜)共患的传染病。其临床特点为长期发热、多汗、关节痛及肝脾肿大等。 二.布病的传染源 目前已知有60多种家畜、家禽,野生动物是布鲁氏菌的宿主。与人类有关的传染源主要是羊、牛及猪,其次是犬。他们都能从不同途径(从奶、尿、便、精液、阴道分泌物)向外排出布氏菌,尤为重要的是怀孕母畜在生产时或流产时可排出大量布氏菌。人接触到这些带菌物质时就可能被感染。家畜与畜产品与人类接触密切,从而增加了人类感染的机会。 患者也可以从粪、尿、乳向外排菌,但人传人的实例很少见到。在一般情况下,布病病人不会将布病传染给他人或家畜。 三.布病传播途径 在一般情况下,布氏菌可以从呼吸系统(从鼻、咽、气管、肺)进入机体,也能从消化系统(经口、食道、胃肠)进入体内,布氏菌也能从皮肤、粘膜直接侵入机体。所以,布氏菌可从多种途径传播。病菌污染环境后形成气溶胶,可发生呼吸道感染。食用被病菌污染的食品、水或食生乳以及未熟的肉、内脏而受染。直接接触病畜或其排泄物,阴道分泌物,娩出物;或在饲养、挤奶、剪毛,屠宰以及加工皮、毛、肉等过程中没有注意防护。可经皮肤微伤或眼结膜受染;也可间接接触病畜污染的环境及物品而受染。 四、人群易感性: 各类人群(不同年龄、性别、人种、民族、地区等)对布氏菌都易感。病后可获得一定免疫力,不同种布鲁氏菌间有交叉免疫,再次感染发者有2~7%,疫区居民可因隐性染病而获免疫。就是说不同类别人群都可能得布病,不同类别人群对布氏菌易感性无何区别。但是,确实看到,在不同人群中布氏菌感染率,患病率等有很大差别。如,在兽医、牧工、家畜饲养员、挤奶工、屠宰工、皮毛收购员、毛纺工、制革工等患布病的人数明显高于其他人群。这个现象不是人群对布氏菌易感性差别,而是不同职业与牲畜及其产品接触机会不同。所以,布病有一定职业性。 五、布病临床表现、诊断与治疗 【临床表现】 ㈠潜伏期:在一情况下其潜伏期为1~3周,平均为2周。也有个别病例潜伏期可达一年之久。潜伏期的长短与病原菌的菌型、毒力、菌量及机体抵抗力等诸因素有关。 ㈡发病及前驱期症状:目前多数病例发病缓慢,少数病发病较为急骤。在发病缓慢者中,有些布病患者可以看到所谓的前驱期症状。一般诉说全身不适,乏力感,有时失眠,食欲不振,劳动力减弱,头痛、多汗。与一般感冒有类似。有些病例可见便秘,腰及各部位肌肉和关节有轻度风湿样疼痛,傍晚有轻度畏寒等症状。体征可以发现患者有微热,傍晚为重;淋巴结轻度肿大。偶见肝脾和扁桃体肿大。前驱期持续时间变动甚大,短者几天长者数周。起病急剧者一般没有前驱期症状,或者易被忽略,发病一开始就表现为恶寒,发热,出汗等急性期症状。 ㈢主要症状和体征: 1、主要症状 ⑴发热:发热是布病患者最常见而且是最典型的临床表现之一。可见于布病的各个期。热型不一,变化多样,观察体温傍晚升高。根据我国布病患者热型分析,主要有以下五种型:低热型、波状热型、不规则热型、间歇热型、驰张热型。而稽留热罕见。 在抗生素普遍应用之前,波状发热曾被认为是典型的热型,因此,曾把布氏菌病称为“波状热”。热波的数量、持续时间和强度等差异很大。波与波之间的间隔不一,短者3~5天,长者数周。波状发热多见于羊种布氏菌感染。近年来,波状热型已属少见。 布病患者在高烧时一般仍然是神志清醒,甚至自觉尚好,但在体温下降时自觉症状增多,

慢病智能管理系统方案

慢性病管理系统 1.健康数据中心 建设慢病健康管理平台数据中心,对接居民电子健康档案信息化系统、HIS 业务系统,包括个人基本信息、健康体检、重点人群健康管理记录和其他医疗卫生服务记录,实现监测数据的复用和共享,实现互联互通。 数据中心服务器采用负载均衡、热备份等技术,数据存储采用NAS存储技术,安装无线网络生理参数监测系统及慢病智慧健康管理平台软件,并建立异地灾备中心,使之满足覆盖全区高血压、冠心病、糖尿病等慢性病患者服务需求,实现24小时跟踪管理、不间断运行、数据通信、海量数据存储和数据安全的要求。 2.慢性病管理功能 基于人工智能技术,搭建慢性病综合管理平台,实现: 1.慢病的分级、分层及危险等级的警示; 2.自动编制慢病随访计划; 3.依据指南要求,推荐相应的跟踪方案; 4.依据指南和相关治疗药品的特性,给出针对性的禁忌或危险性警示; 5.依据慢病的趋势性分析和可能并发疾病的监测,给出预防措施; 6.借助自动化的管理手段,提升基层医生的工作能力。 具体功能包含如下: ?健康档案: 患者管理:患者列表、查询、导入导出、管理状态、特征标签 体检报告:支持体检数据采集、上传、添加,支持对体检项目和异常情况的自动解释分析,支持历年体检数据对比。 调查问卷:支持健康问卷的录入、导入。 诊疗记录:支持采集、记录服务对象就医、住院、用药、检查等情况。支持基层医疗国际分类(ICPC)及SOAP模式. 基本体征:支持检测设备自动记录分析服务对象日常自我检查的健康数据,如体重、血压等。 ?健康评估:

慢病风险评估:通过问卷、病历、设备等多种方式采集的数据,自动评估常见慢性病患病风险。 生活方式评估:从饮食、运动、心理等方面对生活方式作出个性化评估。 心理评估:能运用标准心里量表如Scl_90,从抑郁、焦虑、社会适应等方面初步评估客户心理状况,筛查出可疑的心理障碍对象。 中医体质辨识:支持中医九种体质的辨识评估及指导。 汇总分析:结合全身体检结果,汇总展示整体健康状况。 汇总指导:针对本次体检的主要健康问题进行就诊或检查方面的建议。 健康报告:自动生成、浏览、打印个人用户健康报告,多维度展示各项指标情况。 ?健康管理: 分级分层:管理慢病属性、种类 管理方案:慢病管理包括目标数据、监测项目和频次、药物方案、饮食方式、运动方案。可复用方案模板。 干预计划:能根据管理对象的跟踪方案,自动生成阶段性的监测随访任务,并适时提醒。 在线互动:管理对象登陆个人平台可与健康管理师及时互动沟通,支持离线留言等网络常规功能。 ?健康管理报告: 查看档案:随时随地查看健康档案和管理方案。 健康数据:完整记录就医记录、检查检验、设备自测等数据,可由系统自动或医生进行分析和指导。 跟踪报告:对一段时间范围的跟踪计划和检验检测数据提供阶段性报告,显示健康概要、异常标识、各维度风险评估。支持完整、分科、项目进行横向纵向对比。 在线互动:支持与平台进行在线互动。 健康宣教:支持针对性的分发健康宣教或健康跟踪类的信息文章。 ?统计分析:

布鲁氏菌病防治知识宣传

布鲁氏菌病相关知识 布鲁氏菌病(Brucellosis简称布病)是由布鲁氏菌属(Brucella)的细菌(简称布氏菌)侵入机体,引起传染-变态反应性的人畜共患的传染病。 自1887年(Bruce)首次从因布病死亡士兵脾中分到布氏菌迄今已百余年。据80年代末的报告,在世界200多个国家和地区中已有160多个存在人畜布病,分布于世界各大洲。 我国自1905年首次在重庆报告两例布病以来,现已在全国29个省市区发现有不同程度的流行。於50~60年代在我国人畜中有较重流行,自70年代布病疫情逐年下降,至90年代初人间感染率仅为0.3%,发病率只有0.02/10万。这个状况明显好于某些发达国家的布病疫情。但自1993年布病疫情出现了反弹,1996年我国部分省区疫情明显回升。1991年我国布病暴发点为零, 1996年上升为76个;这个现象与世界上部分地区的布病疫情遥相呼应。该状态已引起世界和我国有关部门的关注。 一、控制措施 (一)预防措施 1.健康教育:关于防治布病的宣传教育应注意以下几点: (1)人感染布病是来自于染疫的家畜,尤其是羊、牛、猪等。主要传播因子是流产物、乳、肉、内脏、皮毛等。(2)布病是可以预防的,而且是可以自愈和治愈的,增强信心。(3)宣传 对象主要是与牲畜接触密切的一些职业人群及疫区和牧区的居民,如兽医、放牧员、饲养员、屠宰工、挤奶工及乳肉加工人员等。(4)宣传教育应与畜牧业发展及脱贫致富结合起来。 2.免疫接种:在世界上只有少数国家主张给人预防接种,我国是其中之一。人用菌苗系104M(B.abortus)冻干弱毒活菌苗,以皮上划痕进行接种,剂量为40~50亿

布鲁氏菌病

布鲁氏菌病 布鲁氏菌病(Brucellosis简称布病)是由布鲁氏菌属(Brucella)的细菌侵入机体,引起传染-变态反应性的人兽共患的传染病,临床上以发热、多汗、乏力、关节疼痛、肝脾及淋巴结肿大为特点。主要传染源来自患病的动物及其产品。人感染布病的主要途径为经皮肤黏膜直接接触感染,但经消化道引起的食源性感染和经呼吸道吸入被污染的飞沫、尘埃感染也时有发生,人群对布病普遍易感。布病虽然病死率不高,但严重危害人民身体健康,因病致贫;同时也严重影响畜牧业、旅游业、国际贸易的发展,还会带来食品安全隐患。人间布病是《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规定报告的乙类传染病,也是《职业病分类和目录》规定的生物因素所致的职业病。布病在世界上广泛流行,是全球特别是发展中国家面临的严重公共卫生问题,我国31个省市区都有不同程度的流行。 一、病原体 常见的病原体包括羊种布鲁氏菌生物型1~3,牛种布鲁氏菌生物型1~7和9,猪种布鲁氏菌生物型1~5及绵羊附睾种、沙林鼠种、犬种布鲁氏菌各1个生物型,共6个种19个生物型。此外,也有海洋种、田鼠种等新报道的种类。 二、临床表现 布病潜伏期一般为l-3周,平均为2周,部分病例潜伏期更长。潜伏期长短与机体的免疫状态、侵入人体细菌的菌种不同、感染的菌量、毒力的大小及感染的途径等各种因素有关。如羊种布鲁氏菌毒力强,感染后临床症状较重,潜伏期短。牛种布鲁氏菌相对毒力较弱,潜

伏期较长,发病也较缓和。人患布病主要表现为发热、多汗、全身乏力、关节肌肉剧烈疼痛、肝脾淋巴结肿大,男性病例可伴有睾丸炎,女性病例可见卵巢炎;如果治疗不及时或不规范,容易由急性转为慢性,大都不能从事重体力工作,严重丧失劳动能力,甚至导致残疾,俗称“懒汉病”。临床分期包括急性期(病程在3个月以内)、亚急性期(病程在3-6个月以内)和慢性期(病程超过6个月)。 三、诊断原则 布病的发生、发展和转归比较复杂,其临床表现多种多样,很难以某一种症状来确定诊断。对布病的诊断,应结合病人流行病学接触史、临床表现和实验室检查等情况进行综合判断。具体参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行业标准《布鲁氏菌诊断》(WS269-2019)。 四、治疗原则 布病治疗原则为:早期、联合、足量、足疗程。具体参照原卫生部布鲁氏菌病诊疗指南(试行)。https://www.360docs.net/doc/4413741149.html,/gzdt/2012-10/23/content_2249087.htm (一)急性期患者治疗 1.急性期无合并症患者治疗 1.1.一线药物 多西环素合用利福平或链霉素。 1.2二线药物 不能使用一线药物或效果不佳的病例可酌情选用以下方案:多西环素合用复方新诺明;利福平合用氟喹诺酮类。 1.3难治性病例可加用氟喹诺酮类或三代头孢菌素类。

慢性病管理信息系统全解

基于WHO PE 干预的慢性病管理信息系统 (文章末可提供源码) 1. 系统介绍 系统是为了使 WHO PEN ( Package of Essential Non com muni cable Disease In terve nti ons for Primary Health Care in Low- Resource Setti ngs ,WHO PEN )项目组织全面的了解项目地区居 民慢性病防治即时信息,以满足项目组织对慢性病干预、控制状况的 信息要求,为避免发生以往慢性病防治工作中由于网络缺陷引起种种 问题的现象而设计开发的基于 WHO PEN 干预的慢性病管理信息系 统。 系统设计根据一般人群、高危人群和患者这三种人群的不同特 点,从筛查、干预治疗、随访及预后每一个过程入手,为项目的可持 续性进行提供信息管理保障,宏观、全面、即时追踪观察分析项目的 实施和进展,及时改进项目运行中可能出现的偏差, 更好地促进项目 的实施和推广。 2. 系统性能要求 实用性:主要体现在系统的功能与业务要求相吻合;灵活性好、 适用性强,使用简单,易于掌握。 可管理和可扩充性:考虑到将来本系统使用对象范围扩大, 需要 进一步完善和扩充,因此软件的设计更加灵活,使系统网络结构易于 扩充,以满足今后不断增加的用户需求和可能出现的大任务负载。 安全性、可靠性及数据完整性:社区慢性病信息涉及对慢性病的 分析及决策,因此系统的安全性、可靠性和数据完整性就成了至关重 要的命脉。 3. 系统用户 系统用户是操作系统实现某项或多项功能的个体或群体组织,基 于 WHO PEN 慢性病管理信息系统的用户主要是针对在基于 WHO PEN 干预慢性病过程中存在的系统应用者。 图1.WHO PEN 项目组织体系机构 根据了解 WHO PEN 项目的组织体系(如图1.WHO PEN 项目组 织体系机构)可知基于WHO PEN 干预的慢性病管理信息系统的用户 由宁夏卫生厅外援办和县级卫生局及疾病控制中心(简称 CDC )、乡 级卫生院及村卫生室。 项目运行的基层医疗机构(村卫生室),主要有建立居民慢性病 信息档案;记录高血压、糖尿病管理信息及进行随访信息管理;查询 区、市、县卫 生局及CDC 乡镇 卫生院 村卫生室

慢性病患者健康管理服务规范

慢性病患者健康管理服务规范 慢性病患者健康管理服务规范 ?管理服务对象 ?病人的筛查 ?病人的管理 ?服务要求 ?考核指标 慢性病患者健康管理服务规范 一、管理服务对象 辖区内35岁及以上原发性高血压、2型糖尿病患者。 二、慢性病病人的筛查 ?各级医疗机构可通过本地区卫生诊断和门诊服务等途径发现高血压、2型糖尿病患者。 ?35岁以上人群首诊测血压制度:对辖区内35岁以上常住居民,每年在第一次到乡镇卫生院、村卫生室、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站)就诊时为其测量血压。 二、慢性病病人的筛查 ?对第一次发现收缩压≥140 mmHg和(或)舒张压≥90 mmHg的居民在去除可能引起血压升高的因素后预约其复查,非同日3次血压高于正常,可初步诊断为高血压。 三、慢性病病人的管理 对于确诊的原发性高血压、2型糖尿病患者纳入健康管理的范畴。 (一)建档 对于纳入健康管理的高血压、2型糖尿病患者建立健康档案。 健康档案包括的内容除了病人的基本信息之外,还应包括疾病初次确诊时间和确诊机构、既往主要症状、既往治疗情况、最近治疗情况和治疗效果等内容。 (二)随访 对原发性高血压、2型糖尿病患者,乡镇卫生院、村卫生室、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站)每年要提供相应的随访服务。 见高血压患者随访流程图 见2型糖尿病患者随访流程图 1.形式:随访包括预约患者到门诊就诊、电话追踪和家庭访视等形式。 2.频次:每年至少提供4次面对面的随访。 .随访内容 ◆测量核心指标并评价是否存在危急症状 ◆测量体重、心率,计算体质指数( BMI:体重kg/身高 m2 ) ◆询问患者症状和生活方式,包括心脑血管疾病、吸烟、饮酒、运动、摄盐情况、糖 尿病、主食摄入情况等 ◆了解患者的服药情况 ◆健康教育 ◆分类干预 高血压患者的危急症状 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如出现收缩压≥180 mmHg 和(或)舒张压≥110 mmHg;意识改变、剧烈头痛或头晕、恶心呕吐、视力模糊、眼痛、心悸胸闷、喘憋不能平卧及处于妊娠期或

全国布病防治诊疗方案

布鲁氏菌病诊疗指南 2015-4-15 布鲁氏菌病(又称布鲁菌病,简称布病)就是由布鲁氏菌感染引起得一种人畜共患疾病。患病得羊、牛等疫畜就是布病得主要传染源,布鲁氏菌可以通过破损得皮肤黏膜、消化道与呼吸道等途径传播。急性期病例以发热、乏力、多汗、肌肉、关节疼痛与肝、脾、淋巴结肿大为主要表现。慢性期病例多表现为关节损害等。 布病就是我国《传染病防治法》规定得乙类传染病。 一、临床表现及分期 潜伏期一般为l-3周,平均为2周。部分病例潜伏期更长。 (一)临床表现 1、发热:典型病例表现为波状热,常伴有寒战、头痛等症状,可见于各期患者。部分病例可表现为低热与不规则热型,且多发生在午后或夜间。 2、多汗:急性期病例出汗尤重,可湿透衣裤、被褥。 3、肌肉与关节疼痛:为全身肌肉与多发性、游走性大关节疼痛。部分慢性期病例还可有脊柱(腰椎为主)受累,表现为疼痛、畸形与功能障碍等。 4、乏力:几乎全部病例都有此表现。 5、肝、脾及淋巴结肿大:多见于急性期病例。

6、其她:男性病例可伴有睾丸炎,女性病例可见卵巢炎;少数病例可有心、肾及神经系统受累表现。 (二)临床分期 1、急性期:具有上述临床表现,病程在6个月以内。 2、慢性期:病程超过6个月仍未痊愈。 二、实验室检查 (一)一般实验室检查 1、血象:白细胞计数多正常或偏低,淋巴细胞相对增多,有时可出现异常淋巴细胞,少数病例红细胞、血小板减少。 2、血沉:急性期可出现血沉加快,慢性期多正常。 (二)免疫学检查 1、平板凝集试验:虎红平板(RBPT)或平板凝集试验(PAT)结果为阳性,用于初筛。 2、试管凝集试验(SAT):滴度为1∶l00 ++及以上或病程一年以上滴度1∶50 ++及以上;或半年内有布鲁氏菌疫苗接种史,滴度达1∶100 ++及以上者。 3、补体结合试验(CFT):滴度1∶10 ++及以上。 4、布病抗-人免疫球蛋白试验(Coomb’s):滴度l∶400 ++及以上。 (三)病原学检查 血液、骨髓、关节液、脑脊液、尿液、淋巴组织等培养

慢性病管理流程

高桥镇中心卫生院 基本公共卫生服务慢性病管理 服务管理流程: 1、门诊日志:辖区内35岁及以上常住居民首诊病人,每年在其第一次到你村就诊时为其测量血压,进行登记,并认真填写内容。 2、第一次发现血压,收缩压≥140mmHg和(或)舒张压≥90mmHg时。 3、建议转诊至上级医院,2周内随访转诊情况。 4、血压高于正常时,应对患者进行筛选,将收缩压≥140mmHg和(或)舒张压≥90mmHg患者移至35岁及以上人群首诊血压筛查登记表上(即慢性病患者管理:表1)。 5.建议三天后进行血压测量。 6、若血压仍然高于正常,建议三天后再次血压测量。 7、血压三次都高于正常:收缩压≥140mmHg和(或)舒张压≥90mmHg时,纳入公卫慢性病管理。 8、填写高血压患者管理卡。 9、进行患者体检,并将相关信息详细记录(健康体检表)中。 10、将筛查确诊高血压患者登记到(表2慢性病管理患者登记表1.2.3)并有电子版。 11、将随访信息记录到(表3高血压糖尿病随访登记表1.2)。

12、将每次随访信息记录至(表4慢性病项目管理随访登记表)年终预算。 13、若随访值血压正常,收缩压≤140mmHg和(或)舒张压≤90mmHg时,将患者信息填入(表5血压血糖达标人数登记表)。 14、发现患者血压收缩压≥180mmHg和(或)舒张压≥110mmHg时,须立即转诊,并将相关信息填入(表6随访高血压危象及转诊病人登记表)。 注意:1.除表1外,表2、表3、表4、表5、表6都属于填写电子版,纸质版不再受理。 2.表2、表3每月底25-30日按时上报。 3.表4每年年底12月25-30日按时上报,年终预算。 4.表5、表6每月发现有就报,未发现不报。 5.Ⅱ型糖尿病患者管理同高血压患者管理。 6.空腹血糖正常范围值是3.9-6.9mmol/L。正常餐后两小时血糖范围是3.9- 7.8mmol/L。

布鲁氏杆菌病试题及答案

布鲁氏菌病培训试题 单位姓名成绩 一、选择题(每题5分) 1、《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将布病列为()传染病。 A、甲类 B、乙类 C、丙类 D、以上均不是 2、对布病的种型说法正确的是()。 A、4个种16个生物型 B、5个种18个生物型 C、6个种19个生物型 D、7个种20个生物型 3、对于布鲁氏菌病的人群易感性说法正确的是( )。 A、老人和儿童易感染 B、男性易感染 C、身体衰弱或有慢性疾病的人易感染 D、人群对布鲁氏菌病普遍易感 4、试管凝集实验对人的阳性判定标准是大于或等于 ( )。 A、1:50+ B、1:50++ C、1:100+ D、 1:100++ 5、乙醇消毒剂常用的浓度是()。 A、100% B、95% C、75% D、55% 6、关于布鲁氏菌感染途径的描述正确的是()。 A、可通过呼吸道吸入传播 B、可通过消化道食入传播 C、可以经过体表皮肤黏膜接触传播 D、人与人之间相互传播 7、布鲁氏菌病诊断的金标准是()。 A、试管凝集实验 B、虎红凝集实验 C、荧光定量 PCR 方法 D、分离培养布氏菌 8、关于布病的治疗原则描述正确的是()。

A、中药对慢性布病患者几乎没有作用 B、早期用药,彻底治疗 C、合理选用药物即用药途径 D、采用综合疗法 9、下列关于对布鲁氏菌病临床特征描述正确的是()。 A、发热并伴有寒颤 B、血压高 C、关节、肌肉疼痛 D、乏力、多汗,多为疲劳不堪 10、发病达到(),体温正常,有布病症状、体征,并出现血清学阳性的者定为慢性布病患者。 A、6个月 B、7个月 C、8个月 D、9个月 11、自治区每年几月定为布病宣传月()。 A、9月 B、10月 C、11月 D、12月 12、到2015年重点人群和和医务人员布病防治知识知晓率以旗县为单位达到()以上。 A、60%和70% B、70%和80% C、80%和90% D、85%和95% 二、判断题(每题2分) 1、布鲁氏菌按传统分类学共分为 6 个种。 ( ) 2、布鲁氏菌病在人与人之间可以直接进行传播。 ( ) 3、人群对布鲁氏菌普遍易感,对人侵袭力、致病力最强的是犬种菌。() 4、遇到急性传染病时,可根据患者临床表现和直接镜检结果作出初步诊断和及时治疗,不必等待培养结果。() 5、布鲁氏菌病是由布鲁氏菌属的细菌侵入机体后引起的传染变态反应的人兽共患病。 ( ) 答案:

布鲁氏菌病诊疗指南(试行)(优选.)

最新文件---------------- 仅供参考--------------------已改成-----------word文本 --------------------- 方便更改 赠人玫瑰,手留余香。 布鲁氏菌病诊疗指南(试行)布鲁氏菌病(又称布鲁菌病,简称布病)是由布鲁氏菌感染引起的一种人畜共患疾病。患病的羊、牛等疫畜是布病的主要传染源,布鲁氏菌可以通过破损的皮肤黏膜、消化道和呼吸道等途径传播。急性期病例以发热、乏力、多汗、肌肉、关节疼痛和肝、脾、淋巴结肿大为主要表现。慢性期病例多表现为关节损害等。 布病是我国《传染病防治法》规定的乙类传染病。 一、临床表现及分期 潜伏期一般为l-3周,平均为2周。部分病例潜伏期更长。 (一)临床表现 1.发热:典型病例表现为波状热,常伴有寒战、头痛等症状,可见于各期患者。部分病例可表现为低热和不规则热型,且多发生在午后或夜间。 2.多汗:急性期病例出汗尤重,可湿透衣裤、被褥。 3.肌肉和关节疼痛:为全身肌肉和多发性、游走性大关节疼痛。部分慢性期病例还可有脊柱(腰椎为主)受累,

表现为疼痛、畸形和功能障碍等。 4.乏力:几乎全部病例都有此表现。 5.肝、脾及淋巴结肿大:多见于急性期病例。 6.其他:男性病例可伴有睾丸炎,女性病例可见卵巢炎;少数病例可有心、肾及神经系统受累表现。 (二)临床分期 1.急性期:具有上述临床表现,病程在6个月以内。 2.慢性期:病程超过6个月仍未痊愈。 二、实验室检查 (一)一般实验室检查 1.血象:白细胞计数多正常或偏低,淋巴细胞相对增多,有时可出现异常淋巴细胞,少数病例红细胞、血小板减少。 2.血沉:急性期可出现血沉加快,慢性期多正常。 (二)免疫学检查 1.平板凝集试验:虎红平板(RBPT)或平板凝集试验(PAT)结果为阳性,用于初筛。 2.试管凝集试验(SAT):滴度为1∶l00 ++及以上或病程一年以上滴度1∶50 ++及以上;或半年内有布鲁氏菌疫苗接种史,滴度达1∶100 ++及以上者。 3.补体结合试验(CFT):滴度1∶10 ++及以上。 4.布病抗-人免疫球蛋白试验(Coomb’s):滴度l∶

慢性病管理信息系统.

基于WHO PEN 干预的慢性病管理信息系统 (文章末可提供源码) 1.系统介绍 系统是为了使WHO PEN (Package of Essential Noncommunicable Disease Interventions for Primary Health Care in Low-Resource Settings ,WHO PEN )项目组织全面的了解项目地区居民慢性病防治即时信息,以满足项目组织对慢性病干预、控制状况的信息要求,为避免发生以往慢性病防治工作中由于网络缺陷引起种种问题的现象而设计开发的基于WHO PEN 干预的慢性病管理信息系统。 系统设计根据一般人群、高危人群和患者这三种人群的不同特点,从筛查、干预治疗、随访及预后每一个过程入手,为项目的可持续性进行提供信息管理保障,宏观、全面、即时追踪观察分析项目的实施和进展,及时改进项目运行中可能出现的偏差,更好地促进项目的实施和推广。 2.系统性能要求 实用性:主要体现在系统的功能与业务要求相吻合;灵活性好、适用性强,使用简单,易于掌握。 可管理和可扩充性:考虑到将来本系统使用对象范围扩大,需要进一步完善和扩充,因此软件的设计更加灵活,使系统网络结构易于扩充,以满足今后不断增加的用户需求和可能出现的大任务负载。 安全性、可靠性及数据完整性:社区慢性病信息涉及对慢性病的分析及决策,因此系统的安全性、可靠性和数据完整性就成了至关重要的命脉。 3.系统用户 系统用户是操作系统实现某项或多项功能的个体或群体组织,基于WHO PEN 慢性病管理信息系统的用户主要是针对在基于WHO PEN 干预慢性病过程中存在的系统应用者。 图1.WHO PEN 项目组织体系机构 根据了解WHO PEN 项目的组织体系(如图1.WHO PEN 项目组织体系机构)可知基于WHO PEN 干预的慢性病管理信息系统的用户由宁夏卫生厅外援办和县级卫生局及疾病控制中心(简称CDC )、乡级卫生院及村卫生室。 项目运行的基层医疗机构(村卫生室),主要有建立居民慢性病信息档案;记录高血压、糖尿病管理信息及进行随访信息管理;查询 宁夏卫生厅外 援办 区、市、县卫生局及CDC 乡镇 卫生院 村卫生室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