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政务与网络结构
第四章 电子政务的基本框架

§5 我国政府信息资源数据库
信息资源 狭义:指信息及其载体,即数据资源。 广义:是以数据资源为核心,连同其外围资源, 如网络资源、硬件软件资源等构成的完整的信息模 型。 信息资源库是整个电子政务的源头,是各部门 电子政务系统实现信息共享、资源优化的前提。
一、信息资源库的组成
电子政务的信息资源库系统主要由数据中心、 交换中心和服务平台等组成。
(一)数据中心 数据中心是资源库的基础,是各类信息采集、 加工和整合的平台。 1.元数据库 2 2.政务叙词表 3.信息分类、代码和指标体系 4.GIS平台 5.服务资源
(二)交换中心 这里的“交换”不是指通信层上的交换,而 是指应用层中面向语义、主题驱动的资源交换。 在电子政务环境中,交换中心是机构(部门) 间协同作业的基础空间。Biblioteka 典型结构的政府内部办公网络系统
安 全 扫 描 主交 换机 入 侵 检 测 服 务 病 毒 防 护
应 用 服 务 器
网管 工作 站
内部应用层 核心安全层 隔离 数据 网关 Web 服务器
… 领导 应用层 机密信 息子网
…
防火墙 路由器
…
政务内网的主要应用
●办公自动化 ●文档管理 ●决策支持系统 ●多媒体应用 ●数据安全与保密 ●网络安全
(二)信息资源库建设应避免出现“信息孤岛”
●网站服务 ●邮件服务 ●电话咨询服务 ●公共查询触摸屏 ●大屏幕 实例:深圳市“e便利站”(见下页)
深圳兴起“e城便利站”网络服务终端
在深圳,被称为“e城便利站”的网络终端服务器新近出现在火车站、机场、住 宅小区、写字楼、酒店、银行等公共场所。人们在触摸屏上指指点点,就能获得多种 公共信息和商业服务。 5月13日,记者在深圳火车站看到,几位刚下火车的旅客,在“e城便利站”的 屏幕上看到了自己所处的地理位置,找到了要去的地方。一点屏幕,一张线路示意图 和搭乘公交车车次的建议书就被打印了出来。他们拿着这张“路条”,走进了这座初 次相识的城市。 带着孩子的一对年轻夫妇,在自己所住小区的“e城便利站”上,刷卡拿到了 “野生动物园”的门票,还享受了折扣优惠。 一位打工妹在“e城便利站”给表姐订购了一篮水果,她边收起银行卡,边对同 伴说:“表姐对我挺好,她住的地方远,又不想打扰她,这样表达我的心意,挺好 的。” 在万佳深南路分店“e城便利站”,一对情侣在求职的页面上查询到了适合女方的工 作,他们珍惜地拿着打印出来的单子,牵手而去。 据不完全统计,“e城便利站”仅开设27天,单台总点击量已达5000余次。“五 一”期间,售出景点门票1200张,完成网上购物300单,查询交通的有几千人次。 深圳市目前已在市区内分散设置了100多台“e城便利站”,一年内将扩至1000 台左右,初步实现“e深圳”的目标,构筑起数量多、分布广、服务内容丰富、使用 便捷的电子商务平台和公共服务平台,从而组建起一个覆盖全市的公共服务体系。 (胡谋 熊宗谊) 《人民日报》 (2001年05月14日第四版)
电子政务网络框架

电子政务网络框架1. 引言电子政务是指政府利用信息和通信技术来进行公共管理和公共服务的活动。
随着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电子政务在全球范围内得到了广泛的关注和应用。
为了有效实现电子政务,一个稳定、安全和高效的网络框架是必不可少的。
本文将介绍电子政务网络框架的基本原理和主要功能,详细讨论安全性、可扩展性和可靠性等关键技术,并提出一些建议和解决方案,以提高电子政务网络框架的效果和可用性。
2. 电子政务网络框架的基本原理电子政务网络框架是电子政务系统的核心组成部分,它是一种用于构建、管理和维护电子政务系统的技术架构。
它提供了一系列功能和工具,例如身份管理、数据交换、安全防护、服务发现和集成等。
下面将介绍电子政务网络框架的基本原理。
2.1 身份管理身份管理是电子政务网络框架的关键功能之一。
它用于管理用户的身份认证和访问控制,确保只有经过授权的用户可以访问系统。
电子政务网络框架可以采用多种身份认证方式,例如用户名和密码、数字证书和双因素认证等。
此外,身份管理还包括用户角色的定义和权限管理等功能。
2.2 数据交换数据交换是电子政务网络框架的另一个重要功能。
它用于实现不同系统之间的数据传输和共享,确保数据的一致性和准确性。
电子政务网络框架可以支持多种数据交换格式,例如XML、JSON和CSV等。
此外,它还提供了数据转换和数据校验等功能,以保证数据的质量和完整性。
2.3 安全防护安全防护是电子政务网络框架的必备功能之一。
它包括对网络通信的加密和解密、防火墙和入侵检测等措施,以保护系统免受恶意攻击和非法访问。
电子政务网络框架还应具备安全审计和日志管理功能,记录和监控系统的安全事件和访问记录。
2.4 服务发现和集成服务发现和集成是电子政务网络框架的关键功能之一。
它用于发现和管理系统中的各种服务,实现服务之间的集成和协同工作。
电子政务网络框架可以采用标准的服务发现协议,例如SOA和RESTful等,以实现系统之间的无缝集成。
电子政务系统的网络架构及其应用研究

泛, 系统 的功 能更加强大 。
从应 用的 角度看 , 电子政 务系统 主要 由三大部 分构 成 : 政 府部 门 内部的办 公 自动 化 系统 ( O A) , 政 府部 门之间 通过 网络 的资源共 享和协 同工 作 ( G2 G)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以及政府部 门对社会公众 ( 包括 企业 和个人 ) 的 电子化 公共服 务 ( G 2 B , G 2 C ) 。 电子政 务 系统 需要 网络平 台的支持 , 也 就是 说 , 政 务内网平 台实现政 府部 门 内部办公 的电子化和 网络化 ; 政 务专网平 台实现 政府部 门之 间
计算机 时代 2 0 1 3 年 第7 期
・ 1 3 ・
电子政 务 系统 的 网络架构及 其应 用研 究
魏 武华
( 陕 西省行 政 学 院计 算机 系,陕西 西安 7 1 0 0 6 8 )
摘 要 :构建 高效的 电子政务 系统 , 离不开 网络基础平 台的支持 。文章从应 用角度 , 对 实现 电子政 务 系统的政府部 门 内
c o n t a i n OA, c o o pe r a t i v e of ic f e a nd e l e c t r o n i c p u b l i c s e r vi c e , wh i c h a r e r e s p e c t i ve l y b a s e d o n i n t r ne a t ,e x t r a n e t a n d p o r t a l o f I n t e me t . Th e r e l a t i o n s h i p a mo n g t h ee r ki n d s o f n e t wo r k s a n d t h e i r r e a l i z a t i o n t e c h ni q u e s a r e d i s c u s s e d i n t h i s pa p e r .At l a s t t h e i n t e g r a t i on g o a l of E— g o v e mm e n t s y s t e m i s p es r e me d . Ke y wo r ds : E— g o v e r n me nt ;n e w or t k s t r u c t u r e; OA ; c o o p e r a t i v e o ic f e ;p u b l i c s e vi r c e
项目四_电子政务内网网络(广域网)架构设计课件

市(州)汇聚节点设计
核心节点 网络设备
汇聚节点
市级城域网中 市直单位局域网
接入节点 网络设备
12
课堂讨论
汇聚节点网络设备有哪些要求? 应该用交换机还是路由器? 下发“课堂教学讨论任务单__汇聚节点 网络设备的选用__学生用” 教师点评(参见“课堂教学讨论 任务单__汇聚节点网络设备的选 用__教师用”)
4
引入任务——电子政务内网中纵向网(广域网)的设计
互联单位接入需求
根据行政级别采用三层体系架构设计
网络性能需求
主干双核心、专线接入
网络安全需求
建立与互联网物理隔离的网络
5
实施任务——子任务一广域网(纵向网)设计
核心层
汇聚层 接入层
专 线 连 接
设计的方法与原则
6
子任务一 广域网(纵向网)设计
电子政务内网没有特殊的网络应用需求,网络架构仍然采用 标准的核心层、汇聚层以及接入层三层体系架构,刚好符合省市 县三级。将覆盖全省10个市(州)及100个县(区)。 核心节点设在省中心机房,在10个市(州)分别设置1个汇聚 节点,各个汇聚节点通过专线接入核心节点路由器。 县级节点作为纵向网络的接入层节点,通过专线连接相应市 级.本次技能训练中,能顺利完成的是哪些?为什么?
2.本次技能训练中,存在哪些不足?如何弥补?
3.教师点评学生 4.了解其他项目的的网络拓扑结构设计、网络技术选型方案。
17
1.讲解公安专网网络(广域网)架构设计技能训练检查单 2.下发公安专网网络(广域网)架构设计技能训练任务书 3.学生按照技能训练任务书的相关要求完成技能训练任务 4.学生填写公安专网网络(广域网)架构设计技能训练检查单 5.依据公安专网公安专网网络(广域网)架构设计技能训练任务 考核评价表的要求,采取自评、小组互评、教师评价的方式对学生完 成的技能训练作品进行评价
13电子政务课件

一、电子政务的定义 -1
电子政务:
·是政府机构应用现代信息和通信技术,将政府管理和服务通过网络 技术进行集成; ·对政府需要的和拥有的信息资源进行有效地开发和管理, ·改进、优化政府的组织结构、业务流程和工作方式, ·打破时间、空间和部门分割的制约; ·加强政府业务运作的有效监管, ·提高政府的工作效率、决策质量、调控能力、廉洁程度,
互联网络作为政府运作的一个平台,能够帮助政府实现其现代改革目 标,从而导致了世界各国当前建设电子政务的浪潮。
三、电子政务的发展阶段
1.基于广域网的信息与服务发布 特点是以单纯的信息和服务发布为主,信息流向比较简单。
2.在电子政务系统中不同行业的政务信息系统在独立运行的 情况下实现有限的数据和信息交换 特点是政府机构之间以及整个部门与企业和社会公众之间, 在一定的安全框架下,实现数据共享、各类信息的自动交 换。
通常包括数据库及其数据库管理系统。
应用服务支撑层(信息交换层)
包括工作流引擎和电子政务中间件平台。中间件支持跨平台的分布式异构 数据访问,从而向应用业务层提供统一的数据服务。
工作流系统通过工作流引擎驱动数据在应用业务层的各应用之间流转,以 便根据分工,合理、高效和完整地分配信息。
通过上层的面向政务领域的应用框架(框架也可以看作一种半成品,它可 以根据需求定制)可以快速地生成各种具体的政务应用,并可以根据需要进行 动态扩充。
第四节 电子政务系统的结构
本节内容:
一、电子政务系统的体系结构 二、电子政务系统的网络结构
第四节 电子政务系统的结构
电子政务是一项覆盖各级政府部门的大型、复 杂的系统工程,它的实现以信息技术作为基础,从 政府信息发布、政府网上服务到政府部门间及政府 部门内的信息共享和网络办公,需要不断发展的信 息技术作为保障。
《电子政务网络架构》课件

政府数据集成
通过数据共享和集成,实现政府 部门间的信息互通和协同。
总结和展望
电子政务网络架构为政府数字化转型提供了重要支撑,将在未来继续发挥重 要作用,推动政府服务水平的政府数据,为政府决策和公 共服务提供支持。
应用系统
为政府部门和公众提供各类在线服务和数据交 互的应用系统。
网络基础设施
提供连接各个政府部门和公众的网络通信基础 设施。
安全保障
确保政府与公民之间的信息和交互在网络中的 安全与保护。
电子政务网络架构的实施步骤
1
需求分析
了解政府和公众的需求,明确目标和功能。
电子政务网络架构的基本原则
1 开放性
允许多个部门、机构和系统之间的数据和服 务共享。
2 安全性
采用安全的技术和机制来保护政府与公民之 间的数据和交互安全。
3 可扩展性
能够适应未来需求的快速变化,并支持新的 技术和应用的集成。
4 用户导向
以用户为中心,提供用户友好的界面和便捷 的服务。
电子政务网络架构的组成要素
《电子政务网络架构》 PPT课件
电子政务网络架构是指在数字化时代推进政府与公民、企业之间信息交流、 管理和服务的基础设施和组织结构。
电子政务网络架构的定义
电子政务网络架构是为了实现政府数字化转型而设计的一种系统框架,用于 支持政府与公民、企业之间的信息互通和服务交互。
电子政务网络架构的重要性
电子政务网络架构的重要性在于提供了一个统一的平台,使政府能够更高效地管理信息,提供更好的公共服务, 增强政府与公民之间的互动与合作。
2
架构设计
设计网络架构和技术方案,确定系统组成及其关系。
3
系统建设
实施系统开发和部署,进行测试和优化。
电子政务信息系统体系结构介绍

电子政务信息系统体系结构介绍1. 引言电子政务(Electronic Government)是指运用现代信息技术手段,整合政府各部门的资源,通过电子方式提供公共服务和实现政务活动的一种行为形式。
电子政务信息系统(Electronic Government Information System)是电子政务的基础设施,是实现电子政务的技术支撑。
本文将介绍电子政务信息系统的体系结构,包括其基本概念、组成部分、关键技术和架构设计等内容。
2. 电子政务信息系统的基本概念电子政务信息系统是由各种硬件、软件和网络等技术要素组成的综合系统,用于协调、管理和支持政府各个部门之间的信息交流、业务流程和资源共享。
电子政务信息系统的基本目标是提高政府工作效率、增强公共服务能力、优化公共资源配置,并促进政府与公民、企业之间的紧密联系。
3. 电子政务信息系统的组成部分电子政务信息系统由以下几个主要组成部分构成:3.1 基础设施层基础设施层是电子政务信息系统的底层支撑,包括硬件设备、操作系统、数据库等。
它提供了物理和逻辑的基础,并为上层应用层提供支持。
3.2 平台层平台层是电子政务信息系统的中间层,包括网络平台、中间件、安全系统等。
它提供了数据通信、业务流程管理、安全保障等基本功能。
3.3 应用层应用层是电子政务信息系统的核心层,包括各种业务应用和支撑系统。
它通过实现电子化的政务流程,提供公共服务、行政执法、决策支持等功能。
3.4 数据资源层数据资源层是电子政务信息系统的基础数据层,包括政府部门的各种数据资源。
它提供了各种数据的存储和管理,为政府决策和公共服务提供数据支持。
4. 电子政务信息系统的关键技术电子政务信息系统的构建离不开一些关键技术的支持。
4.1 云计算技术云计算技术为电子政务信息系统提供了可扩展和弹性的基础设施。
它能够快速响应不同规模的业务需求,并提供高可靠性和高性能的计算资源。
4.2 大数据技术大数据技术能够处理和分析大规模、多样化的数据资源,从中挖掘出有价值的信息。
第四章 电子政务网络基础设施 《电子政务》 PPT课件

进行动态分析。
网络管理
计算机的联网配置、资源管理、权限管理、访 问控制等
电子政务系统的 硬件与网络平台
硬件基础 网络基础 网络协议 网络管理
电子政务系统 的软件平台 操作系统 中间件技术
数据库管理系统
2.网络操作系统
主流 网络操作系统
UNIX系统 Linux系统 Windows Server 2003
数据库管理系统
2.服务器
电子政务系统的服务器:是在网络环境下,为 所有的电子政务系统用户提供信息共享、网站 访问等服务的高性能计算机。
服务器的高性能体现在: 高速度的运算能力 长时间的运行能力 大容量数据的快速吞吐能力
电子政务系统的 硬件与网络平台
硬件基础
网络基础 网络协议 网络管理
电子政务系统 的软件平台 操作系统 中间件技术
1.用户终端设备
PC工作站
专业工作站
小型终端 无线终端 用户终端:为电子政务系统的用户提供了硬件操作 平台,通过操作用户终端上的软件,用户可以完成 对于电子政务系统的操作。
电子政务系统的 硬件与网络平台
硬件基础
网络基础 网络协议 网络管理
电子政务系统 的软件平台 操作系统 中间件技术
数据库管理系统
ICP、搜索引擎、域名服务代理商等 大量的政府上网、企业上网和个人上网,强
化了自我形象、经营理念、服务质量和业务 联系 通过网上聊天、网上会议、VOIP、BBS、 Email、电子游戏等
电子政务系统的 硬件与网络平台
硬件基础
网络基础
网络协议 网络管理
电子政务系统 的软件平台 操作系统 中间件技术
网络基础 网络协议 网络管理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电子政务与传统政务的不同
政府部门存在的形式 政务办公的方式 政府组织结构 网络型扁平化结构 政府生效方式 政务处理程序 政府工作重心 政府主要议事方式 政府决策参与范围
传统政务 物理实体存在 面对面 金字塔型的层级结构 严格时间限制 集权管理 公章、签字等 以管理、审批为中心 会议为主 主要集中在政府内部
电子商务的开展也离不开电子政务的支持
电子政务与电子商务的支撑体系是“同构”的
政务流程再造(GPR)与商务流程再造(BPR)。 政府资源规划(GRP)与企业资源规划(ERP)。 政府关系管理(GRM)与客户关系管理(CRM)。
政府供应链管理(GSCM)与企业供应链管理 (ESCM)。
电子政府是从机构角度而言,是政府实体的 电子化、虚拟化;侧重于政务服务的电子化。
英文皆为E-Government
传统政府 信息传递的地域性 集中管理 政府实体管理 垂直化分层结构 实体性 与传统经济相适应
电子政府 超地域性 分权管理 计算机程序化管理 扁平化辐射结构 虚拟性 与新经济的发展相适应
两层含义:减少橡皮图章,使美国人能更快 捷、方便地了解政府;重塑美国政府系统, 工作效率更高、成本更低,扫除官僚作风。
我国将电子政务定义为:政府部门运用现代管理思 想对传统“政务”进行改革和业务流程重组,充分 利用信息和通信技术,将政府的管理和服务通过网 络技术进行集成,实现超越时间、空间与部门分隔 的限制,全方位地向社会提供优质、规范、透明和 符合国际水准的管理和服务。
电子政务与传统政务的区别
电子政务与传统政务最主要的不同表现在事 务处理流程与支撑技术不同.
传统政务的处理事务的方式是以政府各部门的 职能为中心.
电子政务处理事务的流程是以社会的需求为中 心,以“政府就是服务”为出发点,帮助企业、 公众、社会组织等快速、高效地解决各种事务, 协调各种关系.
电子上网包括政府信息上网和职能上网,政府信息 上网是指我国各部委、地方各级政府在中国公用数 据网和中国公众多媒体通信网上建立网站,将各级 政府站点建设成便民服务的窗口,政府职能上网是 指在网上成立一个虚拟的政府,在因特网上实现政 府职能工作。
电子政务与政府上网即有联系又有区别,政府上网 的最终目的是实现电子政务,而电子政务又必须经 由政府上网才能实现,政府上网要着眼于电子政务 的发展与需求,电子政务则以政府上网为前提基础。
电子政务与传统政务的区别
民众
企业
访问者
公务员
其他社会组织
民众
行业企业
访问者
公务员
其他社会组织
服务网络 (互联网)
政府部门1
政府部门2
政府部门3
政府部门N
整合的服务资源
资源1
资源2
资源3
资源N
图1.1 传统政务提供服务的逻辑简图
资源1
资源2
资源3
资源N
政府部门1
政府部门2
政府部门3
政府部门N
图1.2 电子政务提供服务的逻辑简图
电子政务
山东大学管理学院
内容提要
电子政务概述 电子政务的网络结构 电子政务系统
电子政务概述
电子政务与传统政务比较 相关概念辨析 电子政务模式 电子政务建设 我国的电子政务发展现状
1.1 电子政务与传统政务
“政务”含义
广义的政务:各类公共行政管理活动 狭义的政务:政府部门的管理和服务活动 政府业务的目标是向社会提供各种资源与服务。
电子政务与办公自动化
所谓办公自动化(Office Automation,OA)是 指借助技术手段,将人的部分业务转交给各种设备 来处理,并由这些设备和办公人员共同完成办公业 务。
电子政务应用与一般的办公自动化系统既紧密相关, 又在应用侧重点、用户群体以及采用的技术等方面 都有差异。
电子政务是更广意义上的政府办公自动化或者可以 理解为“面向社会的政府办公自动化”,可以认为 办公自动化系统是电子政务系统的一个组成部分, 也是基础。
电子政务 网络虚拟方式 跨越地理限制 网络型扁平化结构
7×24方式 功能化管理 数字签名等 以服务、指导为中心 网络会议、讨论等 政府内部与外部的统 一
1.2 相关概念辨析
电子政务与电子政府 电子政务与办公自动化 电子政务与政府上网 电子政务与电子商务
电子政务与电子政府
电子政务是从政府业务角度而言,是流程的 电子化;在国内该概念侧重于政府内部、政 府间及与民众之间的政务的电子化。
传统政务的特点
层次结构(信息横向流动困难) 流程繁琐(繁琐的业务流程是制约效率提高的瓶颈) 成本昂贵(政府规模越大,行政管理工作量越大,
消耗资源越多,成本越大) 信息易失真(层次结构导致信息传导时间长、反馈
满,容易消耗和失真)
电子政务的概念
传统政务的缺陷是电子政务的原动力之一。 信息技术的发展是电子政务的另一原动力。 电子政务最早由美国前总统克林顿提出,有
电子政务与电子商务
电子政务是政府对政府部门内部、其他政府 部门、企业与公众进行管理和服务的电子化、 网络化政务活动。
电子商务是企业对企业内部、其他相关企业、 政府机构以及普通消费者(公众)进行管理和 服务的电子化、网络化商务活动。交集就是 政府与企业的信息接口。
电子商务是电子政务的一个原动力之一
这个定义包括三层含义:
电子政务是电子化的政务,必须借助电子信息和数字网 络技术、离不开信息基础设施和相关软件技术的发展。
电子政务是政府创新,电子政务并不是简单地将传统的 政府管理事物原封不动地搬到互联网上,而是要对其进 行组织结构重组和业务流程的再造,电子政府不是与现 实政府一一对应。
电子政务建设不但包含前端,即电子化对外服务,也应 当包括后端,即政府机关内部的电子办公和不同机关间 的协同办公。如下图所示
传统政务流程 有纸化办公 信息人工处理 信息沟通与工作协调受部门 界线与范围制约 信息资源整合、利用程度低
中间环节多 流程周期长 政务透明度低、参与性低 工作效率有限
电子政务流程 无纸化办公 信息自动化处理 跨部门远程交互与协调办公、管 理 信息资源挖掘、利用能力强
中间环节少或无 流程周期短 政务透明度高、参与性高 工作效率大幅度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