模电课设

模电课设
模电课设

课程设计任务书

学生姓名:叶兆兵专业班级:通信0903班

指导教师:刘雪冬撒继铭工作单位:信息工程学院

题目: 直流稳定电源设计

初始条件:LM317三端稳压芯片,电阻,电容,电位器,变压器,二极管,三极管等。还需模拟电子线路基础知识,电路板焊接知识。

要求完成的主要任务:

1.根据理论知识书写课程设计报告。

2.按照要求焊接实物,并调试电路功能。

时间安排:

第17周(7、8节):理论讲解

第18周:理论设计及实验室安装调试;

地点:鉴主15通信工程实验室(1),鉴主13通信工程专业实验室;

第19周:撰写设计报告及答辩;地点:鉴主17楼研究室。

指导教师签名:年月日系主任(或责任教师)签名:年月日

目录

摘要 (3)

1 电路工作原理分析方案讨论及确定 (5)

1.1直流稳定电源设计要求 (5)

1.2 设计方案的选择及确定 (6)

1.2.1直流稳压源 (6)

1.2.2直流稳流电源电路设计 (8)

1.2.3 DC-DC变换器 (10)

1.3电路图与主要工作原理 (11)

1.4主要参数的选择与计算 (13)

2 安装 (14)

3 仿真 (12)

3.1 Multisim仿真 (14)

3.2 仿真结果 (15)

4 实物照片 (17)

5 调试及调试过程 (18)

6 设计心得 (19)

7 元件清单 (20)

8 参考文献资料 (21)

附本科生课程设计成绩评定表 (22)

摘要

电源是各种电子、电气设备工作的动力,是自动化部件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它广泛应用于科学研究、经济建设、国防设施及人民生活等各个方面,是电子设备和机电设备的基础。在电源的众多类型中,直流稳压电源应用最为广泛,它与国民经济各个部门息息相关,特别是在实验室、IT业、采矿、小型电器等领域中应用更为广泛。本设计分别用LM317三端稳压芯片稳压电路,LM317三端稳压芯片稳流电路和反馈式逆变电路设计直流稳压电源,直流稳流电源和DC-DC变换器。通过相关知识计算出各电路中各个器件的参数,使电路性能达到设计要求中的电压调整率,电流调整率,负载调整率,纹波电压等各项指标。

关键词:电源;LM317三端稳压芯片稳压电路;LM317三端稳压芯片稳流电路;反馈式逆变电路。

Abstract

The power supply is a dynamical of every kind of electronics, electricity equipments work,and it is an indispensability part of automatization. it is extensive to apply to study of science, economic developments, national defense facilities and people life and so on, It is the base of electronic equipments and electromotors. In numerous types of the power supply, the direct current voltage-stabilized source application most for extensive, it is vitally related with the national economy each section, in the laboratory, IT industry, mine for minerals, abbreviated wiring wait realm especially more widespread.This design were used to LM317 three-terminal regulator chip voltage regulator circuit, LM317 three-terminal regulator chip steady flow circuit and the feedback inverter circuit design DC power supply,DC-stabilized power supply and DC-DC converter. Through the relevant knowledge to calculate the circuit parameters of each device, so that the circuit performance to meet the design requirements for voltage regulation, current regulation, load regulation, ripple voltage indicators.

1电路工作原理分析方案讨论及确定

1.1直流稳定电源设计要求

1.1.1稳压电源

在输入电压220V、50Hz、电压变化范围+15%~-20%条件下:

a.输出电压可调范围为+9V~+12V

b.最大输出电流为1.5A

c.电压调整率≤0.2%(输入电压220V变化范围+15%~-20%下,空载到满载)

d.负载调整率≤1%(最低输入电压下,满载)

e.纹波电压(峰-峰值)≤5mV(最低输入电压下,满载)

f.效率≥40%(输出电压9V、输入电压220V下,满载)

g.具有过流及短路保护功能

1.1.2 稳流电源

在输入电压固定为+12V的条件下:

a.输出电流:4~20mA可调

b.负载调整率≤1%(输入电压+12V、负载电阻由200Ω~300Ω变化时,输出电流为20mA时的相对变化率)

1.1.3 DC-DC转换器

在输入电压为+9V~+12V条件下:

a.输出电压为+100V,输出电流为10mA

b.电压调整率≤1%(输入电压变化范围+9V~+12V)

c.负载调整率≤1%(输入电压+12V下,空载到满载)

d.纹波电压(峰-峰值)≤100mV (输入电压+9V下,满载)

1.1.4发挥部分

(1)扩充功能

a.排除短路故障后,自动恢复为正常状态

b.过热保护

c.防止开、关机时产生的“过冲”

(2)提高稳压电源的技术指标

a.提高电压调整率和负载调整率

b.扩大输出电压调节范围和提高最大输出电流值

(3)改善DC-DC变换器

a.提高效率(在100V、100mA下)

b.提高输出电压

(4)用数字显示输出电压和输出电流

1.2 设计方案选择及确定

1.2.1直流稳压源

方案一:开关式稳压电源

如图1.2.1.3,该电路中的调整管工作在开关状态,即调整管主要工作在饱和导通和截止两种状态。由于管子饱和导通时管压降Vce和管子截止时电流Iceo都

95%。由很小,管耗主要发生在状态开与关的转换过程中,电源效率可达到75%

~

于省去了电源变压器和调整管的散热装置,所以体积小,重量轻。

图1:开关时稳压电源

方案二: 采用LM7805,LM7812和LM7912组装,LM317共同组成稳压电路

LM7805固定式三端稳压器可输出+5V电压,固定式三端可调稳压器LM7812和LM7819组装电路可对称输出±12v.LM317可调式三端稳压器电源能够连续输出可调的直流电压,其电路图如图所示.

图2:三端可调式稳压电路

方案三:采用三端集成稳压器电路该电路采用输出电压可调且内部有过载保护的三端集成稳压器,输出电压调整范围较宽,设计一电压补偿电路可实现输出电压从0 V起连续可调,因要求电路具有很强的带负载能力,需设计一软启动电路以适应所带负载的启动性能。该电路所用器件较少,成本低且组装方便、可靠性高。

最终决定的直流稳压电源电路设计方案

最终,我决定采用第三种LM317三端集成稳压芯片设计直流稳压源,主要因为它的使用非常简单,仅需两个外接电阻来设置输出电压。此外它的线性调整率和负载调整率也比标准的固定稳压器好。LM117/LM317 内置有过载保护、安全区保护等多种保护电路。集成芯片LM317制作工艺成熟,具有较好的稳压功能。使用输出电容能改变瞬态响应。调整端使用滤波电容能得到比标准三端稳压器高的多的纹波抑制比。方案二由三端可调式稳压器和三端固定式稳压器共同组成,所用器件多,考虑到经济性原则,我决定采用方案三。

电路图如下:

图3:LM317集成稳压电路

LM317系列稳压器输出连续可调的正电压,可调范围为1.2~37V,最大输出电流为1.5A。满足设计需要。图中R1,R2,电位器组成电压输出调节电路,电容C1为滤波电容,电容C2与电位器并联组成输出滤波电容,减小输出的纹波电压。二极管D6的作用是防止输出端与地短路时,电容C2上的电压损坏稳压器。

1.2.2直流稳流电源电路设计

方案一:开关电源式高压恒流源电路图

研制仪器需要一个能在0到3兆欧姆电阻上产生1mA电流的恒流源,用UC3845结合12V蓄电池设计了一个,变压器采用彩色电视机高压包,其中L1用漆包线在原高压包磁心上绕24匝,L3借助原来高压包的一个线圈,L2借助高压包的高压部分.L3和LM393构成限压电路,限制输出电压过高,调节R10可以调节开路输出电压

方案二:采用运放作为稳流电源

根据设计要求(输入电压+12V,负载电阻300欧,输出电阻20毫安),反馈电阻最大压降为12-0.02×300=6V,起最大值为6÷0.02=300欧。为了尽可能提

高输出电流,电路中R

2取为150欧姆,并串联电位器R

w1,

可在一定范围内调节反

馈量的大小,使电路更加灵活。

电路图如下:

图4:用运放的稳流电源

方案三: LM317构成的可调稳流源电路

用12V供电,依靠317的2、3两端带隙电压恒定的特点,用R3与RS2的阻值控制输出电流的大小,达到输出稳定可调电流的目的。

最终决定的直流稳流电源电路设计方案

最终我决定采用第三种设计方案,用LM317制作这一电路简单易行,在性能上又能达到设计要求指标,是最合理和最理想的方案之一。电路图如下:

图5:LM317集成稳流电路

1.2.3 DC-DC变换器

方案一:采用专用开关升压芯片。美国Maxim公司生产的Max系列DC-DC变换器有各种类型的型号。有降压、升压、负电压变换等。大部分型号采用的是开关脉宽调制(PMW),其效率高,外围电路也比较简单。

方案二:集成运算放大器的升压电路

不过此电路只能由5V升至30V,达不到设计要求。

方案三:NE555芯片的升压电路

图6:NE555芯片的升压电路

方案四:DC-AC-DC转换升压电路

如图所示,这一电路依靠Q1、Q2、Q3组成的自激震荡电路,将直流电源输入的电能转化为交流电压,经变压器升压后再恢复为直流。此种电路结构简单,设计合理,且升压范围比较大,能够达到设计要求。缺点在于输出的电压不稳定,有较大波动,而且交流纹波电压比较大。

图7:DC-DC变换器电路

最终决定的DC-DC转换电路设计方案

鉴于制作难度、电路性能、工作效率、元器件取得的难易程度等多方面考虑,我最后选择了第四种设计方案。而且经过仿真完全符合要求。

1.3电路图与主要工作原理

经过以上分析我决定,我已有了总体电路的布局,下面先介绍各部分的工作原理:

1.3.1 稳压模块工作原理

本电路的稳压电源模块采用了LM317集成稳压电源构成的可调式稳压电路,将220V-18V变压器变出的18V交流电压,经过全波桥式整流后得到直流脉动电压,在经过滤波电容减小电压脉动,最终经过LM317稳压后得到稳定的 1.25V 带隙电压。再依靠R1电阻固定电流,经R2与RS1调整输出端的电压。达到输出稳定可调电压的要求。

1.3.2 稳流模块工作原理

本电路的稳流电源模块采用了LM317集成稳压电源构成的可调式稳流电路,

将上一级产生的12V稳定电压转换为输出端的4-20mA的稳定电流。由稳压源供电,仍然是依靠LM317的带隙电压,通过R3与RS2电阻的调节控制输出端电流,实现稳定输出可调电流的题目要求。

1.3.3 DC-DC转换器模块工作原理

同样是依靠第一级的稳定电压输出供电,依靠Q1、Q2、Q3和R7、R8、C5构成的自激振荡电路,由上一级的直流供电产生一个交流电信号,在经过变压器升压,再度转换为直流信号输出,同时达到升压的目的。

图8:整体设计电路图

1.4 主要参数的选择与计算

(公式1)

(公式2)

(公式3)

(公式4)

选二极管

(公式5)

电流平均值:

(公式6)

承受最高反压: (公式7)

选二极管应满足:IF ≥ (2 ~ 3) ID (公式8)

可选:2CZ55C(IF = 1 A ,URM = 100 V)或 1 A 、100 V 整流桥,此电路中选择2A 、100V 整流桥,满足要求。

2. 选滤波电容

(公式9)

(公式10)

可选: 1 000 μF ,耐压 50 V 的电解电容

)sin(222t U u ω=?=

π

π 0

2

O )(d )sin(221t t U U ωωL

2O D 45

.0R U I I ==2

RM 2U U =V 5.122

.1152.1O 2===U U A

0.37520 15212121L O O D =?===R U I I V 2422RM ==U U 2RM 2U U >F 0001 40s

0.04μΩ

==

C s

02.050

11===f T s

04.02

4 L =?=T

C R 取

mA 53

15

L o max o ===

R U I 根据输出直流电压UO = 15(V )的要求,由式(7-8)稳定电压

(公式11)

由输出电压VO = 15(v )及最小负载电阻RL = 3K Ω的要求,负载电流最大值

(公式12)

由式(7-8)计算

15

3max o max Z ==I I mA

查半导体器件手册,选择稳压管2CW20,其稳定电压UZ = (13.5~17) (V),稳定电流5Z =I mA ,15max Z =I mA 。

2.安装

这次课设过程中安装元件虽然不多,但对于新手上路的我还是有一定挑战性的,在采购时,有的元件无法买到,只能用相近的元件替代。而且电路的焊接比较花费时间。

3.仿真

3.1 Multisim 仿真

这次仿真分析我选用的是Multisim 软件,它是一种基于PC 平台的电子设

计软件,具有方便、使用的人机图形界面。它能提供各种电子元器件和常用仪器仪表,是设计、运行和验证电子线路的理想仿真软件。

)

V (15o Z ==U U

图9 Multisim启动时的界面3.2 仿真结果

3.2.1稳压模块仿真

图10稳压仿真图

3.2.2稳流模块仿真

图11稳流仿真图3.2.3 DC-DC模块仿真

图12DC-DC仿真图

4实物照片

图13 实物正面

图14实物背面

5调试及调试过程

完成电路板后,将电源与变压器接至电路的输入端口,用万用表在电压输出端测量,得到输出电压v,调节电位器R,输出电压可以实现9-12V的输出变化,证明原理正确,电路图绘制正确,且电路板此模块制作无误。但是由于有的元件无法买到,用替代品是输出范围不是很精确。

用万用表测量电流输出端,得到电流。调节电位器R’,电流输出端可以实现4-20 mA的稳定输出变化,证明恒流部分原理正确,电路图绘制正确,且电路板此模块制作无误。

在调试过程有遇到些困难,但通过自己分析电路图及向同学请教,最终解决了问题,使实物成功运行。

6设计心得

我是一个转专业的学生,以前对焊接,电子设计这方面有一定的缺乏,但通过一个学期的模电课程学习,我对电子类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在这次课设过程中,我遇到了一些困难,在焊接过程也不太熟练,不过经过了一次电工实习,我也有了一定的基础,在调试过程中发现错误解决错误也使我锻炼了能力,获益匪浅。

为完成这次设计我查阅了很多资料和书籍,我发现查资料也是一门学问,要会查才能找到你所需的内容,我在图书馆查阅了相关的电子设计和电源设计书籍,同时也大量的浏览了网络资源,随着了解的深入对设计有了基本的思路。

通过本次课程设计使我对集成直流稳压电源有了更为深刻的了解,对其构造组成及参数计算掌握的比以前熟练很多,特别是对稳压器的认识比以前更广泛,虽然在课本中接触过稳定电源的知识,但课本上的介绍十分简单也十分有限,并且我对课本的记忆不是很深刻,但通过本次自己动手动脑设计之后记忆的就深刻了。尤其是本次设计中用到的317和78××,79××系列的掌握比以前好了很多,不过仍然会有不足。

这次课程设计让我体会到了动手的乐趣,同时也让我对这个专业有了更进一步的认识。在今后的学习中,我会更加努力的去弥补自己的缺点,发展自己的优点,去充实自己,是自己一步一步的走向优秀,走向成功!认真对待每一个实验,珍惜每一分一秒,学到最多的知识和方法,锻炼自己的能力,这个是我在课程设计中学到的最重要的东西,也是以后都将受益匪浅的!

本次课程设计是我第一次做课设,为我以后再做课设积累了一定的经验,但由于和考试一起进行,使我在时间上不很充裕,设计中有很多缺陷不能在认真查阅修改。希望在以后的设计中能尽量做好,弥补这次的不足。

7元件清单

模拟电路课程设计心得体会

模拟电路课程设计心得 体会 内部编号:(YUUT-TBBY-MMUT-URRUY-UOOY-DBUYI-0128)

精选范文:《模拟电路》课程设计心得体会(共2篇)本学期我们开设了《模拟电路》与《数字电路》课,这两门学科都属于电子电路范畴,与我们的专业也都有联系,且都是理论方面的指示。正所谓“纸上谈兵终觉浅,觉知此事要躬行。”学习任何知识,仅从理论上去求知,而不去实践、探索是不够的,所以在本学期暨模电、数电刚学完之际,紧接着来一次电子电路课程设计是很及时、很必要的。这样不仅能加深我们对电子电路的任职,而且还及时、真正的做到了学以致用。这两周的课程设计,先不说其他,就天气而言,确实很艰苦。受副热带高气压影响,江南大部这两周都被高温笼罩着。人在高温下的反应是很迟钝的,简言之,就是很难静坐下来动脑子做事。天气本身炎热,加之机房里又没有电扇、空调,故在上机仿真时,真是艰熬,坐下来才一会会,就全身湿透,但是炎炎烈日挡不住我们求知、探索的欲望。通过我们不懈的努力与切实追求,终于做完了课程设计。在这次课程设计过程中,我也遇到了很多问题。比如在三角波、方波转换成正弦波时,我就弄了很长时间,先是远离不清晰,这直接导致了我无法很顺利地连接电路,然后翻阅了大量书籍,查资料,终于在书中查到了有关章节,并参考,并设计出了三角波、方波转换成正弦波的电路图。但在设计数字频率计时就不是那么一帆风顺了。我同样是查阅资料,虽找到了原理框图,但电路图却始终设计不出来,最后实在没办法,只能用数字是中来代替。在此,我深表遗憾!这次课程设计让我学到了很多,不仅是巩固了先前学的模电、数电的理论知识,而且也培养了我的动手能力,更令我的创造性思维得到拓展。希望今后类似这样课程设计、类似这样的锻炼机会能更多些!

通信1004模电课设要求

通信1004-1006《模拟电子技术》课程设计安排 一、教学任务: 课程设计的教学任务是让学生通过动脑、动手解决一、两个实际问题,巩固和运用在《模拟电子技术》课程中所学的理论知识和实验技能,基本掌握常用电子电路的一般设计方法,提高设计能力和实验技能,为以后从事电子电路设计、研制电子产品打下基础。 二、教学安排: 本次课程设计流程如下图所示,设计内容由指导教师指定(如果自选题目需征得指导教师同意!),学生必须完成相关设计,完成原理电路的设计,并画出完整的电路图之后经指导教师同意,才能进实验室进行安装调试。

三、课程设计报告及撰写要求: 课程设计报告撰写分必做和选作内容两部分。以必做内容为主,选作内容为辅。具体要求: 课程设计封面如下:(教学办领) 学号:填入学号 课程设计 题目填具体设计题目 学院 专业 班级 姓名 指导教师 年月日 课程设计任务书 学生姓名:专业班级: 指导教师: 工作单位:信息工程学院 题目: 和封面一致 初始条件: 列出主要器件及芯片名称即可! 要求完成的主要任务:(包括课程设计工作量及其技术要求,以及说明书撰写等具体要求) 参见后面设计题目及要求 时间安排: 指导教师签名:年月日

系主任(或责任教师)签名:年月日 课程设计任务书要求用A4纸打印出来。 课程设计的内容要求用A4纸打印,且页数不得少于20页 附件5:课程设计报告统一书写格式 设计题目 正文题序层次是文章结构的框架。章条序码统一用阿拉伯数字表示,题序层次可以分为若干级,各级号码之间加一小圆点,末尾一级码的后面不加小圆点,层次分级一般不超过4级为宜,示例如下: ╳╳╳╳╳╳╳╳╳╳╳╳╳╳╳╳╳╳╳╳ ╳╳╳╳╳╳╳╳╳╳╳╳╳╳╳╳╳╳╳╳ ╳╳╳╳╳╳╳╳╳╳╳╳╳╳╳╳╳╳╳╳ ╳╳╳╳╳╳╳╳╳╳╳╳╳╳╳╳╳╳╳╳ ╳╳╳╳╳╳╳╳╳╳╳╳╳╳╳╳╳╳╳╳ 设计报告的具体内容应包括: 1、原理电路的设计[这部分内容应包括以下几个部分] (1)、你考虑过哪些方案,分别画出框图,说明原理和优缺点。经过比较后,你选择了哪个方案。

模电课设---FV转换电路设计与实现

模电课程设计 姓名:XXX 班级:电气XXXX班学号:XXXXXXXXX

东华大学10级课题 第一部分自制直流电源:AC220V DC±12V 1—5页………………………………………………………………………………………………………………………. 第二部分线性FV转换电路的设计与实现 第一章设计背景与要求………………………………………………………………………………………….. 设计要求…………………………………………………………………………………………………………………… 第二章系统概述……………………………………………………………………………………………………... 2.1 设计思想与方案选择…………………………………………………………………………………………. 2.2 各功能块的组成…………………………………………………………………………………………………. 2.3 工作原理…………………………………………………………………………………………………………….

. 第三章单元电路设计与分析………………………………………………………………………………….. 3.1 各单元电路的选择…………………………………………………………………………………………….. 3.2 设计及工作原理分析…………………………………………………………………………………………. 第四章电路的组够与调试………………………………………………………………………………………. 4.1 遇到的主要问题………………………………………………………………………………………………... 4.2 现象记录及原因分析………………………………………………………………………………………... 4.3 解决措施及效果………………………………………………………………………………………………… 4.4 功能的测试方法、步骤……………………..……………………………………………………………… 第五章结束语…………………………………………………………………………………………………………. 5.1 对设计题目的结论性意见及进一步改进的意向说明………………………………………. 5.2 总结设计的收获与体

模电设计心得

《直流稳压电源》 课程设计报告 专业:_______________ 自动化________________ 班级: 1 _____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__________ 卢嘉明 __________ 学号:27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指导教师:___________ 李欣________________ 00九年1 月11 日

直流稳压电源 可调直流稳压电源基本电路主要有电源变压器,整流滤波电路和稳压电路组成,通过调整电位器来实现对输出电压的调节。电网供给的交流电压(220V,50Hz)经电源变压器降压后,得到符合电路需要的交流电压12V, 然后由整流电路变换成方向不变、大小随时间变化的脉动电压,再用滤波器滤去其交流分量,就可得到比较平直的直流电压。但这样的直流输出电压,还会随交流电网电压的波动或负载的变动而变化。在对直流供电要求较高的场合,还需要使用稳压电路,以保证输出直流电压更加稳定 一:实验设计方案 (1)电网供电电压交流220V(有效值)50Hz,要获得低压直流输出,首先必须采用电源变压器将电网电压降低获得所需要交流电压。 (2)降压后的交流电压,通过整流电路变成单向直流电,但其幅度变化大(即脉动大)。 (3)脉动大的直流电压须经过滤波电路变成平滑,脉动小的直流电,即将交流成份滤掉,保留其直流成份。 (4)滤波后的直流电压,再通过稳压电路稳压,便可得到基本不受外界影响的稳定直流电压输出,供给负载RL。 电路的基本知识 在电子电路中,通常都需要电压稳定的直流稳压电源供电,小功率的稳压电源是由电源变压器,整流电路,滤波电路和稳压电路等四部分组成。 直流稳压电源结构图和稳压过程 1.电源变压器 过整流电路将交流变为脉动的直流电压。由于此脉动的直流电压还含有较大的纹波,必须通过滤波电路加以滤波,从而得到平滑的直流电压。电源变压器的作用是将交流220V的电压变为所需的电压值,然后通样的电压还随电网电压波动、负载何温度的变化而变化。因而在整流、滤波电路之后,还需接稳压电路。稳压

模电知识总结

第一章 半导体二极管 一.半导体的基础知识 1.半导体---导电能力介于导体和绝缘体之间的物质(如硅Si、锗Ge)。 2.特性---光敏、热敏和掺杂特性。 3.本征半导体----纯净的具有单晶体结构的半导体。 4.两种载流子----带有正、负电荷的可移动的空穴和电子统称为载流子。 5.杂质半导体----在本征半导体中掺入微量杂质形成的半导体。体现的是半导体的掺杂特性。 *P型半导体:在本征半导体中掺入微量的三价元素(多子是空穴,少子是电子)。 *N型半导体:在本征半导体中掺入微量的五价元素(多子是电子,少子是空穴)。 6. 杂质半导体的特性 *载流子的浓度---多子浓度决定于杂质浓度,少子浓度与温度有关。 *体电阻---通常把杂质半导体自身的电阻称为体电阻。*转型---通过改变掺杂浓度,一种杂质半导体可以改型为另外一种杂质半导体。 7.PN结

*PN结的接触电位差---硅材料约为0.6~0.8V,锗材料约为0.2~0.3V。 * PN结的单向导电性---正偏导通,反偏截止。 8. PN结的伏安特性 二. 半导体二极管 *单向导电性------正向导通,反向截止。 *二极管伏安特性----同PN结。 *正向导通压降------硅管0.6~0.7V,锗管0.2~0.3V。 *死区电压------硅管0.5V,锗管0.1V。 3.分析方法------将二极管断开,分析二极管两端电位的高低: 若V阳>V阴( 正偏),二极管导通(短路); 若V阳

2) 等效电路法 ?直流等效电路法 *总的解题手段----将二极管断开,分析二极管两端电位的高低: 若V阳>V阴( 正偏),二极管导通(短路); 若V阳

模电课程设计要求

数理学院 三端集成直流稳压电源设计(模拟电路课程设计) 专业应用物理(光伏工程)班级10光伏 学号 20100403119 学生姓名王振 指导教师魏明 设计时间 2012 年 6 月27日 教师评分 2012年 6 月

目录 一. 概述..........................................错误!未定义书签。 1.1三端直流稳压电源设计目的................. 错误!未定义书签。 1.2课程设计的组成部分....................... 错误!未定义书签。 二.直流稳压电源设计的内容 (3) 2.1总电路设计............................... 错误!未定义书签。 2.2原件清单 (4) 2.3整流电路设计 (6) 2.4滤波电路设计 (9) 2.5稳压电路设计 (10) 三.总结..........................................错误!未定义书签。 3.1体会收获及建议..........................错

误!未定义书签。 3.2参考资料(书、论文、网络资料) (12) 四.教师评语......................................错 误!未定义书签。五.成绩..........................................错误!未定义书签。 一.概述 电源是各种电子、电器设备工作的动力,是自动化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直流稳压电源是应用极为广泛的一种电源。直流稳压电源是常用的电子设备,它能保证在电网电压波动或负载发生变化时,输出稳定的电压。一个低纹波、高精度的稳压源在仪器仪表、工业控制及测量领域中有着重要的实际应用价值。 三端集成直流稳压电源通常由整流电路、滤波电路、稳压控制电路所组成,具有体积小,重量轻,性能稳定可等优点,电压从零起连续可调,可串联或关联使用,直流输出纹波小,稳定度高,稳压稳流自动转换、限流式过短路保护和自动恢复功能,是大专院校、工业企业、科研单位及电子维修人员理想的直流稳压电源。适用于电子仪器设备、电器维修、实验室、电解电镀、测试、测量设备、工厂电器设备配套使用。几乎所有的电子设备都需要有稳压的电压供给,才能使其处于良好的工作状态。家用电器中的电视机、音响、电脑尤其是这样。电网电压时高时低,电子设备本身耗供电造成不稳定因家。解决这个不稳定因素的办法是在电子设备的前端进行稳压。 直流稳压电源广泛应用于国防、科研、大专院校、实验室、工矿企业、电解、电镀、充电设备等的直流供电。

模电课程设计

院系:电气工程学院 专业: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班级:电自1041班 姓名: 学号:号 指导教师:刘强 2011年11月26日

目录 第一章绪论 第二章系统总体方案设计 2.1功率放大电路 (3) 2.1.1功率放大电路的特点及主要研究对象 2.1.2功率放大电路提高效率的主要途径 2.1.3功率放大电路的工作原理 2.2音频功率放大系统 (5) 2.2.1音频功率放大器的工作原理 2.2.2音频功率放大电路 2.2.3音频功率放大电路的方案 第三章元器件的介绍 3.1LM386 (7) 3.2电容 (9) 3.3BJT9013 (10) 3.4扬声器 (10) 第四章PCB板的布局 4.1PCB布局 (12) 第五章硬件焊接技术及产品调试 5.1硬件的焊接 (14) 5.2产品的调试 (15) 第六章总结与心得 第七章致谢 附录一:参考文献 附录二:原理图

第一章绪论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电子技术产品给人们的生活带来了许多方便。工农业生产,科学研究,商贸金融,社会管理及至人们日常生活等都离不开电子技术。机械,材料,信息,微电子,生物,能源,测控,仪器仪表,航天,海洋等几乎所有的科学技术领域都与电子技术密切相关。 功率放大器实机电一体化产品中不可缺少的部分,也是其最基本的部分。功率放大器是机电一体化产品中不可缺少的部分,也是其最基本的部分。功率放大器发展至今,有许多种类和应用,在工业方面,有数控机床的电机驱动,有应用于新型磁轴承开关,也有在电力电子控制技术种的应用。在通讯方面,有几百毫瓦的蜂窝电话发射机、有基站几十瓦的功率放大器、也有上千瓦的电视信号发射机。但所有的功率放大器,其设计所遵循的基本规律几乎是相同的。而它的设计包含了电子电路技术、模拟控制理论、测试技术以及实现智能化的单片机控制技术等。 经过对电路和模电知识的学习,掌握了基本电路的组成,及基本电路元件的功能,设计和工作原理,使自己具有基本的电路设计技能,设计并制作一个音频放大器。本次音频放大器设计制作的核心原件使芯片LM386。LM386放大器是一种很流行的固定增益的功率放大器,它能提供大多3W的交流信号功率输出,具有自身功耗低、更新内链增益可调整、电源电压范围大、外接元件少和总谐波失真小等优点的功率放大器,广泛应用于录音机和收音机之中。

模电学习心得

姓名: 王凯年级专业: 06物理备注: 量子力学/电子线路1导生 姓名:王凯年级专业:06应用物理学备注:电子线路1 模拟电子线路学习心得 首先,可以说,模电是一门稍微难学的课程;但是,在培养理工科学生学习专业知识的过程中,它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它不仅要为今后学习有关的后续课程打下基础,而且模电课程本身涉及的一些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和基本分析方法,对于培养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也十分重要。因此,本课程通常被列为有关专业的重要技术基础课。 这门课程的性质和特点。 首先,作为一门技术基础课,模拟电子技术既不同于专业课——本课程强调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和基本分析方法,为将来在工作中应用电子技术解决实际问题打下牢固的基础;又不同于某些基础理论课——本课程的内容更接近工程实际。在学习电子电路的工作原理时要紧紧抓住基本概念和基本分析方法;在分析和计算时又常常需要从实际情况出发,抓住主要矛盾,忽略次要矛盾。 其次,大家要时刻记住,今天的学习是为今后的工作和进一步学习打下基础,所以,在本课程的学习中,一方面要抓住基本,另一方面要注意能力的培养,包括学习新知识、新技术的能力。 最后,电子技术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因此,实践环节和动手能力的培养在课程中占有重要的地位。通过实验,不仅固化和深化书本上学到的知识,而且倡导理论联系实际的精神,提高电子技术方面的动手能力,培养严谨踏实的科学作风。 学习模拟电子技术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第一,注意正确理解和掌握模拟电路的基本概念和重要术语,例如,PN结,单项导电性,放大作用,截止、放大和饱和,直流通路和交流通路等等。 第二,注意掌握模拟电路常用的分析方法,例如,分析放大电路静态工作情况和分析波形失真常用的图解法,分析放大电路动态性能;第三,注意通过模拟电子技术课程的学习,培养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例如,初步的电子电路读图能力,估算基本电路主要性能指标的初步能力。 个人一些学习方法和技巧 接下来,说一下本人的一些学习方法,对于我来说,初次接触这门课程也还是有点困难的,但困难总是暂时的,你必须通过努力去战胜困难。学习这门课,有一本好的辅导资料,是非常重要的,利用好图书馆资源,也是你大学学习的一个重要环节。除了图书馆的资源外,网络上还有很多有用的资源,

模电课设

武汉理工大学模拟电子技术 课程设计报告书 课设题目:音响放大电路的设计仿真与实现 学院:信息学院 专业班级:电信1班 学生姓名: 学号: 指导老师:曾刚 组员与分工: :前期资料查找,参与电路制作与仿真 :负责直流稳压电源的制作,购买元件 :负责音响电路的制作和电路板调试 一、设计要求 1.1设计要求 (1)设计任务 根据技术指标和已知条件,完成对音频功率放大器的设计、仿真、装配与调试,并自制直流稳压电源。 (2)设计要求 ①设计一个失真小,具有话筒放大,电子混响、混合前置放大、音调控制、功率放大的音响放大电路; 输出功率1W左右,负载电阻8Ω;频率响应20~20KHz以内,输入阻抗大于20kΩ。 ②选择电路方案,完成对确定方案电路的设计。 ③利用Proteus或Multisim仿真设计电路原理图,确定电路元件参数、掌握电路工作原理并仿真实现系 统功能。 ④安装调试并按规范要求格式完成课程设计报告书。 ⑤选做:利用仿真软件的PCB设计功能进行PCB设计。

1.2设计要求和技术指标 1.技术指标如下: a.输出功率:1W; b.负载阻抗:8欧姆; c.频率响应:fL~fH=20Hz~20KHz; d.输入阻抗:>20K欧姆; e.整机电压增益:>50dB; 2.电路要求有独立的前置放大级(放大话筒信号); 3.电路要求有独立的功率放大级。 二.设计总体方案 2.1音响模块流程图 图2-1电路整体框图 话音放大器:话音放大器的作用是不失真地放大音频信号。 电子混响器:电子混响器是用电路模拟声音的多次反射,产生混响效果,使声音听起来具有一定的深度感和空间立体感。 混合前置放大器:混合前置放大器的作用是将音乐信号和电子混响后的声音信号混合放大。 音调控制器:音调控制器主要是控制、调节音响放大器的幅频特性。 功率放大器:功率放大器的作用是给音响放大器的负载RL提供一定的输出功率 2.2电路方案选择 根据技术指标和已知条件,选择合适的功放电路,如:OCL、OTL或BTL电路。完成对高保真音频功率放大器的设计、装配与调试。?

模电课程设计心得(精选多篇)

模电课程设计心得(精选多篇) 第一篇:模电课程设计心得 时间总是过得很快,经过一周的课程设计的学习,我已经自己能制作一个高保真音频功率放大器,这其中的兴奋是无法用言语表达的。 学习模电这段时间也是我们一学期最忙的日子,不仅面临着期末考试,而且中间还有一些其他科目的实验,更为紧急的是,之前刚做完protelxx的课程设计,本周必须完成模电的课程设计。任务对我们来说,显得很重。昨天刚考完复变,为了尽快完成模电的课程设计,我一天也没歇息。相关知识缺乏给学习它带来很大困难,为了尽快掌握它的用法,我照着原理图学习视频一步一步做,终于知道了如何操作。 刚开始我借来了一份高保真音频功率放大器的电路原理图,但离实际应用差距较大,有些器件很难找到,后来到网上搜索了一下相关内容,顺便到学校图书馆借相关书籍,经过不断比较与讨论,最终敲定了高保真音频功率放大器的电路原理图,并且询问了兄弟班关于元器件的参数情况。为下步实物连接打好基础。 在做电路仿真时,我画好了电路原理图,修改好参数后,

创建网络列表时系统总是报错,无论我怎样修改都不行,后来请教同学,他们也遇到了同样的困惑。任何事情都不可能是一帆风顺的,开始是创建网络表时出现问题,后来是没有差错但出来的仿真波形不是预计中的,这确实很难修改。输出时仿真波形总是一条直线,我弄了一晚上也找不出原因,整个人也显得焦躁不已。 接下来,开始了我们的实物焊接阶段。之前的电工实习让我简单的接触到了焊接实物,以为会比较轻松,但实际焊接起来才发现此次与电工实习中的焊接实物有很大的不同,要自己对焊板上元件进行布置和焊接电路元件连线,增加了很大的难度。由于采用了电路板,为了使步线美观、简洁,还真是费了我们不少精力,经过不断的修改与讨论,最终结果还比较另人满意。 经过这段课程设计的日子,我发现从刚开始的matlab到现在的pspice,不管是学习哪种软件,都给我留下了很深的印象。由于没有接触,开始学得很费力,但到后来就好了。在每次的课程设计中,遇到问题,最好的办法就是问别人,因为每个人掌握情况不一样,不可能做到处处都懂,发挥群众的力量,复杂的事情就会变得很简单。这一点我深有体会,在很多时候,我遇到的困难或许别人之前就已遇到,向他们请教远比自己在那冥思苦想来得快。

模电课程总结

模电课程总结报告 一学期模电课也终将结束了,而我对模电这门课也是从无知到课程中期的担忧抗拒,到现在的所谓有所收获。对比上学期的数电,我觉得模电的难度要大一些,学习方法也有很大不同。 课程学习方法 1.上课认真听讲,虽说老师讲的内容和书上的叙述大同小异,但是从听觉和视觉两方面得 来的信息比自己看更有效,上课的互动也能加深学习印象,更重要的是模电离不开电路,单纯看课本而没有老师的讲解需要花费很长时间,有时弄不懂就糊弄过去了。课上也会有一些补充内容和习题,比如这次期中的最后一题老师也在课堂上提到过,但是很少有人注意到。 2.要有个线索,建立自己的知识树,注意前后的联系,不要脱节。比如:半导体材料的性 质,半导体构成的元件,半导体元件组成的放大电路,处理电路。前后紧密相连,环环相扣,围绕着一个核心问题:信号的放大,运算,处理,转换,产生。在学习的时候,一定要从前往后切实的掌握基本概念,理解每个参数的物理意义。 3.重点把握典型的基本电路及分析方法,掌握工作原理,结构特点,性能特点。比如典型 的差分电路,多级放大电路的基本组成,各种功率放大电路等,唯有如此,才能对它们的改进电路和类似电路做进一步的分析。 4.结合实验课和multisim仿真,这也是模电数电的一个重大区别,数电电路复杂,但是一 旦接对结果一定正确,而模电虽然电路简单,但是即使设计和电路都正确,结果还是出不来。这时就要具体分析电路,哪里可能存在误差或者自激振荡或者参数不合适,在这个过程我们对电路有了更加深入的认识。而multisim更是我们学习的好帮手,可是讲的各种特性还有电路都可以自己来仿真一遍,一方面对这些元件有个初步的认识,另一方面对参数的设置有具体的把握。 课程学习成效 1.会看:电路的识别及定性分析,首先根据电路特征判断其属于哪种电路,然后根据电路 特点判断其性能特点。 2.会选:在已知需求情况下选择电路形式,在已知功能情况下选择元器件类型,在已知性 能指标情况下选择电路参数。常结合会看来选,比如选择合适的放大电路,应根据动态静态,带负载能力输入电阻大小等来选择,选择负反馈电阻也要根据是稳压还是稳流,带负载能力,输入电阻等来选择。 3.会算:电路的定量分析,例如对于放大电路会求解静态工作点,Au,输入输出电阻,上 下限截止频率,会画出交直流等效电路;对于运算电路会求解运算关系等 4.会调:电路参数的调节和设置,主要在放着呢和实验中会根据实验现象来调节合适的参 数,比如放大电路发生失真时判断是顶部还是底部失真,是由于哪些因素引起,相应调节对应参数 5.会设计:能够根据要求设计相应功能的电路,这是一个综合的富有创新性的能力。比如 设计一个求解微分方程的电路,设计一个电压表等。 课程学习感受 我觉得模电是一门知识点杂多,但是主线清晰的学科,具有很强的工程性和实践性,对于我来说还是很有难度和挑战性的,但是迎难而上收获才会更多!

模电课程设计范本

模电课程设计

1 绪论 功率放大器(简称功放)的作用是给音频放大器的负载RL(扬声器)提供一定的输出功率。当负载一定时,希望输出的功率尽可能大,输出信号的非线性失真尽可能地小,效率尽可能高。音频放大器的目的是以要求的音量和功率水平在发声输出元件上重新产生真实、高效和低失真的输入音频信号。音频频率范围约为20 Hz~20 kHz,因此放大器必须在此频率范围内具有良好的频率响应。本设计中要求设计一个实用的音频功率放大器。在输入电压=50mV,负载电阻等于8Ω的条件下最大输出不失真功率P o≥5W,功率放大器的频带宽度BW≥50Hz~15KHz。 一、设计目的 根据设计要求,完成对音频功率放大器的设计。 进一步加强对模拟电子技术知识的理解和对Protel软件的应用。 了解集成功率放大器内部电路工作原理,掌握其外围电路的设计与主要性能参数的测试方法。 学习音频功率放大器的设计方法与小型电子线路系统的安装调试方法。 二、设计要求 内容:设计并制作一OCL音频功率放大器和与之匹配的直流

稳压电源。 指标:P oM≥5W; fL≤50Hz,fH≥15KHz; 中点电位≤100mV; 负载:8Ω; 输入电压50mV。 三、方案选择 音频功率放大器的主要作用是向负载提供功率,要求输出功率尽可能大效率尽可能高、非线性失真尽可能小。 输出功率指的是功放提供给负载级的功率,为达到这一要求,功放管的电压和电流变化范围应尽可能大。 功率放大器的效率指的是负载上得到的功率与电源提供的直流电源的功率之比,为达到这一要求必须选择合适的电路,下文中会有描述。 非线性失真要小:功率放大器是在大信号状态下工作的,电压、电流摆动幅度交大,很容易超出管子特性曲线的线性变化范围而进入非线性区,造成输出信号波形的非线性失真。因此,功率放大器比小信号的电压放大器的非线性失真严重。为了减小这种失真,本设计选择下文所述方案。 功率放大器的常见电路形式有单电源供电的OTL电路和正负双电源供电的OCL电路。有集成运放和晶体管组成的功率放大器,也有专用集成电路功率放大器芯片。根据设计指标及要求,

模电课设—温度控制系统设计

目录 1.原理电路的设计 (11) 1.1总体方案设计 (11) 1.1.1简单原理叙述 (11) 1.1.2设计方案选择 (11) 1.2单元电路的设计 (33) 1.2.1温度信号的采集与转化单元——温度传感器 (33) 1.2.2电压信号的处理单元——运算放大器 (44) 1.2.3电压表征温度单元 (55) 1.2.4电压控制单元——迟滞比较器 (66) 1.2.5驱动单元——继电器 (88) 1.2.6 制冷部分——Tec半导体制冷片 (99) 1.3完整电路图 (1010) 2.仿真结果分析 (1111) 3 实物展示 (1313) 3.1 实物焊接效果图 (1313) 3.2 实物性能测试数据 (1414) 3.2.1制冷测试 (1414) 3.2.2制热测试 (1818) 3.3.3性能测试数据分析 (2020) 4总结、收获与体会 (2121) 附录一元件清单 (2222) 附录二参考文献. (2323)

摘要 本课程设计以温度传感器LM35、运算放大器UA741、NE5532P及电压比较器LM339 N为电路系统的主要组成元件,扩展适当的接口电路,制作一个温度控制系统,通过室温的变化和改变设定的温度,来改变电压传感器上两个输入端电压的大小,通过三极管开关电路控制继电器的通断,来控制Tec制冷片的工作。这样循环往复执行这样一个周期性的动作,从而把温度控制在一定范围内。学会查询文献资料,撰写论文的方法,并提交课程设计报告和实验成品。 关键词:温度;测量;控制。

Abstract This course is designed to a temperature sensor LM35, an operational amplifier UA741,NE5532P and a voltage comparator LM339N circuit system of the main components. Extending the appropriate interface circuit, make a temperature control system. By changing the temperature changes and set the temperature to change the size of the two input ends of the voltage on the voltage sensor, an audion tube switch circuit to control the on-off relay to control Tec cooling piece work. This cycle of performing such a periodic motion, thus controlling the temperature in a certain range. Learn to query the literature, writing papers, and submitted to the curriculum design report and experimental products. Key words: temperature ; measure ;control

模电知识总结

第一部分半导体的基本知识二极管、三极管的结构、特性及主要参数;掌握饱和、放大、截止的基本概念和条件。 1、导体导电和本征半导体导电的区别:导体导电只有一种载流子:自由电子导电半导体 导电有两种载流子:自由电子和空穴均参与导电自由电子和空穴成对出现,数目相等,所带 电荷极性不同,故运动方向相反。 2、本征半导体的导电性很差,但与环境温度密切相关。 3、杂质半导体 (1) N型半导体一一掺入五价元素(2) P型半导体一一掺入三价元素 4、PN 结——P 型半导体和N 型半导体的交界面

5、PN结的单向导电性——外加电压 輕qo 0£) 00 GO e?;①乜QQ 05 ① <5 ffi ? <9 0?① Q O ? GT? G) 耗尽层' F 阿—H NS 禺〕16 P+蜡如正向电压时导逓 在交界面处两种载流子的浓度差很大;空间电荷区又称为耗尽层 反向电压超过一 定值时,就会反 向击穿,称之为 反向击穿电压

正向偏置反向偏置 6、二极管的结构、特性及主要参数 (1) P区引出的电极一一阳极;N区引出的电极一一阴极 温度升高时,二极管的正向特性曲线将左移,反向特性曲线 下移。二极管的特性对温度很敏感。 其中,Is为反向电流,Uon为开启电压,硅的开启电压一一0.5V,导通电压为0.6~0.8V,反向饱和电 流<0.1叭,锗的开启电压一一0.1V,导通电压为0.1~0.3V,反向饱和电流几十[A。 (2 )主要参数 1)最大整流电流I :最大正向平均电流 2)最高反向工作电流U :允许 外加的最大反向电流,通常为击穿电压U的一半 3)反向电流I:二极管未击穿时的反向电流,其值越小,二极管的单向导电性越好,对 温度越敏感 4)最高工作频率f :二极管工作的上限频率,超过此值二极管不能很好的体现单向导电性 7、稳压二极管 在反向击穿时在一定的电流范围内(或在一定的功率耗损范围内) ,端电压几乎不变,表现出稳压特 性,广泛应用于稳压电源和限幅电路中。 (1) 稳压管的伏安特性 W(b| 用L2.1U意压诊的伏安埒性和裁效电路 M试疋特性Cb}时号恳竽故审.歸

模电课设—温度控制系统的设计

目录 1.原理电路的设计 (1) 1.1总体方案设计 (1) 1.1.1简单原理叙述 (1) 1.1.2设计方案选择 (1) 1.2单元电路的设计 (3) 1.2.1温度信号的采集与转化单元——温度传感器 (3) 1.2.2电压信号的处理单元——运算放大器 (4) 1.2.3电压表征温度单元 (5) 1.2.4电压控制单元——迟滞比较器 (6) 1.2.5驱动单元——继电器 (7) 1.2.6 制冷部分——Tec半导体制冷片 (8) 1.3完整电路图 (10) 2.仿真结果分析 (11) 3 实物展示 (13) 3.1 实物焊接效果图 (13) 3.2 实物性能测试数据 (14) 3.2.1制冷测试 (14) 3.2.2制热测试 (18) 3.3.3性能测试数据分析 (20) 4总结、收获与体会 (21) 附录一元件清单 (22) 附录二参考文献. (23)

摘要 本课程设计以温度传感器LM35、运算放大器UA741、NE5532P及电压比较器LM339N 为电路系统的主要组成元件,扩展适当的接口电路,制作一个温度控制系统,通过室温的变化和改变设定的温度,来改变电压传感器上两个输入端电压的大小,通过三极管开关电路控制继电器的通断,来控制Tec制冷片的工作。这样循环往复执行这样一个周期性的动作,从而把温度控制在一定范围内。学会查询文献资料,撰写论文的方法,并提交课程设计报告和实验成品。 关键词:温度;测量;控制。

Abstract This course is designed to a temperature sensor LM35, an operational amplifier UA741, NE5532P and a voltage comparator LM339N circuit system of the main components. Extending the appropriate interface circuit, make a temperature control system. By changing the temperature changes and set the temperature to change the size of the two input ends of the voltage on the voltage sensor, an audion tube switch circuit to control the on-off relay to control Tec cooling piece work. This cycle of performing such a periodic motion, thus controlling the temperature in a certain range. Learn to query the literature, writing papers, and submitted to the curriculum design report and experimental products. Key words: temperature ; measure ;control

模电课程设计报告题目范例

以下课程设计题目仅供参考,不供选择,请同学们按照感兴趣的方向自己拟定题目及要求,不得与以下题目完全相同。 一、音频功率放大器 1、指标要求: 设计并制作一OCL音频功率放大器并设计制作与之匹配的直流稳压电源。指标:PoM≥5W,fL≤50Hz,fH≥15KHz,中点电位≤100mV。负载:8Ω。以上指标“=”者为及格。输入电压50mV。 2、约束:不能采用音频功放集成电路(扬声器可用8.2Ω电阻代替) 二、串联型直流稳压电源的设计 在输入电压220V 50HZ电压变化X围±10%条件下: ①输出电压可调X围:+9 ~ +12V; ②最大输出电流:300mA; ③测出设计电路的输出电阻(输入电压变化X围±10%下,满载)。 ④测出设计电路的稳压系数( 最低输入电压下,满载),并将稳压系数减到最小。 ⑤学习Mutisim的电路仿真过程,绘制电路图,进行基本的仿真实验对设计的电路进行性能分析 三、温度测量电路 (1) 温度测量X围:-40oC~+125oC.(2) 灵敏度:1mV/ oC(3) 测量精度:±1oC(4) 工作电压:±5V(5) 测量某处的温度值并转换为0~5V的电压

四、双工对讲机的设计与制作 采用集成运放和集成功放及阻容元件构成对讲电路,实现甲乙双方异地有线通话对讲;用扬声器兼作话筒和喇叭,双向对讲,互不影响;电源电压+5V,功率〈=0.5W,工作可靠,效果良好! 五、声光控制灯感应系统 输入:光强信号、声音信号 输出:开关信号 逻辑:在满足光强(不足)条件下,输入声音信号时,输出“开”信号并延时,自动关断;光强足够时,封锁输出或封锁声音检测电路 要点:光强信号检测要考虑排除脉冲信号干扰,如雷电、爆竹、拍照等闪光,可以通过对光强检测信号的简单滤波达到目的,滤波时间常数为秒级即可 构成:光强检测可以用光电三极管、光电二极管或光敏电阻,电阻成本最低 声音检测用驻极体拾音器,最好设音频选择元件,LC滤波 信号放大、处理,可以用集成运放或比较器,简单的用555电路 驱动可以是三极管驱动小型直流继电器 工作电源,用小型电源变压器+整流+滤波+三段稳压器 六、扩音机电路设计 1、最大输出公路为8W; 2、负载阻抗RL=8欧姆;

模拟电子课程设计心得体会

模拟电子课程设计心得体会 课程设计对我们而言,知识上的收获重要,精神上的丰收更加 可喜。挫折是一份财富,经历是一份拥有。接下来搜集了模拟电子课程设计心得体会,欢迎查看,希望帮助到大家。 通过我们几个人的努力,对于我们新建的电子科技协会,我们 想了很多很多想法,也去工院本部的电子协会取经回来,但总感觉知识有限,关于我们的终极目标去参加电子设计大赛还有很长的路要走,为我们怎么才能学得更快,发展得更好,我们终于想出了一个法子。如何让我们电子协会发展得更快,如何更好地去了解一些电子产品和电器件,如何去为参加电子设计大赛做好准备,我们向老师建议要用选修课,来弥补我们电子刚刚成立没有基础等等问题。王书记老师采纳了我们的建议,向教务处建出了我们的请求,并在指导老师的万般努力与帮助下,我们才开了这个课程。对于这个课程我们都感觉很高兴很兴奋。听了老师讲得是津津有味,头头是道。我们是听得都入神了,感觉到我们要有很长的路要走。我们可以学很多很多,慢慢地我们找到了学习的方向,不在局限于课本上的一点点知识了,我们可以看很多很多想看的知识,了解很多很多想了解的电阻电器元件。 老师从电阻元器件说出,第一节课,说了一些设计方案,比如 电冰箱的保护电路,令大家刮目相看,一个小小有电路有如此巨大的功能,我们都很好奇,从此我们就更有兴趣来了解。真是让人受益匪浅,终于能体会到不同零件的奇妙组合中展现的人类智慧的结晶。知

识的重要性在我心中再次提升,电子产品知识产权的垄断,让我既看到了机遇又看到了挑战,学习是现在我们唯一的行动方针。 电子产品总是让人感觉得非常的神奇,比如收音机,一个小小的盒子竟能发出各种声音,使我们在孤独时给予陪伴,在痛苦时给予安慰,在无聊时给予一丝轻松和愉快。比如手机,使得和遥远的亲人说话,谈判业务等等。电子无处不在,所以我的好奇心使我产生了兴趣,如今我终于可以亲手试一试,焊接我自己的电路板。 在课后我学习了很多的东西,使我眼界打开,感受颇深。简单的焊接使我了解到人生学习的真谛,课程虽然结束了,但学习还没结束,电子的世界将为我打开,只有继续以电子学习的感受而获得的指导思想走下去,在事业的途中打开另一扇门。 之后我们做出来感觉到很有趣很轻松,通过我们去查找资料,我懂得了收音机的基本原理同时也学到了很多有关电子的专业知识。在实习过程中不断提高自己的动手能力之余也体会到了实践的乐趣。因为在实践时往往会遇到很多问题,遇到问题后要细心检查才能发现其中的错误,最后就要想办法去解决这些问题。这样的一个过程不知不觉地使我的实践能力提高,为以后学习、做实验打下基础! 具有良好的职业素质和较高的职业技能是构成二十一世纪,面向现代化企业生产、管理一线的高素质技术人员的两个基本要素。职业素质的提高与职业技能的掌握都具有养成教育的特征,应该贯穿到教育的整个过程。电子工艺学习是根据电子信息类高级人才所需的能力结构而规划的,是技术基础能力的训练,也就是为了培养学生基础

(完整版)模电学习心得集

个人建议:认真分析几个典型电路,主要掌握晶体管的等效模型,以及在电路中怎么等效。其他的都很容易解决了。只要会等效了,模电就是完全是电路的内容。其实一点都不可怕,开始不要太关注乱七八糟的内容,抓住主要的,次要的回过头来很容易解决。 我现在大三,自动化的。个人建议就是,不要要求每字每句都会,大概的了解那些理论,就可以。在以后的学习中,你会慢慢地发现,理解原来的知识的! 二极管的特性、晶体管的基本放大电路、集成运放的虚断虚短,稳压电路, 电路中电阻电容等器件的作用.... 笔试通常都考这些~~ 首先该明白这门课的研究对象,其实这门课可以说是电路理论的延伸。其中要运用到电路理论的分析方法,所不同的是,新增加了不少复杂的电气元器件。 说到元器件,首先接触到的便是二、三极管。不论哪种版本的教材,一开始都会介绍pn结的特性,个人觉得可以不要太在乎里面的结构,但其特性方程是一定要记得的。然后,二极管比较简单,就是一个单一的pn结,在电路中的表现在不同情况下可以用不同的模型解决(理想模型、恒压降模型、小信号模型,前两者是用于直流分析的,而最后一个是用于交流分析的)。而对于三极管,就相对来说复杂些,在此本人不想说书上有的东西,只想强调一下学习中该注意的问题: 1、对于三极管,它总共有三种工作状态,当它被放在电路中时,我们所要做的第一件事就是判断它在所给参数下的工作状态。(在模电的习题中,除非那道题是专门地考你三极管的状态,否则都是工作在放大区,因为只有这样,管子才能发挥我们想它有的效用。但在数电中,我们却是靠管子的不同状态的切换来做控制开关用的) 2、既然管子基本在放大区,那么它的直流特性就有:be结的电压为0.7V(硅管,锗管是0.2V),发射极电流约等于集电集电流并等于基极电流的β倍。通过这几个已知的关系,我们可以把管子的静态工作点算出来——所谓静态工作点就是:ce间电压,三个极分别的电流。 3、为什么我们得先算出静态工作点呢?这就要弄清直流和交流之间的关系了:在模电里,我们研究的对象都是放大电路,而其中的放大量都是交流信号,并且是比较微弱的交流信号。大家知道,三极管要工作是要一定的偏置条件的,而交流信号又小又有负值,所以我们不能直接放大交流信号,在此我们用的方法就是:给管子一个直流偏置,让它在放大区工作,然后在直流上叠加一个交流信号(也就是让电压波动,不过不是像单一的正弦波一样围绕0波动,而是围绕你加的那个直流电压波动),然后由于三极管的性质,就能产生放大的交流信号了。 4、关于分析电路:从以上的叙述,我们可以看出分析电路应该分为两部分:直流分析和交流分析。不同的分析下,电路图是不一样的,这是因为元件在不同的量下,它的特性不同。(例如电容在直流下就相当于开路,而在交流下可以近似为短路)。而三极管,在交流下就有一个等效模型,也就是把be间等效为一个电阻,ce间等效为一个受控电流源,其电流值为be间电流的贝塔倍。这样分析就可以很好的进行下去了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