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城镇居民消费结构分析

合集下载

城镇、农村居民消费结构现状分析

城镇、农村居民消费结构现状分析

城镇、农村居民消费结构现状分析【摘要】本文主要对城镇和农村居民的消费结构现状进行了分析。

在城镇居民消费结构方面,主要集中在食品、居住和交通通信等方面;而在农村居民消费结构中,食品支出占比较高。

通过比较分析发现,城镇居民更倾向于消费高端产品和服务,而农村居民更注重基本生活消费。

影响因素分析包括收入水平、消费观念等因素。

提出了消费结构调整建议,如加强金融支持农村消费、推动城镇居民多样化消费等。

在结论部分总结出城镇和农村居民消费结构现状,展望未来发展趋势,并提出对政策制定和市场发展的启示。

通过本文分析可以更全面了解城镇和农村居民的消费结构特点,为相关部门提供参考和指导。

【关键词】城镇、农村居民、消费结构、现状分析、比较分析、影响因素、调整建议、结论总结、发展趋势、启示。

1. 引言1.1 背景介绍现代化经济社会的发展已经改变了城镇和农村居民的消费结构,城镇居民的收入水平逐渐提高,消费观念也越来越国际化和多元化,消费结构逐渐向高端化和品质化发展。

而农村居民的收入水平较低,消费水平较为保守,消费结构仍然以生活必需品为主导。

城镇和农村居民的消费结构差异明显,不同的消费需求和消费行为也反映了城乡居民的生活方式和生活水平的不同。

随着我国城乡经济的不断发展和社会的进步,城镇和农村居民消费结构的变化也受到了广泛关注。

为了更好地了解城镇和农村居民的消费结构现状,本文对城镇居民和农村居民的消费行为和消费结构进行了深入分析,同时对城镇和农村居民的消费结构进行了比较研究,探讨了不同消费结构背后的原因和影响因素,并提出了相应的调整建议,为城镇和农村居民的消费结构转轨提供参考,促进城乡经济的协调发展。

部分结束。

1.2 研究意义研究意义是指研究所取得的目的和意义。

城镇、农村居民消费结构现状分析具有重要的研究意义,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可帮助政府制定更加精准的消费政策。

通过对城镇、农村居民消费结构的研究分析,可以更清晰地了解不同居民群体的消费倾向和需求,进而有针对性地制定相关政策,促进消费升级,推动经济发展。

中国城镇居民消费结构的变动分析

中国城镇居民消费结构的变动分析

中国城镇居民消费结构的变动分析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中国城镇居民消费结构也发生了显著变化。

下面将从食品消费、衣着消费、住房消费、交通消费、教育和医疗消费等方面进行分析。

首先是食品消费方面的变化。

在过去,由于物质匮乏和生产技术落后,城镇居民的食品消费主要集中在基本生活必需品上,如大米、面粉、油盐等,而高级副食品和糖果等消费很少见。

但是随着食品供应能力的提高和商品丰富度的增加,人们开始注重营养和口味,并增加了对进口食品、绿色食品和有机食品等高质量食品的消费。

其次是衣着消费方面的变化。

过去,由于经济发展水平低,大部分居民只能购买廉价的服装,顾不上追求时尚和品质。

然而现在,随着收入水平的提高和生活品质的提升,城镇居民开始注重服装的质量、样式和品牌。

时尚和个性化的服装消费成为一种时尚潮流,人们更加关注衣着搭配和购买奢侈品品牌。

再次是住房消费方面的变化。

过去,大多数城镇居民住房条件相对较差,居住面积小且简陋。

然而随着经济发展和城市化进程的加速,人们的居住需求也发生了变化。

人们开始购买更大、更舒适、更豪华的房屋,选择自己喜欢的装修风格,并注重配备高性能的家庭电器和家具。

另外是交通消费方面的变化。

过去,城镇居民出行方式主要是步行、自行车和公交车。

随着城市交通基础设施的改善和家庭汽车拥有率的提高,人们越来越多地选择私家车作为出行工具。

私家车的普及导致城市交通拥堵问题的加剧,同时也给家庭经济带来了一定的负担。

最后是教育和医疗消费方面的变化。

在过去,教育和医疗资源严重不足,城镇居民普遍缺乏高质量的教育和医疗服务。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人们开始更加注重子女的教育,并愿意投入更多的金钱和精力。

人们对医疗服务的要求也有所提高,开始关注医疗质量和舒适度。

中国城镇居民消费结构的变动表明着人们对生活品质和个人需求的不断提升。

食品消费趋向高品质、健康;衣着消费追求时尚、品质;住房消费寻求舒适、豪华;交通消费追求便捷、舒适;教育和医疗消费愿意投入更多的金钱和精力。

城镇居民消费结构分析

城镇居民消费结构分析

城镇居民消费结构分析城镇居民消费结构分析一、引言城镇居民消费结构是指城镇居民在生活、教育、医疗、娱乐等方面的消费分布情况。

通过分析城镇居民消费结构,可以了解城镇居民的生活水平、消费习惯,为制定相关政策和提供相关服务提供参考依据。

二、消费结构细分析2·1 食品消费食品消费是城镇居民消费的基础,包括日常食品和各种食品饮料。

通过分析食品消费的结构,可以了解城镇居民的饮食习惯、消费品质以及对健康食品的需求。

2·2 住房消费住房消费是城镇居民生活消费的重要组成部分。

住房消费可包括购房、租房、装修、物业管理等方面的支出。

通过分析住房消费的结构,可以了解城镇居民对不同住房形式的需求以及对住房质量和社区环境的关注程度。

2·3 交通通信消费交通通信消费是指城镇居民在交通出行和通信设备、服务方面的支出。

交通消费主要包括公共交通费用、私家车相关支出等。

通信消费主要包括方式费、宽带费等。

通过分析交通通信消费的结构,可以了解城镇居民出行方式、通信设备使用情况、对交通和通信服务的需求程度。

2·4 教育消费教育消费是指城镇居民在教育领域的支出,包括学费、教育培训费用等。

通过分析教育消费的结构,可以了解城镇居民对教育的投资意愿和倾向,以及对不同教育阶段和形式的需求程度。

2·5 医疗保健消费医疗保健消费是指城镇居民在医疗和保健方面的支出,包括医疗费用、药品费用、保健品费用等。

通过分析医疗保健消费的结构,可以了解城镇居民对医疗服务和保健品的需求程度,以及对医疗费用的承受能力。

2·6 娱乐消费娱乐消费是指城镇居民在休闲娱乐方面的支出,包括电影、旅游、运动、文化活动等。

通过分析娱乐消费的结构,可以了解城镇居民的休闲娱乐方式、消费偏好以及对文化体验的重视程度。

三、相关附件本文档涉及的附件包括:1·城镇居民消费调查问卷:包含用于收集城镇居民消费结构信息的调查问卷。

2·数据统计表格:包含对城镇居民消费结构进行数据统计和分析的表格。

我国城镇居民的消费结构实证分析

我国城镇居民的消费结构实证分析

我国城镇居民的消费结构实证分析论文报告:我国城镇居民的消费结构实证分析目录一、研究背景和意义二、我国城镇居民的消费结构现状1. 总体情况2. 消费结构组成分析三、我国城镇居民的消费行为特征1. 消费者需求特点2. 消费支持与消费延迟四、我国城镇居民消费结构问题1. 个人消费结构问题2. 系统性消费结构问题五、政策建议1. 加强信息公开和政策引导2. 推进消费结构升级六、案例分析1. 汽车消费案例分析2. 教育消费案例分析3. 健康保健消费案例分析4. 旅游消费案例分析5. 电子产品消费案例分析一、研究背景和意义近年来,我国消费市场持续扩大,城镇居民的消费能力和消费需求逐渐提高,消费结构也朝着多元化和高端化方向发展。

消费结构对经济发展具有重要影响,因此对我国城镇居民消费结构进行实证分析具有很强的现实意义和研究价值。

二、我国城镇居民的消费结构现状1. 总体情况我国城镇居民的消费结构不断发展,从单一的物质消费向多元化的消费结构转变。

根据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2019年,我国城镇居民人均消费支出为40,785元,主要消费领域为衣着、居住、医疗保健、交通通讯、教育文化娱乐等。

2. 消费结构组成分析(1)衣着消费:城镇居民的衣着消费支出逐年变化不大,占比维持在6%-7%之间。

其中儿童装成为了新的消费增长点,而成年人的服装消费则呈现出稳定和下降态势。

(2)居住消费:占比最高的居住消费在城镇居民消费结构中的比重约为27.1%,并且消费水平逐年提升。

房屋交易和租赁成为主要形式,同时高端豪宅的需求也逐渐增加。

(3)医疗保健消费:城镇居民的医疗保健消费占比约为6.3%,随着老龄化程度的提高,对养老和医疗保健的需求也不断增长。

口腔、美容等领域的医疗服务也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需求。

(4)交通通讯消费:城镇居民的交通通讯消费占比约为11.9%,由于交通和通讯技术的快速发展,各类舒适、便捷的出行方式和快捷便利的通信方式容易获得大众青睐,数字化的过程让人们更加爱好消费。

中国城镇居民消费结构及新恩格尔系数模型分析

中国城镇居民消费结构及新恩格尔系数模型分析

中国城镇居民消费结构及新恩格尔系数模型分析随着中国城镇化进程的不断推进,城镇居民的消费结构也发生了较大的变化。

消费结构是指消费支出在不同用途上的分配情况,包括食品、衣着、住房、教育、医疗、交通、通讯、娱乐等。

本文将从新恩格尔系数的角度出发,探讨中国城镇居民消费结构的现状及趋势。

一、中国城镇居民消费结构的现状根据中国国家统计局公布的数据,2019年中国城镇居民人均消费支出为40468元。

其中,住房和家庭设备支出最高,占比达到28.8%;其次是餐饮支出,占比为24.0%;教育、文化和娱乐支出占比为11.5%;交通和通信支出占比为10.1%;服装和鞋帽支出占比为9.9%;医疗保健支出占比为6.1%;居家生活用品和服务支出占比为5.5%。

从这些数据可以看出,中国城镇居民的消费结构正在逐渐向中高端转型。

与此同时,人们对健康和生活品质的要求也在不断提高,所以医疗、教育、文化等方面的消费支出也在增加。

二、新恩格尔系数模型新恩格尔系数是指衡量家庭收入用于购买食品的比例在减少的情况下,其余支出的变化情况。

传统的恩格尔系数只考虑了食品支出与收入之间的关系,而新恩格尔系数则将非食品消费支出与收入之间的关系也纳入了考虑范围内,更能反映消费结构的变化趋势。

新恩格尔系数的计算公式为:( 1 - 食品支出占比) ÷ ( 1 - 总消费支出占比 )× 100%新恩格尔系数的数值越小,表示食品支出在总消费支出中所占比例越低,反之则越高。

三、以上海市为例进行分析以上海市为例,根据上海市统计局公布的数据,2019年,上海市城镇居民人均消费支出为52198元。

其中,食品支出占比为29.1%,非食品支出占比为70.9%。

根据新恩格尔系数的计算公式:可知,上海市的新恩格尔系数为28.3%,低于传统恩格尔系数的30%以上,表明上海市的城镇居民消费结构已经比较多样化,食品支出占比已经相对较低。

四、结论与建议通过以上的分析,可以看出中国城镇居民消费结构正在逐渐向中高端转型,越来越多的人开始注重生活品质,而新恩格尔系数更加贴近实际情况,更能反映出消费结构的变化趋势。

影响我国城镇居民消费结构的分析

影响我国城镇居民消费结构的分析

影响我国城镇居民消费结构的分析随着我国经济不断发展和城镇化进程加快,城镇居民的消费结构也在不断发生变化。

城镇居民的消费结构是指城镇居民在满足生活需要和追求幸福感的过程中所花费的各种消费支出的比例和结构。

这不仅直接反映了城镇居民的生活水平和消费能力,也影响着国家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稳定。

对我国城镇居民消费结构的分析,对于促进消费升级、改善人民生活、推动经济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影响我国城镇居民消费结构的因素有哪些呢?从宏观角度来看,经济发展水平、城镇化程度、收入水平、居民消费观念等因素都会影响城镇居民的消费结构。

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城镇化进程加快,城镇居民的收入水平也在不断提高,这使得城镇居民对消费品的需求不断扩大,消费结构也在发生变化。

科技进步和互联网的普及也带动了城镇居民消费结构的变化,新型消费品的涌入,使得城镇居民对消费的需求更加多元化和个性化。

城镇居民生活方式的改变也会直接影响其消费结构,比如居民偏好的生活方式、休闲方式等。

宏观经济政策和市场环境的改变也会对城镇居民的消费结构产生影响,比如政府对消费领域的支持和引导、市场竞争的加剧等。

我国城镇居民的消费结构主要有哪些特点呢?我国城镇居民的消费结构呈现出几个特点。

居民在消费方面更加注重生活质量和个性化需求,对居民日常生活消费的比重逐渐增加。

城镇居民对教育、医疗、养老等服务性消费的需求也在不断增加,服务性消费的比重逐渐增加。

城镇居民消费结构的升级呈现出高端化趋势,比如高端消费品、文化娱乐消费等的比重逐渐增加。

城镇居民消费结构差异化趋势明显,不同群体和不同地区的居民消费结构呈现出明显的差异性。

我国城镇居民的消费结构发生变化,对经济发展有哪些影响呢?就整体经济而言,消费是拉动经济增长的重要动力之一。

城镇居民的消费结构发生变化,将会对我国经济发展产生深远影响。

城镇居民的消费需求不断扩大和趋向多元化,将带动相关产业的发展和就业增加,对经济的稳定运行和就业形势的改善具有积极作用。

中国城镇居民消费结构及新恩格尔系数模型分析

中国城镇居民消费结构及新恩格尔系数模型分析

中国城镇居民消费结构及新恩格尔系数模型分析一、引言随着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城镇居民的消费结构和消费水平也在不断发生变化。

消费结构是指居民在消费中各项支出的构成及其比重,它反映了居民的消费习惯、生活水平和消费需求。

而新恩格尔系数是一种衡量消费支出与收入关系的指标,它可以反映出居民消费的结构性变化和生活品质的提高。

二、中国城镇居民消费结构分析在中国城镇居民的消费结构中,主要包括食品、衣着、居住、医疗保健、交通通信、教育文化娱乐和其他用品及服务等几个方面。

食品、衣着和居住三大类消费支出一直占据着消费结构的重要位置。

而随着城镇居民生活水平的提高,教育文化娱乐和其他用品及服务等消费支出也在逐渐增加。

在食品方面,随着农村劳动力大量进城务工以及城镇居民收入增加,人们对食品的需求也越来越多样化和品质化。

在衣着方面,消费者对服装品质和款式的要求不断提高,高端品牌的服装、鞋帽、箱包等商品也得到了更多的市场。

在居住方面,城镇居民购房、装修、家具、家电等消费支出也在逐年增加。

城镇居民对医疗保健、交通通信、教育文化娱乐等消费支出的需求也在不断提高。

特别是随着互联网和移动通信的普及,人们对通讯设备、上网费用等的消费支出也呈现出逐渐增加的趋势。

随着教育和文化娱乐产业的发展,城镇居民对于娱乐、旅游、文化活动等方面的消费支出也在逐年增加。

三、新恩格尔系数模型分析新恩格尔系数是指用来衡量不同收入水平下的不同群体对食品支出的需求程度的一种指标,它可以反映出消费支出的结构性变化和居民生活水平的提高。

一般来说,新恩格尔系数随着收入的增加而逐渐降低,这是由于随着收入的增加,居民在消费结构中对食品支出的比重逐渐减小,而其他非食品支出的比重则逐渐增加。

在中国城镇居民的消费结构中,新恩格尔系数逐年呈现出逐渐降低的趋势,这也反映了中国城镇居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

当新恩格尔系数降低到一定程度时,意味着居民的生活水平已经得到了较大的提高,消费结构已经呈现出较大的多样化和非食品化的特点。

中国城镇居民消费结构的变动分析

中国城镇居民消费结构的变动分析

中国城镇居民消费结构的变动分析一、引言随着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和城镇化进程的加速,中国城镇居民的消费结构也发生了显著变化。

本文通过对中国城镇居民消费结构变动的分析,旨在探讨这一变化的原因和影响,并对未来的发展趋势进行展望。

二、中国城镇居民消费结构的变动1. 食品消费比重下降过去,由于农村人口占据了绝大部分的城镇居民,在食品消费中农村特色的粮食和蔬菜占据了较大的份额。

随着城镇化进程加速和农业的现代化发展,城镇居民越来越多地购买精致和方便的食品,食品消费比重逐渐下降。

2. 住房和房地产消费增加中国房地产市场的火爆和城镇居民的购房需求增加,导致住房和房地产消费在城镇居民消费结构中的比重不断上升。

房地产市场的波动对消费结构的变动有重要的影响。

3. 交通和通信消费上升随着城市基础设施的建设和城市交通的现代化,中国城镇居民的交通和通信消费比重逐渐上升。

城市化进程加快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使得人们更加重视便捷和高效的交通和通信工具。

4. 教育和文化消费增加城镇居民受教育程度的提高和文化消费的兴起,使得教育和文化消费在城镇居民消费结构中的比重逐渐增加。

人们更加重视教育和文化对个人发展的重要性,这也推动了教育和文化消费的增长。

5. 其他消费品消费增加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和社会需求的多样化,中国城镇居民对其他消费品的需求也不断增加。

游戏、化妆品、服装等消费品的消费比重也呈现上升趋势。

三、中国城镇居民消费结构变动的原因1. 城镇化进程的加速中国城镇化进程的加速使得城镇居民的消费需求更加多样化和个性化。

城市化进程带来了更宽广的消费选择和更多的消费机会。

2. 经济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随着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城镇居民对高质量、高品质产品和服务的需求不断增加。

这也促使了消费结构的变动。

四、中国城镇居民消费结构变动的影响1. 推动经济发展消费结构的变动促使了一些行业的快速发展,如房地产、交通、通信等。

这些行业的发展推动了经济的增长和就业的增加。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经贸大学经济管理学院毕业论文我国城镇居民消费结构分析专业名称:信息与计算科学班级:C信计07-1班学生:文佳指导教师:王玲书完成时间:2011年5月摘要社会主义生产的目的是为了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因此消费问题在整个国民经济中处于至关重要的地位。

建国以来特别是改革开放三十多年来,我国城镇居民的生活水平有较大幅度的提高,人民群众对生活的需要不再仅仅局限于吃饱穿暖,而在向更高的层次发展,不同阶层和不同消费者之间的消费偏好也表现出愈来愈大的差异性。

这种消费领域的变化使我们发现仅有消费品总量的增长是不够的,必须从结构上加以优化,才能真正满足人民群众的各项需求。

而现实中我国生产结构、分配结构、交换结构和消费结构之间的脱节现象比较严重,这不仅浪费了社会资源,而且还直接阻碍了社会主义生产目的的实现。

本文拟通过对2009年我国城镇居民消费结构的分析,并根据我国城镇居民消费结构的现状,首先分析了影响我国城镇居民消费结构的因素,为促进消费结构合理化对策提供有力的依据;其次,本文通过运用扩展线性支出模型对我国城镇居民消费结构进行分析,运用聚类分析按消费结构对我国各省进行分类,从而了解我国城镇居民消费结构存在的问题;最后,提出消费结构合理化的一些标准及促进我国城镇居民消费结构合理化的一些对策。

关键词消费结构;扩展性线性支出;聚类分析ABSTRACTThe purpose of socialist production is to satisfy people’s growing material and cultural needs. So consumer problems are at a critical position in the national economy. Especially, since the founding of three decades of reform and opening up, the standard of living for urban residents in China has significantly improved. The people’s need no longer confine to life in feed and clothing, and to a higher level of development. The consumption preferences between different stratum and different consumers also showed increasing differences. This change in consumption field makes us find that the growth in the total amount of consumer goods is not enough, and the structure must be optimized in order to truly meet the needs of people. But, in reality, the phenomenon of discrepancy is more serious between production structure, distribution structure, exchange structure and consumption structure. It is not only a waster of social resources, but also a direct hindrance of the realization of socialist production purposes.The paper analyzes the consumption structure of Chinese urban residents in 2009. According to the present conditions of the consumption structure of Chinese urban residents, it discusses from three aspects. First, it analyzes the factors that influence the consumption structure of Chinese urban residents, it provides good basis for promoting the rationalization of the consumption structure. Second, it analyzes the consumption structure of Chinese urban residents by using the extended linear expenditure model, and it classifies the provinces of China according to the consumption structure by using cluster analysis. And the problems in the consumption structure can be learned. Last, it proposes some standards about the rationalization of the consumption structure, and it proposes some countermeasures that could promote the rationalization of the consumption structure.Keywords Consumption structure;Extended Linear Expenditure;Cluster Analysis目录1 引言 (1)1.1 选题的背景 (1)1.2 研究的思路和方法 (1)2 消费结构概述………………………………………………………………………22.1 消费结构的涵义 (2)2.2 消费结构的分类 (3)3 扩展性支出系统模型………………………………………………………………43.1 扩展性支出系统模型的建立及估计 (4)3.2 模型估计的统计分析 (6)4 聚类分析……………………………………………………………………………84.1 聚类分析的定义和基本思想 (8)4.2 聚类分析的主要依据 (9)4.3 消费结构的聚类分析过程 (10)5 结论与建议 (15)5.1 我国城镇居民消费结构合理化的基本对策 (15)5.2 我国城镇居民消费结构合理化的建议 (16)附录……………………………………………………………………………………19 参考文献………………………………………………………………………………2 3我国城镇居民消费结构分析1 引言1.1 选题的背景消费结构,不仅是消费领域的中心问题,也是社会再生产运行中一个极其重要的问题和经济研究的重要容,是一定时期人民群众消费状况的重要标志。

在社会主义经济不断发展,不断完善的过程中,特别是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消费结构问题显得越来越重要。

通过分析,对今后我国适应居民消费结构的变化,制定切实可行的经济政策;对保证我国自身优势的同时,制定科学消费政策;对居民消费进行正确引导,倡导文明消费,从而建立符合我国具体情况的有利于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合理的消费结构,都具有重大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研究消费结构的目的是为了能够更好的指导人们消费,并为政府宏观决策提供依据。

具体来说,就是为了进一步合理和优化我国城镇居民消费结构,促进我国各省市城镇经济发展,提高人民消费水平,改善人民生活。

因为只有适应居民消费结构的变化,才能使全国城镇居民消费结构日趋合理,人民生活不断走向富裕。

因此,本文通过对消费结构基本问题的探讨和对消费结构的历史回顾及现状的分析,以及通过对我国城镇居民消费结构的静态及动态比较研究,分析了我国城镇居民消费结构存在的问题及其原因,并提出了促进我国城镇居民消费结构合理化的有效对策。

改革开放30多年来,我国经济和各项社会事业蓬勃发展。

近几年,我国国民经济和各项社会事业发展迅速。

随着经济的加速发展和收入水平的稳步提高,生活质量的明显改善,城镇居民消费意愿进一步增强,消费支出平稳增长,消费结构加快升级,并呈现多元化增长趋势。

因此对我国城镇居民消费水平进行分析研究十分必要。

1.2 研究的思路与方法目前,有关于我国居民消费结构的研究有很多,如臧旭恒[1]等(2004)对1999-2001年我国城镇居民的消费结构作了分析,冠男[2](2006)着重研究了2004年我国城镇居民消费结构,焦厚嘉等(2007)比较了我国城镇居民消费结构的差异,这些研究对于深入认识我国城镇居民消费结构的演变具有积极的作用。

本文通过对我国城镇居民消费结构各种影响因素[3]、现状及主要问题的分析,总结出我国居民消费结构变化的基本特征和发展规律。

在此基础上,阐明建立合理的消费结构对促进落后地区经济增长,保持国民经济良性循环、满足人民生活需要等方面的重要作用,进而提出建立合理的、符合经济发展要求的消费结构的各项对策。

本文运用的研究方法如下:首先,运用扩展性支出系统模型,对2009年我国城镇居民消费结构分别进行了实际需求与修正需求分析和消费倾向分析,并对2011-2012年的可支配收入进行了预算分析。

其次,运用聚类分析,对我国城镇居民消费结构的问题进行理论研究并用大量的数据进行客观描述。

应用SPSS软件11.5对全国31个省份的城镇居民消费结构进行分类,经过分类从数据中得出各类地区消费结构的异同。

最后,运用多学科交叉的方法,以消费经济学、消费心理学、管理学为理论指导,运用经济计量学及统计学对我国城镇居民消费结构的问题进行研究,并制定出我国城镇居民消费结构合理化的基本对策和建议。

2 消费结构概述2.1 消费结构的涵义在理论上讲,消费结构是指在一定的社会经济条件下,人们(包括各种不同类型的消费者和社会集团)在一定时期所消费的各种类型消费资料之间的比例关系[4]。

简单地说,消费结构指各种不同容、不同形式的消费在消费总体中所占的比重以及它们的相互关系。

人们的消费,总要以一定的消费资料(包括物质资料和劳务)为对象,人们要满足自身存在和发展的需要,满足物质和文化生活的需要,就要消费各种不同类型的消费资料。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