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应力的起源与发展

预应力的起源与发展
预应力的起源与发展

预应力的起源与发展

预应力起源于欧洲、法国的欧仁.弗莱西奈于1928年首次将高强钢丝用于预应力砼结构中,但这一技术一直到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才得到大量的发展。

二战期间欧洲许多桥梁被毁,战后重建钢筋紧缺。而预应力砼结构由于采用了高强材料,可以节省大量的钢材与砼,再加上刚度大,耐久性等优点,在欧洲得到了推广与发展。目前这一技术已广泛地被世界各国所采用。

预应力技术从工程应用开始至今仅半个多世纪,但是,由于它所特有的优点。使其迅速发展、广泛地应用于各个领域,应用数量日益增加。现代预应力技术的发展主要可概括为三个方面。

(一)、高强超高强预应力筋的采用,精轧螺纹钢最大强度可达1570MPa。而钢绞线在国内外工程中己普遍使用强度1860MPa的产品。有些国家已在研制强度更高的预应力筋。(二)、高效率的张拉锚固体系,预应力锚固体系经过几十年的发展,技术己臻完善。预应力施加方便、安全可靠、张拉力最大可达上千吨甚至更高锚固效率系数很高。

(三)、预应力施工工艺不断创新,归纳起来可由已下几个方面。

(1)、采用操作灵活安全可靠系列化的千斤顶使预应力张拉

变得非常简单。

(2)、在后张法预应力筋的预留孔道中,采用高强度、高弹性橡胶抽拨捧和金属波纹管使曲线束、长束及密集束预留孔道变得方便可靠。

(3)、在后张法孔道灌浆中灌浆技术及灌浆材料机械设备有很大突破改进。二次灌浆确保了孔道灌浆的密实性。

(4)、无粘结预应力技术的采用,使预应力筋可在工厂制作,不必在砼构件中预留孔道,可与普通钢筋一样直接埋入砼中。大量地减少现场施工工序,提高了产品质量,降低了成本,提高了结构的施工水平和施工进度。此外,作为体外预应力配筋,即减少了摩擦损失,又减小了构件断面尺寸,比前者更加方便、经济。

(5)、未来的建筑和其他结构工程将要求高强、轻质、抗震耐火和耐腐蚀,而采用预应力砼最能满足这些要求。因为它是两种高强材料的结合,因而能消除结构中的永久裂缝,加上大力釆用轻质砼将会使结构更轻、抗震性能更好,因此,预应力技术的应用使得预应力砼结构是当前世界上最重要,最有发展前途的结构之一。展望未来,预应力技术的发展可简单地归纳以下几个方面;

1、应用范围越来越广,应用数量日益增多。

2、预应力筋的高强度、低松驰、大直径和耐腐蚀的方面发展。

3、高效率的预应力锚固体系使用更方便、安全更可靠。

4、预应力施工向工业化、专业化方向发展实现施工工艺标准化未由计算机实行自动化控制与管理。

5、随着预应力设计、计算理论的不断完善,计算方法将变得简单可靠,预应力的设计也就变得方便,容易。

OVM型预应力张拉锚固体系

我国OVM型预应力张拉锚固体系,是由柳州市建筑机械总厂,同济大学,广东省公路工程处协同研制的一种后张体系,OVM型锚固体系具有良好自锚性能,无需顶压器,适用于锚固国内外多种不同强度,不同规格的钢绞线或平行钢丝束。

锚具连接器

OVM型锚固体系分为张拉锚具,固定锚具,连接器三类。其中张拉锚具又分群锚,

扁锚(BM),

拉索群锚(OVM200),

环形锚(HM)四种。

固定锚又分为轧花式(H型)和挤压式(P型)锚具两种。

连接器分群锚连接器

和扁锚连接器

两种。除拉索群锚外,各种锚具、连接器又按适用的钢绞线规格不同分为OVM15和OVM13两个系列。

预应力的施工

一、施工准备

预应力张拉施工不是一个陌生的工序,不管是现浇梁、预制

梁、人行天桥,还是系杆拱桥、斜拉桥、污水处理厂工程等,都离不开预应力施工,可以说在以后的桥梁建设中几乎都要和预应力打交道。

对于我来说,所有的预应力知识,还是得益于99年帽耳刘立交工程深入一线的实践学习和05年沈阳铁岭至阜新高速公路立交系统的理论学习。多个工程的原始积累,有些知识是自学到的,有些知识是失败和教训总结出来的。到现在尽管十来年对张拉作业程序和一些关键点的控制还是印象深刻。

预应力施工你撑握后就会觉的,不是一个什么高深莫测的东西,但对桥梁施工来说绝对是一道需要谨慎对待的工序。这道工序不出事则已,一出事必是大事,麻烦事。负责实施这道工序的你只有完全投入,全面深入,全程参与,全程监控,最终落实到位、实施到位,你才能事后睡的踏实,睡的安稳。因为我参与张拉施工的工程相对多一点,在这方面也积累了一点施工经验和心得,今天跟大家做个学习交流,希望能通过这个交流对大家在预应力施工方面有一个认识和帮助。在这里我把这几年我撑握的预应力施工操作要点和需要注意的一些事项和大家做个交流。在桥梁施工中因为我们接触的大多都是后张法预应力,所以今天也是以介绍后张法预应力为主。

一、前期准备:

1、指定专人负责张拉,成立专门的张拉班组,做到人员定岗。

预应力作业对于桥梁质量非常重要,是一项专业性比较强、质量要求较高的工序,必须配备熟练的操作人员和必要的专业机具,必须对预应力作业的各个岗位进行划分,明确各个岗位的操作人员。固定专人负责张拉有利于核心技术的撑握,有利于施工经验的积累,有利于施工质量的全面管控。也就是说想要干好张拉这道工序,必须要有懂张拉的专人来负责这件事。

怎样才能做到懂张拉,我认为只要逐渐从看着施工到带着施工扎扎实实深入了解后,干过两三个工程就会成为一个懂张拉的人。带着人干,你是主体,啥事都要你去考虑,啥问题都要你去解决,啥困难都要你去克服。白天干晚上看(看书学理论)经历过这样的锻炼和磨炼,能力和实力就会提高,你也就有了独挡一面管理控制这项工作的资本。

预应力施工分为张拉和压浆两大工序,但波绞管安装、钢绞线穿束这些工作,作为管理者你要将图纸的要求规范的要求及注意事项用最简单的语言传递给工人,让一般劳务人员都可以按要求进行施工。也就是说工期紧了或人员少了在劳务市场临时叫几个人都能把这活干了。但象锚具安装、油泵操作、压浆操作,这些相对有一些技术要求和规范要求的工作还是要组建专业班组来完成。

预应力施工在各个环节上都有自已的技术要求,规范要求和操作要求,定员定岗并进行技术交底、施工培训,便于每位人员明确自己的工作内容和工作要求,提高工效,确保质量。

2、依据设计图纸,进领锚具和材料

a、材料准备:

预应力施工主要有,钢绞线、波纹管、各类配套锚具,水泥、外加剂等这些材料。材料准备前要明确规格型号和设计说明中的具体要求。

在购买数量上要考虑必要的损耗和试验、检验耗。波纹管准备时要考虑接口规格和数量的配制。材料进场后要进行规格、数量、外观质量的验收确认。要明确材料存放搬运的要求,还需要制定材料领用、使用的必要管理措施。

b、机具准备:

预应力施工主要有千斤顶、油泵、油表、工具锚、工具夹片、限位板、各类垫环。压浆机、灰浆搅拌机、挤压机、单拔千斤等这些机具。

机具准备时下面几个方面需要特别注意。

(1)、依据锚具型号确定千斤顶类型和张拉吨位;

这其实是一个设备选用问题。

单锚,扁锚选用单拔式千斤顶,公称张拉力一般在25吨左右(图示)。

多孔圆型锚具选用穿心式千斤顶,根据张拉力的不同张拉

吨位从100吨到500吨不等。

一般可按:

2~5孔锚具选用100吨千斤顶;

6~7孔锚具选用150吨千斤顶;

8~12孔锚具选用250吨千斤顶;

13~15孔锚具选用300吨千斤顶;

16~17孔锚具选用350吨千斤顶;

18~19孔锚具选用400吨千斤顶;

22、25孔锚具选用500吨千斤顶;

27孔锚具就要选用650吨千斤顶。

千斤顶的选型既要考虑配置合理,还要考虑移动操作方便,更要保证有足够的使用数量。最好不要让千斤顶满负荷工作。

(2)、工具锚、限位板与千斤顶的配套;

一个工程当张拉种类众多时,根据张拉锚具孔数的不同会

选用几种不同吨位的千斤顶,往往也存在一个千斤顶要拉几个类型钢绞线的现象。比如500吨的千斤顶可以拉22孔的钢绞线也可以拉17孔,19孔的钢绞线,只要工作空间允许,只要搬移方便好施工就行。这种情况下就存在着要解决工具锚、限位板与千斤顶内径保持同心配套使用的问题。这个问题一般可以通过定制锚具或加工垫环来解决。

如果手头没有现成的工具锚和限位板,可以在锚具生产厂家定制一块和你千斤顶配套直径的这两样锚具。我们知道工具锚和限位板是在张拉中可以反复使用的工具。定制的优点是携带方便,易安装,锚具是一个整体,安装可以一步到位。缺点是,加工成本高,兼容性差,换一种直径的千斤顶又不配套,不能用了。

如果手头有标准尺寸的工具锚和限位板,可以按千斤直径加工一些不同厚度的钢环,把钢环套在工具锚和限位板上装入千斤顶,整体直径相同保证了同心。定制垫环的优点是成本低,通用性好,可以适用不同直径的千斤顶,工具锚、限位板利用率高。缺点是,锚具安装时多了一道要安装垫环的工序,且垫环在使用、保管过程中如果管理不善易缺失。

也有在施工现场这样一些就地取材,简易加工的工具锚和限位板,用三根钢筋一焊。取材不同,原理相同,也算是经济实用。但安全性很不可靠,不是万不得依,不可使用。

在前期准备中选择好同千斤顶配套的工具锚、限位板是前期

版式设计中的图片运用

当一份风格独特、版式新颖的报纸在报摊上脱颖而出时,惊讶之后是欣喜;当市场上一份标新立异的报纸出现时,人们渐渐开始意识到,现代报纸的版面设计越来越重要,报纸的设计已经突破了作为报纸美术编辑的传统概念: 从平面的角度讲,它在平面二维空间展开丰富的艺术造型,以更加丰富和形象的方式来有效的传播信息。 当报摊上的报纸变的越来越厚,各种信息都铺天盖地的涌向你的时候。不仅使读者感到眼花缭乱。因此在整个版面的设计当中图片的作用也越来越大。长文章读者一般都不会读完。长文章读者在心理上较难接受。图片越好,越吸引读者阅读。读者最常浏览的是标题。读者一般不会把所有的文章都读完。 记得有一份调查显示当读者阅读时,有百分之八十的人会被报纸的大图片所吸引。而阅读大标题的人还不到一半的数量,阅读图片说明的只有百分之三十五,文章的阅读者却仅剩百分之二十五。通常阅读的顺序也是按照大图片、头条标题、图片说明、文章来进行的。 因此,我们可以看到精彩、具有创新的图片是版面能否抓住读者眼球和整个版式成功与否的重要因素之一。 这个结果其实告诉我们,你给的越多,你得到的实际上越少,而反过来则是,你给的越少,越精,你却越能取得更好的效果。我们怎样才能把信息更有效的传达给受众。 而这个时候,形象鲜明一目了然的视觉元素的作用就显得更加重要。 如何挑选图片 在挑选图片时要考虑到画面是否富有动感、矛盾是否激烈、人物表情是否丰富。首先,图片选择要从特定的角度来观察和反映新闻事件。在地震、海啸、爆炸以及战争等重大新闻事件中,尤其如此。在最近的神州六号发射成功的重大新闻中。大部分报纸都采用了大图片,并进行了一系列报道。并不约而同地选用了一张航空俯拍的图片。从图片的构图和角度上讲,图片场景宏大,表现力很强,一时间图片在报纸的运用当中体现出短兵相接、箭弩拔张的架

运筹学的历史

运筹学(yùnchóuxué)简介 英语全称为:Operational?Research(英国)或者是Operations?Research(美国) 在中国战国时期,曾经有过一次流传后世的赛马比赛,相信大家都知道,这就是田忌赛马。田忌赛马的故事说明在已有的条件下,经过筹划、安排,选择一个最好的方案,就会取得最好的效果。可见,筹划安排是十分重要的。 现在普遍认为,运筹学是近代应用数学的一个分支,主要是将生产、管理等事件中出现的一些带有普遍性的运筹问题加以提炼,然后利用数学方法进行解决。前者提供模型,后者提供理论和方法。 运筹学的思想在古代就已经产生了。敌我双方交战,要克敌制胜就要在了解双方情况的基础上,做出最优的对付敌人的方法,这就是“运筹帷幄之中,决胜千里之外”的说法。 但是作为一门数学学科,用纯数学的方法来解决最优方法的选择安排,却是晚多了。也可以说,运筹学是在二十世纪四十年代才开始兴起的一门分支。 运筹学主要研究经济活动和军事活动中能用数量来表达的有关策划、管理方面的问题。当然,随着客观实际的发展,运筹学的许多内容不但研究经济和军事活动,有些已经深入到日常生活当中去了。运筹学可以根据问题的要求,通过数学上的分析、运算,得出各种各样的结果,最后提出综合性的合理安排,已达到最好的效果。 运筹学作为一门用来解决实际问题的学科,在处理千差万别的各种问题时,一般有以下几个步骤:确定目标、制定方案、建立模型、制定解法。 虽然不大可能存在能处理及其广泛对象的运筹学,但是在运筹学的发展过程中还是形成了某些抽象模型,并能应用解决较广泛的实际问题。 随着科学技术和生产的发展,运筹学已渗入很多领域里,发挥了越来越重要的作用。运筹学本身也在不断发展,现在已经是一个包括好几个分支的数学部门了。比如:数学规划(又包含线性规划;非线性规划;整数规划;组合规划等)、图论、网络流、决策分析、排队论、可靠性数学理论、库存论、对策论、搜索论、模拟等等。 运筹学有广阔的应用领域,它已渗透到诸如服务、库存、搜索、人口、对抗、控制、时间表、资源分配、厂址定位、能源、设计、生产、可靠性、等各个方面。 运筹学是软科学中“硬度”较大的一门学科,兼有逻辑的数学和数学的逻辑的性质,是系统工程学和现代管理科学中的一种基础理论和不可缺少的方法、手段和工具。运筹学已被应用到各种管理工程中,在现代化建设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编辑本段]运筹学的历史 运筹学作为一门现代科学,是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首先在英美两国发展起来的,有的学者把运筹学描述为就组织系统的各种经营作出决策的科学手段。?P.M.Morse与G.E.Kimball在他们的奠基作中给运筹学下的定义是:“运筹学是在实行管理的领域,运用数学方法,对需要进行管理的问题统筹规划,作出决策的一门应用科学。”运筹学的另一位创始人定义运筹学是:“管理系统的人为了获得关于系统运行的最优解而必须使用的一种科学方法。”它使用许多数学工具(包括概率统计、数理分析、线性代数等)和逻辑判断方法,来研究系统中人、财、物的组织管理、筹划调度等问题,以期发挥最大效益。 现代运筹学的起源可以追溯到几十年前,在某些组织的管理中最先试用科学手段的时候。可是,现在普遍认为,运筹学的活动是从二次世界大战初期的军事任务开始的。当时迫切需要把各项稀少的资源以有效的方式分配给各种不同的军事经营及在每一经营内的各项活动,所以美国及随后美国的军事管理当局都号召大批科学家运用科学手段来处理战略与战术问题,实际上这便是要求他们对种种(军事)经营进行研究,这些科学家小组正是最早的运筹小组。 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OR”成功地解决了许多重要作战问题,显示了科学的巨大物质威力,为“OR”后来的发展铺平了道路。

心理学简介含义起源历史与发展

心理学简介含义起源历 史与发展 文件编码(TTU-UITID-GGBKT-POIU-WUUI-0089)

研究人和动物心理活动和行为表现的一门科学。心理学的英文Psychology一词来源于希腊文,意思是关于灵魂的科学。灵魂在希腊文中也有气体或呼吸的意思,因为古代原始人认为人的生命依赖于呼吸,呼吸停止,生命就完结了。随着科学的发展,心理学的对象由灵魂改为心灵(mind),心理学是对心灵的研究,或称心灵哲学(Philosophy of mind)。直到19世纪初叶,德国哲学家、教育学家才首次提出心理学是一门科学。 人在生活实践中与周围事物相互作用,必然有这样或那样的主观活动和行为表现。这就是人的心理活动,或简称之为。具体地说,外界事物或体内的变化作用于人的机体或感官,经过神经系统和大脑的信息加工,就产生了对事物的和、和,进而进行分析和思考。人在实践中同客观事物打交道时,总会对它们产生某种,形成各种情绪。人在生活实践中还要通过行动去处理和变革周围的事物,这就表现为活动。以上所说的感觉、知觉、思维、情绪、意

志等都是人的心理活动。心理活动是人们在生活实践中由客观事物引起、在头脑中产生的主观活动。任何心理活动都是一种不断变化的动态过程,可称为心理过程。人在认识和改造客观世界中,各自都具有不同于他人的特点,各人的心理过程都表现出或大或小的差异。这种差异既与各人的先天素质有关,也与他们的生活经验和学习有关。这就是所说的或个性。心理过程和人格都是心理学研究的重要对象。心理学还研究人的个体的和社会的、正常的和异常的行为表现。研究动物的行为,这不仅是为了认识动物心理活动本身,也有助于对人类心理活动的了解。在高度发展的人类社会中,人的心理获得了充分的发展,使他攀登上动物进化阶梯的顶峰。心理学是人类为了认识自己而研究自己的一门基础科学。 发展简史 心理学作为一门科学只有很短的历史,但却有一个漫长的过去。心理学可以追溯到古代的哲学思想,哲学和宗教很早就讨论了身和心的关系以及人的认识是怎样产生的问题。古希腊哲学家如柏拉图、等,中国古代思想家、等都有不少关于心灵的论述。

论网页设计的发展趋势和未来前景.

论网页设计的发展趋势和未来前景 作者:刘斌专业班级:资源0802班学号:0120808280228 【摘要】 本文介绍了网页设计的发展趋势,中国的网络市场存在着巨大的潜力。在互联网越来越深入到生活中每一个角落的年代,网页的表现形式更加多样化。网页设计师是现代社会不可或缺的职业,是未来非常有发展前景的工作,只要有能力就可以得到非常诱人的薪水,必须全面提升自己特别是专业的技能,要立志做一个有竞争力的网页设计师。 【关键词】 网页设计网站策划网页设计师工资发展趋势未来前景 【正文】 美国市场调研机构ComScore NetWorks提供的报告显示,2007年1月,全球15岁及以上使用互联网的人数达到了7.47亿,同比增长10%。ComScore发现,美国互联网用户达到了1.53亿,依然是全球网民最多的国家,但增长率仅为2%,中国网民数量仅次于美国,为8670万,但增长率却高达20%。通过以上数据,我们不难发现中国的网络市场存在着巨大的潜力,那么如何把握住这个机遇,培养出合格的人才,就成了我们这些高校专业教师需要考虑的问题,我认为作为一名有竞争力的网页设计师,不但要做到有美术修养,还要做到懂编程,这样一来我们的网页设计师就可以既能胜任前台的设计工作又能胜任后台的编程工作了。 一、网页设计的发展趋势 网页设计是成功网站平台建设成败的关键内容之一。在中国真正普及全职的网站设计员严格讲是2002年,在之前更多是由技术性人才担任此项职位,随着中国互联网环境转晴,网站的高竞争使网站策划的地位突显。我们可以看到,许多真正处于领军性地位的网站平台90%具有一个特点——网站策划思路清晰合理,界面友好,网站营销作用强;因此专业的网站设计是未来网站成功的重要条件之一。

教育学教育心理学有关理论及代表人物

教育学有关理论、代表人物 1、神话起源说—— 2、生物起源说——利托尔诺(法国) 3、心理起源说——孟禄(美国) 4、劳动起源说——马克思(前苏联) 5、中国史上第一部教育文献——《学记》——乐正克 6、西方较早讨论教育问题的着作——《论演说家的培养》(《雄辩术原理》)——昆体良(古罗马) 7、非制度化教育思潮——库姆斯、伊里奇 8、雄辩与问答法——苏格拉底(古希腊) 9、《理想国》——柏拉图(古希腊) 10、《政治学》——亚里士多德(古希腊) 11、教育学作为一门独立学科的萌芽——《大教学论》——夸美纽斯(捷克) 班级授课制,泛智教育。 12、首次提出把教育学作为一门独立的学科——培根(英国) 13、自然主义教育——《爱弥儿》——卢梭(法国) 14、教育学进入大学讲坛——康德(德国)、《林哈德与葛笃德》——裴斯泰洛齐(瑞士) 15、科学教育思潮的兴起,课程体系——《教育论》——斯宾塞(英国) 16、实验教育学——梅伊曼、拉伊(德国) 17、发展性教学理论——《教育与发展》——赞科夫(前苏联) 高难度进行教学的原则、高速度进行教学的原则、理论知识主导作用原则(重理性原则)、理解学习过程原则、对差等生要下功夫的原则

18、范例教学——瓦.根舍因(德国) 19、和谐教育思想——苏霍姆林斯基(前苏联) 20、《教育漫话》——洛克(英国) “白板说”、绅士教育、国民教育思想与民主教育思想。 22、规范教育学的建立——《普通教育学》——赫尔巴特(德国) 传统教育学代表、教师中心,教材中心,课堂中心、四段教学法、统觉观念。 23、实用主义教育学——《民本主义与教育》——杜威(美国) 现代教育学代表、教育即生长,教育即生活,教育即经验的改造或重组、在做中学、儿童中心主义。 24、第一部马克思主义的教育学着作——《教育学》——凯洛夫(前苏联) 25、我国第一部马克思主义的教育学着作——《新教育大纲》——杨贤江 26、设计教学法——克伯屈(美国) 27、道尔顿制——柏克赫斯特

第一节人本主义心理学的起源

第一节人本主义心理学的起源 提纲 一、人本主义产生的背景 二、人本主义的发展概况 三、人本主义的中心论点 四、人本主义的贡献与局限 一、人本主义产生的背景 1、心理学背景 人本主义把自身定位于反对行为主义与精神分析的“第三势力” (1)行为主义——人是一只较大的试验白鼠 (2)精神分析——意识自我是无意识自我所驱使的“奴仆” (3)二者共同点——机械决定论、还原主义、贬低人性 2.哲学背景 (1)存在主义哲学——人本主义基本观点的理论根源 (2)现象学——人本主义的方法论基础 海德格尔用解释学的现象学方法探讨了本体的存在。他把人类看作是一种特殊的存在,是能够意识到自己存在的存在,因此应该通过主客体关系的分析来理解人的存在及其实质。就是说,要把自己的?°内在经验世界?±带入到科学研究中,以解决有意义的人类实际问题 马斯洛反对心理学中实证主义和还原论的观点,认为现象学方法更适于研究人类个体的现象,因为它更强调自我的内在感受。 一、人本主义产生的背景 3.社会历史背景 (1)物质生活的富足反衬出精神生活的空虚 (2)巨大的社会压力导致严重的精神危机 (3)对战争的反思 (4)当时的反主流文化运动 二、人本主义的发展概况 1.产生初期——早期人本主义心理学的代表作 2.迅速发展——人本主义心理学会的成立 3.进一步深化——自我实现与自我选择的辩论 4.作为一种学术运动的消失 三、人本主义的中心论点 1.个体的现象学 2.人类本质的统一与完善 3.人能够自由选择 4.用现象学的方法研究意识 5.人有自我实现的潜能 四、人本主义的贡献与局限 1.贡献: (1)为理解人性提供了一种新的积极的观点 (2)广泛应用于心理咨询与治疗,教育、管理等领域 2.局限: (1)虽然重视意识的主观内容但并没有为其理论提出实证支持

我国教育心理学发展简史

我国教育心理学发展简史 我国教育心理学起源非常早,曾经经历过古代辉煌发展期与近现代教育的摸索到现在教育心理学规范腾飞等阶段。并取得了丰硕的成果。 (一)古代思想家关于教育心理的思想 中国是一个文明古国,在古代的教育实践中,就萌发了教育心理思想。早在春秋战国时期,在孔丘、孟轲、荀况、墨翟等思想家的著作中,已有不少有关教育心理的思想。例如: 1.关于环境和教育对儿童心理成长的作用的论述有: “性相近也,习相远也。”(《论语·阳货》) “蓬生麻中,不扶自直,白沙在涅,与之俱黑..故君子居必择乡,游必就土,所以防邪僻而近中正也。”(《荀子·劝学》) 2.关于强调学习的重要性的论述有: “吾尝终日不食、终夜不寝以思,无益,不如学也。”(《论语·卫灵公》)“不学自知,不问自晓,古今行事,未之有也。”(《论衡·实知篇》) 3.关于强调积极思考和刻苦钻研的论述有: “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论语·为政》) “思而得之则深。”(郑玄《郑志》) “业精于勤,荒于嬉;行成于思,发于随。”(韩愈《进学解》) 4.关于学习要循序渐进的论述有: “善问者如攻坚木,先其易者而后其节目;及其久也,相说以解。不善问者反此。”(《礼记·学记》) “先易后难而渐入。”(《郑玄《郑志》) 5.关于要运用启发式教学的论述有: “不愤不启,不悱不发。”(《论语·述而》) “道而弗牵,强而弗抑,开而弗达。”(《礼记·学记》) “循循善诱。”(《论语·子罕》) 中国古代思想家的这些教育心理方面的思想,到了汉、唐、宋、元、明、清各朝代虽不断有所充实和发展,但仍没有形成严密的思想体系,没有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 (二)清朝末年至1949年中国教育心理学发展概况 教育心理学在中国作为一门独立的学科是在清朝末年随着师范教育的兴起而出现的。20世纪20年代初,中国教育心理学家廖世承借鉴英国的教育心理学,曾在南京高等师范学校开班授课,并在1924年出版了《教育心理学》一书。这是中国较早的一本教育心理学教科书。我国早期编写教育心理学教科书的心理学家还有肖孝嵘(1930年)、潘菽(1935年)、陈选善(1938年)等。 这个时期,中国还翻译介绍了不少西方有关教育心理学的学说和方法。如:陆志韦翻译了美国心理学家桑代克的《教育心理学概论》(1926年)、宋桂煊翻译了盖茨的《教育心理学》(1936年)、艾伟翻译了《教

浅析运筹学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1

运筹学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摘要: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和社会的进步,社会各行各业之间的竞争日益激烈,尤其表现为对资源的争夺。因此,在有限的资源下获得最大的利益是每个竞争者所考虑的问题,这也是经济学和运筹学所着重解决的问题。运筹学就是以数学为主要手段、着重研究最优化问题解法的学科。作为一门实用性很强的学科,运筹学可以用来很好的解决生活中的许多问题。运筹学有着广泛的应用,对现代化建设有重要作用。正因为如此,运筹学在企业决策领域中有着广泛的应用。众所周知,运筹学研究的根本目的在于对资源进行最优化配置,用数学的理论与方法指导社会管理,提高生产效率,创造经济效益。而企业投资的根本目的也是在资源的优化配置和有限资源的有效使用的基础上,达到既定目标,实现企业利润最大化。然而,随着市场竞争的日趋激烈,决策是否有效对于企业生存发展的影响愈来愈大。正确的决策可以使企业获利并促进企业的发展,而错误的或者无效的决策只能使企业无利可获甚至亏损,阻碍企业的发展。而运筹学、经济学、博弈论等决策性的科学可以引导投资者选择最佳投资组合策略,为决策者在投资决策过程中提供一些有价值的思路。用来解决人们用纯数学方法或者现实实验无法解决的问题,对企业正确决策的形成有着积极地促进作用。 关键词:运筹学;决策;应用;理论体系;效益 一、引言 人们无论从事任何工作,不管采取什么行动,都希望所制订的工作或行动方案,是一切可行方案中的最优方案,以期获得满意的结果,诸如此类的问题,通常称为最优化问题。运筹学就是以数学为主要手段、着重研究最优化问题解法的学科。求解最优化问题的关键,一是建立粗细适宜的数学模型,把实际问题化

为数学问题;二是选择正确而简便的解法,以通过计算确定最优解和最优值。最优解与最优值相结合,便是最优方案。人们按照最优方案行事,即可达到预期的目标。运筹学的应用可大可小,可以处理各种策略性的问题。 通过对运筹学的学习,无论是从简单的故事,还是真实的案例中,我们可以发现,所谓的运筹,是用最小的功效获得最大的利益。这在我们的生产生活中有极大的意义。运筹学有广阔的应用领域,它已渗透到诸如矿山、服务、库存、搜索、人口、对抗、控制、时间表、资源分配、厂址定位、能源、设计、生产、可靠性、等各个方面。 二、运筹学概述 运筹学作为一门用来解决实际问题的学科,在处理千差万别的各种问题时,一般有以下几个步骤:确定目标、制定方案、建立模型、制定解法。虽然不大可能存在能处理及其广泛对象的运筹学,但是在运筹学的发展过程中还是形成了某些抽象模型,并能应用解决较广泛的实际问题。 运筹学的思想在古代就已经产生了。敌我双方交战,要克敌制胜就要在了解双方情况的基础上,做出最优的对付敌人的方法,这就是“运筹帷幄之中,决胜千里之外”的说法。但是作为一门数学学科,用纯数学的方法来解决最优方法的选择安排,却相对较晚。也可以说,运筹学是在二十世纪四十年代才开始兴起的一门分支。运筹学的具体内容包括:规划论(包括线性规划、非线性规划、整数规划和动态规划)、图论、决策论、对策论、可靠性理论等。 三、运筹学的发展 Operation Research原意是操作研究、作业研究、运用研究、作战研究,译作运筹学,是借用了《史记》“运筹于帷幄之中,决胜于千里之外”一语中“运筹”二字,既显示其军事的起源,也表明它在我国已早有萌芽。 运筹学是一门应用科学,是应用分析、试验、量化的方法,它使用许多数学工具(包括概率统计、数理分析、线性代数等)和逻辑判断方法,来研究系统中人、财、物的组织管理、筹划调度等问题。它对管理系统中人力、物力、财力等资源进行统筹安排,为决策者提供有依据的最优方案,以期发挥最大效益。作

心理学起源和发展之欧阳家百创编

心理学的起源与发展 欧阳家百(2021.03.07) 心理学起源于西方,可上溯至古希腊(古希腊的德谟克利特[公元前约460-370]、柏拉图[公元前427-347]、亚里士多德[公元前384-322]等人对灵魂或心理现象都提出了不同的见解)。1879年,德国的威廉.冯特建立了世界上第一个心理学实验室,培养出一大批一流的心理学家,使心理学脱离哲学而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距今不过120多年的历史。 一、近代心理学史的对象 西方近代心理学史研究的是,心理学在近代西欧和美国是如何形成、演变和发展的。大致上来说,分为三个时期: 第一个时期:自笛卡儿和洛克到冯特前为止,包括17-19世纪的经验主义和理性主义哲学心理学以及18、19世纪的生理学。 第二个时期:主要包括实验的科学心理学的建立。 第三个时期:自冯特到现代,包括心理学各个学派的形成和发展。(这也是西方近代心理学的重点) 二、学习西方近代心理学史的意义 1. 学习和研究西方近代心理学史,对于我们掌握科学心理学发展的历史规律,有着重要的作用。

2. 学习和研究西方近代心理学史,对于我们树立辨证唯物主义的世界观,有着重要的意义。 3. 学习和研究西方近代心理学史,对于我们提高分析能力、鉴别能力和批判能力,也很有好处。 第一章十七世纪到十九世纪英国和法国的哲学心理学思想 一、十七至十九世纪英国和法国的心理学思想的主要特点 十七至十九世纪英国和法国的心理学思想的有三个主要特点: 第一,心理学仍属于哲学心理学思想的范畴; 第二,心理学的理论来源主要以笛卡儿和洛克两派的哲学思想为基础; 第三,哲学心理学主要以经验论、联想论和感觉论为理论形式。 二、笛卡儿的心理学思想 勒奈·笛卡儿(1596-1650)是近代二元论和中华民族主义唯理论的著名代表,是卓越的数学家、物理学家和物理学家,是资产阶级哲学心理学思想的创始人之一。 笛卡尔心理学思想的主要观点有: 1)认为人的观念有三种来源:一是天赋的,即与生俱来的,如上帝的观念和数学公理等;二是从外面来的,如感觉;三是人造出来的,如想象。

运筹学的起源与发展

2007-06-15第9卷 第2期 陕西广播电视大学学报 SH A AN XI R T V U JOU RN A L Jun15,2007 V ol 9 N o 2 教学研究 运筹学的起源与发展 王建功* (陕西广播电视大学理工教学部,陕西 西安 710068) [摘 要]本文通过查阅、搜集、整理相关文献资料,对运筹学的起源及发展状况进行考证,旨在向电大基层教学科指导教师和数学与应用数学专业学员介绍运筹学的起源与发展概况,使电大师生对运筹学的起源与发展有进一步的了解,认识更清晰,应用更方便。 [关键词]国际运筹学联盟;运筹学;运筹学学报 [中图分类号] O2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8 4649(2007)02 0086 01 人们一般认为,运筹学起源于第二次世界大战初期。当时,英国(随即是美国)军事部门迫切需要研究如何将非常有限的物资以及人力和物力,分配与使用到各种军事活动的运行中,以达到最好的作战效果。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德国已拥有一支强大的空军,飞机从德国起飞17分钟即到达英国本土。在如此短的时间内,如何预警和拦截成为一大难题。1935年,为了对付德国空中力量的严重威胁,英国在东海岸的鲍德西(Baw dsey)成立了关于作战控制技术的研究机构。1938年,鲍德西科学小组负责人(Row e,A P)把他们从事的工作称为运筹学(oper ational research[英],operations resear ch[美],直译为 作战研究 )。因此,人们把鲍德西作为运筹学的诞生地,将1935 1938年这一时间段作为运筹学产生的酝酿时期。但是,关于运筹学的思想和方法的产生,还可以追溯到更早。例如,丹麦电气工程师埃尔朗(Erlang,A K)关于用概率论理论来研究电话服务的论文(运筹学中排队论的早期论文)发表于1909年;美国数学家冯 诺伊曼(von Neumann,J )和摩根施特恩(M orgensten,O )所著 对策论与经济行为 一书(运筹学中对策论的创始作)成书前的一系列论文,在1928年就开始刊出;原苏联数学家康托洛维奇( !?#??%&, )的 生产组织与计划中的数学方法 一书出版于1939年。 二战结束时,世界各国的运筹学工作者已超过700人,这些人主要来自英国、美国和加拿大,其中一部分人力图将他们在战争中进行运筹研究取得的经验和知识转到民用生产中去。在英国,首先出现了一个 运筹学俱乐部 ,1950年出版了第一份运筹学杂志,并于1953年成立了英国运筹学学会。在美国,则于1952年即成立了美国运筹学学会。此后,于1959年成立了国际运筹学联盟(Interna-tio nal Federatio n of Operatio nal Research Societies,简称IFORS)。该联盟现有会员国45个。在中国, 1956年中国科学院即组织开展运筹学研究。1964年,借鉴 史记 汉高祖本记 中 夫运筹帷幄之中,决胜千里之外 一语,把 operations re-search 译名为 运筹学 。中国运筹学学会成立于1980年,1982年加入IFORS,并于该年创办了 运筹学杂志 ,1997年改名为 运筹学学报 。 20世纪50年代以来,由于大型企业的兴起,科技水平的提高,产品更新的加速以及市场竞争的日趋激烈,促使在经济和管理领域有着广泛应用的运筹学得到迅猛发展。现在,全世界(尤其在美国)的一些大型企业多设有自己的运筹学研究组织,在一些较知名的大学里,一般皆开设运筹学课程,不少大学还建有运筹学专业或有关的系和研究所。(下转第46页) *[收稿日期]2007-03-05 [作者简介]王建功(1957 ),西安市人,陕西广播电视大学理工教学部主任,教授。

运筹学

日常生活当中去了。运筹学可以根据问题的要求,通过数学上的分析、运算,得出各种各样的结果,最后提出综合性的合理安排,以达到最好的效果。 运筹学作为一门用来解决实际问题的学科,在处理千差万别的各种问题时,一般有以下几个步骤:确定目标、制定方案、建立模型、制定解法。 虽然不大可能存在能处理极其广泛对象的运筹学,但是在运筹学的发展过程中还是形成了某些抽象模型,并能应用解决较广泛的实际问题。 随着科学技术和生产的发展,运筹学已渗入很多领域里,发挥了越来越重要的作用。运筹学本身也在不断发展,规划论(包括线性规划、非线性规划、整数规划和动态规划)、图论、网络流、决策分析、排队论、可靠性数学理论、库存论、博弈论、搜索论、模拟等等。 运筹学有广阔的应用领域,它已渗透到诸如服务、搜索、人口、对抗、控制、时间表、资源分配、厂址定位、能源、设计、生产、可靠性等各个方面。 运筹学是软科学中"硬度"较大的一门学科,是系统工程学和现代管理科学中的一种基础理论和不可缺少的方法、手段和工具。运筹学已被应用到各种管理工程中,在现代化建设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历史起源 运筹学作为一门现代科学,是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首先在英美两国发展起来的,有的学者把运筹学描述为就组织系统的各种经营作出决策的科学手段。P.M.Morse与 G.E.Kimball在他们的奠基作中给运筹学下的定义是:"运筹学是在实行管理的领域,运用数学方法,对需要进行管理的问题统筹规划,作出决策的一门应用科学。"运筹学的另一位创始人定义运筹学是:"管理系统的人为了获得关于系统运行的最优解而必须使用的一种科学 方法。"它使用许多数学工具(包括概率统计、数理分析、线性代数等)和逻辑判断方法,来研究系统中人、财、物的组织管理、筹划调度等问题,以期发挥最大效益。 现代运筹学的起源可以追溯到几十年前,在某些组织的管理中最先试用科学手段的时候。可是,普遍认为,运筹学的活动是从二次世界大战初期的军事任务开始的。当时迫切需要把各项稀少的资源以有效的方式分配给各种不同的军事经营及在每一经营内的各项活动,所以美国及随后美国的军事管理当局都号召大批科学家运用科学手段来处理战略与战术问题,实际上这便是要求他们对种种(军事)经营进行研究,这些科学家小组正是最早的运筹小组。 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OR"成功地解决了许多重要作战问题,为"OR"后来的发展铺平了道路。 当战后的工业恢复繁荣时,由于组织内与日俱增的复杂性和专门化所产生的问题,使人们认识到这些问题基本上与战争中所曾面临的问题类似,只是具有不同的现实环境而已,运筹学就这样潜入工商企业和其它部门,在50年代以后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对于系统配置、聚散、竞争的运用机理深入的研究和应用,形成了比较完备的一套理论,如规划论、排队论、存贮论、决策论等等,由于其理论上的成熟,电子计算机的问世,又大大促进了运筹学的发展,世界上不少国家已成立了致力于该领域及相关活动的专门学会,美国于1952年成立了运筹学会,并出版期刊《运筹学》,世界其它国家也先后创办了运筹学会与期刊,1959年

“心理学”简介、含义、起源、历史与发展

研究人和动物心理活动和行为表现的一门科学。心理学的英文Psychology一词来源于希腊文,意思是关于灵魂的科学。灵魂在希腊文中也有气体或呼吸的意思,因为古代原始人认为人的生命依赖于呼吸,呼吸停止,生命就完结了。随着科学的发展,心理学的对象由灵魂改为心灵(mind),心理学是对心灵的研究,或称心灵哲学(Philosophy of mind)。直到19世纪初叶,德国哲学家、教育学家才首次提出心理学是一门科学。 人在生活实践中与周围事物相互作用,必然有这样或那样的主观活动和行为表现。这就是人的心理活动,或简称之为。具体地说,外界事物或体内的变化作用于人的机体或感官,经过神经系统和大脑的信息加工,就产生了对事物的和、和,进而进行分析和思考。人在实践中同客观事物打交道时,总会对它们产生某种,形成各种情绪。人在生活实践中还要通过行动去处理和变革周围的事物,这就表现为活动。以上所说的感觉、知觉、思维、情绪、意志等都是人的心理活动。心理活动是人们在生活实践中由客观事物引起、在头脑中产生的主观活动。任何心理活动都是一种不断变化的动态过程,可称为心理过程。人在认识和改造客观世界中,各自都具有不同于他人的特点,各人的心理过程都表现出或大或小的差异。这种差异既与各人的先天素质有关,也与他们的生活经验和学习有关。这就是所说的或个性。心理过程和人格都是心理学研究的重要对象。心理学还研究人的个体的和社会的、正常的和异常的行为表现。研究动物的行为,这不仅是为了认识动物心理活动本身,也有助于对人类心理活动的了解。在高度发展的人类社会中,人的心理获得了充分的发展,使他攀登上动物进化阶梯的顶峰。心理学是人类为了认识自己而研究自己的一门基础科学。 发展简史

浅谈版式设计的发展趋势

一、版式设计概述 版式设计又被称为编排设计,即在版面上将有限的视觉元素进行有机的排列、组合,将理性思维个性化地表现出来。当下的版式设计由传统纸质媒介扩展到数字媒介,不仅有传统的报刊、画册设计,还有网页设计、APP设计等。版式设计是一种具有个人风格和艺术特色的视觉传达方式。在版式设计中,并不是文字、图片等信息内容越多就越能引起读者的注意。版式设计并不是让信息充满整个版面空间,也不是单纯的文字与图片的摆放和编排构成。版式设计看似简单,实际上并非如此,设计者设置文字、图片等都要经过深思熟虑,通过筛选数种排列方案,最终形成既有可读性又有设计感的人性化设计。在版式设计中,如何使读者更加方便、快捷地获得信息,使读者在阅读时感觉更舒适,使整个版面更加生动、更具有感染力,这些都是设计者需要考虑的问题。 二、版式设计的历史发展 1.近代版式设计的发展 1845年,德国生产了第一台快速机械印刷机,印刷从此与机械密不可分。经过不断地发展,印刷成本逐渐降低。后来印刷技术得到了广泛的应用,版式设计也得到了较快的发展。 从工艺美术运动到新艺术运动,平面设计发生了巨大的变化,这些变化同样影响了编排设计,大色块的对比和装饰性越来越强,现代版式设计发展迅速且初具规模。20世纪,德国包豪斯学校的建立是设计史上的一个里程碑,自此设计终于有了功能性这个概念,并促成了艺术与技术的新统一。这个时期推崇简约的设计,艺术家根据19世纪的无饰线体设计出了由弧形和直线形组成的包豪斯字体,同时推崇几何抽象图形的运用,将几何图形大量地 应用于版式编排中,探索以摄影作品作为 平面插图进行版式设计。此时的设计理 念为功能决定形式,以市场要素和人的需 求作为设计基础。现代主义的后期,瑞士 的设计家研究骨骼在平面设计中的应用, 这种骨骼版式设计法一直延续下来,至今 仍应用于报纸、杂志的编排设计中。 2.传统版式设计原则 传统版式设计原则首先是突出所传 达的主题。要想突出主体形象,设计者就 要增强版式的条理性,区分主次信息,按 照主次信息的视觉形象大小和关系顺序 进行版式设计,从而达到明确主题的目 的。在传统版式设计中,为了突出主体的 视觉形象,设计者往往在主体四周进行留 白处理,减少文字或者将文案等细碎的文 字信息作为一个整体加以编排。其次是 版式设计中的形式与内容要统一。版式 设计的前提是版式所追求的完美形式必 须符合主题,再通过新颖的形式表达主 题,而没有文字的版面最难设计。最后是 强化版式设计的整体布局。设计者要对 版面内的所有元素和色彩进行合理的、整 体的设计,选用的颜色要配合版式的内 容,在不影响版式编排结构的同时恰当地 表现设计主题。加强版式的整体布局更 有利于体现版式的条理性和可读性。 三、版式设计的发展趋势 1.强调版式的创意与个性 版式设计中的创意主要包括两个方 面:一是内容本身的创意;二是编排组织 的创意。内容本身的创意为文案创意、图 形元素创意、拍摄广告片时的拍摄创意 等;编排组织的创意与设计者息息相关, 设计者要以最佳的形式和风格传达作品 的思想。 创意表现与版式设计相当于中国画 中的“置陈布势”或“经营位置”,是对版面 中各视觉元素位置、元素之间关系的排 布、经营。犹如一盘棋中每个棋子的位置 关系到全局的胜负,版式设计中各种视觉 元素的版式布局同样直接影响视觉信息 传达效果。因此,创意与个性在未来的版 式设计中是主流趋势。 2.极简主义的版式设计 当今社会是信息大爆炸的社会,每天 都有大量的信息充斥着人们的生活。现 今的生活节奏越来越快,人们没有大量的 空闲时间进行阅读。在这种情况下,为了 满足人们的信息需求,版式设计就要便于 受众在尽可能短的时间内获得尽可能多 的有用信息。极简主义的版式设计有助 于受众分清信息的主次层级,更能突出重 点信息和提升传播效果。 3.以人为本的版式设计 以人为本的设计即人性化的设计,就 是设计者在设计的形式和功能等方面注 入人性化因素,使设计具有情感、个性、情 趣和生命。版式设计的未来发展要遵循 以人为本的设计理念,在设计中注入情 感,通过颜色、尺度、空间等,给人以人文 关怀,这样的以人为本的版式设计更具有 人情味且更能引起受众的共鸣。 参考文献: [1]王琦.版式设计.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 2014. [2]成朝晖.平面港之编排设计.中国美术学 院出版社,2001. [3]张学忠.对创意表现中版式设计问题的思 考.甘肃教育,2010(16). (作者单位:河北美术学院传媒学院) 编辑倪昌立 浅谈版式设计的发展趋势 □寇俊瑶 摘要:版式设计是现代平面设计的重要组成部分,优秀的版式设计不仅是设计师编排技术的体现,而且是设计师设计修养的体现。现今的版式设计虽然已经拥有许多编排设计原则和基本程序,但这并不会限制未来版式设计的发展,未来版式设计的发展必将是编排技术与艺术思维的共同发展。 关键词:版式设计编排构成设计思维 56

色彩心理学的起源档

色彩心理学地起源年月日 人类关于色彩及其对人体影响地研究已有漫长地历史.希腊哲学家和科学家亚里士多德就对色彩进行了广泛地研究.著名医生阿尔韦托.马格诺在中世纪发表地关于颜色地论著,至今仍有非常珍贵地意义. 据说在近代地色彩研究方面,两位伟人牛顿和歌德成为奠基人和倡导者.生活年代相差近百年地物理学家和文学家因色彩而被联系在一起地事实,着实让我有些惊奇. 大科学家牛顿奠定了现代色彩科学研究地基础,他用三棱镜将太阳光分解为彩虹般地七原色.而将这七种原色光综合起来就会还原成白色光,这就是牛顿发现地所谓“混色原则”.另外,经过牛顿数次试验而制成地“牛顿色环”至今仍在使用. 大文豪歌德却对牛顿地理论不以为然,甚至加以反驳.他认为所有地颜色都是在黑与白地对立中显现出来地,为此他还著书《色彩论》加以诠释自己地观点.歌德在书中还表达了这样地观点:黄色和蓝色是有着对立性质地色彩.黄色明亮,强烈,是一种暖色;而蓝色昏暗,强度较弱,是一种冷色调.歌德是最早注意到并且表达出色彩与情感地关系地,因此有人甚至将歌德视为现代色彩心理学地开山鼻祖. 我想这更多地是一种象征意义罢了,体现了对歌德有关色彩观点地尊重和敬意. 如果人们能了解各种颜色对人地生理作用,正确合理地选择相关颜色,就可消除疲劳,抑制烦躁,控制情绪,调整和改善人地肌体功能. 资料个人收集整理,勿做商业用途 据研究,一些疾病在很大程度上是由于人体内色谱失衡或缺少某种颜色造成地.在我们体内有种腺体中心,分布在脊柱地不同部位.每种颜色都能产生一种电磁波长,这些波长由视觉神经传递给大脑,促使腺体分泌激素,从而影响人地心理与肌体,达到医疗作用. 资料个人收集整理,勿做商业用途 每一种颜色有其独特地作用,令人产生不同地情感.在装饰、化妆、服装和广告方面合理使用色彩可以取得宜人地效果.除了医疗作用外,颜色还有一定地象征意义和社会属性,对人类生活有着举足轻重地影响. 白色象征真理、光芒、纯洁、贞节、清白和快乐,给人以明快清新地感觉. 红色是一种热烈地颜色,它象征着鲜血、烈火、生命和爱情.其心理作用可以促进血液流通,加快呼吸并能治疗忧郁症,对人体循环系统和神经系统具有重大作用. 绿色是希望地象征,给人以宁静地感觉,可以降低眼内压力,减轻视觉疲劳,安定情绪,使人呼吸变缓,心脏负担减轻,降低血压. 紫色代表柔和、退让和沉思,给人以宁静、镇定和幻想,可以治疗大脑疾病及精神紊乱. 黄色是色谱中最令人愉快地颜色,它被认为是知识和光明地象征,可以刺激神经系统和改善大脑功能,激发人地朝气,令人思维敏捷. 橙色是新思想和年轻地象征,令人感到温暖、活泼和热烈,能启发人地思维,可有效地激发人地情绪和促进消化功能.

论科学心理学是如何诞生的

论科学心理学是如何诞生的 陈睿 (淮北师范大学教育学院,10级应用心理学专业,20100404004) 摘要科学心理学的正式诞生,一般公认始自德国人冯特(WilheIm Wundt,1832—1920)于1879年在德国莱比锡大学建立世界上第一座心理实验室,正式从事有系统的心理物理学的实验工作。本文将用论述的方法从科学的涵义、西方心理学的科学起源、近代心理学哲学思想的影响和科学心理学诞生的社会历史背景等方面来探讨科学心理学的诞生他的条件是什么,以及揭示了科学心理学诞生的必然与必要性。 关键词科学心理学哲学诞生 1 科学的涵义 科学是关于自然界、人类社会和人类自身的规律的事实、原理、方法和观念的知识体系以及创建这个知识体系的社会活动。 自然界是物质的,是客观存在的,它处于不断发展和变化之中,这种发展和变化有着自己的规律。客观存在的事物和事件即自然界的事实,客观事实之间的联系即自然界的规律,人们对这些事实和规律的认识就是知识,发现人们未知的事实和对规律的准确反映就是科学。因为科学特征中所强调的客观性、验证性、系统性三大标准,只有实验法才可能做到。而冯特正是了抛弃精神分析所强调的意识问题,以可量化的实验来研究心理学,不同于精神分析学者所强调的质的研究。他运用实验法来作为研究方法进行心理学研究,所以科学心理学的科学性是存在的。 1.1 科学哲学与科学心理学的诞生 科学哲学是以“科学方法”对各种“存在”追根究底,以增加智慧、减除疑惑的一门学问。早先主要指逻辑经验主义(或称逻辑实证主义)。逻辑实证主义提出了观察术语和理论术语,“还原论”为基础的统一科学运动,把心理学还原为神经生理学,对心理学运用实验法来进行研究有很大影响。 2 心理学的科学起源 2.1 天文学与心理学 1796年,格林威治观察站的马斯基林辞退了其助手金内布鲁克,因为他的观察星体通过交叉点的时间总是比自己的观察纪录慢0。8秒。当然马斯基林肯定以为自己的观察时间是准确的。这件事情引起了德国天文学家贝赛尔的注意,他开始系统对比不同天文工作者的观察时间。发现天文工作者报告星体通过的速度都有差异,而这种误差导源于个别差异。后来提出了人差方程式。以便天文工作者之间的差异能在天文计算中消去。这个发现刺激了人们对反应时间研究的兴趣,也给早期的实验心理学提供了直接的研究课题,如复合实验和反应实验。 2.2生理学与心理学 2.2.1 关于神经生理学的研究 2.2.1.1贝尔—马戎第定律的发现 贝尔1807年发现脊髓神经的后根只传导感觉刺激,前根只是传导运动冲动,证明了传导感觉刺激和运动冲动是由不同的神经纤维分担的。法国著名的生理学家弗朗西斯·马戎第也独立发现了这个定律,所以这个定律也称为贝尔-马戎第定律。这个定律为神经的单向传导、感觉神经的特殊能说和反射弧概念的理解奠定了科学基础。

心理学起源和发展

心理学的起源与发展 心理学起源于西方,可上溯至古希腊(古希腊的德谟克利特[公元前约460-370]、柏拉图[公元前427-347]、亚里士多德[公元前384-322]等人对灵魂或心理现象都提出了不同的见解)。1879年,德国的威廉.冯特建立了世界上第一个心理学实验室,培养出一大批一流的心理学家,使心理学脱离哲学而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距今不过120多年的历史。 一、近代心理学史的对象 西方近代心理学史研究的是,心理学在近代西欧和美国是如何形成、演变和发展的。大致上来说,分为三个时期: 第一个时期:自笛卡儿和洛克到冯特前为止,包括17-19世纪的经验主义和理性主义哲学心理学以及18、19世纪的生理学。 第二个时期:主要包括实验的科学心理学的建立。 第三个时期:自冯特到现代,包括心理学各个学派的形成和发展。(这也是西方近代心理学的重点) 二、学习西方近代心理学史的意义 1. 学习和研究西方近代心理学史,对于我们掌握科学心理学发展的历史规律,有着重要的作用。 2. 学习和研究西方近代心理学史,对于我们树立辨证唯物主义的世界观,有着重要的意义。 3. 学习和研究西方近代心理学史,对于我们提高分析能力、鉴别能力和批判能力,也很有好处。 第一章十七世纪到十九世纪英国和法国的哲学心理学思想 一、十七至十九世纪英国和法国的心理学思想的主要特点

十七至十九世纪英国和法国的心理学思想的有三个主要特点: 第一,心理学仍属于哲学心理学思想的范畴; 第二,心理学的理论来源主要以笛卡儿和洛克两派的哲学思想为基础; 第三,哲学心理学主要以经验论、联想论和感觉论为理论形式。 二、笛卡儿的心理学思想 勒奈·笛卡儿(1596-1650)是近代二元论和中华民族主义唯理论的著名代表,是卓越的数学家、物理学家和物理学家,是资产阶级哲学心理学思想的创始人之一。笛卡尔心理学思想的主要观点有: 1)认为人的观念有三种来源:一是天赋的,即与生俱来的,如上帝的观念和数学公理等;二是从外面来的,如感觉;三是人造出来的,如想象。 2)提出反射和反射弧的概念。笛卡儿从机械唯物主义的观点出发,根据光学、力学原理和解剖实验,以及受哈维关于血液的机械解释的启发,提出了"动物是机器"的著名论断,提出了刺激瓜的假设,揭示了反射和反射弧的本质。 3)在心身关系上提出了"心身交感论"的二元论观点。在心物关系上,笛卡儿认为,世界上除了物质实体以外,还有所谓的精神实体。心灵和身体既是两个根本不同的东西,又是可以互相影响、互为因果的东西。笛卡儿根据当时的解剖学知识认为松果体是心身交感的地方。

简述运筹学的起源与发展历程

简述运筹学的起源与发展历程——应用博弈论思想分析团队合作中个人理性和集体利益的关系 作者:张舒悦 日期:2015年1月19日 [摘要] 我们说理性表现为参与人为自己的目标进行推理或计算。因此·在博弈对峙的局面中,每个人的理性判断最终导致的行为选择,也许反而会使导致集体利益的最差,当然。也许两个参与者之间不能被看做集体,但是我们可以通过集体特点的分析,从而对每个人理性策略选择所构成的集体后果关联从而对个人理性与集体利益有一个更为全面的认识。 [关键词] 囚徒困境;集体;理性;利己主义 [正文] 一、运筹学科的起源发展与分支概括 运筹学的起源 运筹学(英国用operational research,美国用operations research,简称OR),从它的英文名称和中文翻译可以看出它与作战相关。中文“运筹”一词来源于《史记——留侯世家》,刘邦夸奖张良,“夫运筹帷幄之中,决胜千里之外,吾不如子房”。这一翻译不但传达了运筹学的渊源,而且反映了它的内涵,是翻译“信、达、雅”的最高境界。运筹学是一门内容广泛、应用广泛的交叉学科,它汇聚了数学、物理学、统计学、管理学、心理学、仿生学等众多的学科。有些分支的起源,如图论这一重要的分支的起源甚 至可以追溯到16世纪;即使是在现代通信领域广泛应用的排队论,也可以追溯到20世 纪初。但是,运筹学作为一门学科的出现确实要归功于第二次世界大战。 第二次世界大战是这样一个时期,科学发展从一门独立的学科发展向学科交叉发展,从“形而上学”的研究方法向系统综合研究的方向发展,系统科学、信息科学和计算机 科学开始了它的早期发展。这个良好的发展时期被第二次世界大战暂时中断,大量的科 学家为了国家利益投入到了为战争服务之中。在德国一方,科学家更多地投人各种杀伤 武器的研究;而在英美一方,科学家被组织成为作战研究小组,专门研究作战中的一些 特殊问题,这些问题需要数学模型和方法来解决。如雷达的部署问题、运输船队的护航 问题、反潜深水炸弹投掷问题、飞行员长机僚机配对问题、太平洋岛屿军事物资存储问题、项目管理问题等等。这些研究保障了英伦三岛免遭德军的蹂躏、美军在太平战争的 胜利。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