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中国传统纹样
中国传统纹样整理

狮纹
• 传统吉祥纹样。 在唐宋时甚流 行相传狮为百 兽之王,是权 力与威严的象 征。纹饰一般 皆以雄狮构成, 气势威猛。
虎纹
• 青铜器纹饰之一。一 般都构成侧面形,两 足,低首张嘴,尾上 卷。也有以双虎作成 圆形适合纹的。初见 于殷代中期,流行时 间较长,一直到战国 时代。
蛙纹
• 是陕西、河南及甘肃地 区仰韶文化的彩陶的典 型纹饰,是一种特殊的 少见的纹饰。以蛙类动 物为题材,用绘画或刻 划方法加以简化、变形, 成为装饰图案。这些蛙 纹的身体结构大体相同, 但表现与装饰手法各不 相同,其风格均显示了 所处时代的烙印。它们 之间应存在着一定的传 统联系。
卷草纹
• 中国传统图案 之一。多取忍 冬、荷花、兰 花、牡丹等花 草,经处理后 作“S”形波状 曲线排列,构成 二方连续图案, 花草造型多曲 卷圆润,通称 卷草纹。因盛 行于唐代故名 唐草纹
缠枝纹
• 缠枝纹是中国古代传统纹饰 之一。是瓷器上最常见的纹 样。盛行于元代以后。明代 或称为“转枝”,以植物的 枝杆或蔓藤作骨架,向上下、 左右延伸,形成波线式的二 方连续或四方连续,循环往 复,变化无穷。缠枝莲、缠 枝牡丹、缠枝草蔓均属此类。
象纹
• 中国古代青铜器纹饰 之一。多见于青铜器、 玉器、陶瓷上。殷商 时期,中国中原地区 尚有野象。甲骨文中, 有殷王猎象的记录。 图案特征,长鼻、象 牙表现明显,象身饰 螺旋纹,四周填以云 雷纹。通常作主纹应 用。常施于方彝座部, 盛行于商和西周初期。
谢谢观赏
莲花纹
• 自南北朝后流行。 多出现在瓷器上, 作为装饰。其变 化丰富。有独立 纹样,也有四方 连续。南北朝至 唐代,莲花纹常 作为瓷器的主题 纹饰,碗、盏、 钵、盘的外壁或 内划复线仰莲, 有的盘心还饰蓬 莱纹,酷似盛开 的莲花。亦见雕 刻成立体状的莲 花。
中国古代团花纹样式

中国古代团花纹样式中国古代团花纹样式广泛应用于建筑、织物、陶瓷、绘画等各个领域。
这些纹样以其独特的风格和寓意,成为中国古代艺术的重要组成部分。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中国古代团花纹样式,介绍如下:1. 莲花纹:莲花在中国文化中有着特殊的象征意义,代表纯洁、高尚和庄严。
莲花纹常用于佛教寺庙、宫殿和墓葬的装饰中,其形象多样,有时是单独的莲花,有时是莲花与其他元素的组合。
2. 云纹:云纹是中国古代建筑和艺术中常见的纹样之一。
云在中国文化中象征着吉祥和神秘,云纹常用于建筑物的梁柱、屏风、织物和陶瓷上,形态多样,有时是飘动的云彩,有时是云卷云舒的形状。
3. 龙纹:龙是中国古代文化中的重要象征之一,代表着权力、神圣和吉祥。
龙纹常出现在宫殿、寺庙、器物和织物的装饰中,形态各异,有时是神龙盘踞,有时是飞龙腾空。
4. 凤纹:凤是中国古代文化中的吉祥之鸟,代表着美好和幸福。
凤纹常用于宫殿、墓葬和织物的装饰中,形象婀娜多姿,有时是单独的凤凰,有时是凤凰与其他元素的组合。
5. 花鸟纹:花鸟纹是中国古代绘画和织物中常见的纹样之一。
这种纹样以花卉和鸟类为主题,形象生动,表现出自然界的美丽和和谐。
花鸟纹常用于织物、屏风和陶瓷的装饰中。
6. 蝙蝠纹:蝙蝠在中国文化中象征着福气和幸福,因为“蝠”和“福”谐音。
蝙蝠纹常用于宫殿、庙宇和织物的装饰中,形象各异,有时是单独的蝙蝠,有时是蝙蝠与其他元素的组合。
7. 纹龙纹:纹龙是中国古代绘画和陶瓷中常见的纹样之一。
纹龙即以龙纹作为基础,通过变形和组合形成的图案。
纹龙纹常用于器物和织物的装饰中,形象神秘而富有动感。
8. 牡丹纹:牡丹是中国古代文化中的国花,代表富贵和繁荣。
牡丹纹常用于宫殿、墓葬和织物的装饰中,形象美丽绚丽,有时是单独的牡丹花,有时是牡丹花与其他元素的组合。
《中国传统纹样》课件

历史背景
文化内涵
中国传统纹样不仅具有装饰作用,还 蕴含着丰富的文化内涵和象征意义, 反映了古代人们对自然、社会和人生 的理解与追求。
中国传统纹样源于商周时期,历经秦 汉、唐宋元明清等朝代的发展,形成 了丰富多彩的艺术风格和表现形式。
课程目标和意义
课程目标
通过学习本课件,使学生了解中 国传统纹样的基本概念、历史演 变、文化内涵和艺术特点,掌握 纹样的识别、分析和应用能力。
《中国传统纹样》ppt课件
contents
目录
• 引言 • 中国传统纹样的历史与发展 • 中国传统纹样的分类与特点 • 中国传统纹样的应用场景与文化内涵 • 中国传统纹样的传承与创新
01
引言
主题简介
中国传统纹样定义
中国传统纹样是中国古代艺术的重要 组成部分,主要指在各种工艺品上所 雕刻或绘制的具有装饰性和象征意义 的图案。
03
融合现代元素
将传统纹样与现代设计理 念、材料和技术相结合, 创造出既具有传统韵味又 具有现代感的作品。
拓展应用领域
将传统纹样应用于服装、 家居、建筑等领域,提升 产品的文化内涵和艺术价 值。
创新表现形式
运用新媒体、数字技术等 手段,以更加生动、立体 的方式呈现传统纹样。
国际文化交流中的中国传统纹样
达人的品格。
器物与几何纹样
如意纹样
如意是中国传统的吉祥物,形 状像云彩,寓意万事如意、吉
祥安康。
八宝纹样
八宝是中国传统吉祥图案,由 八种不同的器物组成,代表不 同的吉祥意义。
云纹样
云在中国传统纹样中代表天空 和神仙,常用于神话传说和建 筑装饰上。
回形纹样
回形纹样是中国传统的几何纹 样,形状像“回”字,寓意吉
中国传统纹样

中国传统纹样·几何纹样篇令狐采学纹样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一直贯穿于中国历史发展的整个流程,贯穿于人们生活的始终,反映出不同时期的风俗习惯。
从原始社会简单的纹样到奴隶社会简洁、粗犷的青铜器纹饰,再到封建社会精美繁复的花鸟虫鱼、飞鸟走兽、吉祥图案纹样,都凝聚着相应时期独特的艺术审美观。
1、连珠纹连珠纹尤其连珠圈纹是古波斯萨珊王朝最为流行的花纹;在萨珊风格织物中,以对兽或对鸟图案母题为主,而以各种圆和椭圆的连珠作为图案装饰主题。
连珠纹图案于5~7世纪间沿丝绸之路从西亚、中亚传入我国,但在这一时期基本是作为器型排列的边饰。
连珠纹在中国的唐锦中成为数量最多,而且具有时代特色的纹饰。
至隋代,连珠纹发展为连珠圈纹,并成为各种器物的主题纹样。
波斯锦传入后,约7、8世纪时我国也曾模仿织造。
不论其产于何地,凡属此类萨珊波斯风格的织锦,皆称为“萨珊式”织锦(Sasannian’figured silks)。
明和阗青玉连珠纹转心佩清初,白玉连珠纹西汉连珠纹昭明镜2、云雷纹陶瓷器装饰的一种原始纹样,图案呈圆弧形卷曲或方折的回旋线条。
圆弧形的也单称云纹,方折形也称雷纹,云雷纹是两者的统称。
青铜器、陶瓷器上一种典型的纹饰。
基本特征是以连续的“回”字形线条所构成。
有的作圆形的连续构图,单称为“云纹”;有的作方形的连续构图,单称为“雷纹”。
云雷纹是两者的统称。
云雷纹常作为青铜器上纹饰的地纹,用以烘托主题纹饰。
也有单独出现在器物颈部或足部的。
盛行于商代和西周,春秋战国时期仍见沿用。
在粤系的铜鼓上,云雷纹是作为主导纹饰应用的,常见密布于鼓面中心太阳纹的周围,象征太阳与云雷共存于天际,这是南方民族对云雷崇拜的一种反映。
云雷纹织物春秋战国云雷纹玉璧战国云雷纹镜3、回纹瓷器的一种辅助纹样,因纹样如“回”字,故名“回纹”。
有单体,一正一反,相连成对和连续不断的带状形等,线条作方折形卷曲。
作一正一反相连成对的,俗称“对对回纹”;织锦纹样中有把回纹以四方连续组合的,俗称为“回回锦”。
中国古代家具纹样

• 团花纹是一种典型的陶器装饰 纹样,其构成多种多样,形象 丰富。在古典家具中也有广泛 应用,团花纹有桃形莲瓣团花 ,多裂叶形团花、圆叶形团花 以及三种花形团花。此外,还 有菱形纹、龟甲纹边饰。井外 边饰层次增多,纹样以大团花 、大菱格纹为主,以及百花蔓 草、半团花、多瓣小花、小菱 格、方胜、方壁、龟甲纹等。 边饰中出现了百花草纹,花形 自然多变,叶短、肥、圆、围 绕花朵铺展。
鱼纹——祥瑞繁盛的中国传统古典纹饰
几何纹——永不衰退的中国传统纹样
• 几何纹是几何图案组成有规律的纹 饰。用点、线、面以及正方形、长 方形、多边形、圆形等按一定的方 向、角度、距离有规则排列、交错 、重叠、连续构成的具有审美价值 的图案。春秋战国时期,几何纹在 其它纹饰衰退後几何纹成为主体纹 饰。隋唐时期纹样造型丰腴、主纹 突出,地部疏朗,常用对称构图, 色彩鲜丽明快。至五代纹样渐趋写 实细腻,如孟蜀时成都蜀锦有长安 竹、天下乐、雕团、宜男、宝界地 、方胜、狮团、象眼、八搭韵、铁 梗襄荷等,这些花式名称,宋代继 续流行,并对明清时期织锦产生了 深刻的影响。
连珠纹——中国传统几何纹样
• 连珠纹,又称联珠纹 、连珠、圈带纹,是 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一 种几何图形的纹饰, 是由一串彼此相连的 圆形或球形组成,成 一字形,圆弧形或S型 排列,有的圆圈中有 小点,有的则没有。
福在眼前——中国传统吉祥纹样
• 福在眼前,是一种美 好的祝福,表示福即 在眼前。图案以蝙蝠 啣抓一串古钱组成。 蝠谐音福,钱则与前 同音,中开方孔,意 为眼前。两者巧妙组 合成福在眼前的吉祥 画面,表达出人们对 于生活苦尽甘来的祝 愿与祈盼。
中国传统服饰中的常用纹样

中国传统服饰中的常用纹样
中国传统服饰是中国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中的纹样更是具有深厚的文化内涵和历史意义。
下面就让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中国传统服饰中的常用纹样。
1. 龙纹
龙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的重要象征,被视为吉祥、权威和神秘的象征。
因此,龙纹在中国传统服饰中被广泛使用。
龙纹的形态多种多样,有飞龙、腾龙、游龙等,每种龙纹都有其独特的寓意和象征意义。
2. 凤纹
凤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另一个重要象征,被视为吉祥、美好和神圣的象征。
凤纹在中国传统服饰中也是常见的纹样之一。
凤纹的形态也多种多样,有凤凰展翅、凤凰翱翔等,每种凤纹都有其独特的寓意和象征意义。
3. 花鸟纹
花鸟纹是中国传统服饰中常见的纹样之一,它以花卉和鸟类为主要元素,形态优美、色彩鲜艳。
花鸟纹的寓意也很丰富,有的代表着美好的愿望和祝福,有的则象征着吉祥和幸福。
4. 云纹
云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的重要象征,被视为祥瑞、神秘和高贵的象征。
云纹在中国传统服饰中也是常见的纹样之一。
云纹的形态多种多样,有云海、云雾、云霞等,每种云纹都有其独特的寓意和象征意义。
5. 纹龙纹
纹龙纹是中国传统服饰中常见的纹样之一,它以纹龙为主要元素,形态优美、线条流畅。
纹龙纹的寓意也很丰富,有的代表着权威和神秘,有的则象征着吉祥和幸福。
中国传统服饰中的纹样是具有深厚的文化内涵和历史意义的,它们不仅是服饰的装饰,更是中国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我们应该珍惜和传承这些传统文化,让它们在现代社会中继续发扬光大。
关于纹样的非遗

关于纹样的非遗
中国传统纹样有很多,比如花瑶挑花、苗族蜡染等。
花瑶挑花是一种传统手工艺,分为素色和彩色两种,使用家织平粗靛蓝布作底,自纺的白色粗线挑成,或用红、橙、黄、绿等七彩丝线挑绣。
其花纹种类很多,最常用的有太阳纹、万字纹、灯笼纹(也称南瓜纹)、铜钱纹、牡丹纹、蕨叶纹、勾勾藤纹等。
挑花画面色彩对比鲜明,疏密有致,动静相宜,具有强烈的视觉冲击力,被我国著名的文博专家沈从文先生誉之为“世界第一流的挑花”。
苗族蜡染是一种古老的手工蜡染艺术,其纹样丰富,包括鱼纹、龙纹、鸟纹、铜鼓纹、蝴蝶纹等。
鱼纹在苗家文化中代表着对生殖与繁衍的崇拜,对多子多孙的祈福。
龙纹和女人龙在苗族文化中象征着权力和地位。
鸟纹是苗族姑娘山居生活的伴侣,多为欢快生动的形象,寄托着对生活的美好憧憬与希冀。
铜鼓纹为贵州民间蜡染最为古老的纹样,表达对先祖的缅怀和对太阳的崇拜。
蝴蝶纹在苗族蜡染纹样中比较常见,蕴含着美丽而神圣的传说,以此表达对自然和祖先的热爱与崇拜。
此外,还有很多其他的中国传统纹样,比如云锦的“如意莲”、“事事如意”等寓意吉祥的纹样,以及蓝印花布上常见的“福、禄、寿”等纹样。
这些传统纹样具有深刻的文化内涵和历史价值,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瑰宝之一。
中国古代纹样分类

中国古代纹样分类中国古代纹样源远流长,经过漫长的历史沉淀和发展,形成了丰富多样的纹样类型。
这些纹样不仅仅是装饰品,更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浓厚的历史和文化内涵。
本文将对中国古代纹样进行分类介绍,带您一起领略中国传统纹样的魅力。
一、几何纹样几何纹样是中国古代纹样的基本形式之一,主要由线条和几何图形构成,形式简洁、规整。
几何纹样运用范围广泛,包括在陶瓷、建筑、织锦等方面的应用。
常见的几何纹样有:嵌格纹、回纹、十字纹等。
嵌格纹以方格图案为基础,通过交错排列形成形象,具有规则性和对称性,常被运用于建筑装饰中。
回纹由无数个大小相同的圆组合成,呈现出回旋的效果,常见于陶瓷器皿上。
十字纹以线条组成多个十字形状,与基地平行或垂直排列,常见于建筑和织锦上。
二、植物纹样植物纹样在中国古代的装饰艺术中占据重要地位,它把自然界的植物形象化,用以寓意吉祥、美好的寓意。
植物纹样可以分为带花、带叶、带茎三种类型。
带花植物纹样是以植物的花朵为主要元素,形态优美、富有变化;带叶植物纹样以植物的叶子为主要元素,从栩栩如生的叶子图案到充满抽象感的叶片纹样,各具特色;带茎植物纹样则注重植物的茎和枝干的装饰,形成独特的纹样效果。
植物纹样常见的有:花丛纹、草本纹、藤蔓纹等。
动物纹样是中国古代纹样中最为丰富多样的一类,反映了中国古代对动物的崇拜和喜爱。
中国古代的动物纹样常用来象征吉祥、祥瑞的寓意。
动物纹样主要分为神兽纹、鸟兽纹和鱼虫纹。
神兽纹是古代中国独特的创造,将多种动物形象融合在一起,具有神秘、神圣的象征意义。
鸟兽纹则以具体的鸟类和陆地动物为主题,展现了生动的动物形象。
鱼虫纹则强调水生动物的形象,寓意着富饶和亨通。
常见的动物纹样有:龙纹、凤纹、麒麟纹等。
四、人物纹样中国古代的人物纹样主要反映了古代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追求。
人物纹样通常具有浓厚的文化内涵和故事背景,是中国传统艺术中最具表现力的一类纹样。
人物纹样可以分为神仙纹、俊美纹和寿星纹。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关于中国传统纹样的愚见2007年08月31日星期五 00:09中国传统纹样背后的“意”是人们迷恋其造型的关键。
不论古人还是现代人,对美好事物都一样地心存向往,因而传统纹样蕴含的吉祥意味同样适用于现代设计,适用于传达现代人的设计意念。
例如中国联通公司的标志,采用的就是源于佛教“八宝”之一“盘长”的造型,取其“源远流长,生生不息”之意,迂回往复的线条象征着现代通信网络,寓意着信息社会中联通公司的通信事业井然有序、信息畅通,同时也象征着联通公司的事业无以穷尽、地久天长。
这种吉祥寓意的沿用,使我们的现代设计少了一些商业气,更多了一些文化气息和亲和力。
靳埭强设计有限公司司标设计是中国传统吉祥文化和现代审美观成功结合的又一范例,司标巧妙借用“方胜”图案为基本框架,“方胜”是中国特有的吉祥文化图形,它表达了同心双合、彼此相通的美好意愿,结合“盘长”图案以传达源远流长、生生不息、相辅相成的思想,这是一种积极的对追求幸福生活的情感寄托,因此在民间广泛应用。
靳埭强先生借题发挥,使自己的设计更有情感色彩,对内含的表达更具哲理性。
虽源于传统“方胜”图案,但又不如实照搬,而是经过了形象的再创造,使司标更加适应以后的展开使用。
北京2008年申办奥运的标志(附图3)没有对传统造型直接借用,而是运用了中国艺术特有的“似与不似之间”的写意手法,恰到好处地传递出“中国结”和“运动员”两个意象,标志不仅体现了中国特有的风采,同时也得到了世界的认同。
又如凤凰卫视中文台的台标,借用了原始社会彩陶上的凤鸟图形,并使用了中国图案特有的“喜相逢”结构形式,反映出一种厚实的文化底蕴,凤鸟两两相对旋转的翅膀极富动感,体现了现代媒体的特色。
还有中国移动、中国电信原企业标志均采用了吉祥纹样“回纹”。
视觉传达艺术、环境艺术等设计领域处处可见表达吉祥的元素。
近些年服装业“中国风”的回归也反映了这种趋势,就连肯德基老爷爷也戴上了喜气洋洋的瓜皮帽,穿上了唐装向我们传递祝福。
这些都反映了现代人追求美好生活的愿望透过传统艺术的历史延伸脉络,我们可以看出,艺术本身是一个开放的系统,不断地受到新的技术与意识观念的冲击而更新拓展,它的内涵与精神则是民族历史长期积淀的结果,是中华民族所特有的,也是民族形式的灵魂之所在。
中国吉祥文化是东方文化的一处独特景观和宝贵财富,它题材广泛、内涵丰富、形式多样、流传久远,是其他艺术形式难以替代的,在世界艺术之林中,它那独特的东方文化魅力正熠熠生辉。
当然,继承并不意味着拘泥,在设计中单纯地奉行“拿来主义”,没有推陈出新,将会导致民族传统艺术发展的停滞,最终也会使我们的设计成为大批没有时代精神的古董拷贝。
完全背离传统更是不可取的,对西方现代艺术简单的模仿和挪用将使我们的艺术丧失民族个性。
当前有不少素质低劣的设计者呈给大众的不是精神食粮和美的享受,而是打着“前卫”的旗号从西方拾来的一些“牙慧”甚至视觉污染。
因此,我们应该倡导民族文化和先进文化,抵制腐朽文化,使中国的传统文化艺术在现代设计中得以延伸发展,打造新的民族形式,在理解的基础上取其“形”、延其“意”、从而传其“神”,用中国传统文化精粹,以现代化国际化语言来表达,把吉祥符号的精神元素融入现代设计之中,使民族的文化精神和世界的设计语言,共同融汇成现代设计艺术的主流,必定会使现代设计更具文化性与社会性。
中国布艺传统纹样2007-08-16更新即使是西式的家居布置,同样可以选用艳丽的东方风格布艺做装点。
东方艳丽风格布艺的红色恰好与空间里的红色墙壁、沙发属于同一个色系,搭配出十分和谐的效果。
西亚的建筑图案与中国的传统纹样叠在一起使用,并且搭配了材质相近、颜色相似的条纹布艺作为桥梁,令东方艳丽的风格更为突出,与居室整体的风格也更加谐调。
如果家里需要一组布艺,可以考虑多几种选择。
在色彩上尽可能挑选东方的艳丽颜色,比如西亚的橙色、红色以及金色,而东方传统的花朵图案本身也具有十分艳丽的色彩,艳粉色、紫色、金色穿插使用,营造出浓厚的东方韵味。
其中也可以摆放少量子力学的条纹布艺,调和东方艳丽色彩的浓稠感。
皓月树影图案+高贵的灰色为高级而古老的真皮坐椅搭配靠垫,具有中国诗画韵味的图案成为独特而高贵的选择。
清雅的灰色透露着浓缩的文化韵味,与另一个灰色缎面靠垫搭配起来更显高贵,而坐椅旁边的条纹靠垫向古老的气氛中投入了古典的西方元素,让整个角落的风格多元起来。
优雅风格需要淡雅色彩的陪衬,它代表高雅品位,因而成为家居界最广泛的潮流代表,优雅风格的布艺可以与现代风格、田园风格和新古典风格家居的相搭配,它本身具有的图案、色彩和质地,都可以成为不同家居风格中的点晴之笔。
传统装饰纹样中的吉祥观念与现代设计来源陆宇澄(苏州职业大学艺术设计系,江苏苏州215011)摘要:本文从吉祥观念的起源谈起,论述了我国传统装饰纹样中的吉祥观念的表现形式及其寓意的本质,从一方面反映了装饰是一种善和美的行为和意志,传承与发扬它,把其精神元素融入现代设计之中,必定会使设计更具文化性与社会性。
关键词:装饰纹样,吉祥,观念,设计,现代中国装饰艺术的寓意特征是在传统文化的大环境中即在礼乐文化的氛围中被强化的。
在装饰艺术中,无论是图案纹样或是装饰的图画,其寓意所表达的中心主题是“吉祥”,这是一个延绵千万年的永恒性主题。
“吉祥”本意为美好的预兆,吉者福善之事,祥者嘉庆之征。
《周易·系辞》有“吉事有祥”之句,《庄子》也有“虚室生白,吉祥止止”之说。
由此可见,吉祥是对未来的希望和祝福,具有理想的色彩。
吉祥是中国人对万事万物希冀祝福的心理意愿和生活追求,它从一个方面反映了装饰至善至美的本质。
一、吉祥观念的起源与发展长期以来,我国人民始终追求吉祥美满的生活方式,古时以祭祀为“吉事”,祭祀之礼为“吉礼”,称善者贤人为“吉人”,帝王卜居之地为“吉土”,好日子为“吉日”、“吉月”等。
某些动物、植物以及图样被约定俗成地作为美好意义的象征或符号,于是这些纹样便包含了相应的吉祥观念。
吉祥观念主要包括:纳福迎祥、驱邪避恶、多子长寿、升官发财及喜庆如意等。
中国传统中的吉祥之物繁多,有各种龟、鹤、鹿、象、龙、凤之类的吉祥动物;有松、竹、梅、桂、石榴、合欢、茱萸之类的吉祥植物;还有如意、银锭、寿石、礼器之类的器物。
表现形式最多的是以图案、纹样形式出现的吉祥图案、纹样、图式,表达了人们追求的各种美好愿望,以至于图必有意,意必吉祥。
吉祥的观念应该起源于原始社会时期。
原始初民们对生活和生存充满了热望,作为吉事的祭祀和卜筮活动就是这种吉祥观念的具体行为。
卜筮活动主要是占问凶吉的活动,卜用甲骨上常记有吉、大吉之类的卜辞或灵验记录。
李砚祖先生认为:“从纹的形式而言,吉祥图案的起源与原古先民观物取象的观察方式以及在卜筮活动中察看纹象的认识有直接关系”[1]。
吉祥符号的出现源于吉祥意识的产生。
有人类的地方,就有人追求美好幸福,祈望吉祥平安。
吉祥意识的产生来源于古人对生活的不安定感。
先民们对人类自身疾病、瘟疫和死亡充满迷惑和畏惧,以为是魔鬼侵入体内作怪,需要借助某一物或神帮助他们向妖魔发起进攻,驱鬼逐妖,消灾灭害,保佑平安。
因此,他们举行宏大的舞蹈,创造出他们认为魔鬼们害怕的形象,作为他们家庭、氏族的保护神。
于是,图腾出现了。
图腾的实体是某种动物、植物、无生物或自然现象,甚至是人为创造出来的形象,原始人最初将图腾当作祖先崇拜。
再后来将图腾认作保护神。
因此,图腾是宗族的祖先,同时也是保护神。
继而有了自己的图腾圣地、图腾仪式、图腾物、图腾色彩、图腾音乐、符号图形等。
这一点与当今现代企业形象识别系统的内容,企业精神、行为规范、企业标志、吉祥物、标准色、象征图形等在形式上是多么接近!与现代企业所追求的企业内部员工凝聚力和互助精神以及追求品牌个性也是一致的。
原始社会时期,彩陶中那些有意味的纹样已包含了一种广义的“吉祥”寓意在内,原始初民在陶器等物品上刻划符号和绘制纹饰,绝不仅是为了美观,而是为了与生存相关的神圣目的,是带着对兆纹吉相的信任和希冀而精心刻画的,他们相信,由纹样装饰的器物具有神性,能给自己带来好运。
彩陶纹饰中的人面鱼纹、鱼纹、蛙纹、鸟纹以及其它一些纹样,无论是出于巫术、祭祀、图腾还是希求多子、生殖繁衍的目的,无不体现着希求吉祥的意义,是初民渴求吉祥观念的古老形式。
在夏、商、周的青铜器装饰中,吉祥主题使礼器规范下的装饰开始呈现出世俗的生活形式,如欢愉生动的凤鸟纹、鱼纹等都蕴含着吉祥的生命。
秦汉之际宗教神学是哲学的主流,谶纬作为社会思潮成为汉代神学经学的一部分,强调天人感应,在宗教迷信的外衣下包裹着对人的生存的更多追求和肯定,如追求长寿、富贵,以及厚葬之风盛行,因而装饰也表现出了同样的生命和生活的内容,一切都有寓意、都希求祥瑞,如青龙、白虎、朱雀、玄武的“四神纹”,长宜子孙的“大吉羊”等。
装饰纹样以吉祥为主题是在汉唐兴盛起来的,汉代是吉祥图案发展的集成时期,也是装饰整体上脱离夏、商、周三代天命神学的严谨规范进入世俗化的一个转变时期。
此后千百年来,“吉祥”一直成为中国装饰艺术的主题,唐代盛行的对鸟、对兽图案纹样中,便明显有喻和美、完美之意。
至明清为高峰,凡事必求吉祥如意,吉祥几乎成为装饰的唯一内容,这是淡化其宗教神秘性而将生命保障的形式世俗化、表象化的结果。
二、吉祥观念的本质在一定意义上说,艺术的内容就是观念。
图案纹样是人类形象地把握世界的方式,而且是一种基本的纯化的方式,它以一定的形式构成而反映出一定的观念。
装饰纹样的吉祥主题,包含着传统文化的众多内容和人文主义精神,它是传统文化精神的镜子,是传统民俗文化的主要内容,包括了人生的各种需要和方方面面。
中国传统美学强调的是主客统一的整体意识和“求全美满”的美学观念,认为万事万物都是一个和谐统一的整体,都遵循同一个本质规律,因而中国古代的艺术家始终致力于“以整体为美”的创作,将天、地、人、艺术、道德看作一个生气勃勃的有机整体,以人的情感赋予物的形式,借物抒情,“以形写意”,“形神兼备”,是一种善和美的行为和意志。
在传统图案的题材和构成形式上,都表露出我国人民那种“善始善终”的处世哲学。
中国传统装饰艺术不重“写实”重“传神”,不重“再现”重“表现”,提升为“物我同一”的审美观念,是中国人文化意识和形态哲学观念的体现。
它具有两个特征:一是包含科学合理部分,是古人对自然规律的总结;二是它的想象性和创造性,体现了中国人对吉祥幸福的向往,也反映了装饰至善至美的本质。
装饰纹样的吉祥主题不仅表明了人对于未来的希望和理想,又以寓意的方式表征着人们改变生存环境的艰苦努力和征服困难的伟大意志以及不屈的力量,它既是理想性的,又是现实性的。
即使吉祥主题的装饰在传统观念中仍具有神性的一面,它还是具有其现实意义的,那火红的对联门笺、五彩丝缕、桃符艾人,其深层的装饰动机是创造一个吉祥化的世界,表达一种对安定、和谐、康富生活的企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