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案-泰山护理职业学院

合集下载

05- 药物制剂的基本操作-灭菌方法与洁净技术

05- 药物制剂的基本操作-灭菌方法与洁净技术
17级药学1班
20180917
S513
3
17级药学2班
20180918
S513
注:授课形式分为理论课、实验实训、理实一体化课、合堂课、集中复习等。
3) 126℃,2.4atm(139kPa,14.1kg/cm2),15min。
适用范围:耐高温和耐高压蒸气的所有药物制剂、玻璃和金属容器、瓷器、橡皮塞、滤膜过滤器等。
热压灭菌器:
设备特点:热压灭菌器主要由灭菌腔室、锅炉蒸汽加热夹套、真空系统、进入灭菌腔室净化空气的加热系统(需干燥处理的灭菌物品)、纯蒸汽系统、压力控制系统和温度控制系统、计算机控制系统等组成。
(一)物理灭菌法1、湿热来自菌法(1)定义:指用饱和蒸汽、沸水或流通蒸汽进行灭菌的方法。
(2)优点:由于蒸气比热大,穿透力强,容易使蛋白变性,同时还有灭菌效率高,操作简便等优点,湿热灭菌法是应用最广泛的一种灭菌方法。
(3)类别:包括热压灭菌法、流通蒸气灭菌法、煮沸灭菌法和低温间歇灭菌等方法,根据药品性质进行选用合适的方法。
常用的方法:(1)气体灭菌法和(2)药液灭菌法。
二、无菌操作法
定义:指整个过程控制在无菌条件下进行的一种操作方法,该方法在技术上并非灭菌操作。
适用范围:适用于一些不耐热药物的注射剂、眼用制剂、皮试液、海绵剂和创伤制剂的制备。
避箘操作:尽量避免微生物污染。
二、空气净化技术
(一)洁净室与层流洁净台
根据现行GMP要求,将药品生产区域的洁净度标准划分为四个级别:A级、B级、C级、D级
(3)紫外线灭菌法
定义:采用紫外线(能量)照射杀灭微生物和芽孢的方法。属于表面灭菌。
灭菌条件:一般用于灭菌的紫外线波长是200-300nm,灭菌力最强的是波长为254nm的紫外线。

教学目标知识目标能力目标思想目标

教学目标知识目标能力目标思想目标

泰山护理职业学院教案课程名称: 遗传与优生 授课班级:授课人: 教案编号:授课题目: 真核细胞的结构和功能 授课类型: 授课时数: 2一、教学目标知识目标:掌握细胞各部分的结构和功能。

能力目标:通过学习训练学生识图能力,培养学生比较归纳的能力。

情感目标:树立事物是发生发展的唯物主义观念,加深对生物体变化规律的认识,激发探索生命科学的兴趣。

二、教学重点、难点重点:DNA、染色质与染色体的关系难点:DNA、染色质与染色体的关系三、教学资源教材:《医学遗传学》 第1版 王英南主编 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教具:多媒体四、教法与学法教法:理论讲授为主,利用多媒体课件展示,使学生认识细胞的超微结构及功能。

学法:分析、比较、归纳。

五、教学过程(一)检查复习(二)导入新课走进细胞──美国细胞生物学家威尔逊(E.B.Wilson)曾说到:“每一个生物科学问题的答案都必须在细胞中寻找”。

现在人们能够使植物细胞在培养瓶中发育生长成幼苗;用动物体细胞核的移植,无性繁殖出了克隆动物;试管婴儿的诞生给不育夫妇带来了福音;用人体造血干细胞移植可以治疗白血病。

这些生命的奇迹是如何产生?又如何依赖于细胞进行遗传与发育呢?让我们走进细胞,深入地探索它的奥秘。

(三)讲授新课 (板书设计)第一节 真核细胞的结构与功能一、真核细胞概述1.细胞的大小:细胞的大小和细胞的机能是相适应的。

2. 细胞的形态:细胞的形状是一定与其机能相适应的。

3.真核细胞的结构:在光镜下可分为细胞膜、细胞质、细胞核。

三者之间不仅在结构上有密切联系,在生理代谢上相互协调,以执行细胞整体的生命活动。

图3-2 细胞结构示意图1. 核仁2. 细胞核3. 核糖体4. 过氧化物酶体5. 粗面内质网6. 高尔基复合体7. 细胞膜8. 滑面内质网9. 线粒体 10. 细胞质 11. 溶酶体 12. 中心粒二、细胞膜(一)细胞膜的化学组成和分子结构细胞膜(cell membrane)又称质膜,是指包围在细胞质外面的一层薄膜。

11-液体制剂溶胶剂与混悬剂

11-液体制剂溶胶剂与混悬剂
作业布置
1、降低混悬剂微粒沉降速度的方法
教学效果

教学反思
注重引导,以引起学生学习兴趣
备注
授课记录
授课顺序及班级
授课时间
授课场所
1
17级药学3班
20181015
S513
2
17级药学1班
20181015
S513
3

注:授课形式分为理论课、实验实训、理实一体化课、合堂课、集中复习等。
难点:1、溶胶剂的双电层与稳定性
学情分析
学生学习积极性普遍不高
对相关基础知识掌握不够
教学辅助设备及资源
多媒体、ppt课件
参考资料
《药剂学》
教学设计(理论或实践教学的组织形式、步骤、方法等)
组织形式:本次课组织学生在教室上理论课。
步骤:1、复习旧课
2、结合实例讲解本次课出现的概念
3、归纳总结
方法:讲授+多媒体药物展示
纤维素类—(MC;CMC—Na;0.1~1%)
(3)硅酸类
(4)触变胶
四、混悬剂的制备
(一)分散法
粗颗粒碎成符合粒度的微粒,分散于液体介质中
(二)凝聚法
1.化学凝聚法
2.微粒结晶法(物理凝聚法)
五、混悬剂的质量评价
1、混悬剂沉降体积比的测定
2、微粒大小的测定
3、重新分散实验
4、絮凝度的测定
重点难点
重点:1、混悬剂的定义与增加混悬剂稳定性的方法
V—微粒沉降速度;r为微粒半径;
ρ1与ρ2分别为微粒和分散介质的密度;η为分散介质的粘度
2、混悬微粒的润湿
3、混悬微粒的电荷与水化
4、絮凝与反絮凝
絮凝:向混悬剂中加入适量电解质。使双电层电位适当降低,减少微粒间的排斥力,当电位降低到一定程度时,微粒可形成疏松的絮状聚集体而沉降,这个过程称为絮凝

中医推拿手法-泰山护理职业学院

中医推拿手法-泰山护理职业学院
经—路径,分布深,经络系统的主干。 络—网络,分布浅,是经脉的分支。
经络腧穴总论—经络组成
手 三 阴







手太阴肺经 手厥阴心包经 手少阴心经
手阳明大肠经 手少阳三焦经 手太阳小肠经
经脉

足太阴脾经

足厥阴肝经

足少阴肾经

足阳明胃经


足少阳胆经


足太阳膀胱经


奇经八脉—任脉、督脉、冲脉、带脉、阴跷、阳跷脉、阴维、阳维脉
经络腧穴总论—奇经八脉
经络腧穴总论—奇经八脉
经络腧穴总论—经络功能
1、沟通联系作用

2、运行气血作用



3、感应传导作用
4、调节平衡作用
经络腧穴总论—经络应用
阐述Te病xt 理 in变h化ere


协助Te疾xt 病

in诊h断ere

指导疾病 治疗
经络腧穴总论—腧穴
教学做
1、概念

2、分类
络脉
别络—经脉别出的较大分支 浮络—浮于浅表部位的络脉 孙络—最细小的络脉
经络腧穴总论—十二正经
命Te名xt in here


走向Te、xt 交

i接n 规he律re

分布规律
经络腧穴总论—十二正经的命名
手—循行分布于上肢 1
足—循行分布于下肢
前缘—太阴
阴—循行分布于肢体内侧 中缘—厥阴
隶属于脏 2
3.阿是穴 无具体名称,无固定位置,是以压 痛或其他反应点作为刺激的部位,“不定穴”。

教案 - 泰山护理职业学院

教案 - 泰山护理职业学院
明代是推拿按摩发展的又一盛世,推拿学得到了较全面的总结、创新和发展,除政府重视设专科外,小儿推拿专著的问世和小儿推拿独特体系的形成是这一时期推拿按摩发展的一个重要标志,而这一体系的产生、成熟和发展又源于民间推拿诊治惊证技术。如罗真人《净发需知》(又名《江湖按摩修养净发需知》)、《按摩修养歌诀》;王廷相《摄生要义》;曹珩《保生秘要》。民间推拿器械也有了广泛的应用和发展,如《韩氏医通》《易筋经》《古今医源,《寿世保元》《景岳全书》等。
隋唐时期是推拿按摩发展的盛世,隋唐时期推拿按摩疗法在医学领域有较高的地位和广泛的临床应用,在民间也得到快速的发展。如《千金要方》、《续神仙传》。
宋金元时期这一时期民间推拿盛行,并有很多创新和发展。一些医学机构比较重视对推拿作用和应用的研究,在一些医学书籍中也记载了许多民间推拿按摩疗法。如《圣济总录》《宋史》《苏沈良方》《医说》《回回药方》等。
备注
要学好一门技术,了解其发展史很重要。
授课记录
授课顺序及班级
授课时间
授课场所
1
125h1
三(1、2)五(5、6)
B408
2
125h6
三(5、6)五(1、2)
B408 B405
3
125h8
二(3、4)五(3、4)
B408 B405
4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125h9
二(1、2)四(3、4)
B408
注:课程类型分为:考试课、考查课、选修课(或必修课、限选课、任选课)等,授课形式分为理论课、合堂课、实验实训、集中复习等
在治疗方面指出::
刮痧法
淬痧法
放痧法
搓痧法
此后又有另一部刮痧专著—陆乐山的《养生镜》问世。此二书成为能使刮痧跃为一门专科技术的基石。从此,清代论述痧病的专著日渐增多,有10多部,其他著作中记载刮痧医术的则更多。

泰山职业技术学院教案纸

泰山职业技术学院教案纸
泰山护理职业学院教案纸
章节
第1章第2节总第2课时
课题
第一章第二节
女性生殖系统生理
授课形式
理论课
教学目标
(含技能)
1知识目标:了解妇女一生各阶段的划分,理解各阶段的生理特点、卵巢的功能、月经的内分泌调节,掌握卵巢周期性变化,月经临床表现,执行月经期卫生保健指导。
2能力目标:能说出月经是如何形成的,能解释性周期调节。
LH(黄体生成素)
促进成熟卵泡卵和黄体形成,分泌孕激素和雌激素
(3)卵巢:E(雌激素)、
大量雌激素抑制下丘脑分泌FSH-RH(负反馈)兴奋下丘脑分泌LH-RH(正反馈)
P(孕激素)
大量孕激素对LH-RH成抑制作用(负反馈)
2.性周期调节
月经周期末即黄体萎缩时,雌激素孕激素量急剧减少,解除了对下丘脑的抑制,使下丘脑分泌FSH-RH,LH-RH作用于卵巢,促使卵泡发育成熟,并分泌雌激素。雌激素水平达高峰,抑制LH-RH的分泌(负反馈),使FSH-RH分泌增多(正反馈)。FSH,LH达一定水平,卵泡成熟排卵、黄体形成,黄体分泌大量的孕激素和雌激素,使子宫内膜由增生期变为分泌期。大量雌激素孕激素抑制FSH-RH,LH-RH(负反馈),黄体萎缩,卵巢分泌的雌激素孕激素减少,子宫内膜失去卵巢激素的支持,萎缩坏死,脱落出血,月经来潮。卵巢激素减少的同时,解除了对下丘脑的抑制,FSH-RH,LH-RH分泌,下一个新的周期开始。
重点难点
1重点:卵巢的周期性变化,雌激素,孕激素的功能。
2难点:性周期调节
学情分析
教学辅助设备及资源
模型,多媒体
参考资料
《妇产科护理学》郑修霞,人民卫生出版社
《妇产科护理学》程瑞峰,人民卫生出版社
《妇产科学》谢幸,荀文丽,人民卫生出版社

教案-泰山护理职业学院

教案-泰山护理职业学院
能力目标:
1.熟练掌握结核性脑膜炎的护理措施。
2.学会观察结核性脑膜炎的临床表现及结核性脑膜炎的并发症。
思想目标:
树立崇高的职业道德,全心全意为病儿服务,爱业、敬业、乐业
教学方法
讲授、多媒体
重点、难点
重点:结核性脑膜炎的临床表现和脑膜炎脑脊液的改变
难点:结核性脑膜炎脑膜炎脑脊液的改变。
护考重点
1结核性脑膜炎患儿的临床表现2.结核性脑膜炎患儿脑膜炎脑脊液改变
脑膜出现结核性炎症反应,大量炎性渗出物积聚于脑底部易包围挤压脑神经引起损害,临床上常见第Ⅶ、Ⅲ、Ⅳ、Ⅵ、Ⅱ对脑神经障碍的症状;脑底部渗出物若发生机化、粘连、堵塞使脑脊液循环受阻可导致脑积水;脑部血管病变早期为急性动脉炎,后期可见栓塞性动脉内膜炎,严重者可引起脑组织梗死、缺血、软化而致偏瘫;炎症亦可蔓延至脑实质、脊膜或脊髓等出现相应症状。
【临床表现】
典型结脑起病较缓慢,临床上大致可分为3期。
1.早期(前驱期)约1~2周。早期症状为性情改变,精神呆滞,对周围事物不感兴趣,易疲倦或烦躁不安、低热、厌食、盗汗、消瘦、便秘及不明原因的反复呕吐。年长儿可诉轻微头痛。
2.中期(脑膜剌激期)约1~2周。由于颅内压逐步增高,患儿出现持续性头痛、喷射性呕吐,感觉过敏,体温升高,两眼凝视,意识逐淅模糊,以后进入昏迷状态,并可有惊厥发作。患儿脑膜刺激征明显,婴幼儿则表现为前囟隆起、骨缝裂开。此期可出现脑神经障碍,最常见为面神经瘫痪,其次为动眼神经及外展神经瘫痪。部分患儿出现脑炎体征。
【护理评估】
1.健康史询问患儿的预防接种史、结核病接触史、既往结核病史及近期急
性传染病史;有无低热、盗汗、厌食等结核中毒症状;有无早期性格改变,头痛、呕吐、惊厥、脑膜刺激征、意识障碍及脑神经受压的表现。

职院护理老师教案模板范文

职院护理老师教案模板范文

课程名称:护理学基础授课教师: [教师姓名]授课班级: [班级名称]授课时间: [具体日期] [上课时间]教学目标:1. 知识目标:- 理解护理学的基本概念、发展历程和重要性。

- 掌握护理程序的基本步骤和实施要点。

- 了解护理伦理和护理法规的基本内容。

2. 技能目标:- 能够运用护理程序对患者进行评估。

- 能够制定护理计划并执行护理措施。

- 能够进行有效的沟通和健康教育。

3. 情感目标:- 培养学生对护理工作的热爱和责任感。

- 增强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和沟通能力。

- 培养学生的同情心和关爱他人的情感。

教学内容:1. 护理学的概念和发展历程2. 护理程序及其应用3. 护理伦理和护理法规教学重点:- 护理程序的应用- 护理伦理和护理法规的基本原则教学难点:- 护理程序在临床实践中的应用- 护理伦理和护理法规的实践操作教学方法:- 讲授法- 案例分析法- 小组讨论法- 角色扮演法教学过程:一、导入1. 结合实际案例,引出护理学的重要性。

2. 简要介绍护理学的基本概念和发展历程。

二、讲授新课1. 护理程序及其应用- 详细讲解护理程序的五个步骤:评估、诊断、计划、实施、评价。

- 结合具体病例,展示护理程序在实际工作中的应用。

2. 护理伦理和护理法规- 介绍护理伦理的基本原则和护理法规的主要内容。

- 分析护理伦理和护理法规在临床实践中的重要性。

三、案例分析1. 分组讨论,分析案例中护理程序的应用情况。

2. 每组派代表分享讨论结果。

四、角色扮演1. 模拟临床情境,让学生扮演护士和患者角色,进行沟通和健康教育。

2. 教师观察并给予指导。

五、总结与作业1. 总结本节课的重点内容。

2. 布置课后作业,要求学生撰写一篇关于护理程序在临床实践中的应用的论文。

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多种教学方法,帮助学生掌握了护理程序的基本步骤和护理伦理、护理法规的基本内容。

在今后的教学中,应进一步加强对护理程序在临床实践中的应用指导,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二)食物转换的原则
(三)食物转换的步骤和方法
第三节幼儿营养与膳食安排
小节:
重点内容要求掌握小儿营养需要,包括三大产热营养素各自需要和产热特点及供热占总量的百分比,婴儿儿对热量与水的需要量和年龄的关系,尤母乳的优点、人工喂养儿正确配制牛奶是重点亦是难点内容应学会分析计算。.此外对辅食添加原则具体添加方法也要掌握。
3.其他膳食成分
1)膳食纤维
2)水
第二节婴儿喂养
一、母乳喂养
(一)母乳的成分
(二)母乳的优点
(三)母乳喂养的护理
(四)不宜哺乳的情况
(五)断乳
二、部分母乳喂养
(一)补授法
(二)代授法
三、人工喂养
(一)兽乳的特点(牛乳)
(二)牛乳的改造
(三)乳量摄入的估计
(四)人工喂养的护理
四、婴儿食物转换
(一)不同喂养方式婴儿的食物转换
练习题:
难点:为牛乳的配制
护考重点
1.能量的需要。2.水的需要。3.母乳喂养的优点。4.母乳喂养的护理
自学内容
第三节幼儿营养与膳食安排
相关学科知识
营养学
使用教材
《儿科护理学》第三版,主编:张玉兰,人民卫生出版社
参考书
及教具
崔焱.《儿科护理学》.第四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0
王平.《护急救包》.第三版.北京:人民军医出版社,2013
泰山护理职业学院教案
任课教师陈忠梅2013学年第学期教学时间节次
课程名称
儿科护理学
授课班级
授课内容
第三章儿童保健
学时
2
教学目的
知识目标
1.掌握儿童能量与营养素的需要。
2.指导家长正确进行婴儿喂养。
能力目标:
(1)能说出母乳喂养的优点,并正确指导母乳及人工喂养
(2)具有对儿科健康状况做出评估,对个体家庭社区进行小儿健康指导与卫生宣教的能力。
史学.《实用儿科护理及技术》.第一版.北京:科学出版社,2009
诸福棠.《实用儿科学》.第七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98
讲授内容纲要、要求时间分配
导入新课
第一节能量与营养素的需要
一、能量的需要
1.基础代谢率
2.食物热力作用
3.活动消耗
4.生长所需
5.排泄消耗
二、营养素的需要
1.宏量营养素
2.微量营养素
(3)学会与家长沟通从身心两方面护理好小儿
思想目标:
(1)树立崇高的职业道德全心全意为病儿服务。
(2)具有良好的学习态度,刻苦\勤奋学习本专业知识,为从事临床护理工作奠定扎实的基础。
(3)以求实、创新、科学、严谨的态度,促进儿科护理事业的发展
教学方法
讲授、多媒体、
重点、难点
重点:是母乳的特点、牛乳的缺点及矫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