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年级科学上册第三单元复习资料

合集下载

六年级上册科学素材 知识点总结复习资料 苏教版

六年级上册科学素材     知识点总结复习资料   苏教版

六年级科学上册复习资料班级姓名第三单元物质在变化1、蜡烛的变化1、物质的变化有两类:一类仅仅是形态的变化,没有变成新的物质;另一类会产生新的物质。

2、蜡烛的特点是:受压时易变形、容易破碎。

(有点软,容易弄碎)(括号里未课本上)3、蜡烛在燃烧的过程中产生的物质包括:燃烧时释放的二氧化碳和不完全燃烧时释放出的游离碳,表明蜡烛燃烧时产生了新物质。

4、水的三态变化,铁水变钢锭属于形态变化,其他的是产生新物质的变化。

在产生新物质的变化中,有的表现为性质改变,如生鸡蛋加热为熟鸡蛋,面粉做成馒头;有的是颜色发生变化,如树叶颜色由绿变黄或变红;有的出现了发光发热的现象,如点燃火柴;有的产生了气泡,如盐酸滴在石灰石上,产生二氧化碳气体。

5、生鸡蛋放入白醋中,我们会发现鸡蛋上出现许多小气泡,过一段时间,蛋壳变软,慢慢变成其他物质;将饮料罐压扁,饮料罐的形状发生了改变,并没有变成别的物质;在碱块中加入少量白醋,碱块上立即产生大量的气泡,并逐渐消失,变成别的物质;往澄清的石灰水中吹气,会看见澄清的石灰水慢慢地变浑浊,静置一段时间,烧杯底部会出现白色沉淀,说明石灰水已经变成了别的物质;将白糖加热融化时,白糖由固体变成了液体,虽然形态发生了变化,但没有生成新的物质;将熔化的白糖继续加热,白糖会变成褐色或黑色,说明白糖已经生成了别的物质。

6、加热时,蜡块有什么变化?冷却后,又有什么变化?答:蜡块加热时,由固体变成能流动的液体,冷却后,熔化的蜡烛没有变少,又慢慢变回了固体。

7、做蜡烛燃烧的实验。

实验步骤:(1)取一只干燥的烧杯,罩在火焰上方。

(2)将一只内壁涂有澄清石灰水的烧杯,重新罩在火焰上方。

(3)将一只白瓷碗(片)盖在火焰上方,过一会儿取下白瓷(片),观察它的底部。

实验现象:(1)杯壁上蒙上了一层小水滴。

(2)烧杯壁的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3)白瓷碗(片)底部变黑。

实验结论:蜡烛燃烧产生了水、二氧化碳和游离碳等新物质。

做蜡烛燃烧实验时,火焰不能集中加热烧杯的一个地方,要转动烧杯,使之均匀受热,以免烧杯爆裂。

六年级科学上册第三单元知识点

六年级科学上册第三单元知识点

苏教版小学科学六年级上册第三单元《物质在变化》知识点1、蜡块在加热时会从固体变成液体,冷却时会从液体变成固体。

在烛焰上方罩一个干冷燥的烧杯,烧杯壁有小水珠出现,说明燃烧过程中有水生成。

在烛焰上方罩上一个涂有澄清石灰水的烧杯,石灰水变混浊,说明有二氧化碳生成。

在烛焰上方罩上白瓷碗,底部会变黑,产生了新的物质。

2、物质的变化可以分为两大类:一类是形态的变化,没有生成新物质。

如:铁水变钢锭、水的三态变化、压扁饮料罐、将白糖加热至融化。

另一类是会生成新物质的变化。

可以从颜色的改变、产生沉淀或气泡、以及发光发热、性质改变等现象加以判断。

如:生鸡蛋变熟鸡蛋、面粉做成馒头、火柴燃烧、树叶颜色变化、盐酸滴在石灰石上、生鸡蛋放入白醋中、碱中倒入白醋、往澄清石灰水中吹气、将白糖加热至焦黑。

3、铁坚硬呈银白色,锈松软呈暗红色。

铁生锈的原因是铁与水和空气接触。

4、一块铁完全生锈后,体积可胀大8倍。

水中有盐,铁制品表面不干净、粗糙等因素会使铁更容易生锈。

5、防止铁生锈的基本方法:擦去水分、喷漆、覆盖搪瓷、电镀、涂沥青、制成不锈钢。

原理:制成不锈钢是改变铁的性质,其他都是隔绝水或空气。

6、像白醋这样,能使紫甘蓝水变红的物质叫做酸性物质。

像碱水这样,能使紫甘蓝水变绿的物质叫做碱性物质。

像紫甘蓝水这样的物质叫做酸碱指示剂。

你剧烈运动时肌肉酸痛,那是因为肌肉里产生了酸性物质。

胃酸是酸性物质,胃药是碱性物质。

7、大部分蔬菜水果都是酸性物质。

做面包用的小苏打、家用清洁剂都是碱性物质。

化肥有的是酸性的,有的是碱性的。

纯净水是中性的,牛奶、茶水是酸性的。

8、杜鹃花喜好酸性的土壤。

如果它的叶瓣发黄发枯,就说明土壤可能偏碱性,需要喷洒呈酸性的硫酸亚铁。

竹子喜好碱性土壤,如果淋了酸雨,会大面积死亡。

盐碱地长不好植物,可以用硫酸亚铁来改良土壤。

9、不同的污渍要用不同的洗涤用品。

10、溶解在水中的肥皂就像一个人,一只手拉着油,另一只手拉着水。

当我们揉搓衣物的时候,肥皂渗透到织物和油污中间,拉着油污“投身”到水中。

六年级上册科学第三单元《工具与技术》复习资料

六年级上册科学第三单元《工具与技术》复习资料
16.人们可以将金属熔化、拉伸、弯曲、成形和再成形,制造出复杂精密的工具。
17.剪刀是斜面和杠杆的组合工具,它具有斜面和杠杆的结构特点。
18.剪刀的刀刃和刀尖是斜面;刀刃和把手绕着中间的转轴转动,可以看成杠杆。
19.评价一种工具的使用效果,可以根据是否省力、是否省时、是否安全、是否灵活、是否方便等多个指标。
20.印刷术是一种技术,是古代的四大发明之一。
21.北宋时期的毕昇发明了活字印刷术。
22.活字印刷术步骤:检字、刷墨、拓印、晾制。
23.从雕版印刷到活字印刷,从人工拓印到机器印刷,从大型印刷机到家庭打印机,每一次变化都让知识的普及和交流更加有效。
24.活字印刷术的作用:提高了印刷的效率,加快了信息的交流与传播,促进了更多新的工具和技术的发展。
10.车轮是一种轮轴。
11.轮轴是由半径较大的轮和半径较小的轴组成。
12.在轮上用力带动轴运动,能够省力。轮越大越省力。
13.用螺丝刀拧螺丝钉时,运用的是轮轴的工作原理,用螺丝刀撬油桶的盖子时,运用的是杠杆原理。
14.车轮运输的特点:省力、灵活、用时短、平稳等。
15.轮轴的例子:水龙头、扳手、滑轮、车轮等。
25.文字传播与视频传播相比,文字传播可以快速获得信息,但比较抽象,理解可能有难度;视频传播直观生动、详细,但花费时间相对比较多。
26.书籍是人类信息交流和传播的一种工具。
27.在工具和技术的发展过程中,信息的交流与传播就像一个齿轮,推动工具和技术共同发展。
二、识图:
1.杠杆类工具的杠杆三要素:
2.轮轴的轮和轴:
第三单元《工具与技术》复习资料
一、基础知识:
1.像钳子、镊子等生活中常用的物品都可以叫做工具,而制造、使用它们所用到的知识、经验、方法等都可以叫做技术。

第三单元(复习课件)科学六年级上册(冀人版)

第三单元(复习课件)科学六年级上册(冀人版)

认识更多的能源
生物质能:储存在生物体中的可再 生能源,如燃烧木材会产生热能, 谷物和甘蔗发酵产生酒精,在我们 的生活中,经常使用生物质能取暖、 做饭等。
核能:是某些物质在发生原子 核反应时释放的能量。按目前 的世界能源消费水平,地球上 核能可供人类使用上千亿年。
氢能:是通过氢气和氧气反应时 所产生的能量。优点有:产生的 能量多,无污染,是世界上最干 净的能源。·
大量的能源被用来制造 日用品。生活用品浪费 也是一种能源浪费。
冰箱放大量食品没 及时食用浪费电能。
空无一人的教室灯却 没熄,浪费电能。
消防栓的水一直外流, 浪费水能。
什么是新能源呢?
新能源是指传统能源之外的 各种能源形式,指刚开始开发利 用或正在积极研究、有待推广的 能源,包括太阳能、风能、地热 能、海洋能、生物质能、氢能等。
不可再生能源: 煤、石油、天然气
可再生能源: 太阳能、风能、地热能、 海洋能、生物质能、氢 能
冀人版六年级上册第三单元
小学科学冀人版
第10课 煤炭、石油、天然气
人们的衣食住行和 工农业生产离不开 能源。目前人们利 用规模最大的能源
是什么呢?
煤炭、石油和天然气
资料: 煤炭、石油、天然气是人类迄今为止最常用的三种能源。 煤炭是最早被大规模开采的能源,长期被用于为各种机
地热能:地热能是由地壳抽取的天然热 能,这种能量来自地球内部的熔岩,并 以热力形式存在,是引发火山爆发及地 震的能量。地下水的深处循环和来自极 深处的岩浆侵入到地壳后,把热量从地 下深处带至近表层。它不但是无污染的 清洁能源,而且是可再生的。
海洋能:是一种蕴藏在海洋中的可再生能源, 包括潮汐能、波浪能、海流能、海洋温差能 和海水盐差能等多种形式。

新教材教科版六年级上册科学 第三单元工具与技术知识点整理

新教材教科版六年级上册科学 第三单元工具与技术知识点整理

2021年秋新教科版六年级上册科学知识点整理第三单元工具与技术3.1.紧密联系的工具和技术1.在生活中有各种各样的工具,我们经常会用到这些工具,并且在创造和使用工具的过程中用到很多技术。

2.通过不使用任何工具、借助一些工具、利用核桃夹分别尝试取出核桃仁,并且评价用不同方法取出核桃仁和利用工具取出核桃仁的过程。

取核桃仁活动在做一些事情的时候,使用工具会变得简单的多。

工具可以让我们做事更方便,更快捷,还更安全。

不同的任务要使用不同的工具去做,比如取核桃仁用核桃夹比较合适,而使用铁锤、砖头就不太合适,效果也不好。

4.生活中的常用工具分类。

5.常见工具记录表问题1:你认为使用工具和不使用工具有什么区别?使用工具会让所做的事情变得更加简单,更加方便快捷,省时又省力;不使用工具会让所做的事情变得艰难费时费力,效果也很差。

问题2:在上面的探究任务中不同的工具使用方法相同吗?效果如何?使用核桃夹之后,你解决问题的技巧有什么变化?在夹核桃的任务中,不同的工具使用的方法是不相同的,效果也不相同。

使用核桃夹夹核桃,使这个任务变得更加方便、快捷、简单,省时省力,而且效果很好。

因此,针对不同的事情,我们尽量选择合适的工具,这样会做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问题3:结合探究的过程,说说你的工具和技术的看法。

不同的工具有不同的使用技术,可以根据技术来发明工具,技术和工具都是可以改进的。

工具与技术的不同之处在于,工具常常是一些物品,有的是任务中用到的物体,不同工具优劣不同。

而技术常常是一些方法,同一任务中可以用到多种技术。

3.2.斜面1.从古至今,人们在利用和改造自然的过程中,发明和运用了许多工具和技术,有的一直沿用至今,斜面就是这样的情况。

2.日常生活中,无障碍通道、盘山公路、屋面……都以属于斜面。

3.活动一:模拟测试,用塑料槽做一个斜面滑道,模拟古人搬运物品任务1:将一个物体由高处A沿斜面滑道低处B。

物体由高处A滑落到低处B,利用斜面的好处是:利用斜面,物体由高处沿斜面滑落到低处,滑的非常快,而且不会损坏,同时还比较省力。

六年级科学上册第三单元复习提纲

六年级科学上册第三单元复习提纲

第三单元能量1、电和磁1、我们周围是一个不断变化的能量世界,我们做的每件事情都和能量有关。

2、1820年,丹麦科学家奥斯特发现了电产生磁。

3、通电导线可以产生磁性,通电线圈也能产生磁性,断电后磁性消失。

4、电路短路,电流很强,电池会很快发热。

所以在做通电导线和指南针的实验时,只能接通一下,马上断开,时间不能长。

5、在做通电线圈和指南针的实验时,线圈要立着放,把线圈套在指南针上,这样线圈可以把产生的磁集中起来,指针的偏转角度最大。

6、我们可以用线圈和指南针做一个检测电流的检测器。

2、电磁铁1、由铁芯和线圈组成的装置叫电磁铁。

2、电磁铁具有接通电流产生磁性,断开电流磁性消失的性质。

3、实验中做的电磁铁导线都短,这样的电磁铁很耗电,不要把它长时间接在电池上。

4、电磁铁和磁铁一样具有南北极,但它的南北极可以改变。

5、改变电池正负极的接法或改变线圈缠绕的方向会改变电磁铁的南北极。

6、电磁铁线圈的绕法可以分为顺时针方向和逆时针方向两种。

7、电磁铁与磁铁的区别是:电磁铁通电后才有磁性,南北极可以改变,电磁力大小可以改变。

8、录音机的录音磁头就是一个电磁铁。

电磁铁还用在录像磁带上记录图像和声音,用在计算机磁盘上记录各种各样的信息。

9、录音机录音时是把声音转化成电,由电又转化为磁;录音机放音时是磙转化成电,电又转化成声音。

3、电磁铁的磁力(一)1、在做电磁磁铁磁力大小与线圈圈数的关系对比实验时,需要改变的条件是线圈的圈数,不能改变的条件是铁芯、电池的节数(电流大小)、电流方向、线圈绕向、缠绕松紧度、线圈的粗细等。

方法:缠绕15圈,缠绕30圈,缠绕60圈。

结论:电磁铁的磁力大小与线圈圈数有关:圈数多,磁力大,圈数少,磁力小。

2、在做电磁磁铁磁力大小与线圈圈数的关系对比实验时,不要长时间接通电磁铁,以免电池耗电太多,影响实验的准确性,可重复多次取平均数。

4、电磁铁的磁力(二)1、电磁铁的磁力大小与电池节数(电流大小)有关:电流大则磁力大,电流小则磁力小。

新教科版六年级科学上册第三单元知识点

新教科版六年级科学上册第三单元知识点

3.1紧密联系的工具和技术知识点第1课紧密联系的工具和技术1.我们完成一项活动所使用的物品都可以称之为工具,工具一般能够使我们省力或方便。

2.采用不同的方式取出核桃仁(1)注意:使用工具时,要十分小心,防止手被砸伤或压伤。

(2)不使用工具时,很费劲而且很难取出核桃仁;使用锤子、砖块等工具时,能取出核桃仁,但基本上都是碎块、碎渣。

使用核桃夹时,既省时又省力,熟练后还可以取出完整的核桃仁。

3.工具的选择和使用(1)不同的工具有不同的用途。

(2)做同样的事情,用不同的工具,效果是不同的。

(3)同一种工具,使用不同的方法,效果也会不同。

(4)费力、难做的事情,使用恰当的工具,就可以省力、方便地完成。

4.我们在活动中所用到的方法和手段称为技术。

5.生活中的常用工具(1)通信工具:手机、电话、电脑等。

(2)测量工具:温度计、刻度尺、秒表等。

(3)机械工具:螺丝刀、钳子、扳手、羊角锤等。

(4)交通工具:自行车、汽车、飞机、轮船、火车等。

6.不同工具有不同的使用技术,可以根据技术来发明工具。

3.2斜面知识点第2课斜面1.古时候的人们就已经开始利用斜坡了。

他们利用斜坡将巨石从低处推到高处,这样可以省力。

斜坡就是一种斜面,利用斜面搬运物体可以省力。

2.利用斜面滑道从上往下搬运物体十分省力,不需要人为施加力。

面,比如盘山公路、桥梁、高速公路的排水设计等。

5.人们利用斜面和其他技术修建了运河、水坝、水渠、水沟等设3.杠杆上三个重要的位置(1)阻力点:杠杆克服阻力的位置。

4.用一块小石块和木板撬动一块大石块时,支点距离阻力点越近,距离用力点越远,就越省力。

5.杠杆在生活中的应用(1)增大力的作用效果:撬棍、启瓶器、钳子、羊角锤等。

(2)扩展力的作用范围:打捞网、筷子、船桨、钓鱼竿等。

(3)改变力的作用方向:锄头、撬棍等。

3.4改变运输的车轮知识点第4课改变运输的车轮1.在车轮发明之前,人们大多通过双脚行走去探索自然,也依靠人力或畜力运输物品。

六年级上册科学第三单元能量复习课件资料

六年级上册科学第三单元能量复习课件资料

时,磁力都会增大电;池当数减量少
或线圈圈数
磁性 时,电磁铁的磁南力北都极会减小。如果要使
电排磁斥铁的磁力更大,可吸以引同时增加

。电磁铁与磁铁的一样线点圈:都有
铁芯 ,能吸铁,都有
,通同电极相互
,异磁极性相互
。 不同点是:〔1〕
磁铁永改久变有磁性 ,而电磁铁是由 可以 和
组成。〔2〕电磁铁只有
时才有磁
A、电池的多少 B、线圈的多少 C、铁芯的大小
4、只改变电磁铁线圈的缠绕方向,电磁铁〔 A 〕。
A、南北极改变 B、南北极不变 C、磁力强弱发生变化
1. 1820年〔距今大约200年前〕,丹麦科学家奥
斯特在一次实验中,发现通电的导线靠近指南针
时,指南针的指针发生了 偏转 。而且接通电
流,指针 偏转 ,断开电流指针 复位
六年级上册科学第三单元 能量复习课件资料
电和磁
实验1:在不碰到指南针的情况下,谁有方法使指南针的指针发生偏转? 1、用磁铁 2、用铁
实验2:电能否产生磁的实验 操作方法:在桌上放一个指南针,指针停顿摆动后,把电路中
的导线拉直靠在指南针的上方,与指针指的方向一
致。接通电流观察指南针的变化。断开电流后指南
性。电池断数开量电流 线圈圈数消失。〔3〕磁铁的南北极
4、检验电磁铁磁力大小与线圈圈数关系的研究方案:
研究的问题: 电磁铁磁力大小与线圈圈数有关系吗? 我们的假设:电磁铁磁力大小与线圈圈数有关系。线圈圈
数越多磁力越大,线圈圈数越少磁力越小。
改变的条件:线圈的圈数
不变的条件: 电池数量、铁芯大小、电线粗细 实验过程:1、分别用圈数为10圈、30圈、60圈的电
电磁铁
把导线两头分别连接到电池上,把铁钉的钉尖靠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三、电磁铁的磁力(一)
1.电磁铁的磁力大小是可以改变的,磁力的大小与电池的数量、线圈的圈数、铁芯的大小等有关。
2.检验电磁铁磁力大小与线圈圈数关系的研究计划表
研究的问题
电磁铁磁力大小与线圈圈数多少有关系吗?
我们的假设
线圈圈数多,磁力大;线圈圈数少,磁力小。
检验的因素(改变的条件)
线圈圈数
怎样改变这个条件
第三单元能量
一、电和磁
1.当导线中有电流通过时,导线的周围会产生磁性。
2.1820年,丹麦科学家奥斯特在一次实验中,发现通电的导线靠近指南针时,指南针发生了偏转。
3.如果电路短路,则电流很强,会很快把电池的电能用完,所以要尽快断开。
4.做通电线圈和指南针的实验时,线圈立着放,指南针尽量靠近线圈的中心,指南针偏转的角度最大。
1.提出问题2.建立假设3.设计实验方案4.收集事实与证据5.检验假设6.交流
五、神奇的小电动机
1.换向器的作用是接通电流并转换电流的方向,小电动机在转动的过程中,电刷依次接触换向器的三个金属环,通过转子线圈的电流方向就会自动改变。
2.小电动机包括外壳、转子、后盖三部分。外壳内有一对永久磁铁,转子上有铁芯、线圈、换向器,后盖上有电刷。
1.线圈20圈
2.线圈40圈
3.线圈60圈
实验要保持那些条件不变
电池的节数,电线的粗细,铁芯的大小等
实验结论
电磁铁磁力大小与线圈圈数多少有关系,线圈圈数多,磁力大;线圈圈数少,磁力小。
四、电磁铁的磁力(二)
1.检验电磁铁磁力大小与电池节数关系的研究计划表
研究的问题
电磁铁磁力大小与电池节数多少有关系吗?
我们的假设
电池节数多,磁力大;电池节数少,磁力小。
检验的因素(改变的条件)
电池节数
怎样改变这个条件
1.电池1节
2.电池2节
3.电池3节
实验要保持那些条件不变
线圈圈数,电线的粗细,铁芯的大小等
实验结论
电磁铁磁力大小与电池节数多少有关系,电池节数多,磁力大;电池节数少,磁力小。
2.在进行科学探究中,探究的顺序:
动能
电视机
光能和声能
电灯
光能
电炉
热能
2.任何物体工作都需要能量。如果没有能量,自然界就不会有运动和变化,也不会有生命了。
3.所有的用电器都是一个电能的转化器,能够把输入的电能转化成其他形式的能。
4. 反复弯折铁丝的过程中,这是机械能转化成热能。小电动机能把电能转化成动能;电茶壶能把电能转化成热能。
5.两手相互摩擦,会感觉到热,这是动能转化成热能。
3.电动机是用电产生动力的机器。虽然大小悬殊、构造各异,但电动机工作的基本原理相同:用电产生磁,利用磁的相互作用转动。
六、电能和能量
1.能量有电能、热能、光能、声能等不同的形式。运动和化学物质中,叫化学能
输入的能量形式
用电器
输出的能量形式
电能
电饭锅
热能
电风扇
二、电磁铁
1.像这样由线圈和铁芯组成的装置叫电磁铁。
2.电磁铁有南北极。电磁铁的南北极与电池的接法和线圈缠绕方向有关,当电池正负极接法改变时,它的磁极也会改变;当电磁铁的线圈缠绕方向改变时,它的磁极也会改变。
3.电磁铁与磁铁的相同点:都有磁性,都有南北极。
电磁铁与磁铁的不同点:(1)磁铁是磁性的石头,电磁铁是线圈和铁芯组成。(2)电磁铁只有通电才有磁性。(3)磁铁的南北极不会改变,而电磁铁的南北极可以改变。
电能的来源
转化的能量
输出的能量形式
普通电池
化学能
电能
光电池
光能
水电站
动能
热电厂
热能
核电站
核能
八、能量和太阳
1.煤是由古代植物变成的。古代植物死后,经过沉积作用,被泥沙覆盖,与空气隔绝,又经过地壳的变动,被埋到很深的地下,长期受到高温高压的作用,慢慢变成了煤。
2.石油、天然气是几亿年前大量的低等生物经过长期复杂变化形成的。
七、电能从哪里来
1.各种各样的电池:
干电池(普通电池和钮扣电池)——化学能转化成电能;
太阳能电池——太阳能转化成电能,不能储存电能,只能即时使用;
蓄电池——放电时把化学能变成电能,充电时把电能转化成化学能。(用化学能的形式把电能储存起来)
2.当电动机被用来发电时,就应该叫发电机。
3.电能的来源和转化
3.煤、石油、天然气所具有的能量是存储了亿万年的太阳能
4.新能源:地热能、风能、潮汐能、核能、直接利用的太阳能。
5.煤、石油、天然气是不可再生的能源,用一点就少一点,我们正在耗尽这些能源。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