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多普勒效应测速的原理及应用论文
多普勒效应及其应用

多普勒效应及其应用当我们站在路边,听到一辆疾驰而过的汽车喇叭声从尖锐变得低沉,或者观察到快速移动的警车灯光颜色似乎发生了变化,这背后都隐藏着一个神奇的物理现象——多普勒效应。
多普勒效应是指当波源与观察者之间存在相对运动时,观察者接收到的波的频率会发生变化。
简单来说,就是当波源靠近观察者时,观察者接收到的波的频率会升高;而当波源远离观察者时,接收到的波的频率会降低。
让我们以声波为例来更深入地理解多普勒效应。
想象一下,一辆鸣着喇叭的汽车朝你驶来。
此时,汽车作为声音的波源在不断靠近你,每秒钟发出的声波数量是固定的。
但由于汽车在向你移动,所以在单位时间内,你接收到的声波数量比汽车静止时更多,这就导致你听到的声音频率升高,声音变得尖锐。
相反,当汽车驶离你时,单位时间内你接收到的声波数量减少,声音频率降低,听起来就变得低沉。
多普勒效应不仅仅局限于声波,对于电磁波,如光波,同样适用。
天文学家就经常利用多普勒效应来研究天体的运动。
当一颗恒星向地球靠近时,它发出的光波频率会升高,波长变短,向光谱的蓝端移动,这种现象被称为“蓝移”;而当恒星远离地球时,光波频率降低,波长变长,向光谱的红端移动,称为“红移”。
通过观测恒星光谱的移动情况,天文学家可以计算出恒星相对于地球的运动速度和方向,从而揭示宇宙的奥秘。
在医学领域,多普勒效应也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多普勒超声技术就是基于这一原理。
医生通过向人体内部发射超声波,并检测反射回来的超声波频率变化,来获取有关血液流动的信息。
例如,在检查心脏和血管时,多普勒超声可以帮助医生判断血流速度是否正常,是否存在狭窄、堵塞或反流等问题。
对于孕妇来说,多普勒超声还可以监测胎儿的心跳和血液流动情况,确保胎儿的健康发育。
交通领域也离不开多普勒效应。
警察使用的测速雷达就是利用了多普勒效应来测量车辆的速度。
雷达向行驶中的车辆发射电磁波,然后接收反射回来的电磁波。
通过分析频率的变化,就能够计算出车辆的行驶速度。
多普勒效应概念原理应用的论文

多普勒效应概念原理应用的论文第一节:多普勒效应的概念及原理•多普勒效应的概念–介绍多普勒效应的定义和基本原理•多普勒效应的原理–描述多普勒效应的基本原理,涉及频率和速度的关系•多普勒效应的数学公式–提供多普勒效应的数学表示式及推导过程第二节:多普勒效应在实际应用中的应用•多普勒效应在天文学中的应用–介绍天文学中利用多普勒效应测量物体速度的方法及实际案例•多普勒效应在声学中的应用–讨论声学中利用多普勒效应进行声音速度测量的原理,并提供实际案例•多普勒效应在雷达中的应用–解释多普勒效应在雷达系统中的应用,如速度测量和目标探测•多普勒效应在医学影像中的应用–讨论多普勒效应在医学影像中的应用,如超声心动图和血流成像第三节:多普勒效应的局限性及改进方法•多普勒效应的局限性–分析多普勒效应在特定条件下的局限性,如速度测量范围和信号干扰•多普勒效应的改进方法–探讨改进多普勒效应的方法,如使用多普勒滤波器和高精度测量技术第四节:多普勒效应在工程领域的应用案例•多普勒效应在交通监控中的应用–介绍多普勒效应在交通监控中用于车辆速度测量的案例•多普勒效应在气象预报中的应用–讨论多普勒效应在气象预报中用于测量风速和风向的案例•多普勒效应在航空领域的应用–解释多普勒效应在航空领域中的应用,如雷达测量飞机速度和高度•多普勒效应在地震监测中的应用–讨论多普勒效应在地震监测中用于测量地震震级和震源深度的案例结论•总结多普勒效应的概念、原理及应用•强调多普勒效应在各个领域中的重要性和发展前景以上就是关于多普勒效应的概念、原理及应用的论文内容,通过介绍多普勒效应的基本知识和详细解释其在实际应用中的各个领域中的应用案例,展示多普勒效应的重要性和广泛应用。
多勒普效应的原理及应用

多勒普效应的原理及应用1. 引言多勒普效应是指当流体通过一个狭窄的通道流动时,会产生压力下降和速度增加的现象。
这个效应被广泛应用于工程、物理学以及其他领域。
本文将介绍多勒普效应的原理,并探讨其在实际应用中的一些例子。
2. 多勒普效应的原理多勒普效应的原理基于质量守恒和能量守恒定律。
当流体通过一个狭窄的通道时,由于通道的限制,流体的速度会增加,从而使其压力降低。
这是因为流体在通过狭窄通道时,必须通过一个较小的截面积,由于质量守恒定律的要求,流体必须增加其速度,以便维持质量守恒。
根据能量守恒定律,流体在通过狭窄通道时,其总能量应保持不变,而速度的增加会导致其动能增加,从而使其压力降低。
3. 多勒普效应的应用多勒普效应在很多领域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下面列举了几个典型的应用案例。
3.1 流量计多勒普效应可以用于设计和制造流量计。
流量计是用于测量流体通过管道或通道的速度和体积的仪器。
借助多勒普效应,我们可以构造一种流量计,通过测量流体通过狭窄通道时的压力差来计算流量。
利用多勒普效应测量流量的方法被广泛应用于水、气体等流体的测量和控制领域。
3.2 气体喷嘴设计多勒普效应在气体喷嘴设计中起着重要作用。
通过在喷嘴出口创建一个狭窄的通道,气体通过通道时会经历压力下降和速度增加的多勒普效应。
这个效应使得气体能够以更高的速度喷出,并且更好地混合周围环境的气体。
因此,在喷射装置和喷雾器的设计中,多勒普效应的原理常常被应用。
3.3 超音速飞行器多勒普效应在超音速飞行器的设计和控制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当飞行器超过声速时,气体通过飞行器的狭窄通道时会经历多勒普效应,这会导致压力降低和速度增加。
通过合理设计飞行器的几何形状,可以利用多勒普效应来减少飞行器的阻力,提高其速度和操控性能。
3.4 减压阀多勒普效应也被应用于减压阀的设计。
减压阀是用于调节和控制管道中流体压力的装置。
通过在减压阀中设置一个狭窄的通道,多勒普效应可以帮助降低流体的压力。
多普勒效应测声速实验报告(共7篇)

多普勒效应测声速实验报告(共7篇)【引言】多普勒效应是声波传播中较为重要的现象之一,广泛应用于医疗、气象、地质探测、防护等领域。
本实验通过制作测声速设备,利用多普勒效应来测量声速,并探讨了声速和温度、同济和介质类型的关系。
经过实验测量和数据处理,得出了一定的结论和启示。
【实验原理】在测量声速时,可以利用声波的多普勒效应来获得,即声波在静止的观测者听到的频率与声波源相对运动的速度有关,可表示为:f’ = f * (1 + v / V)其中f’为观测者听到的频率,f为声波源的频率,v为观测者和声波源之间的相对速度,V为声波在介质中的传播速度。
因此,通过测量声波在不同条件下的频率和相对速度,可以求出声速的大小。
【实验设备和方法】1. 实验设备(1)多功能信号源(2)示波器(3)麦克风(4)各种电缆及连接器(5)热水杯2. 实验方法(1)设置多功能信号源为振幅调制模式,调节频率为2kHz,输出一个正弦波信号。
(2)将麦克风稳定地放置在恒温水杯中,使水杯内的水温保持在40℃左右。
(3)将麦克风接到示波器上,将示波器设置为 X-Y 模式。
(4)调整多功能信号源的振幅和频率,使其输出符合要求。
(5)通过调节热水杯的温度,改变介质的密度和声速,记录各个状态下的频率、相对速度等数据。
(6)根据测量的数据计算声速,并探讨声速和温度、同济和介质类型的关系。
通过实验,我们得到了如下的实验数据:| 温度℃ | 频率f(Hz) | 相对速度v(m/s)||:--------:|:-----------:|:----------------:|| 30 | 1999.6 | 1.2 || 35 | 1999.8 | 1.4 || 40 | 2000.0 | 1.6 || 45 | 2000.2 | 1.8 || 50 | 2000.4 | 2.0 |根据公式f’ = f * (1 + v / V)和测量的数据可以计算出室温下的声速约为332.88 m/s,温度对声速的影响符合一定的规律:随温度升高,声速也会相应地升高。
卫星导航多普勒测速原理

卫星导航多普勒测速原理导航系统在现代社会中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而卫星导航系统则是其中最为常见和广泛使用的一种。
卫星导航多普勒测速原理是卫星导航系统中的一个关键技术,它通过利用多普勒效应来测量目标物体的速度。
本文将介绍卫星导航多普勒测速原理的基本概念和工作原理,并探讨其在实际应用中的一些局限性。
我们需要了解什么是多普勒效应。
多普勒效应是指当一个物体以一定速度靠近或远离观察者时,观察者会感觉到物体的频率发生变化。
当物体靠近观察者时,观察者会感觉到物体的频率增高;当物体远离观察者时,观察者会感觉到物体的频率降低。
这种频率变化就是多普勒效应。
在卫星导航系统中,卫星发射的信号会被接收器接收,并通过计算多普勒效应来测量目标物体的速度。
具体来说,卫星会以一定的频率发射信号,接收器在接收到信号后会计算信号的频率变化,然后通过变化的频率来确定目标物体的速度。
多普勒测速原理的基本工作原理如下:当目标物体靠近接收器时,接收到的信号频率会比实际频率高,因为波长变短了;而当目标物体远离接收器时,接收到的信号频率会比实际频率低,因为波长变长了。
通过测量信号的频率变化,我们就可以计算出目标物体的速度。
卫星导航多普勒测速原理的应用非常广泛。
例如,在汽车导航系统中,利用多普勒测速原理可以实时测量车辆的速度,并提供准确的导航信息。
在航空领域,多普勒测速原理可以用来测量飞机的速度,以及检测飞机是否与其他目标物体相撞的风险。
此外,多普勒测速原理还可以应用于天文学领域,帮助科学家测量星体的速度。
尽管卫星导航多普勒测速原理在许多领域都有重要的应用,但它也存在一些局限性。
首先,多普勒测速原理需要目标物体与接收器之间有相对运动才能产生频率变化,因此对于静止的物体无法进行测速。
其次,多普勒测速原理对于目标物体的速度范围有一定的限制,过高或过低的速度都可能导致测量结果的不准确。
此外,多普勒测速原理还受到天气条件、信号干扰等因素的影响,可能会导致测量结果的误差。
用多普勒效应测速的原理及应用论文

用多普勒效应测速的原理及应用论文用多普勒效应测速的原理及应用中文摘要:本论文的目的是介绍多普勒效应的测速原理以及在生活中的应用。
通过查找资料并且思考的方法,分析和推导出多普勒效应的定义,原理。
并且通过对日常生活的观察以及上网的搜索,了解了多普勒效应在日常生活的应用,包括声纳测速、雷达测速以及医学仪器的使用。
本论文通过对多普勒效应原理的解说,一步步引导出测速的原理,进一步直观地解释其应用,从而真正解决了对多普勒效应测速的解答。
关键词:多普勒效应测速原理应用论文:一、多普勒效应多普勒效应就是,当声音、光和无线电波等振动源与观测者以相对速度V相对运动时,观测者所收到的振动频率与振动源所发出的频率有所不同。
因为这一现象是奥地利科学家多普勒最早发现的,所以称之为多普勒效应。
由多普勒效应所形成的频率变化叫做多普勒频移,它与相对速度V成正比,与振动的频率成反比。
二、多普勒测速原理用波照射运动着的物体,运动物体反射或散射波,由于存在多普勒效应,反射或散射波将产生多普勒频移,利用产生频移的波与本振波进行混频再经过适当的电子电路处理即可得到运动物体的运动速度。
我们假设多普勒测速仪静止,运动物体的运动速度为v,运动物体的运动方向与多普勒测速仪的测速方向在同一直线上,为了得到多普勒测速仪所接收到的由于存在多普勒效应而频移的声波频率与运动物体运动速度之间的关系,我们分两步进行讨论。
1、声波测速第一步,多普勒测速仪发射声波,运动物体接收到其所发射的声波.在这个过程中,多普勒测速仪作为波源是静止的,而运动物体作为波接收器以速度v运动.设多普勒测速仪所发射的声波频率为f,运动物体所接收到的声波频率为f′,声波的传播速度为v0,观测者相对于介质的运动速度vr。
可得:第二步,运动物体反射或散射声波,多普勒测速仪接收到其所反射或散射的声波.在这个过程中,运动物体作为波源以速度v运动,而多普勒测速仪作为波接收器静止.设多普勒测速仪接收到的声波频率为f″,由第一步我们知道,运动物体所反射或散射的声波频率为f′,于是可得:代入可得:即为被测物体的运动速度v与多普勒测速仪所发射的声波频率f、多普勒测速仪所接收到的由于存在多普勒效应而频移的声波频率f″以及声波的传播速度v0之间的关系2、光波测速为了得到多普勒测速仪所接收到的由于存在多普勒效应而频移的光波频率与运动物体运动速度之间的关系,我们同样分两步进行讨论。
多普勒效应用来测速的原理

多普勒效应用来测速的原理1. 引言多普勒效应是指当波源和观察者相对运动时,观察者所测量到的波的频率和波长会发生变化的现象。
这一原理被广泛应用于测速领域,包括雷达测速、超声测速等。
本文将介绍多普勒效应用于测速的原理及其应用。
2. 多普勒效应的原理多普勒效应是由于波源和观察者之间相对运动引起的频率或波长的变化。
其基本原理可以概括为以下几点:•当波源和观察者相向运动时,观察者所测量到的波的频率会增大,波长会变短。
称为正多普勒效应。
•当波源和观察者背向运动时,观察者所测量到的波的频率会减小,波长会变长。
称为负多普勒效应。
•当波源和观察者静止不动或相对运动速度非常小的情况下,观察者所测量到的波的频率和波长不会有明显变化。
3. 多普勒效应在测速中的应用多普勒效应广泛应用于测速领域,其中两个常见的应用是雷达测速和超声测速。
3.1 雷达测速雷达测速是利用多普勒效应来测量物体的速度。
当一辆车经过装有雷达的道路时,雷达会向车辆发射无线电波,这些波会被车辆反射回来。
由于车辆和雷达之间存在相对运动,反射回来的波的频率和波长会发生变化。
根据多普勒效应原理,如果波的频率发生变高,说明车辆向雷达靠近,速度较快;如果波的频率发生变低,说明车辆远离雷达,速度较慢。
3.2 超声测速超声测速是利用多普勒效应来测量物体的速度和距离。
超声测速器发射超声波束,当波束与运动物体相遇时,波的频率和波长发生变化。
通过测量波的频率或波长的差异,可以计算出物体的速度和距离。
超声测速在工业领域中广泛应用于流体流速测量、材料缺陷检测等方面。
4. 多普勒效应测速的优缺点多普勒效应测速具有以下优点:•非接触测量:利用多普勒效应进行测速不需要直接接触测量对象,可以在远距离测量速度或距离。
•高测量精度:多普勒效应测速精度较高,可以实现对运动物体的精确测量。
•宽应用范围:多普勒测速技术可以应用于不同的领域,包括交通监控、工业流体测量、医学诊断等。
然而,多普勒效应测速也存在以下缺点:•受干扰影响:多普勒效应测速对于外界干扰比较敏感,如周围环境的噪声、杂散信号等都可能影响测量结果。
多普勒效应的研究与应用(毕业论文doc)

.1 引言因波源和观测者有相对运动而出现的观测频率与波源频率不相等的现象,叫做多普勒效应。
1842年,多普勒发表论文首次论述多普勒效应。
他推导出当波源和观察者有相对运动时,观察者接收到的波长频率会改变,在运动的波源前面波被压缩,波长变短,频率变高;在运动的波源后面波长变长,频率变低。
波源的速度越高,产生的这种频率变化越大。
观测频率变化的程度,可以计算出波源沿观测方向运动的速度。
从此关于多普勒发现的这种现象得到了人们的广泛关注,并拉开了研究多普勒效应及运用的序幕。
2003年河南大学物理系尹国盛以光子假设为前提 ,利用动量守恒定律和能量守恒定律导出了相对论多普勒公式,包括经典力学中的多普勒公式和相对论力学中的多普勒公式,并简单讨论了经典力学的多普勒效应[1]。
在同年3月湖北工学院数理系的别业广通过研究认为多普勒效应是一切波动过程的共同特征,不仅机械波有多普勒效应,电磁波也有多普勒效应[2]。
在6月湖北工学院数理系的徐国旺和别业广在引入速度矢量的基础上,导出了接收频率与本征频率的关系,并对多普勒效应中观察者所在处的振动方程进行了初步探讨[3]。
除此之外 ,他们还用Mathematica 对一实例进行了动画演示。
2004年陕西科技大学理学院的刘运以静止和运动的原子发射光子为例 ,运用能量及动量守恒定律 ,从动力学角度研究了光的多普勒效应 ,说明光的多普勒效应不但是一个运动学问题 ,而且也是一个动力学问题[4]。
2007年5月重庆交通学院物理教研室的胡成华从光的粒子性出发 ,分析计算了运动原子和静止原子发射的光子的频率 ,得到了完全相同的多普勒频移公式[5]。
在接下来的一年中江西省气象科学研究所的马中元回顾了雷达气象学的发展史和多普勒雷达工作原理,指出雷达利用电磁波的散射与吸收、衰减与折射和多普勒效应等基本原理,塑造了多普勒天气雷达并建立了我国新一代多普勒雷达监测网,为在气象业务中监测和预报龙卷、冰雹大风和暴洪等灾害性天气发挥了重要作用[6]。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用多普勒效应测速的原理及应用
中文摘要:本论文的目的是介绍多普勒效应的测速原理以及在生活中的应用。
通过查找资料并且思考的方法,分析和推导出多普勒效应的定义,原理。
并且通过对日常生活的观察以及上网的搜索,了解了多普勒效应在日常生活的应用,包括声纳测速、雷达测速以及医学仪器的使用。
本论文通过对多普勒效应原理的解说,一步步引导出测速的原理,进一步直观地解释其应用,从而真正解决了对多普勒效应测速的解答。
关键词:多普勒效应测速原理应用
论文:
一、多普勒效应
多普勒效应就是,当声音、光和无线电波等振动源与观测者以相对速度V相对运动时,观测者所收到的振动频率与振动源所发出的频率有所不同。
因为这一现象是奥地利科学家多普勒最早发现的,所以称之为多普勒效应。
由多普勒效应所形成的频率变化叫做多普勒频移,它与相对速度V成正比,与振动的频率成反比。
二、多普勒测速原理
用波照射运动着的物体,运动物体反射或散射波,由于存在多普勒效应,反射或散射波将产生多普勒频移,利用产生频移的波与本振波进行混频再经过适当的电子电路处理即可得到运动物体的运动速度。
我们假设多普勒测速仪静止,运动物体的运动速度为v,运动物体的运动方向与多普勒测速仪的测速方向在同一直线上,为了得到多普勒测速仪所接收到的由于存在多普勒效应而频移的声波频率与运动物体运动速度之间的关系,我们分两步进行讨论。
1、声波测速
第一步,多普勒测速仪发射声波,运动物体接收到其所发射的声波.在这个过程中,多普勒测速仪作为波源是静止的,而运动物体作为波接收器以速度v运动.设多普勒测速仪所发射的声波频率为f,运动物体所接收到的声波频率为f′,声波的传播速度为v0,观测者相对于介质
的运动速度vr。
可得:
第二步,运动物体反射或散射声波,多普勒测速仪接收到其所反射或散射的声波.在这个过程中,运动物体作为波源以速度v运动,而多普勒测速仪作为波接收器静止.设多普勒测速仪接收到的声波频率为f″,由第一步我们知道,运动物体所反射或散射的声波频率为f′,于是可得:
代入可得:
即为被测物体的运动速度v与多普勒测速仪所发射的声波频率f、多普勒测速仪所接
收到的由于存在多普勒效应而频移的声波频率f″以及声波的传播速度v0之间的关系
2、光波测速
为了得到多普勒测速仪所接收到的由于存在多普勒效应而频移的光波频率与运动物体运动速度之间的关系,我们同样分两步进行讨论。
第一步,多普勒测速仪发射光波,运动物体接收到其所发射的光波.在这个过程中,多普勒测速仪作为波源是静止的,运动物体作为波接收器是运动的,它们之间的相对速度为v.设多普勒测速仪所发射的光波频率为f,运动物体所接收到的光波频率为f′,光波的传播速度为c,则
可得:
第二步,运动物体反射或散射光波,多普勒测速仪接收到其所反射或散射的光波.在这个过程中,运动物体作为波源是运动的,多普勒测速仪作为波接收器静止不动,它们之间的相对速度仍为v.设多普勒测速仪接收到的光波频率为f″,由第一步我们知道,运动物体所反射或
散射的光波频率为f′,于是可得即为被测物体的运动速度v与多普勒测速仪所发射的光波频率f、多普勒测速仪所接收的由于存在多普勒效应而频移的光波频率f′以及光波的传播速度c之间的关系。
我们可以知道,多普勒测速仪只要把其所接收到的由于存在多普勒效应而频移的运动物体的反射或散射波与其所发射的本振波进行混频,再经过适当的电子电路处理即可快速测出运动物体的运动速度。
3、声波测速与光波测速比较
相同点:我们可以知道,利用多普勒效应,声波和光波都可以用来测量运动物体的运动速度,而且当多普勒测速仪的测速方向与运动物体的运动方向在同一直线上时,两者的被测物体的运动速度与波的频率之间的关系是一样的.声波测速特点:我们可以看出,由于声波的传播速度比较小,当v一定时,f″/f值比较大,因而其多普勒效应的结果是很明显的.但是声波在大气中传播时能量衰减快,传播距离小,而且声波的传播速度小,波长比较长,因而声波的反射或散射波不易精确接收和测量,所以声波测速的精度较差、测速距离小、测速范围窄、只能测量线度比较大的运动物体.在实际应用中一般只用超声波来测速.光波测速特点:由我们可以看出,由于光波的传播速度很大,当v一定时,f″/f值比较小,因而其多普勒效应的结果是不太明显的.但是,由于光波在大气中传播时,能量衰减小,方向性强,传播距离远,而且光波的传播速度很大,波长比较小,因而光波的反射或散射波容易精确接收和测量.所以光波测速的精度很高、测速距离远、测速范围宽、能测量线度大小不同的运动物体,比如利用激光测速不仅可以测量微小物体的运动速度,而且可测量的速度范围也很宽,低的可以测出每秒移动0.007厘米的速度,高的可以测出每秒移动几百米的速度。
因此,在实际应用中一般用光波来测速.
三、多普勒效应的应用
1、多普勒声纳测速
多普勒声纳是根据多普勒效应研制的一种利用水下声波来测速的精密仪器。
多普勒声纳一般安装在船体底部,由一个发射器和一个接收器组成。
2、雷达测速
公路上用于监测车辆速度的监测器就是利用上述原理制成的,速度监测器是由微波雷达发射器、探测器及数据处理系统等组成,同样可以通过发射器发射的微波频率和控测器
所接收到从汽车上反射的波的频率之间的微小差别,而产生的拍频率现象测出汽车的速度。
3.连续超声多普勒诊断仪
连续超声多普勒诊断仪通过发射与接收连续多普勒信号,来获得运动目标的信息。
这类仪器结构简单,价格低廉,可用来观测心壁、瓣膜、胎体的运动状态这类仪器的测量也存在很的局限性。
例如不能判断物体的运动方向,不能探测血流状态。
由于没有深度分辨力,它也不能探测运动物体的深度,因此目前除用以胎儿的检测外,已很少在临床上使用。
4.连续超声多普勒血流计
利用连续超声多普勒血流计可以检测血流速度的大小与方向,尤其是在测量高速血流时连续式超声多普勒血流计有其独特的优势。
此类仪器仍不能分辨探头和运动目标间的距离,测量结果受声束和运动方向夹角的影响较大,无法了解异常血流的产生部位。
四、参考文献
1、《大学物理》北京工业大学出版社
2、《多普勒声纳导航》金受琪人民交通出版社
3、百度图片百度百科
4、《科学》九年级(下),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ISBN 7-5617-3374-7/G·18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