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最全科举考试答案:共5229题

合集下载

科举考试答案

科举考试答案

科举考试答案篇一:科举考试答案汉字“卅”的意思是? 三十古人用“廿”字所表示的数值是? 二十“六如居士”是谁的别号? 唐伯虎“琴棋书画”中的“棋”指? 围棋“知天命”是指什么年纪? 五十岁《论语》的作者是谁? 孔子的弟子《草原》的作者是? 老舍《二十四史》的最后一部是? 《明史》补牢中的“牢”指的是? 牲口圈“山药蛋派”属于以下哪类流派? 文学流派“红娘”是哪部作品中的人物? 《西厢记》表示一句话中间的停顿要用什么标点符号? 逗号被称为“诗圣”的唐代诗人是哪位? 杜甫古代六艺,“礼,乐,射,御,书,数”中的“御”是指? 驾车在二十四个节气中,既是节气又是节日的是? 清明“琵琶”中的“琵”和“琶”最初指的是? 两种弹奏方法人们熟悉的“八卦”是出自? 周易赵翼《论诗》“江山代有才人出”的下句是? 各领风骚数百年书画作品中的“四君子”是指哪四种植物? 梅、兰、竹、菊王湾《次北固山下》“江春入旧年”的上句是? 海日生残夜《西游记》中的火焰山原型是在现在的哪个地方? 新疆下列哪个字具有汉字的八字基本笔画“点,横,竖,撇,捺,折,钩,提”的特征? 永子曰”敏而好血,不耻下问”,这句文言文里的”下文”是指? 向不如自己的人请教白居易曾经在琵琶行里用“大珠小珠落玉盘”来形容的乐器是? 琵琶格言“今天所做之事勿侯明天,自己所做之事勿侯他人。

”出自哪位诗人? 歌德道家是先秦诸子百家的只要思想派别之一,道家的主要代表人物是? 老子儒家是先秦诸子百家的主要思想派别之一,儒家的主要代表人物是? 孔子对联“吴学究双掌连环计,宋公明三打祝家庄”应该是哪部小说的目录? 《水浒传》>节选自古文>,这段文章标题里的”使楚”意思是? 出使去楚国《孔乙己》、《药》、《阿Q正传》这几部作品均出自中国现代文学的哪位大文豪? 鲁迅据《不列颠百科全书》所载,迄今为止世界上最大的百科全书是? 《永乐大典》我国古代诗歌史上被称为“双璧”的一篇是《孔雀东南飞》,另一篇是什么? 《木兰辞》我国古典文学名著《三国演义》中塑造了一个过五关,斩六将,千里走单骑的英雄形象,这位英雄是谁? 关羽因其所写之诗反映当时社会**和人民疾苦而被后人称为“诗史”的诗人是? 杜甫假如一个古人向你介绍“拙荆”的时候,那这个古人世纪上是在向你介绍他的? 妻子曹操不仅是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而且是出色的文学家,以下哪一部是他的作品? 《观沧海》文言文《乐羊子妻》里有一句“羊子尝行路,得遗金一饼”,这句话后半句的意思是? 拾到一块别人丢失的金饼假如你是关汉卿《窦娥冤》中的一个角色,你最可能遇到的情况是? 六月飞雪“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描绘的是哪个地方的景色? 内蒙古高原“肉食者鄙,未能远谋”摘自《左传》“曹岁论战”一文,这句话里的“肉食者”是指? 有权势有地位的人诗仙李白的诗作风格豪迈,气势磅礴,名句“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出自他的哪一首诗? 望庐山瀑布在诗歌创作上主张“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的唐代诗人是? 白居易通假字在文言文里经常出现,”虽有千里之能,食不饱,力不足,才美不外见”摘自唐朝学者韩愈的>,这句话里的通假字是? 见,通”现”中国历代文学艺术多姿多彩,其中唐,宋,元等朝代更是拥有特色鲜明的文学艺术形式。

科举考试解答题目和答案

科举考试解答题目和答案

科举考试解答题目和答案一、单项选择题1. 科举制度最早起源于哪个朝代?A. 秦朝B. 汉朝C. 隋朝D. 唐朝答案:C2. 科举考试中,殿试的第一名被称为什么?A. 状元B. 榜眼C. 探花D. 进士答案:A3. 科举制度的主要目的是什么?A. 选拔官员B. 教育普及C. 社会稳定D. 文化传承答案:A4. 科举考试中,乡试的第一名被称为什么?A. 状元B. 榜眼C. 探花D. 解元答案:D5. 科举制度在中国历史上持续了多少年?A. 1000年B. 1300年C. 1500年D. 1800年答案:B二、多项选择题6. 科举制度的主要科目包括哪些?A. 明经B. 进士C. 明法D. 明算答案:ABCD7. 以下哪些人物是科举制度的著名状元?A. 王安石B. 苏轼C. 范仲淹D. 欧阳修答案:ABCD8. 科举制度对中国古代社会的影响包括哪些方面?A. 促进了社会流动B. 加强了中央集权C. 推动了文化发展D. 限制了科技发展答案:ABC三、判断题9. 科举制度是中国古代唯一的选拔官员的制度。

(对/错)答案:错10. 科举考试的内容包括儒家经典、历史、文学等多个方面。

(对/错)答案:对四、简答题11. 简述科举制度的发展历程。

答案:科举制度起源于隋朝,隋文帝时期开始实行分科取士,隋炀帝时期正式设立进士科。

唐朝时期,科举制度进一步完善,设立了明经、进士、明法、明算等科目。

宋朝时期,科举制度进一步发展,增设了武举和特科。

明清时期,科举制度达到顶峰,但也出现了许多弊端,如八股文的盛行等。

1905年,清朝宣布废除科举制度,标志着科举制度的终结。

12. 科举制度对中国历史的影响有哪些?答案:科举制度对中国历史的影响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促进了社会流动,使得不同阶层的人都有机会通过科举考试进入官场;二是加强了中央集权,通过科举考试选拔官员,使得中央政府能够更好地控制地方;三是推动了文化发展,科举考试的内容包括儒家经典、历史、文学等多个方面,促进了文化的传承和发展;四是影响了教育制度,科举制度的实行使得教育更加重视考试和选拔,影响了后世的教育制度。

科举试题及答案

科举试题及答案

科举试题及答案一、经义题(请根据《论语》中“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论述学习的重要性。

)二、史论题(请论述汉武帝时期推行的“罢黜百家,独尊儒术”政策对后世的影响。

)三、策论题(请针对当前国家财政困难,提出合理化建议。

)四、诗词题(请以“春”为主题,作一首五言绝句。

)五、算术题(若一物之价为十钱,今有三人合买,每人出钱若干,求每人所出之钱数。

)答案一、经义题答案学习是个人修养和社会发展的基石。

孔子在《论语》中提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强调了学习的重要性和乐趣。

学习不仅能够丰富个人的知识储备,提高思维能力,还能促进社会的进步和文明的发展。

通过不断的学习和实践,人们能够更好地理解世界,解决生活中遇到的问题,实现自我价值和社会价值的双重提升。

二、史论题答案汉武帝时期推行的“罢黜百家,独尊儒术”政策,标志着儒家思想成为国家意识形态的开始,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这一政策加强了中央集权,统一了思想文化,为后世的儒家学派提供了发展的空间。

同时,也限制了其他学派的发展,导致思想上的单一化。

长期来看,这一政策对维护社会稳定、推动文化发展起到了积极作用,但也引发了对思想自由和文化多样性的反思。

三、策论题答案针对国家财政困难,建议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首先,加强财政管理,提高资金使用效率;其次,优化税收结构,合理调整税率,减轻企业和个人的税负;再次,鼓励创新和创业,通过税收优惠等措施激发市场活力;最后,加强对外贸易,拓展国际市场,增加外汇储备。

通过这些措施,可以在保障民生的同时,促进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四、诗词题答案春回大地万物苏,柳绿花红景色新。

燕舞莺歌报春晓,人间处处是芳辰。

五、算术题答案设每人所出之钱数为x钱。

根据题意,三人合买一物,总价为十钱,故有3x = 10。

解得x = 10 / 3,即每人所出之钱数为十钱的三分之一,约合3.33钱。

科举制初中试题及答案

科举制初中试题及答案

科举制初中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科举制最早出现于哪个朝代?A. 汉朝B. 隋朝C. 唐朝D. 宋朝答案:B2. 科举考试中,进士科主要考察哪些内容?A. 武艺B. 诗词C. 经学和时务D. 绘画答案:C3. 科举制的创立者是?A. 汉武帝B. 隋文帝C. 唐太宗D. 宋太祖答案:B4. 以下哪项不是科举考试的科目?A. 明经B. 进士C. 武举D. 画师5. 科举制在哪个朝代达到鼎盛?A. 唐朝B. 宋朝C. 明朝D. 清朝答案:C6. 科举考试的录取标准是什么?A. 家世背景B. 财富多寡C. 考试成绩D. 社会地位答案:C7. 科举制对中国古代社会的影响不包括以下哪项?A. 促进了教育的发展B. 增强了皇权C. 促进了社会阶层的流动D. 导致了社会贫富差距的扩大答案:D8. 科举考试中,哪一科是专门选拔军事人才的?A. 进士科B. 明经科C. 武举科D. 律科答案:C9. 科举考试中,殿试是由谁主持的?B. 宰相C. 礼部尚书D. 地方官员答案:A10. 科举制的废除是在哪个朝代?A. 明朝B. 清朝C. 民国D. 唐朝答案:C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10分)1. 科举制是中国古代选拔官员的一种制度,始于______朝,终于______朝。

答案:隋,清2. 科举考试分为三个阶段:______、______和殿试。

答案:乡试,会试3. 科举考试中,进士科的第一名被称为______。

答案:状元4. 科举考试的目的是选拔______和______的人才。

答案:德才兼备,文武双全5. 科举制的废除标志着中国古代______的终结。

答案:封建科举制度三、简答题(每题5分,共10分)1. 简述科举制对中国古代社会的影响。

答案:科举制对中国古代社会的影响主要体现在:促进了教育的普及和发展,提高了社会文化水平;加强了中央集权,巩固了皇权;促进了社会阶层的流动,为下层社会提供了上升的渠道;同时也为国家选拔了大量有才能的官员。

最新最全科举考试答案:共5229题

最新最全科举考试答案:共5229题

"
A(3963)=" 苏秦 "
Q(3964)=" 三国时期,用计谋水淹七军的名将是以下的哪一位?
"
A(3964)=" 关羽 "
Q(3965)=" 三国时期,在定军山击杀魏军名将夏侯渊的蜀军名将,是以下的哪一位?
"
A(3965)=" 黄忠 "
Q(3966)=" 三国时期,孙刘联军在赤壁大破曹军,是以什么计谋获得的大捷?
"
A(4016)=" 《论语》 " Q(4017)=" 他是卫国人,曾辅助秦孝公实行变法,取得民以殷盛,国以富强的实效。你知道 他是谁吗? "
A(4017)=" 商鞅 "
Q(4018)=" 《老子》这部著作又名什么? "
A(4018)=" 《道德经》 "
Q(4019)=" 商鞅及其后学的言论著作集叫什么? "
பைடு நூலகம்
"
A(3969)=" 马超 "
Q(3970)=" 三国时期蜀军名将马超,是以下什么少数民族?
"
A(3970)=" 羌"
Q(3971)=" 汉末,提出苍天已死,黄天当立的农民起义领袖是以下的哪一位?
"
A(3971)=" 张角 "
Q(3972)=" 汉末,张角提出苍天已死,黄天当立口号,率领农民起义组成什么军?
A(3978)=" 《论语》 "
Q(3979)=" 先秦时代的诗歌是我国诗歌的源头,最重要的有两种,请问是哪两种?

科举模拟考试题及答案

科举模拟考试题及答案

科举模拟考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科举制度起源于哪个朝代?A. 汉朝B. 唐朝C. 宋朝D. 明朝2. 科举考试中,以下哪个不是考试科目?A. 经义B. 诗词C. 策论D. 算术3. 科举考试中的“乡试”是指什么?A. 地方考试B. 国家考试C. 皇帝亲自主持的考试D. 皇家考试4. 以下哪位历史人物不是科举出身?A. 王安石B. 苏轼C. 李白D. 范仲淹5. 科举考试中,最高级别的考试是什么?A. 乡试C. 殿试D. 省试6. 科举考试中,以下哪个不是考试结果的称谓?A. 状元B. 榜眼C. 探花D. 进士7. 科举制度在中国历史上持续了多久?A. 1000年B. 1500年C. 2000年D. 2500年8. 科举考试中,以下哪个不是考试内容?A. 儒家经典B. 法家思想C. 道家哲学D. 佛学9. 科举考试中,以下哪个不是考试环节?A. 报名B. 笔试C. 面试D. 录取10. 科举考试中,以下哪个不是考试的等级?A. 秀才B. 举人D. 状元答案:1-5 B D A C C6-10 D B D C A二、填空题(每题2分,共10分)1. 科举制度是中国古代选拔官员的一种制度,始于____年。

2. 科举考试的主要目的是选拔____。

3. 科举考试的最高荣誉是获得____。

4. 科举考试中的“会试”是指____。

5. 科举制度在清朝____年被废除。

答案:1. 隋朝2. 有才识的人才3. 状元4. 省级考试5. 1905三、简答题(每题10分,共20分)1. 简述科举制度的发展历程。

2. 科举制度对中国古代社会有哪些影响?答案:1. 科举制度起源于隋朝,隋文帝杨坚为了选拔人才,创立了科举制度。

唐朝时期,科举制度得到进一步发展,考试科目更加丰富,考试制度更加完善。

到了宋朝,科举制度达到了鼎盛时期,考试内容更加注重实际才能。

明清时期,科举制度逐渐走向僵化,考试内容过于注重形式,最终在清朝末年被废除。

唐代科举试题及答案高中

唐代科举试题及答案高中

唐代科举试题及答案高中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10分)1. 唐代科举制度中,被称为“进士科”的科目主要考察什么内容?A. 算术B. 法律C. 诗赋D. 音乐答案:C2. 唐代科举考试中,以下哪项不是考试科目?A. 明经B. 进士C. 武举D. 画艺答案:D3. 唐代科举考试中,以下哪位皇帝对科举制度进行了重大改革?A. 唐太宗B. 唐高宗C. 武则天D. 唐玄宗答案:C4. 唐代科举考试中,以下哪项不是考试内容?A. 策问B. 经义C. 诗词D. 书法答案:D5. 唐代科举考试中,以下哪位诗人被称为“诗圣”?A. 李白B. 杜甫C. 白居易D. 王维答案:B二、填空题(每题2分,共10分)1. 唐代科举制度的创立者是______。

答案:隋文帝2. 唐代科举考试中,进士科的考试内容主要包括______和______。

答案:诗赋;策问3. 唐代科举考试中,明经科主要考察______和______。

答案:经书;经义4. 唐代科举考试中,武举科主要考察______和______。

答案:武艺;兵法5. 唐代科举考试中,进士科的录取标准是______。

答案:诗赋优秀三、简答题(每题10分,共20分)1. 简述唐代科举制度对后世的影响。

答案:唐代科举制度是中国古代选拔官员的重要制度,它打破了世袭制,使得社会各阶层的人才都有机会通过考试进入官场。

这一制度对后世产生了深远影响,不仅在选拔官员的方式上,还在文化、教育等方面产生了积极作用,促进了社会的进步和发展。

2. 描述唐代科举考试的一般流程。

答案:唐代科举考试的一般流程包括:报名、初试、复试、殿试。

考生首先需要在地方报名,通过初试后进入复试,复试合格者方可参加殿试。

殿试由皇帝亲自主持,考试内容包括诗赋、策问等,最终根据成绩决定录取名单。

四、论述题(每题20分,共40分)1. 论述唐代科举制度在选拔人才方面的优势和局限性。

答案:唐代科举制度的优势在于它提供了一个相对公平的竞争平台,使得不同出身的人才都有机会通过考试获得官职。

初一下册科举考试题及答案

初一下册科举考试题及答案

初一下册科举考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科举制度最早出现于哪个朝代?A. 唐朝B. 宋朝C. 明朝D. 汉朝答案:A2. 科举考试中,哪一级别的考试被称为“乡试”?A. 县级B. 州级C. 省级D. 国家级答案:C3. 科举考试中,进士及第后,需要参加的下一级别的考试是什么?A. 殿试B. 会试C. 乡试D. 举人试答案:A4. 以下哪个不是科举考试的科目?A. 经义B. 诗词C. 算术D. 策论答案:C5. 科举考试的最终选拔者被称为什么?A. 状元B. 榜眼C. 探花D. 进士答案:A...(此处省略其他选择题,以保持题目的完整性)二、填空题(每题2分,共10分)6. 科举制度是中国古代选拔_________的一种制度。

答案:官员7. 科举考试的最低一级是_________。

答案:童生试8. 科举考试中,_________是选拔人才的重要环节。

答案:殿试9. 科举考试的起源可以追溯到_________时期。

答案:隋朝10. 科举考试中,_________是考试的主要内容之一。

答案:经史子集三、简答题(每题10分,共20分)11. 简述科举制度对中国古代社会的影响。

答案:科举制度是中国古代选拔官员的主要方式,它促进了社会流动,为平民提供了进入官僚体系的机会,同时也推动了文化教育的发展,提高了整个社会的文化水平。

12. 描述科举考试的主要流程。

答案:科举考试的主要流程包括童生试、乡试、会试和殿试。

童生试是选拔秀才,乡试选拔举人,会试选拔进士,殿试则是选拔状元、榜眼和探花等名次。

四、论述题(每题15分,共30分)13. 论述科举制度在中国古代社会中的作用及其局限性。

答案:科举制度在中国古代社会中起到了选拔人才、促进社会流动的作用,同时也推动了文化教育的发展。

然而,它也存在局限性,如考试内容过于偏重文学,忽视了其他领域的知识,以及考试过程中可能存在的舞弊现象等。

14. 分析科举制度对现代教育制度的启示。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A(3960)=" 战国 "
Q(3961)=" 汉末,著名医学家华陀,发明了一种健身的体操,请问是什么?
"
A(3961)=" 五禽戏 "
Q(3962)=" 史学上称为纵横家其中的纵横是指什么意思?
"
A(3962)=" 合纵与连横的计谋 "
Q(3963)=" 战国时期以合纵计谋著名于世,并拜六国之相的是谁?
A(4019)=" 《商君书》 "
Q(4020)=" 它被公认为宋玉代表作,采用骚体诗形式,堪称楚辞中体制宏大的杰作,它可与
屈原《九歌》、《九章》媲美。你知道这部作品是什么吗?
"
A(4020)=" 《九辩》 "
Q(4021)=" 《老子》是先秦道家典籍,相传是老聃所著。你知道老聃本名是什么吗?
"
A(4021)=" 李耳 "
最新最全科举考试答案:共 5229 题
Q(3951)=" 三国时期,曹操逝世后,他的长子曹丕建立魏,追谥曹操什么谥号?
"
A(3951)=" 魏武帝 "
Q(3952)=" 三国时期,孙权建立了吴,请问都城设在哪里?
"
A(3952)=" 建业 "
Q(3953)=" 三国时期,被封为武乡侯的是哪位军事家? "
感人。这也就是后人所说的什么歌? "
A(3999)=" 民歌 "
Q(4000)=" 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这句诗词出自哪部名著?
"
A(4000)=" 《诗经》 "
Q(4001)=" 桃之夭夭,灼灼其华。之子于归,宜其室家。这句诗词出自哪部名著?
"
A(4001)=" 《诗经》 "
Q(4002)=" 彼采葛兮,一日不見,如三月兮!这句诗词出自哪部名著?
A(3997)=" 《论语》 " Q(3998)=" 《诗经》中的风、雅、颂,是根据诗歌的来源和乐调而作的分类。其中雅,分为
哪两部分? "
A(3998)=" 大雅和小雅 "
Q(3999)=" 《诗经》中的风、雅、颂,是根据诗歌的来源和乐调而作的分类。风是富有地方 色彩的乐调演唱的是歌,内容反映民间生活,诗句韵味十足,声音短促,叠章复唱,亲切
A(3983)=" 孙悟空三打白骨精 "
Q(3984)=" 下列哪一项属于中国的上古神话? "
A(3984)=" 后羿射日 "
Q(3985)=" 原始歌谣标志着我国文学的起源,在文学史上具有重要的价值。我国古老的典籍
中记载了一些重要的歌谣,以下哪项不属于原始歌谣?
"
A(3985)=" 《卖炭翁》 " Q(3986)=" 从春秋中叶开始出现,到战国时期呈现繁荣的诸子散文,是讨论政治、哲学、伦 理等问题的思想性著作。诸子百家应运而生,使争鸣之风大炽,也使先秦的散文得到极大
"
A(4016)=" 《论语》 " Q(4017)=" 他是卫国人,曾辅助秦孝公实行变法,取得民以殷盛,国以富强的实效。你知道 他是谁吗? "
A(4017)=" 商鞅 "
Q(4018)=" 《老子》这部著作又名什么? "
A(4018)=" 《道德经》 "
Q(4019)=" 商鞅及其后学的言论著作集叫什么? "
A(3991)=" 《尚书》 "
Q(3992)=" 他名丘,字仲尼,春秋时鲁国陬邑人。他是儒家学派创始人,中国古代最著名的
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对中国思想文化的发展有极其深远的影响。你知道他是谁吗?
"
A(3992)=" 孔子 "
Q(3993)=" 古时称赞人饱读诗书,诗书分别指哪两部著作?
"
A(3993)=" 《诗经》和《尚书》 "
要著作。你知道他是谁吗? "
A(4013)=" 韩非 "
Q(4014)=" 战国时,提倡仁政、王道的儒家代表人物是谁?
"
A(4014)=" 孟子 "
Q(4015)=" 孙武兵经,辞如珠玉这是对哪部著作的评价?
"
A(4015)=" 《孙子兵法》 "
Q(4016)=" 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这句话出自哪部名著?
A(3975)=" 屈原 "
Q(3976)=" 《汉书 ・艺文志》说:古者君举必书, …… 左史记言,右史记事;事为《春秋》
,言为《尚书》。其中的《春秋》是指当时哪个诸侯国的官史?
"
A(3976)=" 鲁国 "
Q(3977)=" 下面哪部著作不是先秦历史散文的代表作? "
A(3977)=" 《琵琶行》 " Q(3978)=" 下面哪部著作是春秋战国时期的名作? "
"
A(4002)=" 《诗经》 "
Q(4003)=" 它是屈原的代表作,是是我国古代最长的一篇浪漫主义抒怀诗,也是楚辞的代表 作品。你知道这部著作是什么吗? "
A(4003)=" 《离骚》 "
Q(4004)=" 世人称楚辞为骚体诗,并与哪部著作并称风骚。
"
A(4004)=" 《诗经》 "
Q(4005)=" 风、雅、颂是《诗经》的分类体系,而《诗经》的艺术手法是指哪三类?
"
A(4034)=" 王允 "
Q(4025)=" 统一三国,建立的新王朝晋的是以下哪一位?
"
A(4025)=" 司马炎 "
Q(4026)=" 三国时期,魏国名臣司马师与司马昭是什么关系?
"
A(4026)=" 兄弟 "
Q(4027)=" 三国时期,蜀国名相诸葛亮曾自号为什么? "
A(4027)=" 卧龙 "
Q(4028)=" 著名的思想家、教育家孔丘,是以下哪国人?
Q(4022)=" 青青子衿,悠悠我心。纵我不往,子宁不嗣音?这句诗词出自哪部名著?
"
A(4022)=" 《诗经》 "
Q(4023)=" 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这句话出自哪部名著?
"
A(4023)=" 《论语》 "
Q(4024)=" 三国时期,提出挟天子以令诸侯的政治家是以下哪一位?
"
A(4024)=" 曹操 "
的发展。诸子百家中影响最大者为哪五家? "
A(3986)=" 儒、墨、道、法、纵横 "
Q(3987)=" 下列哪一项不属于古代的四书? "
A(3987)=" 《楚辞》 "
Q(3988)=" 《论语》是记载哪位文人及其学生言行的一部书?
"
A(3988)=" 孔子 " Q(3989)=" 他名轲,字子舆,战国中期邹国。他是著名的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孔子学 说的继承者。你知道他是谁吗? "
?"
A(3981)=" 《诗经》 "
Q(3982)=" 它是我国先秦诗苑中的又一支奇葩,如果说《诗经》是北方文学的代表,那么它 就是南方文学的代表。它继承了《诗经》的优秀传统,同时也具有南楚文学独特的风格。
你知道这部著作是什么吗? "
A(3982)=" 《楚辞》 "
Q(3983)=" 下列哪一项不属于中国的上古神话? "
A(3989)=" 孟子 " Q(3990)=" 下列哪一项不属于古代的五经? "
A(3990)=" 《老子》 " Q(3991)=" 它是古代最早的一部历史文献汇编,记载上起传说中的尧舜时代,下至东周,约 1500 多年。它的基本内容是古代帝王的文告和君臣谈话内容的记录。你知道这是哪部著作 吗? "
"
A(3972)=" 黄巾军 "
Q(3973)=" 三国时期,曹操军在与袁绍军在什么地方进行了大战,并以少胜多,取得了决定 性胜利? "
A(3973)=" 官渡 "
Q(3974)=" 古代的中国神话多存于哪部著作? "
A(3974)=" 《山海经》 "
Q(3975)=" 《楚辞》主要是谁的著作? "
"
A(3957)=" 荆柯 "
Q(3958)=" 战国初期,智家一位勇士为报主知遇之恩,漆身吞炭,三次刺杀赵简,这位勇士
是谁? "
A(3958)=" 豫让 "
Q(3959)=" 春秋时期,以利刃藏在鱼腹中,刺杀吴王僚一击得手的勇士叫什么?
"
A(3959)=" 专诸 "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