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信息技术第一章练习题
信息技术-第一章习题(有答案)

第一章信息与信息技术【考点】描述信息的基本特征,了解信息技术的历史和发展趋势【涉及教材章节】《信息技术基础》第一章第一、二节■这是一个充满信息的世界,生活中随时随地都能感受到丰富多彩的信息。
能够随意举出身边的信息,了解信息的定义,构成世界的三大要素:物质、能量、信息。
(P2)信息的三种定义:香农----信息是“用来消除不确定的东西”。
维纳----信息是区别于物质和能量的第三类资源,是客观事物的基本存在形式之一。
钟义信----信息是“事物运动的状态与方式”。
●例题1.人类赖以生存与发展的基础资源是( B )A.知识、经济、能源B.信息、能量、物质C.工业、农业、轻工业D.物质、材料、通信●例题2.现代社会中,人们把( d )称为构成世界的三大要素。
A.精神、物质、知识 B.财富、能量、知识C.物质、能量、知识 D.物质、能量、信息●例题3:下列不能称为信息的是( B )A.报上刊登的广告B.高一的《信息技术》教科书C.电视中播放的刘翔打破世界纪录的新闻D.半期考的各科成绩●例题4.关于信息,以下说法不正确的是__C_____。
A.信息需要通过媒体才能传播 B.信息可以影响人们的行为和思维C.信息是特指计算机中保存的程序 D.消息、情报、数据和信号都称之谓信息●例题5.下面不属于信息表现形式的是___C____。
(A)声音(B)文字(C)磁带(D)图像●例题6.下面有关对信息的理解,哪句是错误的( C )A.在一定程度上,人类社会的发展速度取决于人们感知信息、利用信息的广度和深度B.信息无时不在,无处不在,信息是我们行动决策的重要依据C.电视机、电话机、声波、光波是信息D.人类可以借助信息资源对自然界中有限的物质资源和能量资源进行有效地获取、分配和利用●例题7.下列关于信息技术的描述,正确的是( C )A.现代通信技术的发展产生了信息技术B.21世纪人类进入信息社会,信息、信息技术就相应产生了C.有了人类就有了信息技术D.有了计算机后就有了信息技术●例题8.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C )A.信息技术对社会的影响有消极的一面,应该限制发展B.网络上有许多不良信息,青少年应该积极抵制上网C.面对信息技术的发展,我们对其既不要过度地崇拜,也不要因噎废食、盲目排斥D.随着计算机技术的发展,计算机的所有输入手段将全部由语音技术来代替■信息的一般特征(P3):①载体依附性价值性②可加工和可处理性③可脱离它所反映的事物被存储、保存和传播。
高中信息技术(必修一)《第一章 信息技术初步》同步练习题及答案 -人教版

高中信息技术(必修一)《第一章信息技术初步》同步练习题及答案 -人教版学校: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一、选择题1.下列有关信息的说法,正确的是()A.信息在计算机内部采用二进制代码表示B.只有最新的信息才具有价值C.只能借助计算机才能处理信息D.信息不能脱离它所反映的事物被存储2.“一千个人,一千个‘哈姆雷特’”这句话主要体现了信息具有()。
A.载体依附性B.价值相对性C.传递性D.真伪性3.小明在登录平安银行网银时需要输入手机短信验证码,他收到的短信内容为“尊敬的客户,您正在补充手机号码,请输入手机验证码:795812,有效期:2分钟。
【中国平安】”。
他在接到验证码2分钟后输入,系统提示验证码失效,这主要体现了信息的()。
A.时效性B.可以加工和处理的C.共享性D.载体依附性4.人类的信息技术经历了五次革命,其中第二次信息技术革命的标志是()A.文字的发明B.造纸术的发明C.印刷术的发明D.电子计算机的普及使用5.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计算机存储数据的基本单位是ByteB.德国数学家莱布尼兹提出了二进制记数系统C.声音、形体动作、多媒体技术等都属于信息表达技术D.信息具有真伪性,如“管中窥豹”是源于对信息片面的感知与理解6.下列信息中可信度最低的是()A.银行发布的存款利率B.大型商场公布的商品销售优惠活动信息C.相关专业人士预测的2008年底的商品房价格D.国家统计局发布的2007年7月的消费者信心指数7.下列关于信息的说法,正确的是()A.数字化后的信息才能共享B.信息可以脱离它所反映的事物被存储和传播C.文物未出土之前,文物所承载的信息是不存在的D.信息自古就有,随着时间的迁移,价值不会发生变化8.下列有关信息的描述不正确的是()。
A.因特网上的信息应尽可能经过甄别后再使用B.电子邮件、微信都是常见的网上信息交流工具C.哑语手势是为了与聋哑人士更好沟通而产生的信息表达技术D.可通过书籍、影像了解历史事件,是因为信息可以脱离它所反映的事物被存储9.超文本标记语言用于描述网页的内容,该语言的简称是()A.WWW B.URL C.HTTP D.HTML 10.关于获取信息的方法,下列说法最准确的是()A.应根据实际情况B.利用网络获取信息是最好的方法C.电子邮件D.信息交流11.某购物网站的商品评价界面如图所示:下列关于该商品评价说法正确的是()A.统计评价也是该网站的评价方式之一B.用户可以只针对卖家服务进行评价,可以不用对其他两项进行评价C.该评价只能进行打分评价,不能进行文字评论D.图中的4.8是当前用户评价的平均值,属于个人评价12.淘宝用户对某一产品的宝贝评论如下图所示,该过程中采用的评价方法有()A.专家评价、个人推荐B.个人推荐、统计评价C.个人推荐、网络预测D.网络预测、专家评价13.下列有关信息的说法,正确的是()A.通过无线网络传输的信息不依附于任何载体B.给考生分配考号,属于对信息的编码过程C.微信中发送的文字和图片是信息D.信息的表达方式仅包括语言、文字和图像三种14.中小学生可以利用“赣教云”上的教学资源跨时空进行学习。
高一信息技术基础[必修]练习题
![高一信息技术基础[必修]练习题](https://img.taocdn.com/s3/m/d5e0df3d998fcc22bdd10d9c.png)
信息技术(必修)【信息技术基础】精练评价粤教版2010年9月第一章信息与信息技术1.1 信息及其特征测试一、单项选择题(每题 10 分,共 50 分)1.下面对信息特征的理解,错误的是()。
A.“增兵减灶”引出信息的真伪性B.天气预报、情报等引出信息的时效性C.信息不会随着时间的推移而变化,信息具有永恒性D.“一传十,十传百”引出信息的传递性2.信息是通过载体传播的,信息具有()和可处理性。
A.依附性B.公开性C.多样性D.普遍性3.“一人计短,二人计长”这个典故反应了信息的()特征。
答案:C 答案:A 答案:BA.共享性B.可处理性C.真伪性D.时效性4.2001 年 7 月 13 日晚 10 时,国际奥委会主席萨马兰奇先生在莫斯科宣布北京成为 2008 年奥运答案:B 会主办城市,这一喜迅立刻通过电视、网络、报纸传到世界各地。
以上情况属于信息的()特征。
A.真伪性和传递性B.传递性和可依附性C.时效性和价值相对性D.可处理性和可存储5.以下有关信息的说法正确的是()。
A.信息是人类社会的重要资源B.到 20 世纪人类才学会存储信息C.人类发明了电话和电报后才开始传递信息D.每一种信息的价值随着使用人数的增加而消失二、判断题(每题 10 分,共 50 分)6.人类出现以后,才出现了信息。
()对错7.“盲人摸象”说明信息具有不确定性。
()答案:A答案:对答案:错对错8.“知己知彼,百战百胜”,是说战争中信息(情报)可以决定胜败,是信息的价值体现。
()答案:对对错9.信息需要通过载体来表达和传播。
()对错10.“一千个读者,一千个‘哈姆雷特’”,体现了信息的价值相对性。
()答案:对答案:对对错1.2 信息技术及其影响测试一、单项选择题(每题 10 分,共 50 分)1.中国古代四大发明中的造纸术和印刷术为知识的积累和传播提供了更为可靠的保证,通常人们答案:C 认为这标志着人类社会发展史上的( )信息技术革命。
第一章+认识数据与大数据+检测练习-2023—2024学年人教_中图版(2019)高中信息技术必修1

第一章认识数据与大数据检测练习一、选择题1.下列关于信息编码的描述,正确的是()A.用手机扫二维码支付是信息编码的过程B.只有数字化的数据才能被保存和处理C.已知大写字母“I”的ASCII值是49H,则大写字母“J”的ASCII值是50HD.n进制表达式(6)n+(1)n的计算结果为两位n进制数,则n一定为72.下列关于大数据和数据安全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大数据可以处理非结构化的数据B.可以通过数据校验来提高数据的保密性C.利用大数据进行数据处理时,个别数据不准确不影响分析结果D.大数据的应用和发展可以帮助人们更好地利用数据,但同时也增加了数据泄露风险3.下列关于数据和信息的说法,正确的是()A.经加工处理后的假消息价值较低B.被删除到计算机中回收站的数据中没有信息存在C.残缺的竹简无法还原历史文献,说明了载体依附性D.大数据中数据结构很多,因此要求每个数据保证准确4.语音识别技术,目标是将人类的语音中的词汇内容转换为计算机可读的输入。
语音识别的流程包括信号处理(模数转换等)、信号表征(特征提取等)、模式识别。
其中特征提取、模式匹配和模型训练都离不开大量训练数据的积累和匹配, 随着大数据时代的来临,带来了大量文本或语音方面的语料数据。
语音识别技术还引入深度神经网络技术,更逼近人脑的思维能力,同时借助于大数据,极大地提升了语音识别准确率。
下列关于数据和大数据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识别的语音为模拟信号B.语音识别结果在计算机内一般是以十六进制数存储C.大部分文本或语音方面的语料资源数据属于非结构化数据D.大数据价值密度低,需要对其“提纯”才能获得用于训练的语料数据5.下列关于大数据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处理大数据时,一般采用分治思想B.社交网络数据可采用图计算进行处理D.价值密度的高低与数据总量的大小成反比6.下列关于信息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计算机只能处理数字化后的信息B.虚假广告的出现,说明信息具有真伪性C.数据灾备系统可以提高信息的安全性D.通过计算机获取的信息都是真实可信的7.将十六进制数225 转换成二进制数是()A.1000100101B B.100100110B C.11100001B D.100100111B 8.将声音数字化的过程需要对声音进行采样,一般采用三个参数来衡量,其中不包括()A.采样频率B.色彩位数C.声道数D.量化位数9.数据压缩是我们常用的文件存储方式,关于数据压缩,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W A V格式音频压缩为MP3格式,是无损压缩B.MPEG是常用的图片压缩格式C.因为有损压缩会产生失真,所以都使用无损压缩D.压缩比是衡量压缩技术的一个指标10.将二进制的数字“1000”转化十进制应该是()A.4B.6C.8D.1011.我们在选择数据采集方法时,既可以选择传感器采集数据,也可以使用网络获取数据。
高中信息技术第一章练习题

高中信息技术第一章练习题一、单选题(30分,每题3分)1、下列选项中属于信息表现形式的是:()a. 书b. 文字c. 光盘d. 网络2. 将几幅看似无关的旧照片通过图像处理软件(如photoshop)加工后,形成一幅富有创意、有实际用途的图片,这体现了信息是()a. 需依附一定载体的b. 可以共享的c. 可以加工的d. 具有时效性的3. 下列选项,不能称为信息的是()a. 报上登载"神七成功进行出舱活动"的消息b. 高中信息技术(选修)课本c. 电视中播出的奥运会各国金牌数d. 高中信息技术水平测试成绩4. 关于信息的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Ca. 在一定程度上,人类社会的发展速度取决于人们感知信息、利用信息的广度和深度b. 信息无时不在,无处不在,信息是我们行动决策的重要依据c. 电视机、电话机、声波、光波是信息d. 人类可以借助信息资源对自然界中的物质资源和能量资源进行有效地获取和利用5、关于信息的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电视机就是一种信息b、一本书就是信息c、网络就是信息d、报上登载的招聘广告是信息6、天气预报、市场信息都会随时间的推移而变化,这突出体现了信息的()特征。
a、载体依附性b、共享性c、时效性d、必要性7、春秋战国时期,秦昭王仰慕孟尝君的才能,准备聘他为相国。
秦国原相国非常嫉妒,大进谗言。
秦王听信馋言,不但不让孟尝君做相国,反而打算杀掉他。
这体现了信息具有a. 时效性b. 载体依附性c. 可伪性d. 共享性8. 在下列选项中,信息的可信度最高的是( )a. 某权威股评家blog上的股市走势预测b. 某省气象台网站上的天气预报c. 某民间培训机构发布的模拟测试卷d. 某彩票网站发布的下期彩票预测9、对于信息特征的理解,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 信息是可以共享的b信息可以不依附于某种载体存在c 信息不具有时效性d 信息是固定不变的,不能被处理10、名著《乱世佳人》被不同的人从图书馆里借阅,网上登载的文章《我们如何应对入世》被数以千计的人们不断地点击查看。
高中信息技术必修一第1章习题库

高中信息技术必修一第1章习题库班别:_________姓名:_________ [填空题] *空1答案:请设置答案空2答案:请设置答案1.计算机中信息的编码是指()。
[单选题] *A、各种形式的数据按一定的法则转换成二进制码(正确答案)B、用两个字节来表示一个汉字C、计算机中的二进制码按照一定的法则逆转换成各种数据D、用7位二进制数表示一个字符2.以下可作为信息加工工具的是()。
[单选题] *A、光盘B、笔记本电脑C、编程软件(正确答案)D、搜索引擎3.在计算机科学中,()是对所有输入计算机并被计算机识别、存储和处理的符号的总称。
[单选题] *A、音频B、视频C、图像D、数据(正确答案)4.传统的电视经过模拟信号传输,如今的数字电视采用()信号传输。
[单选题] *A、数字信号(正确答案)B、虚拟信号C、模拟信号D、数据信号5.下列不属于信息的基本特征的是()。
[单选题] *A、传递性B、有效性(正确答案)C、共享性D、普遍性答案解析:信息的基本特征还有时效性、依附性和可处理性、真伪性、价值相对性。
6.关于编码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单选题] *A、二维码在为人们的生活提供便利的同时,也带来一定的安全隐患B、将模拟声音信号转变成数字声音信号的过程就是编码C、编码就是信息按某种规则或格式,从一种形态变成另一种形态D、编码只能将数字、文字对象转换为二进制数(正确答案)答案解析:编码可以将数值、文字、音频、视频、图形、图像等转换为二进制数。
7.已知字符“f”的ASCII码的二进制值是1100110,如果某字符的 ASCII码的十进制值为104,则该字符是()。
[单选题] *A、h(正确答案)B、HC、dD、D8.下列关于信息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单选题] *A、二十一世纪是信息社会,信息是发展到二十一世纪才出现的(正确答案)B、信息就像空气一样,无处不在C、信息总是以文字、声音、图像、气味等形式被人们的感觉器官所接收D、信息是伴随着人类的诞生而产生10.在计算机中,所有输入包括图形、图像、视频、音频、文本等数值和非数值性的符号都会被转化成()进行计算。
人教版高中信息技术必修一第一章信息及其特征测试卷

o第1页共6页◎人教版高中信息技术必修一第一章信息及其特征测试卷)可传递、共享性D.载体依附性信息具有时效性信息的••••••••••••o••••••••••••内••••••••••••o••••••••••••••••••••••••o••••••••••••线••••••••••••o•••••••••1.甲骨文是了解商周时期文化历史的重要物证。
文字刻在甲骨上说明信息具有()特征。
A.时效性B.载体依附性C.共享性D.价值性2.下列关于信息的描述,正确的是()。
A.信息不能共享B.信息可以复制、传播或分配给众多的使用者C.某信息被一方使用时另一方就不能使用D.信息使用后就会损耗3.下列不属于信息的是()A.报上登载举办商品展销的消息B.电视中某产品广告C.石油D.各班各科成绩4.下面有关对信息的理解,哪句是错误的()。
A.在一定程度上,人类社会的发展速度取决于人们感知信息、利用信息的广度和深度B.信息无时不在,无处不在,信息是我们行动的决策的重要依据C.电视机、电话机、声波、光波是信息D.人类借助信息资源对自然界中有限的物质资源和能量资源进行有效地获取、分配和利用,促进和保障人类社会的可持续发展5.下列各项不属于信息的主要特征的是(A.时效性B.不可增值性C.6.下列关于信息的叙述中,错误的是()A.信息可以被多个接收者接收并多次使用B.C.同一个信息可以依附于不同的载体D.7.不属于信息的o第2页共6页◎主要特征()。
A.可开发、存储B•不可利用、不能增值C.8.将几副相互无关联的图像通过图像处理软件装o第3页共6页◎A .依附性B .共享性C .价值性D .时效性17.以下不属于信息范畴的是()C. 图形D .图像 )B .两个人进行交谈或讨论也是在互相传递信息 D. 信息必须通过载体传播,载体所传达的信息与载体C .报纸D .CCTV 播出的广告 天他看到有个招聘信息,于是马上到招聘单位进行应聘,谁知道单 25.请用连线把下面关于信息特征的资料正确连接。
第一章 数据与信息 同步练习(含答案) 2024-2025学年高中信息技术浙教版(2019)必修一

23.加密和解密本质上是对数据进行的某种交换,控制加密和解密的过程进行的是密钥。( )
24.云计算允许用户随时随地访问和处理数据,这完全依赖于本地计算机。( )
25.信息管理专家霍顿认为:“信息是能够用来消除不确定性的东西”。( )
26.数据价值密度高是大数据的主要特征之一。( )
27.信息必须通过收集、分析、处理才能成为有用的信息。( )
4.A
【详解】本题考查数据、信息与知识相关内容。A选项,数据必须以二进制的形式才能被计算机存储和处理,选项正确。B选项,信息具有载体依附性,看书的时候,书本是载体,书本上的文字是信息的载体,选项错误。C选项,由于信息具有价值相对性特征,不同的人接受同样的信息后,所构建的知识是不一样的,选项错误。D选项,数据经过储存、分析及解释后所产生的意义就是信息,选项错误。故本题答案是A选项。
D.智慧是对事物发展的前瞻性看法
12.以下哪些不是文本数据( )
A.你发的微博B.你聊天的信息
C.一个班的学生成绩D.报纸上的新闻
13.高速路上的测速系统能够实时监测来往车辆的速度。如果检测到车辆超速,则车牌识别系统自动提取车辆牌照信息(含汉字、英文字母、阿拉伯数字及号牌颜色),并实现汽车“身份”与违章情况的自动登记。车辆测速仪可以将车牌号和车速传输到电脑屏幕上,使用软件来查看文字内码,部分界面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B.知识不仅可以继承和传递,还可以共享
C.数字是数据的唯一表现形式
D.对信息进行简单的积累,就可以形成知识
3.已知英文大写字母“A”的ASCII码十进制是65,英文大写字母“C”的ASCII码十进制是67……以此类推。英文小写字母“a”的ASCII码十进制是97,则英文小写字母“e”的ASCII码十进制是()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高中信息技术第一章练习题
一、单选题(30分,每题3分)
1、下列选项中属于信息表现形式的是:()
a. 书
b. 文字
c. 光盘
d. 网络
2. 将几幅看似无关的旧照片通过图像处理软件(如photoshop)加工后,形成一幅富有创意、有实际用途的图片,这体现了信息是
()
a. 需依附一定载体的
b. 可以共享的
c. 可以加工的
d. 具有时效性的
3. 下列选项,不能称为信息的是()
a. 报上登载"神七成功进行出舱活动"的消息
b. 高中信息技术(选修)课本
c. 电视中播出的奥运会各国金牌数
d. 高中信息技术水平测试成绩
4. 关于信息的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
a. 在一定程度上,人类社会的发展速度取决于人们感知信息、利用信息的广度和深度
b. 信息无时不在,无处不在,信息是我们行动决策的重要依据
c. 电视机、电话机、声波、光波是信息
d. 人类可以借助信息资源对自然界中的物质资源和能量资源进行有效地获取和利用
5、关于信息的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
a、电视机就是一种信息
b、一本书就是信息
c、网络就是信息
d、报上登载的招聘广告是信息
6、天气预报、市场信息都会随时间的推移而变化,这突出体现了信息的()特征。
a、载体依附性
b、共享性
c、时效性
d、必要性
7、春秋战国时期,秦昭王仰慕孟尝君的才能,准备聘他为相国。
秦国原相国非常嫉妒,大进谗言。
秦王听信馋言,不但不让孟尝君做相国,反而打算杀掉他。
这体现了信息具有
a. 时效性
b. 载体依附性
c. 可伪性
d. 共享性
8. 在下列选项中,信息的可信度最高的是( )
a. 某权威股评家blog上的股市走势预测
b. 某省气象台网站上的天气预报
c. 某民间培训机构发布的模拟测试卷
d. 某彩票网站发布的下期彩票预测
9、对于信息特征的理解,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 信息是可以共享的b信息可以不依附于某种载体存在
c 信息不具有时效性
d 信息是固定不变的,不能被处理
10、名著《乱世佳人》被不同的人从图书馆里借阅,网上登载的文章《我们如何应对入世》被数以千计的人们不断地点击查看。
这都说明信息具有()的特点。
a、传递性
b、变换性
c、共享性
d、时效性
二、多选题(20分,每题4分)
1、以下选项中应用了信息技术的有:()
a. 数码电影
b. 电子商务
c. 智能家电
d. 排爆机器人
2. 张爱玲在香港求学期间学业优秀,是班上最有希望被送往英国深造的学生,但战火烧掉了香港大学全部的文件记录,也因此毁了她的前途。
这说明信息具有:()
a. 价值性
b. 时效性
c. 载体依附性
d. 共享性
3. 电影《鸡毛信》中王二小在山坡上发现敌人后迅速扳倒消息树。
得到消息后,乡亲们在民兵的掩护下开始转移。
这体现了信息特征的:()
a. 载体依附性
b. 时效性
c. 价值性
d. 真伪性
4. 刘老师将教学资料分门别类地存放在自己的博客上,便于班级的所有学生课后复习巩固。
这个实例体现了信息特征的:()
a. 载体依附性
b. 价值性
c. 共享性
d. 时效性
5、下列描述中信息加工的目的有哪些 ( )
a、提高信息的可用性
b、对信息进行整合和分析,发掘信息的价值
c、更好地表达信息,方便交流
d、产生新的信息
三、简答题:
1、现在我们常常听人家说到(或在报纸电视上也看到)IT行业各种各样的消息,那么这里所提到的“IT”指的是?(10分)
2、网络信息活动中存在很多问题:(1)不良信息毒化网络“空气”,如“色情、暴力、六合彩网”等;(2)网络引发青少年犯罪,如一名拦路抢劫的中学生在被警方抓获,如是说。
“当时我已经玩了五个小时的格斗类游戏了,处于高度地亢奋中,脑子里都是打啊、杀啊。
身上没钱了还想玩。
我已分不清游戏和现实了,一走出网吧,正看到一个单身女青年路过,就跟了上去,还是打、杀、抢……”;(3)虚假信息严重影响网络信息的可信度,如假新闻等(4)信息垃圾泛滥成灾,如不少人随心所欲发布信息等;(5)青少年长时间沉溺于网络游戏对青少年的生理和心理上的负面影响很大,除了头脑发育受到影响,还会导致植物神经紊乱,体内激素水平失衡,使免疫功能降低,引发紧张性头疼、焦虑,甚至可能导致死亡。
问题一:为什么很多中学生会迷上了上网呢?(20分)
问题二:青少年上网好还是不好?请你针对网络存在的以上不良影响,谈一谈作为青少年应如何正确认识和使用网络。
(20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