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症精神病诊断六种
精神病等级评估

精神病等级评估标题:精神病等级评估引言概述:精神病等级评估是一种对患者精神疾病严重程度进行评估的方法,旨在帮助医生和患者了解疾病的严重程度,以便采取相应的治疗措施。
通过科学的评估,可以更好地指导治疗方案的制定,提高治疗效果,减少患者的痛苦。
一、评估标准1.1 症状严重程度:评估患者的症状种类和严重程度,包括幻觉、妄想、情绪波动等。
1.2 功能障碍程度:评估患者在日常生活中的功能受损程度,包括社交能力、自理能力等。
1.3 病程和发作频率:评估患者的疾病病程和发作频率,了解病情的变化趋势。
二、评估方法2.1 临床访谈:通过与患者的面对面交流,了解其症状表现和日常功能情况。
2.2 量表评估:使用标准的精神病评估量表,如PANSS、HAM-D等,对患者进行客观评估。
2.3 专业评估:由专业的精神科医生进行评估,结合临床经验和科学依据,制定评估报告。
三、评估结果3.1 确定病情等级:根据评估结果,确定患者的病情等级,如轻度、中度、重度等。
3.2 制定治疗方案:根据病情等级,制定相应的治疗方案,包括药物治疗、心理治疗等。
3.3 定期复评:定期对患者进行复评,了解病情变化,调整治疗方案,以达到最佳治疗效果。
四、评估的意义4.1 指导治疗方案:评估结果可以为医生制定治疗方案提供依据,提高治疗的针对性和有效性。
4.2 提高患者依从性:患者了解自己的病情等级后,更容易接受治疗,提高治疗的依从性。
4.3 促进康复:通过科学的评估,可以更好地监测病情变化,及时调整治疗方案,促进患者的康复。
五、总结精神病等级评估是一项重要的临床工作,可以帮助医生更好地了解患者的病情,指导治疗方案的制定,提高治疗效果。
通过科学的评估方法和定期复评,可以更好地监测病情变化,促进患者的康复。
希望未来在精神疾病治疗中,精神病等级评估能够得到更广泛的应用,为患者提供更好的治疗服务。
11六种常见精神疾病的复核诊断

预后良好的指征
起病年龄晚 诱因明显 起病形式急 间歇性病程 阴性症状少 家族遗传史不明显
病前人格无缺陷 病前工作能力好 社会关系多 社会干预好 治疗系统 依从性好
1982年为5.69‰,1993年为6.55‰ 女性患病率高于男性,性别差异在35岁以上较明显 城市患病率高于农村 我国目前有近700万人罹患精神分裂症
约占我国精神科住院患者的一半以上;约半数患者的 最终结局是出现精神残疾
核心症状
阳性症状
正常情况下不该具有的症状出现了 (感)知觉(综合)障碍
【排除标准】排除器质性精神障碍,及精神活性物质和非成瘾物 质所致精神障碍。尚未缓解的分裂症病人,若又罹患本项中前述 两类疾病,应并列诊断
治疗原则
精神分裂症的治疗以抗精神病药物治疗为主,并结合 心理社会康复措施等
一般来讲,在急性期以药物治疗为主,在慢性阶段则 结合心理社会康复,以减少和预防复发以及功能残缺, 提高患者的社会适应能力
对极度兴奋躁动、冲动伤人、强烈自伤自杀、拒食、 紧张性木僵、药物治疗无效的患者可采用电抽搐治疗
预后
克雷丕林认为只有13%的患者没有衰退 国际精神分裂症长期随访三项研究资料,远期疗效为
痊愈的分别为66%、49%、68% 三种结局,各占1/3
治疗后彻底缓解 治疗后部分缓解 病情恶化,走向衰退和精神残疾
常缺乏明确的精神病性症状
病程至少 2 年 此型常难于确诊
未分化型精神分裂症---杂
符合分裂症诊断标准,有明显阳性症状 不符合上述亚型的诊断标准 或为偏执型、青春型、紧张型的混合形
式 本型又名混合型或未分型
阳性、阴性症状(T.Crow)
80年代初,英国学者T.Crow根据前人与自己的研究, 将精神分裂症按阳性、阴性症状群进行分型
精选-六种重症精神病的诊断标准

六种重症精神病的诊断标准一、精神分裂症:诊断标准:1、症状持续至少1个月。
2、符合症状学诊断标准:(1)联想障碍(2)变妄想⑶幻觉⑷情感障碍(5)行为障碍(6)被动体验(7)意志减退3、严重程序标准:自知力丧失或不全,或社会功能明显受损,或现实检验能力受损,或无法进行有效交谈。
4、排除脑器质性精神障碍,躯体疾病所致精神障碍以及精神活性物质,非依赖性物质所致精神障碍,并排除心境障碍。
二、双相情感障碍诊断要点:1、必须符合躁狂或轻噪狂发作,混合性发作及抑郁发作的症状标准(一)噪狂发作:(1)情绪高涨和(或)易激惹(2)思维奔逸(3)意志增强(4)其它:常有睡眠需要减少,食欲、性欲增强等。
(二)抑郁发作:(1)持久的心境低落为主,表现思维缓慢,言语和动作减少。
(2)生物学特征性症状(食欲降低,体重下降,以及心境低落呈晨重夕轻的节律变化)。
(3)反复出现想死的念头或有自杀、自伤行为。
2、严重程序特点:躁狂、抑郁发作及混合性发作均可能使病人感到痛苦,或使患者社会功能明显损害,但轻躁狂发作时社会功能无明显损害或程序很轻。
3、病程特点:躁狂发作或轻躁狂发作持续一周以上,抑郁发作或混合性发作至少持续存在 2 周以上。
三、偏执性精神障碍1以系统妄想为主要临床症状。
其妄想内容不荒廖离奇,不怪异,不泛化,较为固定和系统,带有较为严密的逻辑推理和解释,与现实生活有一定联系,常见的妄想有被害、嫉妒、夸大、疑病和钟情等。
2、一般很少或不伴幻觉。
3、除了妄想内容相关的异常情感和意向行为外,患者其他的个人行为基本没有损害,人格保持相对完整。
4、病程及严重程序要求:持续性病程,至少达3个月,社会功能严重受损和自知力丧失。
四、分裂情感性精神障碍只有在疾病的同一次发作中,明显而确实的分裂症症状和情感性症状同时出现或只相差几天。
1有典型的抑郁或躁狂症状,同时具有精神分裂症症状,且两种症状同时存在,同样突出。
2、病程间歇性发作,症状缓解后间歇期无明显功能缺陷。
江门市基本医疗保险特定病种认定标准

证》前,下同)一个月进行血液透析治疗三 次;
(三)近一周接受腹透治疗,腹部平片显 示腹膜透析置管术后。
四、器官移植抗排异
同时符合以下2项: (一)接受器官移植抗排异治疗; (二)在二级或以上医院进行器官
移植手术。
五、造血干细胞移植后(移植物抗 宿主病及感染的治疗)
(一)甲型血友病,同时符合以下5项: 1.临床表现:有关节、肌肉、深部组织出血病史,有家族史者应当
同时符合性联隐性遗传规律。 2.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明显延长(>45秒); 3.血小板计数(>100 ×109 /L); 4.凝血酶原时间(PT)正常(9~15秒); 5.因子Ⅷ活性(FⅧ:C) ≤25%。
一、重性精神疾病
经精神卫生医疗机构精神科执业医生确诊 患有重性精神疾病。
备注:重性精神疾病包括精神分裂症、分 裂情感性障碍、持久的妄想性障碍(偏执性 精神病)、双相(情感)障碍、癫痫所致精 神障碍和精神发育迟滞伴发精神障碍等6种。
二、恶性肿瘤(放疗、化疗期间)
同时符合以下3项: (一)经二级或以上医院相关专科主治或以上
九、慢性肾功能不全(不需透析)
符合(一)+(二)或(一)+(三): (一)有导致慢性肾功能不全的基础疾病,近三
个月在二级或以上医院接受诊治; (二)二级或以上医院不同日期三次血肌酐检测
报告显示Scr≥178µmol/L; (三)通过Cockcroft-Gault公式估算的肾小球滤
过率(CCr)达到以下标准:CCr≤50ml/min/1.73m2或 GFR≤50ml/min/1.73m2。
医师确诊患有恶性肿瘤; (二)相关影像、内窥镜、细胞学或病理活检
严重精神病障碍患者管理总结

严重精神病障碍患者管理总结一、背景严重精神病障碍是指精神分裂症、双相障碍、分裂情感障碍、偏执性精神障碍、癫痫所致精神障碍、精神发育迟滞伴发精神障碍等六种重性精神障碍。
这类疾病不仅对患者自身健康造成严重影响,同时也给家庭和社会带来巨大的负担。
因此,对严重精神病障碍患者的管理显得尤为重要。
二、管理概况1. 患者登记:自XXXX年XX月以来,我区共登记严重精神病障碍患者XX 人,其中男性占XX%,女性占XX%。
年龄分布在XX-XX岁之间。
2. 随访管理:为确保患者的稳定与安全,我们采取定期随访的方式进行管理。
随访频率根据患者的病情和治疗效果进行调整,一般为每XX个月一次。
3. 药物治疗:大部分患者都在接受药物治疗,并定期进行药物调整。
同时,我们还为患者提供了必要的心理辅导。
4. 社区支持:我们与社区紧密合作,为患者提供生活上的帮助,如基本生活技能培训、就业指导等。
三、管理效果1. 病情稳定:通过有效的管理和药物治疗,大部分患者的病情得到了控制,处于稳定状态。
2. 生活质量提高:经过一系列的社区支持措施,患者的社会功能得到了一定程度的恢复,生活质量有所提高。
3. 家属支持:通过健康教育,家属对患者的病情有了更深入的了解,支持度明显提高。
4. 预防复发:通过定期随访和及时的药物调整,有效预防了疾病的复发。
四、存在的问题1. 患者及家属的依从性不高:部分患者或家属对治疗和管理措施的依从性有待提高。
2. 社区支持不足:尽管我们已经做了一些努力,但社区支持力度仍需加强,特别是在就业和康复方面。
3. 医疗资源紧张:随着患者数量的增加,医疗资源出现紧张的情况,如床位、医生和治疗药物等。
五、改进措施1. 加强宣传教育:通过多种渠道加强宣传教育,提高患者及家属对治疗的重视度和依从性。
2. 完善社区支持体系:整合社会资源,建立完善的社区支持体系,为患者提供更多生活和职业上的帮助。
3. 优化医疗资源配置:与相关部门协商,争取更多的医疗资源,以满足患者的治疗需求。
六种重性精神病病人诊断标准

6种重性精神病病人诊断标准一、精神分裂症:诊断标准:1、症状持续至少1个月。
2、符合症状学诊断标准: (1)联想障碍(2)变妄想(3)幻觉(4)情感障碍(5)行为障碍(6)被动体验(7)意志减退3、严重程序标准:自知力丧失或不全,或社会功能明显受损,或现实检验能力受损,或无法进行有效交谈。
4、排除脑器质性精神障碍,躯体疾病所致精神障碍以及精神活性物质,非依赖性物质所致精神障碍,并排除心境障碍。
二、双相情感障碍诊断要点:1、必须符合躁狂或轻噪狂发作,混合性发作及抑郁发作的症状标准(一)噪狂发作:(1)情绪高涨和(或)易激惹(2)思维奔逸(3)意志增强(4)其它:常有睡眠需要减少,食欲、性欲增强等。
(二)抑郁发作: (1)持久的心境低落为主,表现思维缓慢,言语和动作减少。
(2)生物学特征性症状(食欲降低,体重下降,以及心境低落呈晨重夕轻的节律变化)。
(3)反复出现想死的念头或有自杀、自伤行为。
2、严重程序特点:躁狂、抑郁发作及混合性发作均可能使病人感到痛苦,或使患者社会功能明显损害,但轻躁狂发作时社会功能无明显损害或程序很轻。
3、病程特点:躁狂发作或轻躁狂发作持续一周以上,抑郁发作或混合性发作至少持续存在2周以上。
三、偏执性精神障碍1、以系统妄想为主要临床症状。
其妄想内容不荒廖离奇,不怪异,不泛化,较为固定和系统,带有较为严密的逻辑推理和解释,与现实生活有一定联系,常见的妄想有被害、嫉妒、夸大、疑病和钟情等。
2、一般很少或不伴幻觉。
3、除了妄想内容相关的异常情感和意向行为外,患者其他的个人行为基本没有损害,人格保持相对完整。
4、病程及严重程序要求:持续性病程,至少达3个月,社会功能严重受损和自知力丧失。
四、分裂情感性精神障碍只有在疾病的同一次发作中,明显而确实的分裂症症状和情感性症状同时出现或只相差几天。
1、有典型的抑郁或躁狂症状,同时具有精神分裂症症状,且两种症状同时存在,同样突出。
2、病程间歇性发作,症状缓解后间歇期无明显功能缺陷。
法院承认的六种精神病鉴定

法院承认的六种精神病鉴定法院承认的六种精神病鉴定是指在中国法院判决中,通常被承认的六种精神病的鉴定。
这六种精神病分别是精神分裂症、躁狂障碍(又称抑郁发作性精神病)、强迫症、多动症、思路性精神分裂症和孤独症。
精神分裂症是指一种慢性精神疾病,主要表现为感觉和想法的失调,以及严重的认知紊乱、幻觉和妄想,以及思维不清、心理活动减退等行为表现。
其中包括:精神功能障碍、情绪失调、行为异常、社会适应能力差、中枢神经系统功能受损等。
躁狂障碍(又称抑郁发作性精神病)是指一种重度的精神障碍,主要表现为抑郁、焦虑、思维活动过度或缓慢、感觉萎缩、精神衰弱、行为不正常、人际关系紊乱、精神活动紊乱、睡眠紊乱、自杀倾向以及其他症状。
强迫症是指一种有明显压抑症状和强迫行为的精神疾病,主要表现为迫切的紧张不安情绪、强迫性思维或行为以及其他相关症状,影响其情绪和行为。
症状表现主要有:迫切的紧张不安情绪、强迫性思维或行为、恐惧、焦虑、回避恐惧物或行为、心理强迫、多余思考等。
多动症是一种慢性的精神疾病,主要表现为多动、注意力不集中、行为问题、学习障碍、社交障碍和认知障碍等,有时会导致睡眠问题和抑郁症状。
主要症状包括:多动、注意力不集中、行为问题、学习障碍、社交障碍和认知障碍。
思路性精神分裂症是一种慢性的精神疾病,主要表现为感觉和想法的失调,以及严重的认知紊乱、幻觉和妄想,以及思维不清、心理活动减退等行为表现。
主要症状包括:抑郁情绪、幻觉、妄想、淡漠、思维混乱、情绪不稳定、自我贬低、恐惧和自杀倾向等。
孤独症是一种慢性精神疾病,主要表现为沟通困难、交流困难、孤独感、社会性隐蔽感、言语能力受限、社会技能受限和行为障碍等。
主要症状包括:沟通困难、交流困难、孤独感、社会性隐蔽感、言语能力受限、社会技能受限和行为障碍等。
以上就是法院承认的六种精神病鉴定的详细说明,这六种精神病的鉴定方式相似,但是每种精神病都有其独特的症状表现,因此,在诊断过程中,必须根据患者的具体症状,结合诊断标准,对患者进行诊断。
精神卫生法精神障碍的诊断与治疗【107页】_289

➢ 第三条: 医师做出精神障碍的诊断前,应当亲自检查 患者,必要时向家属或知情人了解病史。对患者本人
9
重要概念-监护人
《民法通则》第十七条虽然规定了监护人的范围和 顺序,但现实中并没有严格按照此顺序确定监护人
➢ 最高人民法院1990年发布的关于贯彻执行《民法通则》
若干问题的意见(修改稿)第15条规定,允许有监护资 格的人之间协议确定监护人,由协议确定的监护人对被 监护人承担监护责任 ➢ 以上规定表明我国成年精神病人的监护人不是法院指定 的,而是按照精神病的诊断结论推定为无民事行为能力 或者限制行为能力后,由有监护资格的人之间协商确定; 不能协商确定的,由患者所在单位或居民/村民委员会在 近亲属中指定。对指定不服的,才由人民法院指定
焦点问题-危险性(暴力风险评估)
临床因素
➢ 疾病和症状
• 器质性精神障碍:谵妄、癫痫、痴呆、器质性人格改变 • 精神病性障碍:尤其是有妄想或偏执观念、命令性幻听等
➢ 以前有暴力行为——最好的预测指标之一
• 1个月内曾有的,危险性高; • 既往有非自愿住院,出院内1年的风险高 • 治疗依从性差的,危险高
伤害;或 ➢ ②一个人精神病严重,判断力受到损害,不接受入院或留
医可能导致其病情的严重恶化,或无法给予根据限制性最 少的治疗方法原则,只有住入精神病院才可给予的治疗。”
“伤害”和“疾病严重”二者或一的标准
21
焦点问题-非自愿
《精神卫生法》采用的标准: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六种重性精神病病人诊断标准
一、精神分裂症:
诊断标准:
1、症状持续至少1个月。
2、符合症状学诊断标准:
(1)联想障碍(2)变妄想(3)幻觉(4)情感障碍(5)行为障碍
(6)被动体验(7)意志减退
3、严重程序标准:自知力丧失或不全,或社会功能明显受损,或现实检验能力受损,或无法进行有效交谈。
4、排除脑器质性精神障碍,躯体疾病所致精神障碍以及精神活性物质,非依赖性物质所致精神障碍,并排除心境障碍。
二、双相情感障碍
诊断要点:
1、必须符合躁狂或轻噪狂发作,混合性发作及抑郁发作的症状
标准
(一)噪狂发作:
(1)情绪高涨和(或)易激惹(2)思维奔逸(3)意志增强(4)其它:常有睡眠需要减少,食欲、性欲增强等。
(二)抑郁发作:
(1)持久的心境低落为主,表现思维缓慢,言语和动作减少。
(2)生物学特征性症状(食欲降低,体重下降,以及心境低落呈晨重夕轻的节律变化)。
(3)反复出现想死的念头或有自杀、自伤行为。
2、严重程序特点:躁狂、抑郁发作及混合性发作均可能使病人感到痛苦,或使患者社会功能明显损害,但轻躁狂发作时社会功能无明显损害或程序很轻。
3、病程特点:躁狂发作或轻躁狂发作持续一周以上,抑郁发作或
混合性发作至少持续存在2周以上。
三、偏执性精神障碍
1、以系统妄想为主要临床症状。
其妄想内容不荒廖离奇,不怪异,不泛化,较为固定和系统,带有较为严密的逻辑推理和解释,与现实生活有一定联系,常见的妄想有被害、嫉妒、夸大、疑病和钟情等。
2、一般很少或不伴幻觉。
3、除了妄想内容相关的异常情感和意向行为外,患者其他的个人行为基本没有损害,人格保持相对完整。
4、病程及严重程序要求:持续性病程,至少达3个月,社会功能严重受损和自知力丧失。
四、分裂情感性精神障碍
只有在疾病的同一次发作中,明显而确实的分裂症症状和情感性症状同时出现或只相差几天。
1、有典型的抑郁或躁狂症状,同时具有精神分裂症症状,且两种症状同时存在,同样突出。
2、病程间歇性发作,症状缓解后间歇期无明显功能缺陷。
3、起病较急,发病可存在应激诱因。
4、病前性格无明显缺陷,部分病人有精神分裂症或心境障碍家病史。
五、癫痫所致精神障碍
1、癫痫史或癫痫发作的证据。
2、呈发作性精神障碍,一般历时短暂,有不同程序意识障碍,事后不能完全回忆。
3、持续性精神障碍,如智能障碍和人格障碍等。
六、严重精神发育迟滞
1、智力比正常人同龄人显著低下,标准智力测评的智商<70。
2、社会适应能力较相同文化背景的同龄人低下。
3、起源于18岁以前。
4、部分病人有某些特殊的体态、面容、躯体疾病以及神经系统体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