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市宝安中学人教版初中物理八年级上册第一章【机械运动】知识点复习(培优练)

考试范围:xxx;满分:***分;考试时间:100分钟;命题人:xxx 学校: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 班级:__________ 考号:__________

一、选择题

1.如图所示,小学从“东外环怪坡”上骑自行车下来,他并没有蹬踏板,却发现自行车越越快,根据这一生活现象,同学们提出的最有探究价值的科学问题是()

A.自行车从山坡上向下运动的速度是否越来越大?

B.物体沿斜面向下运动通过的路程是怎样变化的?

C.自行车从山坡上向下运动的速度与那些因素有关?

D.物体沿斜面向下运动的过程中速度是怎样变化的?

2.小明骑自行车上学,先用10km/h的速度匀速骑行了前一半路程,接着用15km/h的速度匀速骑行了剩下的一半路程。小明骑行全程的平均速度是()

A.12km/h B.12.5km/h C.13km/h D.13.5km/h

3.甲、乙是两个做匀速直线运动的物体。若甲、乙两物体的速度之比为2∶3,运动所用的时间之比是2∶1,则甲、乙的通过路程之比是()

A.3∶1B.3∶2C.4∶3D.3∶4

4.关于误差,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测量时为了减小误差可以多估读几位

B.测量时通过多次测量求平均值的方法可以减小误差

C.测量的数值和真实值可能完全相同,所以误差是可以避免的

D.测量时所用的测量仪器越精密,测量结果错误越小

5.关于匀速直线运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v与s和t无关,是一个定值

B.由

s

v

t

可知,v与s成正比,与t成反比

C.在弯道上缓慢行驶着的汽车,在做匀速直线运动

D.某汽车每小时通过的路程都是50km,则一定做匀速直线运动

6.晓燕在学校春季运动会百米赛跑中以16s的成绩获得冠军,测得她在50m处的速度是5m/s,到终点时的速度为7m/s,则全程内的平均速度是()

A.5m/s B.6m/s C.6.25m/s D.7m/s

7.赛龙舟是端午节的传统体育项目,运动员奋力划浆,龙舟飞速前进。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以龙舟上的运动员为参照物,该龙舟是运动的

B.以龙舟上的运动员为参照物,河岸是运动的

C.以龙舟为参照物,河岸是静止的

D.以河岸为参照物,龙舟是静止的

8.如图所示,甲、乙两人同时从同一地点出发,同向做匀速直线运动,某时刻他们的位置如图甲所示,图中能正确反映两人运动与时间关系的是()

A.B.C.D.

9.甲同学骑自行车去看望乙同学,乙同学得知消息后步行去迎接,接到后同车返回,整个过程他们的位置与时间的关系如图所示,据图可知()

A.两同学在t=15min时相遇

B.相遇前甲的速度是乙的4倍

C.相遇后乙的速度是原来的2倍

D.整个过程甲的平均速度是乙的2.5倍

10.物理实验室中,常用的测量长度的工具是()

A.刻度尺B.天平C.量筒D.弹簧测力计11.甲、乙两物体同时同地开始做直线运动,小明绘制出它们运动路程与时间关系的s-t图象,如图所示,则由图象可知()

A.甲做匀速直线运动

B.甲、乙均做匀速直线运动

C.乙运动速度保持为0.6m/s

D.甲的速度一直大于乙的速度

12.甲、乙两物体同时同地向东做匀速直线运动,它们的s﹣t图象如图所示,由图象可知()

A.经过6s,甲在乙前面1.2m处

B.甲的速度小于乙的速度

C.甲的速度等于乙的速度

D.甲的速度大于乙的速度

13.甲物体的速度是36km/h,乙物体的速度是20m/s,丙物体1min内通过的路程是

900m,通过比较可知()

A.甲物体运动得最快B.乙物体运动得最快

C.丙物体运动得最快D.三个物体运动得一样快

14.AB两个物体同时同地自西向东做直线运动,甲、乙两个图象分别描述了AB两个物体的运动情况,根据图象得出的下列信息中错误的是()

A.A物体作匀速直线运动

B.B物体作变速直线运动

C.以B为参照物A向东运动

D.B物体运动1.5s通过的距离是3m

二、填空题

15.为全力打赢新冠肺炎疫情防控阻击战,2020年2月2日凌晨,空军出动8架大型运输机,分别从沈阳、兰州、广州、南京起飞,向武汉紧急空运医疗队员和物资。运输机从机场起飞时,以地面为参照物,运输机是______的,以医疗物资为参照物,运输机是______(选填“静止”或“运动”)的。

16.一个物体通过300米的路程,在前一半的路程中所用时间是10s;如果在后一半路程中运动的速度为40m/s,则在这一段运动的总过程中的平均速度为______。

17.完成下列单位转换:

(1)50m=______km;

(2)6min=______h;

(3)36km/h=______m/s。

18.常用“频闪照片”来研究物体的运动。如图(a)所示,记录了甲、乙两个运动小球每隔0.02秒的不同位置。做匀速直线运动的是_____球;在底片记录的时间内,______球运动快,(b)图中的图象描述的是______球的运动。

19.小明用一把刻度尺测量物体课本的宽度5次,记录的数据分别是:18.71cm、

18.73cm、18.78cm、18.68cm、18.70cm,其中测量值明显错误的一次是___________,该物理课本的宽度应该是_______,这把刻度尺的分度值是__________。

20.如下图所示,小明用刻度尺测物体的长度,他所用的刻度尺的分度值是_________,物体的长度是_________ cm。

三、解答题

21.汽车遇到意外情况时紧急停车要经历反应和制动两个过程,汽车在反应过程做匀速直线运动,在制动过程中做变速直线运动,如图所示,求:

(1)若汽车以72km/h的速度在平直的公路上行驶,经过20min行驶的距离是多少km?

(2)汽车遇到意外情况紧急停车时,在反应过程,以原来的速度,汽车行驶了14m,求司机的反应时间是多少?

(3)新交通法规定,严禁酒驾!醉酒后司机反应时间至少增加一倍,还是以原来的速度行驶,已知此时汽车制动距离为20m,假如前方45m处有行人,有危险吗?试通过计算加以说明。

22.一门反坦克炮瞄准一辆坦克,开炮后经过0.6s看到炮弹在坦克上爆炸,开炮后经过2.1s听到炮弹在坦克上爆炸的声音。(此时空气中的声速是340m/s,忽略光在空气中的传播时间)求:

(1)炮兵在发射炮弹时都佩戴有耳罩的头盔,其应用到的物理知识是什么?

(2)反坦克炮距坦克多远?

(3)炮弹的飞行速度多大?

23.如图所示,轿车从某地往贺州方向匀速行驶。当到达A地时,车内的钟表显示为11时

15分:到达B地时,钟表显示为11时45分。则:

(1)轿车从A地到B地所用时间为多少?

(2)轿车从A地到B地的速度为多少?

(3)若轿车仍以该速度匀速行驶,从B地到达贺州需要多长时间?

24.某人在100米短跑的跑道上步行,要用80秒由起跑点步行到终点,他的运动可以认为是匀速直线运动,求:

(1)他的步行速度为多少?

(2)如果他在最初30米以1米/秒做匀速运动,但通过跑道全程的时间还是80秒,那么在余下的路程他做匀速运动的速度是多少?

【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

1.D

2.A

3.C

4.B

5.A

6.C

7.B

8.D

9.C

10.A

11.C

13.B

14.B

二、填空题

15.运动静止【详解】12运输机从机场起飞时以地面为参照物运输机相对于地面的位置改变是运动的;以医疗物资为参照物运输机相对于物资的位置没有改变是静止的

16.8m/s

17.050110【详解】(1)1因为1m=10-3km所以50m=50×10-3km=005km(2)2因为1min=h所以6min=6×h=01h(3)3因为1km/h=m/s所以36km/h=36×

18.甲乙甲【详解】1根据图(a)可知甲在相同时间内通过的路程相等因此甲做匀速直线运动2在相同时间内乙通过的路程大于甲通过的路程因此乙的平均速度大乙球运动得快3(b)图中s与t成正比因此图b描述的是甲的运

19.68cm1873cm1mm【详解】1在五个长度测量结果中1871cm1873cm1878cm1870cm虽然不相同但准确值都是187cm所以都是正确的;而1868cm中准确值为186cm与其它测量值

20.1mm250【详解】1图中的刻度尺每一厘米里有10个小格一小格为1mm故小明所用的刻度尺的分度值为1mm2记录刻度尺的读数时要有准确值估计值和单位而且要估读到分度值的下一位由图可知物体的长度为250

三、解答题

21.

22.

23.

24.

【参考解析】

一、选择题

解析:D

【详解】

A .已知下坡过程中自行车的速度越来越快,所以速度一定是越来越大。此问题没有探究价值,A 不符合题意;

B .自行车无论如何运动,只要在运动,路程一定是增加的,此问题没有探究价值,B 不符合题意;

C .自行车下坡过程中速度越来越大,压力和路况是一定的,其它影响运动速度的因素不明确。此问题不容易探究,C 不符合题意;

D .自行车下坡过程中速度越来越大,但是不是匀加速还是一般的加速运动,利用刻度尺(测绳)和秒表,测量不同路段(或时间段)的路程和所用时间,就可以得到不同路段(时间段)的速度及全程的平均速度,比较测量结果就能确定速度变化的规律。此问题有探究价值且易于探究,D 符合题意。

故选D 。

2.A

解析:A

【详解】

总路程为2s ,前半程和后半程都为s ,则前半程的时间为

11

s t v =

后半程的时间为 22s t v =

则全程的平均速度为

121212

22210km/h 15km/h =12km/h 10km/h 15km/h s v v s v s s t v v v v ⨯⨯====+++总总 故A 符合题意,BCD 不符合题意。

故选A 。

3.C

解析:C

【详解】

由题意可知,速度之比为

23

v v =甲乙 时间之比为

2=1

t t 甲乙

根据s vt =可知,路程之比为

224==313

s v t s v t =⨯甲甲甲乙乙乙 故ABD 不符合题意,B 符合题意。

故选C 。

4.B

解析:B

【详解】

A .估计值只估读一位,故A 错误;

B .测量时通过多次测量求平均值的方法可以减小误差,故B 正确;

C .误差是不可避免的,故C 错误;

D .测量时所用的测量仪器越精密,测量结果误差越小,故D 错误。

故选B 。

5.A

解析:A

【详解】

A .做匀速直线运动的物体速度是一个定值,速度保持不变,故A 正确;

B .速度的大小等于路程与运动时间的比值,但速度大小与物体路程和运动时间无关,故B 错误;

C .在弯道上缓慢行驶着的汽车,运动方向在发生变化,不在做匀速直线运动,故C 错误;

D .速度保持不变的运动是匀速直线运动,某汽车每小时通过的路程都是50km 是指平均速度,故D 错误。

故选A 。

6.C

解析:C

【详解】

通过100m 路程所用的时间为16s ,则平均速度

100m 6.25m/s 16s

s v t =

== 故ABD 不符合题意,C 符合题意。

故选C 。 7.B

解析:B

【详解】

A .以龙舟上的运动员为参照物,龙舟相对运动员的位置没有变化,该龙舟是静止的,故A 错误;

B .以龙舟上的运动员为参照物,河岸相对运动员的位置发生了变化,河岸是运动的,故

B正确;

C.以龙舟为参照物,河岸相对龙舟的位置发生了变化,河岸是运动的,故C错误;D.以河岸为参照物,龙舟相对河岸的位置发生了变化,龙舟是运动的,故D错误。

故选B。

8.D

解析:D

【详解】

甲乙是同时从同一地点做匀速直线运动。从甲图中,可以看出乙的速度比甲快。

A.图中所示是匀加速的图像,故A不符合题意;

B.图中所示甲乙做匀速直线运动,但甲的速度比乙的快,故B不符合题意;

CD.图中是s-t图像,且图像是过原点的直线,表示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直线的斜率表示物体的速度,速度大的斜率大,故C不符合题意,D符合题意。

故选D。

9.C

解析:C

【详解】

A.由图象可知,横轴表示时间,纵轴表示路程,在10min时两同学相遇,故A错误;B.由图象可知,甲同学10min经过的路程为3km,相遇前甲的速度是

v甲=

3km

10

h

60

s

t

=

=18km/h

乙同学10min经过的路程为1km,相遇前乙的速度是

v乙=

1km

10

h

60

s

t

=

=6km/h v甲=3v乙

故B错误;

C.由图象可知,相遇后乙

15min-10min=5min 经过的路程为1km,速度

v乙′=

1km

5

h

60

s

t

'

=

'

=12km/h v乙′=2v乙

故C正确;

D.由图象可知,整个过程,甲经过的总路程为4km,总时间为15min,甲的平均速度为

v甲平=

4km 15min

乙经过的总路程为2km,总时间为15min,乙的平均速度为

v 乙平=2km 15min

v 甲平=2v 乙平

故D 错误。

故选C 。

10.A

解析:A

【详解】

A .刻度尺是长度测量的基本工具。此选项符合题意;

B .天平用来测量物体质量的大小。此选项不符合题意;

C .量筒是测量液体体积的工具。此选项不符合题意;

D .弹簧测力计测量力的大小。此选项不符合题意。

故选A 。

11.C

解析:C

利用s -t 图象中物体运动的时间、对应的路程根据速度公式可得到速度的大小;根据图线的弯曲情况判断物体的运动情况。

【详解】

AB .由图可知,甲物体在相同的时间内,通过的路程越来越大,是一条弯曲图线,所以甲做变速直线运动;乙物体在相同的时间内,通过的路程相同,是一条倾斜的直线,所以乙做匀速直线运动,故AB 不符合题意;

C .由图可知,乙物体在5s 时,通过的路程为3m ,则乙物体的速度

3m 0.6m/s 5s

s v t =

== 故C 符合题意; D .由图可知,在5s 之前,乙的速度大于甲的速度;5s 之后,乙的速度小于甲的速度。 故D 不符合题意。

故选C 。

12.D

解析:D

匀速直线运动的路程s 与运动时间t 成正比,s ﹣t 图象是一条倾斜的直线,根据图象的形状判断甲、乙的运动性质;由图象找出甲乙的路程s 与所对应的时间t ,由速度公式可求出甲乙的速度,然后比较它们的大小关系;

由图得出经过6s 甲乙通过的路程,而甲、乙两物体同时同地向东做匀速直线运动,据此得出甲在乙前面多少m 。

【详解】

A .读图可知,经过6s ,甲运动了4.2m ,乙运动了1.8m ,因为甲、乙两物体同时同地向东做匀速直线运动,所以此时甲在乙前面

4.2m ﹣1.8m =2.4m

故A 错误;

BCD .由图象知甲11s 行8m ,乙11s 行3m ,甲的速度大于乙的速度,故D 正确,B 、C 错误。

故选D 。

13.B

解析:B

利用速度公式求出丙的速度,然后将三个物体的速度单位统一,即可做出选择。

【详解】

甲的速度

36km/h 10m/s v ==甲

乙的速度20m/s v =乙,丙的速度

900m 15m/s 60s

s v t =

==丙 比较可知 v v v <<甲乙丙

乙物体运动得最快。故选B 。

14.B

解析:B

【详解】

AB .由图象可知,A 物体的速度不随时间的变化而变化,所以A 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B 物体通过的路程与时间成正比,所以B 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故A 正确,不符合题意;B 错误,符合题意;

C .由图象可知,A 物体的速度A 3m/s v =,B 物体的速度B 2m/s v =,所以A B v v >,AB 两个物体同时同地自西向东做直线运动,则A 在前、B 在后,若以B 为参照物,A 物体向东运动,故C 正确,不符合题意;

D .B 物体的速度B 2m/s v =,1.5s 通过的距离

B 2m/s 1.5s=3m s v t ==⨯

故D 正确,不符合题意。

故选B 。

二、填空题

15.运动静止【详解】12运输机从机场起飞时以地面为参照物运输机相对于地面的位置改变是运动的;以医疗物资为参照物运输机相对于物资的位置没有改变是静止的 解析:运动 静止

【详解】

[1][2]运输机从机场起飞时,以地面为参照物,运输机相对于地面的位置改变,是运动的;以医疗物资为参照物,运输机相对于物资的位置没有改变,是静止的。

16.8m/s

解析:8m/s 根据速度计算公式s v t

=

,计算出后半程用时,再根据总路程与总时间进行求解。 【详解】

由速度公式可知,后半程用时为 222150m 3.75s 40m/s

s t v =

== 总路程中总用时为 1210s 3.75s 13.75s t t t =+=+=

则总过程中的平均速度为

300m 21.8m/s 13.75s

s v t ===17.050110【详解】(1)1因为1m=10-3km 所以50m=50×10-3km=005km(2)2因为1min=h 所以6min=6×h=01h(3)3因为

1km/h=m/s 所以36km/h=36×

解析:05 0.1 10

【详解】

(1)[1]因为1m=10-3km ,所以

50m=50×10-3km=0.05km

(2)[2]因为1min =160

h ,所以 6min=6×160

h=0.1h (3)[3]因为1km/h =13.6

m/s ,所以 36km/h=36×13.6

m/s=10m/s 18.甲乙甲【详解】1根据图(a)可知甲在相同时间内通过的路程相等因此甲做匀速直线运动2在相同时间内乙通过的路程大于甲通过的路程因此乙的平均速度大

乙球运动得快3(b)图中s 与t 成正比因此图b 描述的是甲的运

解析:甲 乙 甲

【详解】

[1]根据图(a)可知,甲在相同时间内通过的路程相等,因此甲做匀速直线运动。

[2]在相同时间内,乙通过的路程大于甲通过的路程,因此乙的平均速度大,乙球运动得快。

[3](b)图中,s 与t 成正比,因此图b 描述的是甲的运动状态。

19.68cm1873cm1mm 【详解】1在五个长度测量结果中

1871cm1873cm1878cm1870cm 虽然不相同但准确值都是187cm 所以都是正确的;

而1868cm 中准确值为186cm 与其它测量值

解析:68cm 18.73cm 1mm

【详解】

[1]在五个长度测量结果中,18.71cm 、18.73cm 、18.78cm 、18.70cm ,虽然不相同,但准确值都是18.7cm ,所以都是正确的;而18.68cm 中,准确值为18.6cm ,与其它测量值偏差最大,所以是错误的,应该舍去。

[2]物理课本的宽度为

123418.71cm+18.73cm+18.78cm+18.70cm =18.73cm 44

L L L L L +++== 该物理课本的宽度应该是18.73cm 。

[3]使用刻度尺测量物体的长度时要估读到分度值的下一位,也就是记录数据的倒数第二位所对应长度单位是刻度尺的分度值;用此刻度尺测量的物体长度是18.73cm ,数据的倒数第二位7对应的长度单位是mm ,所以此刻度尺的分度值是1mm 。

20.1mm250【详解】1图中的刻度尺每一厘米里有10个小格一小格为1mm 故小明所用的刻度尺的分度值为1mm2记录刻度尺的读数时要有准确值估计值和单位而且要估读到分度值的下一位由图可知物体的长度为250

解析:1mm 2.50

【详解】

[1]图中的刻度尺每一厘米里有10个小格,一小格为1mm ,故小明所用的刻度尺的分度值为1mm 。

[2]记录刻度尺的读数时,要有准确值、估计值和单位,而且要估读到分度值的下一位,由图可知,物体的长度为2.50cm 。

三、解答题

21.

(1)24km ;(2)0.7s ;(3)有危险,见解析

【详解】

(1)由s v t

=可知,经过20min 行驶的距离为 1112072km/h h 24km 60s v t ==⨯

= (2)汽车运动速度为72km/h 即20m/s ,由s v t

=可知反应时间为 114m 0.7s 20m/s

s t v =

== (3)酒后驾车的反应时间 t ′=2t =2×0.7s=1.4s

酒后的反应距离为

120m/s 1.4s 28m s v t ''==⨯=

从发现行人到车停止的距离为

s 总=28m+20m=48m>45m

即以原来的速度行驶,会有危险。

答:(1)经过20mi n 行驶的距离是24千米;

(2)司机的反应时间是0.7秒;

(3)以原来的速度行驶,前方45m 处有行人,有危险。

22.

(1)炮兵发射炮弹时要佩带有耳罩的头盔是为了在人耳处减弱噪声,从而保护炮兵的耳朵;

(2) 510m ;(3) 850m/s 。

【详解】

(1)炮兵发射炮弹时要佩带有耳罩的头盔是为了在人耳处减弱噪声,从而保护炮兵的耳朵;

(2)由题可知,炮弹爆炸发出声音传到反坦克炮的时间

2.1s 0.6s 1.5s t =﹣=

由v st =可得,反坦克炮距坦克的距离为

340m/s 1.5s 510m s vt ⨯===

(3)炮弹飞行的距离

s '=s =510m

炮弹飞行的时间'0.6s t =,则炮弹的飞行速度

'510m =850m/s '0.6s

s v t '== 答:(1)炮兵发射炮弹时要佩带有耳罩的头盔是为了在人耳处减弱噪声,从而保护炮兵的耳朵;

(2)反坦克炮距坦克510m ;

(3)炮弹的飞行速度为850m/s 。

23.

(1)30min ;(2)100km/h ;(3) 42min

【详解】

(1)轿车从A 地到B 地所用时间是

45min-15min 30min 0.5h t ===

轿车从A 地到B 地所用时间是30min 。

(2)轿车从A 地到B 地的路程是

120km-70km 50km s ==

轿车从A 地到B 地的速度是

50km 100km/h 0.5h

s v t === 轿车从A 地到B 地的速度是100km/h 。

(3)据图可知从B 地到达贺州还需行驶的路程'70km s =,若轿车仍以该速度匀速行驶,则

轿车从B 地到贺州所用时间是

''

70km 0.7h 42min 100km/h s t v ==== 从B 地到达贺州需要时间是42min 。

答:(1)轿车从A 地到B 地所用时间为30min ;(2)轿车从A 地到B 地的速度为100km/h ;(3)若轿车仍以该速度匀速行驶,从B 地到达贺州需要42min 。

24.

25m/s 1.4m/s

(1)已知步行的距离和时间,根据公式s v t

=可求他的步行速度. (2)已知最初30m 的速度,根据速度公式可求最初30m 所用的时间;

剩余路程所用的时间等于总时间减去最初30m 所用的时间;剩余路程等于总路程减去最初30m ;余下路程的速度根据公式s v t =

可求. 【详解】

(1)走过的路程为100m ,用时80s ,根据s v t

=得步行速度为: 100m 1.25m/s 80s

s v t ===. (2)最初30m 以1米/秒做匀速运动,所用的时间为; 11130m 30s 1m/s s t v =

==; 剩余路程所用的时间2180s 30s 50s t t t =-=-=;

剩余路程21100m 30m 70m s s s =-=-=;

余下路程的速度为;

22270m 1.4m/s 50s s v t ===.

新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物理第1章机械运动知识点全面总结

1 机械运动 1.1 长度和时间的测量 知识点一、测量的意义及其单位 (1)测量的意义:如图甲所示,帽檐直径AB 与帽子高 度CD 那个较长?如图乙,中心的两个圆那个面积较大?先目 测,在用刻度尺测量,通过测量我们会发现AB 和CD 一样长, 中心两个圆的面积一样大,由此说明仅凭感觉判断一个物体的 大小、长短,有时并不准确,所以要对物体的某些外观特征进 行定量的描述,必须用专门的仪器和工具来进行准确的测量。 (2)国际单位制:测量实际上就是一个比较过程,就是将一个待测的量与一个公认的测量标准进行比较。测量某个物理量时用来进行比较的标准量叫做单位。由于世界上不同地区选定的标准各不相同,交流就会很不方便。鉴于这种认识,国际计量组织制定了一套国际统一的单位,叫国际单位制(简称SI )。 知识点二、长度的单位 (1)在国际单位制中,长度的基本单位是米,符号m 。 (2)常用的长度单位及换算关系。 注意:在进行单位换算时,要注意以下几点:(1)单位之间的换算,不仅仅是数值参与运算,且单位也同时参与运算;(2)换算过程中,不要再写上原单位,只写目标单位;(3)明确原单位与目标单位之间的进率。可简记为:数不变,单位换,乘进率,进行算。 知识点3、长度的测量 (1)测量工具 ①刻度尺:指各种有刻度的尺子,如直尺、卷尺、三角尺、皮尺等,通常在日常生活、生产中测量长度时使用。 ②精密测量工具:如需对物体进行更精确的测量,就要选用精确度比较高的测量工具进行测量,如游标卡尺、螺旋测微器等常用于机械加工的精密测量,而激光测距仪通常用于远距离精确测量中。 (2)测量长度最常用的基本工具是刻度尺,如图所示,在使用刻度尺前,应观察下表中的内容。

八年级物理上册第一章机械运动知识点梳理

第一章机械运动知识点梳理 第1节长度和时间的测量 1、长度的测量: (1)长度的国际单位是,用符号表示为。另外还有7个单位,设法记住他们的符号及换算倍率。 1k m=m,1m=dm=cm=mm=um=nm,。还有英尺、码、光年等也是的单位. (2)测长度的基本工具是,还有卷尺、游标卡尺、螺旋测微器也是测的工具; 2、刻度尺的正确使用: (1)测量前首先要观察刻度尺的、和零刻线是否磨损; (2)测量时的方法:刻线与被测物体对齐,且尺要沿着或平行于被测物体,读数时视线与垂直,厚刻度尺有刻度的面要紧贴被测物体,计数时要估读到的下一位,测量结果由和组成。多次测量取作为测量结果。这样可减少误差。 3、一个中学生的身高为1.58,一本书的厚度为10,一张纸的厚度为100。 4、小组同学用刻度尺测同一本物理课本的宽度,你的结果是18.41cm 。结果由三部分组成,分别是准确值、估计值、单位,你的结果的准确值是,估计值是,单位是. 5、正确估读:如图1,图中物体的长度为cm,其中的估读值为cm. (2)如图2,图中物体的长度为cm。图3中物体的长度记为cm。 (图1)(图2) (图3) 6、长度的一些特殊测量:累积法测

一张纸的厚度、测细铜丝直径;细线重合法测曲线的长度;滚动法:轮子滚动法测曲线的长度;配合法:三角板与刻度尺配合测立体物体的长度:右图圆的直径为cm。测得200页书纸的厚度为1cm,则一张书纸的厚度为mm.把细铜丝紧密排绕在铅笔上,测得30圈的总宽度如图,则细铜丝的直径为mm。。 7、时间的测量:(1)、时间的单位有、、。其中国际制单位是。 测量时间的工具是。你知道哪些类型的钟表?答:。 1h= min= s;1min= s;30min= h (2)、机械停表的使用方法:一走、二、三恢复。外圈指针读数表示多少,内圈指针读数表示多少(分或秒) 8、误差是与之间的差异。误差与错误不同,能消除,只能减小,不能消除。 (2)、减小误差的方法有、、 . 其中取平均值时,平均值的位数与已知测量值位数相同,多余的四舍五入。 第2节运动的描述 1、机械运动:在物理学中,我们把物体的变化叫做。 2、我们生活的世界是一个的世界. 是宇宙中的普遍现象,运动的形式多种多样。 3、参照物:判断物体是否在运动,总要选取某一物体作为标准,这个作为的物体叫. 一切物体都可以作为参照物,但人们通常选为参照物。 4、同一个物体是静止还是运动取决于所选的,选的 参照物不同,判断的结果一般会不同,这就是运动和静止的。也就是说:物体的运动和静止是的.绝对静止的物体是没有的。 5、如果一个物体相对于参照物的_________发生改变,我们就说 它是运动的,如果这个物体相对于参照物的_________没发生

初中物理第一章 机械运动的专项培优练习题(及答案

初中物理第一章机械运动的专项培优练习题(及答案 一、选择题 1.下图a是某物体运动的v-t图像,则右图中能相应表示出该物体运动的s-t图像的是() A. B. C. D. 2.甲、乙两车在同一平直公路上同向运动、甲做加速直线运动,乙做匀速直线运动,甲、乙两车的位置随时间t的变化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在t1时刻两车速度相等 B.从0到t1时间内,两车走过的路程相等 C.从t1到t2时间内甲的平均速度大于乙的平均速度

D.在t1到t2时间内的某时刻,两车瞬时速度相等 3.如图所示是测量长度的一些工具,关于以下说法中正确的是() A.在制作课桌的过程中,使用螺旋测微器测量木板长度,这样做更精确些 B.毫米刻度尺比游标卡尺、螺旋测微器精确度要高些 C.我们在测量时应根据对测量结果的要求来选择合适的测量工具 D.分度值为厘米的刻度尺要比分度值为毫米的刻度尺精确度高 4.“龟兔赛跑”是同学们熟悉的寓言故事。如图所示,表示了寓言中的龟、兔的路程s和时间t的关系(其中直线段表示乌龟,折线段表示兔子)。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赛跑中,兔子共休息了50分钟 B.乌龟在这次比赛中的平均速度是0.1m/min C.兔子最后冲刺阶段的速度为0.5m/s D.兔子全程的平均速度为25m/min 5.如图为一物体朝固定方向做直线运动的速度(v)与时间(t)的关系图,在下列四种运动中,何者速度(v)随时间(t)的变化最可能以如图表示() A.汽车沿着直线自静止加速的过程 B.物体由静止自由铅直掉落的过程 C.机车沿直线运动,紧急刹车至静止的过程 D.保龄球在无摩擦力的水平面上,沿着直线滑动的过程 6.某商场的自动扶梯在0.5分钟内,可以把站在扶梯上的顾客送到二楼.如果扶梯不动,

深圳实验学校初中部八年级物理上册第一章《机械运动》经典练习卷(培优提高)

一、选择题 1.对以下物体运动的描述,选择地面为参照物的是() A.月亮在白云中穿行 B.地球绕太阳公转 C.坐在奔驰的火车里 D.静靠在运行中的列车座椅上的人 2.甲、乙两个物体同时同地向东运动,它们的运动情况如图所示,根据图像得出的信息正确的是() A.乙的速度越来越大 B.甲通过的路程比乙长 C.在第1.5s时两车相距1.5m D.以甲为参照物,乙向东运动 3.晓燕在学校春季运动会百米赛跑中以16s的成绩获得冠军,测得她在50m处的速度是5m/s,到终点时的速度为7m/s,则全程内的平均速度是() A.5m/s B.6m/s C.6.25m/s D.7m/s 4.赛龙舟是端午节的传统体育项目,运动员奋力划浆,龙舟飞速前进。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以龙舟上的运动员为参照物,该龙舟是运动的 B.以龙舟上的运动员为参照物,河岸是运动的 C.以龙舟为参照物,河岸是静止的 D.以河岸为参照物,龙舟是静止的 5.在同一水平路面上,甲、乙两物体分别以5m/s和2m/s的速度相对于地面自东向西做匀速直线运动,若以甲物体作为参照物,乙的速度大小和方向是() A.3m/s;向东B.3m/s;向西C.7m/s;向东D.7m/s;向西 6.物理小组的同学想利用闪电和雷声的时间间隔计算闪电发生位置到他们的距离,以下是四位同学提出的不同方案,其中计算结果误差最小的应该是() A.记录刚刚看到闪电至刚刚听到雷声的时间,再乘以声速 B.记录刚刚看到闪电至雷声刚刚结束的时间,再乘以声速 C.一位同学按选项 A方法测量时间,多测几次求平均值后,再乘以声速 D.一位同学按照选项 B的方法,多测几次对应不同闪电与雷声的时间间隔,求平均值后,再乘以声速 7.甲、乙两小车在同一平直路面上,其运动s﹣t图象如图所示,由图象可知()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 第一章《机械运动》培优精选

一、选择 1.你身体上最接近10mm长度的部位是:() A.手臂的长度; B.头发的直径; C.中指的长度; D.指甲的宽度; 2.车站上并排着停着持发的甲、乙两列火车,在甲火车上的人从窗口看到乙火车正向东运动,从车厢的另一侧窗口看到田野上的树木也向东运动,但比乙火车运动得要慢些。若以大地为参照物,则上述的现象表明() A、甲、乙两列火车同时开始运动,甲火车向东运动,乙火车向西运动; B、甲火车开始向西运动,乙火车末动; C、甲、乙两火车同时开始运动,都在向西运动; D、甲、乙两火车同时开始运动,甲火车向西运动,乙火车向东运动; 3.汽车在高速公路上行驶20分钟。汽车在前10分钟内以20m/s的速度行驶,在后10分钟以30m/s的速度行驶。此汽车在这段时间内的平均速度是() A、50m/s; B、24m/s; C、25m/s; D、28m/s; 4. 从地面上看,通信用的地球同步卫星是静止不动的。它运行一周所用的时间是:( ) A. 24小时 B. 23小时56分 C. 24小时4分 D. 24小时56分 5.车站上,坐在火车里的乘客从窗口发现有两列火车沿相反的方向运动,由此得出的 下列判断中错误的是:() A.乘客坐的火车和看到的两列火车中一定有两列在沿相反方向运动 B.乘客坐的火车可能在运动 C.三列火车可能沿同一方向运动 D.三列火车中可能有一列是静止的 6.某商场的自动扶梯在0.5分钟内,可以把站在扶梯上的顾客送到二楼。如果扶梯不动,人走上去需要1.5分钟,那么,当人沿着开动的自动扶梯走上去,需要的时间是( ) A.2分钟 B.1分钟 C.3/8分钟 D.0.5分钟 7.某同学晚上仰头看着月亮行走时,看到月亮会跟着自己向前走,不走时,月亮也不动,这时,他选择的参照物是( ) A.附近的房子 B.人自己 C.月亮 D.漂动的云 8.车站上,坐在火车里的乘客从窗口发现有两列火车沿相反的方向运动,由此得出的 下列判断中错误的是:()A.乘客坐的火车和看到的两列火车中一定有两列在 沿相反方向运动; B.乘客坐的火车可能在运动; C.三列火车可能沿同一方向运动; D.三列火车中可能有一列是静止的。 9.汽车上山的速度是v1,下山返回的速度是v2,如果返回时汽乍的运行时间是上山时间的一半,则汽车在整个往返过程中的平均速度是( ). 10.我们感觉地球同步卫星在空中静止不动,是因为( ). A.卫星绕地心运动一周的时间是12h B.卫星绕地心运动一周的时间是24h C.卫星绕地心运动一周的时间是48h D.不管选什么作参照物,卫星的速度都为零 11.一支普通铅笔的直径最接近于( ). A.7×10-3m B.7×10-5m C.7×103m D.7×105m 12.一列蒸汽火车在做匀速直线运动,在远处的人看见火车头上冒出的烟是竖直向上的。这是由于()

《易错题》人教版初中物理八年级上册第一章综合知识点复习(培优练)

一、选择题 1.王瑞同学水平推动地面上的物体运动,物体的v t -图像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中( ) ①物体0~1s 处于静止状态 ②物体在第1~4s 做匀速直线运动 ③物体在4~6s 通过的路程是2.4m ④物体在0~6s 的平均速度是0.7m/s A .只有①正确 B .只有②③正确 C .只有①②③正确 D .①②③④都正确D 解析:D 【详解】 由图像可知,物体在0~1s 内速度10m/s v =,处于静止状态,故①正确;根据图像,物体在第1~4s 内速度20.6m/s v =,做匀速直线运动,故②正确;根据图像,物体在第4~6s 内速度3 1.2m/s v =,由s v t =可得通过的路程 333 1.2m/s 2s 2.4m s v t ==⨯= 故③正确;物体在第1~4s 内速度20.6m/s v =,由s v t =可得通过的路程 2220.6m/s 3s 1.8m s v t ==⨯= 物体在0~6s 的总路程 23 1.8m 2.4m 4.2m s s s =+=+= 总时间6s t =,物体在0~6s 的平均速度 4.2m 0.7m/s 6s s v t = == 故④正确。 故选D 。 2.为响应“绿色出行”的号召,三个好朋友决定选择不同的低碳环保方式出行。小刘骑电动车以18km/h 的速度平稳前进;小韩以4m/s 的速度跑步前进;小王骑自行车出行,他每分钟通过的路程为 270m 。关于三者速度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小刘速度最大 B .小韩速度最大 C .小王速度最大 D .三人速度一样大A 解析:A

【详解】 小刘的速度为 v 1=18km/h=5m/s 小韩的速度为 v 2=4m/s 小王的速度为 3 4.5m/s 60s 270m v = = 因为 5m/s>4.5 m/s>4m/s 故小刘速度最大,故选A 。 3.小明去上学,他先以2m/s 速度走了1分钟,然后以5m/s 的速度跑了5分钟,最后1分钟以1m/s 的速度步行到学校。则小明从家到学校全程的平均速度约为多少( ) A .2m/s B .3m/s C .4m/s D .5m/s C 解析:C 【详解】 小明同学第一段通过的路程为 1112m/s 1min 2m/s 60s 120m s v t ==⨯=⨯= 第二段通过的路程为 2225m/s 5min 5m/s 300s 1500m s v t ==⨯=⨯= 第三段通过的路程为 3331m/s 1min 1m/s 60s 60m s v t ==⨯=⨯= 全程的平均速度为 120m 1500m 60m 1680m 4m/s 1min 5min 1min 420s s v t ++= ===++ 故选C 。 4.关于匀速直线运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v 与s 和t 无关,是一个定值 B .由s v t =可知,v 与s 成正比,与t 成反比 C .在弯道上缓慢行驶着的汽车,在做匀速直线运动 D .某汽车每小时通过的路程都是50km ,则一定做匀速直线运动A 解析:A 【详解】 A .做匀速直线运动的物体速度是一个定值,速度保持不变,故A 正确; B .速度的大小等于路程与运动时间的比值,但速度大小与物体路程和运动时间无关,故B 错误; C .在弯道上缓慢行驶着的汽车,运动方向在发生变化,不在做匀速直线运动,故C 错误;

最新人教版初中物理八年级上册第一章机械运动总复习讲义

第一章机械运动复习讲义 重点:长度,时间的单位及测量,参照物,运动和静止的相对性,速度的计算,平均速度的测量 难点:长度测量时的读数,匀速直线运动图像 方法:实验法,图像法 一、知识点通关站 【知识点1】长度和时间的测量 1.长度的测量是最基本的测量,最常用的工具是。 2.长度的主单位是,用符号表示,我们走两步的距离约是米. 3.长度的单位关系是:1千米= 米,1分米= 米, 1厘米= 米,1毫米= 米。 人的头发丝的直径约为0.07 ;地球的半径约6400 ; 4.刻度尺的正确使用:(1).使用前要注意观察它的、和; (2).用刻度尺测量时,尺要沿着所测长度,不利用磨损的;(3).读数时视线要与尺面,在精确测量时,要估读到的下一位;(4).测量结果由和组成。 5.特殊测量方法: (1)累积法:把尺寸很小的物体累积起来,聚成可以用刻度尺来测量的数量后,再测量出它的总长度,然后除以这些小物体的个数,就可以得出小物体的长度。如测量细铜丝的直径,测量一页纸的厚度. (2)辅助法:方法如图: (a)测硬币直径; (b)测乒乓球直径; (c)测铅笔长度。 (3)替代法:有些物体长度不方便用刻度尺直接测量,则可用其他物体代替测量。(4)化曲为直法 7.测量时间的基本工具是。在国际单位中时间的单位是 ,它的常用单位有、。1h= min= s. 【知识点2】机械运动

1.机械运动:一个物体相对于另一个物体的的改变叫机械运动。2.参照物:在研究物体运动还是静止时被选作的物体(或者说被假定的物体)叫参照物。 3.运动和静止的相对性:同一个物体是运动还是静止,取决于所选的。4.匀速直线运动:物体在一条直线上运动,在相等的时间内通过的路程都。(速度不变) 5.速度:用来表示物体的物理量。 6.速度的定义:在匀速直线运动中,速度等于物体在内通过的。公式是: ;速度的国际单位是:; 常用单位是:。 7.1米/秒= 千米/小时。 8.平均速度:在变速运动中,用除以可得物体在这段路程中的快慢程度,这就是平均速度。公式:,日常所说的速度多数情况下是指。 9.测小车平均速度的实验原理是:实验器材除了斜面、小车、金属片外,还需要和。 二、练习成长站 【类型1】下列单位换算中正确的是() A.3.6km=3.6km×1000m=3600m B.3.6km=3.6km×1000=3600m C.3.6km=3.6×1000=3600m D.3.6km=3.6×1000m=3600m 【类型2】同学们估测教室里讲台的高度,结果正确的是() A.80m B.80dm C.80cm D.80mm 【类型3】下列图中,关于刻度尺使用方法正确的是() A B D C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物理《机械运动》专题培优高频试题(附答案)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物理《机械运动》专题培优试题 一、单选题 1.有一人在平直马路边散步(速度不变),他发现每隔t 1时间有一路公共汽车迎面开过,他还发现每隔t 2时间有一辆这路公共汽车从身后开过,于是他计算出这路车从汽车站发车的时间间隔是( ) A . 12 12 2t t t t + B . () 12 123t t t t + C . () 12 122t t t t + D . 12 12 3t t t t + 2.做匀速直线运动的甲乙两人,分别从大桥的东西两端同时出发,相向而行,两人首次相遇处距大桥东端300m ,相遇后,两人仍以原来的速度继续前进,走到对方桥头又立即返回,返回后运动的速度大小不变,他们再次相遇处距大桥东端100m ,根据计算可得到甲乙两人的速度之比是( ) A .3:4 B .3:1 C .2:3 D .3:2 3.P 、Q 是同一直线上相距12米的两点,甲从P 点、乙从Q 点同时沿直线相向而行,它们运动的s −t 图象如图所示,分析图象可知( ) A .乙到达P 点时,甲离Q 点6米 B .经过3秒,甲、乙相距4米 C .甲的速度小于乙的速度 D .甲到达Q 点时,乙离P 点2米 4.根据烟囱中冒的烟和甲、乙两小车上小旗飘动的情况,有关甲、乙两小车相对于房子的运动情况,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甲、乙两小车一定向左运动 B .甲小车可能运动,乙小车向右运动 C .甲、乙两小车一定向右运动 D .甲小车可能静止,乙小车向左运动 5.今年是爱因斯坦狭义相对论发表113周年,根据他的理论,物体在运动方向的长度会缩短。静止时沿东西方向水平放置、长为0l 的直尺,当它以恒定速度v 向东运动时,地面上观测者测得直尺在运动方向的 长度为l ,它们之间的关系可用2 021v l l c =-表示,其中c 为光在真空中传播的速度。若该直尺与水平方向 成θ角向东运动,则地面上观测者测得的直尺长度是( ) A .2 22002(1cos )(sin )v l l c θθ-- B .2 22002(1cos )(sin )v l l c θθ-+

《易错题》人教版初中物理八年级上册第一章综合经典复习题(培优练)

一、选择题 1.如图所示,甲、乙两同学从同一地点同时向相同方向做直线远动,他们通过的路程随时间变化的图象如图所示,由图象可知,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在010s ~内,乙同学比甲同学运动的快 B .两同学在距离出发点100m 处相遇 C .在015s ~内,甲同学平均速度大 D .在010s ~内,乙同学的速度10m /s B 解析:B 【详解】 A .在010s ~内,在相同时刻甲运动的路程大,由s v t = 可知乙同学比甲同学运动的慢,故A 错误; B .由图可知,两同学在运动15s 时在距离出发点100m 处相遇,故B 正确; C .在015s ~内,甲乙运动的路程相同,由s v t = 可知二者平均速度相同,故C 错误; D .在015s ~内乙一直在做匀速直线运动,则在010s ~内乙同学的速度为 100m 6.7m/s 15s s v t = == 故D 错误。 故选B 。 2.汽车后刹车灯的光源,若采用发光二极管LED ,则通电后亮起的时间会比采用白炽灯大约快0.5s ,故有助于后车驾驶员提前作出反应,即遇到情况时可提前0.5s 刹车。在限速为110km/h 的高速公路上,行车安全距离约可以减少( ) A .55m B .25m C .15m D .5m C 解析:C 【详解】 由题可知速度为 110000m 275110km/h m/s 3600s 9v == = 根据速度的定义s v t =可得行车安全距离约可以减少

275m/s 0.5s 15m 9 s vt == ⨯≈ 故ABD 不符合题意,C 符合题意。 故选C 。 3.甲、乙两物体同时同地同向运动,如图所示,分别为两物体运动的v -t 图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0-4s 时间内甲做匀速直线运动 B .第2s 时刻甲、乙两物体再次相遇 C .0-4s 时间内甲、乙运动路程相等 D .0-4s 时间内甲的平均速度为5m/s B 解析:B 【详解】 A .由图甲可知,甲在1-3s 内处于静止状态,故A 错误; B .由图甲可知,甲在1s 内的速度为4m/s ,1-2s 内静止,2s 内甲运动的路程 s 甲=v 甲t 1=4m/s×1s=4m 乙在2s 内的速度是2m/s ,2s 内乙运动的路程 s 乙= v 乙t 2=2m/s×2s=4m s 甲=s 乙=4m 所以第2s 时刻甲、乙两物体再次相遇,故B 正确; C .0-4s 时间内甲运动的路程 s 甲1=v 甲t 1+v 甲t 3=4m/s×1s+6m/s×1s=10m 0-4s 时间内乙运动的路程 s 乙1=v 乙t 4=2m/s×4s=8m 0-4s 时间内甲、乙运动路程不相等,故C 错误; D .0-4s 时间内甲的平均速度为 110m =4s s v t '='甲甲=2.5m/s 故D 错误。 故选B 。 4.关于运动和静止,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深圳市黄埔学校人教版初中物理八年级上册第一章【机械运动】经典复习题(课后培优)

考试范围:xxx;满分:***分;考试时间:100分钟;命题人:xxx 学校: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 班级:__________ 考号:__________ 一、选择题 1.两个做匀速直线的物体甲、乙,它们的速度之比是2:3,通过的路程之比为是3:5,那么甲、乙两物体的运动时间之比是() A.2:5B.5:2C.9:10D.5:8 2.小明去上学,他先以2m/s速度走了1分钟,然后以5m/s的速度跑了5分钟,最后1分钟以1m/s的速度步行到学校。则小明从家到学校全程的平均速度约为多少() A.2m/s B.3m/s C.4m/s D.5m/s 3.如图所示是某同学记录的相等时间隔里小车往右运动的情景,则小车刹车过程的运动情景可能是() A.B. C. D. 4.如图所示,甲、乙两人同时从同一地点出发,同向做匀速直线运动,某时刻他们的位置如图甲所示,图中能正确反映两人运动与时间关系的是() A.B.C.D. 5.甲同学骑自行车去看望乙同学,乙同学得知消息后步行去迎接,接到后同车返回,整个过程他们的位置与时间的关系如图所示,据图可知() A.两同学在t=15min时相遇

B.相遇前甲的速度是乙的4倍 C.相遇后乙的速度是原来的2倍 D.整个过程甲的平均速度是乙的2.5倍 6.如图是一辆汽车做直线运动的s﹣t图象,对线段OA、AB、BC、CD所表示的运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BC段汽车运动的速度为15km/h B.AB段汽车做匀速直线运动 C.CD段汽车的运动方向与OA段汽车的运动方向相同D.汽车在4h内运动的路程为 30km 7.一名运动员在百米赛跑中,起跑的速度是9m/s,中途的速度是8m/s,最后冲刺的速度是12m/s.如果他的成绩是10s,则他全程的平均速度是 A.9.7m/s B.10.0m/s C.10.3m/s D.10.7m/s 8.物理实验室中,常用的测量长度的工具是() A.刻度尺B.天平C.量筒D.弹簧测力计 9.如图所示图像描述了甲、乙、丙、丁四物体的运动状态,其中运动速度相同的两物体是() A.甲和丁B.甲和乙C.乙和丙D.丙和丁 10.甲、乙两物体同时同地开始做直线运动,小明绘制出它们运动路程与时间关系的s-t图象,如图所示,则由图象可知() A.甲做匀速直线运动 B.甲、乙均做匀速直线运动 C.乙运动速度保持为0.6m/s D.甲的速度一直大于乙的速度 11.做匀速直线运动的甲乙两物体的运动时间之比为2∶3,通过的路程之比为3∶4,则甲

深圳市福景外国语学校人教版初中物理八年级上册第一章【机械运动】知识点总结(课后培优)

考试范围:xxx ;满分:***分;考试时间:100分钟;命题人:xxx 学校: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 班级:__________ 考号:__________ 一、选择题 1.小明骑自行车上学,先用10km/h 的速度匀速骑行了前一半路程,接着用15km/h 的速度匀速骑行了剩下的一半路程。小明骑行全程的平均速度是( ) A .12km/h B .12.5km/h C .13km/h D .13.5km/h 2.下列有关估测中,最符合实际的是( ) A .声音在15℃的空气中的传播速度为3310m /s B .人正常步行的速度约为20m /s C .橡皮从课桌掉到地上的时间的5s D .教室内课桌的高度约为80cm 3.甲、乙两辆车沿着同一方向做直线运动时,它们行驶的路程s 随时间t 变化的图像如图所示。根据图像提供的信息,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 .甲车在做加速直线运动 B .前3s 内,甲车的速度等于乙车的速度 C .当t =3s 时,乙车通过的路程是90m D .当t =5s 时,甲、乙两车相距40m 4.汽车后刹车灯的光源,若采用发光二极管LED ,则通电后亮起的时间会比采用白炽灯大约快0.5s ,故有助于后车驾驶员提前作出反应,即遇到情况时可提前0.5s 刹车。在限速为110km/h 的高速公路上,行车安全距离约可以减少( ) A .55m B .25m C .15m D .5m 5.晓燕在学校春季运动会百米赛跑中以16s 的成绩获得冠军,测得她在50m 处的速度是5m/s ,到终点时的速度为7m/s ,则全程内的平均速度是( ) A .5m/s B .6m/s C .6.25m/s D .7m/s 6.物理实验室中,常用的测量长度的工具是( ) A .刻度尺 B .天平 C .量筒 D .弹簧测力计 7.物理小组的同学想利用闪电和雷声的时间间隔计算闪电发生位置到他们的距离,以下 是四位同学提出的不同方案,其中计算结果误差最小的应该是( ) A .记录刚刚看到闪电至刚刚听到雷声的时间,再乘以声速 B .记录刚刚看到闪电至雷声刚刚结束的时间,再乘以声速 C .一位同学按选项 A 方法测量时间,多测几次求平均值后,再乘以声速

【单元练】《易错题》初中八年级物理上册第一章《机械运动》知识点总结(培优练)

一、选择题 1.为了使测量长度的实验更准确些,应该() A.在记录实验资料时小数点后多保留几位数 B.根据测量要求尽量选用精度高的测量工具 C.尽量使每次测量值相互相等 D.以上说法都是错误的B 解析:B 【详解】 为了使测量长度的实验更准确些,可以选用精密的测量工具、改进测量方法以及多次测量求平均值。 故选B。 2.甲、乙两小车同时同地沿同一直线匀速运动,它们的s t 图象分别如图所示,根据图象分析可知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 .0.6m/s v =甲,0.2m/s v =乙 B .经过6s 两小车可能相距6.0m C .经过6s 两小车可能相距4.8m D .经过6s 两小车可能相距2.4m B 解析:B 【详解】 A .由图可知,当t =6s 时,甲通过的路程为s 甲=3.6m ,乙车通过的路程为s 乙=1.2m ,则 v 甲= 3.6m =6s s t 甲甲=0.6m/s v 乙= 1.2m =6s s t 乙乙=0.2m/s 故A 正确,不符合题意; BCD .由图象可看出:经过6s ,甲车的路程是3.6m ,乙车的路程是1.2m ,由题知,甲、乙两小车同时同地沿同一直线匀速运动,若两车运动方向相同,则两车相距 3.6m-1.2m=2.4m 若两车运动方向相反,则两车相距 3.6m+1.2m= 4.8m 故B 错误,符合题意,CD 正确,不符合题意。 故选B 。 3.关于运动和静止,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拖拉机和联合收割机以同样的速度前进时,以拖拉机为参照物,联合收割机是静止的 B .站在上升的观光电梯上的乘客认为电梯是静止的,是因为他以身边的乘客为参照物 C .站在地球上的人认为地球同步卫星在空中静止不动,是因为他以自己为参照物 D .飞机在空中加油时,若以受油机为参照物,加油机是运动的D 解析:D 【详解】 A .拖拉机和联合收割机以同样的速度前进时,以拖拉机为参照物,联合收割机与拖拉机的位置没有变化,是静止的,故A 正确,不符合题意; B .站在上升的观光电梯上的乘客认为电梯是静止的,是因为他以身边的乘客为参照物,电梯与乘客的位置没有变化,是静止的,故B 正确,不符合题意; C .站在地球上的人认为地球同步卫星在空中静止不动,是因为他以自己为参照物,同步卫星与人的位置没有变化,是静止的,故C 正确,不符合题意; D .飞机在空中加油时,若以受油机为参照物,加油机与受油机的位置没有变化,是静止的,故D 错误,符合题意。 故选D 。 4.关于运动和静止,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八年级物理上册 第一章《机械运动》培优精选题

八年级物理上册第一章《机械运动》培优精选题 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 一、单选题 1 . 赏中华诗词,寻文化基因,品生活之美。诗词是中华文化的瑰宝,许多优美的诗词既是对生活和自然现象的生动描述,也与物理知识紧密联系。下列诗词中涉及的物理知识解释不正确的是 A.“两岸青山相对出,孤帆一片日边来”,“青山相对出”说明运动和静止是相对的 B.“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轻舟”的运动是以山为参照物的 C.“绿树阴浓夏日长,楼台倒影入池塘”,“楼台倒影入池塘”是光的折射现象 D.“花气袭人知骤暖,鹊声穿树喜新晴”,“花气袭人”说明分子在做无规则运动 2 . 下列现象中属于机械运动的是 A.茹萍同学去年种的小树长高了B.花园里开的鲜花散发出香味 C.苹果树上的苹果落下来D.冰块融化成水 3 . “龟兔赛跑”新传:龟兔同时从同一地点沿同一条道路向同一目标前进,兔子半途睡了一觉,醒来时发现龟离目标很近了,撒腿就跑,结果龟兔同时到达终点,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在这段时间内,龟兔的平均速度相等 B.在这段路程内,龟兔的平均速度相等 C.在兔子睡觉前一段时间内,龟兔的平均速度不相等 D.无论如何,兔子的平均速度大于龟的平均速度 4 .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据可知,物体的质量越大,密度越大 B.据可知,物体的比热容越大,吸收的热量就越多 C.根据可知,在相等时间内,物体运动路程越长,运动的速度越大

D.据可知,导体的电阻与导体两端的电压成正比 5 . 在国际单位制中,力的单位是() A.米(m)B.千克(kg) C.牛顿(N)D.帕斯卡(Pa) 6 . 为宣传“绿色出行,低碳生活”理念,三个好朋友在某景点进行了一场有趣的运动比赛.张小三骑马以36km/h的速度前进,李小四以5 m/s的速度跑步前进,王小五骑自行车,每分钟通过的路程是0.54 km,则()A.张小三速度最大B.李小四速度最大 C.王小五速度最大D.三人速度一样大 7 . 为了监督司机遵守限速规定,交管部门在公路上设置了固定测速仪.如图所示,汽车向放置在路中的测速仪匀速驶来,测速仪向汽车发出两次短促的(超声波)信号,第一次发出信号到测速仪接收到信号用时0.5s,第二次发出信号到测速仪接收到信号用时0.3s,若发出两次信号的时间间隔是0.9s,超声波的速度是340m/s.则 A.汽车接收到第一次信号时,距测速仪170m B.汽车接收到第二次信号时,距测速仪50m C.汽车的速度是26.2m/s D.汽车的速度是42.5m/s 8 . 小强乘坐从县城开往株洲的汽车,当汽车进入株洲市汽车站时他感慨地说:“株洲终于来到了我的身边!”他说出这种话时所选择的参照物 A.株洲市汽车站B.小强所乘坐的客车C.马路旁边的树木D.停在汽车站里的客车 9 . 水平地面上的甲、乙、丙三辆小车同时从某点出发沿同一直线开始匀速运动,其中甲、乙的s﹣t图象如图所示.运动4秒时甲与乙相距2米,乙与丙相距3米.若将丙的s﹣t图象也画在图中,则下列关于丙s﹣t图象的判断中正确的是()

人教版初中八年级物理上册第一章机械运动高频考点知识梳理

人教版初中八年级物理上册第一章机械运动高频考点知识梳理 单选题 1、你坐车前来学校时,汽车沿直线运动,每10分钟通过的路程是150m,则汽车() A.一定是匀速直线运动B.一定是变速直线运动 C.每10分钟的平均速度一定是0.25m/sD.每秒钟的平均速度一定是0.25m/s 答案:C AB.汽车沿直线运动,每10分钟通过的路程是150m,不能保证任何相等的时间内通过的路程相等,在这10分钟内,有先快后慢、先慢后快等很多种情况,汽车可能做匀速直线运动,可能做变速直线运动,故AB不符合题意; CD.汽车的平均速度 v=s t =150m 10×60s =0.25m/s 说明该汽车每10分钟的平均速度一定是0.25m/s,每秒钟的平均速度可以大于0.25m/s,也可以小于0.25m/s,故C符合题意,D不符合题意。 故选C。 2、甲、乙二人从同一位置沿同一方向做直线运动,其s-t图像如下图所示,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A.0~10min,甲通过的路程大于乙通过的路程B.0~30min,甲的平均速度等于乙的平均速度 C.10~20min,以乙为参照物,甲是静止的D.20~30min,甲、乙二人之间的距离越来越大 答案:B A.由图像可知,0~10min,乙的图线比甲的图线更靠近纵坐标,故甲通过的路程小于乙通过的路程,故A错误; B.由图像可知,0~30min,甲、乙两人通过的路程相等为 s甲=s乙=1.8km=1800m 所用的时间为 t甲=t乙=30min=1800s 则甲的平均速度为 v 甲= s 甲 t 甲 = 1800m 1800s =1m/s 乙的平均速度为 v 乙= s 乙 t 乙 = 1800m 1800s =1m/s 即在0~30min,甲、乙两人的平均速度相等,故B正确; C.由图像可知,10~20min,乙是静止,甲做匀速直线运动,以乙为参照物,甲是运动的,故C错误; D.由图像可知,20~30min之间,刚开始时甲的路程大于乙的路程,乙的图线比甲的图线更靠近纵坐标,乙的

人教版初中八年级物理上册《第一章机械运动1--2运动的描述》知识点专项强化训练试卷含答案解析

人教版初中八年级物理上册《第一章机械运动1--2运动的描述》知识点专项 强化训练试卷含答案解析 一、单选题 1、中国自主研发的“海斗一号”,在马里亚纳海沟刷新了中国潜水器最大下潜深度纪录,达到10907米,“海斗 一号”在完成了岩石状物体样本的抓取和其他工作后,遥控抛载安全上浮,对于上浮过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以“海斗一号”为参照物,海面是静止的 B.以“海斗一号”为参照物,海底是静止的 C.以样本为参照物,“海斗一号”是静止的 D.以抛掉的重物为参照物,“海斗一号”是静止的 【答案】C 【详解】 A.上浮过程中,以“海斗一号”为参照物,“海斗一号”和海面之间距离不断减小,故以“海斗一号”为参照物,海面是运动的,故A错误; B.上浮过程中,以“海斗一号”为参照物,“海斗一号”和海底之间距离不断增大,故以“海斗一号”为参照物,海底是运动的,故B错误; C.“海斗一号”抓取样本后上浮,“海斗一号”和样本之间没有发生位置变化,故以样本为参照物,“海斗一号”是静止的,故C正确; D.“海斗一号”抛掉的重物下沉,“海斗一号”上浮,两者之间的距离不断增大,故以抛掉的重物为参照物,“海斗一号”是运动的,故D错误。 故选C。 2、如图所示,2021年10月16日,神舟十三号载人飞船采用自主快速交会对接模式成功对接于天和核心舱径向端,与此前已对接的天舟二号,天舟三号货运飞船一起构成四舱(船)组合体,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对接前,神舟十三号相对于天和核心舱是静止的 B.对接后,神舟十三号相对于天和核心舱是运动的 C.神舟十三号相对于地球是静止的 D.对接后,四舱(船)组合体之间是相对静止的 【答案】D 【详解】 A.对接前,神舟十三号与天和核心舱要逐渐靠近,因此它们之间是相对运动的,故A错误; B.对接后,神舟十三号相对于天和核心舱的位置不再发生改变,所以它们是相对静止的,故B错误; C.神舟十三号相对于地球的位置不断发生变化,所以神舟十三号相对于地球是运动的,故C错误; D.对接后,四舱(船)组合体之间的相对位置不再改变,因此,它们之间是相对静止的,故D正确。 故选D。 3、骑自行车的人自西向东运动,固定在路旁的摄像系统两次拍出的照片分别如图甲、乙所示,以下判断错误的是() A.以小轿车为参照物,货车与自行车都向东运动 B.以地面为参照物,货车、小轿车、自行车均在运动 C.以地面为参照物,小轿车向西的速度大于货车的速度 D.以货车为参照物,小轿车向西运动,自行车也向西运动 【答案】D 【详解】 骑自行车的人自西向东运动,所以图中右方为东,左方为西。

人教版初中八年级物理上册第一章机械运动知识汇总大全

人教版初中八年级物理上册第一章机械运动知识汇总大全 单选题 1、物理学发展离不开一个又一个物理学家们的努力与贡献。下列物理学家中,开创近代物理学的研究方法的是() A.牛顿B.伽利略 C.爱因斯坦D.杨振宁 答案:B AB.近代物理学通常是指经典物理学,经典物理学以经典力学、经典电磁场理论和经典统计力学为三大支柱,由伽利略、牛顿等人创立,伽利略是经典物理学的开创者。16世纪末,伽利略对运动的研究,不仅确立了许多用于描述运动的基本概念,而且创造了一套对近代物理学发展极为有益的方法。这些方法的核心是把逻辑推理和实验相结合进行科学研究的方法,牛顿在前人的基础上,系统分析,科学推导,总结了宏观低速运动物体的运动规律和万有引力定律。故A不符合题意,B符合题意; CD.爱因斯坦的相对论和量子理论,杨振宁的规范场理论和宇称不守恒理论属于当代物理学领域,故CD不符合题意。 故选B。 2、小明有几种长度测量方法: ①测量细铜丝的直径:先将细铜丝在铅笔上紧密排绕30圈,测出总长度,然后算出细铜丝的直径; ②测1张纸的厚度:用刻度尺测出100张纸的厚度,然后算出1张纸的厚度; ③测量一段曲线的长度:用圆规取一定长度如1cm,然后用圆规逐段去测量曲线,最后得出曲线的总长度。

其中所用测量方法相同的是() A.①②B.②③C.①③D.①②③ 答案:A ①②由于一张纸的厚度和细铜丝的直径都非常小,不能直接测量(小于测量工具的分度值),所以要测多个相同物理量的总和,求平均值从而达到减小误差的目的,故二者方法相同; ③把曲线看成是由许多小段直线组成的,用圆规取一定长度如1cm,然后用圆规逐段去测量曲线,最后得出曲线的总长度,采用的是等效替代法。故BCD不符合题意,A符合题意。 故选A。 3、甲、乙、丙三辆小车同时同地同向运动,它们的运动s﹣t、v﹣t图像分别如下两图所示,由图像() A.甲和丙的速度相同 B.若甲和乙运动的路程相同,则甲和乙所用的时间之比为2∶3 C.若乙和丙运动的时间相同,则乙和丙运动的路程之比为2∶3 D.甲是变速直线运动,乙和丙是匀速直线运动 答案:A A.根据s=vt,可由图1得出甲的速度为: v 甲= s t = 20m 5s =4m/s 由图2可知丙的速度为v 丙=4m/s,所以v 甲 =v 丙 ,故A正确; B.设甲和乙运动的路程为s,则甲所用的时间为

初中物理第一章 机械运动的专项培优练习题(含答案

初中物理第一章机械运动的专项培优练习题(含答案 一、选择题 1.如图是相向而行的甲、乙两物体的s t-图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相遇时两物体通过的路程均为100 m -内甲、乙均做匀速直线运动 B.030s C.甲的运动速度为10m/s D.甲、乙是同时出发的 2.某商场的自动扶梯在0.5分钟内,可以把站在扶梯上的顾客送到二楼.如果扶梯不动,人走上去需要1.5分钟,那么,当人沿着开动的自动扶梯走上去,需要的时间是 A.2分钟B.1分钟C.3/8分钟D.0.5分钟 3.如图所示是甲乙丙三个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的图像,根据图像信息所做的判断正确的是() A.三个物体运动速度关系是v甲>v乙>v丙 B.相同时间它们运动的路程关系是s丙>s甲>s乙 C.运动相同路程所用时间关系是t丙>t乙>t甲 D.若路程相同,同时出发丙最先到达终点 4.一辆汽车以速度v行驶了的路程,接着以20km/h的速度跑完了剩下的的路程,如果汽车全程的平均速度为30km/h,则v的值为() A.12km/h B.32km/h C.60km/h D.340km/h 5.如下图所示,则表示物体运动速度相同的是()

A.甲乙B.甲丁C.乙丙D.丙丁 6.某同学对一物体进行了四次测量,分别为:2.56cm、2.58cm、2.54cm、2.55cm,多次测量求平均值后,记录结果正确的是:() A.2.5575cm B.2.558cm C.2.56cm D.2.5cm 7.小亮、小高两人站在100m赛跑的跑道上,小亮站在起点退后10m处,而小高则站在起点处,开始同时起跑,他们同时到达跑道的终点。现在让小亮和小高均向前走10m,两人都保持原来的速度同时起跑,则他们此次比赛所用时间之比是() A.100:99 B.10:9 C.99:100 D.11:10 8.一个人骑自行车前进,开始以2m/s的速度匀速走了40m,然后又以5m/s 的速度匀速走了10s ,则他在整个路程中的平均速度是 A.3m/s B.7m/s C.3.5m/s D.2.5m/s 9.如图所示,是利用每秒闪光30次的照相机拍摄到的4个物体的闪光照片,箭头表示物体运动的方向,其中做匀速直线运动的物体是() A.B.C.D. 10.为了督促司机遵守限速规定,交管部门在公路上设置了固定测速仪.如图所示,汽车向放置在路中的测速仪匀速驶来,测速仪向汽车发出两次超声波信号,第一次发出信号到接收到反射回来的信号用时0.5s,第二次发出信号到接收到反射回来的信号用时0.4s.若测速仪发出两次信号的时间间隔是0.9s,超声波的速度是340m/s,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汽车接收到第一次信号时,距测速仪170m B.汽车两次接收到信号时位置相距34m C.在该测速区内,汽车的速度是18.9m/s D.在该测速区内,汽车的速度是20m/s 11.水平地面上的甲、乙、丙三小车同时同地在同一直线做匀速运动,甲、乙的s-t图像如图所示.运动10秒时,甲与乙的距离为2米,甲到丙的距离小于乙到丙的距离,下列关于丙运动情况的判断,正确的是()

相关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