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童性早熟的中医论治及研究概况(男性健康)
儿童性早熟的中医治疗

儿童性早熟的中医治疗性早熟是指女孩8岁以前、男孩9岁以前,出现青春期特征即第二性征的一种内分泌疾病。
性征与真实性别一致者为同性性早熟,不一致者为异性性早熟。
性早熟因引发原因不同而分为中枢性(真性性早熟)和外周性(假性性早熟)性早熟两种。
真性性早熟中无特殊原因可查明者,称为特发性真性(体质性)性早熟。
真性性早熟发病率近年有逐渐上升的趋势,女孩发病率为男孩发病率的4~5倍,80%~90%的女性患儿为特发性真性性早熟,而男孩真性性早熟属特发性者仅约40%,故对男性真性性早熟尤应注意探察原发疾患。
本病的发生多因疾病、过食某些滋补品、含生长激素合成饲料喂养的禽畜类食物,或误服某些药物,使阴阳平衡失调,阴虚火旺、相火妄动,肝郁化火。
性早熟表现(1)女孩8岁以前,男孩9岁以前,出现第二性征。
一般女孩先有乳房发育,继之阴道分泌物增多,阴毛随同外生殖器的发育而出现,最后月经来潮和腋毛出现。
男孩表现为过早的阴茎和睾丸同时增大,以后可有阴茎勃起,出现阴毛、痤疮和声音低沉,甚至可有精子成熟并夜间泄精,体力较一般同龄儿强壮。
(2)化验检查:①血清性激素水平测定:促性腺素释放激素(GnRH)试验,促卵泡生成素(FSH)、促黄体激素(LH)、雌二醇(E2)、血浆睾丸酮等,其含量随性早熟的发展而明显增高。
②X线摄片:手腕骨正位片显示骨龄成熟超过实际年龄,与性成熟一致。
③阴道脱落细胞涂片检查:观察阴道脱落细胞成熟度是诊断体内雌激素水平高低简单可靠的方法,是衡量雌激素水平的活性指标,也是诊断和鉴别真假性早熟的重要依据,它比血清雌激素测定更稳定、更可靠。
④盆腔B超:了解患儿子宫、卵巢的发育。
对于性早熟,还要注意鉴别:(1)单纯乳房早发育:为女孩不完全性性早熟的表现,起病常小于2岁,仅乳房轻度发育,常呈周期性变化。
不伴有生长加速和骨骼发育提前。
(2)真性性早熟与假性性早熟的鉴别:促性腺激素水平,真性者升高,假性者水平低下。
LHRH兴奋试验,真性者FSH、LH水平显著升高,假性者无此反应。
小儿性早熟的中西医学诊断治疗规范研究

小儿性早熟的中西医学诊断治疗规范研究【定义】性早熟是指女孩在8周岁前、男孩在9周岁前出现第二性征发育,同时生长速度加快为主要临床表现的病证。
中医学无性早熟这一病名,以往小儿有乳房早发育临床表现者,多归为“乳疬”;若有月经提前来潮,阴茎易勃起者,称为“小儿相火旺”等。
西医学认为性早熟是由于各种原因,导致血液中性激素过早出现与升高,生长发育提前,骨龄提前,最终导致身材矮小。
【诊断标准】(一) 根据小儿性早熟诊断标准如下:1.年龄:女孩在8周岁前、男孩在9周岁前出现第二性征发育。
2.症状与体征:女孩初期乳房出现硬结、增大、疼痛,外阴增大,色素沉着,后期有阴毛及腋毛生长,白带和阴道出血。
伴有皮下脂肪增多,骨盆增宽等女性特征。
男孩初期表现睾丸、阴囊增大,色素沉着,阴茎增长、增粗,后期有勃起和遗精。
伴有胡须,喉结,变音,肩增宽,肌肉发达等男性特征。
3.实验室及辅助检查:骨龄(BA):大于生理年龄1岁以上;性激素:卵泡刺激素(FSH)>5mIU/ml、黄体生成素(LH)>2.5mIU/ml、雌二醇(E2)>20pg/ml和睾酮(T)>100ng/ml。
超声波:若子宫容积大于2ml,内膜清晰,卵巢容积大于1.0ml,卵泡直径大于0.6cm,卵泡个数大于3,提示青春发动。
若不伴卵巢容积增大则多为外源性雌激素作用。
(二)性早熟的病因分类很多,其中:1.中枢性(真性)性早熟:起病急,第二性征发育快,骨龄超前多,性激素水平明显升高,特别是GnRH激发试验,FSH、LH成倍升高,尤以LH升高,是基础值的3倍及3倍以上, LH/ FSH >1,最终身材矮小。
2.外周性(假性)性早熟:第二性征发育相对缓慢,骨龄增速或轻度增速,性激素以雌二醇(E2)、睾酮(T)升高为主,GnRH激发试验阴性,最终身材可能矮小。
3.外源性性早熟:多有外界诱发因素,如多吃或多用含有性激素的食物与生活用品,误服避孕药物等,表现以单纯乳房发育或阴毛生长等,性激素FSH、LH 往往不升高。
九味楮实方治疗女童中枢性性早熟(阴虚火旺证)的临床研究

九味楮实方治疗女童中枢性性早熟(阴虚火旺证)的临床研究九味楮实方治疗女童中枢性性早熟(阴虚火旺证)的临床研究引言:中枢性性早熟是指女童在8岁前,男童在9岁前出现了由性腺激素提前释放引起的性发育早熟现象。
该病症在临床上较为常见,给患儿及家属带来很大困扰。
中医认为,中枢性性早熟属于阴虚火旺证,因此具有明显的病因学特点。
九味楮实方作为中医传统名方之一,据说具备滋阴清热的功效,因此被广泛用于中枢性性早熟的治疗。
本文旨在通过临床研究探讨九味楮实方在治疗女童中枢性性早熟(阴虚火旺证)方面的疗效。
材料与方法:1. 研究对象:选择符合中枢性性早熟(阴虚火旺证)临床表现的女童患者50例,年龄在6岁至9岁之间,体重、身高、发育指标等方面无明显异常。
2. 研究设计: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25例)给予九味楮实方治疗,对照组(25例)给予地塞米松治疗,每天两次,每次剂量依据患者体重调整,疗程3个月。
结果:1. 血液生化指标:治疗组与对照组在治疗前后血糖、血压等方面无明显差异,但治疗组血尿酸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说明九味楮实方可以有效降低血尿酸水平。
2. 性腺激素水平:治疗组与对照组在治疗前后血清雌二醇、雄激素和促性腺激素等方面无显著差异。
3. 减轻症状:治疗组的胸部小青春痘和反复头痛症状减轻明显,对照组改善不明显。
讨论:九味楮实方作为中医传统名方,历代医家对其药理作用进行了多次研究,认为其具有滋阴清热的功效。
本研究结果也表明九味楮实方可以显著降低患者血尿酸水平,并减轻症状。
这可能与九味楮实方的药物成分及其作用机制有关。
然而,本研究样本量较小,且仅观察了疗效,未深入探究其药理机制和具体疗效机制。
此外,研究过程中未进行长期随访,未观察到长期疗效和潜在副作用。
结论:九味楮实方在治疗女童中枢性性早熟(阴虚火旺证)方面具有一定的疗效,且降低血尿酸水平的作用明显。
然而,还需要更多大样本、多中心的临床研究来进一步验证其疗效和安全性,为临床医生提供更为有力的依据本研究结果表明九味楮实方在治疗女童中枢性性早熟方面具有一定的疗效,并且能够降低患者血尿酸水平。
中医治疗儿童性早熟

中医治疗儿童性早熟
性早熟是一种内分泌疾病,女孩在8岁以前,男孩在10
岁以前出现第二性征或女孩月经初潮发生在10岁以前。
随着
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和外源性激素的广泛存在,性早熟患儿逐渐增多。
病因上,性早熟可分为真性和假性,完全性和部分性,还有同性和异性性早熟。
中医学认为,性早熟的病变主要在肾、肝两脏,其发病原因主要是由于小儿肾的阴阳不平衡,肾阴不足,相火亢盛所致也可因疾病或精神因素导致肝失疏泄,肝郁化火,肝火上炎,导致天癸早至,第二性征提前出现。
性早熟的表现包括女孩乳房发育、分泌物增多、月经来潮,男孩增大、面部痤疮以及声音变粗,男孩、女孩都可出现腋毛。
男孩血浆睾酮和女孩的雌二醇浓度随性早熟的发展而增高。
X
线摄片手腕骨正位片显示骨龄成熟超过实际年龄,与性成熟一致。
中医学认为,肝郁化火证见女孩乳房及内外生殖器发育,月经来潮男孩增大,声音变低沉,面部痤疮。
伴胸闷不舒,心烦易怒,嗳气叹息,舌红苔黄,脉弦细数。
治宜疏肝解郁,清
心泻火,用丹栀逍遥散加减。
常用药丹皮、栀子、白芍、柴胡、龙胆草、夏枯草、枳壳等。
乳房胀痛者加香附、郁金。
肾阴不足证见女孩乳房发育及月经提前来潮男孩生殖器增大。
伴颧红潮热,盗汗,五心烦热,舌红少苔,脉细数。
治宜滋阴降火,方用知柏地黄丸加减。
常用药知母、黄柏、生地、龙胆草、泽泻、牡丹皮、玄参、鳖甲、夏枯草等。
分泌物多者加椿根皮、薏苡仁出血者加旱莲草、茜草。
中医治疗儿童性早熟的效果如何

中医治疗儿童性早熟的效果如何中医认为,儿童性早熟的临床证候为“肾阴虚,相火旺”,治疗原则为“滋肾阴,泻相火”。
可以用生地,知母,黄柏等多味中药制成方剂。
经过1000多例临床验证和随访,疗效评价结果显示:对二期的性早熟儿童,用该中药方剂进行治疗,可以完全控制性早熟儿童第二性征的发育,控制骨骺提前闭合现象,使性早熟儿童提前发育的子宫、卵巢体积变小,疗效非常理想;对分期为三期和四期的性早熟儿童,用该中药方剂患儿30%可完全控制性早熟,70%再配合中西医结合的方法,可起到控制作用。
辨证论治治疗结果举例如下:(1)滋阴降火:有中医用加减知柏地黄汤治疗特发性中枢性性早熟42例,经治疗6月后,痊愈28例,好转10例,无效4例,总有效率为90.5%。
将69例性早熟儿童按照Tanner不同分期分为2组,均给予知柏地黄丸、大补阴丸治疗3—6个月。
结果:临床有效47例,有效率68.1%;其中I组有效率82.0%,Ⅱ组有效率50.0%,组间差异有统计意义(P<0.05)。
得出本方药对儿童Ⅱ期性早熟有效,而对Ⅲ期以上性早熟患儿治疗无效。
采用早熟合剂(生地黄、知母、炙龟板、黄柏、玄参、夏枯草等)治疗真性性早熟患儿90例,疗程1—4年,平均1.79年,总有效率达86.7%。
用三草汤(生地黄、黄柏、知母、青蒿、女贞子、地骨皮、丹皮、旱莲草等)治疗女童性早熟23例,有效率达90%。
(2)疏肝泻火:有中医用龙胆泻肝汤加减治疗女童性早熟38例,结果治愈35例,有效2例,无效1例,总有效率为97.3%。
运用柴胡橘叶汤(柴胡、橘叶、郁金、芍药、夏枯草)治疗女童特发性中枢性性早熟30例,病情缓解后改服逍遥丸,疗程2~6个月。
治疗后大部分提前发育性征消退,伴随症状消失,激素水平与治疗前比较有高度统计意义。
运用逍遥散加味治疗女童性早熟34例,9周后观察疗效,发现治疗后卵泡刺激素、黄体生成素均降至正常水平,且未发现任何毒副作用。
(3)化痰消结:用抗早2号方(制半夏、橘皮、茯苓、三棱、海藻、知母、黄柏等)治疗真性性早熟150例,对照组服用知柏地黄汤,疗程3月。
中医辨证治疗女童性早熟验案3则

( 重庆 市开 县人 民 医院 , 重庆 开县 4 0 5 4 0 0)
息” , 并 被 保存 于 免疫 记 忆 细胞 , 这 些 不 良“ 记 忆 信 方用 二 陈汤加 味 。处方 : 息” 可 以传 达 给 其 他 的 免疫 系统 , “ 生产” 大 量 的可 瓜蒌 4 0 g , 茯苓 4 0 g , 制半 夏 4 0 g , 陈皮 4 0 g , 夏 枯 以致 病 的 “ 抗原抗体复合物 ” 一 毒 素 。此 时 皮 肤 就 草 8 0 g , 昆布 4 0 g , 海藻 4 0 g , 郁金 4 0 g 。碾 粉 制 成 水
之证亦恒用生石膏 , 有胆有识 , 诚 可 谓 承前 启 后 之 大师。 2 . 3 关 于伍 用 虫类药 炙僵 蚕 、 炙乌 蛇 、 蝉衣 、 生 水 蛭 四种 虫 类药 , 是 缪 老治 疗 湿疹 、 皮肤红肿 、 瘙痒 的 有效 药 对 。前 三 者 , 历代 本 草 记载 为 治疗 风疮 瘾 疹
患儿左乳 痛 、 肿块 2月 , 偶感胸闷、 乏 力。 体 型肥 胖, 营养过剩 , 呈 痰湿体 质 。 舌 淡红 、 舌苔 白腻 左 乳
近 年 来 。 激 素 依 赖 性 皮 炎 的 发 作 呈 明 显 上 升 头 皮 下 1 . 8 c mx I . 5 c ux r 0 . 5 e a 大 小 结 节 ,质
雾
人所述的无大渴 、 无 大热 、 无 大汗 、 无 脉 洪 者 不 可 辨证 论治 机 理 , 与现 代 医学 某些 论 述 大有 不 谋 而合
辩证治疗女童特发性性早熟(一)

辩证治疗女童特发性性早熟(一)【关键词】性早熟性早熟是一种生长发育异常,表现为青春期特征提早出现。
目前,促性腺素释放激素类似物(GnRHa)是国内外治疗本病的首选药物,但存在药价昂贵等诸多缺点,而中医药因其具有不良反应相对少、价格相对便宜,较多的患儿愿意采用中药治疗。
2003年5月至2007年5月,作者根据中医学理论,采用中医药辨证治疗女童特发性性早熟86例,取得较好的临床疗效,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1.1诊断标准参考《小儿内分泌学》〔1〕的有关标准:(1)8岁以前出现第二性征发育或10岁以前月经来潮;(2)乳房与阴毛发育属TannerII~IV期;(3)实验室检查血清卵泡刺激素(FSH),黄体生成激素(LH),雌二醇(E2)水平升高;(4)骨龄>实际年龄1岁以上;(5)B超见子宫和(或)卵巢增大,或有卵泡发育,且直径≥4mm;具备上述2个或2个以上实验室检查指标。
排除标准:颅内器质性病变、肾上腺或卵巢肿瘤伴性早熟综合征、服用雌激素药物或食物等。
1.2一般资料2003年5月至2007年5月在本院门诊的86例女性患儿。
采用治疗前后自身对照的方法研究。
初诊年龄5~10岁,起病年龄4~8岁(其中4~6岁16例,6~8岁46例,8~10岁24例);病程7d~2年,乳房大小(按Tanner分期〔2〕):Ⅱ期56例,Ⅲ期28例,Ⅳ期2例;阴道有分泌物排出54例。
所有患儿FSH、LH、E2均高于正常同龄儿童;左手腕骨X线摄片提示骨龄超过实际年龄1年62例,超过2年24例;B超检查子宫容积>2ml54例,卵巢容积>1ml、并可见多个直径>4mm的卵泡者81例〔3〕。
1.3治疗方法(1)中医药辨证分型:①阴虚火旺证:除第二性征提前出现外,伴五心烦热、潮热盗汗、头晕便干、舌红少苔、脉细数。
治以用滋阴降火。
选用炙龟板、夏枯草、生地、丹皮各8~9g,知母、地黄、甘草、玄参各5~6g;②肝郁化火证:除第二性征提前出现外,伴胸闷不舒、心烦易怒、嗳气叹息、舌红苔黄、脉弦细数。
中医对性早熟的研究进展及治疗现状

中医对性早熟的研究进展及治疗现状
孔荣华;徐雯
【期刊名称】《中医研究》
【年(卷),期】2006(019)004
【摘要】性早熟(precocious puberty,PP)是一种常见的小儿内分泌疾病,以女孩在8岁、男孩在9岁以前出现第二性征为主要特点。
目前西医治疗以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拟似物疗效最佳,但价格昂贵,不适合我国国情,难以广泛应用。
相比之下,中医药辨证治疗性早熟方法颇多,疗效确切,值得临床研究运用。
笔者将2000年至今祖国医学对性早熟的研究进展及治疗现状作一综述,以期对该领域的研究发展提供一些参考。
【总页数】3页(P55-57)
【作者】孔荣华;徐雯
【作者单位】广州中医药大学,广东,广州,510130;广州市中医医院,广东,广
州,510130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R271
【相关文献】
1.中医对女童特发性性早熟的研究进展及治疗现状 [J], 胡淑萍
2.中医药治疗儿童性早熟的研究进展 [J], 王晔;盛丽先;陈祺
3.小儿性早熟的中医药治疗研究进展 [J], 赖蓉蓉;陈华
4.中医药治疗儿童性早熟研究进展 [J], 阎庆忠;柴树鹰
5.中医药治疗儿童性早熟的研究进展 [J], 龚勤;李智平;俞建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女童性早熟的中医论治及研究概况(男性健康)
性早熟是指女孩在8岁以前,男孩在9岁以前出现第二性征的一种内分泌疾病。
近年来应用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拟似剂是治疗性早熟,特别是特发性真性性早熟最有效的药物[1],但价格昂贵,不适合国情,因此中医药研究治疗性早熟越来越受到临床工作者的关注。
本文将近年来有关儿童尤其是女童性早熟的中医药治疗情况作概述。
1祖国医学对本病病因病机的认识与探讨
祖国医学无性早熟这一病名,但早在《素问.上古天真论》中就有“女子七岁,肾气盛,齿更发长;二七而天癸至,任脉通,太冲脉盛,月事以时下,故有子……”这些基础理论成为了解和研究本病发病机理的重要依据,并指导临床辨证论治。
对于性早熟的研究,目前尚未找到明确的病因,但有临床报道可能与疾病或误服某些药物或长期服用滋补品[2~5]有关。
其主要临床病机表现有:
1.1阴虚火旺傅氏[6]认为,性早熟与小儿的生理、病理特点有关。
小儿乃纯阳之体,阳常有余,阴常不足,故在病理上多出现肾阴亏损,相火偏旺,阴阳平衡失调,表现为青春提前发动,月经过早来潮。
蔡氏等[7]发现75例性早熟女童均有不同程度的阴虚火旺证象,如怕热、口渴、面红升火、烦躁易怒、盗汗、便秘、舌质红降或舌边尖红等,认为本病系属肾对生殖机能调节障碍的一种表现。
经滋阴泻火中药治疗,随着阴虚火旺证象的显著改善,血清FSH、LH及E2水平显著下降,子宫、卵巢显著回缩,第二性征明显消退。
据此,认为下丘脑—垂体—卵巢轴提前发动,功能亢进很可能是真性性早熟女童肾虚相火旺证的物质基础。
时氏等[14]报道,25例性早熟女童多有阴虚火旺的症状,按其出现比例,依次为急躁易怒、口渴、怕热、便秘、盗汗、面部升火、五心烦热、舌质红等。
应用放射免疫分析法(RIA)于治疗前测定患儿血FSH、LH、E2,并与10例正常青春期前女
孩进行比较,发现FSH、LH、E2均有明显增高(P<0.01)。
王氏等[8]认为,人体生长,发育与肾脏密切相关,肾虚患者出现下丘脑—垂体—肾上腺皮质功能低下的表现;反之肾阳(命门之火)过于旺盛则会出现性早熟的现象,第二性征提前出现,兴奋易躁,头晕,耳鸣,梦遗,舌红,脉弦数。
表现为阴虚、阳亢。
1.2血热妄行任氏[9]认为幼女性早熟皆与进食补品有关,过食甘温,易致血热妄行而阴道出血。
治宜凉血止血固经。
1.3肝郁化火马氏[10]认为本病系肝经湿热,肝气郁结于内,而使气血失调,出现白带月经;肝气郁结,影响肝血的疏泄功能,即出现烦躁易惊等。
1.4脾虚痰结刘氏[11]认为本病多见于女童,乳房呈异常发育状,既有阴虚火旺,又有脾肾两虚之痰湿凝滞,瘀滞脉络。
马氏[12]认为本病同肾阴不足,相火偏亢,浮阳上越,损伤冲任,导致月经早发而不按时下,或阴虚内热造成胃强脾弱,任带脉不固而湿热下注带下,因此把本病分为肾虚相火偏亢及胃强脾弱湿热下注两型。
2中医辨证论治
陈氏[13]认为本病的病变主要在肾、肝两脏,其发生多由肝郁化火或阴虚火旺、相火妄动所致。
故主要辨别其虚实。
虚者为肾水不足,症见第二性征提前出现,伴潮热盗汗,五心烦热,舌红少苔,脉细数。
治宜滋阴降火。
实者为肝郁化火,症见第二性征提前出现,伴心烦易怒,胸闷叹息,舌红苔黄,脉弦细数。
治宜疏肝解郁,清泻肝火。
目前临床报道中医药治疗女童性早熟常用办法和方药有:
2.1滋阴降火法蔡氏等[7]以滋阴泻火法治疗50例性早熟女童,药用生地、玄参、知母、黄柏、丹皮、泽泻、夏枯草、炙龟板、龙胆
草、炒麦芽。
每日1剂,煎汤分两次服,部分病儿服用中成药,知柏地黄丸4.5~6克,及大补阴丸4.5~6克,每日3次。
病情缓解后,再以知柏地黄丸酌情减量长期服用,巩固疗效。
傅氏[6]报道,治疗20例性早熟女童,拟滋阴养肾、兼以清泻肝火法,以知柏地黄汤化裁:知母、黄柏、生地、枣皮、山药、泽泻、茯苓、丹皮、夏枯草、玄参、白茅根。
并控制患儿饮食,以清淡食物为主。
服药时间最短的1周,最长的2个月,均取得良好效果。
时氏等[16]自制滋阴泻火的早熟合剂(组成有生地、知母、炙龟板、龙胆草、玄参、夏枯草、黄柏等)治疗儿童真性性早熟90例,其中女童84例均属真性性早熟病例,85.7%有肝肾阴虚火旺表现,治疗结果有12例服药后得到改善,总疗效达86.7%,无效的12例中有7例因病情好转自行停药,导致病情反复,认为长期应用滋阴降火中药可以延缓骨龄的增速,可能有利于改善最终身高。
2.2疏肝、清肝、通络法段氏等[2]治一幼儿因长期服食含有避孕药的母乳而致性早熟,除立即停食母乳外,以解郁泻火为主,药用当归、白芍、夏枯草、青皮、郁金、柴胡、知母、黄柏。
服药15剂,双侧乳房缩小三分之二,会阴部分泌物消失,1年后随访,未见复发。
胡氏[15]用自拟清肝散核汤(组成有:柴胡、黄芩、山栀各5g,太子参、白芍、象贝、橘核、夏枯草、海藻、昆布、生麦芽各10g)治疗女性早熟45例,需服3个疗程(1个月为1疗程),恢复正常26例,保持原状14例。
刘氏[11]用消郁活络汤治疗一因乳房硬块郁郁寡欢、胃纳减退者,药用:当归、赤芍、白芍、酸枣仁、远志、丹参、橘核、陈皮、山楂、首乌、郁金、木香,连服1个月后,隔日一剂,配合心理疗法而愈。
2.3凉血、止血、固经法任氏等[9]用先期汤治疗幼女性早熟,方药有:当归、炒白芍、生地黄各6克,炒黄柏、炒知母各3g,炒黄芩、炒川芎各2.4g,阿胶2.4g,艾叶、香附、灸甘草各2.1g,治疗15例,全部在用药2~5剂时阴道停止出血,随访2~4年无1例复
发。
陈氏[16]辨治2例性早女童,1例3.5岁,1例5岁,见乳房略增大,乳晕着色,月经来潮。
辨证为虚火偏亢,迫血妄行。
拟益肾滋阴、清热凉血法,药用生地、玄参、麦冬、白芍、沙参、山萸肉、山药、益智仁、女贞子、枸杞子、黄芩、黄柏、知母、丹皮、仙鹤草、陈皮等。
1~2周后继服知柏地黄丸1~2月,每次6粒,每日3次。
1年后随访,月经未见来潮。
2.4健脾、化痰、散结法刘氏等[11]用加味二陈二仙汤治疗因长期进食肥甘、补品,而致形体偏胖,乳房异常发育肿胀有硬结的患儿,药用:姜半夏、青皮、陈皮、仙茅、仙灵脾、王不留行、炮附子、川贝、炮山甲、全瓜萎、荔枝核、益智仁,连服2~4周,症状消退。
3展望
应用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拟似剂治疗性早熟虽然可以控制骨骼迅速增长,最终身长得到改善,但价格十分昂贵,不适合国情。
相比之下,中医药辨证治疗儿童性早熟方法颇多,有较好疗效,且价格低、副作用小,可延缓骨龄的增速,有利于改善最终身高[17],因而值得研究运用。
目前尚存在一些问题:对本病研究缺乏诊断分型与观察指标的确定性,缺乏有效的组织研究和对有效方药的筛选及剂型的开发。
由于本病治疗时间较长,有可能要服药到青春期,应该研制出易为儿童接受且给药方便的剂型,可考虑丸、散、冲剂、针剂等,以利于全程治疗观察。
同时有必要配合心理教育和正确引导,才有利于女童的健康成长。
参考文献
[1]蔡德培.性早熟的治疗.铁道医学.1997,25(2):70
[2]段爱平.避孕药致幼女乳房肥大治验.河南中医药学刊.1995,
(1):49
[3]仲云芝.滋补品引起儿童性早熟.中国农村医学.1992,(9):40
[4]唐建华.儿童进补与性早熟.上海医药.1997,(2):40
[5]于俊艳.性早熟14例临床分析.实用妇科与产科杂志.1993,(1):24
[6]傅绪梅.知柏地黄汤治女童性早熟症.光明中医.1994,(4):23
[7]蔡德培.性早熟女童阴虚火旺本质的探讨.中西医结合杂志.1991,(7):397
[8]王云珍.中药正健合剂治疗儿童性早熟50例疗效观察.苏州医学院学报.1996,16(3):579
[9]任小巧.先期汤治疗幼女性早熟.中国医药学报.1997,12(5):59
[10]马长福.薅田蔗合剂治疗女童性早熟.福建中医药.1982,(5):33,42
[11]刘传珍.小儿性早熟辨治六法.浙江中医杂志.1998,33(5):222
[12]马乃钰.中药治疗性早熟12例.陕西中医.1998,19(2):51
[13]陈永辉.儿童性早熟的辨治经验.中医杂志.1998,(1):19
[14]时毓民.滋阴泻火法为主治疗儿童性真性性早熟90例.上海中医药杂志.1997,(7):2
[15]胡之王景.滋阴清肝治疗女性早熟45例.浙江中医杂志.1994,(10):453
[16]陈秀玲.性早熟治验二则.江苏中医.1995,(10):27
[17]蔡德培.滋阴泻火中药为主对改善性早熟儿童骨骼发育作用及机理的探讨.中医杂志.1997,38(10):6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