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生儿疾病筛查采血人员职责及标本采集管理制度
新生儿遗传代谢病筛查中心和人员职责

长治市妇幼保健院新生儿遗传代谢病筛查中心和人员职责1.新生儿遗传代谢病筛查中心或诊治机构应当建立健全各项工作制度、诊疗常规和业务操作规范。
严格按照《新生儿疾病筛查管理办法》要求的职责、诊治技术规程操作。
应当建立专科档案与管理制度、召回制度、转诊制度、随访评估制度,及时做好统计、分析、上报和反馈确诊数、治疗数及治疗评估结果。
2.对可疑阳性或阳性患儿应当立即进行召回,提供进一步的确诊或鉴别诊断服务。
当确诊患儿接到告知后,应当要求患儿立即接受治疗。
市级新生儿疾病筛查实验室检测机构职责1、负责全市新生儿疾病筛查的业务管理、人员培训、技术指导、质量监督及可疑病例复查、确诊、治疗和追踪;2、负责全市新生儿疾病筛查的网络建设和组织指导新生儿疾病筛查工作网络的运作,并帮助和指导建立实验室质量保证体系;3、承担一定数量新生儿疾病筛查任务,严格执行卫生部制定的《新生儿疾病筛查技术规范》的要求,不断总结经验,提高技术水平;4、负责全市新生儿疾病筛查有关信息收集统计、分析、上报和反馈工作。
建立新生儿疾病筛查工作的信息系统和阳性病例报告制度,将筛查工作的信息定期上报卫生行政部门;5、开展新生儿疾病筛查新技术、新方法的研究和推广。
编写健康教育丛书,做好健康教育级健康促进的宣传工作,使群众自愿参与新生儿疾病筛查;6、接受卫生部指定的国家级新生儿疾病筛查质量控制单位的质量控制。
新生儿筛查实验室职责1、收到标本应在24小时内登记,不符合要求的标本应立即退回重新采集;2、采用国家推荐的实验方法进行滤纸干血片检测;3、必须参加全国新生儿疾病筛查实验室间能力验证计划,及时上报测定结果,并对回报结果进行分析;4、统计分析筛查技术服务的有关信息,包括筛查量、确诊阳性数和治疗数,定期向省、市卫生行政部门报告;5、发现漏检病例,需寻找原因,立即向卫生行政部门报告;6、提供可疑阳性病例的确诊和阳性病人治疗转诊联系服务;7、实验室检测结果登记和资料保存,包括:(1)不符合要求退回的血片标本的信息,应注明原因及日期。
标本采集管理制度(5篇)

标本采集管理制度一、目的:确保实验室标本的安全、有效,保证检验质量。
二、适用范围:适用于检验科全体工作人员。
三、内容:1、标本的采集1)、血液标本的采集:静脉采血时,除卧床病人,采血时一般取坐位,成人多用肘前静脉,肥胖者可用腕背静脉,婴幼儿常用颈静脉,偶用前囟静脉。
静脉采血用止血带应一人一用一消毒。
使用止血带的时间不应超过一分钟,穿刺成功后应立即松开止血带。
正在静脉输液者应停止输液三分钟,从未输液的另一侧或输液部位以下的部位采血。
血清(浆)标本的收集各室应根据所检验项目的要求采用相应的标本收集管,并确定采血量。
动脉采血一般由临床科室护士采集。
2)、尿液标本的采集一般由患者或护理人员按医嘱留取。
取样时应注意明确标记,避免污染,使用合格的一次性洁净专用尿杯收集尿样。
中段尿、导管尿等特殊尿样的采集一般由医护人员行相关操作留取标本。
3)、粪便标本的采集由患者留取后收集于合格的一次性洁净专用粪杯送检。
应取新鲜标本,选取异常成分的粪便,如含有黏液、脓、血等病变成分的标本,外观无异常的从表面、深处及粪端多处取材,取3~5g及时送检。
4)、阴道分泌物标本的采集一般由妇科医师采集。
采集阴道分泌物标本前____小时应避免性生活、盆浴。
应于各种治疗、检查前采集标本,避免阴道冲洗或上药,被检者在采样前____小时不能排尿。
患者取膀胱截石位。
用阴道扩张器暴露宫颈,采样前,用棉拭子将宫颈口过多的分泌物轻轻搽拭干净。
更换棉拭子,用生理盐水浸润的棉拭子伸到宫颈管内0.5·2cm,稍用力转动两周,以取得分泌物及脱落细胞。
5)、痰标本的采集嘱病人先行清水反复漱口,并指导或辅助病人深咳嗽,从呼吸道深部咳出新鲜痰液于无菌容器送检。
一般应采集清晨第一次咳出的痰液,采样时应收集带血丝部分或有干酪样颗粒的部分。
痰液极少者可用45’C____%NaCl溶液雾化吸入导痰。
痰液收集于一次性洁净专用痰杯内及时送检。
6)、其他标本的采集脑脊液、胸腹水及支气管灌洗液等其他标本由临床医师按相应操作采集。
产前筛查采血点工作制度(3篇)

第1篇一、总则为保障孕产妇的健康,提高出生人口素质,规范产前筛查采血点工作,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母婴保健法》、《产前筛查管理办法》等相关法律法规,结合本地区实际情况,制定本制度。
二、工作原则1.依法依规:严格按照国家法律法规和相关规定开展产前筛查采血工作。
2.科学规范:采用科学、规范的方法进行产前筛查,确保筛查结果的准确性。
3.以人为本:关注孕产妇身心健康,提供温馨、周到的服务。
4.质量第一:保证筛查质量,确保孕产妇和新生儿的健康。
三、工作职责1.产前筛查采血点负责人:(1)负责组织实施产前筛查采血工作,确保工作顺利进行;(2)负责制定和落实产前筛查采血点工作计划;(3)负责协调相关部门,保障产前筛查采血工作所需资源;(4)负责对产前筛查采血点工作人员进行培训和考核;(5)负责对产前筛查采血点工作进行监督检查。
2.产前筛查采血点工作人员:(1)负责对孕产妇进行产前筛查咨询和指导;(2)负责采集孕产妇血液样本,确保样本质量;(3)负责对血液样本进行检测,确保检测结果的准确性;(4)负责对检测结果进行报告,并及时反馈给孕产妇;(5)负责做好产前筛查采血点的工作记录和资料归档。
四、工作流程1.宣传发动:通过多种渠道宣传产前筛查的重要性和必要性,提高孕产妇对产前筛查的认识。
2.咨询预约:孕产妇到产前筛查采血点咨询,了解产前筛查的相关信息,预约筛查时间。
3.知情同意:产前筛查采血点工作人员向孕产妇详细讲解产前筛查的目的、意义、方法、风险等,征得孕产妇的知情同意。
4.采集样本:产前筛查采血点工作人员按照规范流程采集孕产妇血液样本,确保样本质量。
5.样本检测:将采集到的血液样本送至指定的检测机构进行检测,确保检测结果的准确性。
6.结果报告:检测机构将检测结果反馈给产前筛查采血点,由工作人员通知孕产妇。
7.随访管理:对筛查结果异常的孕产妇,及时进行随访,指导其进行治疗和干预。
五、质量控制1.人员培训:对产前筛查采血点工作人员进行定期培训,提高其业务水平和服务质量。
抽血与采集标本管理制度

抽血与手记标本管理制度第一章总则第一条目的与依据为保障医院抽血与手记标本的质量和安全,规范操作流程,确保医疗过程中的准确性和可靠性,特订立本管理制度。
本制度依据《医疗机构管理条例》等相关法律法规。
第二条适用范围本制度适用于医院全部进行抽血与手记标本工作的医务人员,包含但不限于护士、技师等相关人员。
第二章抽血与手记标本的前期准备第三条专业知识与技能要求抽血与手记标本的操作人员应具备相应的专业知识和技能,参加过相关培训和考核,持有医务人员执业资格证书。
第四条工作环境准备为确保抽血与手记标本工作的顺利进行,医院应供应干净乾净的操作环境,保持必需的温湿度,并定期进行环境检测和清洁消毒。
第五条仪器设备管理医院应配备符合国家标准并经过校准的抽血与手记标本仪器设备,定期进行检测和维护,确保设备的正常运行和准确性。
第三章抽血与手记标本的操作流程第六条患者沟通与准备1.操作人员应与患者进行沟通,告知操作的目的、过程、可能的不适感和注意事项。
2.患者应空腹8小时,暂时停止相关药物使用,如有特殊情况需向医生报备。
第七条术前准备1.操作人员应正确佩戴口罩、手套、帽子等防护用具,保持个人卫生。
2.操作人员应核对患者的基本信息,确保身份的准确性。
3.操作人员应将操作区域暴露并做好消毒准备。
第八条抽血与手记标本操作1.操作人员应选择合适的抽血针头和手记容器,并核对标签信息的准确性。
2.操作人员应正确选择抽血部位,遵从抽血部位选择的原则。
3.操作人员应正确穿刺,并掌控穿刺深度和角度。
4.操作人员应采用正确的手记方法,保证标本的完整性和无菌状态。
5.操作人员应遵守抽血与手记标本的操作规程,确保操作过程的安全和有效性。
6.操作人员应注意察看患者的反应,及时处理可能显现的并发症。
第九条标本管理与运输1.操作人员应将手记到的标本及时标识并登记,确保标本的准确性和追溯性。
2.操作人员应将手记到的标本妥当保管,防止污染和破坏。
3.操作人员应依照规定的标本运输程序,将标本送至相关试验室,确保运输的安全和时效性。
新生儿疾病筛查采血人员职责及标本采集管理制度

新生儿疾病筛查采血人员职责及标本采集管理制度新生儿疾病筛查是一项非常重要的工作,可以帮助婴儿早期发现和预防一些常见的先天性遗传疾病,降低婴儿的病残率和死亡率。
在新生儿疾病筛查中,采血是关键的一步,下面将介绍新生儿疾病筛查采血人员的职责以及标本采集管理制度。
一、新生儿疾病筛查采血人员的职责1.了解筛查项目:新生儿疾病筛查包括多种项目,采血人员需要了解每个项目的筛查范围、筛查时间和采集方法等基本知识。
2.严格执行操作规范:采血人员需要按照标准操作规范进行采血,保证采血过程的安全和无菌。
3.培训和指导:针对新入职的采血人员,需要进行必要的培训和指导,确保其具备相应的专业知识和技能。
4.信息记录和管理:采血人员需要准确记录患儿的个人信息、采血时间、采血部位以及采血情况等,并及时提交相关部门进行管理。
1.标本采集标准:标本采集需要按照相应的标准进行,确保采样质量和结果准确性。
包括采集部位、采集时间、采集方法等。
2.采集工具的选择和保养:采集工具包括针头、管道等,需要选择优质、无菌、合适的采集工具,并定期进行保养和更换。
3.标本采集过程的控制:采血过程需要严格遵守感染控制规范,保证采血过程的无菌和安全。
4.标本运输和储存:采集的标本需要正确储存和运输,确保标本的稳定性和有效性。
6.采血现场的清洁和消毒:采血现场需要保持清洁、整洁和无菌,定期进行消毒和清洁,保证采血环境的无菌和安全。
7.采血人员的培训和考核:采血人员需要定期进行培训和考核,提高其专业水平和技能,确保采血工作的质量和效果。
通过合理分配和管理新生儿疾病筛查采血人员的职责,以及建立完善的标本采集管理制度,可以保证新生儿疾病筛查工作的顺利进行,提高筛查的准确性和有效性,为婴儿的健康提供保障。
检验抽血标本采集管理制度

检验抽血标本手记管理制度1. 前言为确保医院检验科室的工作质量和医疗过程的安全性,订立本制度,对检验抽血标本手记工作进行规范管理。
本制度适用于医院内全部抽血点的工作人员,包含护士、医生和实习生等。
2. 职责和权限2.1 抽血点负责人—负责抽血点的日常管理和协调工作;—负责订立抽血点工作计划和布置护士值班;—负责抽血点设备、试剂和耗材的管理;—负责抽血点人员的培训和考核。
2.2 护士—负责依照医嘱和抽血标本手记流程进行抽血操作;—负责确保抽血点的环境卫生和操作规范;—负责正确填写抽血标本的相关信息;—负责与病患保持良好的沟通和协作。
3. 抽血标本手记流程3.1 患者准备—护士应向病患说明所需检查项目,并告知患者抽血时间及注意事项;—护士应检查患者身体情形,包含是否合适抽血、有无静脉穿刺史和过敏史等。
3.2 抽血前准备—护士应将所需设备、试剂和耗材准备齐全;—护士应进行手部消毒,并佩戴好手套;—护士应确认患者身份,核对个人信息。
3.3 抽血操作—护士应选择适当的针头和穿刺部位,并进行局部消毒;—护士应掌握正确的穿刺技术和深度,以避开损害到血管;—护士应掌控抽血速度和量,避开过度抽血引发并发症;—护士应手记充分数量的血液样本,并及时止血。
3.4 标本处理—护士应将抽取的血液样本分装于不同的试管中,并正确标注个人信息和检查项目等;—护士应检查标本的质量,确保血液凝固完全或抗凝剂添加适当;—护士应及时将标本送交检验科室或相应的检验部门。
4. 质控和风险防范4.1 质控措施—每日定期检查抽血点设备、试剂和耗材的状态和有效性;—护士应参加定期培训和考核,确保操作流程的规范和正确性;—护士应定期核对所手记标本的质量和正确性。
4.2 风险防范—护士应具备抢救措施的基本知识和技能,能及时处理突发情况;—护士应严格遵守消毒和无菌操作的规定,确保操作环境的清洁和安全;—护士应定期检查自身身体情形,确保身体健康状态。
5. 培训和考核5.1 新员工培训—护士应参加为期一周的抽血标本手记培训;—培训内容包含抽血操作流程、设备操作和风险防范等。
新生儿遗传性代谢病筛查血片采集技术规范与质量控制

酪氨酸 苯丙氨酸
0 24 48 72 96 120 144 168 (出生后时间) 14
正常足月新生儿一周内干血滴纸片TSH变化动态图
新生儿应激期 筛查时间
新生儿日龄
15
特殊情形的采血时间
• 早产儿 • 低体重儿 • 正在治疗疾病的新生儿 • 提前出院者等
• 应在条件满足时尽早采血,最迟不宜超过生 后20天新生儿
预处理针刺部位
采血者清洗双手,佩带无菌、无 滑石粉的手套和口罩 核实填写的卡片是否与被采血者 姓名一致。 把新生儿头部抬高,使其足部低 于心脏的水平以增加静脉的压力, 增加血流到达针刺部位 按摩或热敷新生儿足跟(一般不超 过42℃) 用75%乙醇棉球消毒针刺部位
针刺取血
待乙醇完全挥发后,使用一 次性采血针刺足跟内侧或外侧, 深度小于3毫米 联合大拇指和食指轻微挤压 针眼周围,使血液自行流出 用干棉球拭去第1滴血 再次轻微挤压、放松、再挤 压,以形成较大的血滴 从第2滴血开始取样
新筛中心实验室
标本递送
晾干标本
血片采集技术规范
1 基本要求
2 采血机构和人员职责
3
血片采集步骤
4 采血工作质量控制
基本要求
采血机构设置:
设有产科或儿科诊疗科目的医疗机构均应当开展 新生儿遗传代谢病筛查血片采集
基本要求
人员要求
1、具有与医学相关的中专以上学历,从事医学临床工 作2年以上。
2、接受过新生儿遗传代谢病筛查相关知识和技能的培 训并取得技术合格证书。
新生儿遗传 代谢病筛查 的目的、原 则、方法及 网络运行
滤纸干血片 采集、保存、 递送的相关 知识
新生儿遗传 代谢病筛查 相关信息和 档案管理
采血机构和人员职责
《新生儿疾病筛查技术要求规范》(2010年版)

新生儿疾病筛查技术规范(2010年版)卫生部二〇一〇年十一月目录新生儿遗传代谢病筛查血片采集技术规范 (1)新生儿遗传代谢病筛查实验室检测技术规范 (5)苯丙酮尿症和先天性甲状腺功能减低症诊治技术规范 (10)新生儿遗传代谢病筛查操作流程 (16)新生儿遗传代谢病筛查知情同意书 (17)新生儿听力筛查技术规范 (18)新生儿听力筛查技术流程 (26)新生儿听力筛查知情同意书 (27)新生儿遗传代谢病筛查血片采集技术规范血片采集是新生儿遗传代谢病筛查技术流程中最重要的环节。
血片质量直接影响实验室检测结果,开展新生儿遗传代谢病血片采集及送检的医疗机构应当按本技术规范要求完成血片采集工作。
一、基本要求(一)采血机构设置。
设有产科或儿科诊疗科目的医疗机构均应当开展新生儿遗传代谢病筛查血片采集。
(二)采血人员要求。
1.具有与医学相关的中专以上学历,从事医学临床工作2年以上。
2.接受过新生儿遗传代谢病筛查相关知识和技能的培训并取得技术合格证书。
培训内容包括:新生儿遗传代谢病筛查的目的、原则、方法及网络运行;滤纸干血片采集、保存、递送的相关知识;新生儿遗传代谢病筛查相关信息和档案管理。
二、采血机构和人员职责(一)积极开展新生儿遗传代谢病筛查的宣传教育工作。
(二)加强对本机构血片采集人员的管理和培训。
(三)承担本机构新生儿遗传代谢病筛查有关信息的收集、统计、分析和上报工作。
(四)血片采集人员在实施血片采集前,应当将新生儿遗传代谢病筛查的目的、意义、筛查疾病病种、条件、方式、灵敏度和费用等情况如实告知新生儿的监护人,并取得书面同意。
(五)认真填写采血卡片,做到字迹清楚、登记完整。
卡片内容包括:采血单位、母亲姓名、住院号、居住地址、联系电话、新生儿性别、孕周、出生体重、出生日期、采血日期和采血者等。
(六)严格按照新生儿遗传代谢病筛查血片采集步骤采集足跟血,制成滤纸干血片,并在规定时间内递送至新生儿遗传代谢病筛查实验室检验。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附:血片标本采集要求及保存、递送流程
血片标本采集要求及保存、递送流程
清洗双手佩带无菌、无滑石粉的手套
按摩或热敷新生儿足跟,用75%乙醇消毒皮肤
待乙醇完全挥发后,使用一次性采血针刺足跟内侧或外侧,深度小于3mm
在5个工作日内递送至市新筛分中心
用干棉球拭去第1滴血,从第2滴血开始取样。
将滤纸片接触血滴,切勿触及足跟皮肤,使血液自然渗透至滤纸背面避免重复滴血,
至少采集4个血斑
手持消毒干棉球轻压取采血部位使其止血
将血片悬空平置,自然晾干呈深褐色
避免阳光及紫外线照射、烘烤、挥发性化学物质等污染
及时将检查合格的滤纸干血片置于密封袋内,置2—8℃冰箱中保存
采血人员职责及标本采集管理制度
1.采血人员在实施血片采集前,应将新生儿遗传代谢病筛查的目的、意义、筛查疾病病种、条件、方式、灵敏度和费用等情况如实告知新生儿的监护人,并应遵循知情选择的原则取得书面同意。
2.认真填写采血卡片,做到字迹清楚、信息登记真实完整。卡片内容包括:采血单位、母亲姓名、住院号、居住地址、联系电话、新生儿性别、孕周、出生体重、出生日期及采血日期等。
3.严格按照新生儿传代谢病筛查采血步骤采集足跟血,制成滤纸干血片,在5个工作日内递送至市新筛分中心。
4.所有血片应当按照血源性传染病标本对待,对特殊传染病标本,如艾滋病等应当作标识并单独包装。
5.因特殊情况未按期采血者或不合格标本退回需要重新采血者,应及时预约或追踪采集血片。
6.对可疑阳性病例应协助追访机构,及时通知复查,以便确诊或采取干预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