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伤现场的救护方法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现在生活中遇到的创伤不像战争时期负伤后出血、骨折等那样简单,而主要以多发伤、复合伤的形式出现。这就要求在场及时、正确的救护和搬运后送,不仅仅要挽救伤者的生命,而且要尽可能地减轻伤残。地震灾害、交通事故中发生的脊柱损伤很多,正确的现场救护、搬运,可以避免截瘫的发生。

在现场救护中,要掌握“先脱险,后救人”的原则,救人时,首先要注意施救者自己的安全,注意保护自己,以免增加伤亡,背离初衷。地震或其他意外事故受伤者大多是多发伤、复合伤,救治时应本着先救命,后救伤的原则,即对呼吸心跳停止者,先进行心肺复苏,在此基础上再进行危急重症和外伤的处理。

1.止血法

创伤一般多会有出血,特别是较大的动脉血管损伤,会引起大出血,如果抢救不及时或处理不当,就可能使伤员出血过多而危及生命。

血液是维持生命的重要物质。成人的血液约占自身体重的8%,大约每公斤体重有60~80毫升血液。骨髓、淋巴是人体的造血“工厂”。

失血的速度和数量,是影响伤员健康和生命的重要因素。一般失血达到总血量的20%以上,就会出现血压下降、休克等严重症状。失血超过总量的40%~50%就有生命危险。及时止血,可挽救伤员的生命。所以,遇有创伤出血尤其是大出血的伤员,首先要在现场争分夺秒准确有效地止血,然后再进行其他有关的急救处理。

(1)外伤出血的种类

当人体受伤出血时,依身体血管的种类通常分成3种,可根据出血的情况和血液的颜色来判断。

①动脉出血

由于动脉血管内压力较高,所以出血随心脏跳动的频率从伤口向外喷射(在大的动脉出血时),或一股一股地冒出。血液呈鲜红色,流出不止,故常使人在短时间内造成大量出血,容易引起生命危险。

②静脉出血

血液徐缓均匀外流,呈紫色。如大静脉出血,往往受到呼吸运动而继续,吸气时流出较缓,呼气时流出较快。静脉出血的危险性小于动脉出血。

③毛细血管

毛细血管出血是很微小的血管出血,血液像水珠样流出,血液是红色的,多能自己凝固止血,故危险性小。

另外,根据出血部位的不同,还有皮下出血,外出血和内出血之分。

皮下出血多见于跌、撞、挤、挫伤,造成皮下软组织内出血,形成血肿、瘀斑,不久自愈。外出血多见外伤引起,血液从伤口流出,能够看见。

内出血是深部组织和内脏损伤,血液流入组织内或体腔内,从外表看不见,只能根据伤员的全身或局部症状来判断。内出血对伤员的健康和生命威胁很大,必须密切注意。

(2)失血症状

无论是外出血还是内出血,失血量较多时,伤病人脸色苍白、冷汗淋漓、手脚发凉、呼吸急迫、心慌气短,一般情况迅速恶化。

检查时,可发现血压降低以至测不到,心跳快速而微弱,脉搏细快以至摸不到。

(3)止血方法

①加压包扎止血

本法是最常用的有效止血法,适用于全身各部的小动脉、静脉、毛细管出血。此法是用敷料或其它洁净的毛巾、手绢、衣物、三角巾等作软垫,放在伤口上,再加压包扎,来增强压力达到止血目的。

直接压法

检查伤口是否有异物,若无,将消毒纱布垫覆盖伤口后,再用一定厚度的软垫覆盖在伤口上(超过伤口面积),直接施加压力或用三角巾、绷带加压包扎。如果敷料已被血液沾湿,可在上面加上另一敷料继续施压,切勿更换原有的敷料。

间接压法

如果遇到伤口有不能够移去的异物,剪刀、玻璃碎片等扎入身体致外伤出血时,可保留异物,在伤口四周施加压力。置大量敷料或环形垫于异物周围固定,然后用绷带、三角巾加压包扎止血。

当用垫直接放在伤口上,要注意垫子的清洁,以免引起创面感染。压力必须是持续的,不可时紧时松,以免不能达到止血功效。

②指压止血

用手指压在伤口出血之上的主要动脉部位,使得血管被压闭住,以阻断血流。此法适用于出血量大,有血管损伤的伤员。救护人员要熟悉各个部位血管出血的压点,施加力度要适中,压迫10~15分钟,时间不宜过久,仅是短时急救的止血,要尽可能保持患处举高,减慢流血速度。

(4)常用压迫止血点:

①头面部:

压迫颞动脉─手指压在耳前下颌关节处,可止同侧上额、颞部及前头部出血。

压迫颌外动脉—一手固定头部,另一手拇指压在下颌角前下方2—3处,可止同侧脸下部及口腔出血。

压迫颈动脉—将同侧胸锁乳突肌中段前缘的颈动脉压至颈椎横突上,可止同侧头颈部、咽部等较广泛出血。注意不能压迫时间太长,更不能二侧同时压迫,引起严重脑缺血,更不要因匆忙而将气管压住,引起呼吸受阻。

②肩部和上肢出血:

压迫锁骨下动脉—在锁骨上窝内1、3处按到动脉搏动后,将其压在第一肋骨上,可止肩部、腋部及上肢出血。

压迫肱动脉—在肱二头肌沟骨触到搏动后,将其压在肱骨上,可止来自上肢下端前臂,手部的出血。

③下肢出血:

压迫股动脉—在腹股沟韧带中点处,将其用力压在股骨上,可上

下肢出血。

(5)止血带止血

虽有上述多种止血方法,对四肢大出血如断肢、大血管损伤的急救,必要时,可用止血带止血。但是,应该注意的是,用了止血带后,完全阻断了受伤肢体的血流,如果结扎时间过长,受伤肢体容易发生坏死。所以,除万不得己的情况下,尽量不要采用止血带。不得已采用时,要每隔40~50分钟放松一次,每次放松时间以1~2分钟为宜。

止血带要选弹性好的橡皮管或橡皮带。上肢结扎于上臂上三分之一处,禁止扎在中段,避免损伤桡神经。下肢扎于大腿的中部。

上止血带前,先要将伤肢抬高,尽量使静脉回流。在上止血带的部位,先用软的敷料或衣服、毛巾等垫好。

橡皮止血带。在垫好衬垫后,左手拇指、食指、中指拿止血带一头,右手拉紧止血带缠绕肢体两圈,然后将末端交左手食指、中指之间拉回压紧。

止血带的松紧要适当,以使出血停止为度。不然,过紧会使皮肤、神经、血管损伤;过松则达不到止血的目的。上止血带后,要做明显的标记,在转运交接时一见到伤员,就知道他在何处用了止血带,标记上要写明上血带的时间,以免忘记定时放松造成肢体缺血过久而坏死。表带式止血带。近年已出现似表带式新颖的止血带,其弹性、效果较好。

布料止血带。仅限于没有橡皮止血带紧急情况时,临时使用手边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