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禽繁育体系与主要品种
养禽技术课程教学大纲

养禽技术课程教学大纲(审定稿)第一部分大纲说明一、本课程的性质《养禽技术》是中央广播电视大学为教育部“一村一名大学生计划” 注册学生开设的养殖类专业的专业课,也可作为其他科类专业的选修课程。
二、课程教学基本要求及教学建议通过本课程的学习,要求学生了解或掌握养鸡的目的和意义、鸡的品种与生产性能、鸡场规划与建设、鸡的营养需要与饲料、蛋鸡的饲养管理、肉鸡的饲养管理、鸡场的卫生与防疫、人工孵化技术以及人工授精和初生雏鸡人工鉴别技术。
由于本课程是一门紧密联系生产实际的学科,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应以文字教材为基础,结合养禽生产中的基本概念和基本理论,通过观看录像教材,了解、掌握有关的技术要求和各种措施,并在生产实际中多观察、多思考。
三、课程教学要求的层次本课程作为专业课,要求学生在学完本课程后,能够掌握有关养禽的基础知识、基本理论,并具有应用这些基础知识、理论,说明、分析和解决有关实际问题的初步能力。
据此,本课程的考核着重于基础知识和基本应用能力两方面的考察,大致分为了解、掌握和重点掌握三个层次。
考核难度及题量的梯度对应于教学要求的三个层次,未作具体要求的教学内容不作考核要求。
第二部分多媒体教材一体化总体设计初步方案一、学时分配本课程为5学分,总学时90学时,其中录像教学13学时(含2学时课程学习指导),实习45学时。
具体分配如下:章次教学内容课内学时录像学时第一章发展养禽业的意义 2 1第二章家禽的品种与生产性能 4第三章养鸡场规划建设与环境控制技术 6 1第四章家禽的营养需要与饲料配合技术 6 2第五章蛋鸡的饲养管理技术 5 2第六章肉鸡的饲养管理技术 5 2第七章家禽人工孵化技术 5 1第八章鸭饲养管理技术 4 1第九章鹅饲养管理技术 4第十章禽场场的卫生与防疫 4 1实习45合计90 11+2(课程学习指导)二、教材1.文字教材为《养禽技术》。
本教材是教学的主要依据,也是编制录像教材的基础。
2.录像教材录像教材以重点内容讲授为主,并通过插入图片、示意图及实际操作等方式介绍生产实际中操作性强的、教材中不易表达的内容,目的是帮助学生对教材内容的理解、归纳和总结。
现代家禽良种繁育体系简介

新 品系 。
7 小 结
当今 畜 禽产 品 市场 的核 心就 是科 学 技术 和 优 良
品种的竞争。优 良禽种是推动养禽业发展的重要生
产 因素 。发展 现代 养 禽业 , 建 立健 全 良种 繁 育体 系 , 选 育 和 推 广 适 应生 产 发 展 和市 场 需 求 的优 良禽 种 , 是 实 现 养 禽业 “ 优质 、 高产 、 高效 、 安全 、 生 态 ”发 展
四 繁 育 改 良
现 代 家 禽 良 种 繁 育 体 系 简 介
穆 文 利 ( 黑龙 江省齐齐哈 尔市种畜禽指导站 黑龙江齐齐哈 尔 1 6 1 0 0 6 )
家 禽 繁 育 体 系 是 现 代 禽 种 繁 育 的基 本 组 织 形 饲 养 育种 场 提供 的配套 品 系 ,进行 纯 繁 制 种及 纯 繁
而形成现代家禽 良 种繁育体系。在杂交繁育体系中, 将 育 种 工作 和 杂交 扩 繁任 务 划分 给 相对 独 立 、密 切 配合 的育种 场和 各级种 禽场 来完 成 , 使 各 部 门的工作 专门化、 配套化。 现以四系配套杂交为例 , 将良 种繁育 体系 中各类 饲养 场的任 务和相 互关 系概述如 下 。
避 免 近交 的前 提 下 随机 配 种 ,通 过细 致 的选 择 使 优
6 商 品代 场
饲 养 由父 母 代 场提 供 的 双杂 交商 品 禽 ( A B C D) 进行 商 品生产 , 为市场 提供 商 品禽蛋 或禽 肉。商 品代 场是 借 助有 较好 的遗传 基 础 ,通 过科 学 规 范 的管理
1 品 种 资 源 场
品种 资 源场 用 于 收集 、 保 存各 种 家 禽 的 品种 、 品
家禽繁育体系和主要品种

第二章家禽繁育体系和家禽主要品种本章教学要求重点掌握世界上有哪些著名蛋鸡和肉鸡商业品种,牢记目前优良鸡种的生产性能,了解繁育体系的结构。
养殖业的五大支柱是良种、营养与饲料、环境与设备、卫生与防疫、以及管理。
在五大支柱中,良种排在第一位,可见良种对于养殖业的重要性,选择优良的家禽品种,对于提高家禽养殖的效益是致观重要的。
第一节家禽繁育体系一、繁育体系的概念1.繁育体系的概念:家禽的杂交繁育体系是将纯系选育、配合力测定以及种鸡扩繁等环节有机结合起来形成的一套体系。
在杂交繁育体系中,将育种工作和杂交扩繁任务划分给相对独立、而又密切配合的育种场和各级种禽场来完成,使各部门的工作专门化。
家禽杂交繁育体系的建立,决定了现代养鸡生产的基本结构。
2.家系:由1只公禽和若干只母禽交配繁育的后代群体称为1个家系,一般一个家禽家系内的个体之间是全同胞或半同胞的关系,也称混合家系。
3.全同胞:同父同母所生产的后代,后代之间的关系为全同胞关系。
4.半同胞:同父不同母生产的后代,后代之间的关系为半同胞关系。
5.纯系的概念:家禽的纯系是育种群闭锁继代选育4-5代以后,有利基因频率增加,形成了遗传上比较稳定的种群,就可称为纯系。
纯系是由许多家系组成的。
6.配套系: 为了利用杂种优势,在杂交繁育体系中需要有几个系配套使用,商品代家禽通常是2个或2个以上纯系杂交后的产品。
由于各系在配套系中的位置决定了对后代的影响程度,所以每个系的育种目标不完全相同。
这些纯系通过配合力测定,筛选出符合商品生产的纯系组合,推向市场,这一特定的纯系组合称为配套系。
二、繁育体系的结构完善的杂交繁育体系形似一个金字塔,主要由选育阶段和扩繁阶段两大部分组成。
1、选育阶段指处于金字塔顶的育种群,主要的选育措施都在这部分进行,其工作成效决定整个系统的遗传进展和经济效益。
在这里同时进行多个纯系的选育工作,经过配合力测定,选出生产性能最好的杂交组合,纯系配套进入扩繁阶段推广应用。
家禽良种繁育体系

家禽良种繁育体系家禽良种繁育体系是一项重要的农业领域研究工作,旨在通过科学的繁殖和培育技术,改良家禽品种,提高家禽的生产性能和经济效益,从而满足人们对禽肉、蛋类等产品的需求。
本文将介绍家禽良种繁育体系的概念、意义、现状及发展方向,并重点讨论繁育技术和管理措施。
一、家禽良种繁育体系概述家禽良种繁育体系是以选育出高产、高质、适应性强的禽类育种群体为基础,依托现代科技手段,实施遗传改良、培育及推广等一系列系统性工作的总称。
良种繁育体系是一种科学的组织形式,是以家禽良种为核心,应用现代技术手段进行一系列繁殖、选育和管理,不断提高家禽品种的生产能力和适应性,以满足市场需求和农业可持续发展要求。
二、家禽良种繁育体系的意义家禽良种繁育体系对于现代农业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首先,通过选育出高产、高质、适应性好的家禽品种,能够增强家禽生产的效益和竞争力,提高经济效益。
其次,家禽品种的改良和推广,有助于提高社会福利水平,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需求。
最后,家禽良种繁育技术的发展,可以促进农业生产方式的转型升级,实现可持续发展目标,推动农业的现代化发展。
三、家禽良种繁育体系的现状目前,全球范围内家禽品种繁育工作日趋重要。
在我国,经过多年的发展和实践,家禽良种繁育体系取得了一定的成就。
然而,由于市场需求和技术手段的变化,也存在一些问题,如:良种缺乏、繁殖效率低下、遗传疾病的产生等。
因此,有必要进一步完善家禽良种繁育体系,提高生产效率和品质,使其更好地服务于现代农业的发展。
四、家禽良种繁育体系的发展方向针对当前家禽良种繁育体系中存在的问题,发展方向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科技创新。
通过引进国外优良种质资源和应用新技术,提高良种育种群体的遗传水平和竞争力,实现科技和管理的协同,推进良种繁育体系的可持续发展。
2、精细管理。
通过完善良种繁育管理体系,优化繁育环境,增强育种群体适应环境的能力,提高繁殖效率和品质,实现资源利用的效益最大化。
肉鸡繁育体系

父母代 ♂
×
父母代
AA+♀
商品代R-308
商品代AA+
我国引种进展
引
种
规
高峰期
律
衰退期
快速发展期
导入期
AA羽速系
AA+plus
AA常规系 1988年
1998年
2003年
2008年
年份
种鸡收益与商品鸡收益的平衡
种鸡收益
产蛋性能
遗传进展
AA—常规系
罗斯—208 AA—常规羽毛鉴别系
AA+羽毛鉴别系
罗斯—308
活重 饲料转化率 死淘率% 净膛率% 白肉率%
1,943
1.64
2.7
1,966
1.63
4.9
70.8
19.1
70.8
19.1
孵化性能对比 (美国数据)
AA+ Cobb x Cobb 500
合格种蛋/只 孵化率%
161
83.3
152
83.2
合格种雏/只
134 126
我国各品种比例
AA:55%;ross:27%;cobb:15.8%;Hubbard:2.2%
• 需47亿羽肉鸡、5220万套父母代(当年 70%产量)、129万套祖代(2013年所需 量)。
• 2013年祖代引种实际149万>理论倒退的 129万套。(超16%)
• 2014年预计产肉1093万吨>理论产肉761万 吨(超43%)
2014年行情预测
• 肉种鸡市场
• 1、 调整期 2010年5月中旬—2011年5 月中旬
纯系
A
B
C
祖代 A♂×A♀
家禽杂交繁育体系

家禽杂交繁育体系家禽杂交繁育体系是指通过不同种类的家禽进行交配,以获得具有优良性状的后代。
这种繁育体系在农业生产中具有重要的意义,可以提高家禽的生产性能和经济效益。
下面将从杂交的原理、杂交选配的方法和杂交后代的表现等方面进行详细阐述。
家禽杂交的原理是利用不同品种或不同亚种的家禽进行交配,通过基因的重新组合和优势的互补作用,产生具有更优良性状的后代。
杂交可以有效地提高家禽的生产性能,如生长速度、体重、肉质品质、产蛋量等。
同时,杂交还可以增强家禽的抗病能力和适应环境的能力,提高家禽的适应性和生存能力。
家禽杂交选配的方法主要包括纯系杂交、亲本选择和杂交组合选择等。
纯系杂交是指从不同纯系品种中选择具有优良性状的个体进行交配,以产生杂交后代。
亲本选择是指通过对不同品种的家禽进行综合评价和选择,选取具有亲和力和优异性状的个体进行配对。
杂交组合选择是指根据遗传背景和性状表现,选择适合的杂交组合进行交配。
通过合理的选配方法,可以提高杂交后代的性状表现和遗传效果。
家禽杂交后代的表现受到多个因素的影响,如亲本品种、遗传背景、环境条件等。
一般情况下,杂交后代表现出优异的性状,如生长速度快、体重大、肉质好、产蛋量高等。
这是因为杂交后代具有优势互补和遗传多样性的特点,能够充分利用亲本品种的优势和互补性状。
但是,杂交后代也存在一定的遗传变异和不稳定性,因此在杂交后代的选育和繁殖中需要进行合理的选择和管理。
家禽杂交繁育体系是一种重要的繁育方法,可以有效地提高家禽的生产性能和经济效益。
通过合理的杂交选配和管理,可以获得具有优良性状的杂交后代。
家禽杂交繁育体系在农业生产中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对于提高家禽产业的发展和农业经济的增长具有重要的意义。
因此,我们应该加强对家禽杂交繁育的研究和推广,为家禽产业的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
家禽生产技术 第三章,家禽主要经济性状及繁育基础

2.第二次选择
⑴鸡: ⑵鸭: ⑶鹅: 18-20 龄结 转群工 24-28 龄进 . 10-12 龄进 . 进 .
3. 选择 ⑴鸡: 20-22 龄进 ,看公鸡 状况. ⑵鹅: 开产 进 选 .
群
应
二,种禽生产配偶比例及使用年限
1.配偶比例 品种 轻型鸡 中型鸡 肉用种鸡 轻型鸭 公母配比 1:(12~15) 1:(10~12) 1:(8~10) 1:(15~20) 品种 中型鸭 肉用种鸭 鹅 火鸡 公母配比 1:(10~15) 1:(8~10) 1:(4~6) 1:(10~12)
3.种蛋合格率
合格种蛋数 种蛋合格率 = ×100% 产蛋总数
4.健雏数
健雏数 健雏率 = ×100% 出雏数
三.产蛋性状
1.产蛋量:是蛋用禽和种禽最重要的生产性 能。 ⑴产蛋 计 :产蛋量是指母鸡在统计期 内的产蛋数量。通常统计开产后60日龄、 300日龄、 500日龄产蛋量。 ①入舍母鸡产蛋量(枚/只) ②饲养只日产蛋量(枚/只) ⑵产蛋
第三节,家禽的配种技术
一.种公禽的选择 种公禽的质量对种蛋的受精率有很大的影响;单只种 公禽对禽群的种质贡献比单只母禽的种质贡献影 响大.因此必须加强对种公禽的选择. . . 第一次选择要结合肉禽上市提前进行,特别是快大鸡, 要求提前限饲的;蛋用型鸡在出壳时已鉴别而减少 了育雄雏,不需考虑上市安排.及时限饲可节约饲料. ˛J#˛ 选择 种质选择,淘 多.
3.蛋的品质:包括蛋壳品质和蛋内部品质. ⑴蛋壳 质 ①蛋 数:蛋 长径与短径 值. ②蛋壳强度 ③蛋壳 度 ④蛋 对 度 ⑤蛋壳 泽
蛋外形:过长形与正常形
过长
蛋外形:过小形与正常形
小且圆
⑵蛋
①蛋白浓度 ②蛋黄色泽:加苏丹红的 蛋黄与正常蛋黄比较 ③血斑和肉斑
畜牧学(扬州大学)禽生产学部分-第三章家禽育种

家禽的育种一、良种繁育体系1.良种繁育体系把品种资源、纯系培育、配合力测定、种鸡扩繁等环节有机配合起来形成的一套体系,叫良种繁育体系。
该体系规模不固定,但环节不可缺少,含保种、育种和制种。
2.体系组成现代良种鸡的繁育包括复杂的育种、保种及制种。
一个完整的繁育体系由育种体系、制种体系和随机抽样性能测验体系三部分组成。
(1)保种与育种(括品种场和育种场两部分)①品种场是基因库,其任务是收集、保存各种鸡品种、品系,包括从国外引进的品种品系和国内的优良地方品种;进行繁殖、观察和研究它们的特征特性及其遗传状况,确定可能利用的基因,提供育种素材。
保种:对原始保种的素材或育成的品系或配套种的原种进行保种。
目的是保持群体的各类基因频率,实现随机交配,避免近交,后代选留时实行各家系等量选留或子代合并选留。
②育种场利用品种场提供的育种素材,选育或合成具有突出特点的专门化高产品系并进行杂交组合试验;筛选出最优的配套组合,供生产上使用。
场内的工作纯粹是育种技术工作,指选择亲本、指定配偶,利用各种选育方法选育专门化品系,进行配合力测定,确定各品系在配套组合中的位置,即探索和利用已知的遗传规律进行系统选择以达到选育目标的过程。
其遗传效应是改变基因频率,通过杂交→近交→杂交的方法。
第一次杂交是丰富基因频率,近交是育种过程,再杂交是配合力测定。
(2)制种将育种体系培育出的各专门化品系,已经配合力测定找出的最优杂交配套组合,完全按育种体系的配合力测定结果进行杂交制种,直至生产出商品代。
制种体系包括原种场和各级繁殖场。
繁殖场可分为一级繁殖场(或称一级杂交场)和二级繁殖场(二级杂交场)。
各场的性质和任务分述如下:①原种场(曾祖代场)是整个制种体系的核心,其任务是饲养育种场提供的配套原种或配套纯系,进行纯繁制种。
为一级繁殖场提供祖代种鸡。
原种场除纯繁制种外,还需要对原种配套系进行纯繁保种。
因此,还必须对原种配套系的各纯系进行选育提高工作。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二章家禽繁育体系和家禽主要品种本章教学要求重点掌握世界上有哪些著名蛋鸡和肉鸡商业品种,牢记目前优良鸡种的生产性能,了解繁育体系的结构。
养殖业的五大支柱是良种、营养与饲料、环境与设备、卫生与防疫、以及管理。
在五大支柱中,良种排在第一位,可见良种对于养殖业的重要性,选择优良的家禽品种,对于提高家禽养殖的效益是致观重要的。
第一节家禽繁育体系一、繁育体系的概念1.繁育体系的概念:家禽的杂交繁育体系是将纯系选育、配合力测定以及种鸡扩繁等环节有机结合起来形成的一套体系。
在杂交繁育体系中,将育种工作和杂交扩繁任务划分给相对独立、而又密切配合的育种场和各级种禽场来完成,使各部门的工作专门化。
家禽杂交繁育体系的建立,决定了现代养鸡生产的基本结构。
2.家系:由1只公禽和若干只母禽交配繁育的后代群体称为1个家系,一般一个家禽家系内的个体之间是全同胞或半同胞的关系,也称混合家系。
3.全同胞:同父同母所生产的后代,后代之间的关系为全同胞关系。
4.半同胞:同父不同母生产的后代,后代之间的关系为半同胞关系。
5.纯系的概念:家禽的纯系是育种群闭锁继代选育4-5代以后,有利基因频率增加,形成了遗传上比较稳定的种群,就可称为纯系。
纯系是由许多家系组成的。
6.配套系: 为了利用杂种优势,在杂交繁育体系中需要有几个系配套使用,商品代家禽通常是2个或2个以上纯系杂交后的产品。
由于各系在配套系中的位置决定了对后代的影响程度,所以每个系的育种目标不完全相同。
这些纯系通过配合力测定,筛选出符合商品生产的纯系组合,推向市场,这一特定的纯系组合称为配套系。
二、繁育体系的结构完善的杂交繁育体系形似一个金字塔,主要由选育阶段和扩繁阶段两大部分组成。
1、选育阶段指处于金字塔顶的育种群,主要的选育措施都在这部分进行,其工作成效决定整个系统的遗传进展和经济效益。
在这里同时进行多个纯系的选育工作,经过配合力测定,选出生产性能最好的杂交组合,纯系配套进入扩繁阶段推广应用。
2、扩繁阶段纯系以固定的配套组合形成曾祖代、祖代和父母代,最后通过父母代杂交生产商品代雏鸡。
在纯系内获得的遗传进展依次传递下来,最终体现在商品代,使商品代鸡的生产性能得以提高。
繁育体系扩繁阶段的首要任务是传递纯系的遗传进展,并将不同纯系的特长组合在一起,产生杂种优势,同时还要在数量上满足生产对商品鸡的需求。
因此,各代的合理组织和协调对于保证育种群遗传进展的顺利传递是很重要的。
在扩繁阶段,必须按固定的配套方式向下垂直进行单向传递,即祖代鸡只能生产父母代鸡,而父母代只能提供商品代鸡。
商品代鸡是整个繁育体系的终点,不能再作为种用。
配合力:指一个品种(品系)和其他品种(品系)杂交产生杂种优势的强度。
父母代:直接生产商品代家禽的配套种禽组合称为父母代种禽。
祖代:用于生产父母代种禽的种禽称为祖代。
曾祖代:用于生产祖代种禽的种禽称为曾祖代,通常曾祖代和纯系为同一遗传素质的群体。
三、繁育体系的形式杂交繁育体系根据参与杂交配套的纯系数目分为两系杂交、三系杂交和四系杂交甚至五系杂交等,其中以三系和四系杂交最为普遍。
第二节蛋鸡商业品种与生产性能商业鸡种是由育种公司选育和命名的商品,也称商业配套系。
现代商业品种的特点是品种专门化,生产性能高,商品鸡多为杂交鸡,蛋鸡的商业品种主要氛围白壳蛋鸡、褐壳蛋鸡和浅褐壳蛋鸡三种。
一、白壳蛋鸡主要是由单冠白来航选育而来的。
主要品种有迪卡白、海赛克斯白、海兰白、尼克和星杂288等。
白壳蛋鸡体形小、产蛋多、饲料转化率高,在一些国家和我国的一些地区很受欢迎。
二、褐壳蛋鸡褐壳蛋鸡一般采用的是品种间或变种间杂交,后代不仅产褐壳蛋,而且一日龄雏鸡都能羽色自别雌雄。
配套系父系一般为洛岛红,母系用洛岛白或芦花鸡。
大部分的褐壳蛋鸡商品代都能够羽色自别雌雄,有些品种父母代也能羽速自别,实现双自别。
主要品种有海兰褐、罗曼褐、星杂579和农大褐等。
褐壳蛋鸡的生产性能,已经全面接近或超过白壳蛋鸡,这也是褐壳蛋鸡在我国一些地区发展迅速的原因。
三、浅褐壳蛋鸡(粉壳蛋鸡)浅褐壳蛋鸡主要是通过褐壳蛋鸡和白壳蛋鸡之间杂交生产的,由于这种杂交属于远缘杂交,杂种优势显著,生产性能一般较好。
通常用来航公鸡和洛岛红或洛岛白杂交。
主要品种有海兰灰、罗曼粉、尼克珊瑚粉等。
从生产性能来看,浅褐壳蛋鸡在成活率、产蛋率、蛋重、饲料转化率等方面优于或不低于优秀的褐壳蛋鸡。
第三节肉鸡商业品种与生产性能一、白羽肉鸡1、主要品种现代速生白羽肉鸡几乎都含有白考尼什的血统,其特点是生长速度快、饲料转化效率高、有专门的父系(考尼什型)和母系(白洛克型)。
主要品种有:艾维茵、AA、明星、彼德逊、罗斯308等。
2、生产性能白羽肉鸡的生产性能提高很快,目前生长到2公斤体重只需要35天到40天,料肉比可以达到1.7∶1。
二、优质肉鸡国内外育种公司培育的生长速度较慢、饲料转化率较低,但是口味较适合人的需要,也就是通常说的优质肉鸡。
主要品种有:海佩克、安那克40、红布罗、狄高、康达尔、石歧杂、新兴黄鸡等。
三、地方鸡种主要品种见下表第四节鸡特色品种的开发利用一、矮小型蛋鸡和普通蛋鸡比,矮小型蛋鸡的特点是:1. 矮小型蛋鸡的性染色体上带有dw基因,致使鸡的体形变小,体重轻约25%。
2、矮小型蛋鸡生产鸡蛋的成本较低。
料蛋比可以达到2.0∶1,饲料转化率比普通型提高10-15%。
3、对马立克氏病有抗性;耐热性好。
4、鸡蛋品质较好、破损率低、合格率高,综合经济效益比普通高产蛋鸡高。
在我国推广节粮小型蛋鸡对充分利用饲料资源、提高蛋鸡饲养的经济效益非常有利。
二、矮小型肉鸡1、矮小型白羽肉鸡。
矮小型白羽肉鸡和矮小型蛋鸡不同,主要在于矮小型肉鸡是父母代种母鸡矮小,商品代鸡均为普通体型,而矮小型蛋鸡是商品代母鸡是矮小型,可以节约饲料。
商品鸡腹水率发生率低。
但矮小型商品代母鸡生长速度较慢,公母体重差距较大,推广起来比较困难。
2、矮小型黄羽肉鸡。
在我国饲养量逐年增加。
三、绿壳蛋鸡绿壳蛋是有遗传基因决定的。
从营养上绿壳蛋和普通白壳蛋、褐壳蛋无区别,但是由于市场上比较少见,且鸡的生产性能低,所以价格较高。
1、东乡黑羽绿壳蛋鸡。
体型较小,产蛋性能较高,适应性强,羽毛全黑、乌皮、乌骨、乌肉、乌内脏,喙、趾均为黑色。
该品种抱窝性较强,因而产蛋率较低。
2、三凰绿壳蛋鸡。
三凰绿壳蛋鸡有黄羽、黑羽两个品系。
单冠、黄喙、黄腿、耳叶红色。
3、新杨绿壳蛋鸡。
商品代母鸡羽毛白色,但多数鸡身上带有黑班;单冠,冠、耳叶多数为红色,少数黑色;60%左右的母鸡青脚、青喙,其余为黄脚、黄喙。
4、昌系绿壳蛋鸡。
该鸡种体型矮小,羽毛紧凑,未经选育的鸡群毛色杂乱,大致可分为四种类型:白羽型、黑羽型、麻羽型和黄羽型。
四、乌鸡通常意义上的乌鸡指丝羽乌骨鸡,是我国的一个地方品种。
有时也把一些具有黑羽、黑胫的鸡称做乌鸡。
乌骨鸡由于体型外貌独特,性情温顺,适应性强,在国际标准中被列为观赏型鸡,世界各地动物园纷纷引入作为观赏型禽类。
纯种乌骨鸡的外貌特征可归纳为以下10点:桑椹冠、缨头、绿耳、胡须、丝羽、五爪、毛脚、乌骨、乌肉、乌皮。
除了白羽丝羽乌鸡,还培育出了黑羽丝毛乌鸡。
第五节水禽品种与生产性能一、鸭主要品种和生产性能(一)、蛋用型鸭品种1、金定鸭是优良的高蛋鸭品种。
有“绿头鸭”之称。
产蛋期长,高产鸭在换羽期和冬季可持续产蛋而不休产。
2、绍兴鸭又称绍兴麻鸭、浙江麻鸭,是我国优良的高产蛋鸭品种。
3、攸县鸭又称攸县麻鸭,是我国体型最小的蛋用型品种。
4、荆江麻鸭是我国长江中下游地区广泛分布的蛋用型鸭种。
5、卡基康贝尔鸭原产于英国,是世界著名的优良蛋用型鸭种。
具有适应性光、产蛋量高、饲料利用率高、抗病力强、肉质好等优良特性,卡基康贝尔鸭体型较大,近于兼用型鸭的体型,但产蛋性能好,性情温顺,适于圈养。
(二)兼用型鸭品种1、高邮鸭是较大型的蛋、肉兼用型麻鸭品种,该品种觅食能力强,善潜水,适于放牧。
高邮鸭以产双黄蛋而著名。
2、建昌鸭是麻鸭类型中肉用性能较好的品种,以生产大肥肝而闻名,故有大肝鸭之称。
3、四川麻鸭主要产于四川。
属于小型蛋肉兼用型鸭种。
体格较小,体质坚实紧凑。
4、固始鸭主要产于河南固始县及信阳地区其他县市。
属中型蛋肉兼用型麻鸭。
(三)肉用型鸭品种1、北京鸭是世界上最著名的肉鸭品种,几乎所有的白羽肉鸭都来自北京鸭。
北京鸭主要用于生产填鸭,用于制作北京烤鸭。
2、樱桃谷鸭以由英国樱桃谷公司引进北京鸭和埃里斯伯里鸭为亲本,经杂交育成。
(四)番鸭品种1、瘤头鸭原产于南美洲,在我国也称做番鸭或洋鸭。
一般用番鸭做父本和家鸭杂交,生产骡鸭(不能繁育),不仅生长速度快,而且产肉率高。
2、克里莫瘤头鸭是法国克里莫公司培育而成,该鸭体质健壮,适应性强,容易饲养。
而且肉质好,瘦肉多,脂肪少,有白色、灰色和黑色三种类型。
二、鹅主要品种和生产性能鹅按羽毛颜色来分,可分为白羽品种、灰羽品种以及极少量的浅黄羽色品种。
按照鹅的体型来分,可分为大、中、小三种类型。
(一)小型品种1、太湖鹅体型较小,羽毛紧密,全身羽毛洁白,体质细致紧凑。
性成熟较早。
2、豁眼鹅体型轻小紧凑,全身羽毛洁白。
产羽绒较多,含绒量高。
3、乌鬃鹅头小,颈细,腿矮,结构紧凑。
(二)中型品种1、四川白鹅:母鹅开产日龄为200-240天,年平均产蛋量60-80个。
2、皖西白鹅:就巢性强,时间集中,年产蛋为25个左右。
3、雁鹅:是中国灰色鹅品种的典型。
早期生长速度较快。
4、莱茵鹅:是世界“四大名鹅”之一,成为世界著名肉毛兼用型品种。
(三)大型品种1、狮头鹅2、埃姆凳鹅:肥育性好,肉质佳,用于生产优质鹅油和肉。
羽绒洁白丰厚,产绒量高。
3、图卢兹鹅:又称茵蒙鹅,是世界上最大的鹅种。
4、朗德鹅:是法国当前生产鹅肥肝的主要品种。
朗德鹅羽绒产量很高,对人工拔毛的耐受性强,每年拔毛两次,可产绒350-450克。
该品种是当今世界上最适于生产鹅肥肝的鹅种。
复习思考题1、分别列举四个世界上著名的白壳蛋鸡和褐壳蛋鸡商业品种。
对照表2-2和表2-4,比较白壳蛋鸡和褐壳蛋鸡生产性能上有什么区别。
答:白壳蛋鸡主要品种有迪卡白、海赛克斯白、海兰白、尼克等。
白壳蛋鸡体形小、产蛋多、饲料转化率高,在一些国家和我国的一些地区很受欢迎。
褐壳蛋鸡主要品种有海兰褐、罗曼褐、星杂579和农大褐等。
褐壳蛋鸡的生产性能,已经全面接近或超过白壳蛋鸡,目前褐壳蛋鸡在我国一些地区发展迅速。
褐壳蛋鸡的产蛋日龄比白壳蛋鸡稍提前;产蛋期死亡率有所降低;虽然产蛋个数不如白壳蛋鸡,但平均蛋重大,总产蛋量高于白壳蛋鸡,料蛋比比白壳蛋鸡稍高,但淘汰体重大于白壳蛋鸡。
2、列举两个世界上著名的白羽肉鸡商业品种。
答:现代速生白羽肉鸡几乎都含有白考尼什的血统,其特点是生长速度快、饲料转化效率高、有专门的父系(考尼什型)和母系(白洛克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