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疹传染期是多久

合集下载

春季常见传染病预防知识要点

春季常见传染病预防知识要点

春季常见传染病预防知识要点春季常见传染病预防知识要点春季常见流行传染病的预防及家庭护理1、麻疹:最主要的传染源是患儿,一般从潜伏期至出疹后5天有传染源,潜伏期23天。

预防:按时接种麻疹病毒和疫苗。

护理:卧床休息,食物清淡易消化,多喝开水,注意皮肤、眼、口腔、鼻腔的清洁,高热的护理,注意观察病情谨防并发症。

2、流行性腮腺炎:是常见的呼吸道传染病,传染源为患儿,潜伏期23周。

预防、接种疫苗、隔离患儿、接触者可预防性服药。

护理、隔离、卧床休息、多喝开水、注意口腔卫生、用温盐水漱口、室内要保持通风等。

3、风疹:是由风疹病毒引起的轻型急性传染病,通过呼吸道飞沫传播,发生于冬春两季,传染性强。

护理:病儿不要送到幼儿园。

居室开窗通风,注意口腔卫生,加强营养,多喝水,进食牛奶、粥等营养容易消化的食物。

4、手足口病(HFMD):是婴儿和儿童的一种常见疾病.由肠道病毒EV71感染而致的手足口病,多发生于学龄前儿童,尤以3岁以下发病率最高.感染后多以发热起病,发热同时在口腔、手足、臀部出现皮疹,或出现口腔黏膜疱疹。

个别重症患者可引起脑炎、脑脊髓炎、肺水肿、循环衰竭等。

手足口病与口蹄疫是截然不同的两种传染病.口蹄疫主要通过接触病畜,经皮肤黏膜传染。

手足口病由肠道病毒引起,潜伏期2-7天,可以通过空气及飞沫传播、消化道传播和接触传播。

预防措施:饭前便后、外出后要用肥皂或洗手液等给儿童洗手,不要让儿童喝生水、吃生冷食物,避免接触患病儿童;看护人接触儿童前、替幼童更换尿布、处理粪便后均要洗手,并妥善处理污物;婴幼儿使用的奶瓶、奶嘴使用前后应充分清洗;本病流行期间不宜带儿童到人群聚集、空气流通差的公共场所,注意保持家庭环境卫生,居室要经常通风,勤晒衣被;儿童出现相关症状要及时到医疗机构就诊.居家治疗的儿童,不要接触其他儿童,父母要及时对患儿的衣物进行晾晒或消毒,对患儿粪便及时进行消毒处理;轻症患儿不必住院,宜居家治疗、休息,以减少交叉感染.手足口病多“袭击”5岁以下小儿手足口病由肠道病毒引起,患者主要为5岁以下婴幼儿,发病时患儿口腔内颊部、舌、软腭、硬腭、口唇内侧、手足心、肘、膝、臀部和前阴等部位会出现小米粒或绿豆大小、周围发红的灰白色小疱疹或红色丘疹.疹子不像蚊虫咬、不像药物疹、不像口唇牙龈疱疹、也不像水痘,所以又称“4不像”;而临床上更有不痛、不痒、不结痂、不结疤的“4不”特征。

麻疹和风疹的区别是什么?

麻疹和风疹的区别是什么?

麻疹和风疹的区别是什么?
*导读:麻疹和风疹,都是常见于冬春两季、由病毒引起的呼吸道传染病,传染性强,容易通过飞沫传播。

二者的区别主要有以下三点。

……
麻疹和风疹,都是常见于冬春两季、由病毒引起的呼吸道传染病,传染性强,容易通过飞沫传播。

二者的区别主要有以下三点。

*区别一:易感人群差异
麻疹多发于6个月至5岁幼儿,而风疹病毒除多发于5至15岁少儿,还可以通过怀孕母体直接感染胎儿,致婴儿先天畸形或风疹性脑炎。

*区别二:潜伏期与出疹期差异
麻疹的潜伏期相对较短,潜伏期一般在10至14天,而出疹期常在发病后第4天开始,持续时间为3至5天。

而风疹从接触感染到相关症状的出现,要经过10至21天不等,但发热后1到2天即出疹,并可在24小时内蔓延至全身。

*区别三:主要症状差异
麻疹的主要症状有发热、流涕、咳嗽、眼红、流泪,患者口腔内壁可见小白斑,面部至全身均有斑丘疹,初发于耳后发际,后延伸至前额、面颈、躯干与四肢,约1至2周消退,留有色素沉着,躯干有脱屑。

大多数患者痊愈后能获得终身免疫。

但若治
疗不及可引发脑炎、肺炎和心肌炎等,严重时可危及生命。

风疹的主要症状有低至中度发热,轻微咳嗽,身体乏力,食欲减退,以及眼睛发红等上呼吸道症状。

出疹期体温停止上升,患者食欲有所恢复,能正常进食。

退疹后一般无色素沉着,躯干无皮屑脱落。

学校及托幼机构常见传染病隔离标准

学校及托幼机构常见传染病隔离标准

学校及托幼机构常见传染病隔离标准学校和托幼机构常见传染病隔离标准如下:流感:临床表现为发热(≥38℃)、头痛、鼻塞、流涕、咽痛、咳嗽、肌肉酸痛和乏力等。

潜伏期为1-7天,传染期为成人病后3-5天(幼儿可达7天)。

如果出现类似病例占班上总数比例≥30%,则停课时间为出现症状消失后2天(1周)。

麻疹:临床表现为发热、咳嗽、流涕等卡他症状和眼结合膜炎、口腔麻疹黏膜斑(Koplik氏斑)和皮肤斑丘疹等。

潜伏期为6-21天,平均10天左右,传染期为出疹前后4天。

如果出现类似病例占班上总数比例≥30%,则停课时间为出疹后5天。

腮腺炎:临床表现为单侧或双侧腮腺和/或其他唾液腺肿胀、疼痛,以及发热、头痛、乏力和食欲不振等。

潜伏期为12-21天,传染期为14-25天,平均18天。

如果出现重症或死亡病例或经卫计和教育部门进行风险评估后判定,则停课时间由卫计和教育部门决定。

水痘:临床表现为头脸部、躯干和四肢出现皮疹(斑疹、丘疹、疱疹、结痂),以及发热和乏力等。

潜伏期为10-21天,传染期为出疹前5天(一般至全部水疱干燥结痂1-2天)至所有水疱结痂期间。

如果出现类似病例占班上总数比例≥30%,则停课时间为出现症状消失后2天(1周)。

结核病:临床表现为持续性发热、咳嗽、痰中带血、疲倦、消瘦和盗汗等。

潜伏期为数周至数月,传染期为发病前1天至发病高峰期,一般为7天。

如果痰中检测出结核杆菌阳性,则隔离至体温正常,并遵守结核病收治医院的医嘱。

流行性腮腺炎:临床表现为发热、咽峡炎、全身弥漫性鲜红色皮疹和疹后明显脱屑等。

潜伏期为12-25天,传染期为发病后9天。

如果出现类似病例占班上总数比例≥30%,则停课时间为出现症状消失后2天(1周)。

呼吸道传染病:包括流行性感冒、脑脊髓膜炎等。

如果出现重症或死亡病例或经卫计和教育部门进行风险评估后判定,则停课时间由卫计和教育部门决定。

风疹:临床表现为发热、咳嗽和全身皮肤出现淡红色充血性斑丘疹等。

风疹病毒igg阳性是怎么回事【新知识】

风疹病毒igg阳性是怎么回事【新知识】

风疹病毒igg阳性是怎么回事
文章导读
风疹性病毒是很常见的传染性病毒,多发于儿童群体,会通过空气环境,人
的身体间接性传播,风疹性病毒的患者,需要定期的做好疫苗的防护,风疹性病毒是有潜
伏期的,通常在三个星期以内,一旦感染就会布满全身,患者会表现出低热,咳嗽,恶心,食欲不振,需要及时到医院观察,隔离治疗。

风疹病毒igg阳性是什么意思
风疹病毒igg阳性是什么意思?风疹病毒是一种比较常见的传染性病毒,一般比较多发
于儿童群体,这些病毒可以通过空气传播和呼吸道进入人们的身体,导致人们产生风疹。

家长在平常最好给孩子打风疹疫苗预防。

风疹病毒的潜伏期一般是2到3个星期的时间,人们一旦感染上风疹病毒后,在前期
就会出现身体不是,全身低热,咳嗽头痛的症状,在潜伏期之后,渐渐的患者身上就会
出现红色斑疹。

风疹病毒抗体检测是优生学免疫检测的项目之一,如果这个病毒的IGG抗体是阳性的,只能说明您以前有感染过这类病原体,但要想知道当前是否有感染这类病原体,须看下其IgM抗体是否阳性的,如果是阴性的,就说明当前是没有感染这个病毒的,这个是没有关
系的。

IgM阴性可以要孩子了。

风疹病毒是呼吸道传染病,可以通过空气飞沫传播。

如果
男方感染有病毒活动会有可能导致女方感染而对胚胎造成不利影响。

如果只是这个病毒的IGG抗体阳性,并不能说明当前是有感染的,如果其IGM抗体为阴性的,那么就没有关系的,说明当前是没有感染这个病毒的,可以正常的同房备孕的。

2020年麻疹、风疹、AFP培训

2020年麻疹、风疹、AFP培训
2.临床诊断病例 (1)风疹疑似病例无标本, 或出疹后5天内采集的血标本检测麻疹/风疹 IgM抗体均为阴性,且无其他原因可以明确解 释者。 (2)风疹疑似病例出疹后6-28天采 集的血标本检测麻疹/风疹IgM抗体均为阴性, 但与实验室诊断风疹病例有明确流行病学联 系,且无其他明确诊断者。
3.排除病例 (1)风疹疑似病例血标本检测风疹IgM
监测病例定义
具备发热、出疹,并伴有咳嗽、卡他性 鼻炎或结膜炎症状之一者;或传染病责 任疫情报告人怀疑为麻疹的病例
符合WHO推荐标准 与既往监测方案定义保持一致
“所有麻疹疑似病例”均作为监测对象
麻疹监测报告流程
麻疹疑似病例分类
每一例麻疹疑似病例均应有最终“病例分类” 结合实验室检测结果、临床诊断和流调结果判断 排除病例即为当前疾病名称非“麻疹”的病例
前驱期 2-4天 高热(体温可达39℃-40℃) 、咳嗽、鼻炎、结膜炎、柯氏斑 传染性最强(排出病毒)
出疹期 前驱症状开始后2-5天 斑丘疹,发生融合 从面部开始向躯干、四肢发展 持续5-6天
恢复期 按出现的顺序2-3周消退(当皮疹消退时,婴幼儿或体弱儿童 如果持续发热,为发生并发症的征象 )
为什么要消除麻疹
监测目的
1.及时发现输入性脊灰野病毒,采取措施防止病毒 传播,保持无脊灰状态。 2.及时发现脊灰疫苗衍生病毒(以下简称VDPV)及 其循环,采取措施控制病毒进一步传播。 3.评价免疫工作质量,发现薄弱环节。 4.监测脊灰病毒变异情况,为调整疫苗免疫策略提 供依据。
病例定义与分类
急性弛缓性麻痹(AFP)病例
(2)格林巴利综合征(感染性多发性神经根神经炎,GBS); (3)横贯性脊髓炎、脊髓炎、脑脊髓炎、急性神经根脊髓炎; (4)多神经病(药物性多神经病,有毒物质引起的多神经病、原因不明性多神经病); (5)神经根炎; (6)外伤性神经炎(包括臀肌药物注射后引发的神经炎); (7)单神经炎; (8)神经丛炎; (9)周期性麻痹(包括低钾性麻痹、高钾性麻痹、正常钾性麻痹); (10)肌病(包括全身型重症肌无力、中毒性、原因不明性肌病); (11)急性多发性肌炎; (12)肉毒中毒; (13)四肢瘫、截瘫和单瘫(原因不明); (14)短暂性肢体麻痹。

风疹的症状及治疗

风疹的症状及治疗

风疹的症状及治疗
*导读:风疹的症状及治疗方法有哪些?风疹的症状为皮肤
有小红疹且引起瘙痒感。

风疹是一种比较容易传染的疾病,这种疾病可以通过人体的口、鼻、咽部的分泌物传播,也可以通过大小便传播,一般来说比较常见于5-9岁的儿童,及早的发现并且治疗风疹是非常重要的,早发现早治疗可以有效的消灭风疹,下面小编就介绍一下风疹的早期症状。

风疹是最常见的症状就是淋巴结的肿大,并且伴随有皮疹的发生,会出现瘙痒的感觉,经常会不经意的去用手抓,造成感染。

风疹感染后需要16-21天的潜伏才会发病,一般来说是18天,
感染风疹后的早期症状会出现发热、头痛、咽痛、流涕等轻微的症状,因为这种症状跟普通的感冒相似所以很容易被误诊为感冒,1~2天后会出现从面颈部开始的淡红色斑疹、斑丘疹;24小时
内蔓延躯干、四肢。

风疹发生后还会出现皮疹症状,这种皮疹的特点是出现的时间很短,消失很快,一般三天皮疹就睡消失,不会留下任何痕迹,有时候会出现轻度的脱屑,风疹这种疾病皮疹一旦出现前去症状就会消失,但是淋巴结肿大不会消失,还会伴有触痛,但是不会化脓。

了解了风疹的症状,下面小编再说一下风疹的治疗。

风疹患者症状比较轻的可以自愈,不需要做特殊的处理,症状较为严重者可以采取卧床休息,食用流质或者是半流质的食物,对高热、头痛、咳嗽、结膜炎者可予对症处理。

风疹严重的患者可能会出现脑炎高热、嗜睡、昏迷、惊厥,应按流行性乙型脑炎进行治疗,同时风疹患者还会出现出血,如果出血倾向严重,可用肾上腺皮质激素治疗,必要时输新鲜全血。

常见传染病潜伏传染期

常见传染病潜伏传染期

传染病名潜伏期隔离期(传染期)
流感、甲型H1N1流感1-3日,最短可
数小时
症状消失后2天或发病后一周
麻疹8-12天出疹后5天
风疹14-21天出疹后5天
腮腺炎14-21天隔离至腮腺肿大完全消失,约3周水痘10-24天隔离至疱疹完全结痂,不少于14天肺结核因人而异痰培养阳性具有传染性
流脑1-7日症状消失后3天,但不少发病后于7天手足口病2-7天痊愈后7天
急性出血性
结膜炎
1-3天隔离至症状消失
霍乱数小时-6天腹泻停止后2日,隔日送大便培养,连续3次阴性解除隔离
伤寒、副伤
寒2-15天
临床症状消失后5日起,间歇送大便培
养,2次阴性解除隔离或体温正常15日
细菌性痢疾1-3日急性期症状消失,粪检阴性后,连续2次粪便培养阴性者解除隔离
甲肝15-45天自发病之日起3周
学校常见传染病潜伏期、隔离期。

学校常见传染病的潜伏期和隔离期

学校常见传染病的潜伏期和隔离期
学校常见传染病的潜伏期和隔离期(班主任查验学生复课证明是什么病,以此判断停课时间长短)
传染病类型
传染病名
潜伏期
1、流感(不是感 冒)
1-3日,最短可数小时
麻疹
8-12天
2、风疹
14-21天
隔离期(传染5天
3、流行性腮腺炎 呼吸道传染病
4、水痘(斑疹、丘 疹、疱疹)
5、肺结核
14-21天 10-24天 因人而异
隔离至腮腺肿大完全消失,约3周
隔离至疱疹完全结痂,不少于发病后14天
痰培养阳性具有传染性,抗痨治疗至少半年,休学 至少4个月
6、流脑
1-7日
症状消失后3天,但不少发病后于7天
肠道传染病(4食 物中毒5肠出血6 脊髓灰质炎7肝炎 8细菌性痢疾9伤 寒10霍乱11诺如 病毒即病毒性肠
胃炎等)
1、手足口病
2、急性出血性结 膜炎(红眼病)
3、甲肝(黄疸肝 炎)
2-7天 1-3天 15-45天
痊愈后7天,不少于发病后10天 隔离至症状消失 自发病之日起3周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如对您有帮助,可购买打赏,谢谢
生活常识分享风疹传染期是多久
导语:我们都知道风疹是一种皮肤类的疾病,在患上风疹之后会出现全身瘙痒还有起红色疙瘩的症状,风疹一般分为急性风疹和慢性风疹两种,慢性的风疹
我们都知道风疹是一种皮肤类的疾病,在患上风疹之后会出现全身瘙痒还有起红色疙瘩的症状,风疹一般分为急性风疹和慢性风疹两种,慢性的风疹给患者带来了很大的痛苦,因为它经常反复发作,虽然风疹不足以危害到我们的生命,但是也要及时的治疗,那么风疹传染期是多久呢?
风疹从接触感染到症状出现,要经过14~21天。

病初1~2天症状很轻,可有低热或中风疹
度发热,轻微咳嗽、乏力、胃口不好、咽痛和眼发红等轻度上呼吸道症状。

病人口腔粘膜光滑,无充血及粘膜斑,耳后、枕部淋巴结肿大,伴轻度压痛。

通常于发热1~2天后出现皮疹,皮疹先从面颈部开始,在24小时蔓延到全身。

皮疹初为稀疏的红色斑丘疹,以后面部及四肢皮疹可以融合,类似麻疹。

出疹第二天开始,面部及四肢皮疹可变成针尖样红点,如猩红热样皮疹。

皮疹一般在3天内迅速消退,留下较浅色素沉着。

在出疹期体温不再上升,病儿常无疾病感觉,饮食嬉戏如常。

风疹与麻疹不同,风疹全身症状轻,无麻疹粘膜斑,伴有耳后、颈部淋巴结肿大。

风疹病毒
风疹经过良好,预后佳,并发症少,但孕妇(4个月内的早期妊娠)感染风疹病毒后,病毒可以通过胎盘传给胎儿引起先天性风疹,发生先天畸形,如失明、先天性心脏病、耳聋和小头畸形等。

因此,孕妇在妊娠早期尽可能避免与风疹病人接触,同时接种风疹减毒活疫苗。

一旦发生风疹,应考虑中止妊娠。

病人应及时隔离治疗,隔离至出疹。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