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药卫生]药物性肾损害

合集下载

药物性肾损害78例临床分析

药物性肾损害78例临床分析
2 0 , 11 ) 1 1 1 9 . 0 52 ( 1: 9 — 1 2 1
( 收稿 日期 :0 0 0 — 0 2 1— 9 1 ) C N MEDC R D 巾国 医药 写报 1 7 HIA IALHE AL 5
中 都 应 引 起 注 意 。
从 本 资料 可 见 , 年 龄 段 均 可 发病 , 老 年 患者 偏 多 且 各 但 预后 较差 。一 方 面 , 肾血 流 量 、 内生肌 酐 清 除率 自 4 0岁 以后 均 呈逐 年下 降 的趋势 , 肾小 管功 能 也 明显减 退 ; 另一 方面 , 老 年 患 者 对 药 物 的 代 谢 和 清 除 功 能 也 明 显 减 弱 1 因 此 , 年 患 6 ] 。 老
1资 料 与 方 法
11一 般 资 料 .
本组 7 8例 药 物 性 肾损 害 患 者 均 经 临 床 和 实 验 室 检 查 确
诊, 中, 3 例 , 4 其 男 1 女 7例 ; 龄 4 ~ 0岁 , 年 28 平均 6 . 。 肾 35岁 损害 类 型 : 性 肾 功能 衰 竭 1 急 5例 , 性 肾 功 能衰 竭 5例 , 慢 慢 性 肾 损 害 急 性 加 重 4例 .其 余 5 4例 患 者 表 现 为 尿 常 规 检 查 异 常或 肾功 能异 常 。合并 基 础疾 病 类型 : 尿病 患 者 1 糖 3例 , 高 血 压患 者 1 例 , 1 心脑 血管 病 患 者 l 0例 。 呼吸 系 统疾 病 患 者 6例 , 关 节 炎 患 者 2例 , 瘤 患 者 1例 , 基 础 疾 病 的 患 骨 肿 有 者共 4 3例 , 5 . %。 占 51 3
21 年 1 01 月第 8卷第 2期

工 作 探讨 ・
药 物性 肾损 害 7 8例 临床 分 析

易引起肾脏损害的抗生素

易引起肾脏损害的抗生素

易引起肾脏损害的抗生素肾脏作为人体重要的代谢和排泄器官之一,最容易受到药物的伤害。

如果抗生素使用不当,则会引起肾脏损害,导致肾病发生,尤其儿童和老年人发病率更高。

一、抗生素损害肾脏的途径1、直接毒性即一些抗生素在肾小管中的浓度过高,达到了中毒浓度。

这时抗生素就会损伤肾小管的管壁。

肾小管是肾单位的重要组成部分,损伤肾小管,就会损伤肾功能,最终导致肾衰竭。

2、过敏反应某些抗生素会引起过敏反应,产生大量的抗体。

抗体与抗原结合,就会形成复合物,沉积在肾小球、肾间质里。

肾小球、肾间质受损,则会导致肾功能损伤。

3、析出结晶有些抗生素在尿液中溶解度小,容易析出结晶。

这些抗生素结晶会堵住肾小管,导致尿液无法流通,破坏肾小管的管壁,最终损伤肾功能。

4、蓄积中毒对于肾功能不全的患者来说,抗生素对肾功能的威胁更大。

这些患者的肾排泄药物比较慢,抗生素就会在血液中蓄积,达到中毒浓度,加深肾功能的损伤。

二、易损害肾脏的抗生素1、氨基糖苷类这类抗生素有杀菌作用,属于静止期杀菌药。

临床中发现,氨基糖苷类药物具有很强的肾毒性、耳毒性及耐药性,6岁以下儿童禁用。

其中,对肾脏损伤较大的几种氨基糖苷类药物依次为:新霉素、庆大霉素、妥布霉素、阿米卡星、奈替米星、链霉素、异帕米星(按肾毒性由大到小排序)。

[1]2、磺胺类磺胺类药物有复方新诺明、磺胺嘧啶,它的优点在于性质稳定、抗菌谱较广、使用简便,但是主要经肾脏排泄,因而对肾的毒性较大。

虽然,磺胺类药物对肾脏的直接毒性还没有被证实,但它可导致结晶性肾病、血红蛋白尿症、过敏性肾损害。

预防磺胺类结晶损害肾小管,可以加服柠檬酸盐、碳酸氢盐;大量饮水。

当然,肾功能不全的患者、老年患者、过敏的患者还是不要使用磺胺类药物了。

3、多烯类真菌抑制剂虽然两性霉素B是抗真菌制剂中起效最快、效果最好的药物之一,但是,超过80%的患者在使用两性霉素B后产生了不良反应,包括多尿、肾功能损害、低镁血症、低钾血症,等等。

药源性肾损害的危险因素及其临床干预

药源性肾损害的危险因素及其临床干预

性呈剂量依赖性 , 易出现氮质血症。原有 肾功能不 全患者使用顺铂后 , 会加重 肾脏受损程度 , 主要损伤
肾小 管 。环磷 酰胺则 主要 引起 出血性 膀胱炎 和膀 胱
药源性肾损害类型分为 : ①肾前损害 : 某些药物
可通 过 收缩 肾脏血管 , 血流量 减少 , 使 降低 肾脏清 除
基金项 目: 山东省药学会 临床药 学奥赛康 中青 年科研 资助项 目( 鲁
物质 ; 而某 些药 物可 通 过 调节 。 流 量 而 引起 肾 脏 肾血
物都会加大肾损害发生的危险性 j 。④免疫抑制
剂 : 孢素 、 环 他克 莫 司 、 甲氨蝶 呤等 免 疫抑 制 剂 大 量 或长 期使 用会产 生 肾毒 性 。⑤ 免疫 增 强 剂 : 免疫 人 球蛋 白、 露 聚糖 肽 等免疫 增强剂 , 甘 主要 经 肾脏浓缩 代谢 排 出体外 , 导致 肾小管 内药 物浓 度增高 , 易发 生 药 物蓄积 中毒 , 引发 肾损 害 。免 疫 增 强剂 类 药 物
肾脏是体 内药物代谢和排泄的重要器官 , 易受 到 药物不 良反 应 的影 响 。药物 可通过 直接 或 间接 的
不 良作用 及 免疫性 损 伤 导致 多种 形 式 的 肾脏 损 害 。 鉴 于 肾脏 在人 体代 谢 中的重 要 性 , 求 临 床工 作 者 要
率 的 同时 , 可导致 肾脏 缺血 缺氧 , 还 发生进 一 步肾损 害 ] 。② 肾后 性损 害 : 物 引 起 的 肾后 性 损 害 主要 药 见 于 肾小管 内梗 阻及 下 尿 路 梗 阻 J 。③ 肾性 损 害 : 药 物本 身或代 谢产 物 经 肾脏排 出 时 , 对 肾 脏直 接 可 产生毒 性作 用 , 易发生 于肾 小管处 。

药物性肾损害的研究进展

药物性肾损害的研究进展

药物性肾损害的研究进展作者:邓博丁峰来源:《上海医药》2013年第01期摘要药物性肾损害是药物不良反应的重要方面之一,其发生率不断增高,对常规治疗及患者预后都有不利影响。

本文根据国内、外最新研究进展,就药物性肾损害的机制、常见的可致肾损害的药物以及对药物性肾损害的诊断、预防和治疗措施作一概述。

关键词药物性肾损害机制预防治疗中图分类号:R595.3; R692; R969.3 文献标识码:C 文章编号:1006-1533(2013)01-0010-05Research progress in drug-induced kidney injury*Deng Bo, Ding Feng(Division of Nephrology, Huashan Hospital, Fudan University, Shanghai 200040,China)Abstract The drug-induced kidney injury is one of the important aspects of the adverse drug reactions whose occurrence rate constantly increases, which have an adverse impact on the regular treatment and prognosis of patients. This paper summarizes the mechanisms of drug-induced kidney injury and introduces the common drugs that may cause kidney injury, diagnosis, prevention and treatment of the drug-induced kidney injury according to the latest research progress at home and abroad.Key words drug-induced kidney injury; mechanism; prevention; treatment肾脏血流丰富,是重要的药物代谢场所,也是大多数药物及其代谢物的排泄器官。

一例布洛芬缓释胶囊致药物性肾损伤的病例分析

一例布洛芬缓释胶囊致药物性肾损伤的病例分析

一例布洛芬缓释胶囊致药物性肾损伤的病例分析中南大学湘雅医院药学部2急性肾损伤(AKI)是药物性肾损伤(DKI)最常见的类型,DKI在住院患者急性肾损伤的病因中占19%~26%[1]。

研究统计,最常导致DKI的为非甾体类抗炎药(NSAIDs)(25.1%),其次为抗肿瘤药(18.0%)、抗生素(17.5%)、造影剂(5.7%)。

NSAIDs主要包括阿司匹林、对乙酰氨基酚、布洛芬等,具有抗炎抗风湿、解热镇痛等作用。

目前市面上的感冒药与止痛药大多含有此类成分。

其对肾脏可引起尿蛋白、管型,尿中出现红细胞、白细胞等,甚至间质性肾炎等副作用。

研究表明,长期口服NSAIDs的患者肾脏疾病发生风险是普通人群的2.1倍。

本文就一例老年患者因双踝关节肿痛长期口服布洛芬缓释胶囊致DKI进行分析,通过充分了解NSAIDs致DKI的临床特点、发病机制,对合理用药和防治DKI具有重要意义。

1.病史摘要患者,68岁,男性,因“间断双踝关节肿痛6年,发现肌酐升高5天”入院。

6年前饮酒、食海鲜后出现双踝关节肿痛,自行长期口服布洛芬缓释胶囊,疼痛减轻,期间无正规就诊。

5天前关节肿痛加重,口服布洛芬缓释胶囊0.3g bid无明显缓解后就诊我院。

查肌酐451μmol/L、尿酸571.2μmol/L、尿素22.99mmol/L,诊断为“痛风性关节炎、肾功能不全”,予以甲泼尼龙片8mg qd、非布司他片20mg qd等对症治疗,症状较前好转,期间无其他不适。

为求进一步诊治,收住我院肾内科,患者自起病以来,小便10+次/天(夜尿2-4次/晚),大便正常,体重近1年来减轻15kg。

既往高血压史6年,最高160/80mmHg,规律口服“苯磺酸氨氯地平片10mg qd”,血压控制在130/70mmHg,无其他病史。

吸烟史51年,10-20支/天,饮酒史50年,1斤白酒/天,已戒酒1年。

诊治经过:入院查体:T36.4℃,P70次/分,R20次/分,BP158/80mmHg,体重65kg,慢性病容,其他无特殊。

中药关木通引起的肾损害

中药关木通引起的肾损害

中药关木通引起的肾损害中药关木通引起的肾损害蒋欣,本永培(1.中国西北航空公门诊部,西专市710082;2.第四军医大学西京医院药剂科,西安市710032)中图分类号:R595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10408(2002)05029202自1993年比利时人V anherweghem等报道中草药肾病"以来,国内医药界对中草药引起的肾脏损害有所重视但人们习惯上认为植物药不如化学药品毒性大加之对中草药所致'肾脏损害的了解太少,临床上仍有不步漏诊或误诊者木通,关木通具有利尿,通乳等功效.是临床上常用的一味中药.管文献中早已有过量应用木通,关木通引起肾脏损害的记载,但都缺乏详细的临床研究和系统观察.因此,关木通被当作木通在临床上广泛应用,不断给临床造成新的中毒事件一本文拟对我国1976年以来报道的木通及关术通中毒引起肾损害病例作回顾性综述和分析旨在引起临庥医师的重视,以提高对关木通中毒致肾脏损害的认识水平.1中毒病例1.1急性木通中毒致死1例患者,男.44岁.因治疗头晕,失眠.误将术通200克1改煎服.服药后即感全身无力,尿量明显减少,次日两下肢浮肿,频繁呕吐,此后浮肿逐Et加重,在院外服中药治疗无效,l0天后^院治疗:诊断:急性术通中毒及急性肾功能衰竭尿毒症.除对症及支持疗法外,还给予丙酸睾丸酮,双氧克尿搴20~g-,甘露醇以及'肾囊封闭等法治疗,均无效,9天后死亡".1.2木通致急性肾功能衰竭1例患者,男,36岁因左下肢疼痛煎服木通60克,防己9克,防风3克,羌活3克:服药后1/j,u,t自觉胸闷.继而腹部不适,呕吐,尿量增加第2天尿量逐渐减少,每天100毫升一150毫升.1司时出现腹痛,恶.,头晕,眼花腰痛等症状m后病情加重,并固无尿及排柏油拌大便2次而A院治疗诊断:木通中毒致肾功能衰竭:八院后经给予输液,止血药,碳酸氯钠,利屎台剂,速尿等治疗,病'睛无好转再经输血及普鲁号因肾囊封闭仍无效,于人院后第5天死亡I1.3木通中毒1倒患者.男,30岁.因治疗胰踺痛服单味木通100克服药后感腹胀痛.恶心,呕吐一来院就诊时尿极少随之无尿持续21 天,按急性肾功能衰竭用腹膜透析,未能获效而死亡…1.4大量煎服美术通致急性肾功能衰竭死亡1侧患者,男.53岁,乡村医生一因患风湿性关节炎.白取关木价格低廉而成为临床常用的抗生索之一.但其肾毒眭也严重限制了它的应用.庆大霉索可在用药2d-3d发生肾毒反应,疗程超过lOd者,其肾损害的发生率明显增加:此外,庆大霉素的肾毒性还有明显的个体差异,并非正常剂量就一定安全.当庆大霉素的血药峰浓度为9~15mg/L,谷浓度在1~2rag/L时,其肾毒性的发生率明显增加=因此,该药峰浓度应控制在9rag2 L以下,谷浓度控制在lmg/L以下.用药时间在7d内为宜,保证用药安全.对伴有脱水的老年患者,电解质紊乱患者如低钾,醣中毒者m及原有肾损害者不宜应用.此外,因为婴,幼儿的肾小球滤过率,'肾小管的分泌功能及肾有效血流量均不及成人.为防止肾损害,婴,幼儿最好不给予庆大霉素.羟乙基淀粉代血浆分子量大,在人体内不易分解,主要由肾脏排泄,药物本身无肾毒性,但急性肾功能衰竭在多种老年病基础上由该药诱发.其病情发生,发展及预后与原发基础疾病的程度,病程,年龄及应用该药的总剂量有关.对有肾脏病史,糖屎病史,高血压病史,心血管病史患者,连续应用该药后,其大分子物质会刺激已受损的肾小球,使肾小球的滤过功能进一步下降,从而使血中药物浓度增高,导致短时间内发生急性肾功能衰竭. 故有以上病史者应慎用或禁用该药.利福平所致的肾功能衰竭与其应用剂量的大小,停药时间等无关.而与利福平曾用史及患者过敏体质等因素有关.刹福平致肾功能衰竭多在大剂量间歇疗法或停药后重新服用时发生,停药时间可在3d~lOy不等.故临床应用利福平前应详细询问患者,若曾有过敏史者应禁用.应用利福平后有早期过敏症状的患者也应立即停用…3.3引起血尿的药物引起血尿的药物中,感冒通发生不良反应478次,占57.7%,其中小儿有291倒,占61O%;头孢拉定发生54次,占65%;安乃近发生52次,占6.3%;甘露醇发生40次.占49%;甲硝唑发生18次,占0.12%.感冒通的处方为:双氯芬酸钠15rag,人工牛黄15mg,马来酸氯苯那敏2.5rng处方中主是抑制前列腺素的合成与释放,从而使肾血管强烈收缩导致不同程度损坏而发生血尿对有出血倾向及肾脏损害的患者不宜应用.由于儿童的肝,肾功能发育不全.囡此双氯芬酸的代谢和排泄缓慢易造成其蓄积中毒:故临床E尽量不用于儿章老年患者以及肾功能低下的患者.头孢菌素类药物因在排泄过程中对肾小管细胞酶活性会产生抑制,于扰,而引起急性肾小管坏死,致血尿.叉因该类药物90%在体内以原型由尿排泄,但当尿内药物浓度过高时,会造成对泌尿道的刺激和对肾脏的直接损害,故临席医师应注意合理的给药方法.如需注射,则应尽量采用静脉滴注:老年患者及'肾病患者在各种疾病的治疗中.所用药物较易引起泌屎系统不良反应.因此,老年患者及肾病患者在用药过程中必须对其'肾功能状况有一个相对正确的估计,当应用具有肾毒性的药物时,需慎重此外,由于婴,幼儿的肾功能发育不垒故临床医师用药时更应慎重,以使药物引起肾损害的机率及严重性大大降低.参考文献:I1]万运松,周志雄.甘露醇敦急性肾功能衰竭的综述IJ]药物流行病学杂志,1998,7(1):23[2】刘杜鹃药物因静脉注射过速而引起的不良反应[J】.中国医院药学杂志.1986.6(8):391.【3】高东宸,张丽雄.药物不良反应监察指南[M】北京: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1996,103~104.【4】秦巧萍,蔡波,肖福兰.706代血浆致急性肾衰5倒【J】. 药物不良反应杂志,2000,2(3):188【5J高东宸.张丽雄.药物不良反应监察指南[M】.北京: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1.996:165[6】高东雇,张丽雄.药物不良反应监察指南【MJ.北京: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1996:106--107(收稿日期:2001i卜09修回日期:20(12O1—29-乳丌…下日z1H'7h凡纠"FJ3',Ir口ChinaPharmacy2002V ol13No5中国药房2002年第l3卷第5期囊■—豳溷—一剿豳豳§i通50g水煎,1口服用2次,次El又取关术通15g水煎服2天后出现尿量减少,日渐加重,第6天出现呃逆频发,呕吐.第8天尿量减少到每日50ml,人脘治疗.诊断:急性肾功能衰竭(关术通中毒所致)一接急性肾功能衰竭治疗,静脉滴注利尿台剂654—2速屎,后给患者行血液透析12次,日屎量维持在700ml左右:固患者经济不支.出院回家困尿毒症死亡.1.5服木通煎液引起肾脏损害1例患者,女,25岁固乳房胀痛自行煎服单味术通10~1龟,天一服药第10天出现多尿,烦渴,多饮,Id屎量达400~nl-5000ml,夜尿约200on1l,双下肢极度乏力,严重时不能行走.A院治疗诊断:间质性肾炎,肾小管性酸中毒展慢性肾功能不全氧质血症期,系服术通过量所致.经口服构橼酸钾,碳酸氢钠等治疗1月糸,血电解质恢复正常,但血肌酐仍为182#mo1/11.6术通中毒致肾脏损害尹广等回顾胜分析丁3例木通中毒致肾脏损害患者的临床表现,肾活检病理资料及转归情况结果:均是在服用1剂木通(分别为30g,108,50g)汤剂后发病.2例急性中毒,1例在服药6个月后才明确诊断.早期主要临床表现为:(1)消化道症状'3倒),非少尿型肾功能减退(3例)及低钾血症(2倒;(2)肾脏损伤除肾功能减退外{Scr分别达417,l920,351/xmo[/ Lj.3例都有尿NAC酶及溶菌酶升高,尿渗量降低及尿酸化功能异常,2例有肾胜糖尿;(3)肾脏病理变化主要是肾小管变性坏死.伴轻度肾小球及问质血管病变,细胞浸润不突出;【4)3例随访至少8个月上,Set仍分别为151,161,223"mol/L.结沧:单剂大量应用木通即可中毒致肾功能减退.其临床表现,病理变化具有一定特点.1.7术通中毒致肾损害的临床特点及与马兜铃酸肾病的联系黄朝兴等0通过对3例木通中毒致肾损害的临床病理改变的研究,综合分析出术通中毒眭肾损害的临床特点,并与马兜铃酸肾病作比较.结果:3例患者均因服用古有大剂量关木通的"排石"汤后发生肾损害.2例呈非少尿型急性肾衰,需血液透析,另l例呈肾小管性酸中毒,肾功能损害较轻(Scr132t,tool/L1,在停药3十月后肾活检诊断为急性肾小管坏死: 随访8个月~1年,3例均演变为慢性肾功能不全.文献分析结果显示,木通中毒性肾损害的临床特点为:(1)临床表现轻,重不等,与药物中毒剂量太,小有关;(2)常有多种肾小管功能障碍;(3)常呈持续性肾功能损害.结论:木通中毒致肾损害的临床表现有一定的特点;木通中毒性肾损害的临床特点与马兜铃酸肾病相似;两者是否属于同一种病值得进一步研究.1.8马兜铃酸肾病存在4种临床病理类型北京中!El友好医院肾内科在不到2年的时间内已收治了25例马兜铃酸肾病(AAN)患者.因服用排石冲剂","龙胆泻肝丸","妇科分清丸等古有木通的中成药而致肾损害一陈6例已进人慢性肾功能衰竭晚期不宜肾穿刺外.其余l9例均做肾穿刺病理检查,部分患者还做了重复肾穿刺.综合AAN的临床病理表现,他们认为此病可分为急性马兜铃酸肾病急进性马兜铃酸肾病,慢性马兜铃酸肾病及肾小管酸中毒并Fan. coili综合征4种ira床病理类型2讨论2.1中毒病因分析目前,国内有3种不同科属的木通,即术通科木通,毛莨科的川丰通和马兜铃科的关木通其中,』If木通和美术通均被2000年版《中国药典》收载木通l为术酒科植物术通或白术通的藤茎.分布于我国东南,华南,西南,华中的一些省份化学成分主含自桦脂醇,齐墩果酸,常春藤皂苷元,木通皂苷等.昧苦,眭寒:归心,小肠,脖胱经,具有清热利尿,活血通脉功效,主治小便短赤,淋浊,水肿,胸中烦热,咽喉疼痛,口舌生疮风湿痹痛,乳汁不厢闭经痛经内服:煎汤,3g~;或人九散:精精,气弱,津伤[『渴及孕妇忌服.川木通为毛茛科植物绣球藤小木通等的藤茎,分布于西中国药房2002年第13卷第5期北,东南,中南,西南的一些省份,化学成分主含绣球辟皂苷A 和B,口一香树脂醇a谷甾醇,常春藤皂苷元等.味苦,性寒归心,肺,小肠,膀胱经.具有清热利尿,通经下乳功效.主治湿热癃闭,水肿,淋症,心火上炎之Cl舌生疮,湿热痹痛,关节不利,妇人闭经,乳汁不通,.内服:煎湎,3g~6g一气弱津伤,精滑遗尿,小便过多及孕妇禁服关木通为马兜钳科植物木通马兜铃的藤茎.分布于黑龙江,吉林,辽宁,山西,陕西甘肃,四川等地,含马兜铃酸A,B和D,马兜铃苷,马兜铃酸D甲醚,木兰花碱,日一谷甾醇等.昧苦,性寒,有毒.归心,小肠.膀胱经,具有清心泻火,通淋,F乳通经功效.主治小便办涩热淋,水肿,,tL"中烦热1:3舌疮,闭经,产后乳汁不通,湿热痹痛.内服:煎汤.3g~;外用:适量.煎汤熏洗.内无湿热者及孕妇慎服.关木通用量过大,可引起急胜肾功能衰竭.甚至死亡中毒症状表现为腹不适,继而呕吐,头痛,胸闷,腹胀隐痛,腹泻,或面部浮肿,尿频,尿急尿量减少,渐起周身浮肿,神志不清等:经有关研究资料证实.引起肾损害的主要成分是关术通的马兜铃酸所以,3种小通中具有肾毒性的是关木通而不是木通和川木通由于品种混用(一般药店供应的木通.如不加说明,均为关木通),误将关术通当木通使用,加之用量过大或时间过长,易造成肾损害上述中毒病例.所用木通很可能是常用的"关木通:2.2预防措施2.21规范木通药材的采集,流通,使用环节,严格按木通的科属分类收购,加工,使用,杜绝3种术通品种混用.22.2关木通"对肾脏的毒性值得^们特别重视.因为:①木通单改口服10g即可中毒.此剂量也接近常用量(5克~舯克1;②肾脏损害为非少屎性急性肾功能不全,症状不安出,如果不是因为剂量过大而出现'肖化道不良反应.往往为人们所察觉;③即使是单次剂量引起的肾损害.持续下去也可发展为慢性问质性肾炎;@木通作为复方汤剂成分之,应用很广,而且是"渗湿利屎之剂,常用于原已有肾脏疾病的病例,所以造成慢性损害的机会很多,更容易原发病交织在一起,造成诊断上的困难.223规范3种木通的用法,用量,根据病情,能用术通和川术通的少用或不用有肾毒性的关术通.在有肾脏病变的情配下应用丰通利尿更需十分慎重224建议将术通科术通收人2005年版《中国药典》.参考文献:【l】候明斋,胡增志,蔡庆堂,等急性丰通中毒致死l例报告【J】.新医学,1976.7(11):535【2】韦踏清木通致急性肾功能衰竭l例报告…广西中药, 19811:33.【3】张俊文,张玉五中药中毒20例报道【J】西安医科大学,1986.7(2):176【4】刘金渊,曾汉基大量煎服关术通致急性肾功能衰竭死亡l倒【J】中国中药杂志.1994,19(11):692.【副叶志斌,崔若蓝.服木通煎液引起肾脏损害l例【J】.中国中药杂志,1997,22(9):570.[6】尹广,胡伟新,黎磊石.本通中毒的肾脏损害【I】肾脏病与透析移植杂志,1999.8(1):10.【7】黄朝,邵志平,午菲菲木通中毒致肾损害的临床特点及与马兜铃酸肾病的联系….浙江中西医结台杂志.2000.10(10):588【8】湛冶璞,陈文.马兜铃酸肾病存在四种临床病理类型…中华肾脏病杂志.2000,l6(6):406.【9】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委员会中国药典(一部)【S】.2>00(J 年版.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0027,11"4【1删中华本草编委会中华本草(上册)IM】上海:f,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96:515,566,643,(收稿日期:200#t0125修回日朝:∞n20408)ChinaPharmacy2呻2V ol13No5-293。

药物对肾脏损伤的预防研究

药物对肾脏损伤的预防研究

药物对肾脏损伤的预防研究摘要:急性肾损伤的主要病因是由药物通过一种或多种致病机制发挥毒性作用而致。

本文从药物性肾损伤的原因入手,分析了肾损伤的发病机制和易感人群,进而提出了药物性肾损害的早期预防措施。

关键词:肾损伤;发病机制;预防研究【中图分类号】r595.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7526(2012)08-0323-01肾脏的主要功能是排泄和药物代谢,由于药物的滥用问题而引起的急慢性肾功能衰竭日益增多,主要表现为肾毒性反应及过敏反应。

据资料显示,我国约有21%~33%的急性肾功能衰竭患者与应用肾毒性药物有关。

1药物性肾损伤的原因(1)肾脏血流量占心脏输出量的20%~25%,是各器官中单位面积流量最丰富的一个,因而大量的药物可进入肾脏。

(2)肾内毛细血管的表面积偏大,容易导致抗原-抗体复合物的沉积。

(3)由于对血流浓缩系统的作用所致,作用于肾小管表面的排泄物浓度较高,此外近端小管对多种药物有分泌和重吸收作用,也增加了药物与肾小管上皮细胞的作用机制。

(4)由于肾小管的代谢率极强,在其分泌和重吸收过程中药物常集中于肾小管表面或细胞内而导致药物中毒。

(5)肾脏的大耗氧量对缺血缺氧敏感,也导致对影响血流的药物敏感。

(6)肾脏疾病增加了对药物损害的易感性,低白蛋白血症增加了游离型药物的浓度,肾功能不全又使药物的半衰期延长,肾脏疾病以及特殊人群如婴幼儿老龄人的肾脏储备功能较绞弱。

2药物性肾损伤的发病机制肾损伤的主要病因是由于药物的多种作用机制而致,如使肾小球内血流动力学发生改变;药物作为抗原沉积于肾间质,诱发免疫反应,导致炎症;以及药物在肾脏浓集,产生结晶体损伤肾小管等。

(1)收缩肾脏血管,使肾脏血流动力学受到影响,导致血流量减少,使肾脏过滤清除功能降低,同时还可导致肾脏缺血缺氧,进而造成肾损害。

(2)由于在肾的浓缩和重吸收中作用于近端肾小管,使其被高浓度的循环毒素所围绕,而易于受药物毒性影响。

药物性肾损伤的发生机制与防治原则

药物性肾损伤的发生机制与防治原则

药物性肾损伤的发生机制与防治原则资料表明,近10余年来药物性肾损伤发生率呈上升趋势。

能够导致不同程度肾损害的药物达千余种,它们通过一种或多种致病机制发挥毒性作用导致肾损害,在某些患者中更容易发生药物相关性肾损伤。

因此,深入了解药物性肾损伤的发病机制和药物相关的危险因素,对于药物性肾损伤的预防和早期干预意义重大。

肾脏易发生药源性损伤的原因肾脏血流丰富,虽仅占体重的0.4%~0.5%,但其血流占心搏出量的20%~25%,因此大量药物可随血流到达肾脏引起病变。

肾脏耗氧量大,肾组织代谢率高,多种酶作用活跃,故易受损伤;若在缺血缺氧状况下,肾脏的负担加重,更易造成损伤。

肾脏的逆流倍增机制使许多药物在肾小管腔内被浓缩,到达肾髓质乳头区的浓度甚高,使肾小管细胞变性坏死发生率增高。

肾脏为多种药物或其代谢产物进行排泄过滤的场所,故药物或其代谢产物在滤过、再吸收、排泄过程中易损伤肾脏,特别在肾功能不全时更明显。

肾脏具有酸化尿液之功能,其pH的改变有可能影响药物的溶解性,可发生肾小管内沉积、堵塞而损伤肾脏。

肾脏存在基础病更易引发药物性肾损伤。

如肾功能不全患者抗菌药物不能正常排出,致使药物半衰期延长引起蓄积,导致肾损害;肾病综合征患者低白蛋白血症,使循环中游离型药物浓度增加,增加了肾损伤机会。

药物性肾损伤的发生机制直接肾毒性:药物本身或其代谢产物经肾排出时可直接产生毒性作用。

通过损及细胞膜,改变膜的通透性和离子传输功能,或破坏胞浆线粒体抑制酶活性和蛋白合成,导致肾小管上皮细胞坏死。

免疫炎症反应:药物可作为半抗原,沉积在肾小球、肾小管基膜,从而激活补体引起损伤,损伤肾固有细胞又产生新抗原,此外坏死肾小管上皮亦成为抗原,致使自身抗体形成。

此类损伤与药物剂量无关。

梗阻性病变:药物本身或其代谢产物引起机体代谢改变,于肾内形成结晶,造成阻塞性肾病变,如磺胺药引起结晶尿,抗肿瘤药产生尿酸结晶阻塞致肾病变。

缺血性损伤:药物可通过影响肾血管或全身血管、血液动力学改变致缺血性损伤。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血流量变化
h
8
药物致肾损害的常见原因
物理性肾损害:
1.机械性损害:如磺胺类药物,主 要经肾排泄,排泄过程中浓度较高;如 果尿液偏酸,其溶解度下降,就可能在 肾小管、肾盂、输尿管或膀胱内析出结 晶,产生机械性刺激和阻塞,从而引起 结晶尿、血尿、管型尿、尿痛、尿少甚 至尿闭等肾损害症状。
h
9
物理性肾损害
h
11
化学性肾损害
2. 药物所致的抗原—抗体复合物 研究表明利福平的毒性作用机制与利福
平作为半抗原与血中的大分子物质结合 后产生的利福平抗体所致的抗原—抗体 复合物有关,这种抗体多为IgM和IgG型, 当其与肾脏结合时,在补体的介导下, 导致肾小球肾炎或间质性肾炎。
hHale Waihona Puke 12化学性肾损害3.重金属及疏基 有作者报道顺铂(DDP)的肾损伤程度与肾
h
2
病例2
陈女士,28岁,工程师。因产后无乳, 求助于中医治疗,服用含有木通20克的 中药10天后,出现颜面浮肿,尿少,经 检查发现血肌酐升高明显,诊断为“急 性肾功能衰竭。虽然及时给予血液透析 及对症处理,但肾功能未完全恢复正常。
h
3
病例3
李先生,61岁,既往健康。因周身不适,咽痛、低热 按上感予以青霉素960万u,1次/d静脉滴注,3 d后体 温恢复正常,但仍有咽部不适,继续用药。第9 d再次 出现低热,腰背不适,关节酸痛,尿少、色深如茶, 关节部位出现淡红色斑丘疹。两d后验尿:蛋白 ㈩、红 细胞3~5个/高倍视野、白细胞5~15个/高倍视野、颗 粒管型0~2个/高倍视野;血尿素氮15 mmol/L、血肌 酐201μmol/L,提示有明显肾实质损害。遂停青霉素, 限制入液量,予呋噻米100 mg静脉滴注后,尿量稍有 增加。第14 d反映肾功能指标进一步恶化:尿量80 mL/d,血尿素氮28 mmol/L、肌酐380μmol/L;同时出 现胸闷、气短、恶心,时有呕吐。经腹膜透析等综合 治疗抢救无效,1周后死于肾功衰竭。
h
14
生理性肾损害
2.肾小球滤过度的下降 肾功能不全是ACEI的典型副作用,其中卡托普
利引起肾脏损害除与药物分子中含有疏基有 关外,与其扩张肾小球动脉而引起肾小球滤过 率下降有密切关系。因此,使用ACEI后血浆尿 素氮及肌酐值常增加,但一般1~1.5mg/dL,l 研究证实,肾功能的一过性损害同肾脏低血压 状态有关。
h
4
病例4
杨女士,65岁,因患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肺心病急性 加重期合并心力衰竭与Ⅱ型呼吸衰竭,接受吸氧、头 孢唑啉静脉滴注(5·0 g/d,分2次用)及氨茶碱、利尿剂 等治疗。病情缓解后继续巩固治疗。于第16 d再度出 现尿少,尿蛋白(+)、尿红细胞2~5个/高倍视野、尿白 细胞4~8个/高倍视野,血尿素氮15 mmol/L、肌酐 180μmol/L。停用头孢唑啉,但尿少进行性加重。3 d 后尿素氮升至26 mmol/ L、肌酐268μmol/ L,血钾5·7 mmol/L。给予地塞米松、微粒化活性碳(爱西特)、包 醛氧化淀粉和利尿剂等,鉴于周身状态与病情未行透 析治疗。病人于5 d后死于肾功衰竭。
内铂的含量有关,而卡托普利的肾损害 与其分子中含有疏基有关。
h
13
生理性损害
1.PGS合成的抑制
长期或大量使用非甾体类抗炎药(NSAIDs)可使 肾脏合成PGS尤其是PGE1受到抑制,PGE1是 肾脏的肾素血管紧张素调节介质,对肾血流动 力学与机体水盐平衡至关重要。现在上市的多 数NSAIDs都有减少肾脏PGS合成的作用,尤其 以吲哚美辛,保泰松等环氧化酶(COX)非选择 性抑制为著,易引发产生蛋白尿、管型尿、血 尿、急性间质性肾炎,甚至发生肾乳头坏死, 肾功能不全。
h
5
常见的致肾损害的药物
β-内酰胺类 头孢一代,二代,如头孢噻吩,头 孢氨苄,头孢噻啶,头孢唑啉等
氨基糖甙类 新霉素、卡那霉类、庆大霉素、妥 布霉素、链霉素等
氨基核苷类 多柔比星
多肽类
多粘菌素B、E,杆菌肽、万古霉素
多烯类
抗真菌药 两性霉素
磺胺类
磺胺及乙酰化磺胺
抗结核药
对氨基水杨酸(PAS)、利福平
中药及提取物
鱼胆、蝮蛇抗栓酶、铅丹、
雷公藤、薪蛇酶、海藻、甘草、含马兜铃的中药:如:
关木通等。
中西药复方制剂
感冒通等
h
7
药物致肾损害的常见原因
1.物理性肾损害:①机械性损害②渗透性肾损 害
2. 化学性肾损害 ①自由基和脂质过氧化物致肾损害 ②药物所
致的抗原—抗体复合物③重金属及疏基 3.生理性肾损害 ①PGS合成的抑制②肾小球滤过度的下降③肾
h
15
生理性肾损害
3. 肾血流量变化 大剂量使用袢利尿 剂而致肾血流量过低,或者是其他药源 性高血压致肾小球毛细血管内压力升高 等肾脏生理改变均可能引发肾损害。
h
16
药源性肾损害的 病理类型及相关药物
2.渗透性肾损害。如:甘露醇。为渗透 性利尿剂,用药早期一般无明显毒性, 随着累积剂量增加和使用时间的延长, 长期处于高渗环境中的肾小球、肾小管 上皮细胞可能引起坏死,造成严重的肾 损害。
h
10
化学性肾损害
1.自由基和脂质过氧化物致肾损害
多柔比星属于氨基核苷类物质,它能在 体内代谢产生自由基和脂质过氧化物, 使蛋白质结构改变,细胞膜和质膜发生 脂质过氧化,从而造成肾小球上皮细胞 病理改变及基底膜和上皮细胞构成的阴 离子屏障减退,甚至消失、产生大量蛋 白尿。
药物性肾损害

山东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肾内科 米杰
h
1
病例1
李先生,50岁,铁路警察,平时很少看 病,稍有头痛乏力就自行服用“索密痛” 或APC 1一2片,症状缓解后不再就诊。 这种情况间断进行了10年。一月前因加 班劳累,同时情绪激动,出现头昏,视 物不清,恶心呕吐。入院检查,诊断为 慢性肾功能衰竭。经及时治疗,病情平 稳。长期维持透析治疗。
抗肿瘤药 啶
顺铂(DDP)、甲氨蝶呤(MTX)、氟尿嘧
h
6
常见的致肾损害的药物
利尿药
噻嗪类如氢氯噻嗪等,甘露醇
免疫抑制药
环孢素A
血管紧张素酶抑制剂
卡托普利
α-肾上腺素受体激动剂 去甲肾上腺素
非甾体类抗炎药
对乙酰氨基酚、非那西汀(已
逐步淘汰)、吲哚美辛、保泰松、 苯氧布洛芬、布洛芬、
萘普生等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