肉羊育肥场建设项目可行性方案

肉羊育肥场建设项目可行性方案
肉羊育肥场建设项目可行性方案

第一章概况

第一节项目概况

一、项目名称

土城子肉羊育肥场项目建设

二、项目概况

1、建设地点

本项目建于内蒙古赤峰市克旗土城子镇土城子镇北,本建设地点权属属自有建设用地,对6000亩草牧场享有经营权。

2、建设内容

(1)优质肉羊养殖场

利用现有6000亩草牧场和500只存栏基础母羊,拟建立年出栏肉羊600只(其中育肥羔羊500只,淘汰母羊100只)的养殖与育肥一体化的标准养殖场。

主要建设内容包括高标准羊棚舍700平方米、配套羊运动

场1500平方米、配套防疫、治疗室20平方米。

(2)饲草料加工

配套建设储草库100平方米、饲草库50平方米、草料加工车间50平方米。

购置精饲料加工设备一套、粗饲料加工设备1套。

(3)建设20平方米人工授精站一处。

3、项目总投资和资金筹措

项目总投资70万元。其中:基本建设投资50.8万元,铺底流动资金19.2万元。

资金筹措:申请国家专项资金50万元;联合体自筹资金建设投资20万元。

三、项目单位情况

(1)单位名称:土城子肉羊育肥场

(2)住所:克旗土城子镇土城子村

(3)法定代表人:马忠山,家庭生产经营者,具有丰富肉羊养殖和管理经验。

(4)资产情况

截至2011年12月31日,育肥场资产总计183万元,其中流动资产24万元,固定资产150万元,无形资产9万元,负债率0%。

(5)项目区情况

项目区总面积6500亩,其中:可利用草牧场6000亩,饲草地100亩,养殖区占地30亩。该项目区现有能繁殖母羊500只,简易塑料棚圈1000平方米,青贮池300立方米,打草机械3台。该项目区离最近的居民区4公里,且全部围封,环境封闭,易于防疫。

第二节可行性研究报告的依据

1、根据自治区农牧业厅《关于加强农牧业项目储备工作

的通知》;《内蒙古重点农牧业项目简介》的要求。

2、内蒙古自治区克什克腾旗发展规划。

3、国家有关政策、法规。

第三节可行性研究范围

为肉羊养殖和育肥建设合格的棚圈及配套设施,进行的总面积设计和各建筑单位的建筑、结构进行初步设计;编制设备购置清单;编制初步设计概算等。

设计原则:1、严格遵守国家法律法规和规范,符合项目总体规划;2、遵循技术先进、安全可靠、经济合理、确保质量的原则和节省能源、符合环境保护的要求;3、因地制宜,结合当地气候条件、资源条件和材料供应条件等因素,积极采用新技术、新工艺、新结构,尽量采用新型节能、环保材料,使工程经济、安全和节能。

第四节主要技术经济指标

形成年存栏500只基础母羊、年出栏600只育肥羊的生

产规模,达产年份实现销售收入60万元、净利润27.5万元,项目投资利润率39.2%,静态投资回收期1.28年,项目财务净现值55万元,财务内部收益率12%,只羊利润达到249元。

第五节可行性可研报告结论

1、本项目符合国家产业政策和行业发展规划要求,尤其是有利于农民增收。

2、本项目建设地点选择完全达到肉羊家庭规模化养殖的环境标准要求。

3、本项目采用杂交繁育技术,即先进、成熟、可靠,投资利润高,其经济效益、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均不错,抗风险能力强。

4、本项目建成后将形成产、育、销一体化的完整产业链,成为带动一方农民致富的农村肉羊养殖模式。

5、建议核准实施。

第二章项目的必要性与市场分析第一节项目建设的必要性

1、项目建设符合国家产业政策及行业、区域发展规划要求。肉羊产业是我旗推进农牧业产业化进程中着力培育的主导产业,依托资源优势,提出建议头羊养殖项目,适当其中,确属必要。

2、利用优良肉用种公羊和土种羊进行杂交,其杂交后代生长迅速快,羔羊肉鲜、味美,而且羔羊生长快,成本低,收益大,容易形成产业化,经济效益超过毛用羊。

3、项目建设是调整产业结构,实现牧民增收目标的需要,本项目实施后,可产生显著经济效益,同时能带动种植业的发

展,形成完整的产业化链条,促进当地畜牧业结构调整和优化升级。

4、是保护生态环境的有限途径。

目前我国肉羊产业征收主要靠饲养数量来实现,草原因过度利用而退化沙化,草畜矛盾日益尖锐,而市场对羊肉产品,特别是高档羊肉的需求量越来越多,所以我国肉羊生产迫切需要减少头数,发展优质高产的专门化肉羊品种,以全面提高我国肉羊的质量和畜产品产量,调整优化畜牧业生产结构,促进畜牧业向质量效益型转变。项目建设可以减少劣质牲畜的饲养量,特别是羔羊育肥出栏能减轻天然草场压力,从根本上转变传统的靠天养畜方式,通过优质牧场种植、育肥饲料的生产和科学的管理措施,加快畜群周转,有利于草场植被的恢复,从而有效地保护草原生态环境。

5、项目建设是自身发展的需要,本联合体现有饲料地100亩,草牧场6000亩。发展育肥舍饲具有资源优势。

第二节市场分析

1、我国消费者对肉食食品的消费结构正逐渐发生变化。消费者出于自身营养和健康的需求,对肉类食品的功能要求愈加迫切,因此人们越来越偏好于食草畜禽的肉食产品,特别是羊肉,由于胆固醇含量低、肌纤维细嫩、肥瘦适度、含磷脂多、易消化等特点深受消费者青睐,其需求量正逐年上升。我国的畜牧业结构也相应有所调整,到2020年,羊肉产量占全国肉

类总产量的比例由2001年的4.26%上升到10%左右。

2、羊肉价格近三年一直呈上升趋势,到今天已达到25-30元/市斤,今后仍然有上升趋势。由于放牧肉羊业生产成本较低、羊肉风味独特,有明显的价格优势和一定的品质优势。

3、本项目市场方面风险主要来自市场供求总量的实际情况与预测有偏差,这可能来自区域因素及经济环境对购买力的影响;从我国现阶段经济发展的形势来看,上述风险发生的可能性不大,属一般风险,不影响项目的可能性。

第三章建设场地选择和建设规模第一节建设场地

1、建设地点位于土城子镇土城子镇北,原有养殖场场址上,距离土城子镇10公里,交通便利,拥有草牧场6000亩,不存在占用他人土地及牧场问题。

2、建设场地符合建厂要求,有利于防疫和消毒,场址内有深水井,水源清洁,周边环境10公里内无工厂,空气清新。

3、所选场址本着因地制宜的原则,即适应肉羊规模化、产业化的需求,又有发展余地。

第二节建设规模和生产方案

一、建设规模

新建标准棚圈700平方米配套羊运动场1500平方米、配套防疫、治疗室20平方米。

配套建设储草库100平方米、精饲料库50平方米、草料

加工车间50平方米。

购置精饲料加工设备一套、粗饲料加工设备一套。

建设20平方米人工授精站一处。

建设方案

1、机械设备:根据项目的标准设备和非标准设备均采用国内设备。

2、主体工程方案

主体工程为羊舍,采用砖混合结构,建筑面积700平方米。配套工程是内部砖铺地面,用水泥砌采食槽;外部为1500平方米的运动场,地面铺砖,四周是砖混结构围墙。

3、辅助工程方案

人工受精室,砖混结构,建筑面积20平方米;治疗、防疫室,砖混结构,建筑面积20平方米;精料库,砖混结构,建筑面积100平方米;饲料加工车间,砖混结构,建筑面积50平方米;储草棚,砖木地面铺砖、瓦顶。

二、生产方案

通过人工受精,利用杂交优势,生产具有优质羊肉特征、特性的优质商品羔羊,经过直线育肥后出栏。

年存栏能繁殖母羊500只,通过同期处理和人工受精的方式年产羔羊600多只,羔羊存活率为95%。

所产羔羊中公羔当年育肥全部出栏,母羔中选育100只作为后备母羊;其余的育肥出栏,即年育肥羔羊500只。

淘汰无繁殖力或繁殖率低及不合格母羊100只,育肥出栏。

第四章总图布置

第一节总图布置

第二节、土建工程

在确保满足项目功能需要,体现其建筑特点的同时,力求经济耐用,以降低建设和使用成本。

储草场采用砖木结构,地面水泥硬化;其他建筑采用砖混结构,地面水泥硬化。羊舍:考虑冬需要羊舍为全封闭式,前墙为2ⅹ1.5米钢窗5个均匀分布。

养殖场主要建筑物、构筑物及配套工程造价一览表

周边绿化自行设计

第五章高新技术内容和技术流程第一节主要高新示范高科技技术

一、技术方案

品种优良、同期发情、人工授精、阶段饲养、直线育肥。

1、选择优质肉用种羊品种

根据目前我国养羊业现状及本地区、本项目要求,结合国内外先进的养羊技术,对肉羊在品种上选用以下两种:(1)无角道赛特羊(Poll Dorset):原产于澳大利亚和新西兰,具有产肉性能和胴体品质好、早熟、生产发育快、屠宰率高、繁殖率高、耐热和对气候干燥地区适应能力较强、不挑食、采食量大、速度快、上膘快的特点,具有良好的适应性。

杂交利用:与蒙古羊杂交,杂一代公羔6月龄体重达40.5千克,胴体重为24.2千克,屠宰率为54.5%。

(2)萨福克羊(Suffolk):原产于英国,具有产肉性能好、羔羊生长发育快、母性好、性早熟的特点。

杂交利用:与当地蒙古羊杂交,杂一代羔羊生长发育快,产肉多,4月龄体重30千克,1.5岁母羊体重可达55.23千克,

比4.5岁蒙古母羊(52.72千克)还高2.51千克。屠宰测定,6月龄羯羔体重37.25千克,酮体重18.33千克,高于蒙古羊约6千克,屠宰率49.21%,净肉重13.49千克,高于蒙古羊6.4个百分点。且可以提高后代产毛量,并适合于牧区放牧饲养。

2、繁育方法

项目建设初期,利用优质肉用种羊,利用有关合作公司的设备和技术人员对受体羊进行同期发情处理,用优良种公羊的精液进行人工受精。

3、饲养技术

养好肉羊的核心是技术,管理是保证。肉羊高效生产来自于优良品种、科学的日粮结构、先进的设备和设施、良好的管理和完善的保健体系。羊的饲养按羔羊、青年羔、空怀、妊娠、生产、泌乳等阶段进行饲养管理。

怀孕母羊的前3个月,营养需要与空怀期大致相同,但应补喂一定量的优质蛋白质饲料,以满足胎儿生长发育和组织器官对蛋白质的需要,日粮的精料比例为10%-30%.妊娠后期的2个月,除提高日粮的营养水平外,应增加精料比例,在妊娠时期的基础上,能量和可消化蛋白质分别提高30-40%和40-60%,钙磷比为2.25:1.妊娠后期母羊的管理以围绕保胎考虑,做到心细、周到,进出圈舍要控制羊群,避免拥挤和急速驱赶;饮水时防止拥挤和滑倒,饮食温度在摄氏10度以上,不喂腐烂、发霉、变质饲料,不饮冰渣水。

母羊哺乳羔羊时间为3个月,前2个月未哺乳期饲养的重点,母乳为羔羊的营养来源,一般根据处生羔羊20-25天哺乳日增量来确定母羊需要量,羔羊平均每增重100克,母羊需要消化能24兆焦,每天补给精料0.6-0.8克,优质干草1千克,胡萝卜0.5千克。在管理下,圈舍应保持清洁干燥,保证饮水

充足,寒冷季节在棚舍内增加保温设施。

保证羔羊成活,做好接产。配种后,经过145-150天,分娩。要预产日期对羊群重新编组,预产期相近的编在一起,便于照顾。设置产房,温度保证在5-10℃。一般母羊能够自己生产,遇到难产母羊要进行人工助产。羔羊出生1-2个小时内一定要吃饱初乳,就不会冻饿死亡。羔羊出生到断奶约为90天,这一阶段要加强护理和喂饲,断奶后育肥才能保证羊的快速生长。

二、技术支持,协作单位

内蒙古草原金峰畜牧集团有限公司,成立于2005年,是一家集良种肉用种羊培育、羔羊育肥、牛羊屠宰加工、肉食品加工销售于一体的大型羊业集团。

第二节生产技术流程

1、技术路线:重点是以产羔率、出生重、日增重、为选

择性状,通过选种选配,以人工受精作为配种方式,以生产性能记录作为配种工作的依据,加强选配、选育、饲养管理,逐步提高群体的产羔、产肉性能。

2、肉羊生产技术流程图

3、技术指标

○1同期发情、人工受精技术指标:同期发情率90%以上,人工受精配种受胎率98%以上。

○2杂交羔羊育成技术指标:羔羊育成率(断奶时)95%以上。

○3杂交羔羊舍饲育肥技术指标:哺乳期平均日增重300g:断奶后育肥期平均日增重280g,5-6月龄平均活重达45kg以上,屠宰率50%以上。

○4疫病防治技术指标:生产母羊群发病率4%以下。羔羊患病死亡率3%以下。

第六章生态环境保护及综合利用

第一节生态环境改善及综合利用

发展集中产羔、舍饲育肥,有利于改善生态环境,特别是有效地控制了粗放散养对天然植被的破坏;羔羊早期出栏更有利于减轻草牧场的压力。

第二节环境保护

本项目区周围无污染源,项目区土地、植被、空气、水体

均无污染。本项目对周围生产区及周围环境造成的污染主要有以下几方面:

(1)羊群排出的粪尿

(2)饲料加工过程中的粉尘和噪声

(3) 病死羊的尸体

一.环保措施

为保护环境,并综合利用资源,本项目对污染拟采取如下措施:

(1)羊粪便、污物

本项目将羊场建在自家院落里,并在舍内垫土,每日清扫,不会产生污水,粪便运到固定粪场进行堆积发酵,就近施入农田,不仅不污染环境,还可促进种植业的发展,为发展绿色农牧业提供优质有机肥。

(2)饲料加工

采用的饲料加工成套设备,在封闭的厂房内生产,不会产生飞尘和噪音。对秸秆等粗饲料的青贮、加工,使其过腹还田,实现资源的循环利用。

(3)病、死羊的处理

严格执行?动物防疫法?的防疫规定,对病羊严格隔离,以防传染;对死羊,建专门的化尸炉,进行无害化处理。

二.建设期环保措施

项目建设选用符合环保要求的建筑材料。

项目建设土建建设期间要加强安全隔离保护和防尘处理,及时清理运送施工废物;妥善堆放施工用材及器具;施工中要严格控制高噪音、高粉尘、高污染物对环境的影响尽量避免在人们休息的时间和有公共活动时施工作业。

第三节环境评价

本项目是促进有机农业发展的组成部分,只要严格按相关规程和标准做好环境、污水、粪便处理等综合治理,并严格按照IS09000质量管理体系及IS09000环境管理保证体系组织生产,本项目建设不会对外界生态环境产生不利影响。

肉羊养殖属生态保护性舍饲圈养项目,对环境不但没有任

何污染和破坏,而且对肉羊的粪便进行无害化处理,以畜肥田对改良土壤、农田加肥等都有很大好处。

养殖基地建设将遵守国家环境保护条列的要求,畜舍布局合理,畜舍每天清理,保护清洁卫生,粪便按指定场所堆放,集中发酵生产优质有机肥,而后饭田,做到不污染环境,实施畜、粪、粮三结合的良性循环。

病死牲畜经兽医检验后按规定处理。最终创造良好的生产、生活环境。

第七章节能

第一节设计依据

合理利用能源是我国的一项重要国策,也是养殖者降低产品成本的重要途径。因此,合理地、充分地利用能源资源,千方百计降低产品能源单消耗是一项利国利民利己的重要任务。

第二节节能措施

1.合理安排种羊繁殖场位置,以减少项目运输量。合理布置饲料厂流程,以节约能源消耗。

2.选用性能稳定、操作可靠、耗能低的先进设备,并配备合理的设备装机容量。

3.合理用水,对用水设备和用水点规定消耗定额,专人管理。

4.建(构)筑物在满足强度要求的情况下,采用节能材

料,以达到节能目的。

第八章安全生产、劳动保护与卫生防疫第一节安全生产与劳动保护

根据国家有关改善劳动条件、加强劳动保护的规定,加强职工劳动安全的教育和检查,对于传动机械的外露部分安装保护罩,对敞开式工作场地的边缘按规范设置防护栏杆,避免人身伤亡事故,保证安全生产。对用电和用药等不安全因素,依据“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方针,积极采取有效措施防范。

保持工作场所的洁净、干燥、通风,保障工作人员的工作环境到达卫生标准;及时发放劳保用品。

安全措施;

1、建立健全安全生产的各项规章制度,严格按安全操作规程操作,努力消除不安全因素所造成的质量隐患。

2、制定有效安全生产的各项规章制度,无论项目建设期间还是项目运行期间,都要保证到达卫生标准,为消除不安全因素奠定基础。

第二节卫生防疫

一、防疫体系的建设目标

本项目防疫技术设施与保障体系的建设目标是通过健全防疫机构和疫病防治制度,树立“预防为主、防治结合、防重于治”的意识。通过建立完善的兽医卫生防疫体系,改善养的生存健康状况,提高繁殖性能和生产能力,保证畜产品的卫生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