尿量的观察
危重病人急性肾功能衰竭观察要点

危重病人急性肾功能衰竭观察要点急性肾功能衰竭(Acute Kidney Injury,AKI)是一种常见且危重的疾病,严重影响患者的生命质量和预后。
对于危重病人来说,及时准确地观察和评估患者的肾功能状态至关重要,而良好的观察要点能够帮助医务人员早期发现病情变化,及时采取相应的措施,降低患者的风险。
一、尿量观察1.1 24小时尿量监测:患者的尿量是判断肾功能的一个重要指标,通过监测24小时尿量的变化,可以及时发现尿量减少、尿液异常等情况。
需要注意的是,尿液量可能会受到患者的液体摄入量、药物使用等因素的影响,因此需要综合考虑。
1.2 尿液颜色和透明度:尿液的颜色和透明度可以反映患者的肾功能状态。
正常情况下,尿液呈黄色或淡黄色,透明度清澈。
当患者出现肾功能不全时,尿液可能呈现浑浊、棕黄色、红色等异常情况,这可能代表着尿液中存在红细胞、蛋白质等异常。
二、血液观察2.1 血尿素氮和肌酐浓度:血液中的尿素氮和肌酐是评估肾功能的重要指标。
尿素氮和肌酐的浓度升高可能意味着发生了肾功能衰竭。
通过监测血液中尿素氮和肌酐的浓度变化,可以及早发现肾功能的异常情况,并根据具体情况采取相应的治疗措施。
2.2 血电解质水平:危重病人急性肾功能衰竭时,常常伴随着电解质紊乱。
监测血液中的钠、钾、钙、磷等电解质的浓度,有助于发现和调整电解质异常,避免进一步损害肾脏功能。
三、尿液分析3.1 尿比重:尿比重是评估肾浓缩功能的指标,可以反映肾小管对尿液的浓缩能力。
正常情况下,尿比重在1.010至1.025之间。
当患者的尿比重持续低于1.010时,可能意味着肾小管的功能受到损害。
3.2 尿沉渣检查:尿液的沉渣检查可以观察尿液中的漂浮物、颗粒物或细胞,帮助判断肾功能的异常情况。
例如,尿液中出现红细胞、白细胞、上皮细胞等,可能意味着肾脏出现了炎症、感染或损伤等问题。
四、其他观察要点4.1 水肿:水肿是危重病人急性肾功能衰竭常见的表现之一,通过观察患者是否存在水肿情况,可以判断肾功能的严重程度。
排尿的护理

排尿的护理一、正常排尿的观察1.正常情况下,排尿受意识支配,无痛、无障碍、可自主随意进行,每次尿量200~400ml,24h 尿量约1000~2000ml。
2.正常尿液呈淡黄色,澄清透明,比重1、015~1。
025,pH为5~7,呈弱酸性,正常晨尿因尿素分解产生氨,故有氨臭味。
二、异常排尿的观察1.次数和量:24h尿量超过2500ml称多尿,见于糖尿病、尿崩症。
24h尿量少于400ml或每小时尿量少于17ml称少尿,见于心、肾疾病和休克病人。
24h尿量少于100ml称无尿或尿闭,见于严重心、肾疾病和休克病人。
2.颜色:红色或棕色为肉眼血尿;酱油色或浓茶色为血红蛋白尿;黄褐色为胆红素尿;白色浑浊为脓尿;乳白色为乳糜尿。
3.气味:新鲜尿有氨臭味提示有泌尿系感染;烂苹果为尿见于糖尿病酮症酸中毒病人;大蒜臭味见于有机磷农药中毒。
4.膀胱刺激症:表现为尿频、尿急、尿痛、每次尿量少。
三、影响排尿活动的因素1.年龄和性别2.饮食与气候3.排尿习惯的改变4.治疗因素5.心理因素四、尿潴留病人的护理1.予以心理护理,安慰病人,消除焦虑和紧张情绪。
2.提供隐蔽额排尿环境,取适当体位,酌情扶卧床病人坐起排尿,并训练床上排尿、3.诱导排尿,如听流水声或用温水冲洗会阴。
4.热敷、按摩下腹部以放松肌肉,促进排尿,针灸治疗,切记不可强力按压,以防膀胱破裂。
5.排便排尿法、6.经上诉处理无效时,可采纳导尿术。
五、尿失禁病人的护理1.心理护理,给予安慰和鼓舞,保持室内空气清新、2.保持会阴部皮肤清洁干燥,做好皮肤护理、3.应用接尿装置,关于长期尿失禁的病人,必要时可留置尿管。
4.重建正常的排尿功能:白天摄入液体2000~3000ml;定时使用便器;指导患者进行骨盆底部肌肉的锻炼。
六、男女病人导尿术目的:为了尿潴留病人放尿以减轻痛苦;取无菌尿标本做细菌培养;测量膀胱容量、压力、残余尿;尿道或膀胱造影;膀胱腔内化疗。
1、女病人导尿术①操作方法:病人去仰卧屈膝位,用0、1%苯扎氯铵棉球严格消毒后,按无菌技术原则将导尿管插入尿道4~6cm,见尿流出后再插1cm,达到目的后,拔管,清理用物、2、男病人导尿术①男性尿道解剖特点:尿道唱18~20cm,有两个弯曲(耻骨前弯和耻骨下弯)、三个狭窄(尿道内口、膜部和尿道外口)。
少尿无尿多尿的标准

少尿无尿多尿的标准
尿液是人体代谢产物的排泄物,通过尿液的颜色、气味、量等特征可以反映出
人体的健康状况。
少尿、无尿和多尿是尿液异常的表现,可能是身体某些器官或系统出现问题的信号。
以下将详细介绍少尿、无尿和多尿的标准,以便大家对自己的尿液情况有更清晰的认识。
首先,我们来谈谈少尿。
少尿是指24小时尿量少于400毫升,这可能是由于
身体脱水、肾脏功能障碍、心脏疾病等原因造成的。
少尿的尿液颜色可能较深,气味较浓,有时会伴随着尿频、尿急等症状。
如果长期出现少尿,应及时就医,排除肾功能异常、泌尿系统感染等疾病。
其次,无尿是指24小时内没有排出尿液,这种情况一般是由于尿路梗阻、急
性肾衰竭等疾病引起的。
无尿的患者可能会出现腹胀、恶心、呕吐等症状,需要立即就医进行治疗。
此外,老年人、婴幼儿、术后患者等人群也容易出现无尿情况,需要及时关注并寻求专业医生的帮助。
最后,我们来讨论一下多尿的情况。
多尿是指24小时内排尿量超过2500毫升,这可能是由于饮水过多、糖尿病、甲亢等原因引起的。
多尿的尿液通常呈现较清淡的颜色,且排尿频繁。
糖尿病患者在未经治疗的情况下,常常会出现多尿的症状,因为体内的血糖过高会导致肾脏大量排出糖分,从而增加尿液的排出量。
总的来说,少尿、无尿和多尿都是身体健康状况的表现,我们应该重视并及时
寻求医生的帮助。
同时,平时要注意饮食健康、适量饮水,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有助于预防尿液异常情况的发生。
希望大家能够通过对尿液的观察和了解,及时发现身体的异常状况,保持健康的生活状态。
观察留置导尿的老年人尿量及颜色并记录

观察留置导尿的老年人尿量及颜色并记录异常学习目标熟悉老年人正常尿液的性状熟悉老年人异常尿液的性状掌握观察留置导尿的老年人尿量及颜色的要求能观察留置导尿的老年人的尿量及颜色并记录异常知识要求一、老年人正常尿液的性状正常情况下,留置导尿的老年人每日尿量应为1000~2000毫升,呈淡黄色,清澈透明尿液。
二、老年人异常尿液的性状1.尿量异常留置导尿老年人的尿袋上有刻度,可以通过读取尿液页面正对尿袋上刻度数来评估老年人尿量。
(1)多尿24小时尿量超过2500毫升。
多尿提示会出现糖尿病、尿崩症或肾功能衰竭等情况。
(2)少尿24小时内尿量少于400毫升或每小时尿量少于17毫升。
常见于发热、液体摄入过少或休克等老年人。
(3)无尿或尿闭24小时尿量少于100毫升或12小时内无尿。
常提示会出现严重血液循环不足,严重休克、急性肾衰竭或药物中毒等情况。
2.尿液颜色异常尿液颜色异常常提示一些泌尿系统的疾病,不同颜色其意义不同,常见颜色有深黄色、红色、咖啡色、乳白色等,如图1--33所示。
当尿液浑浊时,即有絮状物时为异常。
(1)深黄色常提示老年人摄入水分不足,应增加摄水量。
(2)红色常提示有活动性出血,泌尿系统感染或其他膀胱疾病。
(3)咖啡色常提示有出血、泌尿系统疾病。
(4)乳白色尿液呈米汤样,常提示丝虫病等。
(5)絮状物尿液浑浊,见絮状物,如图1--34所示,常提示泌尿系感染。
3.尿液气味异常正常尿液久置后出现氨臭味,如新鲜尿液即有氨味,则提示慢性膀胱炎及尿潴留;糖尿病酮症酸中毒时,尿液有烂苹果气味;有机磷农药中毒时,尿液有蒜臭味,进食较多葱、蒜后,尿液也会有特殊气味。
三、观察留置导尿的老年人尿量及颜色的要求1.护理员发现老年人尿量少时,应首先确保导尿管通畅,没有返折。
2.护理员发现老年人尿量异常时,应结合老年人的饮食、饮水状况,输液量等。
3.服用食物和某些特殊药物,尿液颜色也会出现异常变化,护理员在观察时应结合药物说明素或咨询医护人员,加强分辨。
尿量_实验报告

一、实验目的1. 了解尿量的基本概念及其影响因素;2. 掌握测量尿量的方法;3. 通过实验观察不同因素对尿量的影响。
二、实验原理尿量是指单位时间内排出的尿液量,通常以每小时或24小时为单位。
尿量的多少受多种因素影响,如饮水量、食物成分、药物、体温等。
本实验通过测量家兔在不同条件下的尿量,探讨各种因素对尿量的影响。
三、实验材料1. 家兔:体重2.5kg左右,共12只;2. 生理盐水:20ml;3. 20%葡萄糖溶液:5ml;4. 0.01%去甲肾上腺素溶液:2ml;5. 导尿管、注射器、计时器、量筒等。
四、实验方法1. 将12只家兔随机分为3组,每组4只;2. 第1组为对照组,注射生理盐水;3. 第2组为葡萄糖组,注射20%葡萄糖溶液;4. 第3组为去甲肾上腺素组,注射0.01%去甲肾上腺素溶液;5. 在注射前和注射后2小时内,每隔30分钟收集一次家兔尿液,并记录尿量;6. 比较各组家兔在注射前后尿量的变化。
五、实验结果1. 对照组:注射生理盐水后,家兔尿量无明显变化;2. 葡萄糖组:注射20%葡萄糖溶液后,家兔尿量明显增加,注射后2小时内平均尿量增加30%;3. 去甲肾上腺素组:注射0.01%去甲肾上腺素溶液后,家兔尿量明显减少,注射后2小时内平均尿量减少20%。
六、实验分析1. 饮水量对尿量的影响:本实验中,各组家兔在注射前后饮水量均相同,因此饮水量对尿量的影响可以排除;2. 食物成分对尿量的影响:本实验中,各组家兔的食物成分相同,因此食物成分对尿量的影响可以排除;3. 药物对尿量的影响:注射葡萄糖溶液后,家兔尿量增加,可能是由于葡萄糖具有利尿作用;注射去甲肾上腺素溶液后,家兔尿量减少,可能是由于去甲肾上腺素具有抗利尿作用。
七、实验结论1. 葡萄糖具有利尿作用,可增加尿量;2. 去甲肾上腺素具有抗利尿作用,可减少尿量;3. 饮水量和食物成分对尿量的影响较小。
八、实验讨论本实验通过观察不同因素对尿量的影响,有助于了解尿量的生理机制。
肾病综合征护理观察要点

肾病综合征护理观察要点肾病综合征是一种复杂的肾脏疾病,需要细致的护理和观察。
本文将介绍肾病综合征护理观察的要点,帮助患者和医护人员更好地管理病情。
一、观察尿量、颜色、性状变化尿量是肾病综合征的重要观察指标之一。
注意记录24小时出入量,观察尿量是否正常,是否有尿少或无尿的情况。
同时,注意观察尿液的颜色、性状变化,如是否有血尿、蛋白尿等。
二、监测肾功能指标肾功能指标如血肌酐、尿素氮等是评估肾病综合征病情的重要依据。
定期监测肾功能指标,有助于及时发现肾脏功能的异常变化,为治疗提供依据。
三、注意水肿情况水肿是肾病综合征常见的症状之一。
注意观察水肿的部位、程度及进展,评估水肿对日常生活的影响。
对于严重水肿的患者,应适当限制水分摄入,并采取相应的治疗措施。
四、观察血压变化血压升高是肾病综合征常见的并发症之一,可导致心血管疾病的风险增加。
密切监测血压变化,预防肾性高血压。
如有血压升高的情况,应及时采取相应的治疗措施。
五、监测电解质和酸碱平衡情况肾病综合征患者容易出现电解质紊乱和酸碱平衡失调的情况。
定期监测电解质和酸碱平衡情况,特别是血钾和血钙,有助于及时发现并处理相关问题。
六、注意营养状况肾病综合征患者常常伴有营养不良的情况,需要注意保证充足热量摄入。
同时,适当补充蛋白质、维生素和矿物质等营养素,以维持身体健康。
七、评估患者的心理状态肾病综合征是一种慢性疾病,患者常常面临较大的心理压力。
评估患者的心理状态,给予心理支持和疏导,有助于提高患者的治疗依从性和生活质量。
八、预防感染肾病综合征患者免疫力较低,容易感染。
保持皮肤清洁干燥,加强口腔护理,预防感染的发生。
如有感染症状,应及时就医。
九、评估患者的认知情况提高肾病综合征的认知度对于患者的管理和治疗至关重要。
评估患者的认知情况,了解患者对肾病综合征的了解程度和认知误区,有助于开展针对性的健康教育,提高患者的自我管理能力和治疗依从性。
ICU护理中危重病人肾功能监测与护理要点

ICU护理中危重病人肾功能监测与护理要点在ICU(Intensive Care Unit,重症监护室)中,护理人员需要密切关注危重病人的肾功能,因为肾脏是维持内环境稳定的重要器官。
本文将介绍ICU护理中危重病人肾功能监测与护理的要点。
一、肾功能监测1. 尿量观察在ICU中,经常监测危重病人的尿量是评价肾功能的一个重要指标。
护理人员应每小时测量尿量,并记录下来,以便及时评估患者肾功能的变化。
2. 尿液常规检查尿液常规检查包括尿液颜色、透明度、比重、pH值、蛋白质、葡萄糖、白细胞、红细胞等指标的测定。
这些指标可以反映肾小管功能和肾小球滤过功能的变化,有助于早期发现肾功能异常。
3. 血尿素氮(BUN)和肌酐测定BUN和肌酐是评价肾功能的重要指标。
护理人员应定期检测患者的BUN和肌酐水平,并观察其动态变化。
若BUN和肌酐升高超过正常范围,可能提示肾功能受损。
4. 尿液微量白蛋白测定(uAlb)尿液微量白蛋白测定是检测尿液中微量白蛋白含量的方法,该指标可早期发现微量白蛋白尿,被认为是糖尿病性肾病的早期标志之一。
因此,在监测危重病人的肾功能时,uAlb的测定也是必不可少的。
二、肾功能护理要点1. 维持水电解负平衡危重病人的液体管理是护理的重点之一。
护理人员应根据患者的病情和肾功能监测结果,合理控制液体的输入和排出,以维持水电解负平衡。
此外,还应监测患者体重的变化,及时调整液体管理方案。
2. 减少肾脏负担护理人员应采取措施减轻肾脏的负担,避免使用对肾脏有毒副作用的药物,如非甾体抗炎药物、氨基糖苷类抗生素等。
同时,要密切监测患者的血压和尿量,检测肾功能的变化,并根据变化进行相应的护理干预。
3. 提供适量蛋白质和控制营养摄入肾功能受损的患者需要在蛋白质摄入和营养摄入之间平衡,以减少对肾脏的负担。
护理人员应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制定合理的饮食方案,并监测患者的肾功能和营养状况。
4. 做好血液净化治疗对于危重病人中存在肾功能衰竭且无法纠正的情况,可能需要进行血液净化治疗,如血液透析或血液灌流。
残余尿量的测定方法

残余尿量的测定方法残余尿量是指排尿结束后,膀胱内尚存的尿液的量。
正常情况下,膀胱可以完全排空,残余尿量应该很少或没有。
残余尿量的测定是临床中一项重要的检查,可以评估膀胱功能是否正常,以及尿液潴留的程度。
本文将介绍几种常见的残余尿量测定方法。
1.覆盖法:这是一种简便的测定方法,适用于轻度尿液潴留。
患者在排尿结束后,用一张干净的纸巾或者尿布覆盖在尿道口上,然后再撤去,使用尿液试纸检查纸巾或尿布上是否有尿液。
如果有,即为阳性,表示尿液潴留存在。
2.心理法:心理法又称为排尿感知法,适用于自主控制排尿能力较好的患者。
患者在排尿结束后用纸巾或尿布擦拭尿道口,然后观察尿液是否还有不断流出的感觉。
如果感觉到仍有尿液排出,即为阳性,表明尿液潴留存在。
3.膀胱超声检查法:膀胱超声检查法是一种无创伤、可靠的测定方法。
患者需要进入超声室,使用膀胱超声探头,通过超声波将膀胱的图像显示在显示屏上,医生可以直接观察膀胱内是否还有残留尿液。
该方法准确度较高,可以测得具体的残留尿液容量。
4.尿流量测定法:尿流量测定法既可以评估尿液潴留的程度,也可测量残余尿量。
患者需要在尿流量计上排尿,医生通过测定尿液的流速和尿液排出的时间来评估尿液潴留及残留尿液的量。
测定时,患者需要保持舒适的排尿姿势,尽力排尿。
正常情况下,尿液应该完全排空,如测定结果显示尿液未完全排出,则表示存在残留尿液。
5.导尿法:导尿法是一种最直接、最准确的测定方法,但也是最侵入性的方法。
医生用导尿管插入患者的膀胱,通过导尿管排尿,并测量排出的尿液量。
这种方法可以直接测得残留尿液的准确容量,但患者需要忍受导尿的不适。
总结起来,残余尿量的测定方法有覆盖法、心理法、膀胱超声检查法、尿流量测定法和导尿法等。
每种方法都有其适应的患者群体和特定的使用条件,医生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来选择合适的测定方法。
同时,患者在医生的指导下,正确操作,配合检查,可以帮助医生准确评估膀胱功能,制定合适的治疗方案。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垂体后叶素
作用:本品含缩宫素和抗利尿激素。 1、可用于产后出血、产后复旧不,促进宫缩、引产。 2、治疗尿崩症。(抗利尿激素能收缩血管,使血压升高, 又称加压素。) 3、肺咯血及门脉高压引起的消化道出血。 4、术后肠麻痹和尿潴留 计量:6U/支 用法:皮下注射、静滴、微泵。 副作用:面色苍白、出汗、心悸、胸闷、腹痛、水样腹泻、 过敏性休克等。
多尿常见原因:1、正常情况下大量饮水。2、 妊娠。3、疾病,如糖尿病患者,尿崩症患 者。 少尿多见于心脏、肾脏、肝脏功能衰竭和休 克患者。 无尿多见于严重休克和急性肾功能衰竭患者。
尿的颜色
• 正常人尿液是淡黄色,清晰透明的液体。 当人们饮水较多时,排尿的次数和量会相 应增加,此时尿液会呈很浅的黄色。当饮 水较少或出汗很多时,排尿的次数和量也 会相应减少,此时尿液会呈深黄色。
•
•
•
4.乳白色尿:如同牛奶一样呈乳白色,称为乳糜尿。多 淋巴管阻塞而引起。常见于丝虫病,也可由于结核、肿 瘤、胸腹部创伤引起的肾周围淋巴循环障碍造成肾盂或 输尿管破裂时,淋巴管阻塞而使乳糜液进入尿液。 5.白色或浑浊尿液:某些特殊蔬菜和食物含有较多磷酸 盐或碳酸盐时,特别在寒冷天气中,尿液可呈现白色混 浊或有沉淀现象出现,经过加热和加酸后浑浊及沉淀消 失则无大问题。但浓尿和菌尿时因尿内含有大量浓细胞 或细菌等炎性渗出物,新鲜尿液即成浑浊样、白色云雾 样,加热加酸其浑浊均不消失,此类尿多见于泌尿系感 染、肾盂肾炎、膀胱炎等。 6.蓝绿色尿液:多见于服用美蓝、消炎痛、氨苯喋啶等 药物后。
酸碱反映:正常人尿液呈弱酸性,一 般尿液PH为5—7. 比重:正常成人尿比重波动在 1.015—1.025。比重>1.025 多见于 高热、脱水。比重<1.015多见于尿 崩症、慢性肾炎及肾衰。
膀胱冲洗的目的
• 1.对留置导尿管的病人,保持其尿液引流通 畅。 • 2.清除膀胱内的血凝块、粘液、细菌等异物 。 • 3.治疗某些膀胱疾病,如膀胱炎、膀胱肿瘤 。
• 6、评估冲洗液的入量和出量,膀胱有无憋胀感。 • 7、冲洗完毕,取下冲洗管,消毒导尿管口接引流 袋,妥善固定,位置低于膀胱,以利于引流尿液 。 • 8、清洁外阴部,固定好导尿管。 • 9、协助患者取舒适卧位,整理床单位,清理用品 。 • 10、洗手,记录冲洗液名称、冲洗量,引流量、 引流液的性质和冲洗冲洗过程中患者的反应。
• 1.粉红色或红色尿:凡肉眼可见的淡粉红色云雾状、洗 肉水样、混有血性凝块状的尿液统称为肉眼血尿,即尿中 含有大量的红细胞。如尿液外观无大改变,只有在显微镜 下才可见的血尿称为镜下血尿。血尿多见于肾结核、肾肿 瘤、肾结石、泌尿道结石、急性肾小球肾炎、肾盂肾炎、 膀胱炎等。女性患者在月经期留尿验,易将阴道内经血混 入尿液内,造成假性“血尿”,故月经期间留尿化验是不 可取的,此外服用酚酞、大黄等药物的碱性尿液呈红色。 • 2.浓茶样或酱油色尿:多为血红蛋白尿,常见于阵发性 睡眠性血红蛋白尿、血型不符的输血反映、恶性疟疾等。 • 3.深黄色尿:呈豆油色,从容器倒出时易挂于容器壁上 不易倒净,震荡后多有泡沫,为胆红素尿,多见于黄疸性 肝炎;也见于服用维生素B12、灭滴灵、大黄的患者的酸 性尿液中。
观察要点
• 1、严格无菌操作,防止医源性感染。 • 2、冲洗时患者感觉不适,应减缓冲洗速度和量,必要时 停止并密切观察;若患者感到剧痛,或冲洗液色泽突然转 鲜红色,应停止冲洗,并立即通知医生处理。 • 3、持续膀胱冲洗,冲洗液瓶内液面距床面60cm,利于液 体流入。如果滴入液体含药液,需在膀胱内保留15— 30min后在引流出体外,或者根据医嘱延长保留时间。 • 4、寒冷的气候,冲洗液应加温至38—40℃,以防刺激膀 胱。 • 5、冲洗过程中注意观察导尿管是否通畅。
尿液的观察及膀胱冲洗的护理
ICU 罗施珍
尿量是反映肾组织灌注、体液平衡 的重要指标之一。临床上通过对尿 的量、颜色、比重的观察与分析, 来判断患者的肾功能、心功能和血 容量等。
• 正常成人:24小时尿量1000~2000ml。 • 每日尿量>2500ml称为多尿。 • 每日尿量少于400ml或少于17ml/h称为少尿 。 • 尿量每日少于100ml或12H完全无尿则称患者,做好解释。 • 2、把膀胱冲洗液挂在输液架上,将冲洗管和冲洗液连接 ,Y型管一头接冲洗管,另外两头分别连接导尿管和引流 袋,连接之前对各个连接部位进行消毒。 • 3、夹闭引流管,打开冲洗管,根据医嘱调节冲洗速度。 • 4、患者有尿意或冲洗液进入200—300ML,夹闭冲洗管 ,打开引流管,排除冲洗液,等全部流出后再夹闭引流管 。 • 5、在持续冲洗过程中,观察患者的反应及冲洗液的量和 颜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