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牛羊营养代谢病

合集下载

羊常见营养代谢病的防治

羊常见营养代谢病的防治

E-mail:**************电话*************本栏编辑:孙 悦动物门诊羊体内的六大营养素包括碳水化合物(糖类)、脂肪、蛋白质、维生素、水和无机盐(矿物质)。

如果羊体内营养素不足或过多、比例不当、代谢异常,就会导致羊的营养代谢病。

一、羊妊娠毒血症1. 诊断要点①发病原因 妊娠毒血症是因母羊妊娠后期体内碳水化合物和脂肪代谢障碍而引起的疾病。

羊多在秋季配种,妊娠期正处在冬春寒冷的枯草季节,妊娠后期的母羊,尤其是多胎、胎儿过大的母羊,如果粗饲料品种单一,营养缺乏,尤其是日粮中缺乏碳水化合物、脂肪等,容易导致代谢障碍而发生本病。

长期舍饲、圈舍条件恶劣、精饲料缺乏、气候骤变等亦可诱发本病。

本病常见于纯种奶山羊。

②临床症状病初,病羊精神沉郁,漠视,呆立;反刍减少或停滞,空口磨牙;视力减退,角膜反射消失,意识紊乱,运步蹒跚,有时转圈,有时呈观星状仰头;粪球干小,外包黏液,有时带血;严重者卧地不起,四肢不随意运动,1~3天后昏迷死亡。

2. 治疗每只病羊(按体重50千克计算,下同)用10%葡萄糖注射液300毫升、维生素C 0.5克,维生素 B 1 250毫克,维生素B 6 250~500毫克;同时用5%碳酸氢钠注射液100~200毫升/只,分别静脉滴注,每天1~2次,连用3~5天。

或每只患病母羊每天分2次口服丙酸钠 50~110克、甘油 20~30毫升,或丙二醇 20毫升,连用 3~5 天。

注意,妊娠母羊不可使用地塞米松、氢化可的松等糖皮质激素类药物,以免引起流产。

3. 预防不要随意改变母羊的饲喂制度,不可突然更换日粮。

合理搭配妊娠母羊尤其是妊娠后期母羊日粮,保证供给充足的优质牧草,适量补充胡萝卜、萝卜、甜菜、青贮饲料。

产前2 个月开始,每天供给全价混合精饲料150~250克,喂量由少到多,逐渐增加,到产前2周时,每天全价混合精饲料喂量达到1千克。

做好羊舍保暖工作。

舍饲母羊每天驱赶运动2次,每次不少于0.5小时。

畜禽营养代谢疾病的病因与防控措施

畜禽营养代谢疾病的病因与防控措施

畜禽营养代谢疾病的病因与防控措施畜禽营养代谢疾病是指由于动物的饲料营养不足或者代谢异常导致的疾病,严重影响动物的生长发育和生产性能。

此类疾病对养殖业具有严重的危害,不仅增加了养殖成本,影响了养殖效益,还可能导致动物的大规模死亡。

掌握畜禽营养代谢疾病的病因和防控措施对于养殖业具有重要意义。

一、畜禽营养代谢疾病的病因1. 饲料不均衡饲料中所含的营养物质比例不合理,比如蛋白质、脂肪、矿物质、维生素等的含量无法满足动物的生长需求,从而导致疾病的发生。

2. 饲料质量不良饲料中存在霉变和变质的问题,导致其中的营养物质受到了破坏或者丧失,无法满足动物的生长需求。

3. 饲料添加剂过量或不足饲料添加剂包括抗生素、酶制剂、氨基酸等,如果添加剂的用量过多或者过少都会导致动物的代谢异常,进而引发疾病。

4. 疾病感染动物身体内存在某些病原微生物感染,如细菌、病毒、寄生虫等,这些微生物直接影响了动物的代谢过程,导致了疾病的发生。

5. 环境因素环境温度、湿度、通风等因素的变化,以及生活环境中的噪声、光照等也会对动物的代谢产生影响,甚至导致疾病的发生。

6. 饮水不洁动物饮水中存在有害物质或者细菌,长期饮用这样的水会导致肠道疾病和代谢紊乱。

二、畜禽营养代谢疾病的防控措施1. 合理配置饲料通过对不同动物种类、生长阶段和生产性能的要求进行科学的配方,确保饲料中各种营养物质的比例合理,满足动物的生长需求。

2. 提高饲料质量对饲料进行严格的质量控制,保证饲料的新鲜度和营养成分的完整性,杜绝霉变和变质问题。

3. 控制饲料添加剂的使用合理使用饲料添加剂,确保添加剂的用量符合动物的需求,杜绝过量或者不足的情况发生。

4. 加强疫病防控定期对动物进行疫病检测和疫苗接种,有效控制疾病的传播,降低疾病感染的风险。

6. 加强饮水管理定期清洗饮水设备,保证饮水的清洁卫生,杜绝饮水中存在有害物质和细菌的问题。

畜禽营养代谢疾病的病因复杂多样,防控工作也需要从饲料质量、添加剂使用、疾病防控、生产环境等多个方面入手,全面加强管理和监控,确保动物的健康生长和生产。

牛营养代谢病的诊断与治疗

牛营养代谢病的诊断与治疗

牛营养代谢病的诊断与治疗作者:李孟燕来源:《中国动物保健》2024年第05期摘要:畜牧业对国民经济与农业发展具有重要影响,其中牛的养殖是畜牧业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

营养代谢病是牛养殖过程中常见的临床病症,严重影响牛的生长发育,降低生产性能,造成牛养殖业的巨大损失。

虽然目前我国在牛养殖业的疾病防治方面取得了一定成果,但與发达国家相比,我国牛养殖规模较小,多数饲养农户没有充分掌握牛养殖技术,极易引发一系列营养代谢病。

因此,了解牛营养代谢病的主要特点,掌握其发病原因以及发病症状,对进行相应的诊断治疗具有积极影响,有利于促进我国牛养殖业的健康可持续发展。

关键词:牛养殖;营养代谢病;诊断与治疗营养代谢是牛进行生命机体活动的基础条件,而营养物质则是机体进行营养代谢的物质基础。

营养物质摄入过多或是缺乏都会影响机体营养物质平衡,产生营养代谢障碍,进而引发牛体生长缓慢,免疫能力下降,降低生殖能力。

在现代化养殖业中,都是采用特种的牛建筑设施、饲养方法、管理制度以及养殖环境,一旦产生与生产不适应的内外环境因素变化,就极易引发牛机体营养代谢疾病的发生,典型的牛营养代谢病有牛酮血病、产后瘫痪、软骨病、低镁血症等。

因此,本文从典型的牛营养代谢病入手,通过分析其发病原因、发病症状,采取针对性的治疗方式,从而确保牛养殖业的健康发展,提高畜牧业的生产效益。

1 牛营养代谢病的主要特点牛营养代谢病发病机理复杂且种类繁多,没有明显的特征性临床症状,但与牛的其他疾病相比较具有以下几个主要特点:1.1 多表现为群发性与地方流行性牛营养代谢病具有明显的群发性与地方流行性,大部分营养代谢病在某一个养殖场或者某一地区都是成群性发生,而且不同品种的牛均有发病且症状基本相同。

在牛养殖过程中,一般由于养殖户日粮搭配不合理,滥用饲料添加剂以及不科学的管理方式,都会导致营养物质的吸收不能满足牛体生长发育的需要,或是引发牛体代谢障碍而发病,从而造成重大损失[1]。

牛羊常见营养代谢病的诊断与防治

牛羊常见营养代谢病的诊断与防治

2023年第01期牛羊的营养代谢病是常见病,会严重干扰养殖生产,也会给养殖户造成一定的经济损失。

最常见的营养代谢病有6种,即酮病、佝偻病、白肌病、V A 缺乏症、妊娠毒血症、骨软症。

1酮病酮病是由于饲料中碳水化合物含量不足,在血、乳、尿及组织内酮类化合物蓄积而引起的一种以酮血、酮尿、酮乳为特征的代谢性疾病。

该病多见于营养较好和产乳量高的母牛、奶羊。

病畜会表现神经症状。

病初常出现运动失调,盲目行走;后期会出现精神萎靡,眼球震颤,视力丧失,呆立或作转圈运动。

也会出现消化障碍,食欲减退,排粪迟滞。

此外还会产生特异性气味。

特别是排泄物中会产生特殊的酮味(烂苹果气味)。

实验室检查可观察到尿、乳酮体呈阳性。

静脉注射葡萄糖。

注意不要将该病与产后瘫痪混淆。

产后瘫痪常出现在产后3d 内,对其皮肤、尿乳酮体等检测结果一般呈阴性。

(1)加强妊娠母牛、母羊冬季的饲养管理,合理搭配日粮,要保持饲料中基本营养成分的全面,使之既不过肥,也不太瘦;母畜分娩前要适当放牧和运动;并注意保温防寒。

(2)产乳高峰期应补充乳酸钠,100g/d ,连用6周。

(1)静脉注射25%葡萄糖注射液以提升动物的血糖浓度,根据体重来决定剂量,一般牛为400~800m L 、羊为80~150m L ,2次/d ,连用3d 后观察;同时使用胰岛素,牛羊分别肌肉注射80~180I U 和40~60I U ;或给牛每天补充白糖200~400g ,给羊补充枸橼酸钠或醋酸钠15g ,连用5d ,可有效调节体内氧化还原过程。

(2)给动物补充丙酸钠,牛80~160g 、羊20~60g ,2次/d ,连用1周后观察。

(3)皮下注射盐酸肾上激素注射液来促进动物糖原的生成,牛按照150~350I U ;或醋酸可的松注射液,牛5~10m L ,肌内注射。

(4)在保证动物每日运动量的基础上,还应降低日粮中蛋白质精料的含量。

2佝偻病佝偻病也称软骨症,是犊牛、羔羊等幼龄动物在生长发育期常出现的一种慢性营养代谢性疾病。

奶牛常见营养代谢病的发生因素临床症状治疗方法和预防措施

奶牛常见营养代谢病的发生因素临床症状治疗方法和预防措施

奶牛常见营养代谢病的发生因素临床症状治疗方法和预防措施奶牛是人类重要的经济动物之一,其产奶量和质量直接影响到牧场的经济效益和养殖者的收益。

奶牛在生长和生产过程中会遇到各种健康问题,其中营养代谢病是常见的一类疾病。

本文将针对奶牛常见的营养代谢病,从发生因素、临床症状、治疗方法和预防措施等方面进行详细介绍。

一、奶牛常见的营养代谢病1. 低钙血症低钙血症是奶牛常见的一种营养代谢病,其主要原因是产后奶牛钙需求增加,但饲料中钙的供给不足,或因产后排卵导致甲状旁腺分泌增加,引起钙的动态平衡紊乱。

低钙血症严重影响奶牛的生产性能和健康状况。

2. 霜降病霜降病是由于奶牛体内脂肪代谢异常引起的一种疾病,其主要原因是高产奶牛在产后营养不良、亚健康状态、饲料欠佳和运输中挤压引起脂肪动员增多,使血液中的脂肪酸增加,导致脂肪氧化程度降低,积聚在肝和其他组织中,最终引起霜降病。

3. 酮症酮症是奶牛在产后出现的一种代谢性疾病,主要表现为体内产生过多的酮体,导致血液中酮体含量过高。

酮症严重影响奶牛的产奶量和健康状况,甚至危及生命。

二、营养代谢病的发生因素1. 饲料不均衡奶牛饲料中蛋白质、能量、矿物质和维生素的供给不足或不平衡,是导致营养代谢病发生的主要因素之一。

2. 生活管理不当奶牛产后的生活管理不当,包括饲养环境、饲养方式、饲料供给和饲养制度等方面的不合理,容易导致营养代谢紊乱,引发相关疾病的发生。

3. 健康状况奶牛自身的健康状况对营养代谢病的发生有一定影响,如产后身体恢复状况、疾病的发生和抵抗力等。

三、营养代谢病的临床症状1. 低钙血症临床症状主要表现为产后低产奶、食欲不振、神经肌肉过度兴奋、抽筋、躁动不安、呼吸困难、体温下降等。

2. 霜降病奶牛患有霜降病时,主要临床症状为产后早期停止进食,后期体温下降、心率减慢、肌肉僵硬、甚至出现癫痫样抽搐等。

3. 酮症奶牛患有酮症时,主要临床表现为产后低产奶、食欲不振、体重下降、胃脘部疼痛、恶臭呼气等。

牛羊常见营养代谢病的诊断与防治

牛羊常见营养代谢病的诊断与防治

牛羊常见营养代谢病的诊断与防治牛羊的营养代谢病是常见病,会严重干扰养殖生产,也会给养殖户造成一定的经济损失。

最常见的营养代谢病有6 种,即酮病、佝偻病、白肌病、VA缺乏症、妊娠毒血症、骨软症。

1 酮病酮病是由于饲料中碳水化合物含量不足,在血、乳、尿及组织内酮类化合物蓄积而引起的一种以酮血、酮尿、酮乳为特征的代谢性疾病。

该病多见于营养较好和产乳量高的母牛、奶羊。

1.1 临床症状病畜会表现神经症状。

病初常出现运动失调,盲目行走;后期会出现精神萎靡,眼球震颤,视力丧失,呆立或作转圈运动。

也会出现消化障碍,食欲减退,排粪迟滞。

此外还会产生特异性气味。

特别是排泄物中会产生特殊的酮味(烂苹果气味)。

实验室检查可观察到尿、乳酮体呈阳性。

1.2 治疗诊断静脉注射葡萄糖。

注意不要将该病与产后瘫痪混淆。

产后瘫痪常出现在产后3d 内,对其皮肤、尿乳酮体等检测结果一般呈阴性。

1.3 预防措施(1)加强妊娠母牛、母羊冬季的饲养管理,合理搭配日粮,要保持饲料中基本营养成分的全面,使之既不过肥,也不太瘦;母畜分娩前要适当放牧和运动;并注意保温防寒。

(2)产乳高峰期应补充乳酸钠,100g/d,连用6 周。

1.4 治疗措施(1)静脉注射25%葡萄糖注射液以提升动物的血糖浓度,根据体重来决定剂量,一般牛为400~800mL、羊为80~150mL,2 次/d,连用3d 后观察;同时使用胰岛素,牛羊分别肌肉注射80~180IU 和40~60IU;或给牛每天补充白糖200~400g,给羊补充枸橼酸钠或醋酸钠15g,连用5d,可有效调节体内氧化还原过程。

(2)给动物补充丙酸钠,牛80~160g、羊20~60g,2 次/d,连用1 周后观察。

(3)皮下注射盐酸肾上激素注射液来促进动物糖原的生成,牛按照150~350IU;或醋酸可的松注射液,牛5~10mL,肌内注射。

(4)在保证动物每日运动量的基础上,还应降低日粮中蛋白质精料的含量。

2 佝偻病佝偻病也称软骨症,是犊牛、羔羊等幼龄动物在生长发育期常出现的一种慢性营养代谢性疾病。

奶牛常见营养代谢病的发生因素临床症状治疗方法和预防措施

奶牛常见营养代谢病的发生因素临床症状治疗方法和预防措施

奶牛常见营养代谢病的发生因素临床症状治疗方法和预防措施奶牛常见营养代谢病是指由于饲养管理不当或营养供给不足引起的一类疾病,常见的营养代谢病包括乳热症、低血糖症、脂肪肝、酮症和酸中毒等。

这些疾病会对奶牛的生产性能、生长发育和健康状态造成严重影响,严重时甚至会导致牛只死亡,给养殖户带来巨大的经济损失。

及时了解这些营养代谢病的发生因素、临床症状、治疗方法和预防措施对于保障奶牛的健康和产品的质量至关重要。

一、乳热症乳热症是奶牛常见的一种代谢性疾病,主要发生在产后葡萄糖供应不足或消耗过大时,也常伴随高温饲养环境。

引起乳热症的原因多种多样,主要包括饲料不足、饲料质量差、应激、高温高湿、运输和环境改变等。

临床症状:1. 牛只食欲减退,甚至拒食;2. 产奶量下降,呈现乳糜状态;3. 体温升高,呼吸急促,脉搏加快;4. 粪便干硬,腹胀,甚至腹泻;5. 发生低血糖、休克等严重症状。

治疗方法:1. 补充葡萄糖和维生素;2. 固定支持和鼓励饲料进食;3. 适时采取降温措施;4. 加强饮水供应,保持充足的水分摄取;5. 动物福利,减轻应激。

预防措施:1. 提高饲料质量,合理配置饲料;2. 保持适宜的饲养环境;3. 提供清洁的饮水和饮食;4. 合理疫病控制,减少应激;5. 发现异常及时诊断和治疗。

二、低血糖症低血糖症是由急需用血糖或难以形成血糖而引起的一种代谢性疾病。

产后低血糖症是奶牛高产奶期易发的一种代谢紊乱,常常是由于产后能量负平衡引起。

产后能量需求大,而饲养管理不当或饲料供给不足则容易导致低血糖症的发生。

三、脂肪肝脂肪肝是奶牛产后易发的一种营养代谢疾病,主要原因是由于脂肪的合成和运送过程中产生障碍,使脂肪不能被正常转运分解,积聚在肝脏内。

饲料中脂肪含量高、粗蛋白质供应不足、禁食或高产奶期营养失衡都是诱发脂肪肝的重要原因。

四、酮症酮症是奶牛在产后妊娠期因为大量且急剧的体内脂肪分解,造成在血液中酮体含量过高时所引起的一种代谢紊乱疾病。

矿物质代谢障碍

矿物质代谢障碍
家畜营养代谢疾病学
第三节 矿物质代谢障碍
骨软病

又名骨骼软化症,是成年动物骨化完成后 发生的一种骨营养不良。其病理特征是骨 质进行性脱钙,呈现骨质疏松及形成过剩 的未钙化的骨基质;临床特征是消化紊乱、 异嗜、跛行及骨骼变形。本病主要发生于 牛和绵羊,土壤缺磷地区及干旱年分多发。
犬骨软症
病因
诊断

根据饲料来源,地区自然条件,日粮中磷 的含量,发病季节,临床特征及治疗效果 等,不难诊断。
治疗

轻症病例可补充骨粉(钙、磷比例为5∶3),牛每 天250g,羊每天40g(或磷酸钠或磷酸钙)混于饲料 中饲喂。严重病例,除通过补充骨粉外,还要静 脉注射无机磷酸盐。牛,20%磷酸二氢钠液 300~500ml,或3%次磷酸钙液1000ml,每天1次, 连续3~5d。为防止诱发低钙血症,可静脉注射 10%氯化钙或葡萄糖酸钙液。对关节疼痛的病例, 可静脉注射10%水扬酸钠液乏,或与 钙的比例不当。日粮中合理的钙磷比例: 黄牛为2~1.5∶1;泌乳牛为0.8∶0.7;猪 为1∶1。日糠中磷缺乏或钙过剩时,这种 正常比例关系即发生改变。

维生素D、A和C缺乏或胃肠机能紊乱时,能 直接影响钙、磷的吸收和利用,进而引起 骨软症。怀孕及泌乳期间钙磷损失较多, 补给不及时或补给不足,是母畜发病的常 见原因。
症状

初期,病畜呈现消化紊乱,明显异嗜(如牛 舐食泥土、墙壁、石块等,猪啃骨头、嚼 豆片等),泌乳量下降及繁殖力下降等,随 后出现原因不明的跛行。

病畜运步不灵活,四肢僵直,骨骼变形,脊柱弯 曲,走路后躯摇摆,卧地后不愿站立,站立时腿 颤抖,伸展后肢,呈拉弓姿势。牛尾椎骨移位, 变形、变软,椎体萎缩或消失。人工可使尾椎卷 曲,病牛不感痛苦。胸窄而侧面平坦,骨盆小, 骨细易折、消瘦、被毛粗乱竖立,皮肤干燥,缺 乏弹力。羊不发生明显临床症状,但通常是身体 矮小,健康不佳,食欲反常。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病因分类
• ◇继发性酮病——因其他疾病,如真胃变
位、创伤性网胃炎,子宫炎,乳房炎等 引起食欲下降、血糖浓度降低,导致脂 代谢紊乱,酮体产生增多而发生。
继发性酮病约占酮病的30%~40%

• ◇食物性或生酮性酮病——发生在体况较
差,饲喂低劣的饲料的母牛,由于机体 的生糖物质缺乏,引起能量负平衡,产 生大量酮体而发病
诊断
• 综合判定需要考虑一下: 多发于高产奶牛 ★在产后10-30d内,40d后少见 ★ 日粮能量水平不足,进食量不足

本病的治疗原则是补糖抗酮和对症处 理等。
1.替代疗法。静脉注射50%葡萄糖溶液 500m1,对大多数母牛有明显效果,但 须重复注射,否则可能复发。 2.激素疗法。对于体质较好的病牛,用促 肾上腺皮质激素(ACTH)200~600IU肌 肉注射,效果是确实的,而且方便易行。 3.其它疗法。如水合氯醛,有时钴和维 生素B12可用于缺钴地区酮病的辅助治疗。
美国
印度
日本
酮病的发病率
奶牛酮病、脂肪肝所造成的经济损失
酮病和脂肪肝
治 疗 费 用 产 奶 量 下 降 继 发 病 皱 胃 变 位
伴 发 病
生 产 瘫 痪 乳 房 炎 等
损失151~312$
胎 衣 不 下

病因
• 引起酮病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主要是 由于饲料中含糖不足,脂肪和蛋白质的 含量过多或蛋白质不足、氨基酸不全价 所致。 • 酮病的发生也与泌乳高峰期的营养需 要和采食量的矛盾有关。乳牛酮病一般 发生于分娩后 20d 以内,最迟不超过 6 周。
• • • • • • • 营养物质供给和摄入不足 日粮结构不合理 动物对营养物质消化、吸收不良 动物机体对营养物质的需要量增多 营养物质的平衡失调 牛体机能衰退 遗传因素
营养代谢病的流行特点
• • • • • • 群发性和地方流行性 发病与生理阶段和生产性能有关 发病缓慢、病情较长 缺乏特征症状 无传染 某些代谢疾病和遗传因素有关
临床型酮病的症状常在产犊后几天至几星期
出现,表现食欲减退,尤其是精料采食量减少,
便秘,粪便上覆有粘液,精神沉郁,凝视,迅 速消瘦,产奶量降低 。少数病牛可发生狂躁, 表现为转圈,摇摆,无目的地吼叫,向前冲撞 亚临床酮病牛虽无明显的临床症状,但由
于会引起母牛泌乳量下降,乳质量降低,体重
减轻,生殖系统疾病和其他疾病发病率增高,
对症处理
• 为解除酸中毒,可用碳酸氢钠50~100g, 加水适量内服或灌肠,或静脉注谢5%碳 酸氢钠注射液300~500ml,每日1~2次。 对兴奋不安的病牛,可酌用溴制剂,氯 丙嗪等镇静剂。为兴奋瘤胃蠕动,可用 健胃剂。此外,补充维生素A、C和烟酸 以及钙剂等,对本病的治疗也有好处。
对高度集约化饲养的牛群,要严格防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而造成严重的经济损失。
本病的特有症状
• 由呼气、奶和尿排出多量酮体,有不愉 快的烂水果味,严重者一进厩舍,甚至 在打开口腔的片刻都可嗅到。如将新鲜 的奶或尿加热到蒸汽形态时,其气味浓 而刺鼻。
诊断
• 询问病史,了解母牛产犊时间、产乳量 变化及日粮组成和喂量。 • 临床根据病畜呼出气放酮味(即烂水果味), 血、乳、尿中酮体增高,前胃弛缓和一 定的神经症状,容易诊断。
营养代谢病的诊断
• 1 流行病学调查 一是发病情况;二是 饲养管理;三是环境状况。 • 2 症状识别 • 3 病理诊断 • 4 实验室诊断 • 5 治疗性诊断 • 6 生理状况及生产性能的了解
营养代谢病的防治
1 2 3 4 5 加强饲养管理 开展营养代谢病的监测 预防影响营养物质消化、吸收与利用的 提高饲料、 并根据病情的轻重同时选用相应药物进 行治疗
止在泌乳结束前牛体过肥,全泌乳期应科
学地控制牛的营养供给。 此外,在酮病的高发期喂服丙酸钠(每 次120g,每天2次,连用l0d),也有较好的预 防效果。
补糖抗酮
• 可静脉注射25%~50%葡萄糖注谢液 500~1000ml。严重都可增加次数,或少 量多次地反复注射,以维持血糖的稳定。 也可在应用大剂量葡萄糖的同时,肌肉 注射胰岛素100~150u,以增加肝糖原的 储备和维持血糖的恒定。
• 为了增加体内生糖物质的来源,牛可内 服丙酸钠100~250g,羊酌减,每天1~2 次,连用7~10d;丙三醇(甘油)200~ 500ml,丙二醇100~250ml,连服数日; 乳酸钠或乳酸钙每次450g内服,每日1次, 连用2日;或乳酸铵200g内服,每日1次, 连用5d,也有较好的效果。还可内服白 糖、红糖、饲用糖蜜以提高瘤胃丙酸的 浓度,增加生糖物质的来源,同时也可 增加小肠对葡萄糖的吸收量。为了促进 糖原异生作用,应用地塞米松注射液0.1g, 皮下注射,对缓解症状,效果理想。
酮病
• • 酮病是家畜碳水化合物和挥发性脂肪 酸代谢失调,以血、乳、尿中酮体含量 升高,血糖和肝糖原含量降低为特征的 营养代谢疾病。
酮病是奶牛重要的群发性常见多发病
50% 45% 40% 35% 30% 25% 20% 15% 10% 5% 0%
43.1%
柱形图 1
>15% 5% 14.7%
中国
第三章
• 营养代谢疾病是营养缺乏症和营养代谢障 碍病的总称。 • 营养缺乏症包括蛋白质、碳水化合物、脂 肪、维生素、矿物质等营养物质的不足或 缺乏; • 营养代谢障碍病包括蛋白质代谢障碍病、 碳水化合物代谢障碍病、脂肪代谢障碍病、 矿物质代谢障碍病、水盐代谢障碍病以及 酸碱平衡紊乱。
一、营养代谢病的病因
病因分类
• ◇原发性营养性酮病——发生在体况较差,
饲喂低劣的饲料的母牛,由于机体的生 糖物质缺乏,引起能量负平衡,产生大 量酮体而发病,属消耗性、饥饿性酮病。 极好,具有较高的泌乳潜力,而且饲喂 高质量的日粮的母牛,是因能量代谢紊 乱,体内酮体生成增多所引起
• ◇自发性酮病——原发性酮病发生在体况
发病机理
起 始 病 因
干物质摄入 生糖先质丙酸
能 量 负 平 衡
能量需求
起 始 病 因
谢围 障产 碍期 的奶 主牛 要能 特量 征代
血糖 NEFA 肝脂沉积
肝糖异生 脂肪动员
脂蛋白合 成、转运 酮体生成
酮血症
谢围 障产 碍期 的奶 主牛 要能 环量 节代
症状
• 酮病患畜,临床上以消化机能障碍、精 神异常、酮血、酮乳和酮尿为特征。 • 一般可分为临床和亚临床酮病。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