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2011届中考物理复习方案课件第19课时 杠杆和其他简单机械

合集下载

《杠杆》PPT教学课件

《杠杆》PPT教学课件
杠杆在物理学中地位及意 义
2024/1/26
14
物理学中对杠杆研究历程
01
02
03
古希腊时期
阿基米德等学者对杠杆进 行初步研究,提出杠杆原 理和浮力原理。
2024/1/26
文艺复兴时期
伽利略、达芬奇等人对杠 杆进行深入研究,推动力 学发展。
近代以来
牛顿、欧拉等物理学家进 一步完善杠杆理论,为现 代力学奠定基础。
讨论
本实验通过制作简易天平和测量物体质量的过程,探究了杠杆平衡条件并掌握了相关测量 方法。实验结果与理论预测相符,验证了杠杆平衡条件的正确性。同时,实验结果也表明 多次测量取平均值可以有效减小误差。
26
06
总结回顾与拓展延伸
2024/1/26
27
关键知识点总结回顾
杠杆的定义和原理
杠杆是一种简单机械,由一个固 定点(支点)和两个力臂组成, 通过力的作用实现力的放大或方
力的传递与放大
杠杆原理可以实现力的传递和放大, 使得较小的力能够产生较大的力矩, 进而实现撬动地球的效果。
2024/1/26
19
古代战争器械中运用到的杠杆原理
2024/1/26
投石机
投石机是古代战争中常用的器械 之一,其运用杠杆原理将人力或 畜力转化为石块的动能,实现远 程打击。
攻城槌
攻城槌是一种用于攻击城墙的器 械,其运用杠杆原理将人力或畜 力放大,使得槌头能够产生巨大 的冲击力。
2024/1/26
阻力
阻碍杠杆转动的力 ,用字母F₂表示。
阻力臂
从支点到阻力作用 线的距离,用字母l₂ 表示。
6
杠杆平衡条件
杠杆平衡条件
动力×动力臂=阻力×阻力臂,即F₁l₁=F₂l₂。

初中物理人教版《杠杆》课件

初中物理人教版《杠杆》课件

杠杆五要素介绍
动力
使杠杆转动的力, 用字母F1表示。
动力臂
从支点到动力作用 线的距离,用字母 l1表示。
支点
杠杆绕着转动的点 ,用字母O表示。
阻力
阻碍杠杆转动的力 ,用字母F2表示。
阻力臂
从支点到阻力作用 线的距离,用字母 l2表示。
杠杆分类及特点
01
02
03
省力杠杆
动力臂大于阻力臂,省力 但费距离,如撬棒、起子 等。
跨界融合
探索杠杆原理与其他学科的跨界融合,如与生物医学、环 境科学等领域的结合,开发出具有创新应用价值的杠杆技 术产品。
感谢观看
THANKS
2. 在杠杆两侧挂上不同数量的钩码,移动钩码的位置,使杠杆重新在水 平位置平衡。
实验步骤与操作注意事项
01
3. 用刻度尺测量动力臂和阻力臂 的长度,并记录下来。
02
4. 改变钩码的数量和位置,重复 实验,收集多组数据。
实验步骤与操作注意事项
01
操作注意事项
02
03
04
调节平衡螺母时,要轻拧慢调 ,避免损坏杠杆。
| 3 | x5 | y5 | x6 | y6 |
| 2 | x3 | y3 | x4 | y4 |
| 1 | x1 | y1 | x2 | y2 |
01
03 02
数据记录与处理分析方法
数据处理分析方法
根据实验数据,计算动力×动力臂和阻力×阻力臂 的数值,并比较它们的大小关系。 通过观察多组实验数据,找出杠杆平衡的条件。
04
杠杆在日常生活和科技领域 中的应用
日常生活中的应用实例
剪刀
利用杠杆原理,通过手柄的转动带动 刀刃的开合,方便剪切各种材料。

《杠杆》简单机械PPT课件

《杠杆》简单机械PPT课件
答案:如图
画力臂 1.一找点:首先确定杠杆的支点和动力、阻力的方向. 2.二画线:画出动力和阻力的作用线,必要时用虚线将力的作用 线延长. 3.三作垂线段:从支点向作用线作垂线,垂线段即为动力臂或阻 力臂. 4.四用括号来体现:最后用大括号或箭头勾出力臂,并在旁边写 上字母l1或l2.
2 杠杆的平衡条件
答案:如图
杠杆画最小力 1.阻力与动力臂为一定值时, 要使动力最小,尽可能使阻力臂最 小. 2.阻力×阻力臂为一定值,要使动力最小,必须使动力臂最大, 要使动力臂最大,需要做到:(1)在杠杆上找一点,使这点到支点的距离 最远;(2)动力方向过该点且与动力作用线垂直.
随堂 · 即时巩固
基础分点练
_杠__杆__的__平_衡___.
例5 如图所示的杠杆正处于水平平衡,若在杠杆两边的钩码下再
加一个钩码(钩码的质量都相同),杠杆将
( C)
A.还继续处于水平平衡
B.右端上升,左端下降
C.右端下降,左端上升D.无法确定 Nhomakorabea杆的运动状态
常考热点 (1)杠杆平衡是指什么?(杠杆静止或匀速转动) (2)为什么调节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方便测出力臂的大小) (3)实验前如何调节杠杆平衡?(调节平衡螺母,左高左调,右高右 调,在测量过程中不能调节平衡螺母) (4)使支点在杠杆的几何中心上,为什么?(避免杠杆自身重力对杠 杆平衡的影响)
提示:运用公式F1l1=F2l2进行计算时,力的单位应该是N,力臂的 单位可以是m、cm,但动力臂和阻力臂的单位一定要统一.
例4 如图所示是小李和小王利用刻度均匀的轻质杠杆“探究杠杆 平衡条件”的实验装置.
(1)实验前没挂钩码时,杠杆静止的位置如图甲所示,此时应将平衡 螺母向__右___调节,使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

最新中考物理总复习重点精品课件:《杠杆_简单机械》_【归纳了所有重要考点】讲学课件

最新中考物理总复习重点精品课件:《杠杆_简单机械》_【归纳了所有重要考点】讲学课件

图 6-4-7 【答案】如图 48 所示.
图 48
3.(2012 年广东)如图 6-4-8 所示,杠杆 OB 可绕 O 点
转动,在力 F 的作用下在水平位置平衡,画出力 F 的力臂 L.
图 6-4-8 【答案】如图 49 所示.
图 49
4.(2011 年清远)关于图 6-4-9 中的两类滑轮甲和乙,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C )
图 6-4-2
(3)他改用弹簧测力计在图乙所示的 C 位置斜向下拉,若每 个钩码重 1 N,当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时,弹簧测力计的示数 将____________(填“大于”、“等于”或“小于”)1 N.
思路点拨:弹簧测力计在 C 位置斜向下拉时,力臂变小, 拉力变大.
【答案】(1)便于在杠杆上直接读出力臂的大小 (2)4 (3)大于
子和筷子属于费力杠杆,故 B 选项符合题意.
6.(2010 年广东)如图 6-4-11 所示,某人站在 A 处用一 根绳子和两个滑轮提起物体 B,画出最省力的绕线.
图 6-4-11 【答案】如图 50 所示.
图 50
幼儿园教师信息技术培训
春华幼儿园:陈华志
一、什么是信息技术
1、信息技术主要是指利用电子计算机和现 代通信手段实现获取信息、传递信息、存 储信息、处理信息、显示信息、分配信息 等的相关技术。
物+G n
动,可以求出绳子的拉力,根据
s=nh,可以求
出绕进旋轮上的绳子长度. 【答案】(1)12.5 (2)4 (3)如图 46 所示.
图 46
1.(2012 年梅州)如图 6-4-6 所示,粗细均匀的铁棒一 端搁在地上,另一端与支点 O 连接.试作出地面对棒的支持力 的力臂和棒所受重力 G 的示意图.

中考物理复习杠杆和滑轮PPT课件

中考物理复习杠杆和滑轮PPT课件

F1
o L2
L1
F2
o L2
F1
L1
F2
o L2
L1
F2
F1
思考讨论:
1 力臂是一定在杠杆上吗? 答:不是
2 杠杆是否都是直的?答:杠杆可以是直的,也
可以是弯的 3 若一力作用在杠杆上,作用点不变,但作用方 向改变,力臂是否改变?
答:要改变
画力臂的方法:
• (1)辨认杠杆; • (2)先找支点O; • (3)画出动力和阻力; • (4)画出力的作用线; • (5)过支点0作力的作用线
的垂线段L,即为力臂。
要点梳理
• 3、杠杆平衡条件 杠杆平衡:当杠杆在力的作用下处于静止或匀速
转动状态时,我们说杠杆处于平衡状态(可类比牛 顿第一定律加深记忆)
• 杠杆平衡条件的探究实验
杠杆在什么条件下平衡?
L1
L2
o
F1
杠杆
平衡
F2 螺母
★ 杠杆两端有两只可调节的螺母,能起什 么作用?
※ 为什么要求杠杆静止时,在水平位置呢?
动力动力臂阻力阻力臂杠杆的三种类型ff1119杠杆类型杠杆特点杠杆优点杠杆缺点应用省力杠杆费力杠杆等臂杠杆动力阻力省力费距离省距离费力既丌省力也丌省距离可见省力杠杆虽然省力但费了距离可见省力杠杆虽然省力但费了距离省力杠杆的特点21省力杠杆这是费力杠杆费力杠杆可见费力杠杆虽然费了力但可以省距离可见费力杠杆虽然费了力但可以省距离费力杠杆的特点24费力杠杆25f3f2f4f126如图是一个弯曲的杠杆o是支点在a处挂一重物g10naobc4cmob3cm在c点处加一个力f若使f力最小画出该力的方向及力f的最小值是a8nb10nc5nd13nfc27讨论
的钩码(每个质量相等),杠杆仍然平衡, 如图,则:

《杠杆》ppt课件

《杠杆》ppt课件
《杠杆》PPT课件
contents
目录
• 杠杆原理基本概念 • 杠杆平衡条件分析 • 杠杆应用:省力、费力和等臂杠杆 • 杠杆在物理学中重要意义 • 实验探究:测量滑轮组机械效率 • 生活中应用拓展与创新思维培养
01
杠杆原理基本概念
杠杆定义及作用
杠杆定义
一根在力的作用下可绕固定点转动 的硬棒就叫杠杆。
减小误差的方法:使用更精确的测量工具、规范操作、 多次测量取平均值等
06
生活中应用拓展与创新思维培 养
生活中创意应用案例分享
杠杆原理在建筑中的应用
杠杆原理在生物中的应用
如古代建筑中的斗拱结构,利用杠杆 原理实现力的平衡和支撑。
如人体骨骼和肌肉系统,通过杠杆作 用实现运动。
杠杆原理在机械中的应用
如自行车刹车系统、汽车悬挂系统等, 通过杠杆放大或减小力量,实现精确 控制。
生活中常见杠杆实例
筷子
费力杠杆,动力臂小于阻力臂, 虽然费力但是省了距离。
起瓶器
省力杠杆,动力臂大于阻力臂, 省力但费了距离。
剪刀
根据用途不同可以是省力杠杆或 费力杠杆,如理发剪是费力杠杆, 而裁衣剪则是省力杠杆。
镊子
费力杠杆,动力臂小于阻力臂, 用于夹取细小物品。
02
杠杆平衡条件分析
平衡状态与条件概述
等臂杠杆原理及应用举例
等臂杠杆原理
等臂杠杆的动力臂等于阻力臂,平衡时动力和阻力大小相等。 既不省力也不费力,既不省距离也不费距离。
天平
天平是一种测量物体质量的仪器,使用等臂杠杆原理。在天 平两端放置质量相等的物体,天平就会保持平衡。
定滑轮
定滑轮是一种固定不动的滑轮,使用等臂杠杆原理。通过定 滑轮可以改变力的方向,但是不改变力的大小。

人教版中考物理总复习《简单机械》课件(共25张PPT)

人教版中考物理总复习《简单机械》课件(共25张PPT)

F2
练一练: 观察图中 人们利用简单机械的情景.其中, 省力 改变力的方向 . 甲的目的是________ ,乙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
滑轮组
(1)使用滑轮组既可以省力, 又可以改变力的方向。 (2)使用滑轮组虽然省力,
但是费距离。
(3) 滑轮组中拉力的大小和承担物体重力的 绳子段数(即与动滑轮相连的绳子段数)有关
考点3 滑轮 定滑轮
L2 O L
1
∵L1=L2 ∴F1=F2
F1
F
F
2
定滑轮实质是个 等臂杠杆

定滑轮不省力但可改变力的方向
动滑轮
F1
O
L1 =2L2
∵ L1=2L2 F1L1=F2L2 ∴F1=F2/2
动力臂是阻力臂二 倍的省力杠杆 能省一半的力, 但不能改变力的 方向。
·
L2
L1
动滑轮实质是:
判断绳子段数依据: 看是否直接与动滑轮相连 连绳子方法:
当段数n为奇数时,绳子的一端从动 滑轮开始连; 当段数n为偶数时,绳子的一端从定 滑轮开始连。
奇动偶定
从里向外
练一练:
使用如图所示的装置来提升物体时(滑轮相同),最省力 的装置是( D )
如图所示,物重 100N , 不计摩擦、绳重及动 滑 轮重,求拉力F的大小。
(4)绳子自由端移动的距离s与物体被提升 的高度h之间的关系: S= n h
(5)作用在绳子自由端的拉力F与被提升的 物体的重力G之间的关系(不计滑轮重、绳重 和摩擦) F= 1∕n G
(6)作用在绳子自由端的拉力F与被提升 的物体的重力G、动滑轮重G动之间的关系 (不计绳重和摩擦但考虑滑轮重)F=1∕n(G+G动)

中考物理简单机械专题复习ppt 人教版优秀课件

中考物理简单机械专题复习ppt 人教版优秀课件
【解析】(略)
方法提示

二、杠杆平衡条件的应用: 利用杠杆的平衡条件解题,首先要分析作用在杠杆上的各个力 的大小及方向,确立支点及各力的力臂,明确每个力将使杠杆 如何转动,区分动力和阻力,然后应用平衡条件。
利用平衡条件解题步骤: (1)确立杠杆支点的位置。 (2)分析杠杆受到的各个力,排除作用在支点上的力,明确每个
方法提示

三、浮力与杠杆平衡条件的综合运用:
图3
【例题3】将体积相同的铜块和铁块,分别挂在杠杆的两端,如
图3所示,调节杠杆使杠杆处于平衡状态,若将两金属块同时
浸没在水中时,则杠杆将
〔〕
A.仍保持平衡
B.失去平衡,A端下降
C.失去平衡,B端下降 D.无法判断
【解析】:铜块和铁块的体积相同,铜的密度大,铜块的重力大
2.力臂:从支点到力的作用线的距离。 3.杠杆平衡条件: (1)杠杆平衡是指杠杆处于静止或匀速转动的状态。
(2)杠杆的平衡条件:动力×动力臂=阻力×阻力臂,即F1·L1 =F2·L2
知识结构
二、滑轮: 1.定滑轮:定滑轮实质上是一个等臂杠杆,所以使用定
滑轮不省力,但能改变动力的方向,在不少情况下, 改变力的方向会给工作带来方便。 2.定滑轮:动滑轮实质是动力臂为阻力臂二倍的杠杆, 动滑轮省一半力,但费距离,且动滑轮不能改变力的 方向。 3.滑轮组:滑轮组是由定滑轮和动滑轮组合而成,可以 达到既省力又改变力的作用方向的目的,在忽略滑轮 组与轴之间的摩擦和绳重的情况下,使用滑轮组时, 重物和动滑轮总重由几段绳子承担,提起重物所用的 力就等于总重的几分之一。
中考复习之 简单机械
复习提纲
考点聚焦 呈现形式 知识结构 方法提示 对应训练
考点聚焦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知识纵横 知识纵横
·人教版
│ 知识纵横
·人教版
│ 知识纵横
·人教版
│ 知识纵横
·人教版
│ 知识纵横
·人教版
│ 知识纵横
·人教版
│ 知识纵横
·人教版
│ 归类示例 归类示例
·人教版
│ 归类示例
·人教版
│ 归类示例
·人教版
│ 归类示例
·人教版
│ 归类示例
·人教版
│ 归类示例
·人教版
·人教版
│ 考点整合 考点整合
·人教版
│ 考点整合
·人教版
│ 考点整合
·人教版
│ 考点整合
·人教版
│ 考点整合
·人教版
│ 考点整合
·人教版
│ 考点整合
·人教版
│ 考点整合
·人教版
│ 考点整合
·人教版
│ 考点整合
·人教版
│ 考点整合
·人教版
│ 考点整合·人教版│ 考点整合源自·人教版│ 归类示例
·人教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