塔式起重机事故案例(综合)
起重机械典型事故案例选编

起重机械典型事故案例选编起重机械是在工业生产和建筑施工过程中常用的一种设备,但由于操作不当、设备老化等原因,容易发生事故。
以下是典型的起重机械事故案例选编。
案例1:起重机坠落事故2024年,建筑工地上,一架塔式起重机突然发生倾覆坠落,导致多人受伤。
事故发生时,起重机正从地面上起吊一个重型构件,但由于操作不当,起重机失去平衡并迅速倾覆。
初步调查发现,起重机在安装过程中没有按照要求进行固定,并且操作人员没有正确操作起重机导致倾覆。
案例2:起重机翻车事故2024年,港口码头上的一台起重机在进行堆积货物作业时突然发生翻车事故,致使多人死亡。
事故发生时,起重机正在将货物装卸到一个船上,由于货物超出了起重机的额定载荷,导致起重机失去平衡并翻车。
经调查发现,事故的主要原因是操作人员没有正确评估起重机的承载能力,以及没有按照操作规程进行作业。
案例3:起重机维修事故2024年,工厂内的一台起重机在进行维修时发生事故,导致一人受伤。
事故发生时,维修人员正在对起重机的电气系统进行维修,但由于未采取必要的安全措施,工人触碰到高压线导致电击伤害。
事后调查发现,事故的主要原因是工人没有按照维修规范操作,未切断电源和通风设备。
案例4:塔吊溃落事故2024年,工地上的一座塔吊突然发生溃落事故,导致多人被埋压。
事故发生时,塔吊正在进行高空作业,突然出现横歪并迅速坍塌。
调查发现,事故的主要原因是塔吊的结构缺陷以及施工方没有及时检测和维护塔吊设备。
以上案例反映了起重机械事故的一些典型情况,这些事故都给工业生产和施工带来了较大的伤害和经济损失。
为了避免这类事故的再次发生,必须加强起重机械的操作培训,确保操作人员熟悉设备使用要求和安全规程。
同时,需加强设备的维护和定期检验,及时发现和排除潜在的安全隐患。
另外,应加强对起重机械的设计和制造质量监督,确保设备的安全性能符合标准。
只有全面落实安全措施,才能有效预防起重机械事故的发生。
塔式起重机事故案例A1-A6

A–塔式起重机事故案例A1 某工程塔式起重机倾覆事故1.事故经过某学院7层学生宿舍工程项目租赁了一台QTZ60A型塔式起重机,在施工现场安装了1节塔身基础节、7节塔身标准节,最大起升高度28m。
该塔式起重机由某安装公司负责装拆、顶升,塔机业主派机修工,用户聘用社会持证司机。
事故发生前,已完成7层主体结构施工,因施工通往屋顶平台的楼梯间时塔机起升高度不足,准备顶升、安装一节长3m的塔身标准节。
事故日前一天上午,安装工、机修工、司机到场顶升、安装第8节塔身标准节。
按该塔机《使用说明书》要求,液压顶升系统分4级顶升塔式起重机的内顶升套架后,才能安装第8节塔身标准节。
顶升前,司机先将起重臂回转至《使用说明书》规定的方向,吊起约400kg的塔身标准节(见图A1-1)行至约30m幅度后再顶升。
在顶升第4级过程中,液压顶升系统的油泵发生故障不能工作,当日停止顶升。
因该塔机与现场另一台QTZ40型塔机距离过近,司机耽心夜间起风吹转起重臂撞击QTZ40塔机的塔身,在顶升工况中将该塔机起重臂回转开,转后也未采取加固措施。
机修工当日购回同型号油泵。
事故当日晨,机修工更换了油泵,液压系统恢复正常。
当日9时,安装工、机修工及司机等六人到场继续顶升塔式起重机。
顶升前,塔机处于顶升状态,司机将起重臂转回《使用说明书》规定的方向,吊起约250kg空混凝土料斗(见图A1-1)行至27m幅度进行前后平衡,再由安装工进行顶升。
顶升了20秒左右,支承在液压顶升油缸上的内顶升套架、塔式起重机上部突然下坠,在前后不平衡图A1-1 起吊料斗作为平衡重图A1-2 起重臂砸塌临边脚手架一角的坠落惯性力作用下,塔式起重机上部发生前后剧烈摆动,起重臂在第二次上、下摆动过程中撞击建筑物屋面(见图A1-2),当场压死正在屋面上施工的钢筋工王某,然后整机向平衡臂方向倾斜,塔身基础节根部四根主弦杆断裂,整机发生倒塌,位于塔身安装平台上的两名安装工坠地身亡,一名安装工重伤送医院抢救无效死亡,司机、机修工轻伤。
塔式起重机重大事故及案例

1、钢丝绳破损断裂 被吊物由于断绳或未捆扎好跌落砸死人,如1992年12月,宁波咏归路工地,山东产简易塔式起重机的卷扬机装在塔式起重机基座处,引上去,导致钢丝绳磨擦小孔壁而破损,钢丝绳在吊物时由于承受力不足而断裂,吊物落下砸死一人。又如1998年,宁波江东百丈街某工地,由于吊运搭设脚手架用的钢管未捆扎牢固,一根钢管滑出落下,砸中工地外马路上的一辆汽车。 预防该类事故要按规定检查钢丝绳,有毛刺断丝破损的应及时调换;结构不合理致使机身部件碰擦钢丝绳的塔机及陈旧的简易塔机应停止使用;吊钩应有保险片,被吊物必须捆扎牢固,特别是钢管类物体要用钢丝网片包裹起来再起吊。
2.无专业指挥人员指挥 由于现场无人指挥,司机未看清下面的情况即放下被吊物而压死下面的人。如1997年,某高层公寓工地起吊钢筋,由于无指挥,司机视线不清,钢筋放下时压死在正下方埋头操作的一名工人。也有司机旋转吊臂时不注意观察,造成吊物撞人的,如某大厦工地塔机醵纷沧怕ゲ闵系囊幻?と耍?蛊渥沟厮劳觥?/SPAN> 预防该类事故要专设塔机指挥人员,司机按规程操作,注意力要集中,听从指挥,看不清情况时不准进行起吊、旋转、放下等动作。
5.塔机折臂和基础未处理好而倾倒 如1997年,宁波电业大厦工地,由于塔机基础与桩钢筋未连成整体而导致塔机倾翻。又如1996年,山东某高层公寓工地,由于塔机短臂斜拉杆焊接处断裂,短臂折断,配重撞击塔机机身,导致塔机倾倒,砸坏一台柱泵车,损失几十万元。由于被撞后机身扭曲下降速度慢,驾驶员幸免,其它人员也无伤亡。 预防该类事故的根本办法一是要淘汰简易陈旧塔机;二是塔机要装设可靠准确的力矩和重力预警限位器。因超载会引起一系列严重问题,如钢丝绳拉断,小车拉坏,严重的就是长臂斜拉杆拉断,第三是塔机基础要符合设计或现场作业规程的规定,宁波属沿海软土地基,另外为让塔机有良好的防雷接地,桩基础与地梁钢筋、地梁钢筋与地脚螺栓的连接与焊接要符合规定。 从以上事故的发生得出一条最重要的教训,即各级管理要到位,才能从根本上预防各类事故的为生。
起重事故伤害案例

起重事故伤害案例起重作业是一项高风险的工作,如果操作不当或者安全措施不到位,很容易引发严重的事故,给工人的生命和财产带来巨大的威胁。
以下是几个典型的起重事故伤害案例,希望能引起大家对起重安全的重视。
案例一:在某建筑工地,一台塔式起重机正在吊运一批建筑材料。
起重机司机在操作时,没有仔细观察吊运路线上的情况,导致吊运的材料与建筑物外墙上的脚手架发生碰撞。
碰撞使得部分材料掉落,正好砸中了下方一名正在作业的工人,造成该工人重伤。
事故原因分析:起重机司机操作不当是导致此次事故的主要原因。
在吊运作业前,司机没有对吊运路线进行充分的观察和评估,没有预见到可能存在的障碍物。
同时,施工现场的安全管理也存在漏洞,没有设置有效的警示标识和隔离措施,未能及时提醒下方作业人员注意上方的吊运作业。
案例二:某工厂的车间内,一台桥式起重机在吊运一个大型模具时,吊钩突然断裂,模具坠落砸坏了下方的设备,并造成一名工人当场死亡。
事故原因分析:经过调查,发现吊钩存在严重的疲劳裂纹,这是导致吊钩断裂的直接原因。
而工厂在设备维护方面存在疏忽,没有定期对起重设备的吊钩进行检查和维护,未能及时发现吊钩的安全隐患。
此外,操作人员在吊运前也没有对吊钩进行仔细的检查,没有及时发现吊钩的异常情况。
案例三:在一个港口码头,一台门式起重机在吊运集装箱时,由于起重机的制动系统突然失灵,导致起重机失控,撞上了旁边的一艘货轮,造成起重机严重损坏,货轮也受到了一定程度的损伤,同时还有两名工人受伤。
事故原因分析:起重机制动系统故障是此次事故的主要原因。
可能是由于制动系统的零部件老化、磨损或者维护不当,导致制动性能下降。
同时,港口的安全管理制度也不够完善,对于起重设备的日常检查和维护工作没有落实到位,没有及时发现并排除制动系统的故障隐患。
案例四:某物流仓库内,一台电动葫芦在吊运货物时,电动葫芦的钢丝绳突然断裂,货物坠落砸坏了仓库内的货架,并引发了火灾。
事故原因分析:钢丝绳断裂的原因是由于长期使用导致的磨损和锈蚀,超过了其承载能力。
塔吊安全事故案例分析与总结

塔吊安全事故案例分析与总结近年来,随着建筑业的不断发展,塔吊的使用越来越广泛。
然而,由于许多因素的影响,如人员操作不规范、设备维护保养不到位等原因,塔吊安全事故不时发生。
为了提高塔吊的使用安全性,本文搜集并分析了几起塔吊安全事故案例,并对此进行了总结。
案例一:2016年某城市,一名塔吊司机操作不当,导致塔吊顶重倒塌,造成6人死亡,多人受伤。
事故原因为塔吊司机超载操作。
案例二:2018年某地,一名施工工人在塔吊操作过程中违规操作,误触塔吊抓钩控制器,导致抓钩脱落,砸中下方行人,造成5人受伤。
事故根源为塔吊操作员和其他施工工人缺乏安全意识。
案例三:2019年某城市,一名未经资格证书培训的操作员误操作塔吊,导致塔吊倾斜,并造成倒塌,事故共造成3人死亡,多人受伤。
事故原因为企业未履行员工资格证书相关审查手续。
通过对以上案例的分析,我们可以得出以下结论:1. 操作规范非常重要在塔吊操作中,司机要根据操作规范进行操作,认真研究塔吊的工作原理,并理解设备的工作环境和状态,避免超载、顶重等情况的发生。
2. 企业要严格审查员工资质严格审查员工资格证书,特别是塔吊相关资质,确保操作员具备相关操作技能和知识储备。
3. 增加安全意识在施工过程中,要不断加强对塔吊安全工作的宣传教育,提高施工工人的安全意识和环境保护意识。
同时,企业和项目管理方要加强对施工现场的管理和监督,确保塔吊的正常、安全使用。
总的来说,塔吊的使用必须重视安全问题,操作员要时时刻刻注意自身安全和周围环境的安全。
企业和管理方也应积极采取针对性的安全措施,为员工提供安全保障,从而避免塔吊安全事故的发生。
起建筑起重机械事故典型案例

起建筑起重机械事故典型案例1. 引言建筑起重机械在现代建设中起着重要的作用,然而在使用过程中,由于各种原因,不可避免地发生了一些事故。
本文将介绍一些典型的建筑起重机械事故案例,以提醒人们注意安全,并加强对建筑起重机械的管理和操作。
2. 事故案例一:塔式起重机坍塌在某大型建筑施工现场,一台塔式起重机在装载重物时突然坍塌,致使多名工人受伤甚至死亡。
经过事故调查,原因主要包括操作不当、超载以及起重机设备本身的质量问题。
这一案例提醒我们,在使用塔式起重机时,必须严格按照操作规程进行操作,并且不得超载,同时对起重机设备的质量要进行严格检查。
3. 事故案例二:起重设备倾覆在一座高层建筑施工现场,一台移动式吊车在移动过程中不慎倾覆,严重破坏了周围的建筑物,并造成了多人伤亡。
经调查发现,这一起事故的原因是设备操作员没有严格遵守移动时的安全操作规程,以及相关人员对施工场地的合理布置存在疏忽。
因此,在使用移动式起重设备时,必须加强对操作员的培训,并确保施工场地的合理布置和稳固性。
4. 事故案例三:起重机碰撞事故在某建筑工地,两台塔式起重机在操作时不慎发生碰撞,导致起重机部分零件脱落,威胁到了施工人员的安全。
经过事故调查发现,此次事故主要是由于相关人员的操作失误以及对工地内部环境的概念不清所致。
因此,在使用多台塔式起重机时,要加强人员之间的沟通,确保机械设备的安全操作,并提前规划好工地的空间布局。
5. 事故案例四:起重机电气故障引发火灾在某建筑工地,一台塔式起重机发生电气故障,导致起重机系统起火,随后火势蔓延,造成了严重的火灾事故。
经过调查发现,该台起重机未进行定期的电气检修和维护,电气线路老化,电线短路引发了火灾。
此事故提醒我们,建筑施工单位应定期进行设备的维修和保养,并加强对电气设备的检查,防止电气故障引发火灾。
6. 总结与建议以上案例仅仅是建筑起重机械事故中的一部分,但已经足够引起我们的重视。
为了保障工人的生命安全和财产安全,建筑施工单位必须加强对建筑起重机械的管理和操作。
塔吊事故案例

塔吊事故案例塔吊事故案例近年来,由于城市建设的迅猛发展,塔吊的使用频率也不断提高。
然而,由于管理不善、操作不当等原因,塔吊事故时有发生,给人们的生命财产安全带来了严重威胁。
下面,就一起来看一个发生在某城市的塔吊事故案例。
某天,天空阴沉,细雨纷飞。
在某大型建筑工地上,一座高大的塔吊高耸于空中。
塔吊操作员小刘正在控制着塔吊的动作,为下方运输货物的工人进行作业。
突然,一阵强风袭来,猛烈地摇晃着塔吊。
小刘心中一紧,他知道这种情况下必须立即采取措施才能确保安全。
然而,由于没有得到及时的培训和能力不足,小刘不知所措。
就在这时,一阵风劲直接撞击塔吊的臂架,造成了严重的损坏。
巨大的力量使得塔吊失去平衡,开始向一侧倾倒。
经过短暂的时间,塔吊轰然倒塌,砸中了附近正在工作的几名工人。
事故发生后,工地负责人迅速出现在现场,安抚受伤的工人,并立即拨打了急救电话。
随后,相关部门的工作人员也赶到现场进行处理。
经过紧急救治,伤者的生命得以保住,但由于塔吊的倒塌,周围还有很多建筑物也受到了不同程度的损坏,造成了较大的经济损失。
事故发生后,相关部门对此事进行了调查。
调查结果显示,事故的直接原因是塔吊操作员能力不足,不能及时采取措施避免事故的发生。
同时,对于塔吊的维护保养也存在疏忽的情况。
事故发生后,该建筑工地的负责人深感震惊与痛惜,他意识到自己在建设安全方面的管理工作存在较大的不足,决定从自身和工地管理层面加强对塔吊操作员的培训,提高他们的技能水平。
同时,他还将启动专项整改工作,对工地的塔吊进行全面的检测和维修,确保设备的安全运行。
这起塔吊事故提醒我们,安全第一,保障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至关重要。
对于塔吊使用方面,只有经过专业培训和持证上岗,才能胜任这个工作。
在使用过程中,更是要时刻保持警惕,及时发现和解决问题,以免给人们带来不可估量的损失。
通过这一事故,不仅让人们认识到了安全的重要性,也引起了相关部门的重视。
他们将加强对塔吊的监管力度,建立健全相关规章制度,切实保障城市建设的安全。
塔式起重机事故案例

塔式起重机事故案例
嘿,朋友们!今天咱就来讲讲塔式起重机事故案例,这可真不是闹着玩的事儿啊!
你知道吗,有一次在一个建筑工地,那塔式起重机本来好好地在工作呢。
就跟咱平时上班一样,按部就班的。
突然,“咔嚓”一声,起重臂居然断了!这就好比你正走在路上好好的,突然脚崴了,吓人不吓人!当时工地上的工人们都惊呆了,大喊着:“哎呀妈呀,这可咋整啊!”
还有一回,塔式起重机在吊起一大块建筑材料的时候,不知道咋的,钢
丝绳突然断了!那材料“嘭”地就掉了下来,砸得地面一个大坑。
这就好像你手里正拿着宝贝呢,突然手一滑,宝贝摔得稀碎!这得造成多大的损失啊!
咱再想想,如果当时有人正好在下面,哎呀,那后果简直不堪设想!难
道大家就眼睁睁地看着这些危险发生而无动于衷吗?
我觉得啊,咱们必须得重视这些问题!对塔式起重机的维护和检查一定
得严格再严格!就像咱爱护自己的身体一样,不能有丝毫马虎。
操作塔式起
重机的师傅们,也要时刻保持警醒,不能有一点疏忽大意。
别觉得这只是个机器,它要是出问题,那可就是大事!咱可不能拿生命开玩笑,是不是?
那些负责管理建筑工地的人们,更得把安全措施落实到位啊!不能光喊口号,得真正行动起来!大家都不想看到悲剧发生,那我们就得从这些细节做起,确保塔式起重机安全无恙地工作,这样大家才能安心啊!这就是我的观点,咱们都要为了安全努力啊!。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塔吊事故案例分析随着建筑市场技术的发展和建筑市场的需要,建筑施工呈现出向高、大、难、快方向发展的特点,因建筑机械化在施工中发挥着极其重要和不可代替的作用。
其中的起重机械设备尤其塔式起重机更是以其快速、便捷、高效的工作性能而迅速成为建筑施工中使用最为普遍、数量最多的机械设备。
从安全角度讲,塔式起重机属于特种设备,因设备本身和外在因素影响极容易发生事故,并且一旦发生事故往往会造成人身伤亡及重大经济损失。
近年来,全国接连不断发生塔机倒塌而造成的机毁人亡的重大事故,给广大人民的生命财产造成重大损失,也给企业的声誉和业务扩展造成了无法估量的影响。
从近几年发生的塔吊事故进行分类,主要有断臂事故、倾翻事故、机构失控、拆装事故、顶升降节事故、钢丝绳事故、群塔作业塔吊碰撞事故、坠人事故、坠物事故、脱钩断钩事故及其它事故,下面结合案例进行分析,并提出防范措施,以防类似事故再次发生。
一、断臂事故(一)事故案例:1、1996年3月4日,某工地一台意大利塔吊在吊物就位过程中,起重臂发生弯折,所幸无人员伤亡。
事故原因:由于起重臂第6节与第7节一下弦杆的一个连接主销轴开口肖使用不合格,在运行中开口销被磨断,主销轴脱落造成该事故。
2、1996年6月11日上午,某小区工地一台QTZ80塔吊在吊运过程中起重臂弯折,导致整机倾翻事故,造成1死1伤。
事故原因:由于起重臂第1节与第2节一下弦杆连接主销轴的止动板太薄,长时间被磨损失去功效,在塔机运行中,起重臂由于受到载荷作用,使该处连接销轴转动,同时产生轴向窜动,导致销轴脱落,发生折臂事故。
塔机折臂后,臂架节间连接板断裂,造成起重臂重心后移,破坏了整机的倾翻的稳定性,最终导致塔机失稳倾翻。
3、2001年2月22日,某住宅小区1号楼一塔吊在吊物运转时。
起重臂突然发生弯折,造成4人死亡,1人重伤。
事故原因:由于该塔吊力矩限位器失灵,大约超载60%,造成该事故。
4、2004年5月25日,石家庄某工地一台QTZ80A塔机在运转过程中发生起重臂弯折,所幸无人员伤亡。
事故原因:弯折处起重臂弦杆与一根腹杆处焊缝开焊,司机未发现,焊缝扩展使其完全断开,造成起重臂失稳弯折。
5、2004年7月8日,某地某工地一塔吊在运转过程中发生起重臂弯折,造成2人重伤。
事故原因:弯折处两节臂一下弦杆止动板开焊脱落,长时间运转导致该处销轴脱落,发生此事故。
类似事故的案例近几年发生四十余起,事故的发生频率很高。
危害相当严重。
(二)原因分析:1、有些塔吊出厂后起重臂在焊接部位存在质量问题,极易产生开焊现象,引发该事故。
2、塔吊服役时间较长,随着使用时间的延长,塔机起重臂在某些薄弱部位可能产生裂纹或开焊引发该事故。
3、起重臂连接销的止动板由于设计太薄,易磨损失去功效,另外止动板由于焊接不牢或安装人员在拼装大臂安装打击连接销时操作不当使止动板连接开焊脱落,造成在运转中,连接销受外力窜切断开口销并脱落,引发该事故。
4、安装人员在拼装大臂时使用不合格的开口销,同时开口销没有完全打开,也会引发该事故。
5、安装人员在拼装大臂力矩限位器失灵,超载也会引发该事故。
6、在吊大宗物品时,主卷扬越挡操作,急开急停产生强烈震动也会产生该事故。
(三)防范措施:1、塔吊司机(1)要严格遵守周自检制度,每周要对自己所驾驶的塔吊的起重臂进行仔细认真检查,绝不留任何死角,重点检查以下几个方面:a、起重臂有无断裂现象;b、焊口有无开焊现象;c、变幅小车行走时是否磨损起重臂斜腹杆;d、所有开口销是否齐全有效;e、所有的止动板是否齐全有效、焊接牢固;以上几个方面,如有异常,要立即停塔,待处理后方可再启用。
(2)在吊重运转过程中,严禁越挡操作,严禁急开急停。
2、维修人员(1)对于回厂塔吊要对起重臂钢结构进行仔细检查,必要时要采用探伤设备,对开裂、开焊、缺少焊等部位要进行处理;(2)对于止动板建议由原来的3-4mm板改为6-8mm板,以增加强度和牢固度,使止动板不易磨损和脱落;(3)测量各起重臂连接处是否松矿、磨损、销孔是否变形,连接销是否磨损,连接销开口销孔是否变形。
3、安装人员在拼装大臂时严格按拆装说明书进行作业,同时要使用符合设计要求的开口销,同时开口销必须完全打开,开口销是一次性消耗材料,不允许重复使用,更不允许用铁丝、细钢筋等代替开口销。
4、安全检查人员每月安全检查人员在进行起重臂检查中。
要认真按照上面对塔吊司机的要求严格进行检查。
二、倾翻事故(一)事故案例:1、1989年3月20日,某工地QT80塔吊发生第四道附墙以上弯折倾翻事故,司机重伤,整机报废。
事故原因:在起吊中,由于料斗被建筑物卡住,吊钩继续上升拉断钢丝绳,使吊臂向后反弹引发事故。
2、1991年5月:某市某工地施工现场一台塔吊在起吊楼板时倾翻,造成一死一重伤三轻伤的事故。
事故原因:在吊重运转时,由于塔机受到较大的震动和撞击,使配重块坠落,使塔机失去总体稳定造成。
3、1992年8月17日,某市某大楼工地的一台QTZ25A塔吊发生回转支承装置随同上部结构一起坠落,司机重伤。
事故原因:由于与塔身结构相连的回转支承装置的内圈上的螺栓(2 4个)全部脱落,引发该事故。
4、1995年4月,某工地上一台塔吊在吊运时,突然塔机发生弯折,造成整塔倾翻事故。
事故原因:由于塔身一标准节主弦角钢开裂,司机未发现,裂纹扩展造成该事故。
5、1998年5月8日,某工地塔吊在吊物过程中,发生倾翻事故,造成一死二伤的严重后果。
事故原因:力矩限制器失灵,超载引发该事故。
6、1998年7月25日,某工地一台QTZ63塔吊在吊运物品时,从一标准节处发生螺栓断裂,造成该标准节以上结构发生倾翻事故,司机当场死亡。
事故原因:该标准节连接螺栓共8条有4 条严重松动,造成该事故。
7、1998年10月6日,某工地塔吊在吊运物过程中,主卷扬钢丝绳突然断裂,塔吊因瞬间卸力,由于惯性造成塔机回转部分向平衡臂方向反弹,整体坠地,司机当场死亡。
事故原因:主卷扬钢丝绳断丝严重超出规定值,其突然断裂引发该事故。
8、2001年12月24日,某工地一塔吊在吊运过程中发生塔机整体突然倾翻,造成5人死亡,19人受伤的重大安全事故。
事故原因:由于该塔机基础有一面发生倾斜,使塔机的垂直度严格超标,引发该事故。
9、2002年6月30日,某工地一塔吊在吊重过程中,塔机突然倒向建筑物,司机轻伤,整机报废。
事故原因:由于塔机在吊重运行时行走机构台车枢轴突然折断引发该事故。
10、2002年7月5日,某工地QTZ160塔吊,在行走时,塔机不能停止导致塔吊行走出轨边倾翻,轻伤1人,建筑结构被砸坏,整机报废。
事故原因:由于在行走时机构接触器粘连,同时行走限位未起作用,引发该事故。
11、2004年5月6日,某工地一台QTZ160 塔吊在吊运钢筋时,塔身附着以上发生断裂,造成整机倾翻,1人死亡,2人受伤。
事故原因:附着以上塔吊一标准节有一主弦杆有旧裂纹,同时该塔吊力矩限位器失灵。
当时大约超载86%,引发该事故。
12、2004年8月12日,某工地一台塔吊发生倾翻事故。
事故原因:由于该塔吊最上一道附着一附着杆连接螺栓松动,在大风作用下,该附着杆断裂引发该事故。
13、2005年某月某日,某工地一台H3/ 36B塔吊,发生倾翻事故。
事故原因:该工地为群塔作业,停塔后司机将大臂锁死,由于风载过大且方向和大臂方面垂直引发该事故。
该类事故案例近几年也发生三十余起,是伤亡人数最多,损失最大的事故。
(二)原因分析:1、由于塔吊使用年限较长,有些部位易发生断裂或开焊现象,引发该事故。
2、力矩限制器失灵,超载引发该事故。
3、塔机由于瞬间严重失稳引发该事故。
4、连接螺栓失去功效引发该事故。
5、塔机垂直度超标引发该事故。
6、塔机行走限位失灵引发该事故。
7、附着失去功效引发该事故。
8、塔司操作不当引发该事故。
(三)防范措施:1、塔吊司机(1)要严格遵守周自检制度及交接班制度,定期安歇列要求对塔吊进行自检、自查。
a. 塔吊各结构是否有断裂及开焊现象。
b. 各限位、保险是否齐全有效。
c. 钢丝绳是否达到报废标准。
d. 塔身销子是否有松退现象,塔身连接螺栓是否有松动。
e. 塔机基础是否发生变化。
f. 塔机附着是否存在异常现象。
(2)塔司在操作中要小心谨慎,要对现场情况了解好,切不可盲目操作。
2、维修人员(1)对于回厂塔吊要对其结构进行仔细检查,必要时要采用探伤设备,对开裂、开焊、缺少焊肉的部位进行焊接处理。
(2)定期检查各部位,各保险是否齐全有效。
(3)定期检查回转支承连接螺栓是否松动或断裂,要定期对其进行紧固。
(4)对于附着焊接墙板要焊接牢固。
3、安装人员(1)在安装时使用符合规定的开口销,同时开口销必须完全打开,不能重复使用,不允许用钢丝绳、细钢筋等代替。
(2)安装时发现结构有裂纹及开焊现象要及时停止,待处理后方可再进行安装。
(3)安装销子时要到位,连接螺栓要紧固到位,不能有松动现象。
(4)附着杆拼接时,连接螺栓要紧固到位,不能缺少连接螺丝。
附着墙板与建筑物连接要牢固可靠。
附着框的各压掌要调整到位,不能有松动的现象,并且要固定牢固,防止其下滑,附着框的衔铁要安装到位,不能存在间隙。
4、安全检查人员每月安全检查人员在进行塔吊检查中,要认真按照上面对塔吊司机的要求严格进行检查。
三、机构失控(一)事故案例:1、1994年6月4日,某工地FO23B塔吊在吊运钢筋时发生顶勾事故,钢丝绳断钢筋洒落一地,造成2人死6人伤的事故。
事故原因:超高限位失灵,司机注意力不集中引发该事故。
2、1998年4月3日,某工地一台FO23B塔吊在吊重时,主卷扬突然失灵,发生塔机吊钩及吊物从高空坠落地面的事故,所幸未伤人。
事故原因:维修工责任心不强,更换刹车磨擦片时3根压簧调整压力没有达到要求致使刹车失灵引发的该事故。
3、2000年7月6日,某工地QTZ100塔吊在吊运物时发生顶钩事故,钢丝绳断裂,重物坠到建筑物上,使建筑物受损,损失达到三万余元,所幸无人员伤亡。
事故原因:司机酒后驾驶,违反操作规程,高速挡起升,当司机发现勾头要到限位处,已经反应不及,勾头由于惯性上升引发此事故。
4、2001年11月14日,某工地一塔吊变幅小车在吊物收车至距驾驶室10m处,变幅小车失灵,撞到大臂根部,造成小车严重变形。
事故原因:变幅接触器触点粘连,引发该事故。
5、2002年12月16日,某工地一台JL150塔吊在吊运过程中突然失控下坠,所幸无人员伤亡。
事故原因:由于主卷扬减速箱内电磁离合器磨损片发生变形,产生打滑现象,引发该事故。
6、2 0 0 4年5月1 2日,昌平区一工地一QTZ63塔吊。
在大风作用下,塔吊失控大臂碰撞到周边6层居民楼5层的墙角位置,3家住户受到惊吓,楼角被轻微损坏。
事故原因:由于工地停电、刹车不起作用引发该事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