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2016-01-存储器练习题-带参考答案

2015-2016-01-存储器练习题-带参考答案
2015-2016-01-存储器练习题-带参考答案

存储器练习题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75+7题)

1、计算机系统中的存储器系统是指( D )。

A、RAM存储器

B、ROM存储器

C、主存储器

D、主存储器和外存储器

2、存储器是计算机系统中的记忆设备,它主要用来( C )。

A、存放数据

B、存放程序

C、存放数据和程序

D、存放微程序

3、存储单元是指( B )。

A、存放一个二进制信息位的存储元

B、存放一个机器字的所有存储元集合

C、存放一个字节的所有存储元集合

D、存放两个字节的所有存储元集合

4、计算机的存储器采用分级存储体系的主要目的是( D )。

A、便于读写数据

B、减小机箱的体积

C、便于系统升级

D、解决存储容量、价格和存取速度之间的矛盾

5、存储周期是指( C )。

A、存储器的读出时间

B、存储器的写入时间

C、存储器进行连续读和写操作所允许的最短时间间隔

D、存储器进行连续写操作所允许的最短时间间隔

6、和外存储器相比,内存储器的特点是( C )。

A、容量大,速度快,成本低

B、容量大,速度慢,成本高

C、容量小,速度快,成本高

D、容量小,速度快,成本低

7、某计算机字长16位,它的存储容量64K,若按字编址,那么它的寻址范围是( B )。

A、0~64K

B、0~32K

C、0~64KB

D、0~32KB

8、某SRAM芯片,其存储容量为64K×16位,该芯片的地址线和数据线数目为( D )。

A、64,16

B、16,64

C、64,8

D、16,16

9、某DRAM芯片,其存储容量为512K×8位,该芯片的地址线和数据线数目为( D )。

A、8,512

B、512,8

C、18,8

D、19,8

10、某机字长32位,存储容量1MB,若按字编址,它的寻址范围是( C )。

A、0~1M

B、0~512KB

C、0~256K

D、0~256KB

11、某计算机字长32位,其存储容量为4MB,若按字编址,它的寻址范围是( A )。

A、0~1M

B、0~4MB

C、0~4M

D、0~1MB

12、某计算机字长32位,其存储容量为4MB,若按半字编址,它的寻址范围( C )。

A、0~4MB

B、0~2MB

C、0~2M

D、0~1MB

13、某计算机字长为32位,其存储容量为16MB,若按双字编址,它的寻址范围是( B )。

A、0~16MB

B、0~8M

C、0~8MB

D、0~16MB

14、某SRAM芯片,其容量为512×8位,加上电源端和接地端,该芯片引出线的最小数目应为( D )。

A、23

B、25

C、50

D、19

15、相联存储器是按( C )进行寻址的存储器。

A、地址指定方式

B、堆栈存取方式

C、内容指定方式

D、地址指定与堆栈存取方式结合

16、主存储器和CPU之间增加cache的目的是( A )。

A、解决CPU和主存之间的速度匹配问题

B、扩大主存储器的容量

C、扩大CPU中通用寄存器的数量

D、既扩大主存容量又扩大CPU通用寄存器数量

17、采用虚拟存储器的主要目的是( B )。

A、提高主存储器的存取速度

B、扩大主存储器的存储空间,并能进行自动管理和调度

C、提高外存储器的存取速度

D、扩大外存储器的存储空间

18、在虚拟存储器中,当程序在执行时,( D )完成地址映射。

A、程序员

B、编译器

C、装入程序

D、操作系统

19、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B )。

A、每个程序的虚地址空间可以大于实地址空间,也可以小于实地址空间

B、多级存储体系由cache、主存和虚拟存储器构成

C、cache和虚拟存储器这两种存储器管理策略都利用了程序的局部性原理

D、当cache未命中时,CPU可以直接访问主存,而外存与CPU之间则没有直接通路

20、在cache的地址映射中,若主存中的任意一块均可映射到cache内的任意一块的位置上,则这种方法称为( A )。

A、全相联映射

B、直接映射

C、组相联映射

D、混合映射

21、以下描述中基本概念正确的句子是( A )。

A、硬盘转速高,存取速度快

B、软盘转速快,存取速度快

C、硬盘是接触式读写

D、软盘是浮动磁头读写

22、组成2M*8bit的内存,可以使用( C )

A、1M*8bit进行并联

B、1M*4bit进行串联

C、2M*4bit进行并联

D、 2M*4bit进行串联

23、若SRAM芯片容量为2M*8bit,则该芯片引脚中地址线和数据线的数目之和是( B )

A.21

B. 29

C. 18

D.不可估计

24、若RAM中每个单元为16位,则下面所述正确的是( B )

A.地址线也是16位

B.地址线与16位无关

C.地址线与16位有关

D.地址线不得少于16位

25、RAM芯片串联时可以( B )

A.增加存储字长

B.增加存储单元数量

C.提高存储器的速度

D.降低存储器的平均价格

26、RAM芯片并联时可以( A )

A.增加存储字长

B. 增加存储单元数量

C.提高存储器的速度

D.降低存储器的平均价

27、下面所叙述不正确的是( C )

A.随机存储器可以随时存取信息,掉电后信息丢失

B.访问随机存储器时,访问时间与单元的物理位置无关

C.内存中存储的信息均是不可改变的

D.随机存储器和制度存储器可以统一编址

28、和外存相比,内存的特点是( C )

A.容量大,速度快,成本低

B.容量大,速度慢,成本高

C.容量小,速度快,成本高

D.容量小,速度快,成本低

29、下列元件中存取最快的是()

A.Cache

B.寄存器

C.内存

D.外存

30、RAM和ROM的主要区别是( B )

A.断电后,ROM内保存的信息会丢失,RAM则可长期保存而不会丢失

B.断电后,RAM内保存的信息会丢失,ROM则可长期保存而不会丢失

C.ROM是外存,RAM是内存

D.RAM是外存,ROM是内存

31、某计算机字长16位,其存储容量为2MB,按半字编址,它的寻址范围是( C )

A.0~8M-1

B.0~4M-1

C.0~2M-1

D.0~1M-1

32、某计算机字长32位,其存储容量为8MB,按双字编址,它的寻址范围是( D )

A.0~256K-1

B.0~512K-1

C.0~2M-1

D.0~1M-1

33、计算机的存储器采用分级方式是为了( B )

A.减少主机箱的体积

B.解决容量、价格、速度三者之间的矛盾

C.保存大量数据方便

D.操作方便

34、在主机和CPU之间增加cache的目的是( C )

A.增加内存容量

B.提高内存的可靠性

C.解决CPU与内存之间的速度匹配问题

D.增加内存容量,同时加快存取速度

35、采用虚拟存储器的主要目的( B )

A.提高主存的存取速度

B.扩大存储器空间,并能进行自动管理

C.提高外存的存取速度

D.扩大外存储器空间

36、程序访问的局部性是使用( B )的依据。

A.缓冲

B.Cache

C.虚拟内存

D.进程

37、有关高速缓冲存储器的说法正确的是( B )

A.只能在CPU 以外

B.CPU内外都可以设置

C.只能在CPU以内

D.若存在cache,CPU就不能再访问主存

38、软盘驱动器在寻找数据时( C )

A.盘片不动,磁头运动

B.盘片运动,磁头不运动

C.盘片运动,磁头运动

D.盘片不动,磁头不运动

39、磁盘存储器的记录方式一般采用( C )

A.归零制

B.不归零制

C.改进的调频制

D.调相制

40、一张3.5英寸软盘的存储容量为(),每个扇区存储的固定数据是( A )。

A.1.44MB,512B

B.1MB,1024B

C.2MB,256B

D.1.44MB,512KB

41、磁盘的等待时间通常指( A )

A.磁盘转半周所需的时间

B.磁盘转2/3周所需的时间

C.磁盘转1/3周所需的时间

D.磁盘转一周所需的时间

42、以下描述中基本概念正确的句子是( A )

A.硬盘转速高、存取速度快

B.软盘转速高、存取速度快

C.硬盘是接触式读写

D.软盘是浮动磁头读写

43、若磁盘的转速提高一倍,则( D )

A.平均存取时间减半

B.平均寻道时间减半

C.存储密度可以提高一倍

D.平均定位时间不变

44、活动头磁盘存储器的平均存取时间是指( C )

A.最大找道时间加上最小找道时间

B.平均找道时间

C.平均找道时间加平均等待时间

D.平均等待时间

45、活动头磁盘存储器的找道时间是指( C )

A.最大找道时间

B.最小找道时间

C.最大找道时间加上最小找道时间的平均值

D.最大找道时间加上最小找道时间

46、在下列几种存储器中,CPU可直接访问的是( A )。

A. 主存储器

B. 磁盘

C. 磁带

D. 光盘

47、在主存和CPU之间增加cache存储器的目的是( C )。

A. 增加内存容量

B. 提高内存的可靠性

C. 解决CPU与内存之间的速度匹配问题

D.增加内存容量,同时加快存取速度

48、SRAM芯片,存储容量为64K×16位,该芯片的地址线和数据线数目为( B )。

A.64,16 B.16,16 C.64,8 D.16,64。

49、以下四种类型的半导体存储器中,以传输同样多的字为比较条件,则读出数据传输率最

高的是( C )。

A DRAM

B SRAM

C FLASH ROM

D EPROM

50、双端口存储器所以能进行高速读/写操作,是因为采用( D )。

A.高速芯片 B 新型器件 C 流水技术 D 两套相互独立的读写电路

51、某单片机字长32位,其存储容量为4MB。若按字编址,它的寻址范围是(A )。

A.1M

B.4MB

C.4M

D.1MB

52、 EEPROM是指(D )

A.读写存储器 B 只读存储器 C 闪速存储器 D 电编程只读存储器

53、一个Cache-主存系统,采用50MHz 的时钟,存储器以每一个时钟周期传输一个字的速率,连续传输8 个字,以支持块长为8 个字的Cache,每个字4 个字节。假设读操作所花的时间是:1 个周期接受地址,3 个周期延迟,8 个传输周期传输8 个字;写操作所花的时间是:1 个周期接受地址,2 个周期延迟,8 个周期传输8 个字,3 个周期恢复和写入纠错码,则当系统以35%为读操作,65%为写操作的访问情况工作,则存储器最大带宽为( D )A.133.2MBps B.114.4MBps C.126MBps D.120.3MBps

分析:

时钟50MHZ,时钟周期为20ns.

读操作的时间:Tr =(1+3+8)×20n s = 240ns

写操作的时间:Tw = (1+2+8+3)×20ns = 280ns

则综合加权的时间是:240ns×0.35 + 280ns×0.65 = 266ns

带宽为(也就是266ns 可以传输8 个字,或者说传输32 字节):

Bn = 32B/(266×10-9 s)≈ 120.3MBps

54、在下列Cache 替换算法中,一般情况下,( D )性能最优。

A.随机法 B.先进先出法 C.后进先出法 D.近期最少使用法

55、4 片16K×8 位的存储芯片可以设计成( D )容量的存储器。

Ⅰ. 64K×8 位Ⅱ. 32K×4 位Ⅲ. 32K×16 位Ⅳ. 16K×32 位

A.Ⅰ、Ⅱ B.Ⅱ、Ⅲ C.Ⅰ、Ⅲ D.Ⅰ、Ⅲ、Ⅳ

56、某机器字长16 位,主存容量为16MB,若按半字寻址,其寻址范围大小为( D )。

A.4M B.2M C.8M D.16M

57、高速缓冲存储器Cache 一般采取( A )。

A. 随机存取方式

B. 顺序存取方式

C. 半顺序存取方式

D. 只读不写方式

58、若存储周期250ns,每次读出16 位,则该存储器的数据传送率为( C )。

A. 4×106字节/秒

B. 4M 字节/秒

C. 8×106字节/秒

D. 8M 字节/秒

59、半导体静态存储器SRAM 的存储原理是( A )。

A. 依靠双稳态电路

B. 依靠定时刷新

C. 依靠读后再生

D. 信息不再变化

60、在下列 Cache 替换算法中,一般说来哪一种比较好(D )。

A.随机法 B.先进先出法C.后进先出法D.近期最少使用法

解析:在Cache替换算法中,随机法是随机地确定替换的存储单元,先进先出法是替换最早调入的存储单元,它们都没有根据程序访存局部性原理,命中率较低;近期最少使用法比较正确地利用了程序访存局部性原理,替换出近期用得最少的存储块,命中率较高,是一种比较好的替换算法。而后进先出法不是Cache所使用的替换算法,此法在堆栈存储结构中使用。

61、存储器的随机访问方式是指(D )。

A.可随意访问存储器B.按随机文件访问存储器

C.可对存储器进行读出与写入D.可按地址访问存储器任一编址单元,其访问时间相同且与地址无关

62、高速缓冲存储器(cache)的存取速度( C )。

A.比内存慢,比外存快 B.比内存慢,比寄存器快C.比内存快,比寄存器慢63、某计算机的主存为3KB,则内存地址寄存器需要( C )位就足够了。

A.10 B.11 C.12 D.13

解析:3KB小于212,

64、在微机中,CPU访问各类存储器的频率由高到低的次序为( A )。

A.高速缓存、内存、磁盘、磁带 B.内存、磁盘、磁带、高速缓存

C.磁盘、内存、磁带、高速缓存 D.磁盘、高速缓存、内存、磁带

65、常用的虚拟存储器寻址系统由( A )两级存储器组成。

A.主存—辅存 B.cache—主存 C.cache—辅存 D.cache—cache 66、下面说法中,正确的是( D )。

A.EPROM是不能改写的 B.EPROM是可改写的,所以也是一种读/写存储器

C.EPROM只能改写一次D.EPROM是可改写的,但它不能作为读/写存储器

67、在一个具有24条地址线的微机系统中,装有16KB ROM, 480KB RAM和100MB的硬盘,说明其内存容量为( A )。

A.496KB B.16KB C.100MB D.480KB

解析:内存由ROM和RAM构成

68、对于地址总线为32位的微处理器来说,其直接寻址的范围可达( D )。

A.1MB B.16MB C.64MB D.4GB

解析:32根地址线,寻址空间232

69、在磁盘和磁带两种磁表面存储器中,存取时间与存储单元的物理位置有关,按存储

方式分,( B )。

A.二者都是串行存取; B.磁盘是部分串行存取,磁带是串行存取;

C.磁带是部分串行存取,磁盘是串行存取; D.二者都是并行存取。

70、DRAM的中文含义是.( B )

A、静态随机存储器

B、动态随机存储器

C、静态只读存储器

D、动态只读存储器

71、动态RAM的特点是(C )

A、工作中需要动态地改变存储单元内容

B、工作中需要动态地改变访存地址

C、每隔一定时间需要刷新

D、每次读出后需要刷新

72、计算机的主存储器是指( C )。

A、RAM和C磁盘

B、ROM

C、ROM和RAM

D、硬盘和控制器

73、下列不能用作存储容量单位的是( B )。

A、Byte

B、MIPS

C、KB

D、GB

74、存储容量1GB等于( C )。

A、1024B

B、1024KB

C、1024MB

D、128MB

75、ROM是只读存储器,固化有开机必读的例行程序,关机时( B )。

A.信息自动消失

B.不会消失

C.消失后自行恢复

D.用户可以随时改写

2009-2012研究生全国统考存储器部分选择题(部分)

1、某计算机的Cache共有16块,采用2路组相联映射方式(即每组2块)。每个主存块大小为32字节,按字节编址。主存129号单元所在主存块应装入到的Cache组号是( C )。 A.0 B. 2 C. 4 D. 6

2、某计算机主存容量为64KB,其中ROM区为4KB,其余为RAM区,按字节编址。现要用2K ×8位的ROM芯片和4K×4位的RAM芯片来设计该存储器,则需要上述规格的ROM芯片数和RAM芯片数分别是( D ).

A.1、15 B.2、15 C.1、30 D.2、30

3、用若干个2K x 4位芯片组成一个8K x 8位存储器,则0B1FH所在芯片的最小地址是( D )

A.0000H

B.0600H

C.0700H

D.0800H

4、下列有关RAM和ROM得叙述中正确的是( A ).

I RAM是易失性存储器,ROM是非易失性存储器

II RAM和ROM都是采用随机存取方式进行信息访问

III RAM和ROM都可用做Cache IV RAM和ROM都需要进行刷新

A. 仅I和II

B. 仅II和III

C. 仅I ,II, III

D. 仅II,III,IV

5、下列各类存储器中,不采用随机存取方式的是( B )

A.EPROM B.CDROM C.DRAM D.SRAM

6、某计算机存储器按字节编址,主存地址空间大小为64MB,现用4M×8位的RAM芯片组成32MB的主存储器,则存储器地址寄存器MAR的位数至少是( D )

A.22位 B.23位 C.25位D.26位

7、下列关于闪存(Flash Memory)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A )。

A.信息可读可写,并且读、写速度一样快

B.存储元由MOS管组成,是一种半导体存储器

C.掉电后信息不丢失,是一种非易失性存储器

D.采用随机访问方式,可替代计算机外部存储器

二、填空题

1、计算机系统中的存储器分为(内存)和(外存)。在CPU执行程序时,必须将指令存放在(内存)中。

2、输入、输出设备以及(辅助存储器)统称为外围设备。

3、计算机存储器的最小单位为(比特)。1KB容量的存储器能够存储 8192个这样的基本单位。

4、对存储器的要求是(容量大,速度快,成本低),为了解决这三方面的矛盾,计算机采用(多级存储)体系结构。

5、存储器的技术指标有(存储容量),(存取时间),(存储周期),(存储器带宽)。

6、CPU能直接访问(cache)和(主存),但不能直接访问( 辅助存储器 )。

7、广泛使用的SRAM和DRAM都是半导体(随机访问)储器,前者的速度比后者快,但(集成度)不如后者高。它们的共同缺点是断电后(不能)保存信息。

8、相联存储器不按地址而是按(内容)访问的存储器。

9、cache是为了解决CPU和主存之间(速度)不匹配而采用的一项重要的硬件技术。

10、主存与cache的地址映射有(全相联)、(直接)(组相联)三种方式。其中(组相联)方式,适度地兼顾了前二者的优点又尽量避免其缺点。

11、半导体SRAM靠(触发器)存储信息,半导体DRAM则是靠(电荷存储器件存储信息)。

12、DRAM存储器的刷新一般有(集中式、分散式和异步式)三种方式,之所以刷新是因为(有电荷泄漏,需定期补充)。

13、使用cache是为了解决(CPU和主存的速度匹配,提高主存速度)问题,存储管理主要由(硬件)实现。使用虚拟存储器是为了解决(扩大主存容量和地址分配)问题,存储管理主要由(软件)实现。后一种情况下,CPU(不能直接)访问第二级存储器。

14、虚拟存储器通常由(主存)和(辅存)两级存储系统组成。为了在一台特定的机器上执行程序,必须把(逻辑地址)映射到这台机器主存储器的(物理地址)空间上,这个过程称为(地址映射)。

15、为了便于主存和辅存之间的信息交换,虚拟存储器一般采用(二维)或三维的复合地址格式。根据地址格式不同,虚拟存储器分为(页式、段式和段页式)三种。

16、根据目前常用的存储介质可以把存储器分为(半导体存储器、磁表面存储器和光存储器)3 种。

17、 ROM 可分为掩模式只读存储器( MROM )、可编程只读存储器( PROM )、可擦除可编程只读存储器( EPROM )和电擦除可编程只读存储器( EEPROM ) 4 种。

18、采用4K × 4 位规格的静态 RAM 存储芯片扩展为32K × 16 位的存储器,需要这种规模的存储芯片( 32 )片。

19、要组成容量为4K × 8 位的存储器,需要 8 片4K × 1 位的静态 RAM 芯片并联,或者需要 4 片1K × 8 位的静态 RAM 芯片串联。

20、 Cache 的地址映射方式有(直接映射、全相联映射和组相联映射)3 种。

21、某台计算机的内存储器设置有32位的地址线,16位并行数据输入/输出端,它的最大存储容量是(232×16位)。

22、某SRAM的单元存放有一个数据如3CH,CPU将它读取后,该单元的内容是(3CH)。

23、三级存储系统是由(Cache )、主存储器和(辅(外)存)构成。

24、一个具有8KB直接映像Cache的32位计算机系统,主存容量为32MB,假定该Cache 中块的大小为4个32位字。主存地址中区号( 12 )位,块号( 9 )位,块内地址( 4 )位。主存地址为ABCDEF16的单元在Cache中的位置是(DEFH )。

解:区号:32MB/8KB=4K, 12位

块号:8KB/4*4B=512, 9位

块内地址:4*32/8=16, 4位(字节地址)

主存地址为ABCDEF16的单元在Cache中的位置是0 1101 1110 1111,即DEF16

25、地址线A15~A0(低),若选取用16K×1存储芯片构成64KB存储器,则应由地址码(最高2位)译码产生片选信号。

解:用16K×1芯片构成64KB的存储器,需要的芯片数量为:(64K×8)/(16K×1)=32,每8片一组分成4组,每组按位扩展方式组成一个16K×8位的模块,4个模块按字扩展方式构成64KB的存储器。存储器的容量为64K=216,需要16位地址,选用A15-A0为地址线;每个模块的容量为16K=214需要14位地址,选用A13-A0为每个模块提供地址;A15、A14通过2-4译码器对4个模块进行片选。

26、将2K×4位的RAM存储芯片构成一个8KB的存储器,所需的芯片数量( 8 )片,需要( 13 )根地址线寻址该存储器,每个芯片需要( 11 )位地址,它们是( A0-A10 ),片选信号由( A11 A12 )提供。

解:用2K×4位/片的RAM存储芯片构成一个8KB(8K×8位)的存储器,所需的芯片数量为:(8K×8)/(2K×4)=8片,每两片作为一组共4组,每组内采用位扩展法组成一个2K×8的模块,4个2KX8的模块按字扩展法构成8K×8的存储器,即8KB的存储器。此存储器的容量为8KB,需13位地址(213=8K),选用A12-A0作为地址线,A13,A14,A15不用,各芯片的容量均为2K,需11位地址,用A10~A0向每个芯片提供地址,All, A12通过一个2-4译码器对4个模块进行选择,每个输出控制一个模块内的两个芯片,各个模块的片选控制信号CS对应的输入分别为:00,01,10,11。

三、判断题

1.计算机的主存是由RAM和ROM两种半导体存储器组成的。(T)

2.CPU可以直接访问主存,而不能直接访问辅存。(T)

3.外(辅)存比主存的存储容量大、存取速度快。(F)

4.动态RAM和静态RAM都是易失性半导体存储器。(T)

5.Cache的功能全部由硬件实现。(T)

6.引入虚拟存储器的目的是为了加快辅存的存取速度。(F)

7.多体交叉存储器主要是为了解决扩充容量的问题。(F)

8.Cache和虚拟存储器的存储管理策略都利用了程序的局部性原理。(T)

9.多级存储体系由Cache、主存和辅存构成。(T)

10. CPU访问存储器的时间是由存储器的容量决定的。(F)

四、综合题

1、用512K×8 位的Flash 存储芯片组成一个4M×32 位的半导体只读存储器,存储器按字节编址,试回答以下问题:

(1)该存储器的数据线数和地址线数分别为多少?

(2)共需要几片这样的存储芯片?

(3)说明每根地址线的作用。

解:

(1)由于所需组成存储器的最终容量为4M×32 位,所以需要32 根数据线。而存储器又是以字节编址,所以我们需要将存储器的容量先转换成16M×8 位,所以需要地址线24 根(224=16M)。

(2)采用512K×8 位的Flash 存储芯片组成4M×32 位的存储器时,需要进行位扩展和字扩展:

位扩展:4 片512K×8 位的Flash 存储芯片位扩展可以组成512K×32 位的Flash 存储芯

片。

字扩展:8 组512K×32 位的Flash 存储芯片字扩展可以组成4M×32 位的存储器。

综上,一共需要4×8=32 片512K×8 位的存储芯片。

(3)在CPU 的24 根地址线中(A0~A23),地址线的作用分配如下:

A0、A1、:由于在进行位扩展中,使用了4 片512K×8 位的Flash 存储芯片,而存储器是按字节编址的,所以必须在某个时候都可以取到其中的任何一片,使用00、01、10、11 分别来标记这4 片。

A2~A20 :每一片都是512K,所以需要19 位(219=512K)来表示。

A21、A22、、A23:因为在扩展中4 片一组,一共有8 组,所以需要用3 位地址线来决定取哪一组(通过3-8 译码器形成片选信号)

2、设有一个具有20位地址和64位字长的存储器,问:

(1)该存储器能存储多少个字节的信息?

(2)如果存储器由256K x 8位SRAM芯片组成,需要多少片?

(3)需要多少位地址作芯片选择?为什么?

【解】

(1)220 * 64 / 8 B = 1M * 8 B = 8 MB

(2)8MB / (256K * 8 / 8 B) = 8MB / 256KB = 32片

(3)∵每8片芯片组成一组256K * 64位的存储器,每片芯片有18位地址(对应于256K 个存储单元)

∴低18位地址直接接芯片的18位地址端,高2位地址通过2:4译码器作芯片选择。

3、CPU执行一段程序时,cache完成存取的次数为2000次,主存完成存取的次数为180次,已知cache存储周期为40ns,主存存储周期为250ns,求cache的命中率、cache/主存系统的效率和平均访问时间。

【解】

Nc = 2000,Nm = 180

tc = 40 ns,tm = 250 ns

∴命中率h = Nc/(Nc+Nm) = 2000/(2000+180) = 0.917 = 91.7%

平均访问时间ta = h*tc+(1-h)tm = 0.917*40+(1-0.917)*250 = 57.43 ns

效率e = tc/ta = 40/57.43 = 0.6965 = 69.65%

4、什么是存储器的带宽?若存储器的数据总线宽度为32位,存取周期为200ns,则存储器的带宽是多少?

解:存储器的带宽指单位时间内从存储器进出信息的最大数量。

存储器带宽= 1/200ns ×32位 = 160M位/秒 = 20MB/秒(注:1ns=10-9s)

5、一个容量为16K×32位的存储器,其地址线和数据线的总和是多少?当选用下列不同规格的存储芯片时,各需要多少片?

1K×4位,2K×8位,4K×4位,16K×1位,4K×8位,8K×8位

解:地址线和数据线的总和 = 14 + 32 = 46根;

选择不同的芯片时,各需要的片数为:

1K×4:(16K×32) / (1K×4)= 16×8 = 128片

2K×8:(16K×32) / (2K×8)= 8×4 = 32片

4K×4:(16K×32) / (4K×4)= 4×8 = 32片

16K×1:(16K×32)/ (16K×1)= 1×32 = 32片

4K×8:(16K×32)/ (4K×8)= 4×4 = 16片

8K×8:(16K×32) / (8K×8)= 2×4 = 8片

6、设有一个具有24位地址和8位字长的存储器,求:

(1)该存储器能存储多少字节的信息?

(2)若存储器由4M×4位的RAM芯片组成,需要多少片?

(3)需要哪种译码器实现芯片选择?说明地址线分配情况

解:

⑴存储单元数为224=16MB,故能存储16M字节的信息。

⑵由于存储容量为16MB(8位字长),每4M字节需要2片(位并联方式),故需芯片数为16/4×2=8片。

⑶若用8片组成一个16M(8位字长),地址总线的低22位可直接连到芯片的A0-A21管脚,而地址总线的高2位(A22,A23)需要通过2:4线译码器进行芯片选择。存储器组成方案为位并联和地址串联相结合的方式。

7、CPU执行一段程序时,cache完成存取的次数为5000次,主存完成存取的次数为2000次。已知cache存取周期为40ns,主存存取周期为160ns。求:

1)Cache 命中率H,

2)Cache/主存系统的访问效率e,

3)平均访问时间Ta。

解:①命中率 H = Nc/(Nc+Nm) = 5000/(5000+2000)=5000/5200=0.96

②主存慢于cache的倍率 R = Tm/Tc=160Ns/40Ns=4

访问效率:

e=1/[r+(1-r)H]=1/[4+(1-4)×0.96]

=89.3℅

③平均访问时间Ta=Tc/e=40/0.893=45ns

8、某机器中,已知配有一个地址空间为(0000—1FFF)16的ROM区域,现在用一个SRAM芯片(8K×8位)形成一个16K×16位的RAM区域,起始地址为(2000)16。假设SRAM芯片有CS和WE控制端,CPU地址总线A15——A0,数据总线为D15——D0,控制信号为R / W (读 / 写),MREQ(当存储器读或写时,该信号指示地址总线上的地址是有效的)。要求:(1)满足已知条件的存储器,画出地址译码方案。

(2)画出ROM与RAM同CPU连接图。

解:存储器地址空间分布如图所示,分三组,每组8K×16位。

由此可得存储器方案要点如下:

(1)组内地址:A12——A0(A0为低位);

(2)组号译码使用2 :4 译码器;

(3)RAM1,RAM 2各用两片SRAM芯片位进行并联连接,其中一片组成高8位,另一片组成低8位。

(4)用 MREQ 作为2 :4译码器使能控制端,该信号低电平(有效)时,译码器工作。(5)CPU的R / W 信号与SRAM的WE端连接,当R / W = 1时存储器执行读操作,当R / W = 0时,存储器执行写操作。

CPU

(6)

9、某硬盘由20个磁头,900个柱面,每个柱面46个扇区,每个扇区可记录512B,试计算该硬盘的容量。

解:硬盘容量: 20*900*46*512B=414MB

10、某磁盘组有4个盘片,5个记录面,每个记录面的内磁道直径为22CM,外磁道直径为33CM,最大位密度为1600bit/cm,道密度80道/cm,转速为3600转/秒。

(1)磁盘组的总存储量是多少位?

(2)最大数据传输率是多少?

(3)请提供一个表示磁盘信息地址的方案。

解:

(1)总容量=每面容量*记录面数

每面容量=某一磁道容量*磁道数

某磁道容量=磁道长*本道密度

因此,最内层磁道密度容量=1600bit/cm*22cm*3.14=110528B/道

磁道数=存储区域长*道密度=(33-22)cm/2*80道/cm=440道

最后得到该磁盘组的容量=110528B/道*440道*5=253616000B

(2)最大数据传输率=转速*某磁道的容量=3600转/60s*110528B=6631680B/s

(3)磁盘地址由台号、盘面号、柱面号、扇区号构成,扇区中又以数据块进行组织。

由上述计算可以看出:盘面5个,需3位。柱面440个,需9位。扇区一般为9个,需要4位地址。台号一般设2位。故磁盘地址由18位组成,格式如下

台号柱面号盘面号扇区号

寄存器和存储器的区别

https://www.360docs.net/doc/445500819.html,/p-20032411.html

寄存器和存储器的区别

如果仅是讨论CPU的范畴 寄存器在cpu的内部,容量小,速度快 存储器一般都在cpu外部,容量大,速度慢 回答者:athlongyj - 高级经理六级6-1 08:52 从根本上讲,寄存器与RAM的物理结构不一样。 一般寄存器是指由基本的RS触发器结构衍生出来的D触发, 就是一些与非门构成的结构,这个在数电里面大家都看过; 而RAM则有自己的工艺,一般1Bit由六MOS管构成。所以, 这两者的物理结构不一样也导致了两者的性能不同。寄存器 访问速度快,但是所占面积大。而RAM相反,所占面积小, 功率低,可以做成大容量存储器,但访问速度相对慢一点。 1、 寄存器存在于CPU中,速度很快,数目有限; 存储器就是内存,速度稍慢,但数量很大; 计算机做运算时,必须将数据读入寄存器才能运算。 2、 存储器包括寄存器, 存储器有ROM和RAM 寄存器只是用来暂时存储,是临时分配出来的,断电,后,里面的内容就没了`````

寄存器跟存储器有什么区别? 一般数据在内存里面,要处理(或运算)的时候, 独到寄存器里面。 然后CPU到寄存器里面拿值,拿到运算核内部, 算好了在送到寄存器里面 再到内存 寄存器跟存储器有什么区别? 寄存器跟存储器有什么区别? 寄存器上:“一个操作码+一个操作数”等于一条微指令吗?一条微指令是完成一条机器指令的一个步骤对吗?cpu是直接跟寄存器打交道的对吗?也就是说寄存器是运算器、控制器的组成部分对不? 设计一条指令就是说把几条微指令组合起来对吗? 刚开始学硬件相关知识,学的晕头转向的!! 存储器与寄存器区别 2009-06-09 12:27 寄存器是CPU内部存储单元,数量有限,一般在128bit内,但是速度快,CPU访问几乎没有任何延迟。分为通用寄存器和特殊功能寄存器。 通常说的存储器是独立于cpu之外的,比如内存,硬盘,光盘等。 所有数据必须从存储器传入寄存器后,cpu才能使用。

宏观经济学思考题及参考答案

宏观经济学思考题及参考答案(1) 第四章 基本概念:潜在GDP,总供给,总需求,AS曲线,AD曲线。 思考题 1、宏观经济学的主要目标是什么?写出每个主要目标的简短定义。请详细解释 为什么每一个目标都十分重要。 答:宏观经济学目标主要有四个:充分就业、物价稳定、经济增长和国际收支平衡。 (1)充分就业的本义是指所有资源得到充分利用,目前主要用人力资源作为充分就业的标准;充分就业本不是指百分之百的就业,一般地说充分就业允许的失业范畴为4%。只有经济实现了充分就业,一国经济才能生产出潜在的GDP,从而使一国拥有更多的收入用于提高一国的福利水平。 (2)物价稳定,即把通胀率维持在低而稳定的水平上。物价稳定是指一般物价水平(即总物价水平)的稳定;物价稳定并不是指通货膨胀率为零的状态,而是维持一种能为社会所接受的低而稳定的通货膨胀率的经济状态,一般指通货膨胀率为百分之十以下。物价稳定可以防止经济的剧烈波动,防止各种扭曲对经济造成负面影响。 (3)经济增长是指保持合意的经济增长率。经济增长是指单纯的生产增长,经济增长率并不是越高越好,经济增长的同时必须带来经济发展;经济增长率一般是用实际国民生产总值的年平均增长率来衡量的。只有经济不断的增长,才能满足人类无限的欲望。 (4)国际收支平衡是指国际收支既无赤字又无盈余的状态。国际收支平衡是一国对外经济目标,必须注意和国内目标的配合使用;正确处理国内目标与国际目标的矛盾。在开放经济下,一国与他国来往日益密切,保持国际收支的基本平衡,才能使一国避免受到他国经济波动带来的负面影响。 3,题略 答:a.石油价格大幅度上涨,作为一种不利的供给冲击,将会使增加企业的生产成本,从而使总供给减少,总供给曲线AS将向左上方移动。 b.一项削减国防开支的裁军协议,而与此同时,政府没有采取减税或者增加政府支出的政策,则将减少一国的总需求水平,从而使总需求曲线AD向左下方移动。 c.潜在产出水平的增加,将有效提高一国所能生产出的商品和劳务水平,从而使总供给曲线AS向右下方移动。 d.放松银根使得利率降低,这将有效刺激经济中的投资需求等,从而使总需求增加,总需求曲线AD向右上方移动。 第五章 基本概念:GDP,名义GDP,实际GDP,NDP,DI,CPI,PPI。 思考题: 5.为什么下列各项不被计入美国的GDP之中? a优秀的厨师在自己家里烹制膳食; b购买一块土地; c购买一幅伦勃朗的绘画真品; d某人在2009年播放一张2005年录制的CD所获得的价值; e电力公司排放的污染物对房屋和庄稼的损害;

普通物理实验思考题及答案

实验一. 1求λ时为何要测几个半波长的总长? 答:多测几个取平均值,误差会减小 2为何波源的簧片振动频率尽可能避开振动源的机械共振频率? 答 当簧片达到某一频率(或其整数倍频率)时,会引起整个振动源(包括弦线)的机械共 振,从而引起振动不稳定。 3弦线的粗细和弹性对实验各有什么影响,应该如何选择? 答 弦线应该比较细,太粗的话会使振动不明显,弹性应该选择较好的,因为弹性不佳会造 成振动不稳定 4横波在弦线上传播的实验中,驻波是由入射波与反射波迭加而成的,弦线上不振动的点称 为波节,振动最大的点称为波腹,两个波节之间的长度是半波长 5因振簧片作水平方向的振动,理论上侧面平视应观察不到波形,你在实验中平视能观察得 到吗?什么情况能观察到,为什么? 答 平视不能观察到,因为。。。。。。 6为了使lg λ—lgT 直线图上的数据点分布比较均匀,砝码盘中的砝码质量应如何改变? 答 每次增加相同重量的砝码 实验二. 1.外延测量法有什么特点?使用时应该注意什么问题? 答 当需要的数据在测量数据范围之外而不能测出,为了求得这个值,采用作图外推求值的 方法,即先用已测的数据绘制出曲线,再将曲线按原规律延长到待求值范围,在延长线部分 求出所需要的值 使用时要注意在所要值两边的点要均衡且不能太少并且在研究的范围内 没有突变的情况 2.物体的固有频率和共振频率有什么不同?它们之间有何联系? 答 物体的固有频率和共振频率是不同的概念,固有频率指与方程的根knl=4.7300对应的振 动频率,它们之间的关系为f 固= f 共2^4/11Q 前者是物体的固有属性,由其结构,质量材质等决定,而后者是当外加强迫力的频率等于物 体基频时,使其发生共振时强迫力的频率 实验三. 1.为什么实验应该在防风筒(即样品室)中进行? 答:因为实验中的对公式 要成立的条件之一是:保证两样品的表面状况相同,周围介质(空气)的性质不变, m:强迫对流时m=1;自然对流时m=5/4; (实验中为自然冷却即自然对流) 所以实验要在防风筒(即样品室)中进行,让金属自然冷却。 2.用比较法测定金属的比热容有什么优点?需具备什么条件? 答:优点是可以简单方便测出待测金属的比热容。如果满足下列条件:两样品的形状尺寸都 相同(例如细小的圆柱体);两样品的表面状况也相同; 于是当周围介质温度不变(即室温恒定),两样品又处于相同温度时,待测金属的比热容为: 3.如何测量不同的金属在同一温度点的冷却速率? 答:法一:测出不同金属在该温度点附近下 降相同的温度差Δθ以及所需要的时间Δt,可 得各个金属在该温度点的冷却速率。 法二:通过实验,作出不同金属的θ~t 冷却曲线,在各个冷却曲线上过该温度点切 线,求出切线的斜率,可得各温度点的冷却速率。 4、可否利用本实验中的方法测量金属在任意温度时的比热容?

大学语文课后思考题参考答案大汇总

第一讲《蒹葭》思考题 1. 你还能举出几首临水怀人的诗词作品吗? 如《诗经·陈风》中的“东门之池”、“泽陂”,《古诗十九首》中的“涉江采芙蓉”,温庭筠的《梦江南》等。 2. 有的诗内容十分确定,有的诗可以多种理解,请你结合本文分析其中的原因何在。 诗内容确定,主要是所写对象具体;而含蓄的诗歌,力图使诗歌表现的对象给人以不确定性,难以指实,如本篇中的“在水一方”的美人,可以指情感世界的恋人,也可以指家国渴慕的贤人。 3. 本诗的复沓形式与表现的思想感情之间有什么关联? 它的艺术作用在于很好地表现事物进展的顺序和 程度,协调诗的韵律节奏,强化诗的音乐美和抒情气氛,增强表情达意的审美效果。 4. 在当代文艺作品里,有没有采用这种方式表达情思的?请举几例。 当代作品中经常运用复沓形式表达情思,而且是很普遍的艺术手法。如刘半农《教我如何不想他》、康白情《江南》、沈尹默《月夜》等。 第二讲《无题》李商隐思考题 1. 你认为诗中的男主人公是否是诗人自己? 供学生独立思考 2. 与《长恨歌》那种内容十分明确的爱情诗相比,这种含混朦胧的作品的长处与短处各有哪些? 本诗具体内容的含混及缺失,反而提供给读者进行联想、想象的空间,更能引发不同读者多方面的感受。缺点是不太适合痛快淋漓地表达情感以及叙述事件。 3. 能否再举出几首具有朦胧美的诗作? 如阮籍《咏怀》、白居易《花非花》、李商隐《锦瑟》、李煜《菩萨蛮》“花明月暗笼轻纱”等。 第三讲庄子秋水思考题1. 你认为这种对话体在说理时有什么好处?有什么不 足? 对话体多通过两个人物的问答和辩论来阐述道理,善于将不同思想的碰撞或逻辑思辨的过程有机地呈现出来,其语言也容易具有生动、活泼和个性化的特点。其不足之处是思路和逻辑有时不够严谨。 2. 在先秦诸子中,还有谁喜欢用寓言故事来阐述其哲学思想? 韩非子。《韩非子》中的《内储说》、《外储说》、《说林》、《喻老》、《十过》皆为寓言故事之专集,其数量居先秦散文之首。然其寓言主要取材于历史和现实,与庄子寓言的奇幻谲怪呈现为完全不同的风格。 3. 在阐述哲理时,本文使用了多种修辞手法,请指出来,并说明其效果如何。 拟人、比喻、对比、排偶,说理形象而有力。 4. 本文中有若干语句,在后世化为人们习用的成语,请指出来。 望洋兴叹、贻笑大方、坐井观天、太仓稊米。 5. 比较庄子和孟子的文章风格,谈谈二者间有何差别? 教师引导学生自由讨论。 第四讲韩愈与潮州文化思考题 1. 苏轼曾说:“读《祭十二郎文》不下泪者,其人必不友。”分析此说是否有道理。 苏轼的说法带有些夸张的成分,不过也指出此文饱蘸着作者真情的特点。 2. 后人认为袁枚的《祭妹文》,乃是本文的接踵之作。通过比较两文,你能否找出祭文佳作的一些共通之处? 《祭十二郎文》饱含着韩愈对十二郎的满腔真情,袁枚《祭妹文》也通篇充盈着兄妹之间的诚挚、亲密之情。故而,祭文的最可贵处,在于能抒写真情,有真情贯注于其中。

(完整版)思考题及习题2参考答案

第2章思考题及习题2参考答案 一、填空 1. 在AT89S51单片机中,如果采用6MHz晶振,一个机器周期为。答:2μs 2. AT89S51单片机的机器周期等于个时钟振荡周期。答:12 3. 内部RAM中,位地址为40H、88H的位,该位所在字节的字节地址分别为 和。答:28H,88H 4. 片内字节地址为2AH单元最低位的位地址是;片内字节地址为A8H单元的最低位的位地址为。答:50H,A8H 5. 若A中的内容为63H,那么,P标志位的值为。答:0 6. AT89S51单片机复位后,R4所对应的存储单元的地址为,因上电时PSW= 。这时当前的工作寄存器区是组工作寄存器区。答:04H,00H,0。 7. 内部RAM中,可作为工作寄存器区的单元地址为 H~ H。答:00H,1FH 8. 通过堆栈操作实现子程序调用时,首先要把的内容入栈,以进行断点保护。调用子程序返回指令时,再进行出栈保护,把保护的断点送回到,先弹出的是原来中的内容。答:PC, PC,PCH 9. AT89S51单片机程序存储器的寻址范围是由程序计数器PC的位数所决定的,因为AT89S51单片机的PC是16位的,因此其寻址的范围为 KB。答:64 10. AT89S51单片机复位时,P0~P3口的各引脚为电平。答:高 11. AT89S51单片机使用片外振荡器作为时钟信号时,引脚XTAL1接,引脚XTAL2的接法是。答:片外振荡器的输出信号,悬空 12. AT89S51单片机复位时,堆栈指针SP中的内容为,程序指针PC中的内容为 。答:07H,0000H 二、单选 1. 程序在运行中,当前PC的值是。 A.当前正在执行指令的前一条指令的地址 B.当前正在执行指令的地址。 C.当前正在执行指令的下一条指令的首地址 D.控制器中指令寄存器的地址。 答:C 2. 判断下列哪一种说法是正确的?

大学物理实验预习及思考题答案

实验一霍尔效应及其应用 【预习思考题】 1.列出计算霍尔系数、载流子浓度n、电导率σ及迁移率μ的计算公式,并注明单位。 霍尔系数,载流子浓度,电导率,迁移率。 2.如已知霍尔样品的工作电流及磁感应强度B的方向,如何判断样品的导电类型? 以根据右手螺旋定则,从工作电流旋到磁感应强度B确定的方向为正向,若测得的霍尔电压为正,则样品为P型,反之则为N型。 3.本实验为什么要用3个换向开关? 为了在测量时消除一些霍尔效应的副效应的影响,需要在测量时改变工作电流及磁感应强度B的方向,因此就需要2个换向开关;除了测量霍尔电压,还要测量A、C间的电位差,这是两个不同的测量位置,又需要1个换向开关。总之,一共需要3个换向开关。 【分析讨论题】 1.若磁感应强度B和霍尔器件平面不完全正交,按式(5.2-5)测出的霍尔系数比实际值大还是小?要准确测定值应怎样进行? 若磁感应强度B和霍尔器件平面不完全正交,则测出的霍尔系数比实际值偏小。要想准确测定,就需要保证磁感应强度B和霍尔器件平面完全正交,或者设法测量出磁感应强度B和霍尔器件平面的夹角。 2.若已知霍尔器件的性能参数,采用霍尔效应法测量一个未知磁场时,测量误差有哪些来源?

误差来源有:测量工作电流的电流表的测量误差,测量霍尔器件厚度d的长度测量仪器的测量误差,测量霍尔电压的电压表的测量误差,磁场方向与霍尔器件平面的夹角影响等。 实验二声速的测量 【预习思考题】 1. 如何调节和判断测量系统是否处于共振状态?为什么要在系统处于共振的条件下进行声速测定? 答:缓慢调节声速测试仪信号源面板上的“信号频率”旋钮,使交流毫伏表指针指示达到最大(或晶体管电压表的示值达到最大),此时系统处于共振状态,显示共振发生的信号指示灯亮,信号源面板上频率显示窗口显示共振频率。在进行声速测定时需要测定驻波波节的位置,当发射换能器S1处于共振状态时,发射的超声波能量最大。若在这样一个最佳状态移动S1至每一个波节处,媒质压缩形变最大,则产生的声压最大,接收换能器S2接收到的声压为最大,转变成电信号,晶体管电压表会显示出最大值。由数显表头读出每一个电压最大值时的位置,即对应的波节位置。因此在系统处于共振的条件下进行声速测定,可以容易和准确地测定波节的位置,提高测量的准确度。 2. 压电瓷超声换能器是怎样实现机械信号和电信号之间的相互转换的? 答:压电瓷超声换能器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压电瓷环。压电瓷环由多晶结构的压电材料制成。这种材料在受到机械应力,发生机械形变时,会发生极化,同时在极化方向产生电场,这种特性称为压电效应。反之,如果在压电材料上加交变电场,材料会发生机械形变,这被称为逆压电效应。声速测量仪中换能器S1作为声波的发射器是利用了压电材料的逆压电效应,压电瓷环片在交变电压作用下,发生

思考题与习题答案

思考题与习题 1 1- 1 回答以下问题: ( 1)半导体材料具有哪些主要特性? (2) 分析杂质半导体中多数载流子和少数载流子的来源; (3) P 型半导体中空穴的数量远多于自由电子, N 型半 导体中自由电子的数量远多于空穴, 为什么它们对外却都呈电中性? (4) 已知温度为15C 时,PN 结的反向饱和电流 I s 10 A 。当温度为35 C 时,该PN 结 的反向饱和 电流I s 大约为多大? ( 5)试比较二极管在 Q 点处直流电阻和交流电阻的大小。 解: ( 1)半导体的导电能力会随着温度、光照的变化或掺入杂质浓度的多少而发生显着改变, 即半导体具 有热敏特性、光敏特性和掺杂特性。 ( 2)杂质半导体中的多数载流子是由杂质原子提供的,例如 供一个自由电子,P 型半导体中一个杂质原子提供一个空穴, 浓度;少数载流子则是由热激发产生的。 (3) 尽管P 型半导体中空穴浓度远大于自由电子浓度,但 P 型半导体中,掺杂的杂质原子因获得一个价电子而变成带负电的杂 质离子(但不能移动),价 电子离开后的空位变成了空穴,两者的电量相互抵消,杂质半导体从总体上来说仍是电中性的。 同理, N 型半导体中虽然自由电子浓度远大于空穴浓度,但 N 型半导体也是电中性的。 (4) 由于温度每升高10 C ,PN 结的反向饱和电流约增大 1倍,因此温度为 35C 时,反向 饱和电流为 (5) 二极管在 Q 点处的直流电阻为 交流电阻为 式中U D 为二极管两端的直流电压, U D U on ,I D 为二极管上流过的直流电流, U T 为温度的 电压当量,常温下 U T 26mV ,可见 r d R D 。 1- 2 理想二极管组成的电路如题 1- 2图所示。试判断图中二极管是导通还是截止,并确定 各电路的输 出电压。 解 理想二极管导通时的正向压降为零, 截止时的反向电流为零。 本题应首先判断二极管的工 作状 态,再进一步求解输出电压。二极管工作状态的一般判断方法是:断开二极管, 求解其端口 电压;若该电压使二极管正偏, 则导通; 若反偏, 则截止。 当电路中有两只或两只以上二极管时, 可分别应用该方法判断每只二极管的工作状态。 需要注意的是, 当多只二极管的阳极相连 (共阳 极接法)时,阴极电位最低的管子将优先导通;同理,当多只二极管的阴极相连(共阴极接法) 时,阳极电位最高的管子将优先导通。 (a) 断开二极管 D ,阳极电位为12V ,阴极电位为6V ,故导通。输岀电压 U O 12V 。 (b) 断开二极管 D 1、D 2, D 1、D 2为共阴极接法,其阴极电位均为 6V ,而D 1的阳极电位 为9V , D 2的阳极电位为5V ,故D 1优先导通,将 D 2的阴极电位钳制在 7.5V ,D 2因反向偏置而 截止。输岀电压 U O 7.5V 。 N 型半导体中一个杂质原子提 因此 多子浓度约等于所掺入的杂质 P 型半导体本身不带电。因为在

物理实验思考题答案

物理实验全解 实验一霍尔效应及其应用 【预习思考题】 1.列出计算霍尔系数、载流子浓度n、电导率σ及迁移率μ的计算公式,并注明单位。 霍尔系数,载流子浓度,电导率,迁移率。 2.如已知霍尔样品的工作电流及磁感应强度B的方向,如何判断样品的导电类型? 以根据右手螺旋定则,从工作电流旋到磁感应强度B确定的方向为正向,若测得的霍尔电压为正,则样品为P型,反之则为N型。 3.本实验为什么要用3个换向开关? 为了在测量时消除一些霍尔效应的副效应的影响,需要在测量时改变工作电流及磁感应强度B的方向,因此就需要2个换向开关;除了测量霍尔电压,还要测量A、C间的电位差,这是两个不同的测量位置,又需要1个换向开关。总之,一共需要3个换向开关。 【分析讨论题】 1.若磁感应强度B和霍尔器件平面不完全正交,按式(5.2-5)测出的霍尔系数比实际值大还是小?要准确测定值应怎样进行? 若磁感应强度B和霍尔器件平面不完全正交,则测出的霍尔系数比实际值偏小。要想准确测定,就需要保证磁感应强度B和霍尔器件平面完全正交,或者设法测量出磁感应强度B 和霍尔器件平面的夹角。 2.若已知霍尔器件的性能参数,采用霍尔效应法测量一个未知磁场时,测量误差有哪些来源? 误差来源有:测量工作电流的电流表的测量误差,测量霍尔器件厚度d的长度测量仪器的测量误差,测量霍尔电压的电压表的测量误差,磁场方向与霍尔器件平面的夹角影响等。实验二声速的测量 【预习思考题】 1. 如何调节和判断测量系统是否处于共振状态?为什么要在系统处于共振的条件下进行声速测定? 答:缓慢调节声速测试仪信号源面板上的“信号频率”旋钮,使交流毫伏表指针指示达到最大(或晶体管电压表的示值达到最大),此时系统处于共振状态,显示共振发生的信号指示灯亮,信号源面板上频率显示窗口显示共振频率。在进行声速测定时需要测定驻波波节的位置,当发射换能器S1处于共振状态时,发射的超声波能量最大。若在这样一个最佳状态移动S1至每一个波节处,媒质压缩形变最大,则产生的声压最大,接收换能器S2接收到的声压为最大,转变成电信号,晶体管电压表会显示出最大值。由数显表头读出每一个电压最大值时的位置,即对应的波节位置。因此在系统处于共振的条件下进行声速测定,可以容易和准确地测定波节的位置,提高测量的准确度。 2. 压电陶瓷超声换能器是怎样实现机械信号和电信号之间的相互转换的? 答:压电陶瓷超声换能器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压电陶瓷环。压电陶瓷环由多晶结构的压电材料制成。这种材料在受到机械应力,发生机械形变时,会发生极化,同时在极化方向产生电场,这种特性称为压电效应。反之,如果在压电材料上加交变电场,材料会发生机械形变,这被称为逆压电效应。声速测量仪中换能器S1作为声波的发射器是利用了压电材料的逆压电效应,压电陶瓷环片在交变电压作用下,发生纵向机械振动,在空气中激发超声波,把电信号转变成了声信号。换能器S2作为声波的接收器是利用了压电材料的压电效应,空气的振动使压电陶瓷环片发生机械形变,从而产生电场,把声信号转变成了电信号。

管理学思考题及参考答案

管理学思考题及参考答案 第一章 1、什么是管理? 管理:协调工作活动过程(即职能),以便能够有效率和有效果地同别人一起或通过别人实现组织的目标。 2、效率与效果 效率:正确地做事(如何做) 效果:做正确的事(该不该做) 3、管理者三层次 高层管理者、中层管理者、基层管理者 4、管理职能和(或)过程——职能论 计划、组织、控制、领导 5、管理角色——角色论 人际角色:挂名首脑、领导人、联络人 信息角色:监督者、传播者、发言人 决策角色:企业家、混乱驾驭者、资源分配者、谈判者 6、管理技能——技能论 用图表达。 高层管理概念技能最重要,中层管理3种技能都需要且较平衡,基层管理技术技能最重要。 7、组织三特征? 明确的目的 精细的结构 合适的人员 第二章 泰罗的三大实验: 泰罗是科学管理之父。记住3个实验的名称:1、搬运生铁实验,2、铁锹实验,3、高速钢实验 4、吉尔布雷斯夫妇 动作研究之父 管理界中的居里夫妇 5、法约尔的十四原则 法约尔是管理过程理论之父 记住“十四原则”这个名称就可以了。 6、法约尔的“跳板” 图。 7、韦伯理想的官僚行政组织组织理论之父。6维度:劳动分工、权威等级、正式甄选、非个人的、正式规则、职业生涯导向。 8、韦伯的3种权力 超凡的权力 传统的权力 法定的权力。 9、巴纳德的协作系统论 协作意愿 共同目标 信息沟通 10、罗伯特·欧文的人事管理 人事管理之父。职业经理人的先驱 11、福莱特冲突论 管理理论之母 1)利益结合、 2)一方自愿退让、 3)斗争、战胜另一方 4)妥协。 12、霍桑试验 1924-1932年、梅奥 照明试验、继电器试验、大规模访谈、接线试验 13、朱兰的质量观 质量是一种合用性 14、80/20的法则 多数,它们只能造成少许的影响;少数,它们造成主要的、重大的影响。 15、五项修炼 自我超越 改善心智 共同愿景 团队学习 系统思考 第三章 1、管理万能论 管理者对组织的成败负有直接责任。 2、管理象征论 是外部力量,而不是管理,决定成果。 3、何为组织文化 组织成员共有的价值观和信念体系。这一体系在很大程度上决定成员的行为方式。 4、组织文化七维度

物理化学实验思考题答案(精心整理)

物理化学实验思考题答案(精心整理) 实验1 1.不能,因为溶液随着温度的上升溶剂会减少,溶液浓度下降,蒸气压随之改变。 2.温度越高,液体蒸发越快,蒸气压变化大,导致误差愈大。 实验3 实验5 T----X图 1蒸馏器中收集气相冷凝液的袋状部的大小对结果有何影响 答:若冷凝管下方的凹形贮槽体积过大,则会贮存过多的气相冷凝液,其贮量超过了热相平衡原理所对应的气相量,其组成不再对应平衡的气相组成,因此必然对相图的绘制产生影响。 2若蒸馏时仪器保温条件欠佳,在气相到达平衡气体收集小槽之前,沸点较高的组分会发生部分冷凝,则T—x图将怎么变化 答:若有冷凝,则气相部分中沸点较高的组分含量偏低,相对来说沸点较低的组分含量偏高了,则T不变,x的组成向左或向右移(视具体情况而定) 3在双液系的气-液平衡相图实验中,所用的蒸馏器尚有那些缺点如何改进 答:蒸馏器收集气相、液相的球大小没有设计好,应根据实验所用溶液量来设计球的规格;温度计与电热丝靠的太近,可以把装液相的球设计小一点,使温度计稍微短一点也能浸到液体中,增大与电热丝的距离;橡胶管与环境交换热量太快,可以在橡胶管外面包一圈泡沫,减少热量的散发。 4本实验的误差主要来源有哪些 答:组成测量:(1)工作曲线;(2)过热现象、分馏效应;(3)取样量。

温度测量:(1)加热速度;(2)温度计校正。 5.试推导沸点校正公式: 实验12蔗糖水解速率常数的测定 1蔗糖的转化速率常数k 与哪些因素有关 答:温度、催化剂浓度。 2在测量蔗糖转化速率常数的,选用长的旋光管好还是短的旋光管好 答:选用较长的旋光管好。根据公式〔α〕=α×1000/Lc ,在其它条件不变情况下,L 越长,α越大,则α的相对测量误差越小。 3如何根据蔗糖、葡萄糖和果糟的比旋光度计算α0和α∞ 答:α0=〔α蔗糖〕D t ℃L[蔗糖]0/100 α∞=〔α葡萄糖〕D t ℃L[葡萄糖]∞/100+〔α果糖〕D t ℃L[果糖]∞/100 式中:[α蔗糖]D t ℃,[α葡萄糖]D t ℃,[α果糖]D t ℃ 分别表示用钠黄光作光源在t ℃时蔗糖、葡萄糖和果糖的比旋光度,L(用dm 表示)为旋光管的长度,[蔗糖]0为反应液中蔗糖的初始浓度,[葡萄糖]∞和[果糖]∞表示葡萄糖和果糖在反应完成时的浓度。 设t =20℃ L=2 dm [蔗糖]0=10g/100mL 则: α0=×2×10/100=° α∞=×2×10/100×()=-° 4、试分析本实验误差来源怎样减少实验误差 答:温度、光源波长须恒定、蔗糖溶液要现用现配。 1、实验中,为什么用蒸馏水来校正旋光仪的零点在蔗糖转化反应过程中,所测的旋光度αt 是否需要零 点校正为什么 答:(1)因水是溶剂且为非旋光性物质。 (2)不需,因作lg(αt-α∞)~t 图,不作零点校正,对计算反应速度常数无影响。 2、蔗糖溶液为什么可粗略配制 答:因该反应为(准)一级反应,而一级反应的速率常数、半衰期与起始浓度无关,只需测得dC/dt 即可。 实验17电导的测定及应用 1、本实验为何要测水的电导率 () ℃果糖℃葡萄糖〕α〕〔α蔗糖t D t D 0[100]L[21+=

王志魁《化工原理》课后思考题参考答案

第二章 流体输送机械 2-1 流体输送机械有何作用? 答:提高流体的位能、静压能、流速,克服管路阻力。 2-2 离心泵在启动前,为什么泵壳内要灌满液体?启动后,液体在泵内是怎样提高压力的?泵入口的压力处于什么状体? 答:离心泵在启动前未充满液体,则泵壳内存在空气。由于空气的密度很小,所产生的离心力也很小。此时,在吸入口处所形成的真空不足以将液体吸入泵内。虽启动离心泵,但不能输送液体(气缚); 启动后泵轴带动叶轮旋转,叶片之间的液体随叶轮一起旋转,在离心力的作用下,液体沿着叶片间的通道从叶轮中心进口位置处被甩到叶轮外围,以很高的速度流入泵壳,液体流到蜗形通道后,由于截面逐渐扩大,大部分动能转变为静压能。 泵入口处于一定的真空状态(或负压) 2-3 离心泵的主要特性参数有哪些?其定义与单位是什么? 1、流量q v : 单位时间内泵所输送到液体体积,m 3/s, m 3/min, m 3/h.。 2、扬程H :单位重量液体流经泵所获得的能量,J/N ,m 3、功率与效率: 轴功率P :泵轴所需的功率。或电动机传给泵轴的功率。 有效功率P e :gH q v ρ=e P 效率η:p P e =η 2-4 离心泵的特性曲线有几条?其曲线的形状是什么样子?离心泵启动时,为什么要关闭出口阀门? 答:1、离心泵的H 、P 、η与q v 之间的关系曲线称为特性曲线。共三条; 2、离心泵的压头H 一般随流量加大而下降 离心泵的轴功率P 在流量为零时为最小,随流量的增大而上升。 η与q v 先增大,后减小。额定流量下泵的效率最高。该最高效率点称为泵的设计点,对应的值称为最佳工况参数。 3、关闭出口阀,使电动机的启动电流减至最小,以保护电动机。 2-5 什么是液体输送机械的扬程?离心泵的扬程与流量的关系是怎样测定的?液体的流量、泵的转速、液体的粘度对扬程有何影响? 答:1、单位重量液体流经泵所获得的能量 2、在泵的进、出口管路处分别安装真空表和压力表,在这两处管路截面1、2间列伯努利方程得: f V M H g u u g P P h H ∑+-+-+=221220ρ 3、离心泵的流量、压头均与液体密度无关,效率也不随液体密度而改变,因而当被输送液体密度发生变化时,H-Q 与η-Q 曲线基本不变,但泵的轴功率与液体密度成正比。当被输送液体的粘度大于常温水的粘度时,泵内液体的能量损失增大,导致泵的流量、扬程减小,效率下降,但轴功率增加,泵的特性曲线均发生变化。 2-6 在测定离心泵的扬程与流量的关系时,当离心泵出口管路上的阀门开度增大后,泵出口压力及进口处的液体压力将如何变化?

第1章思考题及参考答案

第一章思考题及参考答案 1. 无多余约束几何不变体系简单组成规则间有何关系? 答:最基本的三角形规则,其间关系可用下图说明: 图a 为三刚片三铰不共线情况。图b 为III 刚片改成链杆,两刚片一铰一杆不共线情况。图c 为I 、II 刚片间的铰改成两链杆(虚铰),两刚片三杆不全部平行、不交于一点的情况。图d 为三个实铰均改成两链杆(虚铰),变成三刚片每两刚片间用一虚铰相连、三虚铰不共线的情况。图e 为将I 、III 看成二元体,减二元体所成的情况。 2.实铰与虚铰有何差别? 答:从瞬间转动效应来说,实铰和虚铰是一样的。但是实铰的转动中心是不变的,而虚铰转动中心为瞬间的链杆交点,产生转动后瞬时转动中心是要变化的,也即“铰”的位置实铰不变,虚铰要发生变化。 3.试举例说明瞬变体系不能作为结构的原因。接近瞬变的体系是否可作为结构? 答:如图所示AC 、CB 与大地三刚片由A 、B 、C 三铰彼此相连,因为三铰共线,体系瞬变。设该 体系受图示荷载P F 作用,体系C 点发生微小位移 δ,AC 、CB 分别转过微小角度α和β。微小位移 后三铰不再共线变成几何不变体系,在变形后的位置体系能平衡外荷P F ,取隔离体如图所 示,则列投影平衡方程可得 210 cos cos 0x F T T βα=?=∑,21P 0 sin sin y F T T F βα=+=∑ 由于位移δ非常小,因此cos cos 1βα≈≈,sin , sin ββαα≈≈,将此代入上式可得 21T T T ≈=,()P P F T F T βαβα +==?∞+, 由此可见,瞬变体系受荷作用后将产生巨大的内力,没有材料可以经受巨大内力而不破坏,因而瞬变体系不能作为结构。由上分析可见,虽三铰不共线,但当体系接近瞬变时,一样将产生巨大内力,因此也不能作为结构使用。 4.平面体系几何组成特征与其静力特征间关系如何? 答:无多余约束几何不变体系?静定结构(仅用平衡条件就能分析受力) 有多余约束几何不变体系?超静定结构(仅用平衡条件不能全部解决受力分析) 瞬变体系?受小的外力作用,瞬时可导致某些杆无穷大的内力 常变体系?除特定外力作用外,不能平衡 5. 系计算自由度有何作用? 答:当W >0时,可确定体系一定可变;当W <0且不可变时,可确定第4章超静定次数;W =0又不能用简单规则分析时,可用第2章零载法分析体系可变性。 6.作平面体系组成分析的基本思路、步骤如何? 答:分析的基本思路是先设法化简,找刚片看能用什么规则分析。

大学物理实验报告答案大全(实验数据)

U 2 I 2 大学物理实验报告答案大全(实验数据及思考题答案全包括) 伏安法测电阻 实验目的 (1) 利用伏安法测电阻。 (2) 验证欧姆定律。 (3) 学会间接测量量不确定度的计算;进一步掌握有效数字的概念。 实验方法原理 根据欧姆定律, R = U ,如测得 U 和 I 则可计算出 R 。值得注意的是,本实验待测电阻有两只, 一个阻值相对较大,一个较小,因此测量时必须采用安培表内接和外接两个方式,以减小测量误差。 实验装置 待测电阻两只,0~5mA 电流表 1 只,0-5V 电压表 1 只,0~50mA 电流表 1 只,0~10V 电压表一 只,滑线变阻器 1 只,DF1730SB3A 稳压源 1 台。 实验步骤 本实验为简单设计性实验,实验线路、数据记录表格和具体实验步骤应由学生自行设计。必要时,可提示学 生参照第 2 章中的第 2.4 一节的有关内容。分压电路是必须要使用的,并作具体提示。 (1) 根据相应的电路图对电阻进行测量,记录 U 值和 I 值。对每一个电阻测量 3 次。 (2) 计算各次测量结果。如多次测量值相差不大,可取其平均值作为测量结果。 (3) 如果同一电阻多次测量结果相差很大,应分析原因并重新测量。 数据处理 (1) 由 U = U max ? 1.5% ,得到 U 1 = 0.15V , U 2 = 0.075V ; (2) 由 I = I max ? 1.5% ,得到 I 1 = 0.075mA , I 2 = 0.75mA ; (3) 再由 u R = R ( 3V ) + ( 3I ) ,求得 u R 1 = 9 ? 101 &, u R 2 = 1& ; (4) 结果表示 R 1 = (2.92 ± 0.09) ?10 3 &, R 2 = (44 ± 1)& 光栅衍射 实验目的 (1) 了解分光计的原理和构造。 (2) 学会分光计的调节和使用方法。 (3) 观测汞灯在可见光范围内几条光谱线的波长 实验方法原理

程序存储器 指令寄存器 程序计数器(PC,IP) 地址寄存器的区别与联系

先明白定义再说区别和原理: 1、程序存储器(program storage) 在计算机的主存储器中专门用来存放程序、子程序的一个区域。 2、指令寄存器(IR ):用来保存当前正在执行的一条指令。当执行一条指令时,先把它从内存取到数据寄存器(DR)中,然后再传送至IR。指令划分为操作码和地址码字段,由二进制数字组成。为了执行任何给定的指令,必须对操作码进行测试,以便识别所要求的操作。指令译码器就是做这项工作的。指令寄存器中操作码字段的输出就是指令译码器的输入。操作码一经译码后,即可向操作控制器发出具体操作的特定信号。 3、程序计数器(PC):为了保证程序(在操作系统中理解为进程)能够连续地执行下去,CPU必须具有某些手段来确定下一条指令的地址。而程序计数器正是起到这种作用,所以通常又称为指令计数器。在程序开始执行前,必须将它的起始地址,即程序的一条指令所在的内存单元地址送入PC,因此程序计数器

(PC)的内容即是从内存提取的第一条指令的地址。当执行指令时,CPU将自动修改PC的内容,即每执行一条指令PC增加一个量,这个量等于指令所含的字节数,以便使其保持的总是将要执行的下一条指令的地址。由于大多数指令都是按顺序来执行的,所以修改的过程通常只是简单的对PC加1。 当程序转移时,转移指令执行的最终结果就是要改变PC的值,此PC值就是转去的地址,以此实现转移。有些机器中也称PC为指令指针IP(Instruction Pointer) 4、地址寄存器:用来保存当前CPU所访问的内存单元的地址。由于在内存和CPU之间存在着操作速度上的差别,所以必须使用地址寄存器来保持地址信息,直到内存的读/写操作完成为止。 当CPU和内存进行信息交换,即CPU向内存存/ 取数据时,或者CPU从内存中读出指令时,都要使用地址寄存器和数据缓冲寄存器。同样,如果我们把外围设备的设备地址作为像内存的地址单元那样来看待,那么,当CPU和外围设备交换信息时,我们同样使用地址寄存器和数据缓冲寄存器。

课堂思考题参考答案

第二章:2.专有技术、专利权属于(B)。A.固定资产B.无形资产C.递延资产D.流动资产3.能长期使用,但没有实物形态的资产称为(B)。A.固定资产B.无形资产C.递延资产D.流动资产4.选出下列属于固定资产的选项:(AB)A.厂房B.高级保险柜C.专利D.原材料5.选出下列属于无形资产的选项:(ABCD)A.已申请专利的技术B.还没有申请专利的技术C.土地使用权D.商誉6.一个建设项目的总投资包括:(ACD)A.建设投资B.递延资产投资C.流动资金D.建设期借款利息7.项目总投资形成的资产可分为(ABCD):A.固定资产B.无形资产C.流动资产D.递延资产8.无形资产具有如下特征:(ABC)A.价值的不确定性B.不存在物质实体C.是企业有偿取得D.不可计量1.企业为筹集资金而发生的各项费用称为(A):A.财务费用B.销售费用C.费用运输D.管理费用2.产品成本随产量的增减而成比例变化的费用是(B):A.固定成本B.可变成本C.半可变成本D.流动成本3.企业各个生产单位(分厂、车间)为组织和管理生产所发生的各项费用称为(D):A.管理费用B.销售费用C.财务费用D.制造费用4.企业行政管理部门为组织和管理生产所发生的各项费用称为(A):A.管理费用B.销售费用C.财务费用D.制造费用5.项目在一定时期内(一般为一年)为生产和销售产品而花费的全部成本和费用,称为(C):A.管理费用B.销售费用C.总成本费用D.可变费用6.作为经营成本,应在总成本费用中扣除的有(ABCD):A.折旧费B.摊销费C.维简费D.利息支出7.总成本费用包括(ABCD):A.管理费用B.销售费用C.财务费用D.生产成本E.制造费用8.生产成本包括(ABCD):A.直接材料费用B.直接工资C.其他直接支出D.制造费用E.管理费用9.在管理费用和销售费用中都含有的费用是(ACD):A.工资B.劳动保护费C.修理费D.折旧费E.运输费1.企业在一定时期内全部生产经营活动的最终成果是:CA.销售总额B.销售收入C.利润D.利润率2.税后利润是指(B):A.利润总额减去销售税金B.利润总额减去所得税C.利润总额减去增值税D.利润总额减去营业税3.年利润总额等于(ABC):A.年销售收入B.减去年销售税金及附加C.减去年总成本费用D.减去年增值税E.减去年教育费附加1.征收营业税中,(B)税目规定5~20%幅度税率由地方自定。A.转让无形资产B.娱乐行业C.文化体育业D.邮电通信业2.(A)是以商品生产流通和提供加工修理修配劳务各环节的增值额为征税对象的一种流转税。A.增值税B.消费税C.营业税D.企业所得税3.企业所得税统一实行的比例税率为(D)。A.3%B.17%C.20%D.25%4.增值税的低税率为(C)。A.0B.17%C.13%D.15%5.从利润总额中扣除的税种有(C)。A.增值税B.营业税C.所得税D.消费税6.下列企业或个人的哪些行为需要缴纳营业税。(ACD)A.转让一项专利B.出售一台生产设备C.出售一幢办公楼D.经营一家歌舞厅7.销售税金及附加是指(ABDEF)。A.资源税B.营业税C.所得税D.消费税E.教育费附加F.增值税第三章:1.现金流量图上,现金流出用(B)表示。A.箭头向上B.箭头向下C.箭头向左D.箭头向右2.在技术经济分析中采用(B)作为计算方法。A.单利法B.复利法C.相加原则D.单利法与复利法混合运用3.在同一投资系统中,处于不同时刻数额不同的两笔或两笔以上的相关资金,按照一定的利率和计息方式,折算到某一相同时刻所得到的资金数额是相等的,则称这两笔或多笔资金为(A)的。A.等值B.等额C.等息D.等价4.属于现金流量的是(ABD):A.现金流入B.现金流出C.现金转移D.净现金流量E.机器折旧5.假设一项工程3年完成,利率为10%,现有

物理化学实验下-思考题答案

磁化率的测定 1.本实验在测定XM做了哪些近似处理? 答:(1)忽略了X反(2)X0=0(样品周围介质的体积磁化率)(3)H0=0(样品顶端磁场强度为0。近似认为样品顶端就是试管顶端) 2.为什么可以用莫尔盐来标定磁场强度? 答:莫尔盐的XM仅与T有关,物质,物质稳定,组成固定,对磁场反应良好。 3.样品的填充高度和密度以及在磁场中的位置有何要求?若样品的填充高度不够,对测量结果有何影响?答:样品管与磁极中心线平齐,不与磁极接触,样品要紧密均匀填实。若样品的填充高度不够,则样品最上端处磁场强度不为零。(样品的填充高度距样品管口1-1.5cm处,样品要紧密均匀填实。将样品悬挂在天平上,样品底部处于磁场强度最大区域【H】管顶则位于场强最弱甚至为0的区域,若样品的填充高度不够,对样品处于磁场中的受力产生影响) 三组分体系等温相图 1. 实验为什么根据体系由清变浑的现象即可测定相界? 答:各组分彼此互溶时,体系为均相,一旦体系恰好不相容,则分相达到相界。 2.如连接线不通过物系点,其原因可能是什么? 答:(1)苯水分层不彻底(2)苯、醋酸乙酸挥发(3)酚酞变色范围为碱性,通过NaOH滴定醋酸量偏高。 3. 实验根据什么原理求出苯-乙酸-水体系连接线? 答:在苯和水含量确定的前提下,互溶曲线上的点与醋酸量一一对应。 电极的制备与原电池电动势的测定 1. 电位差计、标准电池、检流计及工作电池各有什么作用?如何保护及正确使用? 答:(1)电位差计是按照对消法测量原理设计的一种平衡式电学测量装置,能直接给出待测电池的电动势值,测定时电位差计按钮按下的时间应尽量短,以防止电流通过而改变电极表面的平衡状态。(2)标准电池是用来校准工作电流以标定补偿电阻上的电位降。(3)检流计用来检验电动势是否对消,在测量过程中,若发现检流计受到冲击,应迅速按下短路按钮,以保护检流计。检流计在搬动过程中,将分流器旋钮置于“短路”。(4)工作电池(稳压电源)电压调至与电位差计对电源的要求始终相一致。 2. 参比电极应具备什么条件?它有什么功用? 答(1)装置简单、可逆性高、制作方便、电势稳定。 (2)以标准氢电极(其电极电势规定为零)作为标准,与待测电极组成一电池,所测电池电动势就是待测电极的电极电势。由于氢电极使用不便,常用另外一些易制备、电极电势稳定的电极作为参比电极,如:甘汞电极。 3. 盐桥有什么作用?选用作盐桥的物质应有什么原则? 答:(1)盐桥用来减小液体接界电势。(2)作盐桥的物质正负离子的迁移数应接近;在使用温度范围内浓度要大;不能与两端电池溶液发生反应。 4. UJ34A型电位差计测定电动势过程中,有时检流计向一个方向偏转,分析原因。 答:随着反应的进行,导电能力很强的OH-离子逐渐被导电能力弱的CH3COO-离子所取代,致使溶液的电导逐渐减小。电极管中有气泡;电极的正负极接反;线路接触不良;工作电源电压与电位差计对电源的要求数据不一致等。在测量金属电极的电极电势时,金属电极要加以处理,以除去氧化膜。 6. 如何使E测定准确? 答:(1)电极管不能漏液。(2)准电池和待测电池极化,“标准/未知选择”旋钮在“标准”或“未知”位置的时间应尽可能的短。对“待测溶液”应将读数盘预置到理论值后再将“标准/未知选择”旋钮旋到,“未知”。(3)甘汞电极不用时浸泡在饱和氯化钾溶液中。(4对新制锌汞齐电极和新镀铜电极应及时测量,避免再度被氧化。 最大泡压法 1毛细管尖端为何必须调节得恰与液面相切,否则对实验有何影响? 答:毛细管尖端若不与液面相切插入一定深度,会引起表面张力测定值偏小.用最大气泡压力法测定表面 2.张力时为什么要读最大压力差? 答:若读中间某个压力差值,不能保证每次读压力差对应大小相同气泡。因为随着气泡的形成,曲率半径逐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