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部编版中考语文模拟测试卷(含答案)

合集下载

部编人教版初中语文中考模拟试题(含答案)

部编人教版初中语文中考模拟试题(含答案)

部编人教版初中语文中考模拟试题(含答案)中考语文模拟试题第Ⅰ卷(24分)一、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8小题,共24分)1.下列加点字读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A.朔气(sù)污秽(huì)慰藉(jiè)屏息敛声(liǎn)B.迸射(bèng)畸形(jī)炽痛(zhì)面面相觑(qù)C.锃亮(zhèng)镌刻(juān)阻遏(è)尽态极妍(yán)D.雏形(chú)陨落(yǔn)机杼(zhù)颔首低眉(hàn)2.下列词语书写无误的一项是()A.怪诞混淆黯然失色无遐及此B.沧桑膜拜锋芒必露芳草萋萋C.荣膺愧怍无可置疑油光可见D.诘责恣睢鸦雀无声断壁残垣3.填入文中空白处的词语正确的一项是()母亲和妹妹都会唱家乡的山歌。

母亲的山歌,妹妹的山歌;母亲的山歌是山洞里流出的一泓清泉,所以水一样的;妹妹的山歌是云端里飞来的一只云雀,所以云一样的。

母亲和妹妹的山歌,都来自生活、大地和心灵,所以格外生动和动听。

以至于,母亲和妹妹的山歌停了,那声音还萦绕在梁上,飘荡在天上,真正的天籁之音。

A.高亢清丽低回圆润飘逸干净温厚酽醇B.飘逸干净温厚酽醇低回圆润高亢清丽C.低回圆润高亢清丽温厚酽醇飘逸干净D.温厚酽醇飘逸干净高亢清丽低回圆润4.下列加点的成语使用有错误的一项是()A.泰州举办老街旅游文化节,各地游客纷至沓来。

B.洪宗礼先生说,没有实践,教材编写便缺了源头活水。

C.诈骗分子推陈出新,利用最新的市场漏洞,想出了新的诈骗手法。

D.《朗读者》《见字如面》《经典咏流传》等节目如一股股清泉,沁人心脾。

5.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运动员们在比赛中都全身心投入,他们无时无刻不忘自己肩负着祖国和人民的期望。

B.终身教育制度的建立,不仅为那些未能完成学业的人打开了一扇门,也为那些对知识有着更高需求的人提供了机会。

2023-2024学年全国初三下语文人教版模拟考试试卷(含答案解析)

2023-2024学年全国初三下语文人教版模拟考试试卷(含答案解析)

20232024学年全国初三下语文人教版模拟考试试卷(含答案解析)(考试时间:90分钟,满分:100分)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30分)1. 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A. 简陋(lòu)B. 埋怨(mán)C. 拘束(shù)D. 气魄(pò)2. 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A. 娇揉造作B. 和颜悦色C. 惹事生非D. 张慌失措3. 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A. 他这种行为真是让人匪夷所思。

B. 这部电影场面宏大,堪称一部杰作。

C. 老师在课堂上妙语连珠,引人入胜。

D. 这篇文章结构混乱,让人读起来一头雾水。

4. 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 他不仅学习成绩好,而且工作能力也很强。

B. 这个问题涉及到许多方面,需要慎重考虑。

C. 他穿着一件灰色上衣,戴着一副近视眼镜。

D. 这本书的内容很丰富,读起来津津有味。

5. 下列句子中,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一项是()A. “你今天怎么这么晚才回来?”妈妈问。

B. 他喜欢读书,画画,听音乐。

C. 这个问题很难,我想请教一下老师。

D. “我明天要去北京出差。

”他说。

二、判断题(每题1分,共20分)6. 《红楼梦》是我国古代四大名著之一。

()7. “床前明月光”是唐代诗人杜甫的名句。

()8. 《水浒传》的作者是施耐庵。

()9. “烽火戏诸侯”的故事发生在春秋时期。

()10. “桂林山水甲天下”是指桂林的山水景色在我国是首屈一指的。

()三、填空题(每空1分,共10分)11. 《西游记》的作者是______。

12. “______,千里共婵娟”是宋代诗人苏轼的名句。

13. “______,草色入帘青”是唐代诗人王维的名句。

14. “______,在乎山水之间也”是唐代诗人刘禹锡的名句。

15. “______,匹夫不可夺志也”是《论语》中的名句。

四、简答题(每题10分,共10分)16. 请简要介绍《三国演义》的故事梗概。

2023年人教部编版语文九年级中考模拟题(一)(含答案)

2023年人教部编版语文九年级中考模拟题(一)(含答案)

2023年人教部编版语文九年级中考模拟题(一)(含答案)人教部编版语文九年级中考模拟题(一)(时间:120分钟分值:120分)班级:_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_ 等级:一、积累与运用(29分)1.某班要在班会上诵读李大钊先生的《青春》,小勇试读时,碰到了以下三个问题,请你帮他解决。

(6分)青年循蹈乎此,本其理性,加以努力,进前而勿gù________后,背黑暗而向光明,为世界进文明,为人类造幸福,以青春之我,创建青春之家庭,青春之国家,青春之民族,青春之人类,青春之地球,青春之宇宙,资以乐其无涯之生。

乘风破浪,迢迢乎远矣,复何无计留春望尘莫jí________之忧哉?(1)依次给这段文字中的加点字注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2分)A.循(xún) 迢(tiáo) B.循(dùn) 迢(zhāo)C.循(dùn) 迢(tiáo) D.循(xún) 迢(zhāo)(2)根据拼音在横线处填汉字,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2分)A.故汲B.顾及C.顾汲D.故及(3)请联系文段语境,帮小勇确定画线句中“资”的解释( )(2分)A.积蓄B.资质C.凭借D.资历2.依次填入下列横线上的成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4分)世园会北京园里,上演了一场花艺音乐秀,四位歌手化身花艺模特,带来《北京记忆》等歌曲,歌声在胡同里荡漾回旋。

花影、树影,云影、风声、水声、曲声,还有鸟语花香,无形之景,有形之景,________,成为世园会里一道别样的风景。

相比于耳熟能详的歌声,歌手身上的配饰更是________,那些配饰不是________的钻石玛瑙,而是与世园会主题________的花艺。

A.此起彼伏别有用心珠光宝气相辅相成B.相映成趣别具匠心花枝招展因地制宜C.相映成趣别具匠心珠光宝气相辅相成D.此起彼伏别有用心花枝招展因地制宜3.下列文学文化常识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4分)A.《唐雎不辱使命》《邹忌讽齐王纳谏》均选自国别体史学著作《战国策》,该书由西汉刘向编定,主要记述了战国时期的游说之士的政治主张和言行策略。

人教部编版中考语文模拟卷(含答案)

人教部编版中考语文模拟卷(含答案)

中考语文模拟卷注意事项:1.本试卷共21题,满分130分,考试用时150分钟;2.答题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考点名称、考场号、座位号用0.5毫米黑色墨水签字笔填写在答题卡的相应位置上,并认真核对条形码上的准考号、姓名是否与本人的相符合;3.答选择题须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请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答非选择题必须用0.5毫米黑色墨水签字笔写在答题卡指定的位置,不在答题区域内的答案一律无效,不得用其他笔答题;4.考生答题必须答在答题卡上,答在试卷和草稿纸上无效。

第一部分(26分)1.根据拼音,写出汉字。

(4分)苏州有黑砖白瓦的水墨风情,在小舟的荡漾中看岸上的亭(láng) 别具特色,一道道美丽风景划过身边:仔细打量那一座座(yùn) 藏着姑苏特色的桥梁,石桥、木桥、竹桥、拱桥、平桥、弯桥,造型各异,(zī) 态万千……白发苏州,穿越了千年时光的古老苏州,就这样留在你的记忆里,没有一丝的遗(hàn) 。

①亭(láng) ②(yùn) 藏③(zī) 态④遗(hàn)2.找出句子中的错别字并改正。

(4分)“文人脚印”与“人生苦旅”仿佛镜头与滤光镜,一经重叠,登时聚现作家“文化人人生苦旅”这一“取景眶”。

背景(地域、景物)尽管移动变更——从文化胜地、名城到罕为人知的古人足迹,到原始洞穴、乡间小镇、海外乔居地;从牌坊、笔墨到夜雨、夜航船……前景中飘然来去的却是一类人(文化人及少数与文化史有密切关系的非文化人):诗人、画家、皇帝和官员、学者、乡村教师……还有一个不识字的王道士。

即使有些人的行迹已被知晓了,这次却是面对面的感受他们呻吟、挣札和深藏的哀伤和遗罕。

3.默写古诗文名句,并写出相应的作家、篇名。

(10分)①日月之行,;星汉灿烂,。

(曹操《观沦海》)②,却话巴山夜雨时。

(李商隐《》)③大漠孤烟直,。

(王维《使至塞上》)④谈笑有鸿儒,。

2023-2024学年初中语文人教版中考模拟习题及解析

2023-2024学年初中语文人教版中考模拟习题及解析

2023-2024学年人教版初中语文中考模拟班级: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 考号:__________一、单选题(本大题共计1小题,每题3分,共计3分)1.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 只有坚定走社会主义道路,幸福的生活越过越好。

B. 文中增加了对小男孩的眼神和景物等,使文章更生动了。

C. 因为只运货,不送人的原因,“天舟一号”被形象地称为“快递小哥”。

D. 中华民族从来不低头,雪灾地震更不可怕,因为我们有不屈不挠、众志成城的十三亿人民。

【答案】D【解析】A项,在“生活”后加上“才能”;B项,成分残缺,在“眼神和景物等”后面加上“描写”;C项,删除“的原因”。

故选D。

二、文言文阅读(本大题共计1小题,每题15分,共计15分)2.(1)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语。

(1)两岸连山,略无阙处: ________(2)不见曦月:________(3)念无与为乐者:________(4)相与步于中庭:________2.(2)辨析多义词。

绝:A.沿溯阻绝:________________B.绝峭多生怪柏:_______________。

2.(3)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

(1)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

(2)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

2.(4)【甲】【乙】两文中画横线的语句分别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各有怎样的作用?2.(5)【甲【乙】两文中画波浪线的语句分别运用了什么表达方式?各有怎样的作用?【答案】(1)①同“缺”,空隙、缺口, ②日光,这里指太阳, ③考虑,想到, ④共同,一起【解析】(1)①两岸都是连绵的高山,完全没有中断的地方。

阙:同“缺”,空隙、缺口。

②就看不见太阳和月亮。

曦:日光,这里指太阳。

③考虑到没有和我一起游乐的人。

念:考虑,想到。

④就一同在庭院里散步。

相与:共同,一起。

【答案】(2)①断, ②极,特别【解析】(2)①上行和下行船只的航路都被阻断,无法通行。

绝:断。

②极高的山峰上生长着许多奇形怪状的松柏。

人教部编版中考语文中考模拟试卷含答案 (一)

人教部编版中考语文中考模拟试卷含答案 (一)

人教部编版中考语文中考模拟试卷含答案(一)人教部编版中考语文中考模拟试卷是一道非常实用的测试工具。

它包含了多种题型,能够考察学生的阅读理解、写作能力、文学常识等多方面的知识点。

本文将从几个方面介绍这套试卷。

一、试卷类型人教部编版中考语文中考模拟试卷共分为A、B、C、D、E五个部分,各部分的题型有所不同。

其中A部分是阅读能力测试,主要考察学生的阅读理解和推断能力。

B部分是写作能力测试,主要考察学生的写作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C部分是诗歌鉴赏,主要考察学生的文学常识和对诗歌的理解能力。

D部分是文言文阅读,主要考察学生对古代汉语的理解和阅读能力。

E部分是综合能力测试,主要考察学生的知识综合运用能力。

二、试卷难度人教部编版中考语文中考模拟试卷的题目难度较大,其中不乏一些高难度的考题。

这对于学生来说是一次很好的挑战,能够帮助他们提高自己的学习能力。

但是,考试的难度一定要与学生的实际情况相符,过于难易度不协调的试卷会给学生带来很大的挫败感。

三、试卷内容人教部编版中考语文中考模拟试卷的试题内容非常丰富,包含了很多文学名著和经典作品的阅读理解,如《红楼梦》、《西游记》、《水浒传》等。

另外,还有一些近年来的热门作品,如金庸先生的武侠小说系列、魔幻小说系列等。

此外,还有一些诗歌鉴赏和文言文阅读的试题,包括了很多古代诗词和典籍。

这些试题不仅能够考察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还能够帮助学生对文学名著和经典作品有更深入的理解和认识。

四、试卷应用人教部编版中考语文中考模拟试卷是一个很好的学习辅助工具,可以用于检测学生的学习成果和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

学生可以通过做这些试卷,发现自己的不足之处和需要加强的学科,进一步改善学习态度和方法。

综上所述,人教部编版中考语文中考模拟试卷是一套非常实用的测试工具,对于中考复习和提高学生的语文能力具有重要的意义。

希望学生能够认真做好这套试卷,发现自己的不足之处,努力提高自己的学习能力,为未来的学习和工作打好基础。

最新部编人教版九年级语文中考模拟测试卷含答案(一)

最新部编人教版九年级语文中考模拟测试卷含答案(一)

最新部编人教版九年级语文中考模拟测试卷含答案(一)学校:_________姓名:_________班级:________成绩:_________注意事项:1.你拿到的试卷满分为150分(其中卷面书写占5分),考试时间为150分钟;2.试卷包括“试题卷”和“答题卷”两部分,“试题卷”共4页,“答题卷”共6页;3.请务必在...,在“试题卷”上答题是无效的;...”上答题....“答题卷4.考试结束后,请将“试题卷”和“答题卷”一并交回。

一、语文积累与运用(35分)1.默写古诗文中的名句。

(1)补写出下列名句中的上句或下句。

①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_______________。

(周敦颐《爱莲说》)②_______________,悠然见南山。

(陶渊明《饮酒》)③忽如一夜春风来,_______________。

(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④我寄愁心与明月,_______________。

(李白《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⑤_______________,自缘身在最高层。

(王安石《登飞来峰》)⑥_______________,浅草才能没马蹄。

(白居易《钱塘湖春行》)(2)根据提示,写出相应的古诗文句子。

①《南乡子·登京口北固亭有怀》中作者借用曹操的话从侧面赞美孙权的英雄形象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

②《陋室铭》中,揭示刘禹锡虽身居陋室却不觉简陋的原因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

【答案】 (1). (1)①濯清涟而不妖(2). ②采菊东篱下(3). ③千树万树梨花开(4). ④随君直到夜郎西(5). ⑤不畏浮云遮望眼(6). ⑥乱花渐欲迷人眼 (7). (2)①生子当如孙仲谋(8). ②惟吾德馨【解析】【详解】(1)直接型默写:①古诗文名句记背是牢固。

对句子记背准确,默写句子前后顺序不可颠倒。

②默写时出现错字、别字、漏字、加字,或直接空出不会写的字。

如“濯”属于难写字,“清”“涟”“郎”属于易错字,易错写成形近字“青”“莲”“朗”。

2024年部编版中考语文模拟试卷 (4)(含解析)

2024年部编版中考语文模拟试卷 (4)(含解析)

2024年部编版中考语文模拟试卷一、积累与运用(25分)1.(9分)在第28个“世界读书日”里,班级开展了“不负青春好时光”系列活动,请你参加。

【说新闻•扬国威】以下是小语同学的“课前三分钟”新闻播报稿,请帮他解决问题。

“夸父一号”是由中国太阳物理学家自主提出的综合性太阳探测专用卫星,实现了中国天基太阳探测卫星①kuà越式突破。

这是我国载人航天工程再进地球大气层战略部②shǔ重要节点中的()一步,对进一步()天文学探测行业具有积极意义。

“夸父一号”的成功发射,创造世界多项“首次”,为科学界做出巨大贡献,这一项项③zhuó越成就象征着新时代中国航天事业迈向新征程。

树高千尺有根,江河万里有源,这一新时代的成就,离不开航天团队的默默耕耘,离不开科研工作者不忘初心、攻坚克难的无私付出。

甲中国航天事业,必将在时代大潮的滚滚巨浪中,(),再续新功!(1)根据拼音,依次写出相应的汉字(正楷字或行楷字)。

(2)依次填入文中括号内的词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A.重点扩大劈波斩浪B.重点扩大披荆斩棘C.重要扩展劈波斩浪D.重要扩展披荆斩棘(3)下列填入文中甲处的句子,最恰当的一项是A.唯有不懈探索,太空无垠,天路无尽,就是中国航天抵近梦想的不二征途。

B.唯有不懈探索,太空无垠,天路无尽,才是中国航天抵近梦想的不二征途。

C.太空无垠,天路无尽,唯有不懈探索,就是中国航天抵近梦想的不二征途。

D.太空无垠,天路无尽,唯有不懈探索,才是中国航天抵近梦想的不二征途。

2.(10分)【诵诗文•品经典】请根据提示,完善下面的班级黑板报宣传稿。

诵读经典,启迪心智。

从“万里赴戎机,①”中,我们感受到中华儿女保家卫国、英勇无畏之心;在“安得广厦千万间,②!③”中,我们体悟到杜甫忧国忧民、体察人间冷暖之心;从“浊酒一杯家万里,④”中,我们体会到范仲淹杀敌报国的豪迈胸怀;从“⑤,⑥”(《行路难•其一》)中,我们领略到李白昂扬自信的人生态度……诵读经典,润泽心灵。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考语文模拟测试卷注意事项:1.本试卷共20题,满分130分,考试用时150分钟;2.答题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考点名称、考场号、座位号用0.5毫米黑色墨水签字笔填写在答题卡的相应位置上,并认真核对条形码上的准考号、姓名是否与本人的相符合;3.答选择题须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请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答非选择题必须用0.5毫米黑色墨水签字笔写在答题卡指定的位置,不在答题区域内的答案一律无效,不得用其他笔答题;4.考生答题必须答在答题卡上,答在试卷和草稿纸上无效。

第一部分(25分)1.阅读下面文字,完成题目。

(6分)轻移碎步,迎着清澈的风,我走在骄傲盛开的寂寞流年里,路旁细细密密的花儿也一路延伸,开出妖ráo( )的模样,一笼笼墨绿的榕树散发着淡淡的清香,显得格外精神。

走在这样的晨xī( )里,风缠绕着青丝,迎着我眉间的浅笑,将 A (湿润温润) 的思念融于清浅时光,微凉的笔尖 B (倾注倾泻)了灵魂深处的柔情,红尘春暖中,江南的吴侬软语,带着遥远而神秘的色彩,张开双臂把自己投入春的怀抱,好想在春的怀抱里尽情演yì( ),染一身暖色,感受春的一派和xù( )。

(1)根据拼音,写出汉字。

(4分)①妖ráo( ) ②晨xī( ) ③演yì( ) ④和xù( )(2)从括号内选择恰当的词语。

(2分)A 选B 选2.默写古诗文名句,并写出相应的作家、篇名。

(10分)①,拔剑四顾心茫然。

(李白《行路难》)②浩荡离愁白日斜,。

(龚自珍《》)③,长河落日圆。

(王维《使至塞上》)④荡胸生曾云,。

(杜甫《望岳》)⑤,鬓微霜,又何妨! (苏轼《江城子·密州出猎》)⑥,身世浮沉雨打萍。

(文天祥《过零丁洋》)⑦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中通外直……( 《爱莲说》)⑧登斯楼也,则有,,满目萧然,感极而悲者矣。

(范仲庵《岳阳楼记》) 3.名著阅读。

(5分)(1)根据《西游记》的相关内容,回答问题。

(3分)二童别了三藏,同到房中,一个拿了金击子,一个拿了丹盘,又多将丝帕垫着盘底,径到人参园内。

那清风爬上树去,使金击子敲果。

明月在树下,以丹盘等接。

须臾敲下两个果来,接在盘中,径至前殿奉献道:“唐师父,我五庄观土僻山荒,无物可奉,土仪素果二枚,权为解渴。

”那长老见了,战战兢兢,远离三尺道:“善哉,善哉!今岁倒也年丰时枪,怎么这观里作荒吃人?这个是三朝未满的孩童,如何与我解渴?”①上文中“二童”采摘仙果时为何要“一个拿了金击子,一个拿了丹盘”?(1分)②孙悟空为何要推倒人参树?后来推倒的人参树又是怎么被救活的?(2分)(2)下面名著的读书笔记,表述错误的一项是(2分)( )A. 格列佛在慧骤国遇到很有理性、观察敏锐而且判断正确的慧骃马,对它项礼膜拜,学它走路,模仿它说话的腔调。

当慧骃马要求他离开时,格列佛非常悲伤。

B.林冲武艺高强,是京城禁军教头,他误入白虎堂,被陷害充军,后来在鲁智深的引荐下,雪夜上梁山,成为梁山第一等好汉。

C.天竺国凤仙郡的郡侯因撒泼而冒犯天帝,导致郡县连年干旱,累岁干荒,天帝降罪,立有米山、面山、黄金大锁,直等到鸡啄米尽,狗食面尽,灯焰燎断锁挺,凤仙郡才能下雨。

D.冬天来临,为了保证城里木材的供应,保尔和其他同志要在一个半月内抢筑一条窄轨铁路通到伐木场去,在完成这一艰巨任务的过程中,面临寒冷、饥饿、匪帮袭扰、缺少运输工具、接班工人没有着落等诸多困难。

4. 杭州市图书馆对所有读者免费开放,包括乞丐和拾荒者,这条消息引起热议。

有识者认为杭图的做法击中了“社会软肋”。

请结合下列材料,探究这里暴露的到底是哪些“社会软肋”。

(4分)面对杭图的做法,部分高端读者选择离开。

精英们担忧,如果是读书,当然可以;如果乞丐和拾荒者是去聊天,休息,吹空调呢?建议设立专区和附加门槛条件。

乞丐也让城市的管理者纠结,这些年关于乞丐的新闻经常是某地警方提醒市民谨防乞丐行骗,某市政府为迎接国际会议把全市乞丐“集中起来”直到会议结束之类。

杭图馆长褚树青说:“图书馆是一种公共产品,必须遵循公平原则。

我无权拒绝他们入内读书,但您有权选择离开。

”阿根廷国家图书馆馆长博尔赫斯有一句名言:“如果有天堂,天堂应该是图书馆的模样。

”政府投巨资建的图书馆,很多在冷清中坚守,要么书很少,要么人很稀,甚至将部分房间改为店铺出租给私人。

服务质量难如人意,环境建设、管理不到位。

(《中华活页文选》等)第二部分(45分)阅读下面两首诗,完成5-7题。

(8分)峨眉山月歌客发苕溪①李白叶燮②峨眉山月半轮秋,影入平羌江水流。

客心如水水如愁,容易归帆趁疾流。

夜发清溪向三峡,思君不见下渝州。

忽讶船窗送吴语,故山月已挂船头。

【注释】①若溪:流经诗人家乡吴兴的一条河流。

②叶燮(1627-1703):清代诗论家。

5.结合“客心如水水如愁”一句,说说诗人是如何表现“愁”的。

(2分)6.“讶”勿字表现了诗人怎样的心情?请说说这种心情的由来。

(3分)7.两位诗人都是乘船疾行,心情是否一样?请作简要分析。

(3分)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8-11题。

(12分)【甲】环滁皆山也。

其西南诸峰,林壑尤美,望之蔚然而深秀者,琅琊也。

山行六七里,渐闻水声潺潺而泻出于两峰之间者,酿泉也。

峰回路转,有亭翼然临于泉上者,醉翁亭也。

作亭者谁?山之僧智仙也。

名之者谁?太守自谓也。

太守与客来饮于此,饮少辄醉,而年又最高,故自号曰醉翁也。

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

山水之乐,得之心而寓之酒也。

若夫日出而林霏开,云归而岩穴瞑,晦明变化者,山间之朝暮也。

野芳发而幽香,佳木秀而繁阴,风霜高洁,水落而石出者,山间之四时也。

朝而往,暮而归,四时之景不同,而乐亦无穷也。

至于负者歌于途,行者休于树,前者呼,后者应,伛偻提携,往来而不绝者,滁人游也。

临溪而渔,溪深而鱼肥,酿泉为酒,泉香而酒洌,山肴野蔌,杂然而前陈者,太守宴也。

宴酣之乐,非丝非竹,射者中,弈者胜,觥筹交错,起坐而喧哗者,众宾欢也。

苍颜白发,颓然乎其间者,太守醉也。

已而夕阳在山,人影散乱,太守归而宾客从也。

树林阴翳,鸣声上下,游人去而禽鸟乐也。

然而禽鸟知山林之乐,而不知人之乐;人知从太守游而乐,而不知太守之乐其乐也。

醉能同其乐,醒能述以文者,太守也。

太守谓谁?庐陵欧阳修也。

8.下列加点词的意义或用法相同的一项是(2分)( )A.望之蔚然.而深秀者B.四时.之景不同然.得而腊之以为饵(《捕蛇者说》) 自云先世避秦时.乱(《桃花源记》) C.醒能述以.文者 D.至于负.者歌于途祭以.尉首(《陈涉世家》) 负.势竞上(《与朱元思书》)9.全文用一个“乐”字贯穿,请结合文章内容,说说“然而禽鸟知山林之乐,而不知人之乐”一句中“人之乐”包含哪些乐趣。

(3分)【乙】东坡诗文,落笔辄为人所传诵。

每一篇到,欧阳公①为终日喜,前后类如此。

一日与棐②论文及坡,公叹曰:“汝记吾言,三十年后世上人更不道著我③也!”崇宁、大观④间,海外诗⑤盛行,后生不复有言欧公者。

是时朝廷虽尝禁止,赏钱增至八十万,禁愈严而传愈多,往往以多相夸。

士大夫不能诵坡诗,便自觉气索⑥,而人或谓之不韵⑦。

【注释】①欧阳公:指欧阳修。

②棐(fěi):欧阳修的儿子欧阳集。

③更不道著我:再也不谈论我,不传诵我的名声了。

④崇宁、大观:宋徽宗年号。

⑤海外诗:指苏轼被贬海南时所作的诗。

⑥气索:气短。

⑦不韵:不雅。

10.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

(4分)(1)每一篇到,欧阳公为终日喜,前后类如此。

(2)是时朝廷虽尝禁止,赏钱增至八十万,禁愈严而传愈多,往往以多相夸。

11.请结合乙文相关内容,分析欧阳修的人物形象。

(3分)阅读下面材料,完成12—14 题。

(8分)【材料一】中国是茶的故乡,是最早发现、利用和种植茶叶的国家。

在神农氏时代,人们就采茶树叶做菜羹;到了商周时期,这种食茶习惯得到继承和发展,同时还给茶叶取个名字叫做“荼”。

秦汉时期,四川一带产茶已初具规模,随后,茶树的栽培、茶的制作及饮用习俗,逐步向西北和长江中下游传播。

魏晋南北朝时期,茶叶已成为日常饮料,宴会、待客、祭祀都用它。

到了唐代,茶叶生产的格局已初步形成,饮茶风气不仅遍及全国,还向国外传播,特别是对朝鲜和日本的影响很大。

宋元时期,我国茶叶产区不断扩大,制茶技术进一步提高,品饮方式也日益完善。

清代后期,我国茶叶生产开始由盛而衰,到了20 世纪初,由于帝国主义列强入侵,国运凋敝,百业不兴,中国茶叶生产一落千丈,直至新中国诞生以后,茶叶生产才又有了飞速发展。

【材料二】茶与中国人的日常生活紧密结合。

古人很早就认识到,茶叶具有解渴、提神、保健的功能,东汉著名医药学家华佗说吃茶可以增进思维。

明代钱椿年在《茶谱》中写道:“人饮真茶能止渴、消湿、明目、除烦……”茶叶具有的营养价值和药效成分,对身体健康有益,这是人们喜好饮茶的最重要的原因。

茶是中国人日常生活中的必备品,同时还蕴含了极其深厚的文化信息和人文精神。

以茶为载体,在制茶、饮茶中,表达人与人、人与自然之间的各种理念、情感等,这就是茶文化。

城市茶馆兴起于清末,后逐渐发展能成为适合社会各阶层的活动场所,它把茶和曲艺、戏剧、诗会和灯谜等民间文化活动融合起来,形成了一种特殊的“茶馆文化”。

以茶为载体,在制茶、饮茶中,表达人与人、人与自然之间的各种理念、情感等,这就是茶文化。

城市茶馆兴起于清末,后逐渐发展能成为适合社会各阶层的活动场所,它把茶和曲艺、戏剧、诗会和灯谜等民间文化活动融合起来,形成了一种特殊的“茶馆文化”。

“客来敬茶”也是中国普通人家秉承的礼仪美德。

【材料三】茶楼老板:我们茶楼从环境设计到经营方式都突出了传统茶文化特色,所以茶客盈门,我们的收入也就很好啦。

年轻白领:我也喜欢上了喝茶。

我发现工作压力大时,坐下来喝喝茶,就会感觉放松不少,心情也不那么烦躁了。

退休老人:你还别看这茶不起眼儿,医生说它既能预防许多老年病,又能对身体起到很好的保健作用。

这不,我每天都喝茶!【材料四】如右图中所示,茶叶非营养成分中起保健作用的主要有三类:1. 茶多酚:具有很强的抗氧化作用。

2. 茶氨酸:茶氨酸是形成茶叶香气和鲜爽度的重要成分,具有降压安神、促进大脑功能等功效。

3. 生物碱:具有提神功效。

12. 根据【材料三】,概括茶被大家欢迎的三个原因是休闲环境、和。

(2 分)13. 仔细阅读【材料四】,解释【材料三】中“年轻白领”喝完茶不烦躁的原因。

(2 分)14. 请你根据以上四则材料,概括说明“中国茶文化”的特点。

(4分)阅读下文,完成15-19题。

(17分)父爱之舟(节选)吴冠中①是昨夜梦中的经历吧,我刚刚梦醒!②朦胧中,父亲和母亲在半夜起来给蚕宝宝添桑叶……每年卖茧子的时候,我总跟在父亲身后,卖了茧子,父亲便给我买枇杷吃……③我们不肯轻易上岸,花钱住旅店的教训太深了。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