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芝麻内控质量标准
黑芝麻炮制方法与标准中药饮片炮制

黑芝麻炮制方法与标准中药饮片炮制黑芝麻炮制方法与标准【药材来源】黑芝麻为脂麻科植物脂麻Sesamum indicumL.的干燥成熟种子。
秋季果实成熟时采割植株,晒干,打下种子,除去杂质,再晒干。
【古代炮制方法】唐代有九蒸九曝(《千金》)的方法。
宋代则有微炒、炒焦(《圣惠方》)等法。
清代增加了酒蒸晒(《解要》)的方法。
【现代炮制方法】1、黑芝麻:取原药材,除去杂质,洗净,干燥。
用时捣碎。
2、炒黑芝麻:取净黑芝麻,置炒制容器内,用文火加热,炒至有爆裂声、逸出香气为度,取出晾凉。
用时捣碎。
【饮片性状】黑芝麻呈扁卵圆形,长约3毫米,宽约2毫米表面黑色,平滑或有网纹。
一端圆,另一端尖,尖端有棕色点状种脐;种皮薄,子叶2,白色,富油性,味甘。
炒黑芝麻微鼓起,有香气。
【质量标准】黑芝麻、炒黑芝麻杂质不得过3%,水分不得过6.0%,总灰分不得过8.0%。
【炮制目的】黑芝麻味甘,性平。
归肝经、肾经、大肠经。
具有补肝肾,益精血,润肠燥的功能。
生品现已少用。
古代医家认为生用滑痰,凉血解毒,可治小儿瘰疬,浸淫恶疮,小儿头疮等。
一般多用炒黑芝麻,炒后香气浓,能补益肝肾,填精补血,润燥通便,用于肝肾不足的头痛、头昏,眼花耳鸣、须发早白或脱发,肠燥便秘,妇人乳少等。
【应用选择】1、生用(1)瘰疬:治小儿瘰疬,可用本品与连翘为末,频频食之(《简便单方》)。
(2)皮肤疮疡:《普济方》治浸淫恶疮,用本品生捣敷之。
治小儿头疮,本品生用嚼敷(《从新》)。
2、制用(1)肝肾不足或病后虚弱:可用黑芝麻(炒)、桑叶(去梗筋,晒枯)等分,为末,以糯米饮捣丸,常服,用于肝肾不足,眼目昏暗,皮肤燥涩等,有补益肝肾,养血润燥的作用,如桑麻丸(《医级》)。
若病后虚弱,眩晕乏力等,可与女贞子、桑椹子、枸杞子等同用。
(2)气虚肠燥便秘:可用炒黑芝麻(研末),与鸡蛋、蜂蜜,用沸水冲成蛋花糊,常服,治虚秘,对一般肾虚也有作用(《中药临床应用》)。
(3)乳汁缺乏:可用炒黑芝麻研末,加盐少许食之,治妇人乳少,有养血生乳的作用(《纲目》)。
黑芝麻、炒黑芝麻质量标准及检验操作规程

xxxxxxxxxx有限公司成品质量标准及检验操作规程1 品名:1.1 中文名:黑芝麻炒黑芝麻1.2 汉语拼音:Heizhima Chaoheizhima2 代码:3 取样文件编号:4 检验方法文件编号:5 依据:《中国药典》(2020年版一部)。
6 质量标准:7 检验操作规程:7.1 试药与试剂:石油醚(60~90℃)、蔗糖、盐酸、乙醇、黑芝麻对照药材、芝麻素对照品、β-谷甾醇对照品、环己烷、乙醚、乙酸乙酯、硫酸乙醇、3%过氧化氢溶液、盐酸、氢氧化钠滴定液、甲基红乙醇溶液指示剂。
7.2 仪器与用具:电子天平、烘箱、显微镜、水浴锅、马弗炉、硅胶G板、超声波清洗器、二氧化硫测定仪。
7.3 性状:取本品适量,自然光下目测色泽,嗅闻气味。
7.4 鉴别:7.4.1 取本品制片置10×10显微镜下做显微观察。
7.4.2 取本品lg,研碎,加石油醚(60~90℃)10ml,浸泡1小时,倾取上清液,置试管中,加含蔗糖0.lg的盐酸10ml,振摇半分钟,酸层显粉红色,静置后,渐变为红色。
7.4.3 取本品0. 5g,捣碎,加无水乙醇20ml,超声处理20分钟,滤过,滤液蒸干,残渣加无水乙醇lml使溶解,静置,取上清液作为供试品溶液。
另取黑芝麻对照药材0.5g,同法制成对照药材溶液。
再取芝麻素对照品、β-谷甾醇对照品,加无水乙醇分别制成每lml含lmg的溶液,作为对照品-溶液。
照薄层色谱法(附录7)试验,吸取上述供试品溶液和对照药材溶液各8µl、对照品溶液各4µl,分别点于同一硅胶G薄层板上,以环己烷-乙醚-乙酸乙酯(20 :5.5 :2.5)为展开剂,展开,取出,晾干,喷以10%硫酸乙醇溶液,加热至斑点显色清晰。
供试品色谱中,在与对照药材色谱和对照品色谱相应的位置上,显相同颜色的斑点。
7.5 检查:黑芝麻、炒黑芝麻7.5.1 水分不得过6.0%(附录15 第二法)。
7.5.2 总灰分不得过8. 0%(附录17)。
芝麻 质量标准

芝麻质量标准
芝麻的质量标准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净籽纯质率:一级≥98%,二级≥96%,三级≥94%。
2.千粒重≥2.2g。
此外,芝麻的水分含量也是其质量标准之一。
芝麻按颜色可分为白芝麻、黑芝麻、黄芝麻等,颜色鲜亮均匀、香味浓郁、酸价适中、霉变少的黑芝麻品质较高。
同时,芝麻的香味、脂肪酸组成也是判断其品质的重要指标。
以上信息仅供参考,建议咨询专业人士了解更多关于芝麻质量标准的信息。
另外,在购买芝麻时,建议选择信誉好、口碑佳的品牌,并关注产品的包装和标签,确保其符合食品安全标准。
芝麻调味(和)酱(食品安全企业标准)

芝麻调味(和)酱1范围本标准规定了芝麻调味(和)酱的技术要,求、试验方法、检验规则、标志、包装、运输及贮存。
本标准适用于以芝麻、花生仁为原料,经清理、漂洗、炒籽、冷却、磨酱、分油后,辅以玉米淀粉、食用植物油(大豆油、菜籽油、葵花籽油中一种)、食用盐,添加食品添加剂(蔗糖脂肪酸酯、磷脂、聚甘油脂肪酸酯),再经调配混合、熟化或不熟化、均质、包装等工序制成的芝麻调味(和)酱。
2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
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标准。
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T 191 包装储运图示标志GB/T 1532 花生GB/T 1535 大豆油GB/T 1536 菜籽油GB 1886.27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添加剂蔗糖脂肪酸酯GB 1886.178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添加剂聚甘油脂肪酸酯GB 2760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添加剂使用标准GB 2761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中真菌毒素限量GB 2762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中污染物限量GB 4789.1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微生物学检验总则GB 4789.3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微生物学检验大肠菌群计数GB 4789.4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微生物学检验沙门氏菌检验GB 4789.10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微生物学检验金黄色葡萄球菌检验GB 4806.5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玻璃制品GB 4806.6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接触用塑料树脂GB 4806.7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接触用塑料材料及制品GB 5009.3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中水分的测定GB 5009.6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中脂肪的测定GB 5009.12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中铅的测定GB 5009.22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中黄曲霉毒素B族和G族的测定GB 5009.227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中过氧化值的测定GB 5009.229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中酸价的测定GB/T 5461 食用盐GB 7718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预包装食品标签通则GB/T 8885 食用玉米淀粉GB/T 10464 葵花籽油GB/T 11761 芝麻GB 14881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生产通用卫生规范GB 28050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预包装食品营养标签通则GB 28401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添加剂磷脂GB 29921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中致病菌限量LS/T 3220 芝麻酱JJF 1070 定量包装商品净含量计量检验规则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令第75号《定量包装商品计量监督管理办法》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令第123号《食品标识管理规定》3产品分类:按产品配方不同分为芝麻调味油和芝麻调和油3.1 芝麻调味酱:以芝麻、花生仁为原料,经清理、漂洗、炒籽、冷却、磨酱、分油后,辅以玉米淀粉、食用植物油(大豆油、菜籽油、葵花籽油中一种)、食用盐,添加食品添加剂(蔗糖脂肪酸酯、磷脂、聚甘油脂肪酸酯),经调配、混匀、分装等工序制成的芝麻油含量为10%-50%的产品。
《黑芝麻糊》国家标准解读

《黑芝麻糊》国家标准解读作者:张洁来源:《消费导刊·理论版》2009年第05期黑芝麻糊作为中国传统特色食品,多年以来一直深受广大百姓的喜爱,是一种人人皆知的冲调类方便食品。
该类产品市场覆盖面很大,生产企业众多,全国几乎绝大多数省份都有黑芝麻糊产品的生产企业及消费市场,且在冲调类方便食品市场中占有相当大的份额。
此外,因黑芝麻具有很高的营养价值,所以黑芝麻糊产品常被百姓作为一种营养食品来购买,并用于馈赠老人、儿童或病患人群。
但是,市场上购得的黑芝麻糊究竟由哪些原料加工而成,其真实的属性究竟是什么,一直都没有相应的标准来明示和规范。
由于该类产品缺少国家标准及行业标准的规范,导致企业的生产在配方、投料、添加剂的使用、产品卫生等方面存在一定的随意性,会出现为了降低成本而投工减料的情况,在产品中尽可能少加黑芝麻,降低了产品的营养价值。
为了规范市场,由全国食品工业标准化技术委员会提出,经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批准,由天津市产品质量监督检测技术研究院组织起草,编写了《黑芝麻糊》国家标准,将于2009年下半年正式发布。
该项国家标准是指导黑芝麻糊系列产品生产的技术依据,并用于对该类产品的检验,标准对于规范产品的生产及其质量水平,扶优治劣,让消费者吃到安全、营养的黑芝麻糊将具有重要意义。
为了使用者对《黑芝麻糊》国家标准更好地理解,现对标准的重点条文进行如下介绍。
一、定义标准中“3 术语和定义”明确了黑芝麻糊产品的定义为:以黑芝麻(添加量不低于10%)、大米、小麦粉、白砂糖或淀粉糖(添加或不添加)等为主要原料,添加辅料,经加工制成的粉状食品。
鉴于黑芝麻糊产品在生产过程中,黑芝麻的添加量一直缺少行业规范,从而导致了部分企业为降低生产成本而尽可能少加甚至不添加黑芝麻,生产假冒伪劣产品,同时,广大百姓对于黑芝麻糊中黑芝麻的含量存在着模糊概念,因此,经综合国内大中小企业的产品情况以及对添加黑芝麻的设备要求和工艺特点,在产品定义中特别明确了黑芝麻糊在生产投料时黑芝麻的添加量不得低于10%。
原辅料及产品质量控制标准

山东驰中集团有限公司原辅料及产品质量控制标准A版编号:CZ/HJC—10—2009编制:缪翠翠审批:发布日期:2009年3月发放号:受控状态:山东驰中集团有限公司原辅料及产品质量控制标准1、原辅料的质量监控标准1。
1 以水果蔬菜(主要有青椒、红椒、冬瓜、南瓜、胡萝卜、黄桃、苹果、甘薯、草莓、甜玉米、青刀豆、大蒜、菠菜、西兰花、白花菜、圆葱等)为原料及以芝麻、板栗、松子、红枣、核桃、江米、色拉油、香油、白糖、红糖等作为冷冻调理食品的辅料,其农药残留监控标准如下:1。
2 以植物油为辅料的质量监控标准表22、半成品及成品的质量监控标准主要包括速冻水果、蔬菜的半成品及成品;速冻面米食品的半成品及成品;水果、蔬菜脆片的半成品及成品以及肉食产品的半成品及成品。
2。
1 速冻水果、蔬菜的质量控制标准速冻水果、蔬菜有冷冻青刀豆、速冻甜玉米、冷冻胡萝卜、速冻草莓、冷冻黄桃丁、速冻白花菜、速冻西兰花、冷冻混合菜等.2。
1。
1 半成品微生物的质量监控标准表32。
1。
2 成品感官、净含量及微生物的质量监控标准2。
2 速冻面米食品的监控标准(主要指冷冻米饭)2。
2.1 速冻面米食品半成品监控标准表52.2。
2 速冻面米食品成品的感官、净含量及微生物的监控标准表62。
3 水果、蔬菜脆片的监控标准包括什锦果蔬脆片、苹果脆片、黄桃脆片胡萝卜脆片、无核脆枣、黄秋葵、甘薯脆片、蜜桃脆片、香芋脆条、冬瓜脆片等VF水果、蔬菜脆片.2.3.1 水果、蔬菜脆片的半成品监控标准表72。
3。
2 水果、蔬菜脆片成品的感官、净含量及微生物监控标准表82。
4 肉食的监控标准2.4.1 肉食半成品的监控标准表92.4。
2 肉类成品的感官、净含量及微生物监控标准表103 车间生产用水和一次性卫生用品的监控标准3.1车间生产用水的质量监控标准表113.2一次性使用卫生用品质量控制标准(检验标准依据GB15979—2002) 装配与包装车间空气中细菌菌落总数应≤2500 cfu/m3;工作台表面、内包装袋表面细菌菌落总数应≤20 cfu/cm2;工人手表面细菌菌落总数应≤300 cfu/只手,大肠菌群MPN〈2.山东驰中集团有限公司原辅料及产品质量控制标准A版附表1:山东驰中集团有限公司检测中心检测计划88附表2:产品执行标准清单附表3:规范性引用标准清单山东驰中集团有限公司原辅料及产品质量控制标准A版附表4:产品卫生标准清单11。
芝麻原料检验标准操作规程

文件制修订记录1.0目的制定芝麻原料的检验操作规程,确保产品质量。
2.0适用范围本规程适用于芝麻原料的质量评价与质量控制。
3.0职责质量管理部负责本规程的实施。
4.0控制要求4.1 外观与性状检验:在自然光线下,观察其色泽和状态,并观察有无异物。
4.2 芝麻素含量测定4.2.1 仪器和试剂:高效液相色谱仪: Waters 1525输液泵;Waters 2489紫外检测器;Empower3色谱数据工作系统超声波清洗仪:功率250W,频率40KHz分析天平:感量0.00001g 容量瓶(50mL)芝麻素对照品(纯度99%)重蒸水甲醇(色谱级)乙醇(分析级)微孔滤膜(0.45μm)4.2.2 色谱条件色谱柱:Germsil C4.6×250mm 5μm18检测波长:290nm流动相:甲醇:水(80∶20,V/V)流速:0.8mL/min灵敏度:0.01AUFS柱温:室温进样量:10μL4.2.3溶液制备4.2.3.1对照品溶液制备分别精密称取芝麻素对照品约10mg于50mL容量瓶中,加80%乙醇超声溶解定容。
4.2.3.2样品溶液制备称取芝麻原料样品50g左右于1000ml圆底烧瓶中,加入10倍量80%甲醇80℃加热回流2h,过滤,滤渣加入8倍量80%甲醇加热回流1.5h。
过滤,合并滤液,量取体积,用0.45μm滤膜过滤测定含量。
4.2.4 样品测定在上述色谱条件下,待仪器稳定,基线平稳后进样测定,芝麻素保留时间分别约为8min 。
4.2.5含量计算 采用外标法计算芝麻素含量。
100%100101⨯⨯⨯⨯⨯⨯=W V A KV W A )含量(其中 A 1:样品溶液中芝麻素的峰面积 A 0:对照品溶液中芝麻素的峰面积 W 1:样品的称样量 mg W 0:对照品的称样量 mg V 1:样品的体积 mL V 0:对照品的体积 mL K : 对照品的纯度样品含量结果取两个平行样品含量的平均值。
4.3水分4.3.1. 仪器和试剂: 分析天平:感量0.00001g 、电热鼓风干燥箱、 平皿、 干燥器 4.3.2 测定步骤取供试品混合均匀,称取约20g ,(精确至0.01g )置于预先在105℃烘箱中干燥至恒重的平皿中,于105℃干燥箱中干燥2小时。
原料质量内控标准

大豆去皮后经浸提或预压浸提所得.库存期<1个月为佳。
粗蛋白质≥46。0%
脲酶(定性):5~10分钟显红色
70。0%≤蛋白溶解度≤85.0%
粗灰分≤6。0%
霉菌总数<50×103个/g
要求供方每年至少提供一次检验报告或送外委托检验
黄曲霉毒素B1≤30μg/kg
要求供方每年至少提供一次检验报告或送外委托检验
进口DDGS
颜色为黄色,碎屑状或粒状,有微酸甜味
水分≤12.0
来货每批必检
不新鲜,颜色较差,有霉变结块,及异味。不符合卫生标准
粗蛋白质≥25.0%
粗脂肪≥10.0%
粗灰分≤5.0%
三聚氰胺不得检出
要求供方每年至少提供一次检验报告或送外委托检验
啤酒糟
水分≤10.0%
粗蛋白质≥50.0%
粗灰分≤33.0%
钙≥8.0%
磷≥4。0%
粗脂肪8—12%
胃蛋白酶消化率≥80。0%
要求供方每年至少提供一次检验报告或送外委托检验
赖氨酸≥2。2%
蛋氨酸≥0。7%
沙门氏杆菌不得检出
低蛋白肉骨粉
灰白色,色泽一致,无不良气味,无惨假.
水分≤
来货每批必检
色泽不一致,有结块,霉变,及哈败味,不符合卫生标准。
水分≤9。0%
来货每批必检
色杂、有异味、霉变
玉米皮喷玉米熔浆干燥后所得产物
粗蛋白≥18.0%
粗灰分≤6。5%
玉米蛋白粉
无霉变结块、无发酵发热异味,无掺杂掺假。
水分≤10.0%
来货每批必检
玉米去胚芽淀粉后的面筋部分,呈黄色粉状,色泽新鲜一致.因叶黄素见光分解,库存要求小于2个月。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黑芝麻内控质量标准
内容:
1来源
Heizhima
SESAMISEMENNIGRUM
本品为脂麻科植物脂麻SesamumindicumL.的干燥成熟种子。
秋季果实成熟时采割植株,晒干,打下种子,除去杂质,再晒干。
2性状
本品呈扁卵圆形,长约3mm,宽约2mm。
表面黑色,平滑或有网状皱纹。
尖端有棕色点状种脐。
种皮薄,子叶2,白色,富油性。
气微,味甘,有油香气。
3鉴别
3.1粉末灰褐色或棕黑色。
种皮表皮细胞成片,胞腔含黑色色素,表面观呈多角形,内含球状结晶体;断面观呈栅状,外壁和上半部侧壁菲薄,大多破碎,下半部侧壁和内壁增厚。
草酸钙结晶常见,球状或半球形结晶散在或存在于种皮表皮细胞中,直径14~38μm;柱晶散在或存在于颓废细胞中,长约至24μm,直径2~12μm。
3.2取本品1g,研碎,加石油醚(60~90℃)10ml,浸泡l小时,倾取上清液,置试管中,加含蔗糖0.1g的盐酸10ml,振摇半分钟,酸层显粉红色,静置后,渐变为红色。
3.3取本品0.5g,捣碎,加无水乙醇20ml,超声处理20分钟,滤过,滤液蒸干,残渣加无水乙醇1ml使溶解,静置,取上清液作为供试品溶液。
另取黑芝麻对照药材0.5g,同法制成对照药材溶液。
再取芝麻素对照品、β-谷甾醇对照品,加无水乙醇分别制成每1ml含lmg的溶液,作为对照品溶液。
照薄层色谱法(附录ⅥB)试验,吸取上述供试品溶液和对照药材
溶液各8μl、对照品溶液各4μl,分别点于同一硅胶G薄层板上,以环己烷-乙醚-乙酸乙酯(20:5.5:2.5)为展开剂,展开,取出,晾干,喷以10%硫酸乙醇溶液,加热至斑点显色清晰。
供试品色谱中,在与对照药材色谱和对照品色谱相应的位置上,显相同颜色的斑点。
4检查
4.1水分
杂质不得过3%(附录ⅨA)。
水分不得过6.0%(附录ⅨH第一法)。
4.2总灰分
不得过8.0%(附录ⅨK)。
饮片
5炮制
黑芝麻除去杂质,洗净,晒干。
用时捣碎
6性状
同药材。
7鉴别
同药材。
8检查
同药材。
(水分总灰分)同药材。
炒黑芝麻取净黑芝麻,照清炒法(附录ⅡD)炒至有爆声。
用时捣碎。
本品形如黑芝麻,微鼓起,有的可见爆裂痕,有油香气。
9鉴别
同药材。
10检查
(水分总灰分)同药材。
11性味和归经
甘,平。
归肝、肾、大肠经。
12功能与主治
补肝肾,益精血,润肠燥。
用于精血亏虚,头晕眼花,耳鸣耳聋,须发早白,病后脱发,肠燥便秘。
13用法与用量
9~15g。
14贮藏
置通风干燥处,防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