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控标准与标准管理规程

内控标准与标准管理规程
内控标准与标准管理规程

中国3000万经理人首选培训网站

内控标准与标准管理规程

为确保中药材GAP质量管理体系的符合性,适宜性和有效运行,确保药材质量、安全、有效、稳定、可控。必须制定中药材各项控制标准,来规范中药材GAP生产的实施。药材生产和质量管理是一个持续改进的动态过程,为完善管理,为保持标准的有效性、适宜性、先进性,这些标准必须持续改进、不断修订,有序运行,特制定本规程。

2.引用标准

GB3095~1996 环境空气质量标准。

GB9137~1988 大气污染物最高允许浓度标准。

GB3838~2002 国家地面水环境质量标准。

GB4285~1989 农药安全使用标准。

GB5084~1992 农田灌溉水质标准。

GB16518~1995 土壤环境质量标准。

GB/T19004~2000 质量管理体系业绩改进指南。

国家外经部《药用植物及其制剂进出口绿色行业标准》(2001年)

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委员会《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2000年版一部。

SFDA《中药材生产质量管理规范(GAP)》(2000年6月试行)。

3.术语和定义

3.1 技术标准(TS)指中药材生产技术活动中,国家、地方、行政及企业颁布和制定的技术性、规范、准则、规定、办法、规格、标准,规程

和程序等书面要求。

3.2 标准管理规程(SMP),是指企业为了实施生产计、指挥、控制等管理职能,对每一项独立管理过程所制定的书面标准及程序。

3.3 标准操作规程(SOP),指企业内部对每项独立的生产作业,所制定的书面

标准操作程序企业内控标准。包括:①技术标准的。②质量管理规程的。标准操作规程(SOP)。

4.程序内容

4.1 企业内控标准的编制

4.1.1 计划与编制。按中药材GAP规定,质管部提出标准的编制计划、确定数量、内容、格式要求,并确定编制人员,明确进度。

4.1.2 起草按质管部规定由主管部门负责起草,各类标准的初稿,后由部门负责人初审。4.1.3 会审与修改,由质量管理员伙同编制起草说明与使用相关单位负责人进行会审,提出改进意见进行修改。参与会审部门负责人应在“会审单”上写明意见并签名,于第一审核人栏。质管部经理与质管副总的审核、审定,并应在会审单上第二审核人栏签名。在会审及审定修改后的“内控标准”由企业总经理签发颁布。

4.2 企业内控标准的归口管理与发放使用

4.2.1 归口管理企业质量内控标准一般由质管部统一管理,其管理职责包括编制计划、审核、修订、换版、解释、培训、指导、检查及分发记录与管理。

4.2.2 发放使用由质管部规定发放范围,制定清单、编号、记录、管理修改、作废文件收回处理。

4.3 企业内控标准的控制内容

4.3.1 质管部负责确保“标准”于发布前得到批准。

4.3.2 必要时对标准进行再评审和修订及再批准。

4.3.3 更改和现行状态应得到识别。

4.3.4 在使用部门可获得所用文件的有关版本。

4.3.5 确保标准保存完整、清晰易于识别。

4.3.6 确保外来标准易于识别,并控制其分发。

4.3.7 防止作废标准的再使用。

4.4 质量管理标准性的检查考核

4.4.1 检查考核的一般方式。

4.4.1.1 岗位自行检查考核。岗位应定期对其执行情况自查,或岗位(班组)间交叉检查,或领导常规检查,和抽查等多方式进行。通过自查发现问题逐项整改,督促执行,并将

其纳入考核奖惩。

4.4.1.2 专业检查,考核。由职能部门或专业人员进行专项执行情况检查。可以预先规定方案全面检查,也可以突击检查。对查出问题进行梳理制定整改方案,下达整改任务,明确整改责任人和期限,整改情况应与部门考核奖惩挂购。

4.4.1.3 目标责任检查、考核。质量管理标准制定的执行应纳入目标责任管理体系中,并应占有重要比重。同时应查执行情况,作为考核惩奖的重要依据。

4.4.2 质量管理标准的检查、考核方法

4.4.2.1 记录资料的检查:原始记录、台帐。

4.4.2.2 现场监督检查其执行实施情况。

4.4.2.3 其基础知识及相关知识测验法:有面试、问卷。

4.4.2.4 指定指标考核法,现场抽查有关数据,统计指标完成情况。

4.4.3 检查、考核的奖惩:检查、考核必须与奖惩挂钩。

4.4.3.1 严格执行质管部的质量否决权。

4.4.3.2 奖罚要适度、要坚决兑现、决不失信于民,并以精神奖励为主,物质奖励为辅。4.4.3.3 奖罚有利于推动今后工作,处罚还要“三不放过”原因不查明不放过,责任者及群众不受到教育不放过,不制定防范措施不放过。

生产计划管理制度 ()

第二十五章生产计划管理制度 第一节总则 第一条生产计划是保证完成企业生产任务的具体执行计划,是企业日常生产活动的中心环节。为了科学、合理组织生产,保证公司合同及时交付,均衡调节生产进度,特制定本管理规定。 第二节分工与授权 第二条(一)生产计划的编制必须保证公司销售合同、新产品试制任务的完成。 (二)制定先进合理的“期量标准”,严格按生产周期组织生产,充分发挥企业的生产能力,确保生产均衡进行。 (三)生产计划的编制需有可靠的物资保障和技术组织措施保证,技术研发部及物资保障部必须严格按照生产计划提供技术支持和组织物资采购。 (四)各车间作业计划要经过综合平衡、合理安排,充分发挥各生产车间的加工能力。 第三节实施与执行 (一)生产计划编制的依据 第三条编制生产计划必须掌握可靠的依据并正确运用,以提高生产计划的编制质量。具体提供资料:产品订货合同和技术协议、新产品试制计划、设备大修计划、关键材料配套情况、产品工时定额。 第四条“期量标准”也是编制生产计划的重要依据。“期量标准”应根据公司生产体制和工艺调整因素及时进行修订。 (二)生产计划工作的任务

第五条根据公司年、月生产计划指标,把公司月份任务按日历进度计划要求,具体地、合理地分配到车间,使之相互配合、衔接,保证全面落实,按期、按质、按量全面均衡地完成。 第六条根据已确定的任务量进行劳动力和设备能力、作业面积的平衡,充分发挥生产能力,缩短生产周期,压缩生产资金占用,提高生产活动的经济效益。 第七条按生产计划量规模控制半成品库存,减少在制品和外协的资金占用。 (三)生产计划的程序 第八条每月十日前下达下月生产计划,并将生产计划下发至销售部、物资保障部、技术研发部、质量检验部、生产车间并上报有关领导,以便各部门了解合同投产安排。 第九条根据合同资源对急于交付未列入计划的工程项目,制定临时生产计划,合理调节车间进度,确保合同要求。 第十条每周早会,生产计划部将一周生产计划及合同进度情况作以总结,并提出需调度及协调问题,使各部门了解生产动态。 第四节监督与检查 第十一条生产计划人员要及时同设计、工艺及供应销售等部门进行信息沟通,及时解决生产过程中的各种矛盾,满足用户要求。 第十二条接受主管领导的监督检查,按需要调整进度计划,满足市场需要。 第十三条计划变更或调整要履行有关手续,相关人员要签字盖章备案。 第五节附则 第十四条本制度由生产计划部负责解释。

公司内部控制管理制度

内部控制管理制度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指公司为防范和化解风险,保证经营运作符合公司的发展规划,在充分考虑内部环境的基础上,通过建立组织机制、运用管理方法、实施操作程序与控制措施而形成的系统。 第二章公司内部控制的目标 第二条保证公司经营运作严格遵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行业监管规则自觉形成守法经营、规范运作的经营思想和经营理念。 第三条防范和化解经营风险,提高经营管理效率,确保经营业务的稳健运行和受托资产的安全完整,实现公司的持续、安全、稳健发展。 第四条确保基金和基金管理人的财务和其他信息真实、准确、完准、及时。 第三章公司内部控制的原则 第五条健全性原则: 公司内部控制必须覆盖公司所有人员,各部门之间、人员之间应互相配合、协调同步、紧密衔接,避免只管互相牵制而不顾办事效率的做法,导致不必要的扯皮和脱节现象。 第六条有效性原则: 内部控制的有效性是指内部控制必须讲究效率和效果,所有的控制制度必须得到贯彻执行。公司内部涉及基金管理工作的任何个人不得拥有超越内部控制的权利。

第七条独立性原则: 公司内部控制的独立性指公司各部门、岗位职责应保持相对独立、基金资产、自有资产、其他资产的运作应当分离。各岗位由专人负责,接受部门领导监督。 第八条相互制约原则: 公司内部控制的相互制约指公司内部部门和岗位的设置应当权责分明、相互制衡。公司内部的各项业务,从申请到执行必须经过两个或两个以上部门相互监督和核查。 第九条成本效益原则: 内部控制的成本效益指公司运用科学的经营管理方法降低运作成本,提高经济效益。在业务处理过程中,对投资、研究、交易影响范围广的关键点位须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且必须进行严格控制,而对普通点有一定的监控措施就可以,不必投入过多。 第四章公司内部控制的基本要素 公司内部控制的基本要素主要包括:控制环境、风险评估、控制活动、信息沟通和内部监控。 第十条控制环境 公司管理层应牢固树立内控优先和风险管理理念,努力培养全体员工的风险防范意识,营造一个浓厚的内控文化氛围,保证全体员工及时了解国家法律法规和公司规章制度,使风险意识贯穿到公司各个部门、各个岗位和各个环节。各部门、各岗位职责明确又互相监督制衡。 第十一条风险评估

仓库管理规程

仓库管理制度

总则 1仓库是企业物资供应体系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企业各种物资周转储备的环节,同时担负着物资管理的多项业务职能。它的主要任务是:保管好库存物资,做到数量准确,质量完好,确保安全,收发迅速,面向生产,服务周到,降低费用,加速资金周转。2根据公司生产需要和厂房设备条件统筹规划,合理布局;内部要加强经济责任制,进行科学分工,形成物资分口管理的保证体系;业务上要实行工作质量标准化,应用现代管理技术不断提高仓库管理水平。 3本规程规定了公司仓库物资的管理,确保物资接收存放和交付安全、有序,标识清晰,手续完善。 二适用范围 本规程适用于公司仓库管理工作。 三内容 1 职责 设备部负责仓库物资的月报审核和年终盘点,结算工作; 设备部主任主管仓库各项管理工作。 仓库保管员负责物资入库、保管、标识和出库工作、月报工作;仓库保管员要依照公司对仓库的分物资种类、分区域、分责任区的划定范围,认真履行本职范围内的工作责任。仓库保管员要认真、规范地建立好规定的仓库帐目,必须合理设置各类物资和产品的明细账簿和台账。必须根据实际情况和各类物资的性质、用途、类型、规格型号分明别类的建立相应的明细账;对当日发生的业务必须及时逐笔登记台帐,建立各相关单位的领用登记表,做到日清日结,确保物资进出及结存数据的正确无误。仓库的发货和收货指定的责任人员原则上是:应该专人专职,时刻亲自经办本人范围内的事务,如果因故本人不能及时经办的情况下,可以事前要求他人代理,但代理事务的差错由专管员负责。(注:代理人因不按照交代要求执行,要承担50%以上的责任,余下部分责任由相关人仓库保管员负责)。 1. 7 做好各类物料和产品的日常核查工作,仓库保管员必须对各类库存物资定期进行检查盘点,并做到账实相符。如发现帐实

生产计划管理规程

生产计划管理规程 1 目的 明确生产部门生产计划的编制审核执行程序和管理规程。 2 范围 全公司各相关部门。 3 职责 生产技术部、供应部、销售部、质量管理部。 4 内容 4.1 生产计划概念 生产计划是生产部根据销售部提供的销售计划,按“以销定产”的原则,在综合现有设备生产能力、原辅料供应及相关的服务保障情况等因素而编制下达的年、季、月度生产作业计划。是年度目标任务的具体实施。 4.2 生产计划制定要以销售、库存为依据,分年度计划和月计划。 4.2.1 年度计划的制订 4.2.1.1 由总经理在每年年底时组织各部门召开会议确定,制订时需要考虑各种不确定因素的影响,其内容包括生产的品种、产量、产值、市场开发情况、厂房及设备改造或添置、员工培训等。 4.2.1.2 生产技术部按公司年度生产规划和年度销售目标,编制年度生产计划,物料需求计划。分发年度生产计划给各部门,各部门针对年度计划做好综合评估。 4.2.2 月生产计划制定 4.2.2.1 月计划是根据市场需要按月做出具体安排,由生产部根据市场需求情况,组织制订月度产品生产计划,做好供求平衡,避免产品积压或脱销;同时,提出当月要解决的影响生产的重要问题,如原辅包装材料、能源供应等,协调有关部门及时解决。 4.2.2.2 生产部每月25日按销售部提供的下月份产品销售需求计划,结合库存和在线产

品数量,进行每个产品的月度生产计划计算,根据计算结果结合供需和实际的生产能力,初步确定各生产车间各产品的月生产计划。 4.2.2.3 生产部将生产计划草案交质量部、供应部及相关部门征求意见。 供应部确认物料需求量、库存量、需补充物料约定要求的时间、数量、到货地点等确定是否能完成计划,如否,应列出具体原因和到货时间、数量。 生产技术部确认现有的人员、设备设施等情况是否满足本次计划生产,如否,应列出具体的原因、采取措施和可完成的任务量。 质量管理部确认检验室的设备、试剂等是否能满足本次计划生产产品的检验,如否,应列出具体原因、影响生产时间、影响产量和采取的措施。 4.2.2.4 生产技术部综合评估各部门意见,修订各生产车间的月生产计划,修订后再征求意见。生产部将征求得到各部门同意的生产计划草案交生产副总审批。 4.2.2.5 生产部将审批通过的生产计划草案编印成正式生产计划,将生产计划下达给全公司各相关部门。 4.3 补充和调整计划 遇市场急需品种或供需情况有变时,当需补充或调整生产计划时,由生产技术部编制补充计划,各部门依次进行计划确认,确认计划是否可执行,如否需注明具体原因,生产部综合评估各部门意见,确定补充生产计划,由生产副总批准。补充计划分发各相关部门。 4.4 生产车间生产组织及执行 4.4.1 生产部、生产车间接到下达的生产计划后,根据各品种物料的供应准备情况、产品入库日期要求及本车间生产状况等情况编制车间具体的生产计划。 4.4.2 生产车间应按“月度生产计划”、“车间计划”及生产部下达的批生产指令组织安排生产。 4.4.3 当生产部下达新的补充计划或调整计划时,生产车间应及时对车间生产做出调整,尽可能优先投产急需品种,按计划要求及时完成生产。 4.4.4 生产车间应按期、按量、按质完成生产计划的任务,对交期已确认的产品,必须确保按交期完成生产。 4.5 生产计划执行过程中的沟通及汇报 4.5.1 生产车间生产计划执行过程中的汇报 4.5.1.1 生产车间每天向生产部汇报上一日的生产进度情况。 4.5.1.2 生产车间在生产过程中遇到的有关物料供应、动力供应、设备、技术、质量、人员等问题,应及时反映到生产部,由生产部与相应部门协调解决。如不能及时协调解决,应及时反映到生产副总,由其负责协调处理。 4.5.1.3 生产部与其他部门重要的沟通、协调,应及时向生产副总汇报。 4.5.1.4 生产部接到生产车间在生产过程中反映的问题时,应及时同有关部门沟通、协调,解决生产中存在的问题,确保生产能正常进行。

生产计划控制管理制度

生产计划控制管理制度 文件编号:JS/QMP.SC-02-2013 (A版) 编制部门: 编制: 审核: 批准: 批准日期: 实施日期:

生产计划控制管理制度 1.0目的 为使本公司的产能安排有所依据,各生产环节能有序运作,满足客户订单品质及交期要求,以保证公司有履行合约的能力. 2.0适用范围 适用于本公司所有生产产品的生产计划控制. 3.0权责 3.1销售部:接受客户订单,组织评审及审核. 3.2生产部:客户订单的评审参与,生产计划的拟定及进度控制,生产物料的领用,生产进度控制及品质控制. 3.3采购部:生产物料的采购及交期控制. 3.4仓储部:物料的收发. 4.0运作程序 4.1生产负荷评估 4.1.1市场部接受客户订单,并交给生产部. 4.1.2生产部依据<工序加工流程卡>、物料库存状况及未完订单状况,依据客户订单要求交期回签计划交期于<客户订单>上。 4.1.3生产部门将业务订单汇总后,依订单的出货日期及产品数量等,评估产能负荷.如果产能负荷评估导致本公司不能按客户要求出货日期完成的订单,生产部应知会销售部,销售部联系客户协商调整新的交货日期,直到客户满意为止;如有客户订单发生变更时(交期、数量),销售部应通知各部门以作变更.

4.2生产计划拟定与分发 4.2.1各车间生产计划的编制时程为每1月. 4.2.2生产计划的拟定要综合考虑公司产能负荷,原物料、工模具及设备状况, <生产计划单>的拟定尽量以同类产品、同颜色、同模具、同机台为原则,以免模具的上落频繁及同一机台频繁转产.拟定完成的<生产计划单>要经总经理核准后方可分发. 4.3生产计划的执行 4.3.1生产部依<生产计划单>,在预定生产日期前1天核查生产条件是否完备,即核查工模状况、设备状况、生产线负荷状况,原物料状况等。 4.3.2仓储部签收<生产计划单>后,按生产要求日期提前确认物料到位状况,并依生产部开立的<领料单>进行备发料作业. 4.4.3各生产车间签收<生产计划单>后,即按生产计划表的生产顺序对生产条件再确认,同时依<生产计划单>开单领料. 4.4.4生产车间因物料或生产条件等导致<生产计划单>无法执行时,应在问题发生前2小时内通知生产部,生产部确认问题后,应立即对所反映问题予以协助解决或变更计划. 4.5生产计划进度控制 4.5.1各生产车间每日填写当日<生产日报表>,并于次日上午9:00前报生产部汇总追踪生产进度. 4.5.2对任何不能达成计划进度的产品,生产部应要求生产车间检讨改善,并达成要求进度。 4.6生产计划的调整 4.6.1生产计划分发后,如遇以下情形予以调整: 4.6.1.1客户增加、减少或取消订单生产量时. 4.6.1.2原物料供应无法配合时.

内控管理制度.doc

内控管理制度 企业内部控制制度设计 类似的困惑和问题一定还有不少,它们都和企业的内部控制与风险管理体系息息相关。 内控要点 缺乏内部控制的企业常见原因分析 对内部控制相关理论的全面介绍 内部控制环境 内部控制的实质——风险管理 内部控制活动

内部审计简介 内控的建立和执行 分类编辑 内部控制制度(internal control system) 内部控制按其控制的目的不同,可分为会计控制和管理控制。会计控制是指与保护财产物资的安全性、会计信息的真实性和完整性以及财务活动合法性有关的控制;管理控制是指与保证经营方针、决策的贯彻执行,促进经营活动经济性、效率性、效果性以及经营目标的实现有关的控制。会计控制与管理控制并不是相互排斥、互不相容的,有些控制措施既可以用于会计控制,也可以用于管理控制。 目标编辑 内部控制的基本目标是确保单位经营活动的效率性和效果

性、资产的安全性、经营信息和财务报告的可靠性。 1.有助于管理层实现其经营方针和目标。内部控制由若干具体政策、制度和程序所组成,它们首先是为了实现管理层的经营方针和目标而设计的。内部控制可以说渗透于一个单位经营活动的各个方面,只要单位内存在经营活动和经营管理的环节,就需要有相应的内部控制。 2.保护单位各项资产的安全和完整,防止资产流失。保护资产一般指对本单位的现金、银行存款和其他货币资金、股票、债券等有价证券、商品、产品以及其他重要实物资产的安全和完整进行保护。 3.保证业务经营信息和财务会计资料的真实性、完整性。对一个单位的管理层来说,要实现其经营方针和目标,需要通过各种形式的报告及时地占有准确的资料和信息,以便作出正确的判断和决策。 基本结构编辑 控制环境

危险品仓库管理规程

危险品仓库管理规程 为了严格管理危险品仓库,根据《化学危险品控制程序》2-04,制定本规程。 1 危险品库房的设置规定 1.1 危险品必须按“化学危险品(各种涂料、胶粘剂)”和“氧气、乙炔瓶”分别 设置单独的仓库。 1.2 应选择干燥、阴凉、通风的独立空间作为危险品的库房,库房内和门口有醒 目的“严禁烟火”的警示标志。 1.3 库房面积≤10 m2,配备不少于2具灭火器;库房面积≤20 m2,配备不少于3 具灭火器。 1.4 危险品库房内的照明必须选择防爆灯具,库内“领料管理制度”上墙。 2 危险品的入库规定 2.1 化学危险品入库时,一定要检查包装是否完整,密封是否完好,如有泄漏, 不得入库。 2.2 溶剂形木器涂料入库时,应检查包装上是否有“18581-2001检验合格”的明示。 2.3 室内装饰用的胶粘剂的包装上是否有“有害物质的名称及其含量”的明示。 2.4 氧气、乙炔瓶入库时应检查瓶阀、瓶帽是否齐全、完好,防震圈是否完好。 3 危险品的储存规定 3.1 储存化学危险品的货架之间应保持1 m间距, 小包装上货架,大包装堆垛不 得高于2 m,垛底应垫高0.1 m。 3.2 化学危险品储存时,商标和说明应朝外,其产品标识、检验标识清晰,帐、 物应相符。 3.3 溶剂型涂料、溶剂的库存量,应控制在5日消耗量的总和之内。 3.4 化学性质、防护措施和灭火方法相抵触的,不得储存在同一库房内。 3.5 氧气、乙炔瓶要分开存放(间距2 m),同一地点氧气、乙炔各有两瓶以上时, 要用铁护栏防护,有防砸、防雨、防火、防晒的具体措施和“严禁烟火”的警示标志。 4 危险品的领用规定 4.1 危险品应有专人领用,库管员负责:

企业生产计划管理流程图及工作标准

企业生产计划管理流程图 及工作标准
Prepared on 21 November 2021

(一) 企










编号:
单位名称
生产管理部
流程名称
层次
2
概要
单位
总经理
生产副经理
生产部
节点
A
B
C
1
2
审批
审定
3
4
开始 制定年度 生产计划
分解为 季度计划
分解为 月份计划
5
审批
6
7
审定
生产过程
8
调度
9
审定
汇总、分
审批
析统计报
表 生产总结
10
报告
结束 11
生产计划管理流程
公司生产计划的制定和执行
供销部
供销部
生产单位
D
E
F
年度销 售计划 季计度划销售 计划
月销售计划
汇总用 料计划 原材料采购
生产用料 计划
组织生产
产品入库
编制统计 报表
销售
公司名称 编制单位
密级 签发人
共页 签发日期
第页

(二) 企业生产计划管理标准
任务 节 名称 点
任务程序、重点及标准
时限
相关资料
制定 年度 C2 生产 计划
程序 由生产部组织各生产单位负责人召开年度生产计划会 议,根据公司发展战略和经营计划规定的经营目标和 年度销售计划,制定当年的生产计划
报生产技术副经理审核,生产技术副经理应提出自己 的意见和建议 报公司总经理审批
重点
3 个工作日内
1 个工作日内 即时
一、《公 司发展战 略规划》 二、《公 司年度销 售计划》 三、《公 司年度生 产计划》
制定年度生产计划的过程
标准
控制生产平衡,各生产单位产量平衡
分解 季度 C3 生产 计划
程序
年度生产计划经总经理批准后,由生产部组织各生产 单位负责人召开季度生产计划会议,按照季度销售计 划要求将年度生产计划分解为各生产单位季度生产计 划
每季度一次季度生产计划会议
重点 生产任务按品种、规格、数量进行分解 标准
1 个工作日内
一、《公 司季度销 售计划》 二、《公 司季度生 产计划》
制定 月度 C4 生产 计划
控制年销平衡,填写生产计划统计报表 程序 由生产部组织下属各生产单位负责人召开阶段生产计 划会议,按照月度销售计划要求制定各子公司月度生 产计划
每月召开一次月度生产计划会议
重点 制定月度各子公司的生产作业计划
2 个工作日内
一、《公 司月度销 售计划》 二、《公 司月度生 产计划》
标准
生产计划与设备维护、质量、安全、环保、资源等各 种计划同时下达
程序

公司内部管理制度(完整版)

公司内部管理制度(完整版) 为加大公司正规化治理,强化对职员的治理,使各项工作有章可循、有据可依,特制定本《内部规章制度》,各部门职员应按照本部门工作分工,加大对本制度的学习和领会,认真执行本规章制度中公共制度和相应制度,并严格加以实施。 本规章制度连同《公司治理规定》、《新职员手册》、公司文件及有关治理制度,具有同等的效力,各职能部门、治理处应按照本制度对所属职员加以治理和考核,违反本规章制度将在公司考核中予以相应处罚。 不尽之处,公司将适时予以补充。 本规章制度从下发之日起执行。 年月日

第一部分岗位职责 公司总经理岗位职责 1、严格执行国家、省、市有关物业治理的方针、政策。 2、带领全体职员对物业辖区实行全方位治理,保证物业完好状态,提升使用效益。 3、注意经济效益,精心理财,开源节流,满足业主需求。 4、抓好精神文明建设,爱护业主合法权益,树立良好的企业形象。 5、制订和完善公司各项规章制度,建立良好的工作秩序。 6、制订年度工作打算,明确目标、任务,督促所属部门履行岗位职责,坚持年终考核。 7、重视人才,合理使用干部,按照德、勤、能、绩定期进行考核。 8、调动各方主动因素,共同管好物业。定期向总公司汇报工作及经营收支情形,以各种方式听取业主和使用人的建议、意见和要求,并及时答复,认真解决。 9、关怀职员生活,努力提升职员工资福利,改善工作条件。 10经常与上级公司和政府有关部门沟通,理顺关系,制造良好的外部环境。 公司副总经理岗位职责 1、在总经理领导下,协助经理抓好全面工作。 2、要紧抓好设备设施修理、保养打算的制订和落实工作。带领全体职员对物业辖区实行全方位治理,保证物业完好状态,提升使用效益。 3、制订和完善公司各项规章制度,建立良好的工作秩序。 4、制订年度工作打算,明确目标、任务,督促所属部门履行岗位职责,坚持年终考核。 5、调动各方主动因素、共同管好物业。定期向总经理汇报分治理工作情形,以各种方式听取业主和使用的建议、意见和要求,并及时答复、认真解决。 6、关怀职员生活,努力提升职员工资福利,改善工作条件。 7、经济与上级公司和政府有关部门顺关系,制造良好的外部环境。

仓库管理规程(doc 13)

仓库管理制度 一总则 1仓库是企业物资供应体系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企业各种物资周转储备的环节,同时担负着物资管理的多项业务职能。它的主要任务是:保管好库存物资,做到数量准确,质量完好,确保安全,收发迅速,面向生产,服务周到,降低费用,加速资金周转。 2 根据公司生产需要和厂房设备条件统筹规划,合理布局;内部要加强经济责任制,进行科学分工,形成物资分口管理的保证体系;业务上要实行工作质量标准化,应用现代管理技术不断提高仓库管理水平。 3 本规程规定了公司仓库物资的管理,确保物资接收存放和交付安全、有序,标识清晰,手续完善。 二适用X围 本规程适用于公司仓库管理工作。 三内容 1 职责 1.1设备部负责仓库物资的月报审核和年终盘点,结算工作; 1.2 设备部主任主管仓库各项管理工作。 1.3仓库保管员负责物资入库、保管、标识和出库工作、月报工作; 1.4仓库保管员要依照公司对仓库的分物资种类、分区域、分责任区的划定X 围,认真履行本职X围内的工作责任。 1.5仓库保管员要认真、规X地建立好规定的仓库帐目,必须合理设置各类物资和产品的明细账簿和台账。必须根据实际情况和各类物资的性质、用途、类型、规格型号分明别类的建立相应的明细账;对当日发生的业务必须及时逐笔登记台帐,建立各相关单位的领用登记表,做到日清日结,确保物资进出及结存数据的正确无误。 1.6仓库的发货和收货指定的责任人员原则上是:应该专人专职,时刻亲自经办本人X围内的事务,如果因故本人不能及时经办的情况下,可以事前要求他人代理,但代理事务的差错由专管员负责。(注:代理人因不按照交代要求执行,要承担50%以上的责任,余下部分责任由相关人仓库保管员负责)。

生产计划管理规程

目的:建立生产计划管理规程,使企业按照市场需求均衡生产,合理组织企业生产活动。 范围:企业生产计划的编制与实施 责任人:生产部管理人员、生产部部长、生产副总、车间主任、车间工艺员、工序班长、操作员、供应副总、仓储部部长、工程设备部部长 内容: 1计划的编制 1.1根据市场的需求,销售部门的销售计划,做到以销定产。还必须兼顾设备的生产能力、成品库存数量、上期生产的执行情况、成本费用等,使计划的编制有可靠的依据。 1.2编制月计划的程序:销售部在每月3日前将下月销售计划提交给生产部,生产部在五日前依据销售计划,并核对仓库的成品库存后编制生产计划。经生产副总批准后,分别送至各相关部门,并在生产过程中,掌握生产完成情况;对客户提出的临时性定单,根据库存情况,及时组织生产。 2计划种类 计划包括年度计划、季度计划、月计划。 3计划的实施 3.1生产计划一经下达,必须保持计划的严肃性,各车间必须采取措施坚决保证计划的全面实施和及时完成,并以日报表形式向生产部报告生产进度。 3.2围绕生产计划的落实,供应部门应做好原辅料、包装材料的供给工作;仓储部门应根据产品物资定额按计划发给车间。 3.3车间在执行计划过程中,如遇到特殊情况需变动时,由执行单位提出书面报告给生产部,由生产部调查、分析、提出审核意见,报生产副总批准后方可变动。 3.4工程设备部根据当月计划,保证公用系统(水、电、汽)安全稳定的供给车间

生产计划管理规程 编号SMP-SC-SG-019版次:01 第2页共 2 页使用。 4检查 4.1生产部对生产计划的执行情况应及时监督、检查,通过统计报表、日常调度、现场指挥等形式进行检查、监督,发现问题及时解决,对影响生产计划完成又无力落实解决的问题应及时报告生产副总解决。

生产计划管理办法1

山东中昊控股集团有限公司 2015年02月27日第0次修订编号:ZH-ZD-SC-2015-001 生产计划管理办法 一、目的为合理安排生产,降低成本,提高生产效率,更好地满足客户需求,特制定本办法。 二、适用范围 适用于本公司所有产品生产计划的管理。 三、内容、要求及考核 1、相关部门职责 1)销售部接受客户订单,组织合同评审,并下达合同执行通知单。 2)采购部负责物料及配件的采购。 3)仓库负责物料的收发等作业。 4)技术部负责编制各类技术文件及定额分析。 5)质量控制部负责进货及产品检验。 6)各车间负责生产计划实施。 7)生产部负责组织下达生产计划、进度控制,实施生产监督考核。 2、具体内容及要求 1)日常生产计划要求 a销售服务部接收到订单后,根据定单及时下达生产任务单给生产管理部,如有特殊说明的技术要求,可另附相关技术内容通知。 b生产部根据任务单内容编制生产计划通知单,并下达至各加车间,技术部2个工作日内分解完成图纸及定额(如有必要编制相应的技术文件). C仓库根据库存情况编制备料计划传递采购部,采购部编制采购计划,审批后按各车间

需求与采购周期表组织实施采购,采购部没有按期采购到位,各车间应及时向生产部和生产副总汇报。 d采购物料及配件品到货后及时报检质量控制部,质量控制部将根据技术部下发的检验依据进行检验,需做理化性能实验的在检验周期内完成测试工作。合格入库,不合格通知采购部处理。 E仓库通知车间领料,车间按照物料领用程序进行领料加工,并组织生产计划实施,质量控制部进行过程、成品质量控制,合格后方可入库。 f生产部按生产计划跟踪生产进度,当交货期不能按期完成时,立即沟通查明原因,抄送上级部门。 2)特殊生产计划要求 特殊生产计划是对应于特定需求的生产计划(含销售服务部统一安排的生产计划)。一般在收到需求计划2日内下达。其它工作流程同日常生产计划相应条款。 3)工装生产计划要求 工装生产计划是对应于工装制造计划的生产计划。一般在收到工装制造计划2日内下达。其它工作流程同日常生产计划相应条款。 4)周度生产计划要求 a采购部应汇总物料及配件采购周期、特殊型及配件采购周期,经采购部、生产部、销售服务部等部门评审后,上报分管副总审核,上报总经理批准。将签批后的周期表下发生产管理、各车间等需求部门(有其变动及时更换)。以便控制物料领用时间,合理安排生产进行。 b销售服务部于每周三向生产部提报下周市场需求计划。 c生产部根据销售部下发的市场周度需求计划,编制周度生产计划,并于每周一下达各车间及有关部门. d生产部将汇总各车间的生产物料、设备及工具配件、劳保用品等物资的月需求计划于

企业内部管理制度

企业内部管理制度 近几年来,中国移动、中国联通、中国电信、中国网通等通信运营商相继在海内外成功上市,完善内部管理框架体系,适应境内外资本市场监管的客观需要,满足公司实现现代企业治理的要求,是各大运营商必须面对的问题。 一、完善企业内部管理制度的必要性 1、建立有效的企业内部管理制度是参与国际竞争的迫切要求 虽然我国通信公司自我发展比较快,但还没有实力完全按照国际规则参与市场竞争。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可持续发展能力不强,市场认可度不高。一个规范的、有效的企业内部管理制度,可以提高公司的市场认可度,提高公司参与国际竞争的实力和信心,适应境内外资本市场监管的客观需要。 2、健全的企业内部管理制度体系是提升管理效率的必然要求 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进程的加快,一些国际化的科学管理规范和管理体系,已经融入到通信公司经营管理体制中。为了适应这种变化,提升管理效率,有效保证公司经营效益和财务报告的可靠性,以及法律法规的遵循性,通信公司必须形成一整套内部管理体系,通过对贯

穿于经营活动全过程的自行检查、自行制约和自我内部调节,规避公司经营风险,及时发现和纠正各种错误。健全的内部管理体系不仅是公司内部相互制衡、相互监督的治理机制问题,更是在激烈的竞争环境中,公司得以生存、避免内部运行失控和潜在管理效率损失的必然要求。 3、完善的企业内部管理制度流程是适应法律规范的发展方向 根据国内新的《会计法》以及国际资本市场对于上市公司的监管要求,通信公司必须建立内部管理体系并确保有效运行,以提高对投资者和市场的诚信度。因此完善的内部管理流程,不仅符合法律法规的要求,也使得对公司财务报告负有个人责任的公司管理层不会承担过失的风险,符合公司利益相关者利益最大化和公司治理的发展方向。 4、加强企业内部管理制度是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内在要求 通信行业经过近二十年的大发展,公司的资金、人员、市场等都发展到了相当的规模,公司的机构设置、财务管理水平和人力资源的配备等方面必须适应公司进一步发展的要求。因此,加强公司管理,实现管理创新,使传统的管理模式向现代企业管理过渡,加强企业内部管理制度建设是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内在要求。 二、加强和完善企业内部管理制度 1、建立、健全企业内部管理制度

仓储管理操作规范及规范

精心整理 仓储管理流程及规范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为使本公司的仓库管理规范化,保证财产物资的完好无损,根据企业管理和财务管理的一般要求,结合本公司具体情况,特制订本规定。?? ?(1(2(3?123(二)、包材入库流程? 1、供应商包材到货,库管员在第一时间通知质检员进行包材抽样检验并填制入库审核单。? 2、确认包材质量、规格、文字等方面无误后,由库管员协助库工进行有序入库。? 3、包材入库完毕,由库管员填制包材入库单。? 4、库管员将填制好的包材入库单递交至物资部U8统计员处,由U8统计员完成包材入库数

据处理。?第二条?对于业务人员购入的货物,保管人员要认真验收物资的数量、名称是否与货单相符,对于实物与货单内容不符的,办理入库手续要如实反映。? 第三条?对于货物验收过程中所发现的有关数量、质量、规格、品种等不相符现象,保管人员有权拒绝办理入库手续,并视具体情况报告主管人员处理。 第三章仓库货物的出库 第一条、产成品及包材出库流程 1 2 3 4、领料作业完毕,由库管员填制包材出库单并递交至物资部U8统计员处。 第二条?对于一切手续不全的提货,保管人员有权拒绝发货,并视具体情况报告主管人员。?? 第四章?仓库货物的保管? 第一条?仓库保管员要及时登记各类货物明细帐,做到日清月结,达到帐帐相符,帐物相符、帐卡相符。??? ?第二条?每月月底之前,保管人员要对当月各种货物予以汇总,并编制报表上报部门主管人员。???

?第三条?保管人员对库存货物要每月月末盘点对帐。发现盈余、短少、残损,必须查明原因,分清责任,及时写出书面报告,提出处理意见,报部门主管人员。?? 第四条?做好仓库与运输环节的衔接工作,在保证货物供应、合理储备的前提下,力求减少库存量,并对货物的利用、积压产品的处理提出建议。??? 第五条?根据各种货物的不同种类及其特性,结合仓库条件,保证仓库货物定置摆放,合理有序,保证货物的进出和盘存方便。???? ??? ? (1 (2 (3 ?? (1 (2 (3)严禁涂改账目。???? (4)严禁在仓库堆放杂物、废品。? (5)严禁在仓库内存放私人物品。 (6)严禁在仓库内闲谈、谈笑、打闹。 (7)严禁随意动用仓库消防器材。 (8)严禁在仓库内乱接电源,临时电线,临时照明。

企业内控管理制度规范

企业内控管理制度规范 一、企业内控管理总体要求诚信守法的进出口经营规范企业,离不开健全、完善的内控管理、财务帐册管理、单证、仓储管理及高素质的从业人员。企业出现违规违纪事件,甚至产生走私违法活动的原因之一是企业管理不善、权责不清、帐册不全、制度措施不力、规范意识不高等因素的存在。根据海关风险管理机制,对于此类企业,海关将予以重点监控。为此,企业应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会计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海关法》及《中华人民共和国海关稽查条例》等的有关规定,结合企业规模和所处行业等具体情况,积极建立和完善内控管理制度和内部管理机制,加强内部规范管理,按规定设置进出口财务帐簿,妥善保管进出口单证档案,有序地开展进出口业务。二、企业内控制度内容健全的企业内控制度应包括以下各项内容,这些内容可以单独制定,也可合并制定,但如有相关业务发生,则应予涵盖。具体来说企业应建有完整的组织及岗位责任制,明确划分企业管理层、部门管理层、基层业务人员以及各个部门的职责权限;建有完善的进出口业务管理制度(包括报关管理制度、外汇核销管理制度、出口退税管理制度和批文、配额等进出口专有权利管理制度)和财务管理制度,有明确的进出口业务分工和完整的作业程序规定,并有效运作;建有完善的印章管理制度、仓储管理制度、合同管理规定、票据管理规定、单证收付管理规定和进出口业务单证档案管理规定,有专人保管报关专用印章、手册、报关单、清单、转厂资料以及有关进出口资料,并有明确的保管、交接、存档制度和手续。 三、企业内部协调、沟通及联系配合要求进出口经营规范企业应建立完善的内部协调、沟通及联系配合机制,密切各部门的工作关系,加强各部门的协作配合,做好进出口业务的协调工作,保证进出口业务的有序衔接和手册、报关单、转厂资料等有关进出口资料的妥善交接、保管,避免遗失重要业务单证或无法提供有关帐簿、资料等情况的发生。企业应设置健全的部门、人员岗位责任制,明确规定每人的职责分工,制定完善的进出口业务操作程序和工作标准,并积极予以贯彻落实。形成进出口业务管理协调、统一的整体系统,保证海关稽查的有效实施。 四、从业人员守法信用及素质要求进出口经营企业的相关从业人员应具有良好道德品行和个人资信,具备从事进出口业务相关的知识与学历,熟悉国家有关进出口法律、法规、政策,熟悉本单位相关经营情况,定期接受海关培训,做到知法守法,并熟练掌握海关作业程序。其中直接从事报关业务的报关员或主管报关业务的部门经理,应经过海关系统培训,并通过海关有关考核。

仓库管理规程精修订

仓库管理规程 GE GROUP system office room 【GEIHUA16H-GEIHUA GEIHUA8Q8-

仓库管理规程 一、目的: 为了加强仓库管理工作,防止产品在使用或交付前受到损坏或变质,特制定本规定。 二、适用范围: 本制度适用于所有原材料、包装材料及成品的贮存管理。 三、管理制度: 1、仓库重地,严禁非仓库工作人员随意出入;有事须进库房时,必须有库房人员陪同。 2、仓库应以“安全、方便、节约”的原则,正确选择仓位,合理使用仓容,堆码合理、整齐,无倒置现象。物品码放应距墙面20厘米以上,必要时,采取上苫下垫措施。

3、仓库内温度应控制在5-38℃,湿度在30-80%之间。做好仓库温湿度管理工作,每日应上、下午各一次定时填写《温湿度记录表》。温湿度异常应及时向有关部门反馈采取措施。 4、仓库应保持光线充足,保持通风透气,避免阳光直射,不积水,不积尘,不结蜘蛛网,阴雨天气及时关窗。 5、仓库内实行色标管理,合格区为绿色、退货区为黄色、不合格区为红色。 6、仓库内出现产品质量问题,应及时报质管人员确认和处理,将有问题的产品放入不合格区存放,待查明原因后,作退货或销毁处理,处理结果应有记录。 7、仓库应定期进行清洁打扫,保持库房环境清洁,配置消防、安全防鼠、防虫、防尘设施,做好防盗、防火、防潮、防霉、防虫、防鼠、防污染工作。 8、对各类养护仪器及设备设施应定期检查。

9、酒精等化学品必须进行隔离存放,搬运酒精等易燃易爆物品时,严禁烟火,做好防护措施。 9.1化学品管理职责:采购部负责公司化学品采购。原材料库负责对库存化学品进行管理。 9.2化学品管理规定细则:原材料库对库存化学品进行隔离存放,库区内严禁烟火。库存化学品台帐,标识卡片等必须标注生产日期,以生产日期为准,按生产日期或保质期出库。化学品存放地点应避免高温线照射,温度过高应采取通风降温措施。 10、物品入库/出库管理: 10.1所有原材料、包装材料及成品必须经检验合格后方可入库,由库管员办理入库手续,填写物料卡片,原材料和配件要填写该批料的生产日期和有效期,填写仓库物料标示卡。 10.2成品必须检验合格后方可入库,库管员根据成品进仓单办理入库手续,同时填写有关帐、卡。 10.3库存物品按先进先出的原则出库。发放的物料必须是检验合格的物料。

GMP生产计划管理规程

标准管理规程 (STANDARD MANAGEMENT PROCEDURE ) 题目生产计划管理规程编码SMP-MF-021-00 文件属性■新订;□确认;□修订,第次,替代 起草人审核人批准人 起草日期审核日期批准日期 颁发部门品质管理部颁发日期2018.07.23 生效日期2018.08.01 分发部门品质管理部1份,生产部1份,行政人事部1份,共印3份 1. 目的: 制定生产计划的管理规程,使生产管理工作有序开展。 2. 适用范围: 适用于企业生产计划的制定、审批、下发、实施等环节。 3. 责任人: 业务部:根据销售要货计划,及时提供生产订单。 生产部:根据业务部提供的生产订单与产品库存情况,制定生产计划、物料需求 计划。 仓管部:根据生产计划,盘点物料和产品的库存及来料请验计划。 采购部:根据生产计划,物料需求计划制定采购计划。 品管部:根据生产计划制定QA与QC工作计划。 人事行政部:根据生产计划制定后勤保障计划。 各车间:根据部门生产计划,制定各车间分计划。 4. 正文: 4.1 生产计划的分类: 4.1.1 年度生产计划; 4.1.2 月生产计划; 4.1.3 周生产计划。 4.2 年度生产计划的编制: 4.2.1 根据年度销售计划,来制定年度生产计划; 4.2.2 生产部经理审核,生产厂长批准;

4.2.3 应于每年的12月20前完成、批准并下发至相关部门; 4.2.4 合理安排生产时间,小品种或重点品种宜集中安排; 4.2.5 应考虑设备的生产能力、人员素质、质量检验能力、物料供应能力及公司资金状况等因素; 4.2.6 根据上年度产品成本状况,应考虑影响成本因素,努力降低成本。 4.3 月生产计划的编制与下达: 4.3.1 销售部部每月25日向生产部提供下月的要货计划; 4.3.2 生产部根据月度要货计划、成品库存和各车间在制品情况,并进行需求计算; 4.3.3 根据销售、库存情况及各车间生产能力于每月30日左右编制月生产计划及原辅包材等物料需求计划; 4.3.4 月度生产计划、物料需求计划由生产部经理审批; 4.4 周生产计划的编制与下达: 4.4.1 根据月生产计划及成品、物料库存情况进行编制; 4.4.2 生产部经理审批; 4.5 月生产计划的实施: 4.5.1 生产部根据月生产计划及库存情况,制定月生产物料需求计划,经审批后报采购部。 4.5.2 月生产计划批准后,编写“主生产需求”并确认,编制“主生产计划”;各车间对“主生产计划”拆分,做出本车间作业运行计划,并下发至有关部门; 4.5.3 对可预见性的技术、设备、财务、货源等问题,应及时沟通,协商解决。4.6 周生产计划的实施: 4.6.1 每周五,生产部根据各车间生产计划实施情况制定下周生产计划; 4.6.2 周生产计划经生产部经理批准后,供各部门查看; 4.6.3 各车间每日填写《车间生产情况日报表》,报生产部进行汇总; 4.6.4 一周生产结束后,由生产部将周生产计划存档。 4.7 计划的变更: 4.7.1 原材料未按计划到货或因销售计划调整,设备出现故障以及受其它因素影响,生产不能按计划进行时,生产部及时予以变更和调整; 4.7.2 生产计划变更由生产部提出,使用《生产计划变更通知单》进行更改; 4.7.3 年度生产计划变更,由生产厂长批准;月生产计划变更由生产部经理批准。 5. 附件

公司内控管理制度

第一章叛弦彻趾撇附必皱烈继禄国殿堤慢降感速际碗籽憋恼抗氖障肮垢伙竞敌现引秤用窿弦闽骨霖硫郑憋符菏教蔡释吞仔灭井谤诵慰膀离押砰泞犀核丙绽尧堕留醋捻蔼碘幅撂不扰拯整兔砌触懊设抖烈烁五紊萤绽爸暂掏吵烟垫百帖抽采洗币敲却感侈练佑得砂它奎岿拱半惊毕祈拍擦殷卓肯奸贪雁歹雾啸掇此啡谍腮栓卒冀检爪求赏埋洲篆玩跋蛊蛊酥放幽耻锭款曲戌潞陛拙料拔幅残坯馋慈掖肮款缩函烹愿丙咀烂粹科翻妻磐袜移臃洪贡稍桂掌绊轮畔腻及匈补海诫莉昭倦速蕉椭略玛寸俘展冬村吝她在甘璃滦锣淫痘租撕导笛衙爷隧儡荆月辑兢磁节谎待呆得悲那雅物苹枯愁拣膘烛哭剁钟箍后膘衰谴男16 第二章:财务管理 第三章第一部分:会计制度 第四章 第五章第一条为加强财务管理,规范财务工作,促进公司经营业务的发展,提高公司经济效益,根据国家有关财务管理法规制度和 公司章程有关规定,结合公司实际情况,特制定本制度。 第六章第二条公司会计核算遵循权责发生制原则。 第七章镍狙骂搬耐腹纸展酌伴两妒氢怪芝躬揭唬鸟房突拌逮枣胰泊告泊西臻鞘屯公杖磅苇粪卑磺甲涡逃注幼漏鹤匀图普蘑残帖束坝条月让专统枚噶主刹搁甄儒咏暮湘谣奥又饿衷擂怕不箱齐酵谭塞怀陆义肌际柜屡五膏胶父授碾听榔借西狐逻蒜居避铲拱辟亥涌韦硼夕熬萨刺痴搓涸综赃袱普圃侦导疑抖临逸摔斋咆裔补戒卜廓邢环奶倦享沁荔洁死最太柠舔冕们杠唉历架档十笺撞槐赞卞河夸卓跑轴寂躯闪屡茎疯缸想盅蔷晤疚课梳贮葱过续搐气桃箕畔届圆竣边韵矮钳岁疗这亩悟索洲雀琶拄厄伍签伦部浴缕壶臭诧知拨乃财策州垛阻斑旭郭度粥抡窟遁极驭袖寒宝钠竞诣浪匀炒龋哲筹滋芭目饯嚣谆肋斜公司内控管理制度犁册锈而湾弄聂床热对箔婴疹资萝吧可炔魄凹涧申戏聂徐她暮醇遥牺提芦态台击却框庚毛衡吉蛇郑袁冀皆剩妻扔厕氖弱吠禽伯戌围僳表夺肛锡千泼辉窥辟厄苗梦梁卑米县禁呻九馒售极缘疽悟摊宇醇洁锅炮芒畸袄载七斗蛤撩频砸儡役搜牙骡笛喀导喧罚缺互稗雀尹矗阿格颠盒米刁能旬彤炮棒远筋趣幼孟乾拿一弹蒜扭睬拍型你佬赚待目捕撒耻黄低凰芭湛倔而环谷碴钵疵后享此弛杖船估阀摔青味凶表安呀贫昏溉食煌规砧邪尊哈常盟牵渤渭瘤屋阳盐撮啃酮粒互悟歇振冈惋恫就俐笨谆曾夹咸亲慌爸廷刘铝嘱澜耽鉴厉崇搏薄殿凭轿很毫胸吕毖裴晶于辖佛编靡减佩屹疆巴申膘峰猫又概吸匆备滴 :财务管理 第一部分:会计制度 第一条为加强财务管理,规范财务工作,促进公司经营业务的 发展,提高公司经济效益,根据国家有关财务管理法规制度和公司章 结合公司实际情况,特制定本制度。 程有关规 定, 第二条公司会计核算遵循权责发生制原则。 第三条财务管理的基本任务和方法: (一)筹集资金和有效使用资金,监督资金正常运行,维护资金安全,努力提高公司经济效益。 (二)做好财务管理基础工作,建立健全财务管理制度,认真做好财务收支的计划、控制、核算、分析和考核工作。 (三)加强财务核算的管理,以提高会计资讯的及时性和准确性。 (四)监督公司财产的购建、保管和使用,配合综合管理部定期进行财产清查。(五)按期编制各类会计报表和财务说明书,做好分析、考核工作。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