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料质量内控标准

合集下载

常见原料内控标准

常见原料内控标准

干啤酒糟:无霉变,无异味,无结块。

是啤酒工业的主要副产品。

是以大麦为原料,经糖化提取籽实中可溶性碳水化合物后的残渣。

主要由麦芽的皮壳、叶芽、不溶性蛋白质、半纤维素、脂肪、灰分及少量未分解的淀粉和未洗出的可溶性浸出物组成。

干白酒糟:淡褐色,具有令人舒适的发酵谷物的味道,略具烤香及麦谷物或薯类的酒糟类固体。

酱油糟:褐色粉状或片状固体,有独特的酱油味。

棉粕:黄色、黄褐色、暗红色粉状。

棕榈仁粕:褐色颗粒状。

大豆:颗粒均匀饱满,呈浅黄色、黄色或微红色。

大豆浓缩蛋白:淡黄色或乳白色粉末,有淡淡豆香味。

以大豆为原料,经过粉碎、去皮、浸提、分离、洗涤、干燥等加工工艺,去除了大豆中的油脂、低分子可溶性非蛋白组分后,所制得的含有65%以上蛋白质(N×6.25)的大豆蛋白产品。

发酵豆粕:浅黄色、黄色或浅棕色,细粉状,有发酵豆粕特有的香味。

具有提高适口性,改善营养物质消化吸收,促进生长,减少腹泻的功效。

水分%粗蛋白粗脂肪粗灰分<12>25>6<4.5水分%粗蛋白质%粗灰分%<8.0浓香型>15.0<10.0酱香型>20.0水分%粗蛋白%粗脂肪%粗灰分%盐分%<18.0大豆型>15.0>23.0<20.0<10.0非大豆型>20.0>8.0<12.0水分%粗蛋白质%蛋白质溶解度(PS)%粗灰分%粗纤维%<12.0>42.0-52.050<PS>70.0<8.0<12.0水分%粗蛋白%粗脂肪%粗灰分%粗纤维%<11.0>15.0>7.0<5.0<20.0水分%粗蛋白%粗脂肪%<13.0>35.0>17.0水分%粗蛋白%粗灰分%<8.0>67.0<6.0豆粕:黄色或浅黄色不规则碎片,色泽一致。

膨化大豆:金黄色、色泽一致。

主要原材料质量控制措施

主要原材料质量控制措施

主要原材料质量控制措施标题:主要原材料质量控制措施引言概述:在生产制造过程中,原材料的质量直接影响着产品的质量和性能。

因此,对主要原材料进行严格的质量控制是非常重要的。

本文将介绍主要原材料质量控制的措施,帮助企业确保产品质量稳定可靠。

一、供应商审核与选择1.1 确定供应商资质要求:企业应制定明确的供应商资质要求,包括注册资质、生产能力、质量管理体系等。

1.2 定期审核供应商:定期对供应商进行审核,评估其生产能力、质量管理水平等,确保供应商符合企业的要求。

1.3 建立供应商管理体系:建立供应商管理体系,建立供应商档案,记录供应商的审核情况、质量问题等,以便随时跟踪和管理。

二、原材料进货检验2.1 制定进货检验标准:根据产品的要求,制定原材料的进货检验标准,包括外观、尺寸、化学成分等。

2.2 进行样品检验:对每批原材料进行样品检验,确保原材料符合标准要求。

2.3 建立原材料检验记录:建立原材料检验记录,记录每批原材料的检验结果,以便追溯和管理。

三、原材料贮存管理3.1 确定贮存条件:根据原材料的特性,确定合适的贮存条件,包括温度、湿度等。

3.2 定期检查原材料贮存情况:定期检查原材料的贮存情况,确保原材料不受潮、受污染等。

3.3 严格执行先进先出原则:按照先进先出原则管理原材料,确保原材料的质量稳定。

四、原材料加工控制4.1 制定加工工艺:根据原材料的特性和产品要求,制定合适的加工工艺,确保原材料的质量稳定。

4.2 定期检查加工设备:定期检查加工设备的运行情况,保证加工设备正常运转。

4.3 建立加工记录:建立原材料加工记录,记录每批原材料的加工情况,以便追溯和管理。

五、原材料质量追溯5.1 建立原材料追溯体系:建立原材料质量追溯体系,确保能够追溯每批原材料的来源和加工情况。

5.2 定期进行原材料追溯:定期进行原材料追溯,评估原材料的质量稳定性。

5.3 处理质量问题:一旦发现原材料质量问题,应及时处理,追溯原因,采取有效措施,确保产品质量。

料理食品原材料内控标准

料理食品原材料内控标准

料理食品原材料内控标准引言随着人们对于食品安全问题的日益关注和重视,保证料理食品的原材料安全和质量成为了餐饮企业和食品加工行业的一项重要任务。

而原材料内控标准,作为保障食品安全和质量的一种有效手段,已经被广泛应用于料理食品行业。

本文将介绍料理食品原材料内控标准的概念、重要性以及具体实施方法。

概念解析料理食品原材料内控是指餐饮企业或食品加工行业对于原材料进行全面管理和控制的一种制度。

其目的在于确保采购的原材料符合食品安全和质量的要求,在料理食品的生产过程中能够避免或减少潜在的风险和问题。

重要性实施料理食品原材料内控标准对于保障食品安全和提高料理食品质量具有重要意义。

首先,原材料是料理食品的基础,对原材料的选择和质量把控直接影响到最终料理食品的安全性和口感。

通过建立原材料内控标准,可以确保所采购的原材料符合国家相关法律法规的要求,从而减少了纳入料理食品生产中的不安全食材的可能性。

其次,原材料的内控也有助于提高料理食品的质量和口感。

通过对原材料的品质和特性进行评估,并且对原材料的储存方式和处理方法进行规范和控制,可以确保料理食品具有一定的口感和风味,进而提升顾客的满意度和品牌形象。

最后,建立料理食品原材料内控标准还有助于提高食品安全管理的效率。

对原材料的筛选、采购和储存进行标准化,可以使食品安全管理人员更易于监督和管理,减少潜在问题的发生,及时发现和解决食品安全隐患,保障了料理食品的安全质量。

实施方法1. 建立原材料选择和评估机制•设立原材料供应商的评估标准,包括供应商的资质、生产能力、质量管理体系等。

•采用多样化的原材料供应渠道,确保供应链的稳定性。

•对于原材料进行专业的检测和评估,包括外观、气味、口感等指标。

2. 建立原材料储存和处理规范•设立适当的原材料储存环境,包括温度、湿度等条件。

•制定原材料处理工艺标准,确保原材料在加工过程中不受到污染或变质。

•配备专业的原材料管理人员,负责对原材料的储存和处理进行监控和管理。

原料、包材、工用具微生物检验内控标准

原料、包材、工用具微生物检验内控标准

原料、包材、工用具微生物检验内控标准Internal control stangards for rawmaterials, packaging materials,instruments and equpment,microbiological examination1.目的- PURPOSE提供化妆品原料、包装材料、GMP车间仪器设备等微生物检验内控标准,从而确保产品微生物质量。

2.责任- RESPONSIBIRITY微检员:依据此内控标准对化妆品原料、包装材料、GMP车间仪器设备等微生物质量进行判定。

实验室主管:负责对检测结果进行审核。

3. 范围- SCOPE适用于化妆品原料、包装材料、GMP车间仪器设备等微生物控制。

4. 操作程序- OPERATION PROCEDURE4.1原料微生物检验内控标准4.2进料包材微生物质量企业内控标准4.3GMP车间仪器设备微生物质量企业内控标准4.3.1GMP车间仪器设备菌落总数≤20CFU/cm24.3.2GMP车间仪器设备监测点按照《环境监测频次》实行。

4.4当顾客的标准松于本标准时,都应采纳本标准,如严于本标准时则按顾客标准。

5. 附件- APPENDIX5.1 KE12-66附件一《紫外线消毒的阀门微生物检测报告》5.2 KE12-66附件二《臭氧消毒的罐子微生物检测报告》5.3 附件三《环境监测频次》6.修改记录-MODIFICATION RECORD问题1. 原料微生物检验内控标准细菌总数为<100CFU/g(ml)。

问题2. 阀门微生物检验内控标准细菌总数为<20CFU/个,霉菌和酵母菌总数为不得检出。

问题3.铝罐微生物检验内控标准细菌总数为<20CFU/个,霉菌和酵母菌总数为不得检出。

原料贮藏质量控制管理制度范文(二篇)

原料贮藏质量控制管理制度范文(二篇)

原料贮藏质量控制管理制度范文一、引言在生产过程中,原料贮藏的质量控制是确保产品质量的重要环节。

为了规范原料贮藏的管理流程,确保原料的质量,制定本制度。

二、目的本制度的目的是确保原料贮藏的质量控制,防止原料受潮、变质、腐烂等质量问题,保证生产过程中使用的原料符合质量要求。

三、适用范围本管理制度适用于所有企业的原料仓库和仓储管理人员,包括接收、贮藏、保管、出库等全过程管理。

四、术语和定义1. 原料:指用于生产过程中的各类物质和材料。

2. 仓库:指用于贮存原料的场所。

3. 仓储管理人员:指负责原料仓库管理的责任人员。

五、质量控制要求1. 接收原料1.1 按照供应商提供的样品与规格进行检验,确保收到的原料与供应商提供的一致。

1.2 对于没有样品和规格的原料,应抽取一部分样品进行检验,待检验结果合格后方可接收。

1.3 接收原料时应仔细检查包装,包装是否完好,有无渗漏等情况。

如有问题应及时与供应商沟通解决。

2. 贮藏原料2.1 原料贮藏应按照不同种类分别存放,防止交叉污染。

2.2 贮藏区域应保持干燥、清洁、通风良好,避免潮湿、高温及阳光直射。

2.3 原料应按照保质期进行排序,保证先进先出的原则。

3. 保管原料3.1 仓库应定期清理,避免原料积尘、结块等问题。

3.2 原料应进行标识,包括名称、批号、生产日期、保质期等信息。

3.3 原料应安全存放,防止破损、污染等情况。

4. 出库原料4.1 出库原料应按照生产计划的需求进行,严禁超量出库或未经批准的出库行为。

4.2 出库原料应及时登记,确保原料流向可追溯。

4.3 出库原料应进行检验,确保质量符合要求,不得使用有问题的原料。

5. 仓库管理5.1 仓库管理人员应熟悉本制度及相关操作流程,保证操作的规范性。

5.2 仓库管理人员应定期接受培训,提高贮藏质量控制的知识和技能。

5.3 仓库管理人员应遵守相关安全操作规范,确保贮藏过程无事故发生。

六、文件管理1. 对于原料接收、贮藏、保管、出库等操作,应有相应的操作记录和检验记录。

ZL-01040甘草提取物内控质量标准

ZL-01040甘草提取物内控质量标准

目的:建立甘草提取物质量标准,为甘草提取物原料提供检验依据。

范围:甘草提取物责任:物料部采购员、仓库保管员、质量管理部经理、检验员内容:标准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兽药典》2010年版二部物料名称: 甘草提取物【性状】本品为棕色粉末;有微弱的特殊臭气和持久的特殊甜味。

【鉴别】(1)取本品粉末2~4mg,置白瓷板上,加硫酸溶液(4→5)数滴,即显黄色,渐变为橙黄色至橙红色。

(2)取本品2g,加水40ml,用正丁醇振摇提取3次,每次20ml(必要时离心),合并正丁醇液,用水洗涤3次,每次20ml,正丁醇液置水浴上蒸干,残渣加甲醇5ml使溶解,作为供试品溶液。

另取甘草酸铵对照品,加甲醇制成每1ml含2mg的溶液,作为对照品溶液。

照薄层色谱法(附录××页)试验,吸取上述二种溶液各5μl,分别点于同一用1%氢氧化钠溶液制备的硅胶G薄层板上,以乙酸乙酯-甲酸-冰醋酸-水(15∶1∶1∶2)为展开剂,展开,取出,晾干,喷以10%硫酸乙醇溶液,在105℃加热至斑点显色清晰,置紫外光灯(365nm)下检视。

供试品色谱中,在与对照品色谱相应的位置上,显相同的橙黄色荧光斑点。

【检查】干燥失重取本品1.0g,精密称定,置已干燥至恒重的称量瓶中105℃干燥5小时减失重不得超过8.0%。

【含量测定】照高效液相色谱法(附录36页)测定。

色谱条件与系统适用性试验以十八烷基硅烷键合硅胶为填充剂;甲醇-0.2mol/L醋酸铵溶液-冰醋酸(67∶33∶1)为流动相;检测波长为250nm。

理论板数按甘草酸峰计算应不低于2000。

甘草酸对照品溶液的制备取甘草酸单铵盐对照品10mg,精密称定,置50ml量瓶中,用流动相45ml,超声处理使溶解并稀释至刻度,摇匀,即得(每1ml含甘草酸单铵盐对照品0.2mg,折合甘草酸为0.1959mg)。

供试品溶液的制备取本品中粉约0.5g,精密称定,置50ml量瓶中,加流动相约45ml,超声处理(功率250W,频率20kHz)30分钟,取出,放冷,加流动相至刻度,摇匀,滤过,精密取续滤液10ml,置25ml量瓶中,加流动相稀释至刻度,摇匀,即得。

化妆品原料内控指标

化妆品原料内控指标

白油1. 本指标为我公司验收白油的标准。

2. 各项指标应符合验收的要求。

3. 验收项目:外观,气味,酸碱性。

4. 验收要求:外观: 无色、无荧光、透明的油状液体。

气味:无异味。

酸碱性:中性(相关技术指标参考供方单位提供的数据)5. 白油应贮存在通风、干燥的仓库中,严防受热、受潮。

制订时间:制订部门:批准人:日用香精1. 本指标为我公司验收日用香精的标准。

参考标准:QB/T 1507-20062. 各项指标应符合验收的要求。

3. 验收项目:色泽,香气,相对密度(25/25℃),PH值。

4. 验收要求:色泽:符合同一型号标样。

香气:符合同一型号标样的特征香气。

相对密度(25/25℃):D标样±0.008。

(相关技术指标参考供方单位提供的数据)PH值:≤8。

(相关技术指标参考供方单位提供的数据)5. 日用香精应贮存在通风、干燥的仓库中,严防受热、受潮。

制订时间:制订部门:批准人:对羟基苯甲酸丙酯(尼泊金丙酯)1. 本指标为我公司验收对羟基苯甲酸丙酯(尼泊金丙酯)的标准。

2. 各项指标应符合验收的要求。

3. 验收项目:外观, 气味。

4. 验收要求:外观:白色结晶粉末。

气味:有轻微的特殊香气。

(其他相关技术指标参考供方单位提供的数据)5. 对羟基苯甲酸丙酯(尼泊金丙酯)应贮存在通风、干燥的仓库中,严防受热、受潮。

制订时间:制订部门:批准人:盒子1. 本指标为我公司验收盒子(彩盒)的标准。

2. 各项指标应符合以下的要求:3. 盒面光滑、端正,不得有明显露底划痕、毛刺,色泽均匀。

4. 开启松紧要适宜。

制订时间:制订部门:批准人:瓦楞纸箱1. 本指标为我公司验收瓦楞纸箱的标准。

2. 各项指标应符合以下的要求:3. 箱体方正,表面无明显的损坏和污迹。

4. 箱面印刷图、字清晰,深浅一致,位置准确。

5. 箱体内外层不得有裂缝、缺边、缺角现象。

6. 箱体外部的标志应清楚、完整,并有品名、厂名、厂址、许可证号、规格、数量、毛重、体积、日期、注意事项等标志。

浓戊二醛溶液原料)内控质量标准

浓戊二醛溶液原料)内控质量标准

制药GMP管理文件一、目的:制定浓戊二醛溶液的内控质量标准,规范公司浓戊二醛溶液的采购与使用。

二、适用范围:适用于浓戊二醛溶液的采购与验收。

三、责任者:生产部、检验员、仓库保管员。

四、正文:浓戊二醛溶液分子式:C5H8O2 分子量:100.12本品为戊二醛的水溶液。

含戌二醛(C5H8O2)应为标示量的95%-105%。

【性状】本品为淡黄色的澄清液体;有刺激性特臭。

本品能与水或乙醇任意混合。

【鉴别】1、(1) 取本品1ml,置试管中,加氨制硝酸银试液1ml,置水浴中加热数分钟后,生成细微的灰色沉淀,或在管壁生成光亮的银镜。

2、取本品5滴,加1%水杨酸的硫酸溶液,即显棕红色。

【检查】PH值应为2.5—3.0。

澄清度取本品5.0ml,加水至50ml,摇匀,溶液应澄清;如显浑浊,与1号浊度标准液比较,不得更浓。

游离酸精密量取本品5ml,加水5ml与酚酞指示剂2滴,用氢氧化钠滴定液(0.1mol/L)滴定至溶液显粉红色,并持15秒钟不褪,消耗氢氧化钠滴定液(0.1mol/L)不得过3.80ml。

【含量测定】取本品适量(约相当于戊二醛0.2g),,精密称定,精密加 6.5%三乙醇胺溶液20ml与盐酸羟胺的中性溶液(取盐酸羟氨17.5g,加水75ml溶解,用异丙醇稀释至500ml,摇匀,加0.04%溴酚蓝乙醇溶液15ml,用6.5%三乙醇胺溶液滴至溶液显蓝绿色)25ml,摇匀,放置1小时,用硫酸滴定液(0.25mol/L)滴定至溶液显蓝绿色,并将滴定结果用空白试验校正。

每1ml硫酸(0.25mol/L)滴定液相当于25.03mg的C5H8O2。

【类别】消毒防腐药。

【贮藏】遮光,密封,在凉暗处保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原料质量验收标准1、大宗原料名称感官要求验收指标检测频次拒收指标备注东北玉米红黄色或黄白色,晒干或烘干、籽粒饱满、整齐、均匀,回味甜,色泽一致,无虫、无发酵、无霉变及异味水分≤14.0%来货每批必检有活虫、霉变水分≥16.0%杂质≥2.0%不完善粒≥6.0%容重≤700克/升用于猪料、烘干玉米容重≥720克/升杂质≤1.0%感官检查不合格时需抽检霉变粒≤2.0%不完善粒≤5.0%霉菌总数≤40×103个/g要求供方每年至少提供一次检验报告或送外委托检验黄曲霉毒素B1≤30μg/kg玉米赤霉烯酮≤500μg/kg粗蛋白呕吐毒素≤1ppm黄曲霉毒素≤30μg/㎏玉米赤霉烯酮≤500μg/kg每月抽检一次本地玉米红黄色或黄白色,晒干或烘干、籽粒饱满、整齐、均匀,回味甜,色泽一致,无虫、无发酵、无霉变及异味水分≤14.0%来货每批必检有活虫、霉变水分≥18.0%杂质≥3.0%不完善粒≥10.0%容重≤660克/升用于禽料,晒干或烘干。

对于水分、容重、叶黄素来说,时期没有明显界限,要根据气温,市场情况,玉米收成情况等作适当调整。

容重≥680克/升杂质≤1.2%感官检查不合格时需抽检霉变粒≤2.0%不完善粒≤8.0%霉菌总数≤40×103个/g要求供方每年至少提供一次检验报告或送外委托检验黄曲霉毒素B1≤50μg/kg玉米赤霉烯酮≤500μg/kg粗蛋白黄曲霉毒素≤50μg/㎏每月抽检一次注:1、不完善粒包括虫蚀粒、病斑粒、破损粒、生芽粒、生霉粒、热损伤粒。

2、伤及胚部玉米才算虫蚀粒、病斑粒、破损粒、生霉粒、热损伤粒。

玉米熟粉黄色粉末,具有烘烤玉米的香味,新鲜、无发酵、霉变、腐烂、结块及异味异臭水分≤12.0%来货每批必检水分≥13.0%粗蛋白质≤7.0%粗脂肪≤4.5%玉米加工玉米珍,玉米面副产物,主要为少量玉米皮、玉米皮下粉质,少量胚芽,熟化温度100度以上粗脂肪≥6%粗灰分≤5%粗蛋白≥9%黄曲霉毒素B1≤50μg/kg要求供方每年至少提供一次检验报告或送外委托检验玉米赤霉烯酮≤500μg/kg小麦籽粒饱满、整齐、均匀,黄白色或深红色或红褐色,回味甜。

无虫、无发水份≤13.0%来货每批必检有活虫水分≥15.0%杂质≥3.0%容重≤730克/升不完善粒≥猪料鸡料同一标准容重≥750g /L粗蛋白质≥12.0%酵、霉变、虫蛀及异味异嗅不完善粒≤8.0%感官指标不合格时需抽检10.0%(其中霉变粒≥2.0%)杂质≤1.0%麸皮(小麦麸)细碎屑状,新鲜一致的浅褐色或浅黄色,气味新鲜、无霉味、无发酵、无活虫、无掺杂、无酸败粗蛋白≥15.0%来货每批必检有霉变、异味、结块面粉加工厂副产品,一般库存不宜超过6周。

若水分≥13.5%,库存不宜存放超过2周,尤其高温高湿,否则容易发热、结块、变味变酸水份≤13.5%粗灰份≤5.0%霉菌总数<40×103个/g要求供方每年至少提供一次检验报告或送外委托检验六六六≤0.05mg/kg滴滴涕≤0.02mg/kg粗纤维≤9.0% 每月抽检一次面粉白色粉末,色泽一致,无发酵、霉变、结块及异味异嗅。

水份≤13.5%来货每批必检粗灰分≥2.0%面粉加工厂副产品,质量介于食用面粉和次粉之间。

要求库存不宜过6周,若水分≥13.5%,库存不超过3周粗灰分≤1.0%面筋质≥25每月抽检一次粗蛋白≥13.0%43豆粕淡黄色、金黄色或浅黄褐色不规则碎片,色泽一致,具有豆粕之新鲜香味、无发酵、霉变、结块、虫蛀及异味异嗅,无掺杂,无发热。

杂质≤0.5%水分≤13.0%来货每批必检有发霉变质,蛋白溶解度≥85%,或≤70%大豆经浸提或预压浸提所得。

豆粕偏生时测定脲酶活性,过生测定蛋白溶解度。

库存期<1个月为佳。

巴西豆粕蛋白<43%拒收,阿根廷豆粕蛋白<41%拒收。

粗蛋白质≥43.0%粗灰分≤7.0%脲酶(定性):5~10分钟显红色。

70.0%≤蛋白溶解度≤85.0%霉菌总数<50×103个/g要求供方每年至少提供一次检验报告或送外委托检验黄曲霉毒素B1≤30μg/kg六六六≤0.05mg/kg滴滴涕≤0.02mg/kg三聚氰胺不得检出46豆粕色泽一致,具有豆粕之新鲜香味、无发酵、霉变、结块、虫蛀及异味异嗅,无掺杂,无发热。

杂质≤0.5%水分≤13.0%来货每批必检有发霉变质,蛋白溶解度≥85%,或≤70%大豆去皮后经浸提或预压浸提所得。

库存期<1个月为佳。

粗蛋白质≥46.0%脲酶(定性):5~10分钟显红色70.0%≤蛋白溶解度≤85.0%粗灰分≤6.0%霉菌总数<50×103个/g要求供方每年至少提供一次检验报告或送外委托检验黄曲霉毒素B1≤30μg/kg六六六≤0.05mg/kg滴滴涕≤0.02mg/kg三聚氰胺不得检出花生粕浅褐色,呈淡淡花生压榨香味,无发酵发霉或烧焦味,无不良气味,无掺假,结块等现象。

水分≤12.0%来货每批必检色泽不一致,有结块,霉变,及哈败味,掺杂掺假。

不符合卫生标准由于花生粕易感染黄曲霉,要求库存≤3个月粗蛋白质≥48.0%黄曲霉素B≤50ppb粗灰分≤5.5%黄曲霉毒素B1≤50μg/kg要求供方每年至少提供一次检验报告或送外委托检验棉粕黄色、黄褐色、暗红色粉状或颗粒,无发酵,霉变,异常结块,无异味异嗅。

水分≤12.0%来货每批必检棉绒棉壳过多,感官不合格,蛋白溶解度<50%,或>70%。

浸提或预压浸提所得粗蛋白质≥42.0%粗灰分≤8.0%50.0%≤PS≤70.0% 每月抽检一次霉菌总数<50×103个/g要求供方每年至少提供一次检验报告或送外委托检验黄曲霉毒素B1≤50μg/kg游离棉酚≤1200mg/kg三聚氰胺不得检出棉籽蛋白黄色粉末,新鲜、无发酵、霉变、腐烂、结块及异味异臭。

水分≤8.0%来货每批必检感官不合格光棉籽经去杂脱壳,仁壳分离,棉仁经过软化提油脱酚,后烘干的产物。

粗蛋白质≥50%灰分≤8.5%棉酚≤400ppm 每月抽检一次菜粕黄色/黄褐色、黑褐色、黑红色碎片或粗粉状,具菜籽油香味,无发酵、霉变、结块、发热及异味异嗅,无掺杂水分≤12.0%来货每批必检感官不合格,蛋白溶解度<30%菜籽浸提或预压浸提所得。

粗蛋白质≥36.0%蛋白溶解度≥30%粗灰分≤8.0%霉菌总数<50×103个/g要求供方每年至少提供一次检验报告或送外委托检验黄曲霉毒素B1≤50μg/kg异硫氰酸酯≤4000mg/kg三聚氰胺不得检出菜饼青褐色,小瓦片、或饼状,有菜籽饼香味,无掺假、霉变、异味水分≤12.0%来货每批必检感官不合格,有红粕或其他饼粕类掺杂。

菜籽经过蒸炒压榨所得。

粗蛋白质≥34.0%粗脂肪≥7%粗灰分≤8.0%蛋白溶解度≥85%玉米胚芽粕黄或浅褐色不规则片状,略带机榨黑色,具有玉米的香味,无杂质,无霉变水分≤12.0%来货每批必检玉米湿磨后的胚芽,浸提出油后烘干而得到的黄褐色碎片、颗粒粗蛋白≥18.0%粗灰分≤3.0%玉米喷浆皮黄褐色片状或碎片状,具特有香味,无杂质、无霉变水分≤9.0%来货每批必检色杂、有异味、霉变玉米皮喷玉米熔浆干燥后所得产物粗蛋白≥18.0%粗灰分≤6.5%玉米蛋白粉无霉变结块、无发酵发热异味,无掺杂掺假。

水分≤10.0%来货每批必检玉米去胚芽淀粉后的面筋部分,呈黄色粉状,色泽新鲜一致。

因叶黄素见光分解,库存要求小于2个月。

粗蛋白质≥60%粗灰分≤2.0%三聚氰胺不得检出要求供方每年至少提供一次检验报告或送外委托检验名称感官要求验收指标检测频次拒收指标备注高蛋白肉骨粉先褐色或棕色,色泽一致,具固有肉油气味,无不良气味,无惨假。

水分≤8.0%来货每批必检色泽不一致,有结块,霉变,及哈败味,不符合卫生标准。

肉骨粉是屠宰场或肉品加工厂的肉屑、碎肉经处理后制成的。

本品不应含毛发、蹄、角、皮革、排泄物及胃容物。

每两个月对固定供货商检验Lys、Met和卫生指标粗蛋白质≥50.0%粗灰分≤33.0%钙≥8.0%磷≥4.0%粗脂肪8-12%胃蛋白酶消化率≥80.0%要求供方每年至少提供一次检验报告或送外委托检验赖氨酸≥2.2%蛋氨酸≥0.7%沙门氏杆菌不得检出低蛋白肉骨粉灰白色,色泽一致,无不良气味,无惨假。

水分≤来货每批必检色泽不一致,有结块,霉变,及哈败味,不符合卫生标准。

肉骨粉是屠宰场或肉品加工厂的肉屑、碎肉经处理后制成的。

本品不应含毛发、蹄、角、皮革、排泄物及胃容物。

每两个月对固定供货商检验Lys、Met和卫生指标粗蛋白质≥24.0%粗灰分≤53.0%钙≥16%磷≥8%粗脂肪8-12%胃蛋白酶消化率≥80.0%要求供方每年至少提供一次检验报告或送外委托检验赖氨酸≥2.2%蛋氨酸≥0.7%沙门氏杆菌不得检出肉粉黄色或黄褐色,色泽一致,具固有肉油气味,无不良气味,无惨假粗蛋白质≥60.0%来货每批必检粗蛋白质≤60.0%粗灰分≥20.0%赖氨酸≤2.3%检出沙门氏菌粗灰分≤16.0%赖氨酸≥2.6% 要求供方每年至少提供一次检验报告或送外委托检验沙门氏杆菌不得检出进口鱼粉黄色或黄褐色粉状,纤维状组织明显,具有鱼粉正常气味,带咸腥味,无酸败哈味,无焦味、无异嗅氨味,无结块霉变,无掺杂掺假,20目筛上物不大于10%。

水分≤10%来货每批必检发霉结块明显,焦灼味或油脂酸败味明显,卫生指标不合格。

挥发性盐基氮≥180mg/100g,酸价≥8mgKOH/g卫生指标按GB13078和鱼粉GB/T19164-2003执行,其中铬(Cr)≤8mg/g。

不得含有沙门氏杆菌。

参考指标:钙,2.5~5.5%;磷,2.0~3.5%;砂分≤2.0%。

氨基酸每批货送外检粗蛋白质≥64.0%盐和沙≤5.5%粗灰分≤18.0%粗脂肪≤12%挥发性盐基氮≤150mg/100g酸价≤5mg KOH/g胃蛋白酶消化率≥90.0%要求供方每年至少提供一次检验报告或送外委托检验赖氨酸≥4.5%蛋氨酸≥1.6%砷≤10.0mg/kg铅≤10.0mg/kg氟≤500mg/kg汞≤0.5mg/kg镉≤2.0mg/kg亚硝酸盐≤60.0mg/kg霉菌总数<20×103个/g六六六≤0.05mg/kg滴滴涕≤0.02mg/kg细菌总数<2×105个/g三聚氰胺不得检出国产鱼粉黄色或黄褐色粉状,纤维状组织明显,具有鱼粉正常气味,带咸腥味,无酸败哈味,无焦味、无异嗅氨味,无结块霉变,无掺杂掺假,20目筛上物不大于10%。

水分≤10%来货每批必检发霉结块明显,焦灼味或油脂酸败味明显,卫生指标不合格。

挥发性盐基氮≥180mg/100g,酸价≥8mgKOH/g卫生指标按GB13078和鱼粉GB/T19164-2003执行,其中铬(Cr)≤8mg/g。

不得含有沙门氏杆菌。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