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英语教学论文《浅谈小学英语教学的德育渗透》
浅谈德育在小学英语课堂教学中的渗透

浅谈德育在小学英语课堂教学中的渗透随着教育的不断深化和发展,德育已经成为教育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而在小学英语课堂教学中,德育同样也需要得到渗透和提升。
本文将从德育的重要性、小学英语课堂教学中德育的渗透方式和方法、德育对小学生的影响等方面进行浅谈。
一、德育的重要性德育是指培养学生的良好品德和道德修养,培养学生正确的行为规范以及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
在小学英语教学中,德育同样占据着重要的地位。
德育是教育的根本任务,小学阶段正是孩子性格、品德养成的关键时期,德育渗透于英语教学中,不仅可以为孩子们的全面发展打下基础,还可以培养他们独立、坚韧、积极向上的品质。
德育是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
在当今社会,人才的选拔不仅仅看重学业成绩,更加看重学生的综合素质。
培养学生的道德情操和人生态度同样重要。
在小学英语课堂教学中,德育的渗透不容忽视。
二、小学英语课堂教学中德育的渗透方式和方法1、设立德育目标。
制定一些明确的德育目标,明确告诉学生,英语课堂不仅仅是学习语言知识,还要培养学生的正确的学习态度和价值观。
2、注重师生互动。
在教学中,老师要尊重每个学生的人格,注重每个学生的发言和思想,激发他们对英语学习的兴趣。
老师也要树立自己良好的榜样,为学生进行道德教育。
3、增加德育内容。
在英语教学中,老师可以适当地加入一些富有教育意义的话题,如友情、互助、忍让等,从而引导学生正确地认识和处理人际关系。
4、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意识。
通过合作学习、小组讨论等方式,培养学生的自主探究、自主学习的意识,从而培养他们的独立性和自主性。
5、赋予学生责任和机会。
给予学生一定的责任和机会,让他们有机会表现自己,培养他们的责任心和领导能力。
三、德育对小学生的影响1、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德育的渗透能够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使他们在学习英语的培养正确的人生观和世界观,提高他们的情感、品德和伦理修养。
2、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
在英语课堂中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和团队意识,促进学生之间的合作交流和互助,培养良好的人际交往方式。
小学英语教学渗透德育浅谈

小学英语教学渗透德育浅谈随着中国教育理念的不断发展和进步,德育教育越来越受到重视。
德育教育不仅仅是课堂上的道德品质培养,更是贯穿在学生日常生活和学习过程中的一种精神力量。
在小学英语教学中,渗透德育教育已经成为教师们必须重视的一项工作。
本文将就小学英语教学渗透德育进行深入浅出的探讨。
1.1 提高学生综合素质小学英语教学是一门外语教学,其教育渗透的方式能够在英语课堂上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
英语不仅仅是一门语言,更是一种跨文化交流的工具。
在英语教学中,教师可以借助英语课堂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创新能力、沟通能力以及合作精神,这些都是德育教育的重要内容。
1.2 培养学生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英语教学渗透德育是培养学生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的有效途径。
通过英语课堂上的教学活动和教学内容,教师可以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培养学生的责任感、积极向上的心态和团队合作精神,为学生将来的成长和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
1.3 增强学生的文化自信和国际视野小学阶段是学生形成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关键阶段,而英语作为世界上使用最广泛的语言之一,学习英语不仅可以增强学生的文化自信心,还可以开阔学生的国际视野,培养学生的国际意识和全球竞争力。
通过英语教学渗透德育,可以使学生在积极参与国际交流与合作的过程中,形成正确的国际化教育观念。
二、小学英语教学渗透德育的实施策略2.1 以学生为主体,立足学生的发展需求在英语教学中,德育渗透的首要原则是以学生为主体,立足学生的发展需求。
教师应该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和心理特点,有针对性地设计德育渗透的内容和教学活动,注重培养学生的自尊、自信、自立和自强等品质,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和学习兴趣。
2.2 融入生活,贴近学生的实际德育渗透的另一个重要策略是融入生活,贴近学生的实际。
在英语教学中,教师可以通过课堂活动、教学案例等方式,引导学生关注身边的人、事、物,让学生在语言学习的接受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熏陶,培养学生的情感态度和社会责任感。
浅谈德育在小学英语课堂教学中的渗透

浅谈德育在小学英语课堂教学中的渗透随着社会的发展和教育理念的不断更新,德育教育在学校教育中的地位变得越来越重要。
小学英语课堂作为学生学习英语的主要场所,也是德育教育的一个重要载体。
在英语课堂教学中,德育的渗透不仅可以培养学生的综合素养,还可以引导学生形成良好的品德和习惯。
本文将浅谈德育在小学英语课堂教学中的渗透,探讨如何将德育教育融入到英语教学中,以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一、注重情感教育,培养学生积极情感态度在小学英语课堂教学中,德育的渗透可以通过情感教育来实现。
教师可以通过精心设计的教学活动和教学内容,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培养学生的积极情感态度。
在教学中可以引导学生关注社会热点,让学生了解社会的多样性和复杂性,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同情心;在教学中也可以通过课文内容引导学生反思自己的行为和态度,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行为规范和健康的人际关系,培养学生的情感管理能力。
二、促进学生自主学习,培养学生的自律能力德育的渗透还可以体现在促进学生自主学习,培养学生的自律能力上。
在英语课堂教学中,教师可以通过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引导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和学习能力。
教师还可以通过任务驱动的教学方式,让学生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培养自律意识和自我管理能力,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学习态度和价值观。
三、强调团队合作,培养学生的协作精神德育的渗透还可以在强调团队合作,培养学生的协作精神上体现。
在英语课堂教学中,教师可以通过小组合作学习的形式,让学生在团队合作中学会尊重他人、关心他人、帮助他人,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和团队意识。
教师还可以通过组织各种英语角、英语比赛等活动,让学生在活动中体验团队合作的乐趣和意义,引导学生养成积极的团队合作态度和价值观。
四、注重品德教育,培养学生的良好品德和习惯德育的渗透还可以在注重品德教育,培养学生的良好品德和习惯上体现。
在英语课堂教学中,教师可以通过教育教学的各个环节,引导学生培养自律、坚韧、守信、友善、勤奋等良好品德和习惯。
德育在小学英语教学中的渗透

德育在小学英语教学中的渗透全文共四篇示例,供读者参考第一篇示例:德育在小学英语教学中的渗透在小学阶段,英语教育被赋予了重要的使命,不仅仅是为了让学生获得一门外语,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综合素质和德育教育。
英语教学中渗透德育教育,是培养学生全面发展的重要途径。
本文将从小学英语教学中德育的意义、德育在英语课堂中的表现以及加强德育在英语教学中的策略等方面进行探讨。
德育是指培养学生的思想道德品质和良好的行为习惯,是教育的根本任务。
小学英语教学中渗透德育的意义在于,英语学习不仅是为了掌握知识和技能,更是为了培养学生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和正确的价值观。
通过英语课堂的德育教育,可以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自主学习能力、社会责任感和国际视野,帮助他们形成积极的人格和健康的心态。
二、德育在英语课堂中的表现1.注重学生的情感体验在英语课堂中渗透德育教育,首先要注重学生的情感体验。
英语教学不仅仅是为了学习语言知识,更应该是为了让学生体验到不同文化和思想的碰撞,激发他们对世界的好奇心和向往心。
教师需要通过多样化的教学活动和教材内容,引导学生在情感上与所学知识产生共鸣,促使他们从内心感受到英语学习对于个人成长的重要性。
2.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德育教育还要通过英语课堂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
在课堂中,教师可以引导学生通过讨论和交流,了解全球问题、跨文化交流和人类共同面临的挑战。
通过这样的方式,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让他们明白身为一名全球公民应该承担的责任和义务,树立正确的国际视野。
3. 强化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德育教育也要在英语课堂中强化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
英语学习可以通过小组合作、角色扮演、讨论等形式,促进学生与他人的合作和协作能力。
教师可以设置各种教学任务,让学生在团队中相互协助,共同完成任务,从而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和沟通能力。
1.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是加强德育在英语教学中的重要策略。
在英语课堂中,教师要与学生建立起平等、尊重和信任的关系,让学生感受到教师的关怀和支持。
浅谈小学英语教学中德育的渗透

浅谈小学英语教学中德育的渗透小学阶段是学生成长和发展的关键时期,在这个阶段,不仅要传授学生知识和技能,更要注重培养他们的品德和价值观。
英语作为一门重要的学科,在教学过程中也承担着德育的重要责任。
本文将探讨如何在小学英语教学中有效地渗透德育。
一、小学英语教学中渗透德育的重要性1、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德育是学生全面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
在小学英语教学中渗透德育,能够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培养他们的社会责任感、团队合作精神和良好的品德修养,使学生在知识、技能和品德等方面得到全面发展。
2、提高英语教学质量将德育融入英语教学中,可以使教学内容更加丰富、生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
学生在学习英语的过程中,不仅能够掌握语言知识,还能够受到思想道德的熏陶,从而提高英语教学的质量和效果。
3、适应社会发展需求当今社会对人才的要求不仅仅是具备专业知识和技能,更需要具备良好的道德品质和社会责任感。
在小学英语教学中渗透德育,能够培养学生适应社会发展的能力,为他们的未来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二、小学英语教学中渗透德育的途径1、挖掘教材中的德育素材小学英语教材中蕴含着丰富的德育内容,教师要善于挖掘和利用这些素材。
例如,在学习有关家庭的话题时,可以引导学生感受家庭的温暖,培养他们尊老爱幼、关爱家人的品质;在学习有关环保的内容时,可以教育学生爱护环境,节约资源,增强环保意识。
2、在教学活动中渗透德育教师可以通过设计多样化的教学活动,将德育渗透其中。
比如,小组合作学习可以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和互助意识;角色扮演活动可以让学生体验不同的角色,学会换位思考,培养他们的同情心和关爱他人的品质。
3、教师以身作则教师是学生的榜样,教师的言行举止对学生有着重要的影响。
在小学英语教学中,教师要以身作则,用自己的良好品德和行为感染学生。
教师要做到关爱学生、尊重学生、诚实守信、勤奋敬业,为学生树立良好的榜样。
4、利用英语文化渗透德育英语文化中蕴含着丰富的德育价值。
浅谈小学英语课堂中德育的渗透

浅谈小学英语课堂中德育的渗透1. 引言1.1 小学英语课堂中德育的重要性在小学英语课堂中,德育的渗透显得尤为重要。
英语不仅是一门语言,更是一种文化的载体,通过学习英语,学生可以接触到不同国家的文化、价值观和生活方式。
小学英语课堂不应只关注语法知识和单词量的积累,更应注重德育教育的渗透。
德育教育在英语课堂中的重要性体现在多个方面。
通过英语课堂,可以培养学生的礼仪素养。
学习英语需要与他人进行交流和合作,这就需要学生具备良好的沟通和礼仪能力。
英语课堂也可以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让他们学会倾听、理解和尊重他人,培养团队精神。
通过英语课堂,还可以引导学生正确看待不同文化间的差异,促进跨文化交流和理解,培养学生的包容心和国际视野。
最重要的是,英语课堂也可以全面促进学生的素质发展,让他们成为具有良好人格修养和综合素质的人才。
小学英语课堂不仅仅是语言教学的场所,更是德育教育的重要平台。
通过德育的渗透,可以使英语课堂不仅仅是知识的传授,更是品德的熏陶,为学生的综合发展打下良好的基础。
在当今社会,综合素质的培养比单一的知识面更为重要,因此在小学英语课堂中,德育的渗透显得尤为迫切和重要。
2. 正文2.1 英语课堂中培养学生的礼仪素养在小学英语课堂中,培养学生的礼仪素养是至关重要的。
老师可以通过模范示范和反复强调,引导学生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如尊重他人、有礼貌、懂得感恩等。
在课堂上,老师可以设立礼貌规则,鼓励学生用文明的语言交流,尊重师长和同学。
通过一些小组活动和角色扮演,让学生在实践中体会到礼仪的重要性。
更重要的是,老师要给予学生及时的肯定和鼓励,让他们认识到良好的礼仪素养对于个人成长和人际关系的重要性。
通过这样的方式,学生能够在英语课堂中培养出良好的礼仪素养,这对于他们未来的发展将有着积极的影响。
2.2 英语课堂中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在英语课堂中,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是至关重要的。
通过各种合作活动和任务,学生能够学会与他人协作、分享资源、分工合作等团队合作技能。
浅谈小学英语教学中的德育渗透

浅谈小学英语教学中的德育渗透1. 引言1.1 小学英语教学的重要性小学英语教学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随着全球化进程的加快,英语已经成为世界上最为普遍使用的语言之一,拥有良好的英语能力已经成为一个人成功的重要保障。
而小学正是学习语言的最佳时期,因此小学英语教学的重要性更加凸显。
在小学阶段,学生的语言学习能力处于发展的关键阶段,他们对新事物的接受能力强,容易形成语言基础,因此通过小学英语教学,可以培养学生良好的语言学习习惯和方法,为他们今后的学习打下坚实基础。
1.2 德育渗透的必要性德育渗透在小学英语教学中的必要性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首先,德育渗透可以培养学生良好的品德和道德观念。
通过英语课堂上的德育教育,学生可以学会尊重他人、团结合作、诚实守信等品质,逐渐形成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
其次,德育渗透可以促进学生的个性发展和情感体验。
在英语学习中,除了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更应该注重培养其思维能力、情感表达能力和创造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内在动力。
同时,德育渗透还可以提高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公民意识。
在课堂上引导学生思考社会问题、关注国家大事,培养其独立思考和判断能力,使其具备为社会做出贡献的能力和意识。
总而言之,德育渗透不仅是小学英语教学的一项重要内容,更是培养学生全面发展、提升综合素质的有效途径。
只有做好德育教育,才能培养出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未来栋梁之才。
因此,德育渗透在小学英语教学中的必要性不容忽视。
2. 正文2.1 小学英语教学中的德育内涵德育在小学英语教学中强调培养学生的道德品质和价值观念。
通过英语教学,学生可以接触到不同文化背景和价值观念的内容,教师可以借此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道德观念。
德育在小学英语教学中注重培养学生的品格和情感素质。
通过英语学习,学生能够提高自身的情商和情绪管理能力,增强自信心和自尊心,培养团队合作精神和社会责任感。
德育在小学英语教学中还包括培养学生的思想道德素养和学习态度。
浅谈小学英语教学中的德育渗透

浅谈小学英语教学中的德育渗透小学英语教学中的德育渗透可以通过设置涵盖道德内容的教学话题和教材内容来实现。
英语教材中的话题和内容选择是非常重要的,可以在教学中融入一些涵盖道德理念的话题,如友谊、互助、诚实、宽容等,通过这些话题的学习,不仅可以使学生学习到英语知识,更能引导他们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道德观念。
教师可以结合这些话题进行相关的道德教育引导,帮助学生理解其中的道德意义,并在实际生活中加以实践。
小学英语教学中的德育渗透可以通过教师的言传身教来实现。
教师作为学生的榜样,他们的言行举止、思想品德会直接影响到学生。
在英语教学中,教师可以通过自己的行为来传递正确的道德价值观,如在课堂上讲述一个关于诚实的故事,鼓励学生勇敢说真话;在学习生活中,教师可以关心学生的成长和发展,倾听他们的心声,让他们感受到教师的关爱和呵护。
通过教师的言传身教,可以潜移默化地影响学生,引导他们养成良好的道德习惯和行为准则。
小学英语教学中的德育渗透可以通过课堂教学活动和教学手段来实现。
教学活动是培养学生思想情感和道德品质的有效途径,教师可以设计一些有益于学生发展的教学活动,如角色扮演、小组讨论、情景剧表演等,通过这些活动让学生在实践中体验合作、互助、诚实等道德行为,树立起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在教学手段上,教师可以运用多媒体教学、游戏教学等生动有趣的手段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让教育的内容更容易被学生接受和理解,进而在学习过程中潜移默化地塑造他们的道德品质。
小学英语教学中的德育渗透还应结合学校和家庭的教育力量,形成合力。
学校和家庭是学生成长道路上最重要的两个环境,学校作为学生学习的场所,不仅要注重学术教育,更要注重学生的全面发展。
在学校的管理和教育中,应注重对学生的思想道德教育,为学生提供一个良好的成长环境。
家庭是学生性格养成的关键地方,家长在孩子成长的过程中,应注重培养孩子的道德品质,成为孩子的第一任教师。
学校和家庭应加强合作,共同推进学生的德育教育工作,为学生的全面发展提供有力的保障。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给每朵花开的时间
小学英语教学论文《浅谈小学英语教学的德育渗透》
小学生具有活泼好动的特点,同时,他们的自制力较差,遇事容易激动。
所以,他们在学习过程中的自觉性和持久性较差。
因此小学英语课堂教学有着学习气氛活跃、不确定因素多的特点。
在课堂教学中,教师会随时面对学生不断提出的古怪问题和小动作等等意外。
这些都是不确定的事件,看似小事,但一旦处理不好,很容易伤害学生自尊心,影响学生学习英语的积极性,不利于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
善于抓住学生的心理特点,妥善处理好这些意外,将德育渗透于其中,不仅能很好的完成课堂教学任务,更体现了教师的教育机智,更是一门艺术。
一、巧抓巧用,因势利导。
在三年级上册Unit 3 Let’s Paint 课堂学习中,我带领学生们跟读blue,yellow,black,等单词,当读到orange 这个单词时,我发现墙角的李秀茹同学有点分神,她一直将手放在桌洞里做着小动作。
我用眼睛看了她一眼后就继续让同学们在彩色转盘上指出橙色的部分,可是李秀茹似乎并没有意识到我的提醒,忽然她从桌洞里拿出一个橘子,大声对我说:“老师,给你吃个橘子!”全班哗然,我一时愣住了,不知该表扬她呢还是批评她打乱了我的课堂秩序?突然,我想起orange 不仅是形容词——橙色的,也是名词——橙子或橘子呀!在同学们惊讶的目光中,我平静的走到李秀茹的身旁,轻轻拿起她手中的橘子,抚摸着她的头说“Thank you ,I like orange.”然后,我告诉同学们orange
的两层含义,同学们的学习不仅没被影响,而且学习知识也得到了拓展。
接下来的课程中,李秀茹同学在我的巧妙感谢中注意力更集中了,看着她骄傲而神气得昂着自己的小脑袋,这一刻,我听到了花开的声音。
在处理偶发事件过程中,我们要避开不分青红皂白便采取批评的态度的做法,而是要发现积极因素并加以拓展,巧抓巧用,因势利导,其效果要比讽刺、挖苦和严厉的说教效果好得多。
二、抓大放小,宽严并济。
有一次,在上课过程中,我发现沈庆超和李建坐在那儿玩闹,一会你碰碰我、我碰碰你,一点也没有听课。
我一时性急,大声喊道:“沈庆超,李建,你们俩在那说什么?”全班同学的注意力随着我高分贝的声音立刻都移
向了他们,一时打断了我的课堂教学。
这节课的后半部分,我及时反思自己,
这样批评他们是不是会打击他们学习的积极性?是利大于弊吗?这样一想,也感觉自己的做法欠妥。
想到李建的英语基础不错,我故意提问要他回答英语问题,在他积极回答后我又抓住机会及时表扬了他,并要求他和同桌一同进步。
课下我又及时找他俩聊天,此后,他们两人的英语成绩都有所进步,并给同学们树立了榜样。
对于课堂偶发事件,不要轻易当众批评学生,冲动、随意发火,嘲笑和责怪都容易造成学生心理上的伤害,影响到课堂教学的效果,造成教育的失败。
教师要沉着冷静,俯下身子,认真聆听学生的声音,
充分发现学生的闪光点,让教学意外事件服务于教学,继而增进师生感情,激发学生学习积极性,培养学生的良好品德。
三、耐心聆听,平等对待。
去年,在我任教的六年级毕业班里有个叫韩正的最让我头疼的学生。
他上课从不听讲,成绩一塌糊涂,还经常把他的女同桌打哭。
很多老师都对他放任自流了。
一次上数学课时他从后门溜了出来,碰巧叫我遇上,我就问他:“韩正,为什么不上课?老师不管你吗?”他说:“反正也不会,回回考试都是倒数第一,老师才不管我。
”我说:“那也不对呀,同学们都像你这样,老师还怎么上课?对老师对自己都是不负责任的。
”我让他回教室先学习,课后再来找我。
课后,通过和他交流,我知道了他的更多情况:妈妈刚生了小弟弟,家人没时间管他,班级学生太多,老师无暇关注他,自己落下的课太多,渐渐失去了信心,逐渐沦为了“差生”。
了解了这些情况后,我及时对他进行心理辅导,并与家长和任课老师沟通,尤其是在自己的英语课上,给他更多的关注。
在我的帮助下他成绩虽然提得不是很快,但行为习惯已发生了很大的变化。
教师节这天,我收到了正上初二的韩正寄来的贺卡:“老师,谢谢您的鼓励,我在六年级时一下长大了许多。
您也许不知道,是您给我打开了一扇通往美好世界的门,那一刻,我不感觉学习成绩差是一件耻辱的事,我也找到了自己的自信!祝您节日快乐!”
事实上,学生的学习成绩差,对学生本身就有很大的压力。
如果老师和家长的处理方式不当,很容易让他们产生破罐子破摔的心理,
从而造成成绩越来越差,不堪收拾的情况。
老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多培养他们的学习兴趣,制定科学的学习目标,鼓励和表扬学生微小的进步;家长也要配合老师,多给孩子关爱,注意培养孩子的学习能力,让孩子多看、多说、多问,启发孩子遇事多思考。
老师在评价学生时,不仅要看到他的学习成绩这一个方面,更重要的是他综合能力的发展及健全人格的形成。
这样,才能平等而又科学的评价一个学生。
四、拓展资源,学会感恩。
小学英语课本中有很多外国文化和中国文化的介绍,这虽不是教学重难点,可对学生了解中西方的一些文化来源及含义有着促进作用。
一般我会简单介绍一下,以便学生开拓眼界。
三年级上册Unit1中出现了Happy Teacher’s Day 这个词组,旁边是一张日历:9月10日。
没等我讲,学生就用汉语说:“教师节快乐!”要知道他们刚学小学英语不到两个星期啊!更惊奇的是有几个学生马上送花给我。
虽然是那种廉价的塑料花,可此时,我觉得那花是如此芬芳。
我怀着激动的心情教他们读会Happy Teacher’s Day。
同时,引申出Happy Students’Day 和Happy New Year!这几个表示节日祝福的词组。
并把花送给表现好的学生。
整节课学生的积极性被调动起来了。
在这节课中,学生不仅学到一些书本上的知识,更重要的是他们懂得如何感恩,如何用自己的方式向老师、同学和家长表达节日的祝福,这是我最希望的教学效果。
总之,在进行英语课堂教学的同时,我们要注意德育的渗透,结合学生的生理和心理特点,对他们进行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的教
育和引导。
每个孩子都是独一无二的,都需要老师的细心呵护,每个学生都是含苞待放的花朵,每朵花都有开放的机会,无非早晚而已,教师是园丁,用语言和行动,带给他们阳光雨露,等待每朵花盛开的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