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典案例:“万福生科”财务造假分析
万福生科案例分析

思考和建议
1、关注被审计单位及其行业环境 2、加强分析性复核程序 3、提高审计人员职业水平
保持高度的职业怀疑精神,按照“有弊推定”的原则进行 审计 设计实质性程序
充分利用分析复核程序
注册会计师的职业道德
谢谢观看
THANKS
2012.11.22
万福生科被深交 万福生科公告自查结果,承认 所公开谴责。 累计虚增收入7.4亿元左右,虚增营业利润 2008年至2011年财务数据存在 1.8亿元左右,虚增净利润1.6亿元左右 虚假记录。
万福生科复牌, 股价直接封死 跌停。
造假手段概括
Part one 虚增收入
Part five 虚构假象
案例分析——万福生科
公司简介
万福生科股份有限公司坐落于湖南省常 德市,前身为成立于2003年的湖南省桃源县 湘鲁万福有限责任公司。从事稻米精深加工 系列产品的研发、生产和销售,万福生科产 品广泛应用于食品、饮料、饲料、医药、保 健品、化工等行业领域,具有广阔的市场前 景。 2011年9月27日,它以每股25元的发行 价成功登陆创业板,加上超募资金,共募集 4.25 亿元,曾被多家券商誉为“新兴行业中 的优质企业”。 2013年3月2号顶着“稻米精深加工第一 股”光环的万福生科承认财务造假,成为创 业板造假第一股。
虚假客户与万福生科之间 签订虚假的购销合同,其 账户中转入的资金再次回 到万福生科的账户中。
以工程项目名义设立银 行存款明细科目,并虚 拟支付工程款项
3
虚构银行对账单
将经纪人账户打进的钱,包装成大客户的回款, 伪造了银行回单,这种伪造的银行回单一般人 根本识别不出来,一般也不会怀疑银行单据有 假;部分银行对账单也显示“对方户名”,亦 即可以从银行对账单入手核查付款人的名字, 但据了解,万福生科也伪造了部分银行对账单, 这导致直接从银行对账单入手无法核查银行流 水真实性,万福生科造假手法并不高明,但是 其伪造银行单据的水平完全是一流的。
万福生科财务造假案例分析研究

万福生科财务造假案例分析研究万福生科财务造假案例分析研究引言:财务造假是指企业通过伪造财务报表、编造虚假交易等手段,掩盖公司真实经营状况,以蒙骗投资者和监管机构获取不当利益的行为。
财务造假对于市场经济的正常运行和公司信誉的建立具有严重破坏作用。
本文将以万福生科财务造假案例作为研究对象,通过详细分析该案例的成因、影响及应对措施,为提高企业财务诚信度提供参考。
一、案例背景万福生科是一家以生物医药为核心业务的上市公司,成立于2005年。
公司经过多年的发展,业务规模得到扩大,但财务状况整体下滑。
为了保持上市地位和获得投资者信任,公司高层决策者开始进行财务造假。
二、案例分析(一)造假手段多样化万福生科采取了多种方式进行财务造假,其中包括夸大收入和业绩、隐瞒负债和成本、虚构交易及账目等。
公司虚假报表中涉及的财务数据往往与实际经营状况不符,通过美化公司财务状况,诱导投资者进行投资。
(二)内外部监督机制不完善在这起财务造假案例中,可以看到公司内部监督机制明显不足,高管层对财务报表审查不严格,内部控制漏洞较大。
同时,监管机构也没能发现公司的财务造假行为,监管体系存在缺失。
这使得财务造假行为得以顺利进行,并最终引发了公司的巨额亏损。
(三)对投资者信心的严重影响万福生科的财务造假行为最终被揭发后,投资者遭受了巨大损失。
由于其信誉受损,公司股价暴跌,投资者信心丧失。
该案例引发了投资者对于其他上市公司的担忧,投资环境恶化,对整个资本市场造成了负面影响。
三、案例启示(一)完善公司治理结构公司应加强内部监督机制,建立健全的财务审计和风险控制体系。
高层管理人员应增加对财务报表的审查力度,确保信息的真实可靠性。
(二)加强监管力度监管机构应加强对上市公司的监督,加大对财务造假行为的打击力度。
完善监管制度,建立科学合理的检测手段,提高监管的效率和准确性。
(三)提升投资者保护力度加强投资者教育,提高投资者风险意识,增强投资者能力识别财务造假行为。
万福生科案例分析

2012年8月,湖南证监局在对万福生科进行常规稽查时,从该公司银行流水中查了资金流向,对照后发现虚增收入等涉嫌财务造假违法违规行为。
经调查发现,在上市的当年,万福生科虚增收入2.8亿元,虚增净利润5913万元,成为其近5年中财务造假最严重的一年。
而在证监局一次常规稽查中就发现的问题,中磊会计师事务所在进行发行上市审计和2011年年度报告的审计中均没有发现该问题——作为万福生科的审计机构,中磊所对其2008年1月1日至2011年6月30日的现金流量表、股东权益变动表以及财务报表附注进行了审计,并出具了标准无保留意见的审计报告。
这就让我们对会计师事务所的勤勉尽责产生了疑问。
1.审计失败,一般是指注册会计师未能发现财务报表有虚假不实情况,却仍发表不恰当的意见。
审计失败可能来自于错误或舞弊,或两者兼而有之。
我国会计职业界有一种观点,即使审计出现失败,但会计师如果已尽应有职业关注,就应当予以免责,判断会计师是否已尽职业关注的标准是独立审计准则。
而在中磊会计师事务所对万福生科的审计中,证监会认定其“未勤勉尽责,审计程序缺失”而被撤销证券服务业务,按照证券法第223条,拟对中磊会计师事务所没收138万收入,处以2倍罚款,撤销证券从业许可。
对于签字会计师处以13万元罚款,终身市场禁入。
2.我国要求注册会计师在审计时要严格遵循独立审计准则,但是独立审计准则是在法律上的规定,具有一定是局限性,在执行具体审计的时候有可能并不完全适用。
仅仅根据一个一成不变的规定可能并无法获得所需要的证据。
这就导致了可能注册会计师已经按照独立审计准则进行审计却出现审计失败。
在中磊会计师事务所对万福生科的审计中就有可能是出现了这个问题,万福生科造假作案手法隐蔽,资金链条长,时间跨度大,万福生科的预付账款异常是监管部门发现问题的重要线索,虽然在审计中会计师也发现这个问题,但是由于在审计的时候面有近亿元是预付设备款,而该公司当时刚上市,预付设备款较多也属正常,预付采购款直至2011年末仍很少。
案例三、万福生科财务造假案例分析

会计手段分析——虚增资产
2012年上半年,万福生科的在建工程在没 有项目转入固定资产的情况下在建工程账 面余额从8675万元增加至1.80亿元,增加 了9323万元
在建工程被虚增
公司购建固定资产、无形资产和其他 长期资产支付的现金只有5883万 •报表中的数据却是预付账款增加了 2632万元,应付账款是增加了,可增 加金额只有区区379万元。
事件曝光
• 根据万福生科多次公告,自2008年至 2012年上半年累计虚增收入9.2亿元,虚 增净利润2亿元左右。其中,造假最为严 重的是2011年,也就是上市当年,万福生 科虚增收入2.8亿元,虚增净利润5913万 元。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会计手段分析:手段一
报表更正前
虚增收入
报表更正后
从以上利润表可以看出,万 福生科2012年半年报中实际 营业收入为8231万元,与虚 报的2.7亿元相比虚增了1.88 亿元 实际亏损为1368万元
虚增收入 ————虚构合同
东莞樟木头华 源粮油
2011年6月5日 2011年7月3日
湖南省傻牛 食品厂
2011年6月4日 2011年7月2日 2011年9月1日
会计手段分析:手段二
虚增资产
万福生科是如何虚增资产呢?经过对万福生科半年报资产项目更正情况等 来分析,我们认为,万福生科选择了虚增“在建工程”和“预付账款”来 虚增资产,它的募集资金建设项目正在建设中,这样做不至于引人注意。
案例思考:
1)分析案例背景中第1-4项经济事项对公司所有者权益及
各构成项目的影响,对公司每股净资产的影响。 2)分析案例背景中第1-4项经济事项对公司董事长及总经 理持有权益价值的影响。 3)通过公司报表项目更正情况,分析公司财务造假的手 段,如仅通过更正前数据能否发现公司财务造假行为。 4)分析该公司财务舞弊的原因及对中小投资者的影响。 5)分析公司财务舞弊行为可能引发的相关责任人范围及 责任。
万福生科财务造假案例分析及启示

万福生科财务造假案例分析及启示“创业板造假第一股万福生科”事件的发生再一次动摇了资本市场的稳定性,引发了投资者的讨论与关注。
用案例分析法对万福生科的造假手段、原因进行了深入分析,并基于此案例对如何及早识别财务造假提出建议和意见。
标签:万福生科;财务造假;手段;原因1 引言财务造假已经成为我国上市公司老生常谈的问题,2005年“中华珠宝第一股”达尔曼因会计造假而退市,2011年“国内绿化行业第一股”绿大地因内部控制失败而遭到处罚,2012年“稻米精深加工第一股”万福生科又被曝出财务造假,至今仍在调查之中。
上市公司为了获取自己的经济利益,使用各种财务造假手段,破坏了资本市场的秩序,使投资者受到损失,丧失了其对资本市场的信心,这不得不引起企业与学界的重视。
本文通过对万福生科财务造假案例进行深入分析,对如何及早发现财务造假提出建设。
2 万福生科案例介绍万福生科(300268)是一家从事稻米精深加工研发、生产和销售的企业,于2011年9月27日正式登陆创业板,但上市不到一年即被发现其业绩虚构,被称为“创业板造假第一股”。
2012年9月14日湖南省证监局立案稽查,9月19日万福生科停牌接受中国证监会立案调查,10月26日万福生科承认2012半年报存在财务造假(虚增营业收入1.88亿,虚增营业成本1.46亿,虚增净利润4,023万),10月29日万福生科复牌,股价直接封死跌停,11月23日万福生科被深交所公开谴责,2013年3月2日,万福生科发布自查公告,承认财务造假(2008-2011年累计虚增收入7.4亿左右,虚增营业利润1.8亿左右,虚增净利润1.6亿左右;造假最为严重的年份是2011年,在上市的这一年,万福生科虚增收入2.8亿元,虚增营业利润6,541万元,虚增净利润5,913万元),2013年3月15日再次受到深交所谴责。
根据《创业板股票上市规则》“连续公开谴责三次将终止上市”的规定,公司若在三十六个月内(2012年11月23日—2015年11月23日)再次受到公开谴责,可能存在被终止上市的风险,万福生科可能成为创业板第一只退市的股票。
万福生科造假案例分析

万福生科上市历程
万福生科申购,每股面值 1元,每股发行价25元,
2
拟发1700万股
1
万福生科上会
登录深交所创业板,当日跌停。
万福生科停牌。
收入1.88
收入 万福生科公告称收到本地公安
亿,
机关调取财务等有关资料告知。
8217 目前调查工作正在进行,公告 也再次提醒了退市风险。
万元 合计虚增收入7.4亿元左右,虚增营业利润
1.8亿元左右,虚增净利润1.6亿元左右
•
万福生科被深交
万福生科公 • 所公开训斥。
4
万福生科中签号公布
• *万福生科(300268.SZ)于2023年9月27
PAR T 财务TW造假O曝光
财务造假曝光历程
• 2023
• 2023年六
年六
个月年度
个月 报告 涉嫌违反有关证券 要求企业高管人 收到《中国证券监督 万福生科停牌,
报营 • 虚增营业 法律法规,万福生 员坚守岗位,主 管理委员会调查告知 接受证监会备案 科收到湖南证监局 动配合调查。股 书》,被备案调查, 调查。
2、虚构兴旺销售假象
• 万福生科吸收了胜景山河财务造假 被揭穿旳教训:2023年12月,即将 在深交所挂牌旳胜景山河被媒体揭
虚构银行对账单
一般,核查客户银行流水基本经过银行对账单 进行,而相当部份银行对账单没有显示“对方 户名”,亦即从银行对账单入手核查银行流水, 你不清楚交易对手名字,这就给了万福生科挥 水摸鱼机会,将经纪人账户打进旳钱包装成大 客户旳回款,万福生科伪造了银行回单,这种 伪造旳银行回单一般人根本辨认不出来,一般 也不会怀疑银行单据有假;部分银行对账单也 显示“对方户名”,亦即能够从银行对账单入 手核查付款人旳名字,但据了解,万福生科也 伪造了部分银行对账单,这造成直接从银行对 账单入手无法核查银行流水真实性,万福生科 造假手法并不高明,但是其伪造银行单据旳水 平完全是一流旳。
万福生科财务造假事件案例分析

万福生科财务造假事件案例分析万福生科财务造假事件案例分析引言:财务造假是指企业在财务报表中故意篡改数据或隐瞒真实情况,以保护企业形象或谋取不法利益的行为。
本文将深入分析中国知名生物制药公司万福生科财务造假事件,并探讨背后的原因和教训。
事件概述:万福生科是中国一家生物技术公司,专注于生物制药研发和生产。
该公司在2016年公开上市,其上市引起了广泛关注。
然而,在2019年,万福生科却陷入了财务造假的泥潭。
事件暴露:首先,事件的暴露源于一家名为“医药大自然”的健康资讯平台的报道。
该报道指出,在万福生科上市后不久,其财务报表中存在虚增收入、虚增利润等问题。
这一报道引起了监管机构和投资者的高度关注,促使审计机构对万福生科进行深入调查。
调查结果显示,万福生科的财务造假涉及多个方面,包括收入虚增、费用隐瞒、关联交易等。
事件原因:造成万福生科财务造假事件的原因多种多样。
首先,公司高层管理人员可能因为追求表面的表现和利益最大化而故意篡改数据。
其次,审计机构可能存在监管措施不严,没有对公司的真实情况进行细致审查,从而给了万福生科机会。
此外,也存在监管机构对企业财务报表审核的不足,审计师的独立性不够强等问题。
事件后果:万福生科财务造假事件对公司造成了严重后果。
首先,公司的声誉受到了极大的损害,投资者对公司失去了信心,股价暴跌。
其次,监管机构对公司进行了处罚,包括对高管的罚款、责令退市等。
此外,公司还面临着法律诉讼和索赔,给企业造成了巨大的经济损失。
教训与启示:从万福生科财务造假事件中,我们可以得到一些教训和启示。
首先,企业应该树立诚信经营的理念,不追求短期利益而牺牲了长远发展。
其次,监管机构应加强对企业财务报表的审核,提高审计师的独立性和专业性。
此外,投资者也应该提高警惕,增强对企业财务信息的理性分析能力,不盲目追逐短期利益。
结论:万福生科财务造假事件给中国资本市场敲响了警钟,也向企业和监管机构敲响了警钟。
企业应该强化内部控制,提高财务透明度,树立良好的企业形象。
万福生科财务造假案例分析

本案例中保荐机构的失职及惩罚
平安证券即为万福生科公司的保荐机构。平安证券在万福生科上市保荐工作中,
①未审慎核查其他中介机构出具的意见; ②未对万福生科的实际业务及各报告期内财务数据履行尽职调查、审慎核查义务; ③未依法对万福生科履行持续督导责任; ④内控制度未能有效执行; ⑤其出具的《发行保荐书》和持续督导报告存在虚假记载。
二、2011年9月上市后:利用募集资金洗“白”
万福生科在通过财务欺诈上市后,伪造上市公司业绩,用募集的资金分 红。 万福生科 2012 年年中在建工程账面余额从86 750 113.38 元增加至 179 975 363.60元,增加近 9 323 万元。 在建工程科目的增加对应银行存 款、 预付账款的减少和应付工程款的增加。然而,2012 年半年度报告披 露数据为,购建固定资产、无形资产和其他长期资产支付的现金为5 883.12万元,同在建工程账面增加额相差3439.88万元,对应着预付工程 款减少或者应付工程款增加。然而预付账款账面余额增加了近2632万元 ,应付账款增加 3 79万元。 由此可推断万福生科将募集的资金用于工程 建设只是财务“洗白”的道具, 募集资金有相当一部分用于了现金分红 。
借:固定资产、无形资产、其他长期资产 5883.12
贷:在建工程
5883.12
二、我国IPO过程中相关中介机构的职责及问责情况分析
了解一下IPO过程
首次公开募股(Initial Public Offerings,简称IPO): 股份公司首次向社会公众公开招股的发行方式。
IPO新股定价过程分为两部分,首先是通过合理的估值模型估计上市公 司的理论价值,其次是通过选择合适的发行方式来体现市场的供求,并 最终确定价格。 IPO新股定价过程是指企业透过证券交易所首次公开向投资者增发股票 ,以期募集用于企业发展资金的过程。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经典案例:“万福生科”财务造假分析经典案例:“万福生科”财务造假分析题记:可靠性是会计信息的生命,如果会计人员无视这一会计自高无上的准则,就会给社会造成不可估量的损失。
万福生科的造假行使投资该股票的投资人损失几亿元的财富。
"A股历史上,上市公司造假前仆后继,前有主板臭名昭著的银广夏,近有中小板情节恶劣的绿大地。
现在,顶着“稻米精深加工第一股”光环的万福生科承认财务造假,成为创业板造假第一股。
""南方周末记者调查发现,从包装上市到日前公告,万福生科的拙劣造假给投资者留下无尽陷阱,也在处处挑战资本市场的底线。
"“作为一名扔掉铁饭碗自主创业的民营企业创始人,我可以自豪地告诉大家,公司的业绩是真实的。
”2012年7月31日,龚永福在深交所互动易交流平台信誓旦旦地说。
他是创业板上市公司万福生科(湖南)农业开发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
(行动比语言更能体现一个人的逻辑。
)仅仅三个月后,2012年11月23日,万福生科收到深交所对公司及相关当事人给予公开谴责的信息,公开致歉。
30天前,万福生科发布更正公告,承认“业绩不是真实的”:以2012年半年报为例,该公司虚增营业收入1.88亿元、虚增营业成本1.46亿元、虚增利润4023万元,以及未披露公司上半年停产。
造假之一:虚增收入承认财务造假,在创业板上市公司中尚属首例。
在此前的2012年9月18日,证监会对此立案进行调查。
万福生科本是一家业内寂寂无名的稻米加工企业,坐落在湖南常德沅江边上。
2011年9月27日,它以每股25元的发行价成功登陆创业板,加上超募资金,共募集4.25亿元,曾被多家券商誉为“新兴行业中的优质企业”。
南方周末记者对万福生科进行长达3周的追踪调查后发现,在公告中轻描淡写的数据背后,是一连串令人触目惊心的造假骗局。
产品收入最高虚增100倍"万福生科收入造假集中在麦芽糊精、葡萄糖粉、麦芽糖浆等所谓稻米精深加工产品,以配合该公司在资本市场包装和炒作“稻米精深加工和循环经济模式”。
"“参与假账的普通财务人员都非常害怕,迫于龚永福和财务总监的压力,也为了保住饭碗,无奈、违心地参加了这次财务做假。
”一位参与造假的万福生科前财务员工程至平(化名)小心翼翼地对南方周末记者说。
在准备出中报那段时间里,近二十名财务人员每天都要在办公室和会议室里挑灯夜战。
“天天编假资料、做假账,自己都弄迷糊了,连跟家人讲话的时候都分不清自己说的是假话还是真话。
”(源头造假)根据年报显示,万福生科的主要产品有:大米淀粉糖、大米蛋白粉(饲料级、食用级)、米糠油和食用米等系列产品。
“万福生科销售大米、麦芽糖等十几种产品,大多数产品的销售收入被随意编造,比真实收入虚增四五倍是平常事,有的产品根本没有销售也凭空虚造收入。
”程至平说。
在万福生科十多种产品中,收入造假最离谱的是麦芽糊精。
在公司中报中,该产品的销售收入达到1124万元。
但南方周末记者从多个渠道证实,万福生科今年没有销售过麦芽糊精。
“这是无中生有,就算有销售过麦芽糊精,那也是年初把剩余的一点库存尾货清理卖掉,收入不超过10万元。
”程至平说。
这意味着,麦芽糊精收入虚增超过100倍。
同样荒诞造假的是万福生科另一品种的淀粉糖产品——葡萄糖粉。
半年报显示上半年葡萄糖粉卖了1400万元人民币,但程至平透露说,葡萄糖粉今年销路不畅,营收大幅下滑,只卖了四十多万元左右。
而南方周末记者获得的一份查账工作底稿显示,葡萄糖粉收入的确切数字为43万元,虚增三十多倍。
万福生科曾经高调宣称卖得最好的淀粉糖产品——麦芽糖浆,2012年上半年销售高达1.22亿元人民币。
而公司的更正公告称,麦芽糖浆的真实收入在2000万元左右,万福生科在麦芽糖浆收入上虚增了5倍。
蛋白粉是万福生科另一项稻米精深加工产品,半年报显示该产品收入为2754万元人民币,根据查账底稿显示,实际收入仅为352万元,虚增了将近7倍。
大米加工生意是龚永福和万福生科赖以起家的老本行。
但其大米销售收入也存在严重造假行为。
万福生科上半年的优质米销售收入为5112万元,但根据其发布的中报更正数据,实际仅为1120万元,虚增了将近4倍。
从万福生科发布的中报更正数据也可看出,此前造假的中报显示上半年营业收入为2.7亿元,更正后此项数据仅为8217万元人民币,收入总额虚增1.8亿元。
更令人吃惊的是,万福生科2011年下半年成功上市从股市圈走近4.25亿资金,仅仅过了9个月业绩就“变脸”——亏损1117万元。
上述产品的毛利率也严重造假。
从万福生科中报更正数据可以看出,葡萄糖粉、麦芽糖浆、蛋白粉的实际毛利率为5.75%、10.88%、14.07%,而此前造假中报的毛利率高达22.08%、21.84%、25.99%。
“万福生科中报更正数据出来以后,内行看笑话,外行很失望。
”常德粮食系统一位人士对南方周末记者说。
该人士介绍,万福产品收入造假集中在麦芽糊精、葡萄糖粉、麦芽糖浆等所谓稻米精深加工产品,以配合该公司在资本市场包装和炒作“稻米精深加工和循环经济模式”等概念,“现在泡泡戳破了,还不知老龚如何收拾残局”。
就开始撒谎的万福生科,通过造假上市,并为日后一连串的弥天大谎埋下祸根。
“画皮上市”在湖南众多粮食企业中,万福生科并不出名。
但它一路过关斩将,在2011年7月19日顺利通过证监会发审委过会。
虽然当时市场也出现种种质疑,但万福生科仍然成功发行1700万股,圈得4.25亿元,并于2011年9月27日在深交所创业板挂牌上市。
(证券体制内的腐败)早已“不卖湖南米”的第四大经销商“从2007年以后就没跟万福生科做生意。
”万福生科在招股说明书中公布了从2008年以来三年半的前五名客户销售情况。
南方周末记者翻阅了所有公开资料后发现,从2008年到2012年上半年,万福生科所披露的10家主要客户中,有6家存在或涉嫌虚假交易、虚增销售收入等行为。
在这些客户中,一家名为“东莞樟木头华源粮油经营部”的客户显得扑朔迷离。
根据招股书,2008年和2009年,万福生科向该客户销售950万元和1191万元大米,在前五名客户中排名第四;2010年“华源粮油经营部”从万福生科前五名客户消失,随后在2011年上半年重新出现,并以1056万元的销售额继续位列第四名客户,累计销售额3197万元。
2012年11月15日,南方周末记者来到东莞市樟木头镇百果洞铁路货场,这里集中了上百家粮油店铺,是当地主要的大米市场。
在运载大米的三轮车、手推车和货车往来穿梭的货场中,华源粮油经营部位于货场入口通道旁边。
这是一家40平方米的米铺,门口竖着泰国香米、江西大米等两排大米,并没有万福生科的陬福牌大米。
华源粮油经营部一位员工告诉南方周末记者,“我们不卖湖南米。
我在这家米店工作五六年了,从来没有卖过陬福牌大米。
”2012年11月19日,樟木头华源粮油经营部老板林汉亮透露了万福生科的销售情况:“2007年以后就没有跟他们(万福生科)做生意了。
”当被问及在2007年与万福生科终止生意的原因时,林汉亮表示是对方出价太高。
“你也看到了,我们根本有没放万福生科的米,东莞这一带都很少。
”林汉亮说。
他2005年左右还和万福生科做过生意,“万福生科在2004、2005和2006年早稻卖得还可以,转做优质稻以后,在这边市场不好卖了,他们优质稻加工工艺不行,生产出来的米不适合我们卖,价格也不适合我们卖。
”这意味着,万福生科招股书所披露的有关华源粮油经营部的销售情况涉嫌虚假陈述和虚增收入。
主要客户早已基本停产已基本停产的企业,还如何采购以千万元计算的麦芽糖浆?傻牛食品厂是向万福生科采购麦芽糖浆的主要客户之一。
但实际上,南方周末记者实地走访后发现,傻牛食品厂已经停产达数年之久。
傻牛食品厂位于邵阳市高沙镇,奶糖生产规模曾是当地最大。
但现在,偌大厂房空空荡荡,曾经一千多工人上班的热闹场景不复存在,生产线也基本停顿,只有十多名工人在维护设备。
一名工人告诉南方周末记者,六七年前,傻牛食品生产的奶糖在全国供不应求,产值近亿。
2008年三聚氰胺事件曝光后,奶糖产业也受波及,厂里最近几年效益下滑很厉害。
傻牛食品厂老板娘叶女士向南方周末记者证实:“我们已经停产好几年了,几乎不生产了,只有几个人维持一下厂房设备。
”当问及傻牛是否采购麦芽糖浆时,叶女士明确答复:“没有,我们都不生产了,还怎么采购。
”傻牛食品厂另一位员工肯定地告诉南方周末记者,即使偶尔接到订单零星生产,该厂所采购的麦芽糖浆也来自山东鲁洲集团,并非万福生科。
该名员工还透露,在生意最兴旺的那几年,傻牛厂确实是购买麦芽糖浆的大户,那时厂门口可以看见整卡车拉来麦芽糖浆。
“2008年、2009年傻牛厂开始走下坡路了。
现在只相当于一个小小的作坊了,一年营业额不足百万,麦芽糖浆的采购量大大减少。
”但万福生科IPO招股书中,2008年其向傻牛食品销售金额1078万元,2011年上半年向傻牛销售1100万元。
已基本停产的企业,还如何采购以千万元计算的麦芽糖浆?一连串的假合同“外行人以为客户收入可以随意编造,其实并不容易。
要让虚增的销售额没有破绽,甚至要到税务部门为假收入纳税。
”(收入造假的难度)有趣的是,万福生科在随后的2011年财报中披露了与上述两家企业的“合同”:手段之二:虚构合同。
万福生科在“销售合同”一节中披露了与华源粮油经营部签订的两份合同:2011年6月5日,公司与东莞樟木头华源粮油经营部签订《采购合同》(合同编号:201106014)。
合同有效期为合同签订之日起至2011年6月30日,合同已履行。
2011年7月3日,公司与东莞樟木头华源粮油经营部签订《采购合同》(合同编号:201107006)。
合同有效期为合同签订之日起至2011年7月31日,合同已履行。
同样,与傻牛食品厂也有三份合同被一同披露:2011年6月4日,公司与湖南省傻牛食品厂签订《采购合同》(合同编号:201106010)。
合同有效期为合同签订之日起至2011年6月30日,合同已履行。
2011年7月2日,公司与湖南省傻牛食品厂签订《采购合同》(合同编号:201107003)。
合同有效期为合同签订之日起至2011年7月31日,合同已履行。
2011年9月1日,公司与湖南省傻牛食品厂签订《采购合同》(合同编号:201109011)。
合同有效期为合同签订之日起至2011年9月30日,合同已履行。
这两家企业的老板或老板娘均向南方周末记者证实,与万福生科早已无生意往来,采购合同又从何而来?“外行人以为客户收入可以随意编造,其实并不容易。
”一位熟悉上市公司造假的财务专家说。
编制假合同目的,是让虚假业务看起来真实合理。
据其介绍,伪造客户收入的工作相对繁琐,需要私刻客户假公章、编造销售假合同、虚开销售发票、编制银行单据、假出库单等一系列造假工序的配合,才能让虚增销售收入看起来合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