典型教学设计

典型教学设计
典型教学设计

《3.6 地球表面的板块》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 3.6 地球表面的板块科别科学年级七年级设计者陈遵松时间

教材分析

本节内容为七年级上册第三章第六节,是学习了地球的形状和构造、地壳活动之后对地球的进一步认识,学习本节内容能让学生了解一些地壳活动的本质原因。通过本节内容的学习能让学生了解怎样假说的建立和和假说的意义,培养科学思维,科学探究方法的训练。

学情分析在学习本节内容之前,学生对大陆漂移说和板块构造理论已经有一定的认知。学生不能区分假说和规律、理论的区别。另外,学生在运用板块构造学说解释一些地理现象时对学生的知识迁移能力要求较高。所以,本课设计了较多的学生活动、模拟实验、讨论等让学生从体验中去深刻认识和理解,从讨论中提高思维的灵活度。

为了加深认识,所以着重重建了魏格纳的发现的探究过程,使学生体会到像科学家一样的思考以及证据的重要性。

学习目标(一)知识与技能

1.了解大陆漂移说、海底扩张说提出的背景,阐述其主要观点;

2.说出板块构造学说的主要观点;

3.利用板块构造理论解释地球上某些现象发生的原因。

(二)过程与方法

1.结合科学探究的一般过程,带领学生重新历经一遍魏格纳提出“大陆漂移说”的整个过程。

2.通过小活动、小实验进行模拟板块的张裂和碰撞,加深板块运动造成的结果的印象。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通过了解大陆大陆漂移说、海底扩张说和板块构造理论的形成过程,初步体会假说在科学发展中的重要作用。

2.认识到证据在科学上的重要性,提倡追求实证的精神。

本节内容课时安排为2课时

课前准备好相关的素材、多媒体课件,模拟实验用具。

教学过程

1、展示地球仪,简单说明地球仪的用途及缺点(携带不方便)

2、展示世界地图(2张),一张从大西洋展开,另一张从太平洋展开。

问:从世界地图你有看到奇怪的地方吗?

3、展示南美洲与非洲局部图,并讲述:这个现象在1620年时,英国哲学家

弗朗西斯?培根就有提出过,但当时只当是一件趣事一揭而过。直到1910

年的某一天,年轻的科学家(魏格纳)由于身体欠佳,躺在病床上。百无

聊赖中,他的目光落在墙上的一幅世界地图上。于是这个在哲学家眼中只

是奇怪的现象,在科学家脑中深深地扎下了根。

接下来,我们就以小小科学家的身份,重走一遍魏格纳当年的思想历程。

4、魏格纳的探究历程:

⑴提出问题:南美洲和非洲为什么会刚好拼合在一起呢?

⑵建立猜想:巧合?两块大陆原来是合在一起的,只是后来由于某种原

因分开了。(适时展示两张完全重合但并不属于同一张的纸,证明单

从外形上看是有存在巧合的。同时也引出下面我们要找的证据。)

⑶设计方案:需要寻找哪些方面的证据呢?观看拼纸的小活动后,由学

生总结:岩层………;现存生物………;古生物化石………;山脉走

向………;气候现象的痕迹………

⑷获取证据:

①岩层:大洋两侧岩石的岩性构造都有惊人的相似

②生物:南美洲和非洲有相似的物种,鸵鸟,海牛

③矿物:有能够随着地理界限拼合的连续的煤带等

④气候:就是两地的地貌特征有相同的气候产生的特征

⑤山系:北美纽芬兰一带的褶皱山系与西北欧斯堪的纳维亚半岛的褶皱

山系相对应﹐都属早古生代造山带

⑥化石:巴西和南非石炭-二叠系的地层中均含一种生活在淡水或微咸水中

的爬行类──中龙化石

利用学生已有的

认知基础,构建问

题。

再现情境

重历科学探究的

整个过程。

进行科学探究的

训练。

教学过程

⑸得出结论:南美洲与非洲在很早以前是连在一起的,只是后来由于某

种原因分开了。

问:在此结论的基础上,你们有新的想法吗?

其他的大陆是不是也是连在一起,后来才分开的呢。(展示证据:地

理学家在南极洲发现丰富的煤矿。)

⑹观点交流——1915年确立了“大陆漂移说”

展示“大陆漂移说”的演示模型。

问:你觉得这种新观念的提出能不能得到其他人的支持?

人们是怎么反驳“大陆漂移说”的?

(举例:你们觉得一个未打开的西瓜里面是什么颜色的?生:红;黄;

白;…师:里面是黑的。你们信吗?)

说明“假说”的科学含义。

5、“海底扩张说”的提出

发现者:赫斯迪茨

发现现象:越远离大洋中脊的洋底岩石年龄越老。(用图形进行展示这句话的含

义,并放出洋底岩层年龄结构与陆地岩层年龄结构的区别图)。

主要观点:1、不仅陆地在移动,海底也在不断地更新和扩张。

2、从海底山岭向两侧扩张的速度各地不同,大约每隔二三亿海底就要更新一次。

(演示实验:矿泉水瓶,小橡皮,酒精灯。加热时,两块放一起的橡皮会向两边

跑。)

3、由于海洋底部地壳不断扩张、生长、消亡和更新,使它永远保持年轻,而地球

体积并不增大。

思考与讨论:“海底扩张说”是否支持了“大陆漂移说”?它解决了“大陆漂移

说”的什么问题?

6、板块构造学说的产生

人们在结合“大陆漂移说”与“海底扩张说”的基础上,创建了一种新的地球构

造理论——“板块构造学说”。

科学探究过程产

生新的问题,新的

想法时处理办法。

由人们不支持

“大陆漂移说”来

论述假说与理论的

不同。

通过演示实验加

深学生对洋底岩层

与陆地岩层不同的

理解。

通过思考把海底

扩张说和大陆漂移

说联系在一起。

教学过程

展示6大板块示意图

问:⑴数一数,地球表面被划分为几大板块?

⑵我们是以什么标准来划分地球表面板块的?

为什么人们要用这些作为划分的标准?

生长边界:张裂(学生活动:模拟板块张裂)

(海岭、裂谷)(图片展示海岭与海沟的形成与差异)

消亡边界:碰撞(学生活动:模拟板块碰撞)

(海沟、造山带)

⑷由上图并结合地球圈层结构知识可知,板块应包括哪些成分?

⑸板块“漂浮”在软流层上,不断地发生“张裂和碰撞”,结果造成了什么现象?

7、板块构造学说的应用

思考:展示6大板块分布图

⑴据测量,世界最高的珠穆朗玛峰现在仍以每年0.33~1.27厘米的速度在升高,你

能用所学的知识解释其中的原因吗?

⑵为什么在喜马拉雅山脉地区能发现古代海洋生物的化石?

⑶在遥远的将来,地中海和红海可能会怎么变化?为什么?

展示6大板块分

布图,然后通过问

题串逐层递进深刻

了解相关知识

通过学生活动,

切身感受板块的张

裂和碰撞造成的变

化。

对照图形完成练

习,使学生觉得学

习到科学知识是有

用的。

板书设计提出问题

建立假设

设计方案

搜集证据

得出结论

观点交流:大陆漂移说

板块构造学说

海底扩张说

提供动力

1.全球岩石圈不是整体一块,可划分

为六大基本板块

2.板块处于不断运动之中,板块内部

比较稳定,板块交界处地壳活跃,多

火山、地震

3.板块张裂常形成裂谷或海洋,如东

非大裂谷,大西洋;板块碰撞挤压,

常形成海沟和造山带.

本教学设计特点的概括

本课主要是在学生已有知识的基础上,重点让学生在学习活动体会到科学家在探究中的思维变化过程,从提出问题——建立假设——设计方案——搜集证据——得出结论——新的问题——新的假设——……观点交流的一般过程。在思维沉入的过程中体会到证据的重要性。(魏格纳提出的大陆漂移说不被人们接受)从历史的还原过程中,让学生感受到提出问题的重要性,这直接关系到能否有新的发现。同时也认识到证据的重要性,这关系到你的想法能否被别人接受。

在具体的教学方式上,本课主要通过多媒体课件演示、资料分析、讨论交流和模拟实验等方式进行,特别是根据学生的思维特点,把自己代入到魏格纳的思维中,加深理解“大陆漂移说”的整个出现过程。破解时间和空间的诸多限制,把抽象的、难以触摸的内容变为具体的、生动的、形象的内容,帮助学生架起形象思维通向抽象思维的桥梁,让学生直观感受地球内部运动改变地形地貌,以激发学生探究地球和宇宙空间的热情,发展他们的空间想象力、实验能力和创造能力。

优势(及局限分析)

本教学设计的优势在于以下几个方面:

一、本教学设计先利用学生已有的认知,发现“问题”,激发了学生的好奇心。临近结尾的解释看似“巧合”的背后的原因,与开头的“问题”遥相呼应。同时,也再一次让学生感受到科学来源于生活,也应用与生活。

二、该教学设计将各个假说串连一起,形成一个相对完整的故事。教师建构的情境与平台给学生以当事人的感觉,不知不觉的跟随故事的发展参与其中,很好的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

三、该教学设计设计了较多的学生深度思维活动,有效拓展了学生的思维发展。

本教学设计的不足在于:①该教学设计对学生的要求较高,要求学生有较广的知识面以及比较活跃的思维。②该教学设计对教师的要求也相对较高,工作量也相对与传统教学要大很多。

典型课例的考评教案

《我最好的老师》教学设计 执教:陈汉中小张敏 教材简析:课文讲述了“我”六年级时的科学课老师怀特森先生的故事,他是一个很有个性的人,教学方法独特,她用出人意料的方法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独立判断的能力和科学的怀疑精神。 教学目标: 1、正确读记“编造、强调、教训、驳倒、论证、权威、糊弄、出人意料、目瞪口呆、饶有趣味、侃侃而谈”等词语。 2、了解课文内容,初步感知文章的主要内容。 3、以分析怀特森先生是怎样一位老师为线索,正确理解怀特森老师运用与众不同的教学手段来培养学生具有怀疑精神的做法。 教学重点:理清文章脉络,整体感知文章的思想内容,感受怀特森老师具有坚持不懈、敢于实践、敢于创新的精神。 教学难点:学习作者用正面描写和侧面描写来塑造人物形象的方法。分析重点语句,感受人物形象并培养学生的怀疑精神。 教学课时:一课时 教具准备:重点语段的幻灯片 教学过程: 一、板书课题,导入新课 同学们,当你们看到课题时,你们脑海中闪过哪位老师的身影呢?自由谈谈你心目中的最好的老师。 二、初读课文,初步感受“我最好的老师” 1、自由朗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课文。 2、思考:①课文讲了一件怎样的事? ②怀特森先生是一位怎样的老师?(有个性,教学方法独特、出人意料) 设计意图:帮助学生整体把握课文的大致内容。 三、再读课文,理解怀特森先生的独特 1、课文哪些地方体现了怀特森先生的独特和出人意料?

①“当他把卷子发下来的时候,我惊得目瞪口呆,因为在我写下的每一个答案的后面,竟然都被画上一个刺眼的红叉叉。我得的是零分。” ②“这算什么测验,怀特森算哪门子老师?” 设计意图:帮助学生梳理课文主要线索,为下文我对怀特森先生的敬佩作铺垫 2、他这么做的原因是什么? ①每一个人都应该具有独立思考和独立判断事物真伪的能力,同时也应该具有怀疑的能力。 ②他希望我们从这个零分中吸取教训,不要让自己的脑子睡大觉,一旦发现问题,就应该立刻指出来。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理解怀特森先生独特的教学方法和他的良苦用心。 3、自那节科学课之后,我们是怎样去获得知识的呢? “从此,科学课对我们来说就是一种冒险……也逐渐懂得如何去接受真理。” 设计意图:感受怀特森先生独特的教学方法对我们的影响以及我们的改变。 师小结:是啊,怀特森先生确实是一个很有个性的人,他的教学方法虽然让我们目瞪口呆,但是,也正是因为他这种与众不同的教学方法才使我们获得了怀疑和独立判断事物的能力。随着谜团的逐层剥开,我们的心情也历经了截然相反的变化。同学们细心找找,“我”的心情经历了怎样的变化? 愤怒、不满——敬佩、赞扬(我们对怀特森先生的感情变化正是对怀特森先生的侧面描写) 4、指导学生朗读我和同学对怀特森先生的前后变化(对比读) 设计意图:引领学生感受“我”对怀特森先生的情感变化。 5、那节曾经令我气愤的课确实让我收获很多,也让我更加对怀特森先生充满敬佩之情,作者为什么说怀特森先生是“我”最好的老师?(生畅谈感想和收获) 设计意图:学生通过有感情朗读进一步理解怀特森先生

浅谈教学设计、课堂实录和教后反思如何撰写—基于中学历史典型课例的研究

浅谈教学设计、课堂实录和教后反思如何撰写—基于中学历史典型课例的研究 素质教育和课程改革的主阵地、主渠道是课堂教学,有效课堂教学涉及到教师的教学理念与策略,具体如教学观、教材观、学生观、教学方法、教学手段和教学评价等等。高中新课程实验启动以来,校本教研活动重视开展“课例研究”,即教师重视分析、解决和反思课堂教学实践中出现的问题。因此,“教学设计”、“课堂实录”和“教后反思”就成为教学课例的基本表达形式。但从目前情况看,许多教师对撰写“教学设计”、“课堂实录”和“教后反思”的要求尚不明确或统一,本文结合中学历史学科典型课例,就此问题谈几点看法: 一、定位与角度 1、教学设计是课前预设的“教学方案” 教学设计的“时间”定位是课前,是在教师理解把握“课标”,并分析教材、生情后,“预设”一节课的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研究课题、教学方法、教学用具和教学过程的方案。特别在“教学过程”部分,要体现教师对如何导入新课、创设情景、设置问题、组织活动、释疑解惑和归纳小结等教学环节的设计。如《民国年间民族工业的曲折发展》(高中历史必修Ⅱ、人民版)一节的“设计”片段: 1.导入新课:回顾中国民族资本主义产生的背景、时间、地点和特点等问题,承上 启下,为学习新课知识作铺垫。 2.创设情景,设置问题:演示课件《荣氏家族百年发展史》、《民族工业曲线发展图》、 《大染坊》等,思考三个重点问题:民国年间民族工业的发展阶段、特点和影响 其发展的因素。 3.组织讨论:由学生分小组讨论,派代表表达本组结论,各小组或同学个人评价、 补充。教师主要通过指导学生阅读材料(图表、数据、视频等),自主参与问题讨 论,在互动合作中多角度、多层次探究问题,以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 4.归纳小结:教师根据同学们所讨论的结果,对问题作归纳小结:中国民族工业的 发展是先天不足、后天畸形。另设计几道选择题,若时间允许,让学生通过答题 来巩固提升新课。 2、实录是对课堂教学“现场”的真实描述 课堂实录是教师在课后回顾课堂教学过程实际情况整理成文的,是教师对教学过程中所观察到的、所感受到的、所解释的内容的描述性记录,也包括对课堂偶发事件的解释性记录,必须是真实的描述。如《了解联合国、评价联合国和参与联合国事务》(《世界近代现代史》下册、人教版)一课“实录”片段: 师(提出问题、学生思考): 1.在以往中东问题的处理过程中,联合国起到什么作用?

小学数学课堂教学设计过程研究开题报告

新课程下的小学数学课堂有效教学设计的过程研究开 题报告 宁夏青铜峡市第五小学李思国 课堂是实行素质教育的主渠道,开展教学工作的主阵地,更是教育改革的落脚点。课堂已成为当前教育科研的主平台。北京师范大学肖川教授说过:“只有研究课堂、研究教学、研究学生,才真正有可能改变教师的教学行为,改变师生交往的方式和学生成长与发展的方式。”而科学的教学设计,是顺利实施教学方案、调控教学过程的前提,是确保教学效果、提高教学质量的根本保证。从某种程度上讲,有什么样的教学设计,就有什么样的课堂教学。 一、课题的提出 (一)课题提出的背景 1、小学数学课程标准的要求 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在总目标中指出:通过义务教育阶段的数学学习,学生能获得适应社会生活和进一步发展所必需的数学的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基本思想、基本活动经验。新课程是一场以教育价值观转换为特征的教育改革,其核心理念为:“以人为本”、“以学生发展为本”“师生在教育中共同成长”;在课堂教学中,强调“三维整合”的“学科素养”的教学目标。这种大众化的教育思想,要求教师在教学设计的时候力求做到“数学问题生活化,生活问题数学化”。教学设计,作为教学理念、理论转化为有效教学行为和实践的中介者,是对教学过程及其要素进行的系统设想和具体策划的

过程。新课程教学价值取向的转换,必然对传统意义上“以知识技能掌握为中心”的教学设计提出了挑战,呼唤课堂教学有效设计的创新。 2、教师在教学设计中的理念需要 从客观原因上说,小学教师本身的工作量大,有的教师执教多门学科。要求这些教师对每一节课都认真仔细地进行教学存在有许多困难。不少教师是草草地看教材,进课堂,尽管教学任务完成了,但这种完成任务式的教学到底能不能吸引学生,能不能唤起学生的学习兴趣,能不能有好的教学效果,能不能向学生揭示数学的本质---渗透数学思想和方法,提升学生的数学素养就很难说了。大多数教师不进行教学设计或设计低效的教学设计,其客观原因是工作量大,事实上,主观原因是思想认识的问题。做任何事情,都要做到有准备,只有有准备的教学行为才能为较高的教学质量与效果提供可能。 3、教师教学设计过程中存在需要解决的问题 数学课程知识是按照学生的认知规律按螺旋上升的方式构建起来的,新课程标准中更突现这一特点。同一领域的学习内容在不同的学段有不同的要求,同一个主题或模块学习内容的相关度很高,需要教师从课程整体入手进行教学设计。然而,很多小学数学教师都不能整体去把握课程内容,他们不清楚数学知识体系结构,不熟悉课程内容的前后知识关联性,目光往往聚焦在所教学期的教材和教学用书上,仅仅通过教学用书上的一些教学建议来设计自己的教学,缺乏对课标内容学习的整体理解,各年级的教师之间缺少必要的沟通和交

翻转课堂典型案例教学设计及反思教学文案

翻转课堂典型案例教学设计及反思

翻转课堂典型案例教学设计及反思、点评 (2015-05-28 16:39:10) 转载▼ 分类:翻转课堂研究 (博文转载自金陵叙事)这篇文章是我阅读梁文洁老师写的《翻转课堂案例:〈数字与信息〉教学设计与反思》之后写的,刊登于《中国信息技术教育》2015年4月刊(下)P42。读完我的这篇“读后感”,您再阅读梁文洁老师的翻转课堂教学与反思的文章,您也许更容易发现,梁老师这课的确与传统课不同。 柳暗花明总会春 ——兼评梁文洁《翻转课堂案例:〈数字与信息〉教学设计与反思》 读到苏州工业园区翰林小学梁文洁老师《翻转课堂案例:〈数字与信息〉教学设计与反思》一文,我其实是感慨良多的。 梁文洁老师是成功教师之一,本没有必要通过翻转课堂实验来证明自己的实力与成就。但他洞察到微课程教学法翻转课堂的前景,感受到王水丽副校长翻转课堂前后比较产生的跃迁,毅然效法王水丽,走上翻转课堂这条充满希望的课改之路。 微课程教学法翻转课堂要求教师转型,即从演教案的演员型教师,转变成为点化学生智慧的导演型教师,这对传统教学功底深厚的教师来说,几乎没有优势。小学课程改革十五年来,在“转型”方面鲜有突破,就是明证。

我有幸听梁老师第一次翻转课堂的课。当时,我称赞梁老师的传统教学基本功,也坦言并没有改变教师主宰课堂的传统陋习。我第二次去听梁老师的课,应该是他尝试了多遍了。走进教室,他给了我一份教案。我悄悄对陪同听课的王水丽副校长说,这堂课完了。王校问我“为什么”,我说:“因为他写了教案。教案是预设的,写了教案,就会关注教案流程,就没有精力去关注学生的发展”。结果,真的没有“翻”出好层次。 但是,梁老师不气馁。他的毅力、执着令我佩服,他要通过实验,实现自我扬弃,转型为智者。经过多次努力之后,我们看到了梁老师的重大变化: 1.达成目标细化为课前与课堂两个循序渐进的阶段。在课前学习阶段,通过感性观察,发现常见的数字编码信息。然后,进阶到对身份证编码信息的认识,体现“最近发展区”原则与方法。到了课堂学习,则发展成为从真实的情境出发,根据掌握的数字编码规律,用中图法为学生喜闻乐见的图书编码,实现数学学习生活化,把学习能力化作探究、解决问题的能力。 2.比较完美地演绎了微课程教学法课堂教学“四步法”。由浅入深的逻辑线索层层递进、一环套一环地展开,保证学习扎扎实实地推进,使小学生在协作探究中完成中图法编码这一图书馆专业人员从事的工作。反过来,由于学生准确地为“好书”配上唯一性的“身份证”,表明学生对于数字与信息的编码意义的认知结构已经真实建构。此外,在实践的过程中,发展了学生协作交往的能力,以及对数学学习的浓厚兴趣。 3.大胆尝试微型项目学习。项目学习本是舶来品,似乎有些高大上。梁老师抓住协作探究这一微课程教学法倡导的课堂学习精华,让学生在初步掌握数字与信息的编码关系之后,把图书馆采编的真实环境引入课堂,协作探究如何

(完整版)ThecityoftheFuture(未来之城)典型教学设计研究

《The City of the Future(未来之城)》 典型教学设计研究 四川省达州中学英语组吴发明 【课程分析】 这节课以“the city of the future(未来城市)”为话题,向学生介绍了未来城市生活的几个方面,引道学生了解世界发展的趋势,了解可持续发展的必要性。旨在通过对本节课的学习,使学生学会一些重点单词,短语及句型结构,并能通过学习,培养乐观的生活态度。因学生的阅读能力还有待于提高,通过泛读,精读及讨论环节的设置,提高他们的阅读理解能力和口头及书面表达能力。 【学情分析】 我校学生大多来自于区内各乡镇初中,英语基础参差不齐,且未能很好地适应初高中学习的诸多转变,对英语学习感到比较吃力而渐失兴趣,成为“老大难”问题,偏科现象突出。 高一十七班属于高一年级的普通班,青春活力、充满张力,课堂氛围活跃。但从学校校情出发来看,整体而言,学生的英语基础水平依旧低下,英语语言组织能力和表达能力欠缺,英语学习也仅是凭着“三分钟热情”。由于本模块是高中英语教材外研版必修四的第一模块,文章内容也是涉及未来主题,极具时代感和科幻感,如果教学设计得当,有恰当的引导,便能调动学生的积极参与欲,进而激发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 【学法设计】

《诱思探究教学论》要求,要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教师以情激情,以学生为主导,引导学生自觉地思考、积极地讨论,真正融入到“自主、合作、探究”的课堂教学中来,从而将学生置于一种互动、开放、个性的学习环节当中,力求破除填鸭式的教学模式,重视学生实际语言应用能力的培养和提升。因此,本节课设计思路如下:首先,展示电影《大话西游之月光宝盒》相关剧照,据“月光宝盒”的功用,引导学生想象其孪生宝物“日光宝盒”的用途,意即穿越未来,引出本节课的“未来”话题,充分调动学生兴趣与可参与性。 其次,以生词情景导入、快速阅读以及播放课文录音等形式使学生对于文章的主旨大意能有一个初步的理解和把握。 再者,引导学生精读文章,能够搜集和获取文中细节信息,概括段落部分大意,并能感悟文中精美语句,欣赏语言之妙。 最后,引导学生理清文章框架结构,复述文章大致内容,以简单易懂的英文字幕版短片《未来生活》激发学生对于未来的无限向往并引发学生讨论关于未来学校的话题,最终要求学生结合讨论结果以书面表达形式形成课后作业作结,做到涵盖“听、说、读、写”四方面。【学习目标】 1. 掌握以下单词和短语: arrest criminals, carry out, operation, clinic, load, recycle, material natural resources, urban, alternative energy, rely on; 2.能够获取搜集、获取相关信息,理解和把握文章内容,并能运用自身所学准确恰当表达对未来的预测;

教学案例模板,例文

如何撰写教学案例 一、什么是教学案例 教学案例是真实而又典型且含有问题的事件。简单地说,一个教学案例就是一个包含有疑难问题的实际情境的描述,是一个教学实践过程中的故事,描述的是教学过程中“意料之外,情理之中的事”。这可以从以下几个层次来理解: 教学案例是事件:教学案例是对教学过程中的一个实际情境的描述。它讲述的是一个故事,叙述的是这个教学故事的产生、发展的历程,它是对教学现象的动态性的把握。 教学案例是含有问题的事件:事件只是案例的基本素材,并不是所有的教学事件都可以成为案例。能够成为案例的事件,必须包含有问题或疑难情境在内,并且也可能包含有解决问题的方法在内。正因为这一点,案例才成为一种独特的研究成果的表现形式。 案例是真实而又典型的事件:案例必须是有典型意义的,它必须能给读者带来一定的启示和体会。 案例与故事之间的根本区别是:故事是可以杜撰的,而案例是不能杜撰和抄袭的,它所反映的是真是发生的事件,是教学事件的真实再现。是对“当前”课堂中真实发生的实践情景的描述。它不能用“摇摆椅子上杜撰的事实来替代”,也不能从抽象的、概括化的理论中演绎的事实来替代。 二、案例与其他体例的区别 1、案例与论文的区别: 从文体和表达方式上来看,论文是以说理为目的,以议论为主;而案例则以记录为目的,以记叙为主,兼有议论和说明。也就是说,案例是讲一个故事,是通过故事说明道理。 从写作的思路和思维方式上来看,论文写作一般是一种演绎思维,思维的方式是从抽象到具体,而案例写作是一种归纳思维,思维的方式是从具体到抽象。 2、案例与教案、教学设计、教学实录的区别: 教案、教学设计都是事先设想的教学思路,是对准备实施的教学措施的简要说明;案例则是对已发生的教育过程的反映。一个写在教之前,一个写在教之后;一个是预期,一个是结果。 案例与教学实录的体例比较相近,它们的区别也体现了案例的特点和价值。同样是对教育情境的描述,教学实录是有闻必录,而案例是有选择的。选择什么内容,取决于案例撰写的目的和功能。 三、案例的基本组成元素 从文章结构上看,案例一般包含以下几个基本的组成元素: (1)背景 案例需要向读者交代故事发生的有关情况:时间、地点、人物、事情的起因等。如介绍一堂课,就有必要说明这堂课是在什么背景情况下上的,是一所重点学校还是普通学校,是有经验的优秀教师还是年青的新教师,是经过准备的“公开课”还是平时的“家常课”,等等。背景介绍并不需要面面俱到,重要的是说明故事的发生是否有什么特别的原因或条件。 (2)主题 案例要有一个主题。写案例首先要考虑我这个案例想反映什么问题,是想说明怎样转变差生,还是强调怎样启发思维,或者是介绍如何组织小组讨论等等,动笔前都要有一个比较明确的想法。比如学校开展研究性学习活动,不同的研究课题、研究小组、研究阶段,会面临不同的问题、情境、经历,都有自己的独特性。写作时应该从最有收获、最有启发的角度切入,选择并确立主题。 (3)细节 有了主题,写作时就不会有闻必录,而要是对原始材料进行筛选,有针对性地向读者交代特定的内容。比如介绍教师如何指导学生掌握学习方法,就要把学生怎么从“不会”到“会学”的转折过程,特别是关键性的细节写清楚。不能把“方法”介绍了一番,说到“掌握”就一笔带过了。

《跨越百年的美丽》典型课例教学设计

复兴镇中心小学杨慧玲 教材分析: 这是一篇赞美居里夫人的文章,文章以“美丽”为主线,表明了居里夫人的美丽不仅在于容貌,而在于美丽的心灵和高贵的人格,她为人类作出了巨大的贡献,实现了自己的人生价值。 教学目标: 1、会写本课生字,正确读记本课词语。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体会作者对居里夫人巨大贡献和人格精神的赞美,理解“跨越百年的美丽”的深刻含义。 4、理解课文内容,体会含义深刻地句子,感悟居里夫人在科学研究中所体现出来的卓越的思想品质,体会美丽的深层含义。 教学重点: 读懂居里夫人的事迹,从具体事例中领悟“跨越百年的美丽”就是居里夫人所体现的科学精神。 教学难点: 联系上下文理解课文中含义深刻的句子,体会居里夫人为科学献身的精神。 教学准备: 居里夫人的图片、资料;教学课件

教学时间:2课时 第一课时 一、激趣导入 1、猜猜她是谁:她是世界上唯一一位获得两次诺贝尔奖的女性科学家,她一生共得了10项奖金、16项奖章、107个名誉头衔,她发现了放射性元素钋、镭,又被称作“镭的母亲”——她是(居里夫人) 2、课前大家收集了居里夫人的资料,谁愿意向大家介绍一下?(生自由说一说) 3、揭示课题 (1)在“镭”被发现一百周年之际,我国著名作家梁衡先生撰写了一篇文章来纪念居里夫人,板书“跨越百年的美丽”,读了课题,你有什么想说的吗? (2)师总结过渡:都说美丽是短暂易逝的,但究竟是什么样的美丽能跨越百年,经久不衰呢?让我们一起走进课文去寻找答案。二、初读课文,了解大意 (一)出示自读要求 1、轻声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句子,把难读的字词、句段多读几遍。 2、边读边思考,课题中的“美丽”表现在课文中的哪些方面? (二)自学检查 1、课件出示字词,请生认读:

My dream job(我理想的工作)典型教学设计研究

My dream job(我理想的工作)典型教学设计研究 【课程分析】 本节课是一篇阅读课,以一篇日记的形式记录了一位名叫田田的女孩对自己理想工作的设想及如何实现的计划。文章介绍了田田理想的工作是成为一名艺术家,打算搬到哪里去发展自己的艺术梦想,以及如何一步一步去实现自己的理想。通过学习田田对自己理想工作的设想,引导学生设想自己的理想职业,即人生的规划。可以通过学习本篇阅读材料,对学生进行励志教育,学习如何为实现理想而做出打算和安排,制定未来一段时间的计划。交流中学生们深入地进行了自我分析,结合实际树立了自己的奋斗目标,同时,对未来充满了信心,纷纷表示要分步骤有计划地去实现自己的人生规划。 本节课程遵循英语教学规律。英语教学的顺序为:单词—词组—句子—语篇。学习本节课之前,学生储备了一些表示职业的英语词汇,掌握了when引导的时间状语从句以及what、where、how引导的特殊疑问句,会用be going to、want to be等结构表述自己的思想。这一切都为学生进行本节语篇学习做了极好的铺垫。因此,本节课的难点是培养学生整体把握语篇的能力、思维的条理性以及语言表达的逻辑性。本节课的重点是提高学生对目标语言的实际应用能力。 【学情分析】 理想的职业,是学生耳熟能详的话题;从小学到初中,学生们的理想被谈论了一年又一年,以此为话题展开学习活动时,学生们肯定思维活跃,想象丰富,学习兴趣盎然。但是我所教的初二年级学生英语基础较为薄弱,自学意识欠缺,对学习是三分钟热度,不能长时间集中思想;他们能用汉语对“理想的工作”展开大段的论述,但用英语描述时就略显语言贫乏、语句缺少逻辑性。针对这种情况,在设计本课时,我设置多种教学情境以激发情意,调动学生学习热情;设计听、说、读、写等多种活动来辅助教学,调节学习气氛;引导学生用“探究式的学习方式”开展小组合作学习,确保全班学生共同参与,帮助学生把知识升华为能力,实现掌握知识、发展能力、培育品德的三维教学目标。 【设计思路】 体验式学习,简而言之就是“体验为红线,思维为主攻”。强化体验是学生成长的必由之路。从信息论来看,任何学习活动实质上都是一种信息传递的过程。“全身活动,心灵体验”的实质就是实现“多元化信息渗透”,就是把“老师滔滔讲,学生默默听”的单向信息传递,变为学生主体五官并用,全身心投入的多边信息交流和多向思维撞击,即把体验作为一条红线、把发展思维能力作为主攻方向。在本节课上,我从听、说、读、写四个方面,增加大量体验、和谐地变换体验形式,不断丰富体验内容,在探索观察阶段设计有听力练习、朗读、跟读、快读等活动,在研究思维阶段设计有目标知识学习、翻译词组、精读课文等活动,在迁移深化阶段设计有口语练习、写作练习等活动,让学生在体验中自主构建知识体系,在体验中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在体验中获得自身发展,把英语课上成英语基本功的综合提高课。

典型教学设计

《3.6 地球表面的板块》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 3.6 地球表面的板块科别科学年级七年级设计者陈遵松时间 教材分析 本节内容为七年级上册第三章第六节,是学习了地球的形状和构造、地壳活动之后对地球的进一步认识,学习本节内容能让学生了解一些地壳活动的本质原因。通过本节内容的学习能让学生了解怎样假说的建立和和假说的意义,培养科学思维,科学探究方法的训练。 学情分析在学习本节内容之前,学生对大陆漂移说和板块构造理论已经有一定的认知。学生不能区分假说和规律、理论的区别。另外,学生在运用板块构造学说解释一些地理现象时对学生的知识迁移能力要求较高。所以,本课设计了较多的学生活动、模拟实验、讨论等让学生从体验中去深刻认识和理解,从讨论中提高思维的灵活度。 为了加深认识,所以着重重建了魏格纳的发现的探究过程,使学生体会到像科学家一样的思考以及证据的重要性。 学习目标(一)知识与技能 1.了解大陆漂移说、海底扩张说提出的背景,阐述其主要观点; 2.说出板块构造学说的主要观点; 3.利用板块构造理论解释地球上某些现象发生的原因。 (二)过程与方法 1.结合科学探究的一般过程,带领学生重新历经一遍魏格纳提出“大陆漂移说”的整个过程。 2.通过小活动、小实验进行模拟板块的张裂和碰撞,加深板块运动造成的结果的印象。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通过了解大陆大陆漂移说、海底扩张说和板块构造理论的形成过程,初步体会假说在科学发展中的重要作用。 2.认识到证据在科学上的重要性,提倡追求实证的精神。 课 时 本节内容课时安排为2课时 准 备 课前准备好相关的素材、多媒体课件,模拟实验用具。

教学过程 1、展示地球仪,简单说明地球仪的用途及缺点(携带不方便) 2、展示世界地图(2张),一张从大西洋展开,另一张从太平洋展开。 问:从世界地图你有看到奇怪的地方吗? 3、展示南美洲与非洲局部图,并讲述:这个现象在1620年时,英国哲学家 弗朗西斯?培根就有提出过,但当时只当是一件趣事一揭而过。直到1910 年的某一天,年轻的科学家(魏格纳)由于身体欠佳,躺在病床上。百无 聊赖中,他的目光落在墙上的一幅世界地图上。于是这个在哲学家眼中只 是奇怪的现象,在科学家脑中深深地扎下了根。 接下来,我们就以小小科学家的身份,重走一遍魏格纳当年的思想历程。 4、魏格纳的探究历程: ⑴提出问题:南美洲和非洲为什么会刚好拼合在一起呢? ⑵建立猜想:巧合?两块大陆原来是合在一起的,只是后来由于某种原 因分开了。(适时展示两张完全重合但并不属于同一张的纸,证明单 从外形上看是有存在巧合的。同时也引出下面我们要找的证据。) ⑶设计方案:需要寻找哪些方面的证据呢?观看拼纸的小活动后,由学 生总结:岩层………;现存生物………;古生物化石………;山脉走 向………;气候现象的痕迹……… ⑷获取证据: ①岩层:大洋两侧岩石的岩性构造都有惊人的相似 ②生物:南美洲和非洲有相似的物种,鸵鸟,海牛 ③矿物:有能够随着地理界限拼合的连续的煤带等 ④气候:就是两地的地貌特征有相同的气候产生的特征 ⑤山系:北美纽芬兰一带的褶皱山系与西北欧斯堪的纳维亚半岛的褶皱 山系相对应﹐都属早古生代造山带 ⑥化石:巴西和南非石炭-二叠系的地层中均含一种生活在淡水或微咸水中 的爬行类──中龙化石 利用学生已有的 认知基础,构建问 题。 再现情境 重历科学探究的 整个过程。 进行科学探究的 训练。

最新《小学数学“数的认识”典型教学案例》

《小学数学“数的认识”典型教学案例》 一、课题的提出 随着课程改革的进一步深入,教学案例分析研究为人们越来越关注,它已成为教师成长中不可或缺的中介。通过案例的分析可让教师把新的教学理念落实到教学实践中,有利于实现有效课堂教学。 教学案例研究是发达国家在学校教育、师资培训中非常盛行而有效的方法,它在我国起步较晚,基础教育阶段的案例研究是近几年随着新课程改革才出现的,有关教学案例研究的书籍不多,特别是学科按内容分类的教学案例研究更为鲜见。总而言之,教学案例研究在我国是起步晚、底子薄;缺乏深度、效度;可行性、权威性不大。但现在开始为我国教育界所重视,它十分适合于一线教师的运用,而被学校誉为“真科研”,被专家认为是培养研究型教师,全面提高教师素质,促进学校发展的最为有效的形式。 新课改以来,大家从“什么是教学案例?怎样写教学案例?逐步对“教学案例”一词有了清晰地认识。同时在教育教学过程中,记录自己的教学经历、撰写教学经验总结和反思教学得失,适时地矫正、调整自己教学行为,为同行间的交流提供了思路和载体。老师们对教学案例的结构、特性、撰写的了解和认识也正逐步趋向成熟。但对案例分系列进行深层面研究,才刚刚开始。且在现行的小学数学案例研究上,还有很多不成熟的地方。其表现在: (1)大多是教师各自根据自己的教学所得撰写教学案例,随意性较大,研究性不够。

(2)对同类教学案例的比较剖析,深层面的研究还不完善。 (3)针对数学学科的内容,进行分板块的系统性研究还较缺失。 为此,在“备好课,上好课”的大教研氛围下,为更好地开展校本研究,推动教研组的教研工作。我们想根据数学学科的内容,分版块研究,这样从下到上所有年级段的数学老师就可以围绕一个内容,有目的针对性地进行深入研究,教师之间也有了更多相互交流研讨的题材,教研活动将更为实效。现集中优势兵力,依据教材的内容体系,以小板块“数的认识”切入。 二、课题研究的目的意义 本课题研究的目的:申请此课题的研究旨在通过对“数的认识”这一内容教学案例的分析和研究,完善教师对教学案例的撰写,逐步提高教师对教学案例剖析能力;促使本校数学教师对该教学内容有着较为系统全面地认识;同时了解不同年级段学生在学习本内容时所出现的问题和成效,为他们把握本内容,在教学实践中及时调整教学策略和方法,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提供借鉴。 本课题研究的意义:1、发挥学校各数学教研组的功能,以促进学校数学教研。2、,积累教研经验,提高数学教师的教学自省能力。 三、课题的界定 典型即具有代表性的人或事。

《教学案例》写法及示例

、什么是教学案例 教学案例是真实而又典型且含有问题的事件。简单地说,一个教学案例就是一个包含有疑难问题的实际情境的描述,是一个教学实践过程中的故事,描述的是教学过程中“意 料之外,情理之中的事”。这可以从以下几个层次来理解: 教学案例是事件:教学案例是对教学过程中的一个实际情境的描述。它讲述的 是一个故事,叙述的是这个教学故事的产生、发展的历程,它是对教学现象的动态性的把握。 教学案例是含有问题的事件:事件只是案例的基本素材,并不是所有的教学事件都可以成为案例。能够成为案例的事件,必须包含有问题或疑难情境在内,并且也可能包含有 解决问题的方法在内。正因为这一点,案例才成为一种独特的研究成果的表现形式。 案例是真实而又典型的事件:案例必须是有典型意义的,它必须能给读者带来一定的 启示和体会。案例与故事之间的根本区别是:故事是可以杜撰的,而案例是不能杜撰和抄 袭的,它所反映的是真是发生的事件,是教学事件的真实再现。是对 “当前”课堂中真实发生的实践情景的描述。它不能用“摇摆椅子上杜撰的事实来替代”,也不能从抽象的、概括化的理论中演绎的事实来替代。 二、撰写案例分析的途径 1、一种是精心研制的,主要是先确定研究的主题,再进行教学设计,把相关的理论 或教学策略自觉地应用在教学设计中,并实施;然后根据课堂现实进行案例分析,这一类 的案例,教师的课后反思,着重围绕研究的主题针对教学设计与课堂现实之间的落差(或 超越了预设的目标,或没达成预设的目标),以及处理课堂偶 发事件的方法与得失,分析原因,总结经验,寻找对策或提出新的问题与困惑。2、 一种是“无心栽花”,事先没有确定研究主题,甚至也没想到做案例分析,但所上的某节 课的精彩片断感动了自己,因此课后就把课堂发生的真实感 3 、一种是“借 鸡生蛋”,利用现有的教学资源――教学录像,针对某个教学热点难点问题,选择某些课题的教学片断,来加工成教学案例. 三、教学案例与其他体例的区别 1、案例与论文的区别: 从文体和表达方式上来看,论文是以说理为目的,以议论为主;而案例则以记录为目的,以记叙为主,兼有议论和说明。也就是说,案例是讲一个故事,是通过故事说明道 理。 从写作的思路和思维方式上来看,论文写作一般是一种演绎思维,思维的方式是从抽

典型课例

《怀念母亲》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学会8个生字,能正确读写真挚、避免等词语。能抄写对祖国魂牵梦萦的句子。 2.感悟课文内容,.能抓住关键词、句、段和日记,体会季羡林爷爷思念祖国的情感,感悟爱国情。 3.感情朗读。 4.搜集文中相关的资料。 教学重点:教学本课的重点是引导学生抓住那些表情达意的关键词句,通过朗读感悟,理解作者对两个母亲同样崇高的敬意和同样真挚的爱慕;课文语言富有跳跃性,而且作者对母亲和祖国的这种深厚感情,学生缺乏现实体验。因此,在感受作者的情感方面会存在一定的困难。 教学难点:能抓住关键词、句、段和日记,体会季羡林爷爷思念祖国的情感,感悟爱国情。 教学准备: 学生搜集关于季羡林的资料、阅读文章《永久的悔》、《我的中国心》的歌 教学过程: 激趣导入: 母亲,多么熟悉的字眼,多么亲切的称呼,我们曾无数次呼唤着母亲,无数次沐浴着母亲的爱。让我们一起轻轻地喊一声──母亲。 你脑海中浮现怎样的形象?用一两个词语来形容。(练说: 的母亲)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母亲,都对自己的母亲有着一份独特的爱。著名学者季羡林爷爷的文章里,对母亲也有着独特的解释。(出示课题、学生读课题。) 【设计意图:这节课的导入,我从直接点出课文的中心思想入手,从学生的生活实际入手,不仅训练了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同时也激

发了学生对母亲的情感,唤醒了学生生活中的情感体验,为学生在下一步课文学习中的感受、理解、体验打下坚实的情感基础。】检查预习: 1.出示“真挚”“食不下咽”“寝不安席”“频来入梦”“朦胧”“可见一斑”等词语检查学生读音 2.介绍文章作者及作品 3.作者说“我一生有两个母亲”是哪两个母亲?文中哪句话概括交代了作者对两位母亲的情感? 4文中哪些地方可以看出我对两个母亲怀着同样崇高的敬意和同样真挚的爱慕呢?请同学们再默读自己预习时勾画的语句体会作者的情感,准备与大家交流。(给予学生一定的整理时间)【设计意图:①这些内容是我校语文教学环节中的一项,以预习题组的形式出现指导学生学习,提高学生预习能力,从而提升课堂效率。②问题的设计步步为研读课文做铺垫。从课文的学习目标、重难点的提示到理解句段的内容的分析、质疑,从而增强课堂学习的针对性和目的性,减少听课的盲目性,大大降低听课的难度,增强学生学习的自信心,培养学生自己逻辑思维的能力。】 品读课文: 一、抓住重点语句,体会“失母之痛” 师:许多同学都勾画了第二自然段请你们自己小声地读一读本段,看看这一段中让你感受最深的一点是什么? 生:自由读 师:现在你们能不能把这长长的一段文字读成一个字? 生:我认为有悔,我认为有恨。 师:他用了书上的一个字,“恨”,“恨”有很多种,请你把目光再次锁定到这段文字当中,你从哪些语句当中看到了这个“恨”。 生:默读。 师重点引导学生理解:句子 (1)我痛哭了几天,食不下咽,寝不安席。

物理教学设计案例(共6篇)

物理教学设计案例(共6篇)

篇一:高中物理新课程教学设计案例及分析 高中物理新课程教学设计案例及分析 《磁感应强度》 一、三维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知道磁感应强度b的物理意义。 2、了解磁感应强度的方向是如何规定的。 1、通过对电场的研究方法类比探究描述磁场的物理量。 2、利用控制变量法探究磁场力与电流及长度的关系。 3、通过演示实验,分析总结,获取知识。 瓦房店市第三高级中学徐军 二、分析教学内容、确定重点难点 磁感应强度是电磁学的重要概念之一,是本节的重点。 三、分析学生状况、创设问题情境

在引入磁感应强度的概念时,基于学生接受能力不是太强,让学生首先回忆在学习电场强度时的探究方法。 四、设计和指导学生探究的教学策略 办代替。 通过上面的复习我们可以得到磁场的探究方法,即从磁场的基本性质出发,通过磁场对磁极和电流的作用来寻找描述磁场的物理量。可以通过小磁针的北极受力来规定磁感应强度的方向,但是因为小磁针有南极和北极,而不是磁单极子,两极受力会平衡,所以无法通过小磁针受力来定义磁感应强度的大小。教师指导学生通过磁场对电流元的作用力来定义磁感应强度的大小。 五、教学手段 蹄形磁铁、电源、滑动变阻器、电流表、金属杆、导线、铁架台、投影仪、投影片等

六、教学过程 (一)复习提问 如下表所示,填充电场中内容,并猜测磁场中填充内容: (二)引入新课 1、磁感应强度的方向(板书) 电场和磁场都是客观存在的。 问题:磁感应强度的大小能否从小磁针受力的情况来研究? 同学分析讨论后结果:不能。因为小磁针不会单独存在一个磁极,小磁针静止时,两个磁极所受合力为零,因此无法从小磁针受力的角度确定磁场的强弱。 研究电场时我们通过试探电荷受到的力与电量的比值定义电场强度。在物理学中,把很短一段通

优秀教学案例编写的一般要求

优秀教学案例编写的一般要求 一、什么是教学案例 在我们学校教育教学中有许许多多典型事例和疑难问题,作为教育教学研究的方式与成果表达形式之一的案例,它可以从不同角度反映教师在教学活动中遇到的问题、矛盾、困惑,处理这些问题时的思想,情感及灵感,它既有具体的情节,过程,真实感人,让人产生身临其境的感觉,同时又可以从教育理论、教学方法、教学艺术的高度进行归纳、总结,悟出其中的真谛,给人以启迪。教学案例是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对教学的重点、难点、偶发的事件或者是有意义的、典型的教学事例进行处理的过程、方法的记叙以及对该个案记录的剖析、反思、总结启示等。教学案例就是一个具体教学情景的故事,在叙述这个故事的同时,还需发表一些自己的看法--点评,所以,一个好的案例,就是一个生动、真实的故事加上精彩的点评。 二、教学案例的特点 1、案例与论文的区别 从文体和表述方式上看,论文是以说理为目的,以议论为主;案例则以记录为目的,以记叙为主,兼有议论和说明。也就是说,案例是讲一个故事,是围绕同一个事件,从不同的理论层面来进行解释。它通过事件找理论,通过故事说明道理。 从写作的思路和思维方式来看,论文写作一般是一种演绎思维,思维的方式是从抽象到具体;案例写作是一种归纳思维,它重在反思及启示,思维的方式是从具体到抽象。 2、案例与教案、教学设计、教学实录的区别 教案和教学设计只是一个大体框架,都是事先设想的教学思路,是对准备实施的教学措施的具体说明;教学案例则是对已经发生的教学过程的反映、追述与思考,是实实在在的例子,有时也是对设计框架的认证。一个写在教之前,一个写在教之后;一个是预期,一个是结果。 案例与教学实录的体例比较接近,它们都是对教学情景的描述,但教学实录是有闻必录,而教学案例是根据案例主题和案例问题有所选择地进行记录,是围绕主题,经过选择和取舍,按问题的产生、解决过程和解决的效果这一主线进行的案例事件写作记述的。案例中的教学实录可以是一节课中的一个片断,也可以是一节课或几节课的教学实录。 3.真实性、典型性、启发性、鲜明性 ·真实性:案例必须是是对某种具体情景的记录,是对"当前"课堂中真实发生的实践情景的描述,所提供的一个或一组教学事件不是虚构的故事,而是来自教育教学实践,事例的经过与结果是真实的,如实反映了事实的本来面目。 ·典型性:一般是指最具有代表性的、最能反映事物本质的有价值的实例。它最能显示同一类事物的共同特征、意义,通过对一个事例的研究,就能探索同一类事例相同的内在规律,这一事例具有很强的标准性、联系性。 ·启发性:是指本案例具有启发迁移作用,对其他事例的分析与处理具有借鉴意义和启示作用。 ·鲜明性:是指具有时代感,有明确的指向,富有鲜明的个性。 三、教学案例写作的要素、基本结构 教学案例一般有六个要素:主题、背景、案例问题事件、效果、评析及启示。案例可有反映与主题相关的不同问题或不同案例事件,目的是为了对同一个主题的几个小经验进行串联和整合;案例除有反思(即案例分析)外,还要有在反思基础上提炼出的"启示"。 案例的写作没有一个统一的格式,但从案例包含的内容来说,一个相对完整的案例大致应包含以下几个方面: 1、案例标题 一般来说,案例有两种确定标题的方式:一是用案例中的突出事件作为标题,二是把事件中包含的主题析离出来,作为案例的标题。 我们在日常教学中会发生许多事件,但并非所有的教学事件、教学故事都能成为有研究价值

几种常见的教学设计模式及其比较

几种常见的教学设计模式及其比较 教学设计理论是在其他相关学科理论如学习理论、教学理论、传播理论、系统理论等研究的基础上建立并发展起来的。但是,更为重要的是进一步扩展到实践应用的领域,用正确的理论指导实践。许多教学设计专家把教学设计的理论应用到实践中,形成一系列过程设计模式。这些模式一方面综合了理论与技术等各方面的因素,另一方面简化了复杂的教学理论以及教学过程各要素之间的关系,因此,设计过程模式也成为教学设计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 传统教学设计观念把教学设计过程看作纯粹是个人经验的产物,缺少一定的理论基础。现代教学设计模式则已经跳出这种传统框架,反映了现代教学设计理论与实践的状况,重点不再限于描述教学设计的具体步骤,而成为连接理论研究与实践操作之间的桥梁,其主要功能是便于教学理论在教学设计中的运用。 教学设计在实践上大致经历了四个不同阶段,体现了不同的教学理念。第一阶段把教学设计看成是应用科学。以行为主义心理学为基础,认为任何学习的结 果都是由一系列预先设置的学习目标所导致,教学设计的主要任务就是把学习分解成各种类型的行为目标,根据这些行为目标选择适当的媒体和方法,为教学提供一种可行的教学序列。其倡导者大多是心理学家,如斯金纳、梅格、加涅等。第二阶段倾向于用美学的方法对教学进行设计,重视美学形式对学生的影响,强调用美学效果吸引学习者的兴趣。其倡导者是一些富有创造性的媒体制造者。这一阶段人们已经认识到教学中学习者情感尤其是兴趣的发展。第三阶段教学设计侧重于解决问题的方法和过程。主张教学设计不应该根据预先确定的目标制定机械的教学步骤,因为学习并不都是像行为主义学习理论描述的那样可以通过简单的刺激-反应过程进行。学习应通过学习者自行探究和解决问题而进行,因而强调设计的探究、协作和创造性。这种教学设计过程确立了更为复杂的学习目标,以使学习者成为 可以解决问题的探究者。第四阶段,教学设计强调学习是一个动态的建构过程。尤其是进入九十年代以来,教学设计者和教师们逐渐意识到学习往往是个人的事情,学习是否成功与学习者先前已有的知识和经验有关,而且学生获取知识和经验的范围不断增加和扩展,更新和变化的速度也大大加快。教学设计目的不再是建立一系列学习步骤,更重要的是帮助学生建构自己的知识和世界。教学设计者和教师分别变成了学习背景的设计者和说明者。 以上可以看出教学设计过程模式的总的发展趋势是由原来的单一的应用科学形式转向了多样性的综合化形式。但不论怎样变化,教学设计过程都必须清楚地解决四个基本问题,一是学习者的特点是什么?二是教学的目标是什么?三是教学资源和教学策略是什么?四是怎样评价和修改?对这四个基本问题的处理和展开发生不同,就形成了众多的教学设计过程模式。1.迪克—凯瑞的系统教学设计模式迪克—凯瑞( W. Dick & L. Care)y 的教学设计过程模式最为突出,是典型的基于行为主义的教学系统开发模式,该模式从确定教学目标开始,到终结性评价

典型教学案例视频简介

典型教学案例视频简介 典型教案1:用偏光显微镜研究液晶相变及光学特性实验用偏光显微镜研究液晶相变及光学特性的实验是普通物理实验(三)中的综合实验,学生在两周时间内完成。 通过该实验使学生了解液晶的基础知识及其应用,使学生对液晶的光学性质和相变过程有深入了解。 实验内容为: 1.了解并观察液晶光学性质—双折射效应; 2.测定单轴液晶的光轴取向和光性符号; 3.观察和研究液晶的相变过程。 该实验曾激发了学生探索研究的兴趣,2000级物理基地班的宋五洲同学,在实验过程中改装原有的加热装置并设计制作了控温设备。 指导教师简介:于国萍,教授,物理科学与技术学院副院长、教学指导委员会主任. 典型教案2:光磁共振实验 光磁共振是光抽运和射频磁共振相结合的一种双共振过程,是用光抽运来研究原子超精细结构塞曼子能级间磁共振现象的双共振技术。双共振技术是由诺贝尔物理学奖获得者法国科学家卡斯特莱于20世纪50年代提出的。该技术既保存了磁共振高分辨的特点,同时又将测量灵敏度提高了几个数量级,是研究原子、分子高激发态的精密测量的有力工具,因此在激光物理、量子频标、弱磁场探测等方面都有重要应用价值。 本实验所涉及的物理内容很丰富,它可使学生学习到光学、电磁学和无线电电子学等方面的综合性实验知识,并能定性或半定量地了解到原子内部的很多信息,是一个典型的近代物理教学实验。其实验目的及要求是:(1)掌握先抽运和光检测的原理和实验方法,加深对超精细结构、光跃迁及磁共振的理解;(2)测定铷同位素85Rb和87Bb的F g因子,地磁场垂直和水平分量等,培养分析物理现象和处理实验数据的能力。 指导教师简介:吴奕初,博士,教授,霍英东教育基金会青年教师奖获得者,近代物理实验责任教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