钱钟书的翻译语妙天下

合集下载

钱钟书的语录

钱钟书的语录

钱钟书的语录精选钱钟书的语录170句话事空的,人是活的;不是人照着话做,是跟着人变。

假如说了一句话,就至死不变地照做,世界上没有解约、反悔、道歉、离婚许多事了。

——钱钟书以下是本店铺给各位读者分享的钱钟书的语录,欢迎阅读。

1、为学总须根柢经史,否则道听途说,东涂西抹,必有露马脚狐尾之日。

交好中远如严几道、林琴南,近如冒鹤亭,皆不免空疏之讥。

几道乃留洋海军学生,用夏变夷,修文偃武,半路出家,未宜苛论。

2、人寿几何,顽铁能炼成的精金,能有多少?但不同程度的锻炼,必有不同程度的成绩;不同程度的纵欲放肆,必积下不同程度的顽劣。

3、同路的人,一到目的地,就分散了,好像一个拨浪里的水打到岸边,就四面溅开。

4、也许女孩子第一次有男朋友的心境也像凉水冲了红酒,说不上爱情,只是一种温淡兴奋。

(小说《围城》)5、不轻易开口的人总使旁人想他满腹深藏着智慧,正像密封牢锁的箱子,一般人总以为里面结结实实都是宝贝。

6、有人失恋了,会把他们的伤心立刻像叫花子的烂腿,血淋淋地公开展览,博人怜悯,或者事过境迁,像战士的金创旧斑,脱—衣指示,使人惊佩。

鸿渐只希望能在心理的黑暗里隐蔽着,仿佛害病的眼睛避光,破碎的皮肉怕风。

7、一张文凭,仿佛有亚当、夏娃下身那片树叶的攻用,可以遮羞包丑;小小一方纸能把一个人的空疏、寡漏、愚笨都掩盖起来。

8、不过,演讲是站在台上,居高临下的;求婚是矮着半身子,仰面恳请的。

苏小姐不是听众,赵辛楣有本领使不出来。

9、一切做长辈的都不愿意小辈瞒着自己的秘密,把这秘密哄出来,逼出来,是长辈应尽的责任。

10、学校不但造就学生,并且应该造就教授找一批没有名望的人来,他们要借学校的光,他们要靠学校才有地位,而学校并非非有他们不可,这种人才真能跟学校合为一体,真肯出力为公家做事。

11、天生万物,人为万物之灵。

天地生人的目的,该是堪称万物之灵的人。

人虽然渺小,人生虽然短促,但是人能学,人能修身,人能自我完善。

人的可贵在人自身。

钱钟书《围城》中的15句精彩语录,语言犀利,让人哑然失笑

钱钟书《围城》中的15句精彩语录,语言犀利,让人哑然失笑

钱钟书《围城》中的15句精彩语录,语言犀利,让人哑然失笑《围城》是钱钟书所著的长篇小说,在中国现代文学史上时一部独特的小说。

小说的故事发生在抗战时期,讲述了男主人公方鸿渐留学回国后,在动荡不安的社会中遭受到的人生挫折,揭示了人生如围城这个深刻的哲学命题。

评论家认为小说《围城》是“中国近代文学中最有趣、最用心经营的小说”,小说语言犀利幽默,充分展示了钱钟书先生的才情。

笔者下面和大家分享其中一些精彩的语录。

1.婚姻是一座围城,城外的人想进去,城里的人想出来。

2.对于丑人,细看是一种残忍——除非他是坏人,你要惩罚他。

3..科学跟科学家大不相同,科学家像酒,越老越可贵,科学像女人,老了便不值钱。

4.真聪明的女人决不用功要做成才女,她只巧妙的偷懒。

5.这一张文凭仿佛有亚当夏娃下身那片树叶的功用,可以遮羞包丑;小小一张方纸能把一个人的空疏愚笨寡陋都掩盖起来。

6.结婚无需太伟大的爱情,彼此不讨厌已经够结婚资本了。

7.旅行是最劳顿,最麻烦,叫人本相必现的时候。

经过长期苦旅行而彼此不讨厌的人,才可以结交作朋友。

8.在大学里,理科学生瞧不起文科学生,外国语文系学生瞧不起中国文学系学生,中国文学系学生瞧不起哲学系学生,哲学系学生瞧不起社会学系学生,社会学系学生瞧不起教育系学生,教育系学生没有谁可以给他们瞧不起了,只能瞧不起本系的先生。

9.两个人在一起,人家就要造谣言,正如两根树枝相接近,蜘蛛就要挂网。

10.我们对采摘不到的葡萄,不但想象它酸,也很可能想象它是分外地甜。

11.女人原是天生的政治动物。

虚虚实实,以退为进,这些政治手腕,女人生下来全有。

……女人不必学政治,而现在的政治家要成功,都得学女人。

政治舞台上的戏剧全是反串。

12.同行最不宜结婚,因为彼此是行家,谁也哄不倒谁,丈夫不会莫测高深地崇拜太太,太太也不会盲目地崇拜丈夫,婚姻的基础就不牢固。

13.许多人谈婚姻,语气仿佛是同性恋爱,不是看中女孩子本人,是羡慕她的老子或是她的哥哥。

53句名家名译诠释信达雅 句句音韵流动

53句名家名译诠释信达雅 句句音韵流动

名家名译诠释信达雅译事三难:信、达、雅。

求其信,已大难矣!故信矣,不达,虽译,犹不译也,则达上焉。

...易曰:“修辞立诚。

”子曰:“辞达而已!”又曰:“言而无文,行之不远。

”三者乃文章正轨,亦即为译事楷模。

故信、达而外,求其尔雅。

——严复《天演论·译立言》1.原文:It is an ill wind that blows nobody good.译文:世事皆利弊并存。

赏析:原句结构比较特殊("It is ... that ..."),理解起来有点困难。

“对谁都没有好处的风才是坏风”,也就是说大多数情况下风对人都是有好处、有坏处,再引申一步就成了上面的译句。

翻译的前提是理解。

有人指出,市面上见到的翻译作品,有好多都带有因理解不正确而产生的低级错误,“信”都谈不上还妄谈什么“达”和“雅”!初学翻译,在理解原文上当不遗余力。

2.原文:Their language was almost unrestrained by any motive of prudence. 译文:他们几乎爱讲什么就讲什么,全然不考虑什么谨慎不谨慎。

赏析:如果硬译,译文势必成了“他们的言论几乎不受任何深思熟虑的动机的约束”。

译者本其译,化其滞,将原句一拆为二,充分运用相关翻译技巧,译文忠实、通顺。

3.原文:Get a livelihood, and then practise virtue.译文:先谋生而后修身。

(钱钟书译)赏析:原句是祈使句,译句也传达出了训导的意味。

用“谋生”来译“Get a livelihood",用“修身”来译“practise virtue",可谓精当。

巧的是,原句七个词,译句也是七个汉字。

4.原文:I enjoy the clean voluptuousness of the warm breeze on my skin and the cool support of water.译文:我喜爱那洁净的暖风吹拂在我的皮肤上使我陶然欲醉,也喜爱那清亮的流水把我的身体托浮在水面。

钱钟书名言警句30句

钱钟书名言警句30句

钱钟书名言警句30句1.偏见可以说是思想的放假。

它不是没有思想的人的家常日用,而是有思想的人的星期日娱乐。

2.你不会认识我,虽然你上过我的当。

你受我引诱时,你只知道我是可爱的女人、可亲信的朋友,甚至是可追求的理想,你没有看出是我。

只有拒绝我引诱的人,像耶稣基督,才知道我是谁。

3.据说每个人需要一面镜子,可以常常自照,知道自己是个什么东西。

不过,能自知的人根本不用照镜子;不自知的东西,照了镜子也没有用。

4.天下就没有偶然,那不过是化了妆的、戴了面具的必然。

5.如果你吃到一个鸡蛋,觉得好吃,你又何必去认识下蛋的母鸡呢?6.形容女子“风骨”:有人叫她“熟食铺子”,因为只有熟食店会把那许多颜色的肉公开陈列:又有人叫她“真理”,因为据说真理是赤裸裸的。

鲍小姐并未衣不遮体,所以他们修正为“局部的.真理”。

7.思想是不出声的语言。

8.猪是否能快乐得像人,我们不知道;但是人容易满足得像猪,我们是常看见的。

9.有用的东西只能给人利用,所以存在;偏是无用的东西会利用人,替它遮盖和辩护,也能免于抛弃。

10.侯营长有个桔皮大鼻子,鼻子上附带一张脸,脸上应有尽有,并未给鼻子挤去眉眼,鼻尖生几个酒刺,像未熟的草莓,高声说笑,一望而知是位豪杰。

11.历史该如洛高所说,把刺刀磨尖当笔,蘸鲜血当墨水,写在敌人的皮肤上当纸。

12.丈夫是女人的职业,没有丈夫就等于失业。

13.许多女人会笑得这样甜,但她们的笑容只是面部肌肉柔软操,仿佛有教练在喊口令:“一!”忽然满脸堆笑,“二!”忽然笑不知去向,只余个空脸。

14.两个人在一起,人家就要造谣言,正如两根树枝接近,蜘蛛就要挂网。

15.一句话的意义在听者的心里,常像一只陌生的猫到屋里来,声息全无,直到"妙"的一叫,你才发觉它的存在。

16.流言这东西,比流感蔓延的速度更快,比流星所蕴含的能量更巨大,比流氓更具有恶意,比流产更能让人心力憔悴。

17.我都姓了一辈子“钱”了,难道还迷信钱吗?18.有些所谓的研讨会其实就是请一些不三不四的人,吃一些不干不净的饭,花一些不明不白的钱,说一些不痛不痒的话,开一个不伦不类的会!19.文凭就好象有亚当夏娃下身那树叶的功用,可以包羞遮丑。

钱钟书翻译经典翻译.pdf

钱钟书翻译经典翻译.pdf

1.If all the sky were parchment and all the sea were ink按“青天做纸张”之语,西方各国诗人皆有之,常以“碧海化墨水”为对。

P.192.New forms are simply canonization of inferior genres.百凡新体,只是向来卑不足道之体忽然列品入流。

P.353.behind its attributes须在未具性德以前,推其本质。

P.374.“Not of the letter, but of the spirit; for the letter killeth, but the spirit giveth life.” 意在言外,得意忘言,不以词害意。

P.435.To hold, as’t were, the mirror up to nature.持镜照自然。

P.606.selective imitation取舍之工。

P.607.This is an art / Which does mend nature, change it rather, but/ That art itselfis Nature (The Winter’s Tale, IV, iv. Polixenes)莎士比亚尝曰:“人艺足补天工,然而人艺即天工也。

”p.618.In shape the perfection of the berry, in light the radiance of the dewdrop.(Lord Tennyson; A Memoir, by his son, Vol. I, P.211)体完如樱桃,光灿若露珠。

P.114(Alexander Smith: A Life Drama)9.“A poem round and perfect as a star. ”“诗好比星圆。

”P.11410.“It used to be said of a famous cricketeer that he bowled or batted with his head. ”(S. Alexander: Beauty and Other Forms of Value, p.25)画以心而不以手。

钱钟书经典语录

钱钟书经典语录

钱钟书经典语录作者:来源:《新作文·初中作文指南》2011年第10期【作家简介】钱钟书,中国著名学者、现代文学研究家、作家、文学史家、古典文学研究家。

著有散文集《写在人生边上》,短篇小说集《人·兽·鬼》,长篇小说《围城》,选本《宋诗选注》。

文论集《七缀集》《谈艺录》及《管锥篇》(五卷)等。

钱钟书淡泊名利,甘愿寂寞,辛勤研究,著作等身,饮誉海内外,为国家和民族作出了卓越贡献,培养了几代学人,是中国人民的宝贵财富。

【语录解读】1.天下就没有偶然,那不过是化了妆的、戴了面具的必然。

所以说成功不是偶然,失败也不是偶然。

别人成功时,我们除了迷醉于成功者身上耀眼的光环,更应看到他背后的艰辛与付出。

而自己失败时,我们也不要仅仅发出“时也命也”的自怨自艾,而更应反思:我们是否真正为自己的人生奋斗过?剥开“偶然”的神秘面纱,我们才能更接近人生的真谛。

2.一张文凭,仿佛有亚当、夏娃下身那片树叶的功用,可以遮羞包丑;小小一方纸能把一个人的空疏、寡陋、愚笨都掩盖起来。

这句话穿越时空,至今仍有强大的生命力,原因无非是社会上有着太多的只有文凭而身无一技之长的人。

这不是说文凭无用,而是说在拿到文凭时,我们还必须获得与之相配的实际能力。

文凭是人生的敲门砖,而这扇门敲开后究竟能走多远,还取决于你自己的实力。

3.围在城里的人想逃出来,城外的人想冲进去,对婚姻也罢,职业也罢,游戏也罢,人生的愿望大都如此。

人们总是对未知的事物充满好奇心,想一探究竟,但有时候,你身处其中之时,又拼命地想逃避。

所以不要人云亦云,远方的事物因为距离感而带有美丽的光环,而揭开这一层面纱后未必是你想要的结果。

只有掌握充分的信息,充分了解自我,才能找到最适合自己的道路。

4.流言这东西,比流感蔓延的速度更快,比流星所蕴含的能量更巨大,比流氓更具有恶意,比流产更能让人心力憔悴。

“人言可畏”“众口铄金,积毁销骨”“三人成虎”……有太多太多的典故诠释流言的可怕。

钱钟书翻译经典翻译

钱钟书翻译经典翻译

1.If all the sky were parchment and all the sea were ink按“青天做纸张”之语,西方各国诗人皆有之,常以“碧海化墨水”为对。

P.19 2.New forms are simply canonization of inferior genres.百凡新体,只是向来卑不足道之体忽然列品入流。

P.353.behind its attributes须在未具性德以前,推其本质。

P.374.“Not of the letter, but of the spirit; for the letter killeth, but the spirit giveth life.”意在言外,得意忘言,不以词害意。

P.435.To hold, as’t were, the mirror up to nature.持镜照自然。

P.606.selective imitation取舍之工。

P.607.This is an art / Which does mend nature, change it rather, but/ That art itself is Nature (The Winter’s Tale, IV, iv. Polixenes)莎士比亚尝曰:“人艺足补天工,然而人艺即天工也。

”p.618.In shape the perfection of the berry, in light the radiance of the dewdrop. (Lord Tennyson; A Memoir, by his son, Vol. I, P.211)体完如樱桃,光灿若露珠。

P.1149.“A poem round and perfect as a star. ”(Alexander Smith: A Life Drama)“诗好比星圆。

”P.11410.“It used to be said of a famous cricketeer that he bowled or batted with his head. ”(S. Alexander: Beauty and Other Forms of Value, p.25)画以心而不以手。

【中华杂谈】钱钟书的翻译语妙天下

【中华杂谈】钱钟书的翻译语妙天下

【中华杂谈】钱钟书的翻译语妙天下钱钟书,一座文化昆仑,一代博学鸿儒。

他博学多能,兼通数国语言,学贯中西,在文学创作和学术研究、翻译三方面均做出了卓越成绩。

钱钟书的翻译恣肆传神信属鬼工。

他译英国诗人拜伦写给情人的一封信,走笔典雅,一不留神,竟超过了原文,成了倾诉离别之苦的绝唱;也完美地实践了他提出的翻译的“化境”(既能不因语文习惯的差异而露出生硬牵强的痕迹,又能完全保存原有的风味)之说。

拜论原文:Everything is the same, but you are not here, and I still am. In separation theone who goes away suffere less than the one who stays behind.钱钟书译文:此间百凡如故,我仍留而君已去耳。

行行生别离,去者不如留者神伤之甚。

译文用典浑然天成,丝毫不露翻译之痕;令人玩味再三,拍案叫绝。

从1950年到1956年,钱先生几乎没有文章发表。

这六七年时间,一个大学问家怎能无论著问世?一直让学界感到不可思议。

原来在这段时间里,钱钟书先生担任《毛泽东选集》英译委员会主任委员。

刘继兴考证,钱钟书先生曾在1955年填写的《中国作家协会会员表》中说:“自1950年7月起至去年(1954)2月皆全部从事《毛泽东选集》英译工作,故无暇顾及其他活动”。

《毛泽东选集》是毛泽东思想的集中体现。

把“毛选”四卷准确地译成英文,是极为严肃的政治任务。

谁能领衔担此重任,学贯中西的钱钟书先生自然是最合适的人选了。

钱钟书当年从清华考取牛津大学留学生时,其考试成绩名列榜首。

他在牛津大学爱克赛特学院潜心攻读英国文学,其时牛津大学出版一套“东方哲学、宗教、艺术丛书”,聘请钱钟书担任特约编辑,他是编辑组中惟一的一个中国学生,其英文水平可见一斑。

钱钟书的学术代表作《管锥编》中征引西方学者和作家达千余人,征引包括数种语言的著作1780多种。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钱钟书的翻译语妙天下
钱钟书,一座文化昆仑,一代博学鸿儒。

他博学多能,兼通数国语言,学贯中西,在文学创作和学术研究、翻译三方面均做出了卓越成绩。

钱钟书的翻译恣肆传神信属鬼工。

他译英国诗人拜伦写给情人的一封信,走笔典雅,一不留神,竟超过了原文,成了倾诉离别之苦的绝唱;也完美地实践了他提出的翻译的“化境”(既能不因语文习惯的差异而露出生硬牵强的痕迹,又能完全保存原有的风味)之说。

拜论原文:Everything is the same, but you are not here, and I still am. In separation theone who goes away suffere less than the one who stays behind.钱钟书译文:此间百凡如故,我仍留而君已去耳。

行行生别离,去者不如留者神伤之甚。

译文用典浑然天成,丝毫不露翻译之痕;令人玩味再三,拍案叫绝。

从1950年到1956年,钱先生几乎没有文章发表。

这六七年时间,一个大学问家怎能无论著问世?一直让学界感到不可思议。

原来在这段时间里,钱钟书先生担任《毛泽东选集》英译委员会主任委员。

刘继兴考证,钱钟书先生曾在1955年填写的《中国作家协会会员表》中说:“自1950年7月起至去年(1954)2月皆全部从事《毛泽东选集》英译工作,故无暇顾及其他活动”。

《毛泽东选集》是毛泽东思想的集中体现。

把“毛选”四卷准确地译成英文,是极为严肃的政治任务。

谁能领衔担此重任,学贯中西的钱钟书先生自然是最合适的人选了。

钱钟书当年从清华考取牛津大学留学生时,其考试成绩名列榜首。

他在牛津大学爱克赛特学院潜心攻读英国文学,其时牛津大学出版一套“东方哲学、宗教、艺术丛书
”,聘请钱钟书担任特约编辑,他是编辑组中惟一的一个中国学生,其英文水平可见一斑。

钱钟书的学术代表作《管锥编》中征引西方学者和作家达千余人,征引包括数种语言的著作1780多种。

很多引用的外文是钱钟书先生凭他超人的记忆默写出的。

由此可见他英文造诣之深。

1950年,中央有关领导几次邀他担任《毛泽东选集》英译
委员会的主任委员,经过慎重考虑,他方应允。

并非钱先生高傲,而实在这是一项艰巨而又具有风险性的工作啊。

这是关系到把毛泽东思想公诸于全世界的大事,不允许有丝毫的偏差。

接受这一任务后,钱先生为此付出大量心血。

他负责英文翻译、审稿、定稿工作,极端认真,一丝不苟,绝不放过任何一个微小的枝节问题。

那时候他家住北京西郊中关村,而工作地点在东城区,每天要坐车走很远的路。

令人欣慰的是,以他的学问和能力,“毛选”四卷英译本,不仅达到了“信、达、雅”,更达到了“化境”的翻译标准(“化境”一语由钱钟书在其《林纾的翻译》一文中提出)。

当时翻译《毛选》时,金岳霖碰到一句成语:“吃一堑,长一智。

”不知如何翻译是好,只好问钱钟书,
不料钱钟书脱口而出答道:A fall into the pit,A gain in your wit.形音义三美俱备,令人叫绝,金岳霖自愧不如,大家无
不佩服。

还有一句成语:“三个牛皮匠,合成一个诸葛亮。

”钱钟书译成:Three cobbler swith their wits combined,Equal Zhuge Liang the master mind.
于是传诵一时,外研社1997年版《汉英词典》中该成语从钱译。

钱钟书无可争议地登上了中国译坛的顶峰。

《毛选》中的“化悲痛为力量”,钱钟书译作Turn grief into strength,也是传神之笔。

钱钟书还指出《毛选》原稿说孙悟空钻进牛魔王的腹中有误(见毛著《一个极其重要的政策》一文),应为铁扇公主,从而纠正了《毛选》正文的一个差错。

钱钟书先生对翻译工作非常认真,也很下功夫,他特别瞧不上那些混饭吃的翻译家。

在其《林纾的翻译》一文中,钱钟书先生关于那些差劲的翻译有这么一段精妙绝伦的嘲讽:
“翻译本来是要省人家的事,免得他们去学外文、读原作,却一变而为诱导一些人去学外文、读原作。

它挑动了有些人的好奇心,惹得他们对原作无限向往,仿佛让他们尝到一点儿味道,引起了胃口,可是没有解馋过瘾。

他们总觉得读翻译像隔雾赏花,不比读原作那么情景真切。

歌德就有过这种看法;他很不礼貌地比翻译家为下流的职业媒人——中国旧名“牵马”,因为他们把原作半露半遮,使读者心仰神驰,想象它不知多少美丽。

要证实那个想象,要揭去那层遮遮掩掩的面纱,以求看个饱、看个着实,就得设法去读原作。

这样说来,好译本的作用是消灭自己;它把
我们向原作过渡,而我们读到了原作,马上掷开了译本。

自负好手的译者恰恰产生了失手自杀的译本,他满以为读了他的译本就无须去读原作,但是一般人能够欣赏货真价实的原作以后,常常薄情地抛弃了翻译家辛勤制造的代用品。

倒是坏翻译会发生一种消灭原作的功效。

拙劣晦涩的译文无形中替作者拒绝读者;他对译本看不下去,就连原作也不想看了。

这类翻译不是居间,而是离间,摧毁了读者进一步和原作直接联系的可能性,扫尽读者的兴趣,同时也破坏原作的名誉。

十七世纪法国的德·马罗勒神父就是一个经典的例证。

他所译古罗马诗人《马夏尔的讽刺小诗集》(Epigrams of Martial)被时人称为《讽刺马夏尔的小诗集》(Epigrams against Martial)”。

钱钟书曾发感慨道:“从事文字工作,最容易的是编写大部头书,洋洋洒洒,易掺水分;其次是论文,自应要有新观点、新材料,但若有自己尚未弄懂的问题,尽可按下不表;再其次是注释,字字句句都得追究,万一遇到拦路虎,还可以不注或径作“不详”、“待考
”,一般也是容许的;最难的是翻译,就连一个字都逃不过去了。

”这番很能体现钱氏幽默的议论,恐怕有他参加《毛选》英译的甘苦体会在内。

由于《毛泽东选集》英译工作在当时具有保密性质,鲜为人知,而钱钟书先生又从未张扬,很少有人知道“毛选”四卷英译本中饱含着大学者钱钟书先生数年来的心血与汗水。

1960年,钱钟书又参加毛泽东诗词英译本的定稿工作。

这个定稿小组的组长是袁水拍,组员有乔冠华、钱钟书、叶君健。

袁水拍是文艺界领导、诗人,叶君健用英文写过长篇小说《山村》,皆一时俊才。

而钱先生则脚踏中西文化,集学者、作家、诗人、语言大师于一身,其作用自然是举足轻重。

这一工作一直持续到1966年开始后“文革”
中停止。

直到1974年秋天,他们又开始工作,完成审定毛泽东诗词英译的工作。

毛泽东的诗词气势磅礴、比附曲折、寓意闳远,英译时很有难度,如《七律·到韶山》“红旗卷起农奴戟,黑手高悬霸主鞭”中的“黑手”,究竟是地主之手,镇压农民运动,还是农奴之手,夺取地主武装,据说英译组也有争论。

他们还把有些疑难问题直接向毛泽东请示,但不知何故,毛泽东一直没批复说明。

钱钟书的博大精深给大家留下了很深的印象。

曾参与毛泽东诗词英译本定稿工作的赵朴初后来回忆说:“钱钟书的渊博学识真是了得,我是专攻佛学的,我读过的佛学经典,
他不仅几乎都读了,而且很有见解。

” (刘继兴)
感谢光临稻香居人。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