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现代文阅读理解经典必练题目80篇(附参考答案)

合集下载

(最新版)初中语文现代文阅读训练试题及答案共20篇汇总

(最新版)初中语文现代文阅读训练试题及答案共20篇汇总

中考语文阅读理解真题附答案详解一、阅读理解训练题1.(2020南京)名著阅读:佳肴弗食,不知其旨;好书不品,不知其妙。

下面是米豆和小轩所写读后感的提纲,你也从初中语文教科书重点推荐的12部名著中选择一部,另选角度,写出你的读后感提纲。

【米豆的提纲】《西游记》里猪八戒真逗。

他被莲花洞的妖怪吊在梁上时,竟然要他们给自己备办斋饭,还历数了蘑菇、竹笋等食材。

他虽是个想象中的形象,却和现实中不吃不欢的吃货差不多。

→作者身边也许就有猪八戒这样的人吧?作者应该是从他们身上获得灵感的。

→原来,高超的想象力既需要有天马行空的思维,也需要有对现实生活细致入微的观察与体悟。

【小轩的提纲】《水浒传》中李逵和宋江、戴宗在琵琶亭吃酒,李逵用大碗筛酒,戴宗说他:“兄弟好村!”接着,李逵见他二人不喜鱼汤中的鱼,便从他们碗中捞鱼吃。

这个“村”字真妙,写尽了李逵的粗俗。

→想来,作者喜欢观察和研究人的个性,也喜欢用最简洁的语言作精准的概括。

→可见,刻画人物的语言的精准,来自对人物个性把握的精准。

我想写好人物,就要好好把握人物的个性。

【你的提纲】①→②→③【分析】本题考查读后感的提纲的拟写。

每个人读文章的角度都会有所不同,所以获得的感受也会千差万别。

但读一篇文章的感受,大多从作品的思想内容和艺术表现手法等方面加以概括。

我们要从备选名著中选取自己最喜欢,感触最深的一部即可。

【解答】答案:示例:①《骆驼祥子》中虎妞死后祥子路遇刘四爷,愤怒的祥子“忽然找到了自己:'你下来!下来……'”与在刘四爷寿宴上恭顺小心的祥子判若两人。

②祥子的性格随情节发展而变化,作者通过前后对比刻画人物形象。

③因此,写人物不光要静态刻画,还要抓住人物语言、动作,在对比中表现人物的内心世界。

【点评】解答这类题,要在对问题的内容充分理解和把握的基础上进行。

要扣住主题,围绕重点语句加以概括。

2.(2021宿迁)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各小题。

磨刀匠进城肖国才①仲春的一个周末清晨,小区门口来了位衣着朴实、满脸笑容的磨刀匠。

【精选】初中语文现代文阅读训练试题及答案共20篇

【精选】初中语文现代文阅读训练试题及答案共20篇

中考语文阅读理解真题附答案详解一、阅读理解训练题1.(2020南京)报纸阅读:小轩拿来了同学们正在编写的社区报,你们津津有味地看了起来。

C健康生活 2020年7月10日﹣﹣热点新闻﹣﹣减肥食谱里的“美丽餐”近日,有些健身馆推出名叫“美丽餐”的新一代减肥食谱。

该食谱安排减肥者在连续几天的低热量饮食后,可随自己的喜好任意吃顿高能量、高碳水化合物的食物,仍旧能保持减肥的良好效果,故名“美丽餐”。

这一食谱既能满足人的口腹之欲,又能使人保持苗条身形,一经推出,立刻受到不少减肥人士的热捧。

“美丽餐”真的这么神奇吗?对此记者采访了化学和生物工程学宋教授。

宋教授解释说:“美丽餐”的推出与“瘦素”有关。

瘦素是一种由脂肪组织分泌的蛋白质类激素,它通过血液循环进入大脑后,会参与多种激素和信号因子的产生和释放,参与糖、脂肪等能量代谢的调节,促使人体减少食物摄入,增加能量释放,抑制脂肪细胞的合成,进而减轻体重。

宋教授表示,这种“美丽餐”希望能“欺骗”人体,让人体相信没有能量摄入不足的状况,以继续稳定瘦素水平,保持减肥效果。

科学家在研究中发现,只有少量数据显示,正常人采用这种方式可以暂时提高瘦素水平。

(信息源自《科技日报》)怎样才能减肥物理学上有个公式:E=me2.从这个公式来看,我们吃饭一方面是为了获得能量,另一方面则是从食物里获取一些人体必需的物质,参与人体的合成与代谢,如氨基酸、维生素、无机盐等。

从能量的角度来分析,如果摄入的能量比消耗的多,也就是说吃得多却消耗得少就会长肉。

因此想要减肥得从两方面人手,一是减少能量摄入,二是增大能量消耗。

(选自《1分钟物理》,天津科学技术出版社2020年版)图说健康(1)看到报上的漫画,大家都笑了。

你分别模拟画上两个人物的口吻,展开对话。

胖者:①瘦者:②(2)读了热点新闻,米豆说:“如果有人想减肥,只要吃‘美丽餐’,用不着吃‘减肥药’了。

”你仔细读了新闻后,否定了她的想法,并作了解释。

初中语文现代文阅读训练及答案二十篇

初中语文现代文阅读训练及答案二十篇

初中语文现代文阅读训练与答案一、寂静除夕夜(1)每当___的鞭炮声四起,绚丽夺目的焰火映亮夜空……我就会___地想起20年前的那个除夕夜。

(2)那是“文革”时期,父亲一夜之间被打成“现行反革命分子”。

(3)消息传来,母亲当即昏厥,待醒来已神志不清,语无伦次。

这____的打击个母亲不知所措,她疯了。

(4)和美之家一下子抽去了两根顶梁柱,剩下的,除了一个年过半百的姥姥,就是我们几个未成年的孩子了。

(5)日子的艰难可想而知。

品学兼优的姐姐含泪放弃了学业——很快在小学当上了民办教师,一天可挣得5分工。

尽管如此,家里依然是吃了上顿没下顿。

更痛苦的是,精神失常的母亲还时不时对这个破败之家来个毁灭性的摧残。

她有个怪癖,平日安安静静不言不语,但只要一看见人流泪或听到鞭炮声(后来由她误会成枪声),便歇斯底里地大哭大闹,摔碗,直至声嘶力竭动弹不得。

(6)因此,姥姥常常嘱咐我们,无论如何不能在母亲面前流泪。

(7)春节临近了,按乡村规矩腊月二十三为小年,早放鞭炮敬拜祖先,而除夕夜吃年夜饭放鞭炮则是永年好运的预兆。

早已被折磨得不成人形的姥姥心力交瘁,万般无奈中将我们姐弟叫到跟前,吩咐道:你们出去给家家户户磕磕头、说说好话看能不能过小年不放鞭炮,三十再放,省得你母亲接二连三的发作,我实在是怕了。

(8)于是,姐姐带着我们出发了。

(9)我们居住的院子前后约有九排七八十户人家。

我们从头一排开始,每到一户姐弟四人便一字儿排开,齐齐下跪,告诉她们母亲的病情,乞求他们少放一次鞭炮。

就这样我们不过走了十多户人家人们便一传十,十传百,再后来家家户户都陆续出来人了。

围拢来的乡亲说什么也不让我们下跪,一位年长的大妈抱起我,含泪道:(10)“苦命的孩子,我们都晓得,不用磕头了,我们不放鞭炮,一个也不放。

”(11)我牢记着姥姥的叮嘱,拼命忍住泪水,然而,我却分明看见,围拢来的乡亲们全都流下泪来……(12)小年就这样平静地过去了。

(13)三十那天,吃过晚饭后,姥姥便领着我们着手准备即将面临的灾难。

初中语文阅读理解练习题及答案

初中语文阅读理解练习题及答案

初中语文阅读理解练习题及答案初中语文阅读理解练习题及答案「篇一」邻居阿麻①我与邻居阿麻结怨已经很久了,瞧他那副样子,够你烦心:脸麻,腿跛,背驼。

因为这副尊容,他已经四十多岁了还是个“快乐的单身汉”。

②单身汉有空闲,管闲事管到了我的头上。

我和我的伙伴们在玩的方面个都是天才。

下雪天,我们拆别人的篱笆学大人烧炭,他提起一桶水,“噗”的一声,将炭窑冲得稀烂:“烧了镇上的房屋,你们去坐牢?”秋天,我们有土炸药炸别人家菜园的南瓜,炸得“瓜肉横飞”,我们高兴得直翻跟斗。

正当得意忘形之时,阿麻的手钳住我:“看我不告诉你们爷娘!”回家后,我们都挨到一顿打,皮肉受苦,奇痛难忍。

我们奈何不了阿麻,只能编歌谣泄恨:“麻子麻叮当,骑马上洪江,听到锣鼓响,麻子脸上痒。

”这时,阿麻便要追击,我们“哗”的`一声跑散,望着他一跛一跛的样子,我们开心得像喝了“可口可乐”。

③我们不喜欢他,小镇上的大人们也不怎么喜欢他。

这中间有个缘故。

④小镇的西边有一条河,是学生上学和大人外出的必经之路,河上有座年久失修的桥,桥上桥板朽了,常常跌倒人;木桥墩烂了,走在上面摇摇晃晃像荡秋千。

www.终于,一场大雨,猛然的山溪水将它冲走,还带走了我的一个好伙伴春山。

我庆幸那天贪玩旷课,拣得了一条小命。

阿麻请人做了个小木船,干起了摆渡的行当。

第一天过渡免费,镇里的人都说他在积德。

可是,第二天收费1角,后来竟然涨价到了4角。

阿麻“发”了,腰包胀鼓鼓,有人骂他“黑良心,赚昧心钱”,但他默默地忍受了。

⑤风里来,雨里去。

阿麻摆渡六年,操劳过度,脸色蜡黄,日渐消瘦。

人们担心,他总有一天会栽倒在小河里。

⑥后来,小河上砌起了一座石拱桥,小巧玲珑,像一把小金锁,锁住了放荡不羁的小河。

从此,小镇的人们过河如履平地,都说修桥人泽被后世。

⑦小桥落成的前两天,阿麻死了。

医生说他患的是癌症。

⑧小桥落成那天,正逢小镇赶集,人山人海,好不热闹。

桥上没有彩灯,没有横幅,没有红绸。

一挂20xx响,响过以后,镇长讲话了:“今天,我们在这里举行小桥落成典礼暨阿麻同志追悼会。

初中语文现代文阅读理解精选(含参考答案)

初中语文现代文阅读理解精选(含参考答案)

初中语文现代文阅读理解精选(含参考答案)一、现代文阅读1.阅读《书院与乡愁》,完成问题。

书院与乡愁①这是我见到的藏书最丰的个人书院,位于川西德阳市旌阳区,名叫高槐书院。

高槐是这个村子的名字,是有着高大的槐树吗?槐树是有的,却不高大,在村子之外和房前屋后,谦卑地站立于深秋的微雨里。

因此显眼的不是槐树,而是民谣小院、高槐书院、高槐木刻、染云山房,木刻与染房,都是非遗项目,做民谣的是几个从丽江过来的年轻人,自创自唱。

在村庄入口处,下一段小小的斜坡,就到了书院的院坝,站在院坝里,就见屋内书架林立。

进门,抬眼就看到伦茨的《德语课》,那是我喜欢的小说,也是我一直没读完的小说;不急着读完,正因为喜欢。

在陌生的环境里,遇见自己喜爱之物,喜爱就化为喜悦了。

然后是我们熟知的世界名著,中国古典和现当代名著,层间很高的两层木楼,包括楼梯两侧,满满当当排列着,足有二十多万册。

②一个壮实的年轻人守在那里,说自己刚大学毕业,回来是帮助父亲。

这个书院,这些书,都是他父亲的。

德阳我不可谓不熟悉,跟这里的作家和学者多有来往,但从没听说谁有这么多藏书,于是问他父亲的名字。

“他叫舒銮兵”,年轻人说。

想了想,竟不认识。

“他是个厨师”,年轻人又说。

③这让我暗暗吃了一惊,同时平添了几分敬意。

厨师爱书,当然并不稀奇,难得的是拥有如此巨大的数量,且品质高雅,种类繁多,除文学、历史、哲学,还有音乐、医学、农科……二楼的一间屋子里,放了八千多册创刊号。

据悉,全国私人收藏的创刊号,唯上海一藏书家比舒銮兵丰富,那人有上万册。

名著可不断翻印,创刊号却是唯一的,是一个时代文化风尚的见证。

我小心翼翼翻开一本,打头是茅盾先生的文章,发黄的纸页,留下时间走过的足迹,也留下那个时代特有的气息。

茅盾的那篇文章里,无非是简述办刊的缘起,文字平顺,却字字句句给我仓廪殷实的感觉。

是旧书赋予的感觉。

很长时间以来,我都读电子书了,手不那么累,也便于携带,而电子书不会给予我那样的感觉。

(最新)中考现代文阅读真题带答案共20篇

(最新)中考现代文阅读真题带答案共20篇

中考语文阅读理解真题附答案详解一、阅读理解训练题1.(2020南京)现代散文阅读惊叹,由“吁”到“芋”冯杰在我们北中原殷墟出土的甲骨文里,你就是把全部的龟片翻个底朝天,也找不到这个小小的“芋”字,文字比它本身走来得要更晚一些。

我开始把它的来历想象成一出乡村传奇:最早,是在很远的一天,我们北中原的先民在田野或荒无人烟之地苦旅,忽然,看到了那种未曾见过的大叶子,于是,发出惊叹的语气词﹣﹣“吁.!”米豆的批注①:“吁”这个感叹词,相当于我们今天的“哇”,朗读时声音可以由低到高再到低,而且拖得较长,是一种惊叹的语气。

再于是,这种植物就开始叫“芋”了。

这就是它的来历。

当然,还得给汉字戴上一笠遮雨的草帽。

中国汉字有个规律,凡带草字头的,都是绿颜色的汉字,能发芽的汉字,能种下的汉字。

这是我赋予这种植物诞生记的小引子,自然是禁不起推敲的。

我只不过想用文字把它打扮一下,好让芋穿着一面面大绿叶子出场而已。

芋因充满乡土情结而可入画。

我是首先看到齐白石画的芋叶,其后,才看到真芋的。

在一方小小的邮票上,那芋的肥大枝叶几乎延伸到方寸之外了。

滴下的露水,正在深浅分明的墨叶上流淌。

一边,还有两只歌唱秋风颂的蟋蟀。

初春,母亲常常会在集市上买些小芋头。

大的煮熟,让我们蘸着小碟子里的白糖吃。

小的也不丢,留下来。

我看到一小筐里放着一堆小芋头,一个个顶着绿芽。

原来母亲要种。

米豆的批注②:母亲种小芋头,可能是想把喜欢的稀奇食物留在一家人的生活里吧。

芋头开始在院子里发芽,抽枝时还要随着培土。

等到长大时,芋的风姿有点像陆地上生长的荷叶,大叶子在晚风中缓缓摇曳。

有串门的人也“a.吁.﹣﹣”:“你们怎么种了一院子藕啊?“中国的芋头可能要数广西荔浦芋头最大最好。

据说过去都是“贡品”。

母亲生前,我们全家坐在一起,看过那个关于刘墉的喜剧,荔浦芋头作为角色在里面出场过。

那时,曾有黄昏里开心的笑声。

有一年,我随一个旅行团到过荔浦,专门在一个小火炉前买过一个,双手捧着,边上车边吃,干,面,掉粒,惹得一车人看我的贪相。

(精品附答案)中考复习现代文阅读分类汇编之散文阅读训练80篇

(精品附答案)中考复习现代文阅读分类汇编之散文阅读训练80篇

中考复习现代文阅读分类汇编之散文300篇〔附答案〕父亲喜欢兰草,过些日子就要到深山中去一趟,带回些野兰来栽培。

几年之间,家里庭院就有了百十个品种,像要做一个兰草园圃似的。

方圆十几里的人都跑来玩赏。

父亲不但不以此得意,反而倒有了几分愠怒。

此后进山去,便不再带回那些野生野长的兰草了。

这事很使我奇怪,问他,又不肯说,只是又一次进山的时候,特意招呼我说:“访兰去吧!”我们走了半天,到了山的深处。

那里有道瀑布,十几丈高地直直垂下,老远就听到了轰轰隆隆地响,水沫扬起来,弥漫到半空,日光在上面浮着,晕出七彩迷离的虚幻。

我们沿谷底走,便看见有很多野兰草,盈尺高的,都开了淡淡的兰花,像就地铺了一层寒烟。

香气浓极了,气浪一冲,站在峡谷的任何地方都闻到了。

我从未见过这么清妙的兰草,连声叫好,便动手要挖起一株来。

我想,父亲会培育这仙品的——以前就这么挖回去,经过一番栽培,就养出了各种各样的品种、形状的呢。

父亲却把我制止了,问道:“你觉得这里的兰草好呢,还是家里的那些好?”我说:“这里的好。

”“怎么个好呢?”我却说不出来。

家里的确实比这里的好看,这里的却远比家里的清爽。

“是味儿好似不同吗?”“是的。

”“这是为什么?一样的兰草,长在两个地方就有两个味?”父亲说:“兰草是空谷的幽物,得的是天地自然的灵气,长的是野山水畔的趣姿,一栽培了,便成了玩赏的盆景。

”“但它确实叶更嫩,花更繁更大了呀。

”“样子似乎是,但美得太甜、太媚,风格也就俗了。

”父亲的话是对的,但我却不禁惋惜了:这么精神的野兰,在这么个空谷僻野,叶是为谁长的,花是为谁开的,会有几个人知道而欣赏呢?“这正是它的不俗处。

它不为被欣赏而生长,却为着自己的特色而存在着。

所以它才长得叶纯,开得花纯,楚楚的有着它的性灵。

”我再也不敢去挖野兰了。

高兴着它的这种纯朴,悲叹以前喜爱着它却无形中毁了它。

父亲拉着我坐在潭边,我们的身影就静静地沉在水里。

他看兰,也在看我,说:“做人也是这样啊,孩子,人活在世上,不能失了自己的真性,献媚处事,就像盆景中的兰草一样,降低了品格。

九年级现代文阅读训练题及答案

九年级现代文阅读训练题及答案

九年级现代文阅读训练题及答案东走走西走走,东瞅瞅西瞅瞅,总是拿不定主意买谁家的纸。

六月有些着急,说随便买上些算了。

五月回头看了六月一眼,说,祖宗虽远,祭祀不可不诚。

五月的“不可不诚”还没有出口,六月抢先说,“子孙虽愚,经书不可不读”。

把旁边一个卖纸的给惹笑了,说,这么好听的句子,谁教你的?六月说,没人教,自己会的。

哈,好一个自己会的,再背两句听听。

居身务期俭朴,教子要有义方。

与肩挑贸易,勿占便宜;见贫苦亲邻,须多温恤。

嫁女择佳婿,勿索重聘;娶媳求淑女,勿计厚奁……厚奁……厚奁……六月接不上来了。

五月补道:见富贵而生谄容者,最可耻;遇贫穷而作骄态者,贱莫甚。

居家戒争讼,讼则终凶;处世戒多言,言多必失。

五月背到这里,好多人围了上来,看戏的一样。

五月有些紧张了,鼻梁上渗出汗来。

六月见状,捏了五月的手,放大了音量:凡事当留余地,得意不宜再往。

读书志在圣贤,非徒科第;为官心存君国,岂计身家。

接下来,姐弟二人就不知该干什么了。

六月看五月,五月的脸蛋红扑扑的,熟透的柿子一样。

五月看六月,六月的脸蛋也红扑扑的,也像熟透的柿子一样。

这是谁家的一对儿?一个女人问。

下次跟集时还来吗?六月不知如何回答,看着五月。

五月说不知道。

还来好吗?还到我们这个摊儿,我把我儿子带上,你背一下给他听,让他见识一下你们的学问,可以吗?六月说,那要看我爹让不让来。

女人说,你爹一定让来呢。

说着,转身刷刷刷地卷了一卷纸给六月,这卷纸送给你。

六月说不要钱?女人说不要钱。

六月就接过了。

五月却说不行,爹说白拿人家的东西就是偷。

六月说,爹还说如果是人家允许的就不是偷。

五月想了想,也对,就默许了。

我赞助一把蜡烛。

谢谢大妈。

不用谢,下次我也把我儿子带上,让他长长见识。

你们这不是逼人舍散嘛,看来我也得赞助一把香。

口气不好听,表情却十分的亲热。

谢谢叔叔。

还有两双手在往五月六月的口袋里装糖果。

一边装一边说,人家祖先肯定烧过长香的。

二人抱着满满当当的两包东西,乐颠颠地回家。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目录第一部分 记叙文之写人记事(45篇) (3)1 绿茵场上的非主流 (4)2 没落下去的手掌 (6)3 大地的耳朵 (8)4 创造月亮 (10)5 大风 (12)6 成长的桥 (14)7 天职 (16)8 有本事,你也撕 (18)9 家里养着月亮 (20)10 但愿有个梦 (22)11 火车上的故事 (24)12 名人墙 (26)13 被放逐的皇后 (28)14 对一只蝴蝶的关怀 (30)15 手掌里的清凉 (32)16 野马嘴里有清泉 (34)17 母亲养蜗牛 (36)18 老海棠树 (38)19 百合花开 (40)20 父爱就像那场雪 (42)21有什么比捉迷藏更好玩 (44)22 中午的黄昏 (46)23 种春风 (48)24 温暖心窝的话语 (50)25 天空没有多余的星星 (52)26 特殊的圣诞礼物 (54)27 冬天过去了 (56)28 集中营的课堂 (58)29 继父 (60)30 谢谢你,曾经允许我不爱 (62)31 雕花烟斗 (64)32 老汪栗子 (66)33 回家去问妈妈 (68)34 希望是一只美丽的风筝 (70)35 为一只小鸭子痛哭 (72)36 你的眼泪是一条河 (74)37 善良的种子 (76)38 1945年的母亲 (78)39 祖母的葵花 (80)40 十毫升母爱 (82)41 那盆水仙花 (84)42 青虫之爱 (86)43 干净 (89)44 风筝的心 (91)45 春天里种植自己 (93)第二部分记叙文之写景状物(15篇) (95)46 好雨随风 (96)47 天堂寨枯枝 (98)48 三角梅 (100)49 向一棵树鞠躬 (102)50 竹林深处人家 (104)51 石崖上的枣树 (106)52 燃烧的木棉 (108)53 守候一株水仙 (110)54 谁能脱口叫出你的芳名 (112)55 乡村一树寂寞红 (114)56 春天,复活的季节 (116)57 开花的心 (117)58 野菊花 (119)59 陕北柳 (121)60 北国的春风 (123)第三部分说明文(20篇) (124)61 天桥 (125)62 安全的空中旅行 (126)63让地球人烦心的“太空杀手” (128)64被妖魔化的沙尘暴 (130)65谁染枫林醉 (132)66位次的讲究 (133)67 抗生素滥用:一个沉重的话题 (135)68 开发小行星漫想 (136)69 自给自足的人体生物能发电 (137)70 成语里的歌声 (139)71 “高铁时代”已到来 (141)72 动物的弄虚作假 (142)73 会呼吸的建筑 (144)74 呦呦之蒿,中国神药 (145)75 小满 (147)76 猴年说猴 (149)77 盐促进了华夏民族的形成 (150)78 “阿尔法狗”凭什么打败世界冠军 (152)79 人体器官有可能自愈吗 (154)80 调好你的“食物钟” (156)参考答案 (157)第一部分 记叙文之写人记事(45篇)1 绿茵场上的非主流①他出生在意大利的富豪家庭,父亲是钢铁大亨,其家族企业涉足50多个国家。

在很多人眼里,他这辈子只要守住家业即可,根本不需要什么奋斗。

然而,当他接触足球后,突然觉得,跟绿茵场相比,钢铁经营之类的事情简直索然无味。

从此,他的梦想是成为职业球员。

父亲骂他没出息,说:“我可以买下一家足球俱乐部给你经营。

”他却说:“如果我整天躺在你的钱上睡觉才是没出息。

”他不顾父亲的强烈反对,毅然走上足球之路。

②在意大利足坛,防守的理念根深蒂固,无论教练还是球员,都不敢越战术纪律的雷池一步;防守能力出众的球员,尤其容易出人头地。

而他,天生就流淌着进攻的血液,更热衷于在球场上穿针引线,随时给对手致命一击。

因为他的足球思想违背了主流理念,导致他一度被排挤而成为边缘人物。

③不得志的他,被租借到小球会布雷西亚。

在这里,他遇到了生命中的贵人-- 罗伯特·巴乔。

在巴乔的指点下,他迅速成熟,并开始走向辉煌。

④2001年,他加入AC米兰队,主教练安切洛蒂独具慧眼,认为他的另类踢法正是意大利足坛的稀缺品种,决定对他委以重任。

在实战中,他逐步成为球队的“大脑”,确立了领袖地位,为AC米兰摘取无数荣誉,并于2006年率领意大利队赢得了阔别24年的世界冠军。

2012年6月,欧洲杯烽火重燃,意大利对抗世界霸主西班牙,又是他精准如导弹的传球,令意大利先拔头筹。

赛后,西班牙媒体评价他为“绿茵场上的达·芬奇”。

⑤他就是皮尔洛,国际足坛巨星。

在他的商业家族里,他是非主流的;在他的足球王国里,他也是非主流的。

他用另类的方式诠释着成功:靠自己,做自己,在自己热爱的领域里做到最好,才能实现自己最大的人生价值。

1.请从“商业家族”和“足球王国”两个方面,概括皮尔洛“非主流”的具体表现。

(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请从修辞手法角度,赏析本文第④段中的画线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本文题目为什么是《绿茵场上的非主流》,而不是《足坛巨星——皮尔洛》呢?请结合文章内容简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本文采用第三人称的写法,一直到结尾才点明“他”就是“皮尔洛”,这样的写法有什么好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5.王浩棋同学读到本文第④段中的“绿茵场上的达·芬奇”时,既感新奇巧妙,又有些许困惑:不同领域的两个人,为什么能联系在一起呢?于是查找了达·芬奇的相关资料,请你帮他完成探究。

材料一:达·芬奇是欧洲文艺复兴时期最完美的代表,意大利把他作为文化的象征。

他的杰作《蒙娜丽莎》和《最后的晚餐》,是欧洲艺术的拱顶之石,是世界艺术宝库中珍品中的珍品。

材料二:达·芬奇很早就下定决心,要做一个研究者,一个教师,尤其是一个艺术家。

他眼光独到,做事干练,具有艺术的灵魂。

他多才多艺,在绘画、雕塑、发明、音乐和医学等诸多领域都卓有建树。

材料三:达·芬奇说,兴趣——这就是为着一件事物本身而爱好它,不为旁的理由。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6.你从皮尔洛的故事中得到了什么启示?(请从不同的角度说明,两点即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 没落下去的手掌那一分钟,他是生气了,女儿竟然骂他瞎了。

早上,他去喊还赖在被窝里的女儿起来读书。

喊第一声,女儿唔的一声算是答应了他。

待到他给女儿把洗脸水打好,女儿都还没起。

他又喊了第二声,女儿还是唔的一声答应了他。

他去给女儿做早餐。

早餐做好,他回身看女儿,哪里有女儿的影子!他急奔进卧室,这个小祖宗,怎么这样慢啊,再慢下去,可就迟到了。

“婷婷,你快起呀,再不起,就迟到了。

”这次喊的时候,他没注意到女儿已经在穿衣服了。

女儿看也没看心急的他,从嘴里蹦出一句话:“你瞎了啊,你没看见我在起吗?”他当即就有了种站不稳的感觉,他想不到自己伟大的父爱换回来的竟然是女儿的一句“你瞎了”,在他心中,他一直认为自己是与“伟大的父爱”匹配的,女儿要什么,他都肯买,哪怕是花掉他一个星期薪水的物件,只要女儿喜欢,他都会毫不犹豫地买,他一直在努力地让父爱的阳光照满女儿青春的每一个角落――给她撒娇的怀抱,为她做世界上最好吃的东西,把她打扮得漂漂亮亮的!伟大的父爱换来的却是“你瞎了”,一阵颤栗后,他伸出了手,他想给女儿一记响亮的耳光,得给她点记忆,这个不知好歹的家伙。

十几岁的女儿看着他站不稳的身形似乎意识到自己说错了什么,但执拗的她没有开口认错,她只是把头埋下去默默地穿着衣服裤子。

他的大手快要抡到女儿脸上的时候,他怔住了,这只手掌,可还从未打过女儿啊,这只手掌,有的只是留给女儿的欢笑:曾经拉着女儿爬过山,曾经用来刮过女儿的小鼻子,曾经,曾经用来拥过女儿入怀!不,不,这太残忍了,他收回了那只欲打下去的手掌,这只手掌若落下去,将击碎他在女儿心中温暖慈爱的形象! 他默默地对女儿说:“早餐做好了,你吃了,赶紧上学去。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