拱桥的转体施工解析

合集下载

桥梁施工技术课件-项目七任务四 拱桥的转体施工

桥梁施工技术课件-项目七任务四 拱桥的转体施工

转体施工可采用平面转体、竖向转体或平 竖结合转体
以下将以平竖结合转体为例介绍转体施工 的主要步骤。背景工程为广州丫髻沙大桥 转体施工
2 施工方法介绍
第一步:1.进行两岸主墩及边墩桩基承台施工
2.进行转盘滑道
3.两岸分别搭设主拱肋及边拱肋劲性骨架拼装施工
第二步:1.安装边拱劲性骨架,主拱肋及横撑
2.封固拱座上、下转盘 3.恢复边拱支架 4.浇筑边拱肋及端横梁砼
第七步:1.放松并拆除扣索
施工方法介绍
第八步: 1.固结主拱脚
2.拆除索塔
施工方法介绍
平转
上盘(钢管桁架结构加混凝土结构)及其索引装置 (局部)平转重量:163685吨,转角:广氨岸: 117.1117度、沙贝岸92.2333度;
索引绞线束,转向滑轮组
施工方法介绍
4 x 200吨引索千斤顶(一墩两组)
施工方法介绍
东平大桥平转
施工方法介绍
竖转
拱脚转轴
临时固结转轴
施工方法介绍
索塔顶上的滚轴组鞍座(共两组)
施工方法介绍
提升(转体)千斤顶9x200吨,两组
施工方法介绍
竖转
工程实例
工程实例:鸳江大桥钢管混凝土拱施工
半拱铰轴端提升架(正面)
Hale Waihona Puke 转体施工 工程实例半拱铰轴端提升架(侧面)
德兴桥平转
2.黄柏河桥——钢管混凝土拱桥,宜昌市黄柏河 桥l=160m,在三峡水利枢纽汽车专用公路上
都挂营桥——刚构桥转体。转体重7199吨,转角73 度,钢质铰板直径2760~2740mm,中轴直径280mm, 索引盘直径7900mm,用一对ZTD200-200自动连续转 体千斤顶配两束 9φ15.4绞线。Ρ中≈55+90+55m, 跨川黔铁路

拱桥转体法施工工艺

拱桥转体法施工工艺

拱桥转体法施工工艺9.1.1工艺概述转体法施工它具有结构合理、受力明确、工艺简便、施工设备少、节约施工用料、安全可靠、合拢速度快等特点,特别适合于施工场地狭窄,地势陡峭的山谷、宽深河流、施工期水位变化频繁不宜水上作业及跨线的铁路拱桥。

转体法施工可采用平面转体、竖向转体或平竖结合转体。

拱桥采用转体法施工主要是在山谷、河流的两岸或适当位置,利用地形或使用简便的支架先将半桥预制、拼装完成,然后以桥梁本身为转动体,使用一些机具设备,分别将两个半跨拱转动到桥的轴线位置合龙成桥的施工方法。

转体系统由半跨钢管拱、交界墩索塔、扣索背索系统、上盘及平衡重;转台、环道、撑脚和基础、拽拉牵引系统等组成。

本工艺重点介绍拱桥转体施工,有关拱肋内混凝土压注施工的内容可参考本章其他工艺。

9.1.2作业内容转体法施工内容主要是转体部分的施工、牵引转动体系的安装、线型测量及内力的监控、扣背索及预应力筋的张拉、半跨钢管拱转动到位及位置偏差的调整、转盘锁定及合拢段的临时锁定、主管合拢段的安装、拱脚及转盘间混凝土的封填、扣背索及预应力筋的交替拆除、拱座片石混凝土的回填。

9.1.3质量标准及检验方法《铁路钢桥制造规范》(TB10212-2009)《铁路混凝土工程施工质量验收标准》(TB10424-2010)《铁路桥涵工程施工质量验收标准》(TB10415-2003)《高速铁路桥涵工程施工质量验收标准》(TB10752-2010)《铁路钢桥保护涂装及涂料供货技术条件》(TB/T 1527-2011)《自密实混凝土应用技术规程》(JGJ/T283:2012)《高性能混凝土应用技术规程》(CECS 207:2006)9.1.4工艺流程图以北盘江大桥为例转体法施工工艺流程图如下:图9.4.4.1 钢管拱桥转体法施工流程图9.1.5工艺步骤及质量控制以北盘江大桥为例就转体法施工工艺步骤及质量控制分述如下:一、上下转盘、球铰、转台和交界墩施工1.拱座基坑的开挖,应满足以下要求:基坑开挖尺寸控制;基坑平面位置,尺寸应符合设计要求,不得有欠挖,对边坡高度 H<8m,+0~+0.2m;8≤H<15 时,+0~+0.3;H≥15m,+0~+0.5m。

拱桥竖向转体施工技术

拱桥竖向转体施工技术

拱桥竖向转体施工技术尤其是近年来由于钢管混凝土拱桥在国内快速发展,为钢管混凝土拱桥转体法施工创造了有利条件。

各种转体施工技术广泛的应用于拱桥、梁桥、斜拉桥、斜腿刚架桥等不同桥型上部结构的施工中。

竖向转体施工是其中的一种,其原理是在桥台处先竖向或在桥台前俯卧预制半拱,然后在桥位平面内绕拱脚将其转动合龙成拱。

以下详细论述。

1 常见转体施工技术转体的方法可以采用平面转体、竖向转体或平竖结合转体,目前已应用在拱桥、梁桥、斜拉桥、斜腿刚架桥等不同桥型上部结构的施工中。

1.1 平面转体平面转体可分为有平衡重转体和无平衡重转体。

有平衡重转体一般以桥台背墙作为平衡重,并作为桥体上部结构转体用拉杆的锚碇反力墙,用以稳定转动体寻和调整重心位置。

为此,平衡重部分不仅在桥体转动时作为平衡重量,而且也要承受桥梁转体重量的锚固力。

无平衡重转体不需要有一个作为平衡重的结构,而是以两岸山体岩土锚洞作为锚碇来锚固半跨桥梁悬臂状态时产生的拉力,并在立柱上端做转轴,下端设转盘,通过转动体系进行平面转体。

主要适用于刚构梁式桥、斜拉桥、钢筋混凝土拱桥及钢管拱桥。

1.2 竖向转体竖向转体施工就是在桥台处先竖向或在桥台前俯卧预制半拱,然后在桥位平面内绕拱脚将其转动合龙成拱。

根据河道情况、桥位地形和自然环境等方面的条件和要求,竖向转体施工有以下两种方式:1)竖直向上预制半拱,然后向下转动成拱。

其特点是施工占地少,预制可采用滑模施工,工期短,造价低。

需注意的是在预制过程中应尽量保持半拱轴线垂直,以减小新浇混凝土重力对尚未凝结混凝土产生的弯矩,并在浇注一定高度后加设水平拉杆,以避免因拱形曲率影响而产生较大的弯矩和变形;2)在桥面以下俯卧预制半拱,然后向上转动成拱。

主要适用于转体重量不大的拱桥或某些桥梁预制部件(塔、斜腿、劲性骨架)。

1.3 平竖结合转体由于受到河岸地形条件的限制,拱桥采用转体施工时,可能遇到既不能按设计标高处预制半拱,也不可能在桥位竖平面内预制半拱的情况(如在平原区的中承式拱桥)。

桥梁转体施工.

桥梁转体施工.



• 半跨结构转体阶段的设计计算
个跨结构在转体施工中处于悬臂状态.合拢后结构体系 转换.以及合拢后逐步形成拱圈(或结构全截面),各施工 阶段均应认真进行设计与计算分析。 • 重要部位的设计与分析 拱箱(或桁架)扣点、扣索、锚固点、拱脚铰、转轴等重 要受力部位,应做局部应力分析与加强构造设计。 • 转动牵引力的计算 根据转体质量、摩阻材料及牵引设施布置,计算转动牵 引力,并考虑足够的牵引力储备



二 转体施工基本方法
• 1 平衡转动体系转体施工的基本方法
将拱圈分为两个半跨,分别在两岸利用地形做简单支架预 制拱箱(或拼成桁架),利用结构本身及结构用钢组成扣锚 体系,张拉扣索使拱箱(或主桁)脱架,拱箱(或主桁) 、平 衡重、转盘上板及扣索组成转动体系(其重心通过转轴中 心),借助于预先设置的具有摩阻系数很小的环形滑 道.用卷扬机(或千斤顶)牵引,将拱箱转至河中心桥轴线 就位合拢
3 竖向转体
• 为解决平原区宽坦河流上建桥及拱式馆堂建筑的需要,将

拱体结构在地面上预制拼装,利用桥梁转体施工方法进行 施工。 就已建成的近100多座桥的资料用地形及简单塔架及锚碇 提机系统(或采用吊机),将结构向上竖转到设计高程,完 成主体结构施工,省去庞大的拱架。从而达到节约施工用 材,大幅度地减少工程造价 除此之外,还可采用滑模施工.竖直浇注主体结构,安装 机锚系统,将结构向下竖转至设计高程.完成主体结构施 工,亦可取得较好的技术经济效益
位控体系

上转轴与下转抽间设有一偏心值e,扣素张拉到设计吨位 (T)后,拱箱离架,扣索力(T)产生一个向外的分力(F)。即 形成一个向外自转的力矩(M=Te):因此,必须在拱箱顶 端用一缆风索将拱顶拉住。用一台卷扬机放缆风素,拱箱 即可自动向外转体就位。缆风索完全控制了拱箱转体速度 与位置,这就是位控体系。

拱桥的转体施工讲解

拱桥的转体施工讲解
(3)位控体系——控制转速度和位置
– ~在拱体顶端扣点的缆风索 – ~无级调速自控卷扬机 – ~光电测角装置 – ~控制台
用以控制转动速度和位置。
〖属于2〗无平衡重转体施工的主要步骤
1)转动体系施工 2)锚碇系统施工 3)转体施工 4)合拢与卸扣施工
– ~拱顶合拢后的高差,通过张紧扣索提升 拱顶、放松扣索降低拱顶来调整到设计位 置。
☆桥例—竖转(提升中)
梧州桂江三桥~钢肋拱
☆桥例—竖转
广州丫髻沙大桥
转体机构长度、主拱竖转结构总重居世界第一
施工方法介绍
二、 施工方法介绍
以下将以平竖结合转体为例介绍转体施工的 主要步骤。背景工程为广州丫髻沙大桥转体 施工
施工方法介绍
第一步:1.进行两岸主墩及边墩桩基承台施工
2.进行转盘滑道 3.两岸分别搭设主拱肋及边拱肋劲性骨架拼装施工
施工方法介绍
中心转轴(直径200米)
施工方法介绍
—球面铰
球面铰有平衡重平面转体施工的构造
施工方法介绍
下盘不锈钢板划道(高差±0.5毫米),环道 直径33米
施工方法介绍
上盘支承滑板(脚),白色小点是聚四氟乙烯 滑动支点(蘑菇头)
有平衡重
~背墙(一般为桥台前墙) 作为平衡重、同时作为拱体 转体拉杆(或拉索)的锚碇 反力墙,
2、平衡重过大时,难度大、 不经济。
无平衡重
1、以锚碇来平衡半跨拱体悬 臂状态在扣索上产生的拉力。
1、有平衡重的平面转体施工
◎以桥台背墙作为平衡重和拱体转体拉 杆(索)的锚碇反力墙,通过平衡重稳 定转动体系调整其重心位置。
3.将两岸转动体结构 分别平转到位
4.进行主拱跨中瞬时 合拢

钢管混凝土拱桥转体施工技术工艺

钢管混凝土拱桥转体施工技术工艺

钢管混凝土拱桥转体施工工艺一、工程简况:黄柏河、下牢溪特大桥(以下简称“两桥”)是长江三峡工程对外交通专用公路的重点工程,位于湖北省宜昌市西北近交西陵峡口风景区。

两特大桥的结构形式基本相同,系根据河床自然条件和缩短工期的要求。

主跨采用净跨160m 的上承式倒悬链线无铰钢管混凝土拱,净矢高32m,拱抽系数m=1.543,矢跨比f/L=1/5。

主拱圈系由8根直径100cm,壁厚1.0~1.2cm的钢管及厚1.0cm缀板组成的哑铃形拱肋。

钢管内泵送50号微膨胀混凝土。

拱上建筑采用15组四柱排架式钢管混凝土立柱;立柱上部采用钢筋混凝土简支式大孔板梁;边跨分别采用4孔20m及1孔20m后张法预应力混凝土简支T形梁。

全桥长分别为276.71m、280.06m;桥面宽18.50m,桥面横坡为1.5%;两桥设计荷载为汽-36,验算荷载为挂-200。

两桥不同之处,黄柏河特大桥位于3.2%的坡道上,由桥面铺装调整形成3.2%的桥面纵坡。

后因地质情况变化,又增加一孔10m钢筋混凝土板梁。

全桥总布置详见图1。

“两桥”设计新颖,采用了许多新技术、新材料、新工艺。

如大跨度钢管混凝土拱桥,跨径之大,尚属全国第一;采用“转体法”施工,转体重量达三千六百多吨,也属全国第一;钢管内混凝土,采用顶升法泵送微膨胀混凝土,泵送高度达32m,斜长达九十余M,而且要求两根钢管两端同时对称泵送施工,需要配备四台混凝土泵车将近三百方混凝土在2一3小时之内泵送完毕,要求混凝土每小时100一150m3的生产强度,才能满足施工要求。

钢管之防护,采用“金属喷涂长效防蚀复合涂层”,系新研究成功的科技成果,可以防腐20年,两桥是首次采用。

桥面铺装采用“双层钢丝网复合式钢纤维混凝土路面”,施工工艺十分繁杂,其工艺流程多达12道工序。

两桥位于西陵峡口低山丘陵与构造剥蚀、侵蚀山地过渡带,地形起伏较大,相对高差达150m;河床呈“U”型沟谷,切割较深,河宽约30一40m,沟谷顺直;岸坡陡峻,桥面与沟底最大高差达130m。

转体法施工

转体法施工

转体法施工1 工艺概述转体法施工它具有结构合理、受力明确、工艺简便、施工设备少、节约施工用料、安全可靠、合拢速度快等特点,特别适合于施工场地狭窄,地势陡峭的山谷、宽深河流、施工期水位变化频繁不宜水上作业及跨线的铁路拱桥。

转体法施工可采用平面转体、竖向转体或平竖结合转体。

拱桥采用转体法施工主要是在山谷、河流的两岸或适当位置,利用地形或使用简便的支架先将半桥预制、拼装完成,然后以桥梁本身为转动体,使用一些机具设备,分别将两个半跨拱转动到桥的轴线位置合龙成桥的施工方法。

转体系统由半跨钢管拱、交界墩索塔、扣索背索系统、上盘及平衡重;转台、环道、撑脚和基础、拽拉牵引系统等组成。

本工艺重点介绍拱桥转体施工,有关拱肋内混凝土压注施工的内容可参考本章其他工艺。

2 作业内容转体法施工内容主要是转体部分的施工、牵引转动体系的安装、线型测量及内力的监控、扣背索及预应力筋的张拉、半跨钢管拱转动到位及位置偏差的调整、转盘锁定及合拢段的临时锁定、主管合拢段的安装、拱脚及转盘间混凝土的封填、扣背索及预应力筋的交替拆除、拱座片石混凝土的回填。

3 质量标准及检验方法《铁路钢桥制造规范》(TB10212-2009)《铁路混凝土工程施工质量验收标准》(TB10424-2010)《铁路桥涵工程施工质量验收标准》(TB10415-2003)《高速铁路桥涵工程施工质量验收标准》(TB10752-2010)《铁路钢桥保护涂装及涂料供货技术条件》(TB/T 1527-2011)《自密实混凝土应用技术规程》(JGJ/T283:2012)《高性能混凝土应用技术规程》(CECS 207:2006)4 工艺流程图以北盘江大桥为例转体法施工工艺流程图如下:施工准备下盘、球铰、转台和上盘施工钢管拱预拼场布置及预拼支架安装钢管拱工厂内制造、预拼及涂装安装临时铰,于工地支架上拼装、焊接钢管拱肋半跨钢管拱拼装焊接成型、安装前扣点上下锚梁及鞍座支承体系安装扣索、背索、上盘剩余纵向预应力筋半跨成型钢管拱脱拱、调整及转动牵引体系安装、调试两岸钢管拱同时转体到位吊装合拢段主钢管、按设计要求焊接安装拱脚处拱肋嵌补段、临时转动铰固结封填拱脚及灌注上下盘间混凝土拆除扣索、背索、上盘后批纵向预应力筋等回填拱座片石混凝土图 4.1钢管拱桥转体法施工流程图5 工艺步骤及质量控制以北盘江大桥为例就转体法施工工艺步骤及质量控制分述如下:一、上下转盘、球铰、转台和交界墩施工1.拱座基坑的开挖,应满足以下要求:基坑开挖尺寸控制;基坑平面位置,尺寸应符合设计要求,不得有欠挖,对边坡高度 H<8m,+0~+0.2m;8≤H<15 时,+0~+0.3;H≥15m,+0~+0.5m。

桥梁上部结构转体施工方法

桥梁上部结构转体施工方法

桥梁上部结构转体施工方法(1)概述①转体施工一般适用于各类单孔拱桥的施工,其基本原理是:将拱圈或整个上部结构分为两个半跨,分别在河流两岸利用地形或简单支架现浇或者预制装配半拱,然后利用动力装置将其两半拱体转动至桥轴线位置合拢成拱。

分为平面转体、竖向转体和平竖结合转体三种。

②平面转体:按照拱桥设计标高先在两边预制半拱,当结构混凝土达到设计强度后,借助设置于桥台底部的转动设备和动力装置在水平面内将其转动至桥位中线处合拢成拱。

③竖向转体:在桥台处先竖向或者在桥台前俯卧预制半拱,然后在桥位垂直平面内绕拱脚将其合拢成拱。

根据河道情况可以:竖直向上预制半拱,然后向下转动成拱,其特点是施工占地少,预制可采用滑模施工,工期短,造价低;在桥面以下俯卧预制半拱,然后向上转动成拱,适于河内无水条件下使用。

④平竖结合转体:由于受河岸地形条件限制,采用转体施工时,前述两种方法均难以实施,只能在适当位置预制后,平转与竖转相结合,实现两个半拱桥位合拢。

(2)有平衡重平面转体施工1)转动体系构造①转动体系主要由底盘、上转盘、锚扣系统、背墙、拱体构造、拉杆等组成。

②底盘与上转盘:是桥台基础的一部分,地盘固定,上转盘与转体形成整体并可在底盘上旋转,从而实现拱体转动。

③锚扣系统:目的是把支承在支架、环道或滚轮上的拱体与上转盘、背墙全部连接成一个转动体系并脱离周边支承,形成一个支承在转动轴心或铰上的悬空平衡体。

④背墙:桥台的一部分,作为转体阶段的拱体扣索或拉杆的锚碇反力墙。

⑤拱体:预制完成的半拱。

⑥拉杆(拉索):连接半拱与台背的螺杆或者缆索。

2)有平衡重转体施3232序制作底盘一制作上转盘一布置牵引系统的锚碇及滑轮,试转上盘一浇筑背墙一施工支架,浇筑主拱圈上部结构(用预制构件组拼)+张拉脱架+转体合拢+封上下盘、封拱顶一松拉杆。

(3)无平衡重转体施工1)无平衡重转体一般构造①无平衡重转体施工具有锚固、转动、位控三大体系。

②锚固体系:由锚碇、尾索、平撑、锚梁(或锚块)及立柱组成。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施工方法介绍
二、 施工方法介绍
以下将以平竖结合转体为例介绍转体施工的 主要步骤。背景工程为广州丫髻沙大桥转体 施工
施工方法介绍
第一步:1.进行两岸主墩及边墩桩基承台施工
2.进行转盘滑道
3.两岸分别搭设主拱肋及边拱肋劲性骨架拼装施工
施工方法介绍
1.安装边拱劲性骨架,主拱肋及横撑 第二步:
2.安装拱座索塔 3.灌注边拱及索塔钢管砼,浇筑边拱横隔板,端
概述·

德兴太白桥采用转体施工,先在岸边的简易支 架上组装钢管混凝土骨架和现浇10cm底板混凝土, 通过张拉42根直径25mm拉杆钢筋,使桥体与支 架脱离形成转动体系。转动体系是支承在桥台 基础上的钢筋混凝土磨心球铰上。
转体施工
德兴桥平转
转体施工

2.黄柏河桥——钢管混凝土拱桥,宜昌市黄柏河 桥L=160m,在三峡水利枢纽汽车专用公路上

平 转 桥 例 | 合 拢 仰 视 图
☆竖转(向上预制、向下竖转)
☆桥例~竖转 + 拼装
涪陵乌江大桥


先在两岸上、下游组成3m宽的边箱,待转体 合拢后, 再吊装中箱顶、底板;最后形成3室箱。
☆桥例—竖转(提升中)
梧州桂江三桥~钢肋拱
☆桥例—竖转
广州丫髻沙大桥
转体机构长度、主拱竖转结构总重居世界第一
施工方法介绍

中心转轴(直径200米)
施工方法介绍
—球面铰
球面铰有平衡重平面转体施工的构造
施工方法介绍

下盘不锈钢板划道(高差±0.5毫米),环道 直径33米
施工方法介绍

上盘支承滑板(脚),白色小点是聚四氟乙烯 滑动支点(蘑菇头)
施工方法介绍
第五节
一、概述
转体施工法
二、施工方法概述
三、工程实例
一、 概述

在河流的两岸或适当位置,利用地形或使用简便 的支架先将半桥预制完成,然后以桥梁本身为转
动体,使用一些机具设备,分别将两个半桥转动
到桥的轴线位置合龙成桥的施工方法。可应用在 拱桥、梁桥、斜拉桥、斜腿刚架等桥型的上部结 构施工。

1、德兴太白桥——位于江西省德兴铜矿区跨越 乐安江,是一座跨径为130m的刚架拱公路桥。 该桥采用转体施工。
〖属于2〗无平衡重转体施工的主要步骤


1)转动体系施工 2)锚碇系统施工 3)转体施工 4)合拢与卸扣施工
– ~拱顶合拢后的高差,通过张紧扣索提升 拱顶、放松扣索降低拱顶来调整到设计位 置。
☆平转桥例-程序1~拱体制作
☆平转桥例-程序2~提拉拱体离架
☆平转桥例-程序3~平转
☆平转桥例-程序4~就位、合拢
使上部结构脱离支架,并且和上 转 盘、背墙形成一个转动体系,通过配重把 重心基本调到轴心处;
⑦牵引转动体系,使半拱平面转动(至合拢位) ; ⑧封上下盘,夯填桥台背土,封拱顶,松拉杆,实现 体系转换。
2、无平衡重的平面转体施工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山体岩石锚洞作为锚碇,来平衡半跨 拱体悬臂状态所产生的水平拉力, ◎借助拱脚处立柱下端转盘和上端转轴 使拱体作平面转动。 ◎可大大减轻转动体系重力和圬工数量。 ◎适用于大跨径拱转体施工
–平衡重大小由转动体的重力大小决定。


◎平衡重过大不经济,转体困难
一般适用于100m以内的拱桥。

◎有平衡重转体施工的转动体系
–底盘、上转盘、锚扣系统、背墙、拱体结 构、拉杆(索)…
〖属于1〗有平衡重转动体系的一般构造(1)
环道平面承重转体
〖属于1〗聚四氟乙烯环道构造
a) 环形滑道构造
b) 轴心构造
– ——地质条件好的V形河床
〖属于2〗拱桥无平衡重转体一般构造
〖属于2〗无平衡重转体施工体系


包括三部分 (1)锚固体系
– 由锚碇、尾索、平撑、锚梁(或锚块)及立柱组 成。

(2)转动体系
– 转动体系由上转动构造、下转动构造、拱体及扣 索组成。

(3)位控体系——控制转速度和位置
– – – – ~在拱体顶端扣点的缆风索 ~无级调速自控卷扬机 ~光电测角装置 ~控制台 用以控制转动速度和位置。
〖属于1〗有平衡重转动体系的一般构造
(2)
轴心承重转体
球面转轴辅以滚轮
〖属于1〗三种铰的构造示意图
〖属于1〗滑道与滚轮
滑道径向
滑道切向
〖属于1〗牵引式动力系统
〖属于1〗自动连续顶推式动力系统
〖属于1〗有平衡重平面转体主要步骤
①制作底盘; ②制作上转盘; ③试转上转盘到预制轴线位置; ④浇筑背墙; ⑤浇筑主拱圈上部结构; ⑥张拉拉杆—
竖向转体或平竖结合转体
★转体施工特点简介及比较
平面转体 1、在岸上相同标高处制作拱体。 2、对地形要求较高。 3、拱肋宽度导致要设置合拢段。 竖向转体 1、在桥轴下方制作共体 (或浮运至此)、或竖直 预制。 2、对地形要求不高。 3、可不设合拢段。
1、通过平衡重稳定转动体系 调整其重心位置 。
有平衡重
横梁及拱肋压重砼
施工方法介绍
第三步:1.安装边转扣及其张拉设备
施工方法介绍
1.同步张拉各扣索将主拱肋竖转至设计标高 第四步:
施工方法介绍
第五步:
1.安装平转牵引索及 张拉设备 2.拆除边拱支架 3.将两岸转动体结构 分别平转到位
4.进行主拱跨中瞬时 合拢
施工方法介绍
第六步: 1.焊接主拱合拢段
转体施工

都挂营桥——刚构桥转体。转体重7199吨,转角73 度,钢质铰板直径2760~2740mm,中轴直径 280mm,索引盘直径7900mm,用一对ZTD200-200 自动连续转体千斤顶配两束 9φ15.4绞线。Ρ中 ≈55+90+55m,跨川黔铁路
转体施工
·
转体施工可采用平面转体、
2.封固拱座上、下转盘
3.恢复边拱支架
4.浇筑边拱肋及端横梁砼
施工方法介绍
第七步:1.放松并拆除扣索
施工方法介绍
第八步: 1.固结主拱脚
2.拆除索塔
施工方法介绍
平转

上盘(钢管桁架结构加混凝土结构)及其索引装置 (局部)平转重量:163685吨,转角:广氨岸: 117.1117度、沙贝岸92.2333度;
~背墙(一般为桥台前墙) 作为平衡重、同时作为拱体 转体拉杆(或拉索)的锚碇 反力墙,
2、平衡重过大时,难度大、 不经济。 无平衡重
1、以锚碇来平衡半跨拱体悬 臂状态在扣索上产生的拉力。
1、有平衡重的平面转体施工

◎以桥台背墙作为平衡重和拱体转体拉 杆(索)的锚碇反力墙,通过平衡重稳 定转动体系调整其重心位置。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