围术期支气管痉挛
围手术期支气管痉挛的与处理

支气管痉挛的生理、病理基础
正常支气管运动张力 气道高反应性与气流阻力 支气管平滑肌张力
1. 快速适应性刺激物受体 2. 肺旁受体 3. β肾上腺素能受体
气道阻塞的部位
支气管痉挛的生理、病理基础
哮喘发病机制的研究进展
1. 脂类介质(EOS) 2. IL-5 3. IFN-γ和IL-4 4. 粘附分子 5. 趋化因子:IL-6 6. IgE
麻醉药物
2. 吸入麻醉药:氟烷、异氟烷和七氟烷 3. 肌松药
A. 长效肌松药:潘库溴胺、杜什溴胺、哌库溴胺 B. 中效肌松药:阿曲库胺和米库氯胺,维库溴胺 C. 胆碱酯酶抑制剂:新斯的明
4.利多卡因
围术期支气管痉挛的临床表现
呼气困难,气道阻力增高 双肺广泛的哮鸣音 PetCO2或PaCO2可稍下降 严重者哮鸣音下降,PetCO2或PaCO2
显著升高,SPO2或PaO除病因
1.消除刺激因素
2. 麻醉过浅宜加深麻醉
扩张气道平滑肌
1. βAR激动剂 A. 肾上腺素与异丙肾上腺素 B. β2AR激动剂:舒喘灵
围术期支气管痉挛的防治
扩张气道平滑肌
2. 茶碱类药物 3. 糖皮质激素:氢可1~2mg/kg 4 ~ 8mg/kg 6mg/kg/6h 4. 抗胆碱能药物:溴化异丙托品100~500μg 5. 氯胺酮 6. 硫酸镁 7. 其他药物:抗白三烯药物、介质阻释剂、抗 IgE抗体、脂皮素
围术期支气管痉挛的防治
纠正缺氧和二氧化碳蓄积 维持水、电解质和酸碱平衡
围术期支气管痉挛的易发因素
支气管痉挛的高危人群
1. 近期上呼吸道感染 2. 哮喘与支气管痉挛史 3. 吸烟
支气管痉挛的促发因素
围麻醉期哮喘支气管痉挛

围麻醉期哮喘支气管痉挛围麻醉期哮喘支气管痉挛是指在麻醉过程中发生哮喘或支气管痉挛。
由于麻醉中常用的镇痛药物、肌松药物等对呼吸系统有一定的影响,加之术后病人可能出现肺部感染等情况,使其易于发生哮喘和支气管痉挛。
因此,在围手术期应对此类情况做好预防和处理工作。
1、预防哮喘支气管痉挛的发生。
围手术期哮喘支气管痉挛发生与有助于支气管痉挛的因素有关,如可吸入性强刺激物,如抽烟、空气污染、过敏、感冒等。
因此,在术前应对病史进行详细询问,特别是对于哮喘患者,尽可能掌握其平时病情的稳定情况,并根据患者的病情情况进行相应的预防措施。
在麻醉前,应注意清除呼吸道分泌物、控制感染等等。
2、防止哮喘支气管痉挛的发生。
在麻醉时应注意监测患者的呼吸情况,如饱和度,呼吸音,胸部起伏,呼出CO2含量的监测等等。
为减少哮喘的发生,在麻醉前可给予预防性吸入短效或长效β2受体激动药,如沙丁胺醇、布地奈德等等。
术中避免刺激呼吸道,如控制呼吸道分泌物,减少吸烟等等。
在需要肌松的手术中,应选择选择具有吸氧能力的肌松药物,如氟硝西泮,明特罗溴铵等等,同时肌松后及时拔管。
避免高浓度吸入无水乙醇、丝网夹子和强刺激药物,在应用麻醉药时,应依据病情需要,选择锥体外或锥体内进行麻醉。
3、处理哮喘支气管痉挛。
当哮喘支气管痉挛发生时,应及时采取治疗措施,如给予吸入β2受体激动剂,尤其是沙丁胺醇、布地奈德的吸入,可以有效的扩张支气管,缓解症状。
同时,也可结合糖皮质激素治疗,如地塞米松,甲泼尼龙等等。
在处理时应及时拔管,降低呼吸道压力和减少气管转移。
如病情严重,需要紧急处理,在保证自身安全前提下,可考虑应用催眠药、麻醉反应的药物,如丙泊酚、异氟醚等等,以迅速控制病情。
围麻醉期哮喘支气管痉挛发生机率较高,为避免其发生,应在麻醉前进行充分评估和准备,术中注意监测,发现异常情况及时处理。
对于患哮喘或支气管痉挛的患者,应在术前制定具体的防范策略,并在术前,术中采取有效的预防措施,保证手术的顺利进行。
围术期支气管痉挛的诱因 ppt课件

气道平滑肌张力的调节
• 迷走神经(优势):释放乙酰胆碱,使M受体
激动,引起平滑肌收缩
• 交感神经:
β2受体激动,使平滑肌松弛
α受体激动,使平滑肌收缩
• Η1受体:其兴奋使支气管痉挛和黏膜水肿
气道平滑肌的调节的神经受体
β受体兴奋时通过细胞内环磷酸腺苷(c-AMP)含量
增高,导致支气管平滑肌松弛,并拮抗其它收缩
围术期支气管痉挛的诱因
气道反应性(airway responsiveness):指气道对生物性 刺激、物理刺激、化学气体刺激的收缩反应
反应强度-随刺激物的特性、刺激物的作用时间以及受刺激 个体对刺激的敏感性而变化
气道高反应性(airway hyperresponsiveness,AHR):气管、 支气管敏感状态异常增高,对于在正常人反应程度相对较轻 或无反应的某种刺激,表现出过强或/和过早出现的反应
术前准备(2)
预防性吸入色甘酸钠至手术前 解除支气管痉挛:全麻前1-2h应用β2兴奋剂气雾剂(单独使用
物质的作用
α受体和Μ受体与相应的激活剂结合,分别通过 降低c-AMP水平和升高环磷酸鸟苷(c-GMP)含量, 使支气管平滑肌痉挛
Η1受体则接受肥大细胞释放的组织胺,使பைடு நூலகம்气管 痉挛和水肿
气道反应性增高人群:
支气管哮喘病史 慢性支气管炎、肺气肿 过敏性鼻炎 上或下呼吸道感染等
气道高反应性人群(1)---哮喘患者
作用,产生轻度支气管舒张和减轻支气管痉挛等作用,并
具有一定程度的抗炎作用
缓释茶碱:舒张支气管平滑肌作用,低浓度茶碱具有抗炎 和免疫调节作 。口服缓释型茶碱后昼夜血药浓度平稳, 平喘作用可维持12~24h,尤适用于夜间哮喘症状的控制。 联合应用茶碱、激素和抗胆碱药物具有协同作用
围术期支气管痉挛护理

围术期支气管痉挛护理
围术期支气管痉挛护理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注意观察:密切观察患者呼吸频率、呼吸深浅和呼吸困难的情况,及时发现异常情况并采取相应措施。
2. 维持气道通畅:保持患者的气道通畅是非常重要的,可以采取头部抬高、体位转换等措施来减轻支气管痉挛和呼吸困难。
3. 给予氧气:患者可能需要额外的氧气供应来维持足够的氧合,一般可通过鼻导管或面罩等途径给予。
4. 给药治疗:根据患者的情况,在医生的指导下给予相应的支气管舒张剂,如快速作用雾化吸入β受体激动剂(如
沙丁胺醇)和抗胆碱能药物(如异丙托溴铵)等,以缓解支气管痉挛和呼吸困难。
5. 管理并发症:支气管痉挛可能引起气道梗阻和肺功能不全等并发症,需要密切监测患者的生命体征和病情变化,及时发现并处理。
6. 避免诱因:尽量减少或避免可能诱发或加重支气管痉挛的因素,如烟雾、过敏原、寒冷等。
7. 注意饮食:给予丰富的维生素C、维生素E和抗氧化剂的饮食,增强患者的免疫力,减轻症状。
8. 提供情绪支持:围术期是患者身体和心理恢复的关键时期,给予患者情绪上的支持和安慰,有助于减轻焦虑和紧张情绪,促进康复。
最重要的是,围术期支气管痉挛护理需要医务人员的专业
指导和监护,由医生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制定个性化的护
理计划,并根据患者的病情变化及时调整和改进护理措施。
围术期支气管痉挛

02
03
糖皮质激素
糖皮质激素是最有效的抗炎药,可明显抑制炎性介质和细胞因子的合成和释放,减轻微血管渗漏,抑制腺体的分泌,从而减轻支气管黏膜的充血、水肿,改善气流受限。另外由于具有抑制炎性介质和上调β2受体的作用,也间接起到舒张支气管平滑肌的作用。因此,在急性发作时的处理上,糖皮质激素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尚未肌肉松弛的全麻患者,呼吸用力过度可能加重气道阻塞,所以应给予肌松药。
分析明确病因,消除刺激因素,如与药物或生物制品等有关,则应立即停用。
麻醉过浅者宜加深麻醉。全麻期间一旦诊断支气管痉挛,简单的初步治疗是加深麻醉。尽管加大吸入麻醉药吸入浓度对严重支气管痉挛可能不是完全有效,可能还会引起严重低血压和心律失常,但通常加深吸入麻醉药如异氟烷等多能减轻痉挛。当通气严重障碍时,可静脉注入氯胺酮通过内源性儿茶酚胺释放扩张支气管。
临床对围术期支气管痉挛的麻醉处理重点应放在预防上。术前可请呼吸专科医师会诊,必要时应用激素、支气管扩张药、抗生素等作为手术前准备。对既往有呼吸道慢性炎症或支气管哮喘史的患者应仔细了解其过去发病的情况,分析可能存在的诱发因素。
术前应禁吸烟2周以上。
若近期有炎症急性发作,则应延缓择期手术2~3周。
原已应用抗哮喘药者术前不必停用
03
β2-选择性药物:为治疗急性支气管痉挛的首选药物,其中最具有代表性的β2-选择性药物包括舒喘宁(灵)(沙丁胺醇)、间羟舒喘宁(特布他林、博利康尼、叔丁喘宁)。间羟舒喘宁一般仅用于口服和肠道外给药,均可伴有心动过速和肌颤。舒喘灵是目前应用最广的β2激动剂,其气雾剂每揿约100ug,一般用量为2揿。舒喘灵气雾剂吸入后5~6min起效,30~60min达到最大作用,持续约3~4h。必须注意的是经气管导管给药后,绝大部分药物沉积在气管导管内壁,真正到达气道的剂量不足吸入量的10%,所以可能需要5~10揿
围术期支气管痉挛

支气管痉挛的诱因
硫贲妥钠--交感抑制,副交感兴奋
01
吗啡、杜冷丁--组胺释放
02
琥珀胆碱--组胺释放
03
阿曲库铵--明显组胺释放
04
美维库铵--组胺、白三烯释放
05
新斯的明--气道收缩
06
低分子右旋糖苷--激惹肥大细胞释放组织胺
07
β-受体阻滞剂
08
药物因素
局麻仍是此类病人首选的麻醉方法
02
气道高反应性人群(2)---慢阻肺患者
气道高反应性人群(3)---呼吸道感染患者 迷走神经释放乙酰胆碱,作用于气道平滑肌和腺体的M3受体而产生相应的效应,同时,乙酰胆碱还作用于突触前膜的M2受体,对乙酰胆碱的释放产生副反馈作用 病毒感染可通过降低中性内肽酶的活性,抑制M2受体的功能,使气道反应性增加 近期(3-4周内)有气道病毒感染的患者理论上应延期手术,在必行手术并需要全麻时,应考虑在诱导前给予足量抗胆碱药物,如阿托品(1-2mg)或胃长宁(1mg)
输入标题
平稳,达到足够深度
输入标题
输入标题
输入标题
尽量避免组胺释放的药物
2
抑制气道反射
避免机械性刺激诱发哮喘
1
4
3
全麻诱导原则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特点----作用确切、可靠,起效迅速,可反复给药, 抑制反射性支气管痉挛,也可用于拔管期间气道痉挛的预防与处理
05
缺点:剂量过大循环抑制
06
临床使用范围主要通过抑制迷走神经间接舒张气管平滑肌 ;
01
02
抗白三烯类药物:国内应用主要是半胱氨酰白三烯受体拮抗剂,通过对气道平滑肌和其他细胞表面白三烯受体的拮抗,抑制肥大细胞释放出的半胱氨酰白三烯的致喘和致炎作用,产生轻度支气管舒张和减轻支气管痉挛等作用,并具有一定程度的抗炎作用
围手术期支气管痉挛

围手术期支气管痉挛第二军医大学附属长海医院麻醉教研室、麻醉科(200433)邓小明哮喘、慢性支气管炎等气道阻塞性疾病患者在物理、化学和药物等刺激下可发生进行性支气管收缩。
围手术期这些患者可能出现严重支气管痉挛,气道操作、气管支气管树对刺激或因其机体组胺释放的其它一些因素亦可能诱发支气管痉挛。
本文就围手术期支气管痉挛的有关生理、病理基础,易发因素,诊断与鉴别诊断,麻醉影响以及治疗与预防作一综述。
一、支气管痉挛的有关生理、病理基础(一)正常支气管运动张力人类所有正常气道均保持轻度张力性收缩。
这种支气管平滑肌张力主要通过迷走传出神经来维持,应用抗毒蕈碱药物如阿托品或胃长宁可有效地消除这种张力。
这种支气管正常静息收缩的生理意义尚不明了,可能是机体气体交换与呼吸作功最佳效率的基础。
(二)气流阻力与气道高反应性气道阻塞性疾病患者具有特征性的气道高反应性,其病理特点是气道非特异性慢性炎症,表现为气道平滑肌肥厚与增生。
原有气道口径能显著影响支气管收缩反应。
气流阻力与层流时气道半径的4次方,与湍流时气道半径的5次方呈负相关。
所以已狭窄气道口径的进一步缩小可能引起较明显的气道阻塞。
该机制在严重气道阻塞性疾病患者支气管痉挛中可能起重要作用,但是在较轻患者和病毒感染与刺激物下正常机体的气道高反应以此难以解释。
研究提示这些机体气道高反应性的主要因素是气道上皮细胞联接损害,使刺激屏障消失,从而刺激物更易接近内皮下受体,产生平滑肌收缩。
(三)支气管平滑肌张力气道张力受自主性(胆碱能与肾上腺素能)神经、非肾上腺素能和非胆碱能神经以及感觉受体的影响。
自主性神经和感觉受体主要通过副交感途径来改变支气管平滑肌张力。
支气管痉挛性疾病患者这些受体对有害刺激的阈值降低可引起进行性反射性支气管收缩。
1.快速适应性刺激物受体:该受体见于所有软骨性气道粘膜,但是最主要位于气管,尤其是隆凸。
机械刺激、热刺激和吸入刺激性颗粒或气体均可兴奋这些受体。
围术期支气管痉挛的临床防治体会

围术期支气管痉挛的临床防治体会摘要〕目的探讨围术期支气管痉挛的临床预防及治疗措施。
方法回顾我院近三年来5 例在围术期发生的支气管痉挛的临床资料。
结果 5 例中治愈率为100%。
结论围术期发生支气管痉挛,可直接威胁病人的生命安全,预防是关键,针对病因积极处理,合理用药,能有效地缓解症状,避免恶性后果发生。
〔关键词〕围术期 ;支气管痉挛 ;临床预防和治疗我院近三年来发生了围术期支气管痉挛5 例,其中2 例接受了ICU监护及治疗,现将患者诊治情况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男4 例,女1 例,年龄5~58(平均20)岁,其中5~7 岁3例,成人2 例。
手术名称:扁桃体摘除术3例,声带息肉摘取术1 例,急诊宫外孕诊治手术1例。
1.2 支气管痉挛发生的时间:2 例发生在手术开始后5~10min,3例发生在术毕清醒拔管后1~3min。
1.3 临床表现:术中发生支气管痉挛者表现为气道阻力骤然增加,用手控呼吸囊辅助通气,感气体难以压入气管内,听诊双肺伴有哮鸣音。
同时,心率可加快,血氧饱合度逐渐下降;术毕发生支气管痉挛者表现为拔管后1~3min 内病人出现心率增快,烦燥不安,呼吸困难,有些会出现典型的三凹症,听诊双肺伴有不同程度的哮鸣音,血氧饱合度迅速下降。
2 治疗及预后2.1 治疗方法:麻醉期间一旦发生支气管痉挛应首先明确病因,然后针对性治疗与处理措施,若有某种药物有关,应立即停用,通常处理办法如下:2.1.1 如因麻醉过浅所致,应加深麻醉,用足肌松药,且气管内插管不宜插深,其管尖务必在隆突以上。
2.1.2 吸入性麻醉药(如恩氟烷、异氟浣等)对支气管平滑肌有松弛作用,故可加深吸入麻醉。
2.1.3 可经气管内插管向气管内喷雾支气管扩张药(如沙丁胺醇)。
2.1.4 术中发生支气管痉挛,往往对调节麻醉深度的效果不理想,可静脉滴注氨茶碱,必要时静脉输注皮质激素,如氢化可的松,地塞米松等。
2.1.5 术毕发生支气管痉挛者可面罩加压给氧,如不能缓解,可重新行气管内插管控制通气。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围术期支气管痉挛的易发因素
一、支气管痉挛的高危人群 1.近期上呼吸道感染 2.吸烟 3.哮喘与支气管痉挛史 二、支气管痉挛的促发因素 许多因素可促使气道阻塞性疾病患者发生支 气管痉挛。哮喘儿童、接触抗原或病毒感染相关 性气道水肿和炎症均可诱发支气管痉挛。气道阻 塞的成人中,变态反应远不如刺激物反射机制重 要。刺激物诱发的支气管收缩是这些患者麻醉处 理时最值得注意的问题。
麻醉药和麻醉方法的选择
凡是兴奋β2受体使支气管扩张的药物均能用。如 镇痛药:杜冷丁、芬太尼适用,吗啡禁用。 镇静安定药:安定、咪唑安定、氟哌利多、氯丙嗪、 异丙嗪(抗组胺作用)。 全麻药: 氯胺酮:可对抗组胺引起的支气管痉挛。它是一种非经 直肠给药的苯环乙哌啶衍生物,对肾上腺素能系统有兴 奋作用,通过β2受体使支气管扩张。 依托咪酯:无组胺释放作用 异丙酚:无组胺释放作用 硫喷妥钠:有组胺释放作用,禁用
35min后
气道压稍降低,SpO2回升,血压降低, 多巴胺2mg,甲强龙40mg 45min后 气道痉挛好转,SpO2100%, 气道压20cmH2O,BP90/55mmHg 2h后 手术结束,双肺哮鸣音明显减少 肺部仍有哮鸣音
术毕患者自主呼吸好,呼之睁眼, 遂拔除气管导管,面罩吸氧, SpO299%,观察15分钟后送入 病房监护室。
谢 谢
1.拟肾上腺素能药物 :β2 -选择性药物为治疗急性
支气管痉挛的首选药物 (沙丁胺醇) 2.茶碱类药物 :目前有人将氨茶碱列为吸入拟交感 药物,静注利多卡因和抗胆碱能药物之后的二线或
三线药物 3.糖皮质激素 :糖皮质激素是最有效的抗炎药,反 应性气道疾病患者术前准备以及术中治疗支气管痉 挛时,静脉给予糖皮质激素几乎是不可缺少的 4.抗胆碱能药物:用于支气管痉挛发作的预防效果
地塞米松、甲强龙:解除粘膜水肿,降低 气道刺激,减轻炎症反应,改善通气功能, 同时可稳定细胞膜,减少肥大细胞释放组 胺 氨茶碱:使支气管平滑肌松弛,并能抑制 组胺释放,促进肾上腺素合成及释放儿茶 酚胺扩张支气管 利多卡因:降低气道对刺激物的反应性, 并可增加随后的支气管扩张作用 氯胺酮:扩张支气管且可升高血压和加深 麻醉
麻醉药和麻醉方法的选择
吸入麻醉药:安氟醚、异氟醚有解除支气管痉挛的作用。 肌松药:非去极化:万可松:无组胺释放作用 卡肌宁:有过敏反应,引起哮喘 箭毒:有组胺释放作用 去极化:司可林:组胺释放少 局麻药:利多卡因比较安全,过敏反应少 麻醉方法选择可根据病人情况及手术需要来决定。 麻醉前给予10%钙剂和地塞米松。 连硬外:利多卡因 全麻:术前:杜冷丁、东莨菪碱 诱导:咪唑安定、杜冷丁或芬太尼、氟哌利多 依托咪酯、万可松、安氟醚…… 最好不要清醒插管。
手术进行2小时突然出现气道压增大,改 行手控通气,气道阻力极大,检查气管 导管无异常,听诊双肺广泛哮鸣音,遂 考虑严重支气管痉挛。
甲强龙40mg,持续手控通气 血压无明显变化,SpO2可维持,心率增快
10min后
甲强龙40mg、氨茶碱250mg,氢化可的松50mg 气道阻力无改善, SpO2下降至89%, 氨茶碱250mg,喘定250mg
麻醉前准备的注意事项
病情估计及准备 临床麻醉中经常遇到支气 管哮喘的病人,在麻醉诱导、插管或术中出现支 气管痉挛。据统计,大部分病人均有老慢支病史, 占9.1-18.2%,无哮喘病史占0.04-0.2%。所以麻 醉前一定要了解病史,特别要了解哮喘发作类型、 发作频率、程度、诱因、麻醉史、用药史、过敏 史和发作后有效治疗方法。 在有条件的情况下,术前一定要行肺功能 测定和血气分析。哮喘病人术前不同程度伴有低 氧血症。Pco2在早期正常或偏低,这与低氧血症 刺激外周化学感受器或肺牵张感受器有关。但随 着气道阻塞加重, Pco2 升高,Po2降低,药物
围术期支气管痉挛
湖北民族学院附民大属医院麻醉科
病例介绍
患者女性,51岁,体重55kg。因“嵌顿疝,肠 坏死”拟急诊行开腹探查术。术前一般情况较差, 既往哮喘史20余年,心电图示ST段压低。入手术 室后BP125/68mmHg、HR72次/分、SpO298%。 术前药长托宁1mg,地塞米松20mg,缓慢静注芬 太尼0.17mg、依托咪酯30mg、维库溴铵6mg诱导 后气管内插管顺利,以吸入1%~2%七氟醚,静 脉泵注丙泊酚7mg/kg/h,芬太尼0.1mg/h维持麻 醉,间断静注维库溴铵维持肌松。
麻醉中支气管痉挛的预防
防止支气管痉挛急性发作,最重要的原则是在气管插 管前对气道进行充分的麻醉。全麻诱导前即刻吸人β2—受 体激动剂或应用抗胆碱药是可行的方法;正确选择麻醉药 物如应用异丙酚、氯胺酮和吸入麻醉药诱导及维持,但有 过敏性体质者慎用异丙酚,禁用硫喷妥钠、 吗啡,尽量选 用不释放组胺的肌松药,慎用卡肌宁;插管前静注麻醉性 镇痛药及利多卡因(1.5~2mg/kg)可减轻气道反应性,但 也有资料报道插管前3分钟静脉给予1.5mg/kg利多卡因不 能抑制插管诱发的哮喘患者支气管收缩,而在插管前 15~20分钟吸入沙丁胺醇则可有效地抑制。气管内注入利 多卡因可引起支气管痉挛应避免。插管不宜过深。全麻要 维持足够的深度 ;术中充分补充晶体液。避免使用PEEP; 慎用新斯的明,吸痰及拔管时保持一定麻醉深度,也可持 续滴注利多卡因下拔管。
围手术期支气管痉挛的鉴别诊断
(一)气管导管位置不当 (二)导管阻塞 (三)肺水肿 (四)张力性气胸 (五)胃内容物吸入 (六)肺栓塞
围手术期支气管痉挛的处理
(一)去除病因 1.消除刺激因素 2.麻醉过浅者宜加深麻醉 3.尚未肌肉松弛的全麻患者,应给予肌松药 (二)扩张气道平滑肌 (三)纠正缺氧与二氧化碳蓄积 (四)维持水、电解质与酸碱平衡
围手术期支气管痉挛的诊断
围手术期支气管痉挛的诊断并不困难, 自主呼吸下可见患者以呼气为主的呼吸困 难,严重时出现紫绀,气管插管全麻下通 气阻力明显增加,;听诊可闻及两肺广泛 哮鸣音,以呼气时更为明显;EtCO2或 PaCO2 可稍下降;严重者哮鸣音反而减少, EtCO2 或PaCO2 显著升高,SpO2 或PaO2 显著降低。
麻醉中支气管痉挛的预防
哮喘病人的麻醉处理应将预防放在首位。术前加 强肺功能锻炼,原治疗哮喘用药不必在术前停用;精 神抑郁可诱发哮喘,术前可应用抗焦虑药如地西泮和 咪唑安定等;由于糖皮质激素发挥气道局部效应需一 段时间所以预防性给药尤为重要(可提前3天用药), 已用激素全身治疗的患者术前需加大剂量以防肾上腺 皮质功能不全和减轻炎症反应;应用抗胆碱药减少气 道分泌物和拮抗迷走神经张力;有过敏性体质者使用 抗组胺药。采用区域麻醉时平面不宜超过胸6。鼻导 管吸氧、局麻药中加入肾上腺素、静脉给予类固醇类 激素、并辅以一定的音乐镇静及术后镇痛均有助于预 防区域麻醉术中和术后支气管痉挛的发生
麻醉前准备的注意事项
对于重症和中度肺功能不全的病人,为了预防麻醉 和术中发生支气管痉挛,术前可用支气管扩张剂。β2受 体兴奋药如舒喘灵、间羟异丙肾上腺素。茶碱类药:氨 茶碱、喘定。皮质激素:地塞米松、强的松、氢考。抗 感染等。 术前用药:为解除病人精神紧张,可用镇静、镇痛药及 神经安定药,但对术前肺功能不全、缺氧的病人慎用、 剂量酌减。 多数人主张术前用:A.杜冷丁肌注,对支气管平滑 肌有解痉作用,少数病例除外。B.安定、氟哌利多,对 呼吸道有扩张作用。C.芬太尼,既兴奋胆碱能受体,又 兴奋α受体,可使支气管收缩,但可先用阿托品、氟哌 利多,抑制芬太尼的副作用。可慎用,不是绝对禁忌。 D.吗啡、镇痛新:兴奋胆碱能受体,兴奋迷走,组胺释 放,导致支气管痉挛,应禁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