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佛幸福课简介
积极心理学哈佛幸福课

积极心理学哈佛幸福课
一、幸福课的魅力
嘿,同学们!你们知道吗,我最近上了一门超级棒的课,那就是积极心理学哈佛幸福课。
这课可真是太有意思啦!
老师在课上讲的那些内容,就像一道道光,照亮了我心里那些以前不太明白的角落。
比如说,关于幸福的定义,原来不是有很多钱、有很高的地位才叫幸福,而是我们内心的那种满足感和对生活的热爱。
而且,课堂上的案例和故事也特别吸引人。
就像有个故事说,一个普通人,每天做着自己喜欢的小事,却感到无比幸福。
这让我突然意识到,幸福其实就在我们身边的点点滴滴里。
二、对自我的新认识
这门课还让我对自己有了全新的认识呢!
以前我总是觉得自己这不好那不好,总是羡慕别人。
但上完这课我才明白,每个人都有自己的闪光点和不足,重要的是要接受自己,爱自己。
我开始关注自己的优点,比如我很善良,很会关心别人。
而且我也不再那么害怕失败,因为失败也是成长的一部分嘛。
三、改变生活的行动
学了这门课,我可不能光说不做呀!
我给自己制定了一个小小的幸福计划。
每天早上起来,对着镜子给自己一个大大的微笑,告诉自己今天会很棒。
我还开始尝试一些新的活动,像画画、跑步,发现这些真的能让我的心情变好。
而且,我也更加珍惜和家人朋友在一起的时光,不再总是忙着玩手机,而是认真地和他们聊天、玩耍。
积极心理学哈佛幸福课真的给我带来了很多很多,让我变得更加积极、快乐!同学们,你们也快去试试吧!。
幸福课--哈佛公开课第一课中文字幕

第一课各位,早上好。
很高兴能回到这里。
高兴见到你们。
我教授这门课是因为在我读本科阶段时非常希望能学习这样一门课程。
可能这门课并不是你希望的那样也可能并不适合你。
但希望几堂课后,你能有个大概印象让你决定这门课程是否适合你。
我1992年来到哈佛求学,一开始主修计算机科学。
大二期间,突然顿悟了。
我意识到我身处让人神往大学校园周围都是出色的同学,优秀的导师。
我成绩优异。
擅长体育运动。
那时壁垒打的不错。
社交也游刃有余。
一切都很顺利除了一点我不快乐。
而且我不明白为什么。
也就是在那时我决定要找出原因变得快乐。
于是我将研究方向从计算机科学转向了哲学及心理学。
目标只有一个:怎么让自己开心起来。
渐渐的,我的确变得更快乐了主要是因为我接触了一个新的领域,那时并未正式命名。
但本质上属于积极心理学范畴。
研究积极心理学把其理念应用到生活中让我无比快乐。
而且这种快乐继续着。
于是我决定将其与更多的人分享。
选择教授这门学科。
这就是积极心理学,1504号心理学课程。
我们将一起探索这一全新相对新兴令人倾倒的领域。
希望同时还能探索我们自己。
我第一次开设这门课程是在2002年。
是以讨论会的形式,只有8名学生。
两名退出了只剩我和其他六个人。
一年后学生稍微多了点。
有300多人参加。
到了第三年,也就是上一次开课。
有850名参加是当时哈佛大学人数最多的课程。
这引起了媒体的注意。
因为他们想知道为什么。
他们对这一奇特现象非常好奇竟然有比经济学导论更热门的课程。
怎么可能呢?于是我被请去参加各类媒体采访,报纸,广播,电视。
在这些采访中,我发现了一种有趣的模式。
我前去参加采访。
进行采访。
结束后,制片人或主持人会送我出来。
说些诸如Tal多谢你抽空参加采访。
不过你跟我想象的不太一样的话。
我漫不经心的问。
我无所谓,不过总得回应“有何不同?”他们会说“这个嘛,我们会以为你很外向”。
下一次采访结束时仍是如此“多谢接受采访”。
不过Tal,你跟我想象得不太一样。
又一次,我漫不经心地问有何不同。
哈佛幸福课简介

哈佛幸福课简介
《哈佛幸福课》是哈佛大学的一门心理学课程,也被称为“积极心
理学”(Positive Psychology)。
这门课程由哈佛大学教授泰勒·本-沙哈尔(Tal Ben-Shahar)主讲,旨在帮助学生和普通人更好地理解幸福的本质,并通过积极的心理干预来提高幸福感。
该课程涵盖了许多与幸福相关的主题,包括积极情绪、人际关系、成就、意义和目的等。
通过讲座、小组讨论、实践练习和个人反思等
形式,学生们学习如何培养积极的思维模式、建立健康的人际关系、
追求个人成长和实现人生目标。
《哈佛幸福课》在全球范围内受到了广泛的关注和赞誉,成为了积极心理学领域的经典课程之一。
该课程的视频也在网上广泛传播,吸引了数百万的观众。
通过学习这门课程,人们可以更好地理解幸福的本质,掌握提高幸福感的方法,从而过上更加充实和有意义的生活。
哈佛幸福课(文字版全)

哈佛幸福课(文字版全)幻灯片1●你们觉得什么是心理课是用来干什么的?比如语文课,帮助我们识字,阅读,了解这个世界。
●那你们觉得心理课是用来干嘛的呢?●我希望心理课,能够让同学们更好地了解自己,认识自己,喜欢自己,更愉快地生活。
●使学生不断正确认识自我,增强调控自我,承受挫折,适应环境的能力,培养学生健全的人格和良好的个性心理品质幻灯片2了解自己?●你们觉得怎么样叫做了解自己?●你们觉得了解自己吗?●比如说,我是一个老师,教心理课,我喜欢看书,看电影,打乒乓球。
●你们觉得老师这样算了解自己吗?不算,喜欢看书的心理老师肯定不只我一个,这样的了解非常不够。
(让学生思考,还需要了解什么)●当我们对自己的性格,能力,目标,生存的意义有一个独特的认识,我们才能算是了解自己。
幻灯片3●老师还记得,同学们上节课发现很难说出别人和自己的优缺点。
●你们觉得为什么?●我们先来想一下,我们为什么很难说出自己的优点?●一方面,我们一直以来被教育要谦虚,说自己的优点有种“不要脸”的感觉。
另一方面,我们有时候会不够自信,觉得自己没什么优点啊。
还有就是我们有的人真的不知道自己有什么优点。
想一下自己是属于哪一种?●在我们中国的文化里,很少夸奖孩子。
老师印象很深,从小到大,我妈从来不敢夸我,只提醒我做得不好的地方。
你们觉得我妈是怎么想的?●对,一夸就骄傲了,就堕落了,就不思上进了呀!●很长一段时间里,我觉得自己是不是一无是处呢。
我亲妈都没夸过我!●当然,我妈是个好妈妈,大家不要误会。
只不过我们传统的教育就是这种风格的。
●所以,老师从小就是一个自卑的小孩。
幸好老师后来能够越来越完整地看到自己,看到缺点的同时也能看到自己好的方面。
大家千万要记得没有一个人是一无是处的。
幻灯片4●知道自己的长处很重要,他让我们感觉到自己的价值,比如说我们班有人擅长演奏乐器,有人擅长讲故事,有人鬼点子特别多,脑瓜特别灵,有人能让周围的人很快乐,有人阅读能力特别强,有人特别容易和他人相处。
哈佛幸福课-积极心理学

哈佛幸福课——积极心理学目录第一章积极心理学初探 (1)一.积极心理学诞生的背景 (1)二、积极心理学课程的内容 (3)三.消极研究与积极研究 (6)四、积极心理学课程的目的 (9)第二章积极心理学的五个基本前提 (10)一、搭建学术界与社会之间的桥梁 (10)二、改变是可能的 (11)三、内在因素和外在因素 (12)四、顺从人类本性 (15)五、允许自己追求快乐 (20)第三章信念即自我实现预言 (23)一、信念挑战极限 (23)二、皮革马利翁效应(Pygmalion Effect) (24)三、情境的重要性 (26)四、创造积极的情境——精神的力量 (30)五、精神力量的作用机制 (33)六、乐观主义与悲观主义——同一事件不同解读 (35)七、高期望导致低自尊?NO! (38)八、三个方法让自己更乐观 (40)第四章专注 (44)一、积极者与消极者 (44)二、为什么不是人人都是乐观主义者 (48)三、感激 (50)第五章改变 (62)一、改变不易但非不可能 (63)二、神经可塑性 (65)三、我真的想要改变吗? (68)四、ABC与两种变化 (70)五、日记的神奇作用 (96)六、小结 (102)第六章设定目标 (106)一、目标设定的理论及实践 (106)二、处理压力 (128)第七章完美主义 (139)一、完美主义之我的个人经历 (139)二、错误与失败 (142)三、完美主义的定义及特征 (148)四、完美主义的后果及危害 (151)五、二八法则 (157)六、完美主义的根源 (159)七、克服完美主义 (161)八、铂金法则与黄金法则 (163)九、小结 (165)第八章精神与肉体 (167)一、关注“脖子以下” (167)二、身体锻炼 (169)三、冥想 (176)四、睡眠 (181)五、触摸 (183)第一章积极心理学初探一.积极心理学诞生的背景快乐,幸福感这一整个领域,此前一直被心理自助运动统治。
泰勒本沙哈尔的幸福课管理资料

泰勒・本-沙哈尔的幸福课 -管理资料幸福有方法吗?泰勒·本-沙哈尔博士就是一位研究并教授“幸福方法”的心理学专家,泰勒・本-沙哈尔的幸福课。
在美国著名的精英学府哈佛大学,他所开设的“积极心理学”被学生们推选为最受欢迎的课程。
现在,让我们一起来学习幸福的功课吧。
泰勒·本-沙哈尔博士(Tal Ben-Shahar.Ph.D),37岁,以色列人,目前在美国哈佛大学教授“积极心理学”和“领袖心理学”课程。
他是前以色列全国壁球冠军,曾在以色列军队服役,随后在哈佛大学和剑桥大学学习哲学和心理学。
他的《幸福的方法》一书在全球20多个国家和地区翻译出版,中文版在2007年10月由当代中国出版社出版。
如果你第一次见到泰勒·本-沙哈尔本人,也许你会觉得他不够想象中那么“幸福”——这个身着深色西服套装的小个子男人,有点瘦,有点内向,声音很温和,缺少一点儿“明星学者”光芒四射的派头——而他也乐于承认这些,在课程的一开始就专门提到:“几乎每次接受采访之后,对方都会对我说:哦,泰勒,你的课程很棒!但你跟我们原来想象的不太一样,我本以为你会更”更高?更有激情?这正是泰勒·本-沙哈尔骄傲的地方——他的课程对于听众的吸引力,来自课程内容本身,而不是教授者的个人魅力。
要知道在2002年,当他第一次在哈佛开这门课时,只有8个学生报名,其中还有2人中途退课。
但到了第2年,由于学生们口耳相传,一下子就有380个学生选修了这门课,第3年是900个,而最新的数字则超过了1400人。
这在哈佛大学,还是第一次——有另外一门课程选修的学生人数,超过了经济学!7月5日,由亚洲积极心理研究院主办,本-沙哈尔博士来华讲课一天。
作为《心理月刊》的记者,我也上了一堂“幸福课”。
第1课:全然为人“首先,要在内心保持一个观点:接受自己全然为人。
每个人都会体验到心理的高峰和低谷,要接受自己每一个当下所体验到的各种情绪。
”这是泰勒·本-沙哈尔课程中最基础的理念,也是积极心理学的核心观点之一。
国外幸福课程的发展历程

国外幸福课程的发展历程
国外幸福课程的发展历程始于20世纪80年代。
最早的幸福课程是由美国哈佛大学的一位心理学教授提出的,名为“幸福心理学”(Positive Psychology)。
这个课程的目的是让学生掌握提高幸福感和心理健康的技能和知识,通过积极心态和行为来提高幸福感和生活质量。
在接下来的几十年中,幸福课程得到了越来越广泛的认可和应用。
现在,全球范围内的许多大学和学校都开设了幸福课程,如耶鲁大学的“幸福课”,英国牛津大学的“幸福学”等。
幸福课程也逐渐应用
到了其他领域,比如企业管理、医疗保健和社会工作等。
幸福课程的发展历程中,逐渐形成了一些核心理念和方法。
首先,幸福课程认为幸福感不是天生的,而是可以通过行为和环境改变来培养和提高的。
其次,幸福课程强调积极性,注重通过鼓励和培养积极行为和思维来提高幸福感。
第三,幸福课程强调全面发展,认为幸福感的提高需要综合考虑生活的各个方面,包括身体健康、人际关系、工作和学习等。
总体来说,幸福课程的发展历程表明了人们对幸福感和心理健康的重视和关注,也为我们提供了一些可供借鉴和应用的方法和理念。
- 1 -。
哈佛幸福课主要内容

哈佛幸福课主要关注如何理解和促进人的幸福。
课程结合了心理学、经济学、社会学等多个领域的知识,旨在帮助学生了解自己的幸福观和行为模式,并教授他们如何通过自我认知、积极心态、人际关系、意义和目标等途径来提升幸福感。
哈佛幸福课的内容主要涵盖以下几个方面:
1.自我认知:了解自己的情绪、需求和价值观,以及如何处理自我认知和他人认知之间的关系。
2.积极心态:培养乐观、自信和感恩等积极心态,以及如何应对挫折和失败。
3.人际关系: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包括与家人、朋友、同事和恋人之间的相处之道。
4.意义和目标:寻找生活的意义和目标,以及如何通过实现个人和社会的价值来提升幸福感。
在哈佛幸福课中,学生可以通过互动、讨论、反思和练习等方式来深入了解这些内容,并从中获得实用的方法和技巧,以改善自己的生活质量。
总之,哈佛幸福课是一门旨在帮助人们提升幸福感的综合性课程,它涵盖了多个领域的知识,并提供了实用的方法
和技巧。
通过学习这门课程,学生可以更好地了解自己,掌握提升幸福感的途径,并应用到日常生活中。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哈佛幸福课
哈佛最受欢迎的选修课是“幸福课”,听课人数超过了王牌课《经济学导论》。
教这门课的是一位名不见经传的年轻讲师,名叫泰勒•本-沙哈尔。
本-沙哈尔自称是一个害羞、内向的人。
“在哈佛,我第一次教授积极心理学课时,只有8个学生报名,其中,还有2人中途退课。
第二次,我有近400名学生。
到了第三次,当学生数目达到850人时,上课更多的是让我感到紧张和不安。
特别是当学生的家长、爷爷奶奶和那些媒体的朋友们,开始出现在我课堂上的时侯。
”
本-沙哈尔的幸福十条,录此共勉。
(1) 遵从你内心的热情。
(2) 多和朋友们在一起。
不要被日常工作缠身,亲密的人际关系,是你幸福感的信号,最有可能为你带来幸福。
(3) 学会失败。
成功没有捷径,历史上有成就的人,总是敢于行动,也会经常失败。
不要让对失败的恐惧,绊住你尝试新事物的脚步。
(4) 接受自己全然为人。
失望、烦乱、悲伤是人性的一部分。
接纳这些,并把它们当成自然之事,允许自己偶尔的失落和伤感。
然后问问自己,能做些什么来让自己感觉好过一点。
(5) 简化生活。
更多并不总代表更好,好事多了,也不一定有利。
你选了太多的课吗?参加了太多的活动吗?应求精而不在多。
(6) 有规律地锻炼。
体育运动是你生活中最重要的事情之一。
每周只要3次,每次只要30分钟,就能大大改善你的身心健康。
(7) 睡眠。
虽然有时“熬通宵”是不可避免的,但每天7到9小时的睡眠是一笔非常棒的投资。
这样,在醒着的时候,你会更有效率、更有创造力,也会更开心。
(8) 慷慨。
现在,你的钱包里可能没有太多钱,你也没有太多时间。
但这并不意味着你无法助人。
“给予”和“接受”是一件事的两个面。
当我们帮助别人时,我们也在帮助自己;当我们帮助自己时,也是在间接地帮助他人。
(9) 勇敢。
勇气并不是不恐惧,而是心怀恐惧,仍依然向前。
(10) 表达感激。
生活中,不要把你的家人、朋友、健康、教育等这一切当成理所当然的。
它们都是你回味无穷的礼物。
记录他人的点滴恩惠,始终保持感恩之心。
每天或至少每周一次,请你把它们记下来。